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实验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7/41f9a965-f16d-472a-8ec4-84af3b43c1f1/41f9a965-f16d-472a-8ec4-84af3b43c1f11.gif)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实验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7/41f9a965-f16d-472a-8ec4-84af3b43c1f1/41f9a965-f16d-472a-8ec4-84af3b43c1f12.gif)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实验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7/41f9a965-f16d-472a-8ec4-84af3b43c1f1/41f9a965-f16d-472a-8ec4-84af3b43c1f13.gif)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实验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7/41f9a965-f16d-472a-8ec4-84af3b43c1f1/41f9a965-f16d-472a-8ec4-84af3b43c1f14.gif)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实验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7/41f9a965-f16d-472a-8ec4-84af3b43c1f1/41f9a965-f16d-472a-8ec4-84af3b43c1f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实验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实验 1玻璃管:直径4cm,长25cm。管底部放有筛网,底上有一个入水孔 2. 击棒:一根 3金属小土铲:一把 4小漏斗:一个 5量筒:(容量500ml)一个 6量杯:(容量l00ml)一个 7烧瓶架及烧瓶夹;二个1支架;2高柱筒;3滴定管;4量杯 1将玻璃管固定在支架上,简底部装有透水板,板上铺有金属网布,打开管夹b放水,当水面升至透水板顶部时,关管夹b。 2把风干砂样,分三至五次装入玻璃管内,每装一层都要用捣棒轻轻捣实,用力大小须一致,记下装样高度(一般为20厘米)。 3注水入滴定管至零刻度。然后徐徐打开管夹b,使水由下而上饱和试样,直至试样
2、表面刚见自由水面为止,关管夹b,测记注水量。 4打开管夹a,使试样中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量杯中。待水流停止时(一般不少于10小时),测记排水量,关管夹a。 5倒出砂样,洗净玻璃管,底端放水口堵上橡皮塞,用量杯加水至装样高度处,记下体积。 6.用相同的试样,同样的方法,再做一次。取两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 1 1防止玻璃管底部漏水。防止玻璃管底部漏水。 2 2自下往上饱和试样过程要缓慢,以避免砂样中残留自下往上饱和试样过程要缓慢,以避免砂样中残留气泡。气泡。 3 3测量水体积,要注意读数精确。测量水体积,要注意读数精确。 4 4用这种方法测定的给水度,由于排水时间有限,结用这种方法测定的给水度,由于
3、排水时间有限,结果一般偏小果一般偏小 完成实验成果(表完成实验成果(表1-11-1)试样编号水充满砂样孔隙的体积(cm3)自由流出水体积(cm3)砂样总体积(cm3)孔隙度给水度最大分子水容度123平均实验日期 报告人 班号 组号 同组成员 1.从试样中退出的水是什么形式的水?退水结束后,试样中保留的水是什么形式的水?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比较松散岩石的孔隙度、给水度、持水度与粒径和分选的关系。1通过稳定流条件下的渗流实验,进一步理解渗流基本定律达西定律。 2了解达西实验装置,加深理解渗流速度、水力梯度、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并熟悉实验室测定渗透系数的方法。1达西仪,分别装有不同粒径的均质试样
4、:砾石(粒径510mm);粗砂(粒径0.60.9mm);砂砾混合(与的混合样)。 2秒表。 3量筒(100ml,500ml各一个)。 4直尺。 5计算器。达西实验装置示意图1试样;2进水开关;3出水管;4测压管;5仪器架;6排气管 1测量仪器的几何参数(实验员准备)。 分别测量过水断面面积( )、测压管a、b、c的间距或渗透途径(L);记入(表2-1)。 2调试仪器(实验员准备)。 打开进水开关,待水缓慢充满整个试样,且出水管有水流出后,慢慢拧动开关,调节进水量,使a、c两测压管读数之差最大。同时注意打开排气口排尽试样中的气泡,使测压管a、b的水头差与测压管b、c的水头差相等。 3测定水头 待
5、a、b、c三个测压管的水位稳定后,读出各测压管的水头值,记入(表2-1)中。4测定流量 在进行步骤3的同时,利用秒表和量筒测量t时间内水管流出的水体积,及时计算流量Q。连测两次,使流量的相对误差小于5相对误差, 取平均值记入(表2-1)。%1002/ )(2112QQQQ 5由大往小调节进水量,改变a、b、c三个测压管的读数,重复步骤3和4。 6重复第5步骤13次。即完成35次实验,取得35组数据。 7按记录表计算实验数据,并抄录其它小组另外两种不同试样的实验数据(有条件的,可分别做不同的试样)。%1002/ )(2112QQQQ 1实验过程中要及时排除气泡。 2为使渗透流速水力梯度(vI)曲
6、线的测点分布均匀,流量(或水头差)的变化要控制合适。 1提交实验报告表(表2-1)。 2在同一坐标系内绘出三种试样的曲线,并分别用这些曲线求渗透系数K值,与直接据(表2-1)中实验数据计算结果进行对比。QIVK 渗透流速土样名称实验次数水力梯度(I) 渗透流速( )渗透系数(K)备注测压管水头水头差(cm)H=Ha-Hc水力梯度I=H/L渗透时间t(s)渗透体积V(cm3)渗透流量(cm3/s)Q=V/t(cm/s)Ha(cm)Hc(cm)cm/sm/d12345平均实验日期 报告人 班号 组号 同组成员 1为什么要在测压管水位稳定后测定流量? 2讨论三种试样的曲线是否符合达西定律?试分析其原
7、因。 3将达西仪平放或斜放进行实验时,其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 4比较不同试样的K值,分析影响渗透系数K值的因素。1熟悉与潜水有关的基本概念,增强对潜水补给、径流和排泄的感性认识。 2加深对流网概念的理解,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真观察地表径流,确定潜水面形状,同时分析地下水分水岭的移动过程和不同条件下的潜水流网。 1地下水演示仪。该仪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介绍如下: ( 1)槽体:内盛均质砂,模拟含水层。 (2)降雨器:模拟降雨,可人为控制雨量大小及降雨的分布。 (3)模拟井:两个完整井和两个非完整井分别装在仪器的正面(A面)和背面(B面),均可人为对任一井进行抽(注)水模拟,也可联合
8、抽(注)水。 1熟悉地下水演示仪的结构及功能。 2地表径流的演示。 打开降雨开关,人为调节降雨强度。保持两河较低水位排水。认真观察地表径流产生情况。 3观测有入渗条件的潜水面形状。 4观测地下分水岭的偏移中等强度均匀降雨,保持两河等值低水位排水,观察地下分水岭位置。 5人为活动影响下地下水与河水的补给和排泄关系的变化(此项为选择内容)。 中等强度降雨,保持两河同等较高水位排水。选择35个测压点注入示踪剂。使地下水位处于稳定的初始状态。具体演示: (1)集水廊道抽水:打开集水廊道开关进行排水。观察流线变化特征,分析集水廊道排水对地下水与河水的补给和排泄关系的影响。 (2)完整井抽(注)水:恢复初
9、始状态。打开两个完整井开关,一个抽水,一个注水。观察地下分水岭的变化及流线形态。 (3)非完整井抽水:恢复初始状态。打开两个非完整井的开关,通过开关控制两个非完整井等降深抽水。 要认真观察潜水流网变化的形状,以便更清楚地了解天然条件下潜水运移规律。1根据步骤3绘制A剖面流网图;根据步骤5(3)的演示,在B剖面上示意画出两非完整井等降深抽水时的流网图。 2对于河间地块含水层,当河水位不等时,地下水分水岭偏向哪一侧?试分析其原因?1分析降雨强度与地表径流的关系。 2分析地形与地表径流的关系。 3抬高一侧河水位,即抬高一侧的稳水箱。观察地下分水岭向什么方向移动。试分析为什么分水岭会发生移动?能否稳定
10、?停止降雨,地下分水岭又将如何变化?认真观察停止降雨后地下分水岭变化过程。 4若两非完整井等降深抽水时,各井的抽水量是否相等?A B C D E F G面剖面流网98567342 342B面剖面示意流网13895674H I J K L M N O Pab2342B面剖面示意流网13895674H I J K L M N O Pab21熟悉与承压水有关的基本概念,增强对承压水的补给、排泄和径流的感性认识。 2练习运用达西定律的基本观点分析讨论水文地质问题。 3分析讨论承压含水层补给与排泄的关系,观测天然条件下泉流量的衰减曲线。 1承压水演示仪。该仪器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如下: (1)含水层:用
11、均质石英砂模拟。 (2)隔水层:用粘土模拟。构成大致等厚的承压含水层的顶板和底板。 (3)断层上升泉:承压含水层主要通过泉排泄,泉水通过开关9排出,可用秒表和量筒配合测量其流量。 (4)模拟井(虚线部分为滤水部分):中间b井和开关8连通,通过开关8可以控制b井的抽(注)水。 (5)模拟河:承压含水层接受河流补给,通过调整稳水箱(开关7接稳水箱)的高度控制补给承压含水层的河水水位。 (6)隔水板:上部穿孔,河水可以通过穿孔部分补给承压含水层。 2秒表。 3量筒:500ml、50ml、25ml各一个。 4直尺(50cm)。 5计算器等。c井b井a井B8B7B6B5B4B3B2B1抽水井C4C3C2
12、C1B8B7B6cB5bB4aB3B2B1A4A3A2A1泉河流剖面图平面图02040承压水演示仪(1:5) 1熟悉承压水演示仪的装置与功能。 2测绘测压水位线 抬高稳水箱,使河水保持较高水位,以补给含水层,待测压水位稳定后,分别测定河水、a、b、c三井和泉的水位,在上绘制承压含水层的测压水位线。分析自补给区到排泄区水力梯度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 3测绘平均水力梯度与泉流量关系曲线 测定步骤2的泉流量、河水位(H河),泉点水位(H泉),计算平均水力梯度(I),记入(表4-1)。 分两次降低稳水箱,调整河水位(但仍保持河水能补给含水层)。待测压水位稳定后,测定各点水头、计算平均水力梯度
13、,同时测定相应的泉流量,记入(表4-1)。 4b井抽水,测定泉流量及b井抽水量 为了保证b井抽水后,仍能测到各井水位,抽水前应抬高河水位(即抬高稳水箱)。待测压水位稳定后测定泉流量,记入(表4-1)。b井抽水,待测压水位稳定后,测定各点水头,标在的平面图上,画出b井抽水时的承压含水层平面示意流网;同时测定泉流量及b井抽水量并记入(表4-1)。 5测绘泉流量随时间的衰减曲线 停止b井抽水(关闭开关8),待水位稳定后,关闭开关7,测量泉流量随时间的变化,将测量结果记入(表4-1)。 1提交实验报告表(表4-1)。 2在图上绘制承压水测压水位线。 3绘出b井抽水时的承压含水层平面示意流网。 4绘制泉
14、流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1分析自补给区到排泄区水力梯度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 2从测定结果分析,抽水后泉流量的减量是否与b井抽水量相等?为什么? 河水位泉点水位平均水力梯度泉流量井流量备注 项 目H河(cm)H泉(cm)I(L/s)(L/s)数 据 (B1)(B8)步 骤 34抽水前抽水后5次数123456累计时间(s)泉流量(L/s)次数789101112累计时间(s)泉流量(L/s)次数131415161718累计时间(s)泉流量(L/s)实验日期 报告人 班号 组号 同组成员 了解包气带中毛细水赋存及运动的特征。 1卡明斯基法测定装置(见图)。 2玻璃筒,直径为46厘米,高约1
15、2厘米,底部装有带孔橡皮塞。 3. 排气管:安有橡皮管和止水管夹。 4. 测压管:直径约1厘米,长度约2米。 5标尺:刻度准确至1厘米,零刻度与试样底部齐平。 6其它:供水瓶、捣棒等。卡明斯基法测定装量1木板;2圆玻璃管;3玻璃长管;4测压管;5供水瓶: 6调水夹;7止水夹;8调水夹 1. 在玻璃圆筒中,装入均质砂,用击棒捣实,装到10厘米高处。 2. 打开调水夹8使水缓慢从供水瓶通过三道管从玻璃长管3和4自下而上引入。 3. 打开止水夹7加速水的上升,并起排气作用,当自下而上的水将全部空气挤出,使水通过细管流出时,关住止水夹7,水逐渐使砂样饱和。 4. 当玻璃圆筒上部2砂石上出现一薄层水后(
16、0.5lcm),关闭调节夹8使水停止留入管内。这时水会继续被吸入砂中,并可看出邻侧管4中水面逐渐下降。 5.打开调水夹6保持水缓慢以滴水状排出,(以每分钟从管4中水面下降25cm为宜)。此时,水逐渐由毛细仪各个管中流出,细管4中水面下降,圆筒中毛细水也开始自砂中流出,当水面到达支持砂样细网下的某一位置时,管3有小气泡出现,但有橡皮塞挡住,看不见。此时,管4水位停止下降(记下读数),或就在这一瞬间,在管4中水位能见到跳跃式很小的上升,记下开始上升的转折点至砂样底面0刻度的垂直距离,即所求上升高度。 6.当管4中(测压管)水位跳跃式上升后,再缓慢下降,随着管3中见小气泡,直至水全部排完,关闭调水夹
17、6。 7.重复实验三次,其算出平均值作为砂样的毛细管水上升高度。n四、实验成果 砂样毛细管上升高度:自测压管4中水面下降后停止处(或开始上升的转折点),至砂样底面之垂直距离。 1在排水的过程中,排水速度如何影响实验结果?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砂的毛细管水上升高度与粒径的关系。 试样号粒径(mm)毛细上升高度(cm)备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实验日期 报告人 班号 组号 同组成员1通过稳定流条件下的渗流实验,进一步理解渗流基本定律达西定律。 2了解达西实验装置,加深理解渗流速度、水力梯度、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并熟悉实验室测定渗透系数的方法。 1测量仪器的几何参数(实验员准备)。 分别测量过水断面面积( )、测压管a、b、c的间距或渗透途径(L);记入(表2-1)。 2调试仪器(实验员准备)。 打开进水开关,待水缓慢充满整个试样,且出水管有水流出后,慢慢拧动开关,调节进水量,使a、c两测压管读数之差最大。同时注意打开排气口排尽试样中的气泡,使测压管a、b的水头差与测压管b、c的水头差相等。 (5)模拟河:承压含水层接受河流补给,通过调整稳水箱(开关7接稳水箱)的高度控制补给承压含水层的河水水位。 (6)隔水板:上部穿孔,河水可以通过穿孔部分补给承压含水层。 2秒表。 3量筒:500ml、50ml、25ml各一个。 4直尺(50cm)。 5计算器等。c井b井a井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社区建设投资入股分红管理协议
- 洗涤公司风险责任协议书(2篇)
- 沙漠露营探险合同
- 混悬剂项目融资渠道探索
- 二零二五年度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外包安全保密协议
- 二零二五年护坡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环保施工)节能减排条款2篇
- 2025年度男方出轨离婚协议书: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安排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租赁市场运营管理合同
- 2025年彩钢板钢结构安装与物业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临时道路运输合同(公路货运管理协议)2篇
- 世界古代史-对接选择性必修(真题再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 保险公司防火应急预案
- 动物检疫技术-动物检疫的分类(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 煤矿职业卫生培训课件2023
- GB/T 13364-2008往复泵机械振动测试方法
- 植物的类群及演化
- 老年社会工作课件
- 最新记24小时出入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课件
- 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
- DB23T 2714-2020 农村生活垃圾非焚烧低温处理设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人教版】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课件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