课程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课程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课程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课程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课程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课程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A 杜威 B 斯塔弗尔比姆 C 泰勒 D 斐斯泰洛齐 2、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 A 课程任务 B 课程制定者 C 课程设置的要求 D课程管理层次 3、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总和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 知识 B 能力 C 直接经验 D 间接经验 4、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 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综合课程 D 融合课程 5、布鲁纳认为,无论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2、依次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 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 综合课程理论 C 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6、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A 泰勒 B 罗杰斯 C 布鲁姆 D 布鲁纳 7、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 A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B 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学科目标 C 课程目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 D 知识经验活动 8、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 A 课程是知识 B 课程是计划 C 课程是活动 D 课程是项目 9、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 A 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 D 课程是项目 10、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

3、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 A 国家课程 B 地方课程 C 学校课程 D 基础型课程 11、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C教育过程D教学与一般发展 12、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A 泰勒 B 桑代克 C 斯金纳 D 杜威 13、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A 柏拉图 B 毕达哥拉斯 C 苏格拉底 D 亚里士多德 14、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被

4、称为 A 杜威原理 B 泰勒原理 C 斯宾塞原理 D 赫尔巴特原理 15、以纲要的形式编订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 A 课程标准 B 课程计划 C 教材 D 教科书 16、教科书编写遵循的原则为 A 科学性、操作性、基础性、适用性 B 普遍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 C 科学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 D 科学性、思想性、强制性、适用性 17、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属于A课程目标 B 斯宾塞 C 赫尔巴特 D 杜威 19、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A 整体性原则 B 迁移性原则 C 生理适宜原则 D 合理性原则 20、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A 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5、 C 学校课程 D 基础型课程 21、下列哪个国家在1988年改革之前,既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更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计划 A 德国 B 美国 C 加拿大 D 英国 22、在我国,中小学教科书长期以来采用国定制,一直持续到。 A0世纪70年代末 B0世纪80年代 C0世纪90年代 D0世纪末21世纪初 23、课程设计的方法或模式大致可以分为。 A 客观法、活动分析法、实验法、文献分析法、信息加工法 B 活动分析法、实验法、文献分析法、信息加工法、主观法 C 主观法、经验法、客观法、活动分析法、实验法 D 实验法、文献分析法、信息加工法、主观法、经验法 24、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课程是社

6、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这种课程观是。 A 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 D 课程是生活本身 25、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学者是。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杜威 D 亚里士多德 26、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以极大的魅力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是。A 桑代克 B 杜威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 27、在课程目的上,重视人,崇尚个性。在课程内容上,提倡广泛的课程范围。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

7、分地尊重儿童,热爱儿童。这种教育目的观体现的是的观点。 A 人文主义课程观 B 科学主义课程观 C 知识本位课程观 D 能力本位课程观 28、关于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的学者是。A 桑代克 B 杜威 C 赫尔巴特 D布卢姆 29、制约课程设计的主要因素有A社会 B设计者 C社会、知识和儿童 D政治、经济和文化 30、反映试题的基本质量的是A信度 B效度 C实用性 D区分度 31、在构成课程的理论基础中,对于课程的影响最为长久、最为深刻。 A哲学 B心理学 C教学论 D社会学 32、课程目标的依据是 A对经济的研究、政治的研究和文化的研究 B对学校的研究和国家政策的研究 C对学生的研究和教师

8、专业的研究 D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学科的研究 33、在课程评价上,强调目标的首要作用的代表及评价模式是 A泰勒目标评价模型 B斯里克里文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 CIPP评价模式 34、发现法的倡导者是A布鲁纳 B布卢姆 C瓦根舍因 D卢扎诺夫 35、提出“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的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齐 B洛克 C泰勒 D赫尔巴特 36、一般说,可以将课程计划称为课程的A宏观结构 B微观结构 C抽象结构 D具体结构 37、决定课程不同结构的最根本、最基础的因素是 A教材的编写方式 B教师的教学方式 C教学大纲的制定方式 D学生的学习方式 38、1944年出版的被认为是课程论的经典著作。 A

9、博比特的课程 B查斯特的课程编制 C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39、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次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 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 综合课程理论 C 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 结构注意课程理论 40、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41、下列属于布鲁纳教育观点的是 A五段教学法 B设计教学法 C 范例教学法 D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 42、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 B

10、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 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43、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 A课程任务 B课程制定者 C课程设置的要求 D课程管理层次 44、在拉丁文中,“课程”一词的含义是A 科目 B 知识 C 跑道 D 讲授 45、下列对课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对于课程的界定,各类教育学著作的说法并不一致B 课程改革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 C 在我国教育史上,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时期D 将课程视为学科和教材的定义,将学生直接经验的学习作为重点 46、课程开发或设计的起点是A 课程结构 B 课程目标 C 课程实施 D 课程评价 47、指导

11、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是A 课程内容 B 课程计划 C 课程目标 D 课程设计 48、为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校必须开设的课程叫做A 选修课程 B 学校课程 C 综合课程 D 必修课程 49、课程设计的第一个层次是A 课程计划 B 课程目标 C 课程文件 D 课程标准 50、课程标准在教学工作中发挥怎样的作用A 引导者 B 组织者 C 领导者 D 实践者 51、教科书使用的主要对象是A 教师 B 学生 C 学校 D 教育主管部门 52、在课程改革中,改革的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的体现,需要调整 A 课程目标 B 课程标准 C 课程结构 D 课程设计 53、学科课程的基本形式是A 分科课程 B

12、国家课程 C 活动课程 D 校本课程 54、下列哪种课程体现了我国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A 活动课程 B 校本课程 C 综合实践课程 D 选修课程 55、在课程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关键的环节是A 课程计划 B 课程实施 C课程评价 D 课程设计 56、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决定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是A 教师 B 学生 C 课程表 D 学校环境 57、目标评价模式的提出者是A 斯克里文 B 泰勒 C 杜威 D 斯塔弗尔比姆 5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是 A、课程目标 B、课程计划 C 课程实施 D 课程评价 59、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

13、改革 60、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61、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A课程类型 B教学计划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 62、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 A实践型课程 B 研究型课程 C 拓展型课程 D 知识型课程 63、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 A 目标评价模式 B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 过程评价模式 D 成果评价模式 64、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 教师 B 学生 C 教学 D 课程 65、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

14、标 D教学目标 66、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67、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育目的 D教学目标 68、教材的主体部分是 A讲授提纲和讲义 B教科书和参考书 C教科书和讲义 D讲义和参考书 69学生的学习特点受因素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A基础因素 B智能 C思维 D能力因素 70、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71、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

15、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72、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的问题。 A现代化 B综合化 C系统化 D理论化 73、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则 B教育目标分类学 C教育过程 D教学与一般发展 74、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 A 安排课程表 B 分析教学任务 C 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D 组织教学活动 75、在1988年改革之前,既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也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计划,实行导向式管理。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俄罗斯 76、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

16、证活动课程的特点和价值的是 A克伯屈 B 杜威 C 卢梭 D 福禄贝尔 77、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这三个特征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 A 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 B 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C 教学大纲的基本特征 D 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 78、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A 整体性原则 B 迁移性原则 C 生理适宜原则 D 合理性原则 79、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 A 活动课程 B 潜在课程 C 综合课程 D 学科课程 80、课程论研究的是的问题。A 为谁教 B 怎样教 C 教什么 D 教给谁 81、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的过程是 A

17、 课程分类 B 课程评价 C 课程实施 D 课程设计 82、最早提出“隐性课程”的学者是A 杜威 B 叶圣陶 C 贾克森 D 苏格拉底 83、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 A、课程是知识 B 课程是经验 C 课程是活动 课程是项目 84、教育史上,课程类型的两大主要对立流派是 A 学科中心课程与活动中心课程 B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C 核心课程和广域课程 D 接受课程和发现课程 85、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的问题。A 现代化 B 综合化 C 系统化 D 理论化 86、以下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来设置课程B

18、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C 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和特点来组织课程D 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87、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出的要求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A 活动课程 B 社会课程 C 学校课程 D 特色课程 88、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A 基础型课程 B 拓展型课程 C 研究型课程 D 发展型课程 89、注重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课程是A 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 研究型课程 D 发展型课程 90、注重发展学生知识和能力,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不同特殊能力的课程是 A 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 研究型课

19、程 D 发展型课程 91、以目标为中心展开,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评价模式是 A 目标评价模式 B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 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D 以上都不对 92、学校教育的基础是A 教师 B 学生 C 班级 D 课程 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的、的、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3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与。 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

20、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和。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 地发展。 6、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与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7、学生是数学学习的评价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与。 8、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和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9、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 、等四个学习领域。 10、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 、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二、选择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 联系生活学数学 B.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C.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达到和

21、谐发展的三维目标是 A. 知识与技能 B. 过程与方法 C. 教师成长D. 情感、态度、价值观 3、 下列对“教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教学即传道、授业、解惑 B. 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试误” C.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独立的过程 D.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互动 4、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过程。 A. 交往互动B. 共同发展 C. 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5、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A. 教教材B. 用教材教 6、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的动词。 A. 过程性目标B. 知识技能目标 7、 各科新教材中最一

22、致、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 A. 强调探究性学习 B. 强调合作学习 C. 内容密切联系生活D. 强调STS课程设计思想 8、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不包括 A. 学生是发展的人 B. 学生是自主的人 C. 学生是独特的人 D. 学生是独立的人 9、在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 A. 认知内驱力 B. 学习动机 C. 自我提高内驱力D. 附属内驱力 10、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学习后应该 A. 及时复习 B. 及时休息 C. 过度复习 D. 分数复习 11、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的过程。 A. 生动活泼的 B.主动的 C.富于个性 D.被动的 12、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之上

23、。 A. 认知发展水平 B. 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1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A.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B. 不同的人在数 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4、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B. 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15、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 A. 数感 B. 符号感C. 空间观念D. 统计观念E. 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 三、简答 1、实施课堂即兴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立足激励原则; 、关注人性原则; 、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2、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将九年的

24、学习时间划分为那几个阶段?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第三学段。 3、课程内容的内容是什么?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4、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重视评价结果的处理和呈现。 5、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功能是什么? 、导向功能 ; 、反馈功能; 、决策改进功能。 6、三个“不要”指的是什么? 、情节不要太多; 、环节不要太细; 、问题不要太碎。 7、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发展先后经历了哪三

25、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教为主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小学数学整体性课堂教学评价;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学评教的小学课堂教学评价。 8、新时期下教师应如何进行自我反思? 第六章课程 一、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2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 A课程任务 B课程制定者 C课程设置的要求 D课程管理层次 3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4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

26、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5布鲁纳认为,无论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6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 A泰勒 B罗杰斯 C布卢姆 D布鲁纳 7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 A教学计划一教学大纲一教科书 B课程总目标一领域目标一学科目标 C课程目的一课程评价一课程实施 D知识一经验一活动 8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计划 C课程是经验 D课程是活动 9我国中

27、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 D课程是项目 10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课程 11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C教育过程 D教学与一般发展 12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A泰勒 B桑代克 C斯金纳 D杜威 13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

28、早可以追溯到。 A柏拉图 B毕达哥拉斯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4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被称为。 A杜威原理 B泰勒原理 C斯宾塞原理 D赫尔巴特原理 15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材 D教科书 16教科书编写遵循的原则为。 A科学性、操作性、基础性、适用性 B普遍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 C科学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 D科学性、思想性、强制性、适用性 17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属于。 A课程目标 B课程实施 C教学任务 D课程评价 18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A洛克 B斯宾塞

29、 C赫尔巴特 D杜威 19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A整体性原则 B迁移性原则 C生理适宜原则 D合理性原则 20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型课程 21课程论研究的是的问题。 A为谁教 B怎样教 C教什么 D教给谁 22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A教师 B学生 C班级 D课程 23最早提出“隐性课程”的学者是。 A杜威 B叶圣陶C贾克森D苏格拉底 24下列选项中,与现代科学课程改革的总趋势不一致的一项是。 A重视课程内容的功能化 B强调知识的系统、结构化 C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D重视个别差异 25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首脑并用,以

30、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属于。 A学科教程 B活动课程 C学生课程D教师课程 26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的问题。 A现代化B综合化C系统化 D理论化 27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课程可分为。 A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B综合课程和单一课程 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28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 29注重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 30注重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不同特殊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拓

31、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 31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A教学大纲B课程计划C教科书 D课本 32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学目的D教学目标 33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34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育目的 D教育政策 35教材的主体部分是。 A讲授题纲和讲义 B教科书和参考书 C教科书和讲义D讲义和参考书 36、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 A活动课程 B潜在课

32、程 C综合课程 D学科课程 37、课程论研究的是问题。 A为谁教 B怎样教 C教什么 D教给谁 38、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39、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和价值的是。 A克伯屈 B杜威 C卢梭 D福禄培尔 40、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的过程是。 A课程分类 B课程评价 C课程实施 D课程设计 41、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A教师 B学生 C班级 D课程 42、最早提出“隐性课程”的学者是。 A杜威 B叶圣陶 C贾克森 D苏格拉底 43、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

33、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44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具备的以“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 A读、写、画 B读、画、算 C画、写、算 D读、写、算 45、根据课程制定者的不同,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A分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校课程 D综合课程 46、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 A安排课程表 B分析教学任务 C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D组织教学活动 47、教材的主体部分是。 A讲授题纲和讲义 B教科书和参考书 C教科书和讲义 D讲议和参考书 48、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

34、之中的是。 A泰勒 B罗杰斯 C布卢姆 D布鲁纳 49、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50、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A整体性原则 B迁移性原则 C生理适宜原则 D合理性原则 51、从课程的任务来看,可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 A社会中心课程 B技能性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地方课程 52、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课程可分为。 A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B综合课程和单一课程 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53、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 A国家课程 B地

35、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型课程 54、注重培养学生基础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 55、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A教学大纲 B课程计划 C教科学 D课本 56、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学目的 D教学目标 57、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材 D教科书 58、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59、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

36、。 A课程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育目的 D教育政策 60、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属于。 A课程目标 B课程实施 C教学任务 D课程评价 二、填空题 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2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是。 3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 4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分类,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 5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层次,课程类型分为、。 6基础型课程的内容是基础的,以基础知识和为主。 7拓展课常常以的形式出现。 8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的形式出现。 9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社会、知识和。 10建立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论及课程的历史传统叫。 11课程目标四个方面的规定性是指时限性、预测性和。 12课程目标的依据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 13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14教学计划的核心问题是。 15安排课程需要遵循整体性原则、。 16学生的学习特点具有独特性、发展性、。 17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18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CIPP评价模式。 19美国学者斯克里文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