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ppt课件_第1页
6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ppt课件_第2页
6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ppt课件_第3页
6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ppt课件_第4页
6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 多层砌体构造房屋的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构造房屋的抗震设计6.1 概述概述多层砌体房屋:由粘土砖、烧结多孔粘土砖多层砌体房屋:由粘土砖、烧结多孔粘土砖、粉煤灰中型实心砌块和混凝土中小型砌、粉煤灰中型实心砌块和混凝土中小型砌块砌体经过砂浆砌筑而成的房屋。块砌体经过砂浆砌筑而成的房屋。多层砌体房屋是我国当前建筑业中运用最广多层砌体房屋是我国当前建筑业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建筑方式。在民用建筑中约占泛的一种建筑方式。在民用建筑中约占90%以上,在整个建筑业中约占以上,在整个建筑业中约占80%。传统的砌体构造多采用粘土实心砖和混合砂传统的砌体构造多采用粘土实心砖和混合砂浆砌筑,经过内外墙的咬砌到达具有一定浆

2、砌筑,经过内外墙的咬砌到达具有一定整体性衔接。楼板多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整体性衔接。楼板多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和其他构件亦多用预制装配构空心板,梁和其他构件亦多用预制装配构件。件。大量震害阐明传统的砌体构造抗震性能较差大量震害阐明传统的砌体构造抗震性能较差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东京约有砖石构造房年日本关东大地震,东京约有砖石构造房屋屋7000栋,几乎全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栋,几乎全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1948年原苏联阿什哈巴德地震,砖石构造房屋年原苏联阿什哈巴德地震,砖石构造房屋的破坏和倒塌率到达的破坏和倒塌率到达70%-80%。1976年唐山地震,对烈度为年唐山地震,对烈度为1

3、0度、度、11度区的度区的123栋栋2-8层砖混构造房屋调查,倒塌率为层砖混构造房屋调查,倒塌率为63.2%,严重破坏为,严重破坏为23.6%,尚能修复运用的,尚能修复运用的4.2%,实践破坏率达,实践破坏率达95.8%。抗震性能差的缘由抗震性能差的缘由刚度大、自艰苦,地震作用也大;刚度大、自艰苦,地震作用也大;砌体资料质脆砌体资料质脆,抗剪、抗拉、抗弯强度低抗剪、抗拉、抗弯强度低,地震作地震作用用 下极易出现裂痕;下极易出现裂痕;受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如砂浆不丰满受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如砂浆不丰满,易出现裂痕易出现裂痕,减弱抗震性能。,减弱抗震性能。 假设能针对砌体构造的弱点进展合理设计,采

4、用适假设能针对砌体构造的弱点进展合理设计,采用适当的构造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砌体构造的抗震当的构造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砌体构造的抗震性能是可以得到改善的。性能是可以得到改善的。从震害调查可见:经抗震设防可减轻砌体构造的震从震害调查可见:经抗震设防可减轻砌体构造的震害,减少严重破坏和倒塌率。害,减少严重破坏和倒塌率。0.00.09.819.570.7倒塌倒塌严重破坏严重破坏中等破坏中等破坏细微破坏细微破坏根本完好根本完好0.023.529.435.311.8倒塌倒塌严重破坏严重破坏中等破坏中等破坏细微破坏细微破坏根本完好根本完好 天津市天津市8 8度区经度区经7 7度设防的度设防的7474年通用

5、住宅震害统计年通用住宅震害统计% % 唐山地域唐山地域8 8度区多层砖房的震害统计度区多层砖房的震害统计% %1.房屋倒塌房屋倒塌房屋整体性好,而底层强度缺乏时,易整体倒塌;房屋整体性好,而底层强度缺乏时,易整体倒塌;上部墙体整体性差、强度缺乏时,易呵斥上部墙上部墙体整体性差、强度缺乏时,易呵斥上部墙体倒塌;当房屋部分强度缺乏时易呵斥部分倒塌体倒塌;当房屋部分强度缺乏时易呵斥部分倒塌。开滦煤矿医院,砖混五层部分七层,大部分倒塌开滦煤矿医院,砖混五层部分七层,大部分倒塌2.墙体裂痕墙体裂痕1“X形裂痕:在竖向压力和反复程度剪力作形裂痕:在竖向压力和反复程度剪力作用产生的裂痕。用产生的裂痕。常出现

6、常出现“X形裂痕的位置:与主震方向平行的墙体形裂痕的位置:与主震方向平行的墙体;在横向,房屋两端的山墙;在纵向,窗间墙。;在横向,房屋两端的山墙;在纵向,窗间墙。2019年年9月月21日九二一大地震中台湾的台日九二一大地震中台湾的台中县一实验室学生室墙壁出现交叉裂痕中县一实验室学生室墙壁出现交叉裂痕都江堰一住宅墙体裂痕都江堰一住宅墙体裂痕2程度裂痕程度裂痕当房屋纵向承重,横墙间距大而屋盖刚度弱时,纵当房屋纵向承重,横墙间距大而屋盖刚度弱时,纵墙出平面受弯产生程度裂痕。或受垂直方向地震墙出平面受弯产生程度裂痕。或受垂直方向地震力的作用,墙领会因受拉出现程度裂痕。力的作用,墙领会因受拉出现程度裂痕

7、。 高宽比小时高宽比小时程度裂痕;高宽比大时程度裂痕;高宽比大时程度偏斜程度偏斜3竖向裂痕竖向裂痕大都发生于横纵墙交接处或变化较大的两部体系的大都发生于横纵墙交接处或变化较大的两部体系的交接处。交接处。3.墙角破坏墙角破坏在改动地震力的作用下,房屋的端部、尤其是墙在改动地震力的作用下,房屋的端部、尤其是墙 墙角处易于产生严重的震害。墙角处易于产生严重的震害。4.纵横墙衔接破坏纵横墙衔接破坏施工时咬槎不好,加之两个方向的地震作用使衔接施工时咬槎不好,加之两个方向的地震作用使衔接处受力复杂,应力集中。处受力复杂,应力集中。缺乏圈梁拉结,纵墙外甩、楼板零落缺乏圈梁拉结,纵墙外甩、楼板零落北川商住楼整

8、体性不够,短少抗震北川商住楼整体性不够,短少抗震构造措施,构造措施, 部分坍塌部分坍塌5.楼梯间破坏楼梯间破坏楼梯本身在程度方向刚度大且为混凝土构件,不易楼梯本身在程度方向刚度大且为混凝土构件,不易破坏,但墙体空间刚度差、高厚比大、截面被减破坏,但墙体空间刚度差、高厚比大、截面被减弱而容易破坏。弱而容易破坏。6.楼盖、屋盖破坏楼盖、屋盖破坏主要是预制构件搁置长度缺乏,引起部分倒塌。主要是预制构件搁置长度缺乏,引起部分倒塌。楼板和屋盖是传送程度地震作用的主要构件。对于楼板和屋盖是传送程度地震作用的主要构件。对于预制板楼板、楼盖,由于整体性较差、板缝偏小预制板楼板、楼盖,由于整体性较差、板缝偏小混

9、凝土灌缝不够密实,地震时易于拉裂。混凝土灌缝不够密实,地震时易于拉裂。9度以上度以上地域,由于墙体开裂、错位、倒塌引起楼板、楼地域,由于墙体开裂、错位、倒塌引起楼板、楼盖掉落。盖掉落。7.附属构件破坏附属构件破坏出屋面的小构件如女儿墙、烟囱、挑檐等由于鞭出屋面的小构件如女儿墙、烟囱、挑檐等由于鞭端效应而破坏。端效应而破坏。刚性楼盖房屋,上层破坏轻、下层破坏重;柔性刚性楼盖房屋,上层破坏轻、下层破坏重;柔性楼盖房屋,上层破坏重、下层破坏轻;楼盖房屋,上层破坏重、下层破坏轻;横墙承重房屋的震害轻于纵墙承重房屋;横墙承重房屋的震害轻于纵墙承重房屋;坚实地基上的房屋震害轻于脆弱地基和非均匀地坚实地基上

10、的房屋震害轻于脆弱地基和非均匀地基上的震害;基上的震害;预制楼板构造比现浇楼板构造破坏重;预制楼板构造比现浇楼板构造破坏重; 外廊式房屋往往地震破坏较重;外廊式房屋往往地震破坏较重;房屋两端、转角、楼梯间、附属构造震害较重。房屋两端、转角、楼梯间、附属构造震害较重。砌体构造房屋的震害规律砌体构造房屋的震害规律楼梯间的破坏楼梯间的破坏房屋尽端的破坏房屋尽端的破坏附属构件的破坏附属构件的破坏 唐山地域多层砖房的震害统计唐山地域多层砖房的震害统计% %81.868.025.10.0倒塌倒塌11.719.932.523.5严重破坏严重破坏4.76.534.329.4中等破坏中等破坏1.55.06.83

11、5.3细微破坏细微破坏0.30.61.311.8根本完好根本完好 11 10 9 8破坏程度破坏程度烈烈 度度未经抗震设防的多层砖房在高烈度区的倒塌率非未经抗震设防的多层砖房在高烈度区的倒塌率非常高。常高。不同烈度时砌体房屋的震害不同烈度时砌体房屋的震害不同用途多层砖房的震害不同用途多层砖房的震害0.00.00.0倒塌倒塌19.017.00.0严重破坏严重破坏19.027.09.8中等破坏中等破坏22.010.019.5细微破坏细微破坏40.046.070.7根本完好根本完好中小学教学楼中小学教学楼医医 院院住住 宅宅破坏程度破坏程度建建 筑筑 用用 途途 天津市天津市8 8度区住宅、医院、中

12、小学教学楼震害统计度区住宅、医院、中小学教学楼震害统计% % 横墙间距大震害严重。横墙间距大震害严重。6.2 构造方案与构造布置构造方案与构造布置6.2.1规范规范7.1.7平立面及构造布置平立面及构造布置1.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构造体系;构造体系;2.纵横向砌体抗震墙的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纵横向砌体抗震墙的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延续;且纵横向墙体的数量不宜相应上下延续;且纵横向墙体的数量不宜相差过大;差过大; 2)平面轮廓凹凸尺寸,不应超越典型尺寸平面轮廓凹凸尺寸,

13、不应超越典型尺寸的的50%;当超越典型尺寸的;当超越典型尺寸的25%时,房屋时,房屋转角处应采取加强措施;转角处应采取加强措施; 3)楼板部分大洞口的尺寸不宜超越楼板宽楼板部分大洞口的尺寸不宜超越楼板宽度的度的30%,且不应在墙体两侧同时开洞;,且不应在墙体两侧同时开洞; 4)房屋错层的楼板高差超越500mm时,应按两层计算;错层部位的墙体应采取加强措施; 5)网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墙面洞口的面积,6、7度时不宜大于墙面总面积的55%,8、9度时不宜大于50%; 6)在房屋宽度方向的中部应设置内纵墙,其累计长度不宜小于房屋总长度的60%高宽比大于4的墙段不计入。墙体均匀、等厚布置墙体均

14、匀、等厚布置墙体单向布置墙体单向布置墙体不均匀布置墙体不均匀布置墙体上下延续均匀墙体上下延续均匀墙体不延续墙体不延续墙体不墙体不均匀均匀3 房屋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缝两侧房屋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缝宽应根据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均应设置墙体,缝宽应根据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可采用,可采用70mm100mm: 1)房屋立面高差在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以上; 2)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大于层高的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大于层高的l/4; 3)各部分构造刚度、质量截然不同。各部分构造刚度、质量截然不同。4 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或转角处。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

15、或转角处。5 不应在房屋转角处设置转角窗。不应在房屋转角处设置转角窗。6 横墙较少、跨度较大的房屋,宜采用现浇钢筋横墙较少、跨度较大的房屋,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混凝土楼、屋盖。6.2.2.规范规范7.1.2房屋高度、层数、层高限值房屋高度、层数、层高限值1.普通情况下,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越下表普通情况下,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越下表房屋类型房屋类型最小最小抗震抗震墙厚墙厚度度(mm)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67890.05g0.10g0.15g0.20g0.30g0.40g高高度度层层数数高高度度层层数数高高度度层层数数高高度度层层数数高高度度层层数数高高度度层层

16、数数多层多层砌体砌体房屋房屋普通砖普通砖240217217217186155124多孔砖多孔砖24021721718618615593多孔砖多孔砖190217186155155124小砌块小砌块19021721718618615593底部底部框架框架-抗抗震墙震墙房屋房屋普通砖普通砖、多孔、多孔砖砖240227227196165多孔砖多孔砖190227196165134小砌块小砌块190227227196165 注:注:1 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

17、,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高度处; 2 室内外高差大于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应允许比表时,房屋总高度应允许比表中的数据适当添加,但添加量应少于中的数据适当添加,但添加量应少于1.0m; 3 乙类的多层砌体房屋仍按本地域设防烈度查表,乙类的多层砌体房屋仍按本地域设防烈度查表,其层数应减少一层且总高度应降低其层数应减少一层且总高度应降低3m;不应采用底部框架不应采用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墙砌体房屋; 4 本表小砌块砌体房屋不包括配筋混

18、凝土小型空心本表小砌块砌体房屋不包括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房屋。砌块砌体房屋。2 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应比表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应比表7.1.2的规定降的规定降低低3m,层数相应减少一层;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层数相应减少一层;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还应再减少一层。屋,还应再减少一层。 注:横墙较少是指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4.2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40%以上;其中,开间不大于4.2m的房问占该层总面积不到20%且开间大于4.8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50%以上为横墙很少。3 6、7度时,横墙较少的丙类多层砌体房屋,当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并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时,其高

19、度和层数应允许仍按表7.1.2的规定采用。4 采用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的砌体的房屋,当砌体的抗剪强度仅到达普通黏土砖砌体的70%时,房屋的层数应比普通砖房减少一层,总高度应减少3m;当砌体的抗剪强度到达普通黏土砖砌体的取值时,房屋层数和总高度的要求同普通砖房屋。 总高度普通从室外地面计算至房屋的檐口,平屋总高度普通从室外地面计算至房屋的檐口,平屋顶时不计入超出屋面的女儿墙高度,不计入部分顶时不计入超出屋面的女儿墙高度,不计入部分突出屋面楼梯间等的高度;高度限值以米计算,突出屋面楼梯间等的高度;高度限值以米计算,小数位四舍五入,室内外高差大于小数位四舍五入,室内外高差大于0.6m 时总高度时

20、总高度允许多允许多1.0m。 控制层数与总高度的计算方法,与构造抗震分析控制层数与总高度的计算方法,与构造抗震分析时层数和计算高度的取法不同。有半地下室时,时层数和计算高度的取法不同。有半地下室时,按地面下的嵌固条件区别对待:例如,半地下室按地面下的嵌固条件区别对待:例如,半地下室的顶板高出地面不多,地下窗井墙为每道内横墙的顶板高出地面不多,地下窗井墙为每道内横墙的延伸而构成了扩展的根底底盘,且周围土体的的延伸而构成了扩展的根底底盘,且周围土体的约束作用显著,此时,半地下室不计入层数,总约束作用显著,此时,半地下室不计入层数,总高度仍可从室外地面算起。高度仍可从室外地面算起。 阁楼层的高度和层

21、数计算,应详细分析。普通的阁楼层的高度和层数计算,应详细分析。普通的阁楼该当作一层计算,房屋高度计算到山尖墙的阁楼该当作一层计算,房屋高度计算到山尖墙的一半;当阁楼的平面面积较小,或仅供贮藏少量一半;当阁楼的平面面积较小,或仅供贮藏少量物品、无固定楼梯的阁楼,符合物品、无固定楼梯的阁楼,符合GB50011-2019 第第5.2.4 条关于突出屋面屋顶条关于突出屋面屋顶间的有关要求时,可不计入层数和高度。间的有关要求时,可不计入层数和高度。 砌体房屋有较大错层时,其层数应按两倍计算。砌体房屋有较大错层时,其层数应按两倍计算。不超越圈梁或大梁高度的错层,构造计算时可作不超越圈梁或大梁高度的错层,构

22、造计算时可作为下一个楼层对待,但这类圈梁和大梁应思索两为下一个楼层对待,但这类圈梁和大梁应思索两侧楼板高差导致的改动,设置相应的抗扭钢筋,侧楼板高差导致的改动,设置相应的抗扭钢筋,还要留意符合无妨碍设计的相关强迫性要求。还要留意符合无妨碍设计的相关强迫性要求。6.2.3规范规范7.1.3多层砌体承重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越多层砌体承重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越3.6m。 底部框架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底部,层高不应超越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底部,层高不应超越4.5m;当底层采用约束砌体抗震墙时,底层的层高当底层采用约束砌体抗震墙时,底层的层高不应超越不应超越4.2m。 注:当运用功能确有需求时,采用约束砌

23、体等加注:当运用功能确有需求时,采用约束砌体等加强措施的普通砖房屋,层高不应超越强措施的普通砖房屋,层高不应超越3.9m。6.2.4规范规范7.1.4房屋高宽比的限制房屋高宽比的限制为了使多层砌体房屋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整体抗弯才为了使多层砌体房屋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整体抗弯才干,房屋的高宽比应满足下表:干,房屋的高宽比应满足下表:房屋高宽比: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房屋高宽比: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烈度烈度6 789最大高宽比最大高宽比2.52.52.01.5注:注:1 单面走廊房屋的总宽度不包括走廊宽度;单面走廊房屋的总宽度不包括走廊宽度; 2 建筑平面接近正方形时,其高宽比宜适当减

24、小。建筑平面接近正方形时,其高宽比宜适当减小。6.2.5规范规范7.1.5抗震横墙间距的限制抗震横墙间距的限制横向地震作用主要由横墙接受。横墙间距较大时,楼盖程度横向地震作用主要由横墙接受。横墙间距较大时,楼盖程度刚度变小,不能将横向程度地震作用有效传送到横墙,致刚度变小,不能将横向程度地震作用有效传送到横墙,致使纵墙发生较大出平面弯曲变形,呵斥纵墙倒塌。使纵墙发生较大出平面弯曲变形,呵斥纵墙倒塌。房屋类型房屋类型烈烈 度度6789多层砌体房屋多层砌体房屋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盖1515117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11119

25、4木屋盖木屋盖994底部框架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抗震墙房屋上部各层上部各层同多层砌体房屋同多层砌体房屋底层或底部两层底层或底部两层181511注:注:1 多层砌体房屋的顶层,除木屋盖外的最大横墙间距应多层砌体房屋的顶层,除木屋盖外的最大横墙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但应采取相应加强措施;允许适当放宽,但应采取相应加强措施; 2 多孔砖抗震横墙厚度为多孔砖抗震横墙厚度为190mm时,最大横墙间时,最大横墙间距应比表中数值减少距应比表中数值减少3m。6.2.6规范规范7.1.6房屋部分尺寸的限制房屋部分尺寸的限制1.51.51.02.00.01.21.21.01.50.51.01.01.01.00.51

26、.01.01.01.00.5承重窗间墙最小宽度承重窗间墙最小宽度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间隔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间隔非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间隔非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间隔内墙阳角至门窗洞边的最小间隔内墙阳角至门窗洞边的最小间隔无锚固女儿墙无锚固女儿墙(非出入口处非出入口处)的最大高度的最大高度9876烈度烈度部位部位表表6.4 6.4 房屋部分尺寸限值房屋部分尺寸限值(m)(m) 注:注:l 部分尺寸缺乏时,应采取部分加强措施弥补,且部分尺寸缺乏时,应采取部分加强措施弥补,且最小宽度不宜小于最小宽度不宜小于1/4层高和表列数据的层高和表列数据的80%; 2 出人口处的

27、女儿墙应有锚固。出人口处的女儿墙应有锚固。 6.3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多层砌体房屋,普通验算房屋在横、纵向程多层砌体房屋,普通验算房屋在横、纵向程度地震力作用下,横、纵墙在其本身平面度地震力作用下,横、纵墙在其本身平面内的抗剪承载力。内的抗剪承载力。截面验算时可选择承载范围较大或竖向应力截面验算时可选择承载范围较大或竖向应力较小的不利墙段进展抗剪承载力验算。较小的不利墙段进展抗剪承载力验算。三个根本步骤:确立计算简图;分配地震剪三个根本步骤:确立计算简图;分配地震剪力;对不利墙段进展抗震验算。力;对不利墙段进展抗震验算。6.3.1 计算简图计算简图将程度地震作用在建筑物两

28、个主轴方向分别将程度地震作用在建筑物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进展抗震验算;进展抗震验算;地震作用下构造的变形为剪切型;地震作用下构造的变形为剪切型;房屋各层楼盖程度刚度无限大,仅做平移运动,房屋各层楼盖程度刚度无限大,仅做平移运动,因此各抗侧力构件在同一楼层标高处侧移一样因此各抗侧力构件在同一楼层标高处侧移一样 。应以防震缝所划分的构造单元作为计算单元。应以防震缝所划分的构造单元作为计算单元。在计算单元中,各楼层的分量集中到楼、屋盖标在计算单元中,各楼层的分量集中到楼、屋盖标高处。各楼层重力荷载应包括:楼、屋盖自重,高处。各楼层重力荷载应包括:楼、屋盖自重,活荷载组合值及上、下各半层的墙体、构造柱重活

29、荷载组合值及上、下各半层的墙体、构造柱重 量之和。量之和。计算简图中底部固定端确实定:计算简图中底部固定端确实定:当根底埋置较浅时,取为根底顶面;当根底埋置较浅时,取为根底顶面;当根底埋置较深时,可取为室外地坪下当根底埋置较深时,可取为室外地坪下0.5m处;处;当设有整体刚度很大的全地下室时,那么取为地下当设有整体刚度很大的全地下室时,那么取为地下室顶板顶部;室顶板顶部;当地下室整体刚度较小或为半地下室时,那么应取当地下室整体刚度较小或为半地下室时,那么应取为地下室室内地坪处。为地下室室内地坪处。6.3.2 地震作用地震作用采用底部剪力法:采用底部剪力法:1.程度地震作用程度地震作用H1G1G

30、jHjnF1FjF 留意:砌体房屋自振周期短,可忽略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的影响,即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为零。2.楼层地震剪力 留意:对突出屋面的小建筑,其地震作用效应仍乘以增大系数3,但不向下传送。EKniiiFGHGHF1jjjeqEkGFmaxmax1GinFiFiViniFV1i6.3.3 楼层地震剪力在墙体中的分配楼层地震剪力在墙体中的分配楼层地震剪力楼层地震剪力 Vi ,在同一层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在同一层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楼盖的程度刚度及各墙体的侧移刚度。决于楼盖的程度刚度及各墙体的侧移刚度。1.墙体侧移刚度墙体侧移刚度1无洞墙体无洞墙体弯曲变形为:弯曲变形为:剪切变形为:剪切

31、变形为:hb1Ft23112bhbhEtEIhbbtA 123tbI bhEthEbthGbthGAVhGhs134 . 02 . 11 为剪应力分布不均匀系数,对矩形截面取1.2。 总变形为:由资料力学得:当h/b4时,墙体的剪切变形可忽略不计,即:2有洞墙体对小开口墙段按毛面积墙面计算的刚度乘以洞口影响系数。系数见表6.5。231bhbhEtKbs01bK开洞率开洞率0.100.200.30影响系数影响系数0.980.940.88表表6.5 墙段洞口影响系数墙段洞口影响系数 开洞率按洞口面积与墙段毛面积之比。开洞率按洞口面积与墙段毛面积之比。 窗洞高度大于层高的窗洞高度大于层高的50时,按

32、门洞对待。时,按门洞对待。 2.楼层地震剪力楼层地震剪力 的分配原那么的分配原那么 横向地震作用全部由横墙承当,而不思索纵墙的横向地震作用全部由横墙承当,而不思索纵墙的作用。作用。 同样,纵向地震作用全部由纵墙承当,而不思索同样,纵向地震作用全部由纵墙承当,而不思索横墙的作用。横墙的作用。 3.横向楼层地震剪力横向楼层地震剪力 的分配的分配 楼层地震剪力在各抗侧力墙体间的分配,不仅取楼层地震剪力在各抗侧力墙体间的分配,不仅取决于每片墙体的层间抗侧移刚度,而且取决于楼决于每片墙体的层间抗侧移刚度,而且取决于楼盖的整体程度刚度。楼盖的程度刚度取决于楼盖盖的整体程度刚度。楼盖的程度刚度取决于楼盖的构

33、造类型和其宽长比。的构造类型和其宽长比。 jVjV1刚性楼盖房屋刚性楼盖房屋刚性楼盖房屋:现浇及装配整体式钢筋砼楼刚性楼盖房屋:现浇及装配整体式钢筋砼楼(屋屋)盖盖等。等。把楼盖在其平面内视为绝对刚性的延续梁,各横墙把楼盖在其平面内视为绝对刚性的延续梁,各横墙看作是该梁的弹性支座,各支座反力即为各抗震看作是该梁的弹性支座,各支座反力即为各抗震墙所接受的地震剪力。当构造和荷载都对称时,墙所接受的地震剪力。当构造和荷载都对称时,各横墙的程度位移相等。各横墙的程度位移相等。j 1 jVjnVjV2jVjiVj j jVhbjiVt第第i层第层第m片墙上的剪力:按墙体的抗侧刚度分配片墙上的剪力:按墙体

34、的抗侧刚度分配。由于由于带入得:带入得:再带回得:再带回得:在计算侧移刚度时,由于横墙的在计算侧移刚度时,由于横墙的 1.0,可,可仅思索剪切变形的影响,即:仅思索剪切变形的影响,即:nijijVV1jjijikVnijjijkV1jnijijVk11jnmjmjijiVkkV1bh 假设各墙体高度相等、资料一样2柔性楼盖房屋柔性楼盖:以木构造等柔性资料为楼盖。可以为楼盖好像一多跨简支梁,横墙为各跨简支梁的弹性支座imimimimhGAKimjijijijVAAV1即横墙净截面面即横墙净截面面积之比积之比im im jVhbjiVtjm 1 iVjV2iVimVinV第第m道横墙所分配的地震剪

35、力,按第道横墙所分配的地震剪力,按第m道横墙从道横墙从属面积上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例分配。即:属面积上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例分配。即:从属面积:第从属面积:第i层楼盖上、第层楼盖上、第m道墙与左右两侧相道墙与左右两侧相邻横墙之间各一半楼盖面积。邻横墙之间各一半楼盖面积。当当楼层单位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时,当当楼层单位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时,可进一步简化为按各墙片所承当的地震作用的面可进一步简化为按各墙片所承当的地震作用的面积比进展分配:积比进展分配:iiimimVGGV3中等刚度楼盖房屋中等刚度楼盖:介于刚性楼盖和柔性楼盖之间的楼屋盖,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各横墙所分配的地震剪力,按

36、刚性楼盖和柔性楼盖结果的平均值确定。4.纵向楼层地震剪力的分配iiimimVFFVjjjmjsnsjmjmVAAkkV)(211纵向比横向长,且纵墙间距小,程度刚度大,楼纵向比横向长,且纵墙间距小,程度刚度大,楼盖变形小。对各种楼盖均按刚性楼盖思索,即纵盖变形小。对各种楼盖均按刚性楼盖思索,即纵向地震剪力按纵墙的刚度比例进展分配。向地震剪力按纵墙的刚度比例进展分配。5.同一道墙上各墙段间地震剪力的分配同一道墙上各墙段间地震剪力的分配在同一道墙上,门窗洞口之间墙段所承当的地震在同一道墙上,门窗洞口之间墙段所承当的地震剪力可按墙段的侧移刚度进展分配。剪力可按墙段的侧移刚度进展分配。洞口高度的取法:

37、洞口高度的取法:2h1h1b12sr2brbsb 窗间墙取窗洞高;窗间墙取窗洞高; 门间墙取门洞高;门间墙取门洞高; 门窗之间的墙取窗洞高;门窗之间的墙取窗洞高; 尽端墙取紧靠尽端的门洞或窗洞高。尽端墙取紧靠尽端的门洞或窗洞高。 计算各墙段的地震剪力时,按以下原那么进展:计算各墙段的地震剪力时,按以下原那么进展: 各墙段的各墙段的 均小于均小于1时,仅思索剪切变形,即时,仅思索剪切变形,即: 第第r墙段分配的地震剪力为:墙段分配的地震剪力为:bhimrimrimrimrhGAK第第i层第层第m道道墙体第墙体第r墙段墙段imnrimrimrimrVKKV1 当资料、高度一样时:当资料、高度一样时

38、:当各墙段的高宽比相差较大时,地震剪力的分配应当各墙段的高宽比相差较大时,地震剪力的分配应按墙段的侧移刚度进展。按墙段的侧移刚度进展。 对需同时思索弯曲和剪切变形影响的墙段:对需同时思索弯曲和剪切变形影响的墙段: 对仅需思索剪切变形影响的墙段:对仅需思索剪切变形影响的墙段:imnrimrimrimrVAAV1imsbsbsimrVKKKV6.3.4 墙体抗震承载力验算1.规范7.2.6砌体沿阶梯形截面破坏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 砌体强度正应力影响系数,按下表确定: 为对应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砌体截面平均压应力。imsbssimrVKKKVVNVEffN0砌体类别砌体类别0/fV0.01.03.05

39、.07.010.012.016.0普通砖,多孔砖普通砖,多孔砖0.800.991.251.471.651.902.05小砌块小砌块1.231.692.152.573.023.323.922.规范规范7.2.7截面抗震验算截面抗震验算1粘土砖、多孔砖砌体粘土砖、多孔砖砌体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对于两端均有构造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对于两端均有构造柱、芯柱的承重墙为柱、芯柱的承重墙为0.9,其它承重墙为,其它承重墙为1,自承,自承重墙取重墙取0.75;2 采用程度配筋的墙体,应按下式验算:采用程度配筋的墙体,应按下式验算: 程度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程度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层间墙体竖向截面的总程度钢

40、筋面积,其配层间墙体竖向截面的总程度钢筋面积,其配筋率应不小于筋率应不小于0.07%且不大于且不大于0.17%; 钢筋参与任务系数,可按表钢筋参与任务系数,可按表7.2.7采用。采用。 REVEAfVREShyhSVEAfAfVyhfShAS 表表7.2.7钢筋参与任务系数钢筋参与任务系数3当按上二式验算不满足要求时,可计入根本均匀设置当按上二式验算不满足要求时,可计入根本均匀设置于墙段中部、截面不小于于墙段中部、截面不小于240mm240mm(墙厚墙厚190mm时为时为240mm190mm)且间距不大于且间距不大于4m的构的构造柱对受剪承载力的提高作用,按以下简化方法验算:造柱对受剪承载力的

41、提高作用,按以下简化方法验算: 中部构造柱的横截面总面积对于横墙和内纵墙中部构造柱的横截面总面积对于横墙和内纵墙 0.15A时,取时,取0.15A;对于外纵墙,对于外纵墙, 0.25A时,取时,取0.25A; 墙体高厚比墙体高厚比0.40.60.81.01.2S S0.100.120.140.150.12REShyhscsycctccVEcAfAfAfAAfV/ 08. 0()cA 中部构造柱的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中部构造柱的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中部构造柱的纵向钢筋截面总面积配筋率中部构造柱的纵向钢筋截面总面积配筋率不小于不小于0.6%,大于,大于1.4%时取时取1.4%; 分别

42、为墙体程度钢筋、构造柱钢筋抗拉分别为墙体程度钢筋、构造柱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强度设计值; 中部构造柱参与任务系数中部构造柱参与任务系数,居中设一根时取居中设一根时取0.5,多于一根多于一根0.4; 墙体约束修正系数;普通情况取墙体约束修正系数;普通情况取1.0,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大于间距不大于3.0m时取时取1.1。 层间墙体竖向截面的总程度钢筋面积,无程层间墙体竖向截面的总程度钢筋面积,无程度钢筋时取度钢筋时取0.0。 cAtfcsAccycyhff 、ShA墙体的两端设构造柱时,因钢筋锚固于柱中,其墙体的两端设构造柱时,因钢筋锚固于柱中,其效应发扬得更为充分,比无构造柱的墙体效应发扬得更

43、为充分,比无构造柱的墙体(配同样配同样钢筋钢筋)还提高还提高13左右。左右。另外,配筋砌体上的裂痕分布均匀,变形才干大另外,配筋砌体上的裂痕分布均匀,变形才干大为添加,其极限变形为无筋墙体的为添加,其极限变形为无筋墙体的23倍。由于倍。由于程度配筋和墙体两端构造柱的共同作用,配筋墙程度配筋和墙体两端构造柱的共同作用,配筋墙体具有极好的抗倒塌才干。体具有极好的抗倒塌才干。在砌体的程度灰缝中设置横向配筋是提高抗剪强在砌体的程度灰缝中设置横向配筋是提高抗剪强度,加强变形才干的有效措施之一。受荷初期时度,加强变形才干的有效措施之一。受荷初期时钢筋的应力很小,墙体开裂之后,钢筋的应力明钢筋的应力很小,墙

44、体开裂之后,钢筋的应力明显增长;破坏时,钢筋的平均应力小于其屈服强显增长;破坏时,钢筋的平均应力小于其屈服强度。配筋率为度。配筋率为0.030.167时,极限承载才干时,极限承载才干较无筋墙体可提高较无筋墙体可提高525;3.规范规范7.2.8小砌块墙体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应小砌块墙体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式验算:按下式验算: 芯柱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芯柱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芯柱截面总面积;芯柱截面总面积; 芯柱参与任务系数,可按表芯柱参与任务系数,可按表7.2.8采用。采用。 注:当同时设置芯柱和构造柱时,构造柱截面可作注:当同时设置芯柱和构造柱时,构造柱截面可作为芯柱

45、裁面,构造柱钢筋可作为芯柱钢筋。为芯柱裁面,构造柱钢筋可作为芯柱钢筋。 注:填孔率指芯柱根数含构造柱和填实孔洞数注:填孔率指芯柱根数含构造柱和填实孔洞数量与孔洞总数之比。量与孔洞总数之比。 sREcsyctVEAfAfAfV/ )05. 03 . 0(tfcAc填孔率填孔率0.150.150.250.250.50.5c0.01.01.101.156.4 多层砌体构造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多层砌体构造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构造抗震构造措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构造构造抗震构造措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构造的整体性、保证抗震设计构造抗震构造措的整体性、保证抗震设计构造抗震构造措施目的的实现、弥补抗震计算的缺乏。施

46、目的的实现、弥补抗震计算的缺乏。 6.4.1多层砖房构造措施多层砖房构造措施1.构造柱构造柱1带构造柱墙的破坏过程带构造柱墙的破坏过程以下图示带构造柱和圈梁墙片在程度力以下图示带构造柱和圈梁墙片在程度力F往复往复作用下的墙片裂痕开展过程。作用下的墙片裂痕开展过程。实验阐明,在程度力作用下,墙体中部首先实验阐明,在程度力作用下,墙体中部首先出现裂痕,继而开展为两条对角交叉主裂出现裂痕,继而开展为两条对角交叉主裂痕及附近的一些次裂痕。痕及附近的一些次裂痕。墙体开裂后柱接受的剪应力增大;构造柱约束,因裂痕构成的三角形块体不发生向外的错位(在反复荷载作用下),使未开裂部分能继续发扬抗剪作用。在接近和到

47、达极限承载才干时,主裂痕延伸贯穿柱的上下两端,但柱端处并未出现塑性铰,仍是FFFFFFFF 处于以剪切变形为主的复杂应力形状。构处于以剪切变形为主的复杂应力形状。构造柱和砖墙一直是整体任务的,直至砖墙造柱和砖墙一直是整体任务的,直至砖墙严重破坏。严重破坏。当墙体破碎后,构造柱与圈梁一同发扬着防当墙体破碎后,构造柱与圈梁一同发扬着防止砌体侧向挤出塌落的作用,此时构造柱止砌体侧向挤出塌落的作用,此时构造柱进入受弯形状。进入受弯形状。 因此砌体在到达极限荷载后,由于砌体的摩因此砌体在到达极限荷载后,由于砌体的摩擦和构造柱的抗侧才干,还能坚持一定的擦和构造柱的抗侧才干,还能坚持一定的承载才干。承载才干

48、。实测的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阐明,砖墙增设实测的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阐明,砖墙增设构造柱后,对墙体抗剪承载力提高幅度较构造柱后,对墙体抗剪承载力提高幅度较小小(1030),但构造柱能对墙体起较,但构造柱能对墙体起较好地约束作用,使之有较高的变形才干,好地约束作用,使之有较高的变形才干,能有效地抗倒塌。能有效地抗倒塌。2规范规范7.3.1各类多层砖砌体房屋,应按以下要求各类多层砖砌体房屋,应按以下要求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构造柱设置部位普通情况下应符合下表要求构造柱设置部位普通情况下应符合下表要求 注:较大洞口,内墙指不小于注:较大洞口,内墙指不小于2.1m的洞口;外墙在

49、的洞口;外墙在内外墙交接处已设置构造柱时应允许适当放宽,内外墙交接处已设置构造柱时应允许适当放宽,但洞侧墙体应加强但洞侧墙体应加强房屋层数房屋层数设置部位设置部位6 6度度7 7度度8 8度度9 9度度四、五四、五三、四三、四二、三二、三 楼、电梯间四楼、电梯间四角、楼梯斜梯段角、楼梯斜梯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上下端对应的墙体处;体处; 外墙四角和对外墙四角和对应转角;应转角; 错层部位横墙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与外纵墙交接处; 较大洞口两侧较大洞口两侧 隔隔12m12m或单元横墙与外纵墙交接或单元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处; 楼梯间对应的另一侧内横墙与楼梯间对应的另一侧内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外纵墙交

50、接处六六五五四四二二 隔开间横墙(轴线)与外墙交隔开间横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接处; 山墙与内纵墙交接处山墙与内纵墙交接处七七六六五五三三 内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内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 内横墙的局部较小墙垛处;内横墙的局部较小墙垛处; 内纵墙与横墙(轴线)交接处内纵墙与横墙(轴线)交接处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应根据房屋添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应根据房屋添加一层的层数,按表加一层的层数,按表7.3.1的要求设置构造柱,的要求设置构造柱,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均应按外墙处置。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均应按外墙处置。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添加一层的层数,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

51、房屋添加一层的层数,按表按表7.3.1的要求设置构造柱。当横墙较少的房的要求设置构造柱。当横墙较少的房屋为外廊式或单面走廊式时,应按本条屋为外廊式或单面走廊式时,应按本条2款要求款要求设置构造柱;但设置构造柱;但6度不超越四层、度不超越四层、7度不超越三层度不超越三层和和8度不超越二层时,应按添加二层的层数对待度不超越二层时,应按添加二层的层数对待。各层横墙很少的房屋,应按添加二层的层数设置各层横墙很少的房屋,应按添加二层的层数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采用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的砌体房屋,当采用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的砌体房屋,当砌体的抗剪强度仅到达普通黏土砖砌体的砌体的抗剪强度仅到达普通黏土

52、砖砌体的70%时时,应根据添加一层的层数按本条,应根据添加一层的层数按本条l4款要求设置款要求设置 构造柱;但构造柱;但6度不超越四层、度不超越四层、7度不超越三层和度不超越三层和8度不超越二层时,应按添加二层的层数对待。度不超越二层时,应按添加二层的层数对待。3规范规范7.3.2构造柱应符合以下构造要求:构造柱应符合以下构造要求: 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180mm240mm(墙厚墙厚190mm时为时为180mm190mm),纵向钢筋宜,纵向钢筋宜采用采用4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且在柱上下端应适当加密;柱上下端应适当加密;6、7度时超越六层

53、、度时超越六层、8度度时超越五层和时超越五层和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房屋四角;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应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的构造柱应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构造柱与墙衔接处应砌成马牙槎,沿墙高每隔构造柱与墙衔接处应砌成马牙槎,沿墙高每隔500mm设设26程度钢筋和程度钢筋和4分布短筋平面内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点焊 组成的拉结网片或组成的拉结网片或4点焊钢筋网片,每边伸入点焊钢筋网片,每边伸入墙墙 内不宜小于内不宜小于1m。6、7度时底部度时底部1/3楼层,楼层,8度度时底部时底部1/2楼层,楼层,9度时全部楼层,上述拉结

54、钢度时全部楼层,上述拉结钢筋网片应沿墙体程度通长设置。筋网片应沿墙体程度通长设置。50050050050050050010001000根底根底圈梁圈梁根底根底40d240屋盖屋盖圈梁圈梁300300马牙搓马牙搓楼盖楼盖圈梁圈梁拉结拉结钢筋钢筋2f60.5m240240100060602f6240240100060602f61000墙体墙体墙墙体体圈梁圈梁构造柱构造柱马牙搓马牙搓 构造柱与圈梁衔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在圈梁纵构造柱与圈梁衔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在圈梁纵筋内侧穿过,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穿。筋内侧穿过,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穿。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根底,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根

55、底,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根底圈梁相的根底圈梁相连。连。房屋高度和层数接近本规范表房屋高度和层数接近本规范表7.1.2的限值时,纵的限值时,纵、横墙内构造柱间距尚应符合以下要求:、横墙内构造柱间距尚应符合以下要求: 1)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的二倍;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的二倍;下部下部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减小;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减小; 2)当外纵墙开间大于当外纵墙开间大于3.9m时,应另设加强措施时,应另设加强措施。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2m。抗震构造柱抗震构造柱92ZJ0012.钢筋混

56、凝土圈梁钢筋混凝土圈梁1钢筋混凝土圈梁的主要功能钢筋混凝土圈梁的主要功能添加纵横墙体的衔接,加强整个房屋的整体性;添加纵横墙体的衔接,加强整个房屋的整体性; 圈梁可箍住楼盖,加强其整体刚度;圈梁可箍住楼盖,加强其整体刚度;减小墙体的自在长度,加强墙体的稳定性;减小墙体的自在长度,加强墙体的稳定性;可提高房屋的抗剪强度,约束墙体裂痕的开展;可提高房屋的抗剪强度,约束墙体裂痕的开展;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减小构造柱计算长度。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减小构造柱计算长度。圈梁与构造柱一同圈梁与构造柱一同,构成砌体房屋的箍构成砌体房屋的箍 弱框架使弱框架使其抗震性能大大改善。其抗震性能大大改善。2规范规范7.

57、3.3圈梁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圈梁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或木屋盖的砖房,应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或木屋盖的砖房,应按表按表7.3.3的要求设置圈梁;纵墙承重时,抗震的要求设置圈梁;纵墙承重时,抗震 横墙上的圈梁间距应比表内要求适当加密。横墙上的圈梁间距应比表内要求适当加密。2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与墙体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与墙体有可靠衔接的房屋,应允许不另设圈梁,但楼板有可靠衔接的房屋,应允许不另设圈梁,但楼板沿抗震墙体周边均应加强配筋并应与相应的构造沿抗震墙体周边均应加强配筋并应与相应的构造柱钢筋可靠衔接。柱钢筋可靠衔接。 表表7.3.3

58、 多层砖砌体房屋现浇钢筋混多层砖砌体房屋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要求凝土圈梁设置要求墙类墙类烈烈 度度6、789外墙和内纵墙外墙和内纵墙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处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处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处内横墙内横墙同上;同上;屋盖处间距不应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大于4.5m;楼盖处间距不应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大于7.2m;构造柱对应部位构造柱对应部位同上;同上;各层所有横墙,各层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且间距不应大于4.5m;构造柱对应部位构造柱对应部位同上;同上;各层所有横墙各层所有横墙3规范规范7.3.4圈梁的构造应符合以下要求:圈梁的构造应符合以下要求:

59、 1圈梁应闭合,遇有洞口圈梁应上下搭接。圈梁圈梁应闭合,遇有洞口圈梁应上下搭接。圈梁宜与预制板设在同一标高处或紧靠板底;宜与预制板设在同一标高处或紧靠板底;2圈梁在本规范第圈梁在本规范第7.3.3条要求的间距内无横墙时条要求的间距内无横墙时,应利用梁或板缝中配筋替代圈梁;,应利用梁或板缝中配筋替代圈梁;3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配筋应符,配筋应符合表合表7.3.4的要求;按本规范第的要求;按本规范第3.3.4条条3款要求款要求增设的根底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增设的根底圈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配筋不应少于配筋不应少于4 12。 表表7.3.4 多层砖砌体

60、房屋圈梁配筋要求多层砖砌体房屋圈梁配筋要求3.规范规范7.3.5楼、屋盖应符合以下要求:楼、屋盖应符合以下要求: 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伸进纵、横墙内的长度,均不应小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伸进纵、横墙内的长度,均不应小于于120mm。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当圈梁未设在板的同一标高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当圈梁未设在板的同一标高时,板端伸进外墙酌长度不应小于,板端伸进外墙酌长度不应小于120mm,伸进内墙的长度不应小于,伸进内墙的长度不应小于l00mm或采用硬架支模衔接,在梁上不应小于或采用硬架支模衔接,在梁上不应小于80mm或采用硬架支或采用硬架支模衔接。模衔接。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