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技术的价值2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通用技术(必修)文档内容:技术的价值章节: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第一节 技术的价值课 时: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 理解技术对社会生产的影响。(2) 理解技术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3) 理解技术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式。(4) 了解技术与自然的关系。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了解案例分析的方法。(2) 了解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评价措施。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激发了解技术、学习技术的兴趣。(2) 体验解决问题过程的艰辛和获得成功的喜悦。(3) 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对社会的变化
2、有一定的了解。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技术对社会生产的影响。2. 明白技术与自然的关系。三、教学难点学生案例分析得出结论。四、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启发法、讲授法。五、设计思想1.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通用技术教学的第二节课,是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的价值”第二课时,是技术与设计的逻辑起点,也是整个通用技术的逻辑起点。这节课主要二个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明白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式;二是了理解技术与自然的关系。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将影响到学生对于通用技术的认识,影
3、响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兴趣,以及对学生以后的职业选择也产生一定的影响。2. 设计理念通用技术的第二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节课的通用技术,对通用技术有了最初的了解,所以这一课中我们要让学生加深了解技术、了解技术与社会、了解技术与自然的关系,进而了解通用技术,激发出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热情。要培养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让学生慢慢开始掌握使用好案例分析法,体会技术对于社会对自然的价值,体验因技术发展而产生的社会变革,所以案例与活动的选择很重要。案例与活动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课堂的活跃程度和思考的深度。在本节课中的大部分案例来自课本,但在过程上作了适当的调整,再
4、辅以其他的案例,采用案例分析法进行课堂教学。教科书中使用了有关于照明技术的案例,而且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案例,也是生活中的案例,能很好的说明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本课中所举的案例都能让学生深入思考,对问题也会全面的分析和了解,有利于更好地掌握案例分析法。根据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的教学建议,作为本课程的第一课,非常有必要增加导学部分,并适当拓展和延伸。首先,通用技术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与初中的劳技课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学生并不了解本门课程;其次,通用技术是一门学科体系,其中有两门必修和七门选修,每一门又是完整而独立的,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选修课程,所以有必要向学生介绍一下每门课的主要内容;第三,有
5、必要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学习方法和评价体系。3. 教学策略设计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要让学生理解技术对社会、技术对自然的影响,要让学生开始学会分析案例,思考问题,还要让学生明白,社会和自然是我们每个密切相关的,我们并不是脱离社会的超越自然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了社会、自然与人关系这条线,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理解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关系。(1)首先用与上节课相承的“儿时的理想”引入本节课的教学。这是个大家都比较有兴趣的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2)提出问题,在同学们的所有理想中,想做农民当工人的很少了,那么是不是我们会可能没有饭吃没有东西用了呢?越来越多的人都不做农民和工人,那么都
6、做什么工作去了?(3)对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农民的劳作方式将会根本性的变化,劳动的强度会大大降低,劳动的效率会大大的提高,也将带来众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4)通过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工作的问题学生的视线转移到工业。(5)再对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进行案例分析,得出生产流水线的出现可以实现企业的大比量、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健的作用。但也同样会减少所需工人人数。(6)归纳得出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劳动力的结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的从业人数会大大减少,而第三产业的从业者会大幅增加。(7)进而通过对衣、食、住、行的案例分析,明白技术还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7、(8)案例分析,都江堰“活”的水利博物馆和荷兰风车,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4. 学情分析现在的高中阶段的学生,对社会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但因为学习压力太大,学习任务重等各种原因,对技术对农业对工业的影响并不会很深刻,所以要着重分析技术对农业、对工业的影响,让学生明白技术是如何影响社会劳动力结构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等都是当今社会较为流行的词语,学生也自然有所了解,所以对技术与自然的案例并不需要老师过多的讲解,只需适当引导。当然对于技术于自然的负面影响,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学生可能在生活中意识到了,但并不深刻,教师要加以强调。六、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的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
8、学课件PPT等。2. 教学课件的准备教学课件比较简洁,多以知识列举配以图片来说明,紧扣关键知识点。七、教学过程1、复习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技术与人有关系。(1)技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对未来来说,技术具有什么作用?(3)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是指 ( )A信息技术 B体现信息性和专业性的技术 C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
9、160; D专业技术(4)技术对人的解放作用表现为人依靠技术解放或延长了自己的手、脚等身体器官,拓展了活动空间,提高劳动效率。下列技术的发展解放了人的体力的是( )AB超技术 B摄像技术 C电视技术 D蒸汽动力(5)人类生活中,需要进食以补充能量,于是便有( )产生A 农耕技术
10、; B 食品加工技术C 纺织缝制技术 D 通信邮电技术2.新课导入老师:同学们好,现在我想问一下,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呢?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分析)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的理想都很远大,但是我想请同学们注意一下,在同学们的所有理想中,想做农民当工人的很少了。至于为什么少了,我们暂时不做研究!思考分析:不过想请同学们思考的是,现在在一线当农民、当工人的人是不是真的越来越
11、少了?如果是真的越来越少了!那么是不是我们会可能没有饭吃没有东西用了呢?越来越多的人都不做农民和工人,那么都做什么工作去了?3 问题探索老师:先来看我们会不会没有饭吃这个问题。案例分析:农业劳作方式的对比(展示图片)。思考分析:当我们越来越多的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后,农民的劳作方式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又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分析)首先农民的劳作方式将会根本性的变化,劳动的强度会大大降低,劳动的效率会大大的提高。刚才看我们看到的图片还只是劳作方式的变化,实际上农业种植技术中不但是有劳作方式的变化!还有其它很多的变化,如农作物种子的改良、旱作节水技术、病虫害防治等,这些变化都会比我
12、们的农业发展带来很多的便利,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出我们不用担心吃饭的问题。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分析)其次,农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会带来问题。上面我们说了劳动强度低了,劳动效率高了,也就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太多的农民了。也就意味着农村会出现大量的富余劳动力,那解决这些富余劳动力的工作是一个问题。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分析)的确,我国现在的农村富余劳动大多都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去打工了。打工是做什么?很多农民在工厂里做工去了,实际就是当工人去了。现在再请同学们进行一个案例分析。案例分析: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展示图片)。思考分析:生产流水线的出现对企业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对工人来说,又意味
13、着什么?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分析)生产流水线的出现可以实现企业的大比量、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健的作用。如果企业的产品还是由一个工人从头到尾生产出来,这样的企业可能就是只是一个手工作坊,这样的生产方式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现代化企业的。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分析)同样,因为生产流水线,特别是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的出现,使企业也不需要太多的工人了。这同样也意味着会出现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这些劳动者在现在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怎么办? 4.知识归纳 老师: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劳动力的结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的从业人数会大大减少,而第三产业的从业者会大幅增加。同时,因为新技术的应用,对劳
14、动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劳动者知识化,要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素质。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作用更大了,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在当代,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巨大。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例如:电视机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一大批产业,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诞生了生产电视机的工厂;元器件工厂;塑料厂;销售网络;维修网络;国外办厂;分厂。在电视上可以知道国内外大事,看电影电视,丰富了文化内容。一家人围坐电视机前看电视,上课学文化,改变了生活方式。有
15、紧急事情在电视上报道都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表现。手机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对社会的贡献同理。讨论:技术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 总结: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方式,对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辩论:有人认为, 技术发展导致失业 ; 也有人认为, 技术发展提供了就业 。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第二产业从业者数量减少,第三产业从业者数量大幅度增加。同时,劳动者队伍出现了知识化的新趋势,整体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素质日益提高。4. 知识递进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
16、效益,在其它方面对我们人类还有影响吗?思考分析:请同学们分别将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历史上状况和现在进行一个比较。阅读课本:比较技术使人们的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哪些改变? 以前 现在售皮、树页-的确良、中山装 西装革履食物单一、烹饪简单 营养、丰富麦当劳、肯德基山洞、帐篷、睡地上 小洋房、别墅、睡席梦思步行 坐车寄信 QQ、邮箱、手机露天电影、收音机 家庭影院、MP3,mp4用粉笔写-内容乏味 多媒体教学 总结:技术丰富社会文化的内容。 (3)技术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式。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社会
17、生活,使人们的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看课本P.8【案例分析】:相同距离不同交通工具行驶时间对比图 讨论:交通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 技术的发展使得交通工具的行驶速度和方便程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式。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分析)技术还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的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并且技术在军事、政治、文化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和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之一。(4)技术在军事、政治、文化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讨论:技术在军事、政治、文化等领域也发挥着哪些重要作用
18、?现代通信技术、航空技术等的发展,使地球上的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和直接,地球日益成为一个“村落”:高新技术应用于军事系统,使现代武器装备的性能大大提高,对现代战争的作战方式、组织指挥、通信联络等产生了重大影响。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和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之一。技术对大自然又有哪些作用呢? 1、 技术与自然 看课本 p.8 倒数第8行 自然为人类的繁衍生息提供资源。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在保证自然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合理地实现了自然为人所用的目的。看课本P.8【案例分析】:都江堰“活”的水利博物馆。放映都江偃片断。看
19、课本P.9【案例分析】:荷兰风车四川都江堰被评选为“世界文化遗产”它灌溉良田1000多万亩,2500多年来,引水灌溉,它的建造使得成都平原由年年洪灾水患变为沃野千里,使直接受益的成都成为“天府之国”;。读【案例分析】内容。荷兰风车案例体现了荷兰人应用技术在1229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座为人类提供动力的抽水风车(高达9米),合理地排除沼泽地的积水,将国家近 1/3 的,在海平面6米以下国土夺回,即改造自然,又保护了自然。风车利用自然给予的极为丰富的风力资源,广泛用于炸油、脱谷、碾粗盐、烟叶、压滚毛毯、造纸等生产中,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依赖于技术,并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注意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
20、然和谐共处。问:还有哪些例子?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输、退耕还林。 人类在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电视台、手机发出的电磁波、塑料袋、光盘)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自然资源(有色金属:铜、铝、石油、媒)是有限的,无法承受人类永无止境的开发利用。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能源技术的发展(节电技术、锅炉的节能、风机的节能、水泵的节能),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而实现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取更大的利益。 人类和自然应该成为好朋友,人类要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更要爱护自然。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尤其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更应注重环境保护。 课本p.10【马上行动】分析技术给我们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哪些问题,与同学交流,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填入下表。 问 题解决对策温室效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荒漠化加剧种植草皮、树木,圈养牛羊水土流失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大气污染使用清洁燃料水质污染禁止污水排放,污水净化白色污染减少泡沫塑料、塑料袋使用全球气候异常、酸雨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尤其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更应注重环境保护。 利用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5家具制造合同样本
- 2025智能手机购销合同简易版
- 7《多元文化多样魅力》第2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 2025年上海个人租房合同
- 2025科技部技术许可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城市住宅装修合同范本
- 《成本预测的基本概念》课件
- 《孙子兵法启示录》课件
- 中小学校长在行政班子会上讲话:做有“定力、能力、活力”的管理者-
- (新版)碳排放管理员(高级)职业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配电工程项目规范
- 地铁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 浙江省幼儿园教育装备要求规范(试行)
- GB/T 43934-2024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 方案光伏发电项目吊装方案
- 矿井火灾事故抢险救援
- 药品研发合作协议书
- ANPQP概要-主要表单介绍及4M变更流程
- 2023年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招聘考试真题
- 氯乙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