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及其生理作用植物营养原文地址:植物营养原文作者:shen.yirshen第一讲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及其生理作用一、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分类及相互关系(一) 概念根据植物分析,组成植物体的化学元素有70余种。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除惰性气体、铀后面元素以外的化学元素,包括贵金属金和银,几乎都能在植物体内找到。其中不少化学元素对植物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作用,但只有那些为作物的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学元素,才能称为作物的必需营养元素。(1) 这种化学元素对所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缺少这种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对高等植物来说,即由种子萌发到再结出种
2、子的过程。(2) 缺乏这种元素后,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而且其它任何一种化学元素都不能代替其作用,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3) 这种元素必须是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凡是同时符合以上三个条件者,均为必需营养元素,反之为非必需营养元素。目前已证明为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C、H、O、N、P、K、Ca、Mg、S、Fe、Mn、B、Zn、Cu、Mo、Cl共16种。在非必需营养元素中有一些元素,对特定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益,或为某些种类植物所必需,如藜科植物需要钠,豆科植物需要钴,蕨类植物和茶树需要铝,硅藻和水稻都需要硅,紫云英需要硒等。
3、只是限于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尚未证实它们是否为高等植物普遍所必需。所以,称这些元素为有益元素。(二) 分类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虽然多达16种,但并不是等量的被植物所吸收,因而各种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也各有差异。一般可根据植物体内的含量将其划分为三类:(1) 大量营养元素大量营养元素一般对它们的需要量较多,约占植物干物重的白分之几十。属于这一类的元素有:C、H、0、N、P、K等6种。(2) 中量营养元素中量营养元素一般植物对它们的需要介于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之间,约占植物干物重的千分之几。属于这一类的元素仅有Ca、Mg、S3种。(3) 微量营养元素一般植物对微量营养元素的需要量很少,只
4、占植物干物重的万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甚至更少。属于这一类的元素有:Fe、B、Mn、Cu、Zn、Mo和Cl等7种。在16中必需营养元素中,除C、H、O以气态养分(如C02、O2和H2O气等)被植物吸收外,植物大量吸收的仍然为无机态养分,其中呈无机态阳离字的有:NH4+、K+、Ca2+、Mg2+、Fe2+、Mn2+、Zn2+等;呈无机态阴离子的有:NO3-、H2PO4-、HPO42-、SO42-、H2BO3-、B4O72-、MoO42-、Cl-等。在大量营养元素中,N、P、K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而且植物对其需要量又较多,但土壤能提供的数量又比较少。在农业生产中往往需要通过施肥才能满足作物的需求。因
5、此,它们常被称做作物营养三要素或肥料三要素。(三) 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彼此之间构成了复杂的相互关系,这些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同等重要和不可代替的关系。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不可代替的,这就是所谓的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指物体内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差别可达十倍、千倍、甚至数百万倍,但它们在植物营养中的作用并没有重要和不重要之分。现以大量营养元素中的N、P为例来说明。植物体内氮素不足时,不仅蛋白质的合成受阻,而且也降低了叶绿素的含量。从外观上看,缺氮的植物生长缓慢,老叶黄化,严重时叶子全部变黄,甚至枯萎早衰,除施用氮素肥料
6、外,施用其它任何元素的肥料都不能减轻这种症状。在植物供氮充足而缺乏P素时,由于核蛋白不能形成,细胞分裂和体内的糖代谢均受影响,茎、叶生长也受抑制,叶色由绿变暗或紫,只有施用磷肥,才能使植物生长发育正常。尽管植物对某些营养元素的需要量甚微,但缺少它时植物的生长发育也会受阻,严重时甚至死亡,这种情况同植物缺少某些大量元素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完全相同。在农业生产上如玉米缺Zn时叶片失绿,出现白苗病,油菜缺B时呈现花而不实。这些都会严重的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导致减产和降低品质。必须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这种生理功能上的不可代替合和同等重要关系,决定了在实际施肥中,只有按照作物营养的要求,根据土壤提供养分的状
7、况,考虑不同种类的肥料配合,才能避免某些营养元素的供需失调,以利作物的正常生长。二、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了解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对于科学施肥,争取作物优质高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氮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占蛋白质含量的16-18%,而细胞质、细胞核和酶都含有蛋白质,所以氮也是细胞质、细胞核和酶的组成成分。此外,核酸、磷脂、叶绿素等化合物都含有氮,某些植物激素(如引哆乙酸和激动素),维生素(如B1、B2、B6、PP等)和生物碱等也含有氮素。由此可见,氮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故又称为生命元素。当氮供应充足时,叶大而鲜绿,光合作用旺盛,叶片功能期延长,分枝(分蘖)
8、多,营养体健壮,花多,产量高。生产上常施用氮肥,加速植株生长。但氮素不能施用过多,否则,叶色深绿,生长剧增,营养体徒长,成熟期延迟。氮素较多,细胞质丰富而壁薄,易受病虫侵害,抵抗不良环境能力差,同时茎部机械组织不发达,易倒伏。氮肥供应不足,则植株矮小,叶小色淡或发红,分枝(分蘖)少,花少,籽实不饱满,产量低。(二)磷磷存在于磷脂、核酸和核蛋白中,前者是细胞质和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后两者是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组成成分。磷也是核苷酸的组成成分。核苷酸的衍生物在新陈代谢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或是能量传递或贮藏的重要物质(如腺苷三磷酸ATP),或是生物氧化的电子传递体(如黄素单核苷酸FMN),或是氢传递
9、体(如辅酶I、辅酶?),另外,磷还直接参与发酵和呼吸过程,影响氮代谢及脂肪转变等。缺磷时,植株体内累积NO3-N,蛋白质合成受阻,新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形成较少,影响细胞分裂,植株幼芽和根部生长缓慢,叶小,分枝或分蘖减少,植株特别矮小,叶色暗绿。(三)钾钾是植物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钾与氮、磷不同,不是植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成分。钾主要呈离子状态存在于植物枝叶中,或吸附在原生质胶粒的表面。由于钾是一种酶的活化剂,并具有高速度透过生物膜的特性,因而在植物生长和代谢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钾能促进光合作用。因为钾能提高光合作用中许多酶的活性,因而植物就能更有效地进行碳素同化作用。钾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这主要是
10、能明显地提高植物对氮的吸收和利用。钾还能促进豆科作物的固氮作用,提高根瘤菌的固氮能力。钾能促进植物经济用水。钾能促进水分从低浓度的土壤溶液中向高浓度的根细胞移动。所以,供钾充足时,有利于作物有效地利用土壤水分,并保持在体内,减少水分蒸腾作用。钾能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并加速同化产物向贮藏器官输送。因为钾能活化淀粉合成酶,所以能促进单糖合成双糖(蔗糖)或多糖(淀粉)。缺钾时,植物体内的蔗糖、淀粉就会水解为单糖。此外,钾还能增强作物的抗逆性。钾能增强植物对各种不良状况(如干旱、低温、盐碱、病害和倒伏)的忍受能力。缺钾时,植株茎秆柔弱易倒伏,抗旱性和抗寒性均差。叶片细胞解体,叶绿素破坏,叶色变黄,逐渐
11、坏死;或者叶缘枯焦,生长较慢,而叶中部生长较快,整片叶子形成杯状卷曲或皱缩起来。(四)钙钙对细胞壁有稳定作用。通常钙与果胶酸结合形成果胶酸钙存在于细胞壁中,是细胞壁中胶层的组成成分。钙在细胞壁的中胶层和质膜的外表面上起着调节膜透性以及增强细胞壁强度的作用。钙对蛋白质的合成有一定影响。据研究,当改善作物的钙营养时,作物体内蛋白质及酰胺含量也随之增加,但氨基酸含量则相应减少。钙营养能促进豆科作物根瘤的形成和共生固氮作用的增强。钙是某些酶的活化剂,对植物的代谢作用十分重要。钙能降低细胞内原生质胶体的分散度,使原生质的粘性加强。与钾离子配合,能调节原生质处于正常的状态,使细胞的充水度、粘性、弹性以及渗
12、透性等均适合于植物正常生长,保证代谢作用顺利进行。此外,钙对调节外部介质的生理作用。如钙能消除铵离子(NH4+)过多产生的毒害,同时还能加速铵的转化。在酸性土上,钙能减少土壤中氢离子(H+)和铝(Al3+)所造成的毒害。在碱性土上,钙能减少钠离子(Na+)过多的毒害。缺钙症状首先见于生长点和幼叶,缺钙时,植株矮小,细胞壁融化,组织变软,叶片下垂与粘化。严重时,叶子变形或失绿,叶片边缘出现坏死斑点,但老叶仍保持绿色。缺钙苹果出现苦痘病,整个苹果表面显出小的棕色坏死斑点。番茄出现脐腐病,果实的末端变褐,以致腐烂。辣椒、西瓜缺钙时,也会出现类似症状。(五) 镁镁是一切绿色植物不可缺少的元素,因为它是
13、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中均含有镁,可见,镁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具有重要作用。酶是许多酶的活化剂,能加强酶促反应,因此,对于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作物体内呼吸作用均起着重要的作用。镁与作物体内磷酸盐运转有密切关系。镁离子(Mg2+)既能激发许多磷酸转移酶的活性,又可作为磷酸的载体促进磷酸盐在作物体内运转,并以植酸盐的形式贮藏在种子内。镁参与氮的代谢作用和促进脂肪的合成。还能促进植物合成维生素A和维生素C,有利于提高果品和蔬菜的品质。(六) 硫硫是构成蛋白质和酶不可缺少的成分,与呼吸作用和脂肪代谢有关,并对淀粉合成有一定影响。硫也是固氮酶系统的一个组成成分,豆科植物提高固氮效率,必须要
14、有硫。硫还参与调节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促进叶绿素的合成,并增强作物的抗寒性和抗旱性。作物缺硫时,首先是幼芽黄花或嫩叶褪绿,随后黄化症状逐步向老叶扩展,以至全珠。黄花后茎秆细弱,根细长而不分枝。油菜缺硫时,开花结实时间延长,花小色淡,角果减少,产量下降。棉花缺硫时,叶肉增厚,叶缘枯焦,叶易脱落,棉桃小,吐絮差,产量和品质下降。(七)铁铁参与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子传递,对于作物体内硝酸还原作用和豆科作物的固氮作用十分重要。铁是一些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成分,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铁也是磷酸蔗糖合成酶最好的活化剂,作物缺铁会导致体内蔗糖形成受阻。铁虽不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但合成叶绿素时确实需要有铁存
15、在。据推测,在叶绿素合成时,铁可能是一种或多种酶所需要的活化剂。缺铁时,症状首先出现在幼叶上,而下部老叶常保持绿色。缺绿的叶片,在初期只是叶肉部分发黄,叶脉仍能保持绿色。尔后叶片变白,叶脉也逐渐变黄。如植株缺铁十分严重,叶片上则会出现褐色斑点和坏死斑点,并导致叶片死亡、脱落。北方果树的黄叶病即是缺铁所致。(八)硼硼具有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输,促进生殖器官的建成和发育,提高豆科作物根瘤菌固氮能力,促进植物生长素运输,稳定叶绿素结构等功能。缺硼时顶部生长点生长不正常或生长停滞;幼嫩的叶片畸形、起皱、变脆。花和果实的形成受阻。如油菜的花而不实,甜菜的根冠和心部腐烂,芹菜茎开裂等均与缺硼有密切关系。(九
16、)锰锰在植物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包括直接参与光合作用,促进氮素代谢,调节植物体内氧化还原状况,活化硝酸还原酶,促进硝态氮还原成铵态氮,利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参与光合作用,控制植物体内某些氧化还原系统等。锰对铁的有效性有明显的影响,锰过多易出现缺铁症状。植物缺锰时,叶色失绿并出现杂色斑点,但叶脉仍保持绿色。缺锰的症状虽与缺镁相似,但缺锰的症状首先出现在幼嫩的叶片上。(十)铜铜是作物体内许多氧化酶的成分,或是某些酶的活化剂。铜积极参与光合作用,不仅与叶绿素形成有关,而且具有提高叶绿素稳定性的能力。铜还参与氮素代谢作用,缺铜时,作物体内蛋白质合成受阻,而可溶性氨基酸积累。铜可能是共生固氮
17、过程中某种酶的成分,对共生固氮作用也有影响。禾本科作物缺铜时植株丛生,顶端逐渐变白,症状一般从叶尖开始,严重时不抽穗、不结实或籽粒不饱满。果树如果缺铜,顶梢叶呈簇状,叶和果褪色,严重时顶梢枯死,并逐渐向下扩展。(十一)锌锌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生长素(吲哚乙酸)的合成。缺锌时,将会导致生长素合成量锐减,尤其是在芽和茎中的含量明显减少,作物生长停滞,并出现小叶病和簇叶病症状。叶片变小,节间缩短等锌是一些酶的组成成分或对不同类型的酶起激活作用,总与植物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蛋白质合成相关联。锌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密切关系,缺锌会抑制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作物缺锌时生长受抑制,幼叶叶片脉间失绿。失绿部位最早是浅
18、绿色,尔后发展为黄色,甚至白色。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玉米的叶片,与叶脉平行的叶肉组织变薄,叶片中脉两侧出现失绿条纹。双子叶植物的缺锌症状则是叶脉间失绿,叶片不能正常展开。果树缺锌既影响叶片的生长,又能使茎秆枝条的节间缩短,例如苹果树缺锌症是叶片狭小,丛生呈簇状,不仅叶片发育受影响,芽苞形成也很少,树皮显得粗糙易破。(十二)钼钼是硝酸还原酶的金属成分,起着电子传递作用。钼又是固氮酶中钼铁蛋白的一种成分,在固氮过程中起作用。所以,钼的生理功能突出表现在氮代谢方面。钼对花生、大豆等豆科植物的增产作用显著。另外钼对作物的呼吸作用有一定影响,并能提高光合作用活度。作物缺钼的共同特征是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叶
19、片失绿。严重缺钼时,叶片枯萎,以致死亡,类似缺氮的症状,但两者是有区别的,缺氮症状首先出现在老叶上,而缺钼症状则最先出现在新生组织上。豆科作物缺钼,根瘤发育不良,小而少。缺钼的叶片生长畸形,整个叶片布满斑点,螺旋扭曲,有鞭尾现象。(十三)氯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作物体中大部分氯离子不参与生化反应,而起着调节细胞渗透压和维持生理平衡的作用。氯对叶片上气孔的启开和关闭有调节作用。此外适量的氯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转化。施用含氯肥料对抑制某些病害有明显作用。作物对氯的需要量小。施氯过多,会影响一些经济作物的产品质量。如会降低葡萄和瓜果中的含糖量,降低烟草的燃烧性,增加薯类的水分含量等,故对果树、
20、烟草、糖料、油料等忌氯经济作物,应慎施氯肥。第二讲矿质营养与植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关系植物能够利用根系和叶从土壤和大气中吸收矿物质、水分和二氧化碳等,然后把这些简单的、低能量的无机物质合成复杂的、具有高能量的有机物质。植物就利用这些物质来建造自己的细胞、组织和器官,或作为吸收消耗的底物,来作为储藏物质储藏于果实、种子和延存器官(例如块根、块茎)中,以形成产量。因此矿质营养与植物生长,产量形成及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就予以讨论。一、矿质营养与植物生长植物生长发育与矿物质养分供应状况的关系十分密切。一般来说,植物生长率与养分供应量之间的效应曲线(既生长效应曲线)有三个明确区段。在第一个区段内,养
21、分供应不足,生长率随养分供应的增加而上升,称之为养分缺乏区;在第二区段内,养分供应充足,生长率最大,再增加养分供应对植物生长量并无影响,称之为养分适宜区,在第三区段内,养分供应过剩,生长率随养分供应量的增加而明显下降,称此为养分中毒区。养分的这种作用称为养分效应,影响养分效应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养分供应与植物生长的关系(1) 养分的平衡状况一种养分的效应大小,不仅与植物体中该养分的含量有关,更主要是取决于各种养分间的平衡状况。当N、P养分供应过量时,可能会造成其他养分的缺乏或毒害而导致减产。例如,大量供氮会破坏植物体内激素的平衡,使植物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在锰中毒情况下,作物往往是缺铁或缺钙。
22、因此,在养分缺乏的土壤上,要想提高作物产量,不能仅仅只考虑一种养分的供应情况,而应考虑各种养分的平衡供应,这就要求平衡施肥或配方施肥。(2) 产量和品质的要求供应养分的效应不仅因收获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之间的差异而不同,而且也受人们对产量与品质的要求的影响。对多数作物来讲,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同等重要。一般,最好的品质常常是在达到最高产量之前或之后获得的,最好的品质和最好的产量不一定同步,要求的养分供应也不一定相同。只有当二者同步时,要求的养分供应量才能一样,这就要求,在农业生产中要注意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获得高产的基础上也有好的品质。二、矿质养分与产量的关系矿质养分对以果实、种子、块茎为产量的作
23、物种类来说,其供应形态、施用时期、供应不足或过量对植株开花、受精、种子发育或块茎形成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产量的形成。(1)花的形成氮肥形态和施用时期对苹果花形成的影响要比施氮量大的多。在花芽分化期,叶片喷施含有尿素的肥料能使来年苹果开花数量显著增加,这是调节苹果树大小年的一个有效方法。在花诱导期施用NH4+-N比NO3-N对花的形成更有效,而对根系以间断的方式施用24hNH4+-N甚至比连续施用8周NO3-N的处理还要有效,这种效应并不是由于氮的直接营养功能,而是通过但对植物激素合成的的促进作用所获得的结果。番茄和小麦花的形成与磷的供应状况也有明显的关系。每棵苹果树的花数与叶片中含磷量
24、也有一定的相关性。由于番茄花数与细胞分裂素(CYT)水平之间,磷的施用量与细胞分裂之间都呈正相关,因此,可通过施磷提高细胞分裂素水平,从而促进花的形成。钾对蒜、芥、切花的形成也有类似的影响,当植物叶片中钾水平低时,不育雌花所占的比例高,产量低。(2)受精矿质养分如铜和硼的供应还能直接影响种子或果实的数量。特别在缺铜时,能严重影响谷类作物的生殖生长,严重缺铜能促进其分蘖,秸秆产量相当高,但却不能结实,在缺铜土壤上,随施铜量的增加,籽粒产量明显提高,但秸秆产量仅仅略有增长。这一结果充分说明,养分胁迫直接限制产量的形成。缺铜植物花药形成受阻,每个花药产生的花粉粒很少,既使产生了花粉粒,也大多无活力。
25、缺铜常常造成小麦不能结实。玉米花粉的形成和活性受钼营养状况的影响很大。供钼不足时,每个花药中花粉的粒数都不足,花粉粒小,活性低。硼是花粉管伸长生长所必需的。在缺硼条件下水稻穗粒数下降,大麦受精严重不足,玉米果穗秃头,从而严重影响产量的形成。(3)花和种子的发育有些植物(如大豆)的花和未成熟果实脱落是限制产量的重要因子。开花阶段缺氮会加重落花而减产。因此,施用适量氮肥对减少大豆落花掉荚,增加籽粒产量是十分必要的。养分缺乏造成果实和种子过早成熟,籽粒和果实变小是限制产量的又一因子。有人对小麦做试验发现,在低钾植株中,特别是开花后4-6周,籽粒的脱落酸(ABA)含量比高钾的高的多;相应地,缺钾植株的
26、灌浆期比对照植株短的多,可见,过早成熟与脱落酸的水平高有关。(4)矿质养分对块茎形成及其生长速率的影响养分供应状况对诱发食用甜菜、马铃薯等块根和块茎作物的贮藏器官及其膨大都有很大的影响。在贮藏器官开始生长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块根和块茎作物的营养茎和贮藏器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竞争生长,马铃薯类植物竟争尤为明显。一般来说,有利于营养茎生长的养分供应状况(如多施氮)能延缓贮藏器官形成和膨大,降低糖用甜菜、马铃薯等贮藏器官生长率和光合产物积累量。连续向马铃薯根系供应氮会延迟甚至阻碍块茎形成。块茎形成后,大量施氮还能使其生长率剧降,而使茎秆的生长率提高。这表明营养茎与贮藏器官(块茎)之间库的竞争可通过供应氮
27、来加以调节。三、矿质营养与品质的关系(一)氮肥与品质的关系植物体内与品质有关的含氮化合物有蛋白质,必需氨基酸、酰胺和环氮化合物(包括叶绿素A、维生素B和生物碱),N03-、N02-等。蛋白质是农产品的重要质量指标。增施氮肥能提高农产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缬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氮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和赖氨酸,其含量也是农产品的重要指标。这些氨基酸是人和动物体本身无法合成的,只有由植物产品提供。适当供氮能明显提高产品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而过量施氮时,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却反而会减少。人和动物如果缺乏必需氨基酸,就会产生一系列代谢障碍,并导致疾病。氮肥还影响植物油的品质。例如
28、,向日葵油一般含有10%的饱和脂肪酸,70%的必需亚油酸,但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亚油酸含量减少。20%的油酸,对油菜也有相同的趋势。氮素营养状况对甜菜品质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在块根生长初期,供应充足的氮是获得高产的保证,而后期供氮多则会导致叶片徒长,块根中氨基化合物和无机盐类含量增高,使糖分含量大幅度下降。产品中的N03-和N02-含量是近年来引人注意的主要品质指标。人体内NO2-过量能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引起血液输氧能力下降。NO2-盐还可与次级胺结合,转化形成一类具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类化合物。氮肥施用过大是造成叶菜类蔬菜NO3-盐含量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二) 磷肥与品质的关系磷与植物
29、产品品质有关的磷化物有无机磷酸盐、磷酸酯、植酸、磷蛋白和核蛋白等。增施磷肥对作物品质有如下作用:1、提高产品中的总磷量饲料中含磷(P)量达0.17%-0.25%时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含磷量不足会降低母牛的繁殖力。P/Ca比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P和Ca单独的作用。2、增加作物绿色部分的粗蛋白质含量,磷能促进叶片中蛋白质的合成,抑制叶片中含氮化合物向穗部的输送;磷还能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从而对氮产生稀释效应。因此,只有氮磷比例恰当,才可提高籽粒中蛋白质含量。3、促进蔗糖、淀粉和脂肪的合成磷能提高蔗糖和淀粉合成速率的作用较提高蛋白质合成速率的作用更大。作物缺磷时,淀粉和蔗糖含量相对降低,
30、但谷类作物后期施磷过量,对淀粉合成不利。4、使蔬菜上市表观、果实大小、耐贮运、味道特性等都有所改善。充足的磷肥可获得较大的马铃薯块茎;磷肥供应不足时,块茎小,磷太多时易形成裂口或畸形块茎。磷肥还能提高果菜类蔬菜的含糖量,改善其酸度,使上市的蔬菜更鲜美、漂亮,提高商品的档次。(三)钾肥与品质的关系1、改善禾谷类作物产品的品质。不仅可增加禾谷类作物籽粒中蛋白质的含量,而且还可提高大麦籽粒中的胱氨酸、蛋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等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2、促进豆科作物根系生长,使根瘤数增多,固氮作用增强,从而提高籽粒中蛋白质含量。3、有利于蔗糖、淀粉和脂肪的积累。在甜菜上施用钾肥可提高含糖量,在大麦上施钾
31、可提高籽粒中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含量。4、提高棉花产量,促进棉绒成熟,减少空壳率,增加纤维长度,提高棉花含油量。5、改善烟叶的颜色、光洁度、弹性、味道和燃烧性能,减少烟草中尼古丁的含量和烟叶中草酸的含量。(四)钙、镁、硫与品质的关系1、钙:缺钙会使番茄、辣椒、西瓜等出现脐腐病,苹果出现苦痘病和水心病,极大地影响农产品的品质。施钙可增加牧草的含钙量,提高其对牲畜的营养价值,还可增加农产品的可贮性。另外,钙是人类食品中明显不足的元素,施钙对提高植物食品的含钙量,促进人体健康也极其重要。2、镁:镁的含量也是农产品的一个重要的品质标准。饲用牧草镁含量不足时可导致饲养动物缺镁症,引起动物痉挛病;人类饮食中镁
32、不足则会导致缺镁综合症,出现过敏、困乏、疲劳、脚冷、全身疼痛等病症。施镁肥可提高植物产品的含镁量,还能提高叶绿素、胡萝卜素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防治人畜缺镁症。3、硫:它是合成含硫氨基酸如胱氨酸、半胱氨酸和钾硫氨酸必不可少的。缺硫会降低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和食用价值。禾谷类作物籽粒中半胱氨酸含量低时,会降低面粉的烘烤质量。某些植物(如芥子油、葱油)的合成也需要硫,因此,施硫可增加这些产品的香味,改善其品质。(五)微量元素与品质的关系由于许多微量元素是植物、人和动物体都必需的,因此,农产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也是重要的产品品质指标。微量元素影响着植物体内许多重要代谢过程,但它同时又是易于对植物产生毒害等
33、不良影响的元素,因此,微量元素含量的增加不能过度。1、铁:绿色叶片(如菠菜)和粮食中的铁是人体中铁的重要来源。缺铁可引起贫血、脑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和骨骼异常现象等。2、锰:食物和饲料中的含锰量也是重要的品质标准。施用锰肥有提高维生素(如胡萝卜素、Vc)含量,防止裂籽、提高种子含油量等作用。缺锰会引起动物生长停滞,骨骼畸形、生殖机能障碍等病症。3、铜:铜对于提高植物产品蛋白质含量、改善品质、增加蛋白质有关物质的含量都有积极的作用。4、锌:缺锌能使植物成熟期推迟,从而影响农产品品质。由于偏食或食物中含锌量低常常会引起儿童食欲不振,生长发育受阻等。施锌能增加植物产品含锌量和产量,防止人畜缺锌病
34、,锌是一种重要的品质指标。5、硼:由于硼对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运输有重要影响,因此,适量增施硼肥可提高蔗糖产量。施硼可防止因缺硼造成的茎裂,提高蔬菜品质。6、钼:钼又是重要的品质指标之一。缺钼土壤上施钼肥可增加种子的含钼量,提高农产品的蛋白质含量,改善其品质,儿童体内缺钼易患龋齿。另外,施钼可增加豆科作物的含氮量,从而提高蛋白质含量。由以上可看出,矿质营养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合理施肥就显得特别重要。我公司以此为出发点,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农作物需肥规律、耕地供肥能力和各种肥料效应,合理确定各种肥料的施用量,并加工成各种作物的专用配方肥,欢迎大家选用我们的肥料并提出宝
35、贵的意见。第三讲科学施肥的生理基础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土壤中的养分不断地被作物吸收,而作物产品大部分被人们利用,田地养分就逐渐不足,因此,施肥就成为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要增产,不只要有足够的肥料,而且还要科学施用。要科学施肥,就应根据矿质元素对作物所起的生理功能结合作物的需肥规律,适时地、适量地施肥,做到少肥高效。一、作物的需肥规律虽然各种作物为了良好的生长发育并获得优质高产都需要吸收16种必需的营养元素,已如前述,但是不同作物需要的数量和程度是有差别的。即使是同种作物,由于土壤条件的差异,所需养分和比例也是不同的。由于人们对各种作物的食用部分要求不一,而不同元素的生理功能又不一样
36、,所以,不同作物对不同元素的相对需要量多少就不同,例如,栽培以果实籽粒为主要收获对象的禾谷类作物时,要多施一些磷肥,以利籽粒饱满;栽培根茎类作物(如甘薯、马铃薯)时,则可多施钾肥,促进地下部分累积碳水化合物;栽培叶菜类作物时,可偏施氮肥,使叶片肥大。同一作物在不同生育时期中,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在萌发期间,因种子本身贮藏养分,故不需要吸收外界肥料养分,随着幼苗的长大,吸肥渐强,将近开花、结实时,矿质养料吸收最多,以后随着生长的减弱,吸收下降,至成熟期则停止吸收,衰老时甚至有部分矿质元素排出体外。作物在不同生育期中,各有明显的生长中心,例如水稻和小麦等分蘖期的生长中心是叶芽,拔节孕
37、穗期的生长中心是穗子的分化发育和形成,抽穗结实期的生长中心是种子的形成。生长中心的生长较旺盛,代谢强,养分元素一般优先分配到生长中心,所以,不同生育期施肥,对生长影响不同,它们的增产效果有很大的差别,其中有一个时期施用肥料的营养效果最好,这个时期被称或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我国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对为最高生长效率期(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有深刻的认识。一般作物的最大效率期是生殖生长时期,那时,正处于生殖器官分化和退化的关键时刻,吸收养分最多,加强养分既可促进颖花的分化形成,又可防止颖花和枝梗的退化,所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率。例如水稻和小麦的营养最大效率期是在幼穗形成期,油菜和大豆都在开花期,所谓菜
38、浇花就是这个代理。另外,在作物的营养期中还有一个作物营养临界期。所谓作物营养临界期是指某种养分缺少或过多对作物生育影响最大的时期。在临界期,作物对某种养分的要求在绝对数量上虽然不多,但很迫切,作物因某种养分缺少或过多而受到的损失,即使在以后该养分供应正常时也很难弥补。作物营养的临界期,多出现在生育前期,但是不同养分的临界期在时间上不完全相同。不少试验指出,大多数作物磷营养的临界期多出现在幼苗期,因为从种子营养转到土壤营养时,种子中所贮存的磷(植素态磷)业已耗尽,而此时根系甚小,吸收能力也很弱,当磷供应不足时,不但幼苗的生长会受到严重影响,而且作物还会减产。所以施用磷肥作种肥是一项增产的有效措施
39、。作物氮素营养临界期也在生育前期,例如,冬小麦的氮营养临界期是在分蘖和幼穗分化期,这是供给适量的氮素,就能增加分蘖数,并为形成大穗打好基础。如果供氮不足,分蘖数和花数就会减少;相反,如果这时氮素过多,则无效分蘖增加,幼穗分化也受影响,甚至造成早期郁蔽,穗小、粒少,或者倒伏,严重影响产量。二、合理追肥的指标前面讲的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及营养临界期的施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并不等于只可在这两个时期施肥。作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随本身的生育时期而有很大的改变,所以应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分期追肥,以及时满足作物不同生育期的需要。具体运用还得看实际情况而定。作物生长发育是受环境(土壤与气候)支配的,而环境条件千变万化,由于植株生长情况实际上是环境对植物影响的综合反映,所以具体施肥时期和数量,还要据植株生长情况而定,与植株对话,对植株进行诊断。(一)追肥的形态指标1、相貌作物的相貌是一个很好的追肥形态指标。这就同中医的望诊,医生通过看病人的脸色、舌苔等就可大体诊断属于哪一类的疾病。对于植物来说,一般氮肥多,植株生长块,叶长而软,株型松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无把海棠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旁路式滤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静止无功发生器项目发展计划
- 2025至2030年中国投影阿贝折射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三、组内交流》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 2025至2030年中国强力开蜡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度监护权变更及监护责任合同
- 2025年度汽修厂修理工劳动合同争议仲裁合同
- 2025年度金融衍生品交易以物抵债协议书法院审查
- 2025年度油罐租赁与跨境油气贸易合同
- 玻璃分化板制作工艺
- 虹吸现象讲解
- 设备采购计划书
- 长兴县合溪水库清淤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
- 粒籽源永久性植入治疗放射防护要求
- 新闻选题申报单
- 医学伦理审查申请表
- 《计算机安全基础》课件
- 养老院行业现状分析-2023年中国养老院行业市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
- 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书
- 多物理场耦合与协同仿真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