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学法指导_第1页
说明文学法指导_第2页
说明文学法指导_第3页
说明文学法指导_第4页
说明文学法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说明文文体知识点及应试方法说明文文体知识点及应试方法(说明文学法指导)(说明文学法指导)一、什么是说明文?一、什么是说明文? 是客观的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或阐述事理。 二、说明文的分类二、说明文的分类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分: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生动说明较多地采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语言生动形象优美,如看云识天气。3、常见题型:从说明对象看,这是一篇 说明文。(横线上填事物或事理,要判断该文是说明具体事物还是抽象事理。)1、从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标题是名词性的,一般是说明事物的,如松鼠、北京立交桥、等;而

2、标题是抽象名词的,一般用“方法作标题”多是事理性的说明文,如统筹方法;标题是动词性的往往是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操作过程或事理的,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向沙漠进军等; 标题中带有疑问性的,经常是解释原因、说明事理的,如什么是生态系统。 三、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三、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2)空间顺序:多用于说明建筑物的结构或参观的过程。它着眼于建筑物的空间方位,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1)时间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文章常根据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程序顺序来写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熟悉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

3、顺序。通常包括下面几种情况: 从现象到本质:如死海不死先描述死海浮力大,淹不死人的表面牲,再列举海水中各种矿物质的含量,说明死海“咸度很高”的本质特征; 从原因到结果:或先说结果再解释原因,或先解释原因再得出结果。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从概括到具体:先从总体上进行说明,再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如中国石拱桥; 从特点到用途:先介绍事物的特点,再说明此事物的具体用途; 从主要到次要:先说明此事物最主要的特征,再说明次要的;从整体到部分:先整体介绍,再具体介绍各部分内容。2、典型考题:本文或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3、答题格式:本文或本段使用了 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

4、一空应填具体说明顺序,第二空应填具体的事物或说明的事理。) 4、例题:看云识天气的第三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使用了空间顺序,对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形态、位置、预示的天气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四、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四、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 “总(概说)分(具体)”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五、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五、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 分类别 作比较 下定义 打比方 列数字 作诠释 列图表 引用资料 摹状貌 阅读说明文,了解说明文采用的说明方法,一要看用怎样的说明方法,说明什么对象,适应怎样的生活需要;二要看所用的说明方法是通

5、过怎样的语言形式表达的。 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举例子:列举已知的事例。其好处是可以具体、真切地说明事物。使人明了易懂,增强文章说服力。例子太空垃圾是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遗弃在太空的各种物体和碎片。如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丢弃的螺母、螺栓和螺丝刀等各种物体。 (2)分类别:把被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进行分门别类的说明。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增强文章的条理性,使文章眉目清楚,层次清楚。 例1核能分为两类:一类叫裂变能,一类叫聚变能。 例2鲸分为两大类。一类口中有齿,以大动物为捕食对象;一类口中无齿,以小动物和小型浮游生物为捕食对象,靠嘴里的“筛子”过滤海

6、水,把小鱼小虾等小生物留在嘴中。 (3)作比较: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比较。作比较有利于突出和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例子例子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则更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则更为巨大,据测算:为巨大,据测算:1公斤煤能使一列火车开公斤煤能使一列火车开动动8米;米;1公斤裂变原料可使一列火车开动公斤裂变原料可使一列火车开动4万公里;而万公里;而1公斤聚变原料可使一列火车行公斤聚变原料可使一列火车行驶驶40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离。 (4)下定义: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概念作确切地说明。一般它用语凝炼、严谨、正确,能科学地阐述这一概念的确切的含义。 例

7、1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例2评论大都针对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或重要问题直接表明观点和态度。 (5)打比方:就是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加以说明。运用此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具体。更为直观地将说明对象的特征突出了。 例1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水。 例2“信息高速公路”是一种电子信息。它能把某个区域及至整个世界连成一体,使“公路”上的任何一个人都能享用信息资源。 (6)列数据: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可以使说明内容更为正确、真实、具体,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例子人体含水约占人体的23,鱼体含水达70%80%,某些蔬菜含水甚至达90%以上。 (7)作诠释:就是解释说

8、明,就是通俗的介绍或解说事物的性质和特点。 作诠释和下定义常被混淆。下定义用语更为科学严密,更侧重于揭示本质特征,作诠释则趋于通俗平实地释解概念,分析性状。 例1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碰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少70%80%,到距离防护林等于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 (作诠释) 例2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风媒花一般都很小,不漂亮,没有香味和花蜜,花被一般不发达或没有花被,花粉轻而小,数量很多,有利于风媒传粉。如玉米和大麻的花,就是风媒花。(下定义)(作诠释)(8)画图表:运用图表辅助文字说

9、明,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具体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勐班中学勐班中学2009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 八年级前八年级前10名学生名单名学生名单班级 成绩姓名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政治总分名次127刀学祥107669495934551129罗 芳93469593824092 128艾礼莲99348395914023128左进香104428792683934126杨 珊108396785903895126黄 欣102238090923876128左兴凤99486191843837128雷 娅100346784823618127周学玲101

10、327072863619127杜清晨1012461848935910(9)引用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引用神话故事等,形象地说明事物 的特征,增强事物的神秘色彩,增前说明的情趣性,权威性。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10)摹状貌:就是运用描写的手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逼真地描摹事物的特征。 例子桥面有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六、阅读中的知识点六、阅读中的知识点 (一)抓住文题,弄清说明对象。说明文的

11、标题具有很强的提示性,往往直接交待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的石拱桥、统筹方法等,使读者轻易了解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或什么事理。分析标题,便能给说明文进行分类,其规律如下: (二)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阅读说明文,只有把握住文章所要说明的事物特征,才能清楚地熟悉作者介绍的事物。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标志。如何抓住事物特征? 有的标题就是对象或特征。 留意抓中心句,看说明对象及特征。 看字面意思,文中有语言标志,直接写出特征。 概括归纳法,如“笔”把各种笔(钢笔、毛笔、铅笔等)的各种不同的用途归纳起来。 比较法,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加以比较。总之:事物说明文的特征多在开头或前

12、面。事理说明文的特征有的在开头,有的在结尾。 有的标题就是对象或特征。 留意抓中心句,看说明对象及特征。 七、体会说明语言的正确性七、体会说明语言的正确性 一般说明文的语言风格有两种:一是简明平实,二是生动活泼。无论哪种语言风格,所用语言都必须正确。这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点。在阅读测试中,对说明文语言的考查,通常表现为考查词语的限制作用。例如: 一般说明文的语言风格有两种:一是简明平实,二是生动活泼。无论哪种语言风格,所用语言都必须正确。这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点。在阅读测试中,对说明文语言的考查,通常表现为考查词语的限制作用。例如:1、死海海水的含盐度,约为一般海水的9倍;如此高盐度中,几乎不能有任何生物。“死海”就以此得名。(以加线句子为例,谈谈说明文语言具有正确性的特点。) 2、永定河上的卢沟桥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加点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3、把日光变为热能和电能的最良好的工具是半导体,估计将来有可能在沙漠里用便宜的半导体做屋顶,人住在里边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加点词是否可以删去?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