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小学生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的研究_第1页
课题小学生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的研究_第2页
课题小学生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的研究_第3页
课题小学生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的研究_第4页
课题小学生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的研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开题报告姓名 王艳冬开题时间2013年2月课题名称小学生阅读与习作有效结合的研究选题 缘由 或 教学 困惑阅读和习作,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进年来,认知心理学家、 语言学家、教育家及写作课的专家们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后认为: 阅读与写作是两项相对独立但又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技能。二者的 关系是紧密结合的,阅读促进习作,习作又促使阅读的深入。阅读与 习作的有效整合,加强了学生精神交往和生命对话。杜甫的诗中提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俗语亦有云“熟读唐 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对吟”。可见,读书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书读得多,知识才能丰富广博,写文章自然就左右逢源,文采横溢。 对于小

2、学生而言:“作文难、怕作文”的现象普遍存在;对于教师而 言更是:“高投入,低成效。”本课题注重探讨新课程背景下课外阅 读与习作的教学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 合;从而论证阅读与习作同步进行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以及对提高学 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研究 的 意义 与 目的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试图建立课外阅读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理论, 摸索出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方法。2、建立健全我校语文教学机制,制造学习语文的浓厚氛围。献述对述 价文综及综的评(1)、学生的阅读量大大增加,阅读能力大大提高;(2)、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作文水平得到显著提高;(3)、教师理论水平得到提升,教学

3、效益得到提高;(4)、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功能,促使语文学科向其他学科渗透12 / 11研究 步骤 及 措施研究 方法及 工具成果 预期 及 结题 报告 结构分三个阶段完成。(一)、准备阶段:(1)制定方案.申报.修订。(2)搜集有关材料,了解国内有关课外阅读与习作的研究状况。(3)成立课题组,预选课题组成员。(3)联系实际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与习作水平。(二)、实施阶段:(1)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哪些好的方法。(2)调查目前习作中存在问题,该如何应对。(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进行不断反思总结。(4)习作比赛,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三)、总结阶段:总结经验,撰写论文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

4、:在研究初期,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学生阅读和习作 的现状及遇到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2、文献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对相关学科的理论学习,不 断学习和借鉴成功经验,推进课题研究顺利进行。3、行动研究法:利用习作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学习、时间、反思、改 进中探索适合我校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4、经验总结法:不断将研究、调查的数据与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出习 作教学的有效性策略。1、课题研究报告。2、学生作品。3、构建习作教学模式,形成有效习作教学体系。4、实验教师课题研究过程资料、教学案例、论文等。本研究 希望 得到的 支持希望得到校领导及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参考文献1、语文课程标准

5、2、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3、民主主义与教育(美)杜威4、语义教育门外谈钱理群5、斯霞文集你的课题研究立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较大的研究价值,从你开题内容可以看出在之前你做了大量的理论积累工作,研究方向明确,学校开 题报告 的意见 与建议整体思路清晰,研究步骤和举措具体可行,希望课题组认真加强研究,及时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并做好过程性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学校盖章:年 月日、课题开题过程记录课题 名称小学生阅读与习作有效结合的 研究开题时间2013年2月主持 人王艳冬地点李楼小学备课室评审 人员语文组全体教师开题过程记录1、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议我校于2013年2月28日

6、召开了课题研究开题会议。在会议上,学 校领导及语文组全体老师为我们的课题出谋划策。2、课题班学生摸底调查。2013年3月初,对学生进行摸底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分为学生和家 长两种,主要针对学生阅读及写作情况进行调查,为课题研究工作开展 做好铺垫。3、确定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及阅读指导方案。有课题研究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们把前期的工作重心放 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上。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爱上阅读,学 生的知识储备才方旨更充实,孩子们的写作素材才能更丰富。所谓“读书 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同时,教师搜集整理小学语文阅 读与习作教学有效结合相关信息和资源,做好理论基础的准备。4

7、、资料收集实验过程中对能反映课题研究过程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对 实验过程中的案例就那些分析、研究课堂实录、撰写教学反思等,做好 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工作。开题 反思 与 启示1、学生阅读水平与兴趣有所提高,为真正落实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博览 精品、背诵积累。现在尚且还没有美妙的词采、晓畅的章句、铿锵的声 律和精密的谋篇,但我们相信学生2年以后,加上泛观博览,慎思笃行, 人情历练,定会常于不经意间更层楼。3、教师科研能力有所提高,主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查阅大量资料。目 前,老师们撰写有关课题内容文章的积极性比较高,充分展示了教育科 研的魅力,展示了该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开题人:王艳冬201

8、3年2月28日三、研究成果:教育教学创新(改进)案例记录授课 人王艳冬授课班级三年级授课时间2013年3月 15号教学5、翠鸟主题教 育 教 学 创 新 或 改 进 的 实 录一、导入激趣1 .这节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去认识一种非常可爱的小鸟,它的名字叫翠鸟,又叫叼鱼郎。(板书 课题)从鸟的名字中同学们能发现它的一些特点吗?2 .补充介绍:翠鸟的羽毛鲜艳亮泽,非常美丽;翠鸟的动作十分敏捷,它是叼鱼的高手,能深 入水中一米多深去追鱼,小鱼如果被它发现,定难逃命。3 .除了这些,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点评由于同学们没见过翠鸟, 对翠鸟的知识了解甚少, 在上课伊始为学生补充介绍一些有关 翠鸟的知识,能有效

9、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二、自读质疑1 .出示自读要求:2 .自读全文。3 .检查自读效果。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cai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段,引导学生根据这段内容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理解课文内容密切 相关的问题留待学习课文时探讨,简单的当时解决。点评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在充分自读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引导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这样做还能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理清顺序1 .默读课文第一段,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翠鸟外形的,边读边用铅笔在书上勾画。2 .指名按课文中叙述的顺序说一说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10、。3 .说说从总体上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下到上)写羽毛的部分呢?(先总说,再分说 头部、背部、腹部)4 点评运用课件,化抽象为具体,学生饶有兴趣而又轻松地把握了作者的写作顺序。四、抓住特点1 .学生分小组再次认真朗读课文,讨论并记住翠鸟各部分的特点。2 .指名按顺序说说翠鸟各部分的特点。(学生说的同时,教师操作课件依次给翠鸟的各部分涂 上相应颜色。)点评这段文字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翠鸟的外形特点, 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语言的恰当与精 妙,也为了让学生区分众多描写颜色的词语, 教师运用cai课件使得翠鸟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 变得鲜活起来,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3 .指名从整体上说一说这只

11、翠鸟的特点。(小巧玲珑、颜色鲜艳)4 .学生看课件中的彩色翠鸟图,练习按一定的顺序向大家介绍翠鸟的外形。点评在总体上把握了翠鸟的特点以后,指导学生依图介绍翠鸟的外形,不仅巩固学习了作者按 顺序及抓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还考查了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进行了说话训练。五、欣赏总结创 新 点 或 改 进 点 分 析学校认定意见1 .教学形象直观本文的语言非常生动,描写也很形象,可同学们对课文的主角- 翠鸟几乎一无所知,而他们所掌握的知识非常有限,思维形式又是以具 体形象思维为主。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把一只鲜活的翠鸟呈现在学生面前,化抽象为具体,既有效地吸引了学 生的注意力,又

12、让他们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轻松地区分出了众多的颜 色,体会到了作者语言的精妙。2 .读写紧密结合翠鸟这篇课文的第一段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描写动物外形的例子。 针对教材特点,教学这一段时,我把着眼点不单放在了培养学生的阅读 能力上,而是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紧密地结合 起来,让学生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更学到了习作方法,促进了知识向 能力转化。3 .充分重视“读”的训练朗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因为文章的精义妙理,作者的神 思妙笔,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味得到,成功的朗读可激起学生的感 情共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积累语言。翠鸟这一课,语言生动而 准确,字里行间都透着作者对翠鸟的深

13、深喜爱之情。在教学中,我有目 的、有层次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读的训练:首先初读 -感知课文内容,接 着默读-理清写作顺序,然后研读一一抓住各部分特点,最后赏读一一 感悟美的语言。本课的教学层次清晰,目标明确,教法适合教材特点及儿童心理特点。教师重视了语言文字训练,很好地发挥了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学生学得 轻松而又扎实,既培养了阅读能力,积累了语言,又学到了写动物外形 的方法,锻炼了习作能力。充分体现了 “教就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四、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课题 名称小学生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的研 究结题 时间2013年6月结题报告 关键词阅读 写作 有效结合 调查研究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两

14、项相对独立但又相互依结题赖,相辅相成的技能。二者的关系是紧密结合的,阅读促进写作,写报告作促使阅读的深入,本课题通过堆我校三年级学生的研究调查,在研摘要究活动中米用各种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方法指导, 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潜能。一、研究背景杜甫的诗中提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俗语亦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对吟”。可见,读书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书读得多, 结 知识才能丰富广博,写文章自然就左右逢源,文采横溢。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难、怕作文”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学生到了小学毕业也不能独立写出一篇语句流畅,主题明确的文章二、研究的理论依据及意义M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就,

15、,”,L,口、 一、,b、.一、“,,,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 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突破了一定的界限,就会出现质变。 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学生认识一个个汉字,达到一定的量,就能阅读; 阅读达到一定的量,就能作文。正如古人所云:“能读千赋,则能为文。”2、现代课堂教学理论。报、一,3 r 、入、现代课堂教学理论认为,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长足发展。叶老曾指出:教学为了用不着教。因此,培养 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总量,是实现课外阅读目标的桥梁,也 是学生主体性原则的具体体现和标志。3、激发学生浓厚

16、的阅读兴趣告 ,.,., “,、 ., 女 * 一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美国 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 想使学生博览课外书籍,就得先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兴趣之火。有了饱 满的读书兴趣,学生才会对课外阅读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身其中。三、研究对象及方法研究对象:李楼小学三年级全体学生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在研究初期,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学生阅读 和习作的现状及遇到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2、文献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对相关学科的理论学习,不断学 习和借鉴成功经验,推进课题研究顺利进行。3、

17、行动研究法:利用习作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学习、时间、反思、改进中 探索适合我校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4、经验总结法:不断将研究、调查的数据与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出习作教 学的有效性策略。四、研究内容、过程及步骤分三个阶段完成。(一)、准备阶段:(1)制定方案.申报.修订。(2)搜集有关材料,了解国内有关课外阅读与习作的研究状况。(3)成立课题组,预选课题组成员。(3)联系实际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与习作水平。(二)、实施阶段:(1)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哪些好的方法。(2)调查目前习作中存在问题,该如何应对。(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进行不断反思总结。(4)习作比赛,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三)、总结

18、阶段:总结经验,撰写论文五、研究结果及成效(1)、学生的阅读量大大增加,阅读能力大大提高;(2)、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作文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告 (3)、教师理论水平得到提升,教学效益得到提高;(4)、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功能,促使语文学科向其他学科渗透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1、学生由读到写还有一定的困难,有的孩子阅读量增加了,说起来也是头 头是道,但是当提笔时却词不达意,要么是语序混乱,要么是过于口语化, 针对以上问题,我计划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做由口语到书面语的示范和 引导,让学生不仅多说,还要多写多练,更多关注语言的质量,对学生不仅 多说,还要多学多练,更多关注语言的质量,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 反馈和矫正,教给孩子写作的技巧,指导孩子积累书面语言2、学生习作有两级分化现象,平时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的孩子写起来不吃 力,而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写起来经常是无话可说,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 写什么。针对这一问题,我准备采取以下措施:1、多鼓励性格内向的孩子, 给他们多创造多展示的机会。2、成立学习小组,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