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学_第2章(资料5)_第1页
生态经济学_第2章(资料5)_第2页
生态经济学_第2章(资料5)_第3页
生态经济学_第2章(资料5)_第4页
生态经济学_第2章(资料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态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第第 二二 章章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第二章第二章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生态价值理论生态价值理论 系统理论系统理论 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第一节第一节 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论一、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论 二、生态系统理论二、生态系统理论 三、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理论三、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理论一、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论一、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论 生态系统主要包括生物与非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生物与非生物系统两方

2、面。其中,非生物系统物系统两方面。其中,非生物系统是生物系统的生存环境,主要由阳是生物系统的生存环境,主要由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和土壤等方光、温度、水分、空气和土壤等方面构成面构成一、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论一、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论 1. 太阳辐射的生态效应太阳辐射的生态效应 2. 温度的生态效应温度的生态效应 3. 水分的生态效应水分的生态效应 4. 空气、风的生态效应空气、风的生态效应 5. 土壤的生态效应土壤的生态效应1. 太阳辐射的生态效应太阳辐射的生态效应 (1)地球上所有的生命运转都离不)地球上所有的生命运转都离不开太阳。开太阳。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后,只剩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后

3、,只剩下下 47% 的能量可以达到地面,辐射光的能量可以达到地面,辐射光谱也发生了变化。其紫外线被臭氧层所谱也发生了变化。其紫外线被臭氧层所吸收,生物圈受到了有效保护。植物光吸收,生物圈受到了有效保护。植物光合作用中所利用的太阳辐射为生理辐射合作用中所利用的太阳辐射为生理辐射 (2)在地球表面上,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上,太阳辐射是不均匀的,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是不均匀的,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进行周期性更替,进行周期性更替,进而使动植物形进而使动植物形成了周期性的(冬眠、换羽、迁徙成了周期性的(冬眠、换羽、迁徙等)生态习性等)生态习性2. 温度的生态效应温度的生态效应 (1)在地球表面,温度随着)在

4、地球表面,温度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由此形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季节及其气候带成了不同的季节及其气候带 (2)不)不同的温度适合不同类型同的温度适合不同类型的生物生长,不同的纬度与高度会的生物生长,不同的纬度与高度会形成不同的气候带与生物带,进而形成不同的气候带与生物带,进而产生不同的生态系统产生不同的生态系统3. 水分的生态效应水分的生态效应 (1)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生物体的主要成份。降水量的多生物体的主要成份。降水量的多少便成为生物分布的重要制约因少便成为生物分布的重要制约因素素 (2)根据气候干湿程度以及生根据气候干湿程度以及生物分布的不同可

5、分为物分布的不同可分为很湿润的森林很湿润的森林区、湿润的森林区、半湿润的森林区、湿润的森林区、半湿润的森林草原、微湿润的稀树草原、半干燥草原、微湿润的稀树草原、半干燥的荒漠草原以及干燥的荒漠等几个的荒漠草原以及干燥的荒漠等几个层次层次4. 空气、风的生态效应空气、风的生态效应 (1)没有空气,动植物就不能)没有空气,动植物就不能生长,不同的空气成分,对生物的生长,不同的空气成分,对生物的生态分布有着不同的影响生态分布有着不同的影响 (2)风对动植物的生长也很重)风对动植物的生长也很重要。要。花粉、种子的传播,都需要风花粉、种子的传播,都需要风力的推动。风力状况不同,也会形力的推动。风力状况不同

6、,也会形成不同的气候带与生物带成不同的气候带与生物带5. 土壤的生态效应土壤的生态效应 土壤是生物发育、栖息的场土壤是生物发育、栖息的场所,也是生物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所,也是生物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土壤的肥力状况同样影响生源。土壤的肥力状况同样影响生物种类与数量的分布物种类与数量的分布二、生态系统理论二、生态系统理论 任何生物都不能孤立的存在,它任何生物都不能孤立的存在,它们总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们总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生物群落。各个生物群个相对独立的生物群落。各个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不可分,进而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不可分,进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形成一个

7、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理论重在研究生生态系统理论重在研究生物有机体和无机环境之间的相物有机体和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互关系 在自然界中,有机体由许多不同的在自然界中,有机体由许多不同的个体、种群和群落生物构成,其生存环个体、种群和群落生物构成,其生存环境主要由光、热、水、土、空气及其生境主要由光、热、水、土、空气及其生物圈构成。物圈构成。有机体和无机环境之间相互有机体和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依存,相互作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循环,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二、生态系统理论二、生态系统理论 1. 生物种群关系理论生物种群关系理论

8、2. 生物能量流动理论生物能量流动理论 3. 生物群落演替理论生物群落演替理论1. 生物种群关系理论生物种群关系理论 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群不是孤立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群不是孤立的,大家相互联系,形成一定的种的,大家相互联系,形成一定的种群关系。群关系。根据相互间的利害关系不根据相互间的利害关系不同,大体可分为有利和有害两种关同,大体可分为有利和有害两种关系系1. 生物种群关系理论生物种群关系理论 (1)生物种群间的有利关系)生物种群间的有利关系 (2)生物种群间的有害关系)生物种群间的有害关系 (3)生物种群关系理论对农业)生物种群关系理论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生产的指导意义(1)生物种群间的有利关系

9、)生物种群间的有利关系 共栖:均因对方存在而受益共栖:均因对方存在而受益 互利共生:均从对方获利互利共生:均从对方获利 偏利共生:即一个受益,一偏利共生:即一个受益,一个未受损个未受损(2)生物种群间的有害关系)生物种群间的有害关系 抗生:一个存在有害于另一个抗生:一个存在有害于另一个 寄生:一个寄生于另一体内寄生:一个寄生于另一体内 捕食:一个靠捕食另一个而生存捕食:一个靠捕食另一个而生存 竞争:各个生物为生存而争夺竞争:各个生物为生存而争夺(3)生物种群关系理论的)生物种群关系理论的指导意义指导意义 生物种群关系理论对农业生产生物种群关系理论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病虫具有重要

10、的借鉴与指导意义:病虫害的防治、动植的驯养、植物耕种害的防治、动植的驯养、植物耕种等等,都是这一理论的具体实践等等,都是这一理论的具体实践2. 生物能量流动理论生物能量流动理论 生物能量流动理论认为,太阳能生物能量流动理论认为,太阳能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第一性的能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第一性的能量,这是生态系统中的基本能量。量,这是生态系统中的基本能量。这这些能量按照热力学定律,在各子系统些能量按照热力学定律,在各子系统间循环流动,通过营养关系使各个子间循环流动,通过营养关系使各个子系统相互联系在一起系统相互联系在一起2. 生物能量流动理论生物能量流动理论 (1)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与食物

11、网 (2)生态金字塔)生态金字塔(1)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与食物网 各种生物通过营养关系相互联系各种生物通过营养关系相互联系起来,便形成了食物链。各个食物链起来,便形成了食物链。各个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网。相互交错,构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网。生物种类越丰富,食物网越复杂,生生物种类越丰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也就越稳定,进而就越能维护态系统也就越稳定,进而就越能维护生态平衡生态平衡(2)生态金字塔)生态金字塔 在生物食物链中,按照营养序在生物食物链中,按照营养序列,上一营养级总是依赖下一营养列,上一营养级总是依赖下一营养级。从下向上,营养级的能量呈递级。从下向上,营养级的能量

12、呈递减状态,进而形成一个金字塔状的减状态,进而形成一个金字塔状的结构,被称为结构,被称为“生态金字塔生态金字塔”3. 生物群落演替理论生物群落演替理论 (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群落相继更替的过程就是生物群落群落相继更替的过程就是生物群落的演替。这是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演替。这是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过程过程 (2)生物群落的演替有正向)生物群落的演替有正向演替和反向演替之分演替和反向演替之分。正向演替从正向演替从裸地开始,最后形成顶级群落。反向裸地开始,最后形成顶级群落。反向演替即逆向演替,主要是指环境的退演替即逆向演替,主要是指环境的退化,如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壤

13、化,如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最后形成裸地侵蚀,最后形成裸地三、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理论三、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理论 (1)生态系统的核心是生物)生态系统的核心是生物群落,这种生物群落具有自我维群落,这种生物群落具有自我维持与自我修补的能力持与自我修补的能力 (2)这种修补能力是生态系统)这种修补能力是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时的一种自我调节行为或受到破坏时的一种自我调节行为或能力,这种调节一般通过负反馈机能力,这种调节一般通过负反馈机制来实现制来实现。但若超过一定限度,这但若超过一定限度,这种调节将渐渐失灵,生态系统将难种调节将渐渐失灵,生态系统将难以修复以修复第二节第二节 生态价值理论生态价值

14、理论 (1)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就是生态价有价值的,这种价值就是生态价值值 (2)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生态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人财物力的投入也越来越多,人财物力的投入也越来越多,整个生整个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不仅得以恢复与增态资源的使用价值不仅得以恢复与增加,其价值也会随之增加加,其价值也会随之增加第二节第二节 生态价值理论生态价值理论 一、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一、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与价值 二、生态资源价值的表现形式与二、生态资源价值的表现形式与实现方式实现方式 三、生态资源价值的计

15、量三、生态资源价值的计量一、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一、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与价值 1. 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 2. 生态资源的价值生态资源的价值1. 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 (1)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是多方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是多方面的,人类对其认识也有一个发展过面的,人类对其认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程。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认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认识到,不仅组成生态系统的资源要素识到,不仅组成生态系统的资源要素具有使用价值,而且整个生态系统和具有使用价值,而且整个生态系统和生态资源的生态效益也具有使用价值生态资源的生态效益也具有使用价值 (2) 在现实经济生

16、活中,森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森林、草原和其他动植物不仅具有经林、草原和其他动植物不仅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也具有生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也具有生态效益。态效益。这些经济、社会与生态效这些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实际上就是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益实际上就是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2. 生态资源的价值生态资源的价值 天然林的价值天然林的价值 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产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产资源的价值资源的价值 土地资源的价值土地资源的价值 天然林的价值天然林的价值。由于加入了由于加入了人类劳动,天然林的价值便可推算出人类劳动,天然林的价值便可推算出来。林木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劳动来。林木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

17、劳动决定了天然林的价值。决定了天然林的价值。在此,天然林在此,天然林是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相结合的是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相结合的产物,其价值可能与人工林差别很大产物,其价值可能与人工林差别很大 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产资源的价值。产资源的价值。 为了获取这些资为了获取这些资源,人类要投入大量劳动进行勘探源,人类要投入大量劳动进行勘探开发,这些劳动与费用便构成了矿开发,这些劳动与费用便构成了矿产资源的价值产资源的价值 土地资源的价值。土地资源的价值。长期以长期以来,土地不断改良,其中凝结了大来,土地不断改良,其中凝结了大量人类劳动,这些劳动便构成了土量人类劳动,这些劳动

18、便构成了土地资源的价值地资源的价值二、生态资源价值的表现形式二、生态资源价值的表现形式与实现方式与实现方式 1. 生态资源价值的表现形式生态资源价值的表现形式 2. 生态资源价值的实现方式生态资源价值的实现方式 1. 生态资源价值的表现形式生态资源价值的表现形式 生态资源价值的表现形式只能通过生态资源价值的表现形式只能通过交换关系、在消费者享用中去寻找。交换关系、在消费者享用中去寻找。消消费者在享用生态资源的过程中,会获得费者在享用生态资源的过程中,会获得一种超额利润或级差收入一种超额利润或级差收入 生态资源生态资源价值的等价物,这种超额利润就是生态价值的等价物,这种超额利润就是生态资源价值的

19、表现形式资源价值的表现形式2. 生态资源价值的实现方式生态资源价值的实现方式 生态资源的价值主要根据生态资源的价值主要根据等价交换原则来实现等价交换原则来实现 (1)在价值决定上,根据马克)在价值决定上,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思的劳动价值论,生态资源的价值生态资源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生态资源的劳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生态资源的劳动耗费即动耗费即 c、v、m 三部分构成的三部分构成的 (2)在价值补偿上,一是从级)在价值补偿上,一是从级差收入中征收生态资源保护与建设差收入中征收生态资源保护与建设税,以补偿其劳动耗费;税,以补偿其劳动耗费;二是对生二是对生态资源破坏者课以罚金,以恢复其态资源破坏

20、者课以罚金,以恢复其生态功能;三是对资源利用者征收生态功能;三是对资源利用者征收资源税,以提高资源生产能力资源税,以提高资源生产能力三、生态资源价值的计量三、生态资源价值的计量 1. 生态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生态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 2. 生态影响的经济评价生态影响的经济评价 3. 生态资源价值损耗的计量生态资源价值损耗的计量1. 生态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生态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 (1)价值计量法)价值计量法 (2)效益计量法)效益计量法 (3)效能计量法)效能计量法(1)价值计量法)价值计量法 以生态资源的整体效益所体现以生态资源的整体效益所体现的社会价值量或整体收益的增加作的社会价值量或整体收益的

21、增加作为计量值,并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为计量值,并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2)效益计量法)效益计量法 以生态资源的各种效能所节约以生态资源的各种效能所节约的劳动量作为计量值,并以货币形的劳动量作为计量值,并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式表现出来(3)效能计量法)效能计量法 主要以人工手段所得到的资源主要以人工手段所得到的资源效能作为计量值,并以货币和实物效能作为计量值,并以货币和实物两种形式表现出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2. 生态影响的经济评价生态影响的经济评价 (1)生态功能经济评价法)生态功能经济评价法 (2)生态成本法)生态成本法 (1)生态功能经济评价法)生态功能经济评价法 主要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评价生主要从

22、经济效益的角度评价生态资源功能的大小,有效果评价法态资源功能的大小,有效果评价法和消耗评价法两种和消耗评价法两种 效果评价法主要根据生态系统效果评价法主要根据生态系统整体效益的大小来评价整体效益的大小来评价 消耗评价法主要根据恢复或改消耗评价法主要根据恢复或改造生态系统所消耗的经济成本的大造生态系统所消耗的经济成本的大小来评价小来评价(2)生态成本法)生态成本法 这是将人类对生态资源开发利这是将人类对生态资源开发利用所产生的影响后果用货币来表示用所产生的影响后果用货币来表示的方法。的方法。在此,各项生态活动的经在此,各项生态活动的经济损失以及各种修复费用之和便是济损失以及各种修复费用之和便是生

23、态成本或生态代价生态成本或生态代价3. 生态资源价值损耗的计量生态资源价值损耗的计量 生态资源价值损耗的计量通常生态资源价值损耗的计量通常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法。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法。这种方法具这种方法具体又细分为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体又细分为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恢复和保护费用法、影响工程法、恢复和保护费用法、影响工程法以及调查评价法法以及调查评价法第三节第三节 系统理论系统理论 一、系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一、系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二、耗散结构论二、耗散结构论 三、熵理论三、熵理论 四、控制论四、控制论一、系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一、系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系统理论是由奥地利学者贝塔)系统理论是由

24、奥地利学者贝塔朗菲提出来的。朗菲提出来的。系统理论认为,通常情系统理论认为,通常情况下,各种事物往往都以一定的程序和况下,各种事物往往都以一定的程序和结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结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系统的功能要大于各个部分之和系统的功能要大于各个部分之和 (2)系统通常有孤立系统(与)系统通常有孤立系统(与外界隔绝)、封闭系统(只与外界外界隔绝)、封闭系统(只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和开放系统之分。进行能量交换)和开放系统之分。其中,只有开放系统才能保证系统其中,只有开放系统才能保证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方向发展从无序向有序的方向发展 (3)系统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两)系统理论的发

25、展经过了两个阶段,个阶段,一是一是 20 世纪世纪 30 - 60 年代年代为为“老三论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阶段,控制论)阶段, 二是二是 60 年代以后年代以后的的“新三论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阶段论、突变论)阶段二、耗散结构论二、耗散结构论 耗散结构论有两个基本点耗散结构论有两个基本点 1.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非平衡是有序之源 2. 通通过涨落达到有序,这是系过涨落达到有序,这是系统自组织的范畴统自组织的范畴二、耗散结构论二、耗散结构论 (1)有序)有序 (2)平衡与非平衡)平衡与非平衡 (3)自组织)自组织 (4)涨落)涨落

26、(1) 有有 序序 有序是指一个系统在开放条有序是指一个系统在开放条件下,通过与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件下,通过与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使内部诸要素各就其位,的交换,使内部诸要素各就其位,进而使整个系统在进化、发展中处进而使整个系统在进化、发展中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于相对稳定状态 在进化过程中,一旦各个要在进化过程中,一旦各个要素占据了自己进化的时间位和空间素占据了自己进化的时间位和空间位,位,便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而便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而达到有序状态达到有序状态(2)平衡与非平衡)平衡与非平衡 平衡是指系统处于某一特定平衡是指系统处于某一特定状态,在没有外界因素干扰时,这状态,在没有外界因

27、素干扰时,这一稳定状态维持不变的情况。一稳定状态维持不变的情况。平衡平衡有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之分有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之分 非平衡是指系统的不稳定状非平衡是指系统的不稳定状态,态,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就是这种非平衡状态的就是这种非平衡状态(3)自组织)自组织 自组织是指系统在有序化过程自组织是指系统在有序化过程中,通过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使中,通过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使系统各要素达到稳定状态的过程。系统各要素达到稳定状态的过程。自组织是实现非平衡的手段,是生自组织是实现非平衡的手段,是生态系统有序化的必要条件态系统有序化的必要条件(4) 涨涨 落落 涨落是指系统

28、输入与输出间数涨落是指系统输入与输出间数量关系的变动速率所呈现出的有规量关系的变动速率所呈现出的有规律的变化。律的变化。涨落是实现非平衡稳态涨落是实现非平衡稳态的转换器,是自组织的直接诱因的转换器,是自组织的直接诱因三、熵理论三、熵理论 1. 熵的含义熵的含义 2. 熵理论的启示熵理论的启示1. 熵的含义熵的含义 (1)熵的原意是指物质系统热)熵的原意是指物质系统热学状态的物理量,它表示自然过程学状态的物理量,它表示自然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不可逆性中能量转化的不可逆性 (2)系统中的熵是用来反映系统失)系统中的熵是用来反映系统失去的转化能力的,失去的越多,系统的去的转化能力的,失去的越多,系统的熵

29、值越大,进而越会滑向无序状态。熵值越大,进而越会滑向无序状态。只只有保持开放状态,连续不断地向系统中有保持开放状态,连续不断地向系统中输入能量(负熵),维持其能量转化能输入能量(负熵),维持其能量转化能力,整个系统才能保持有序状态力,整个系统才能保持有序状态2. 熵理论的启示熵理论的启示 (1)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主要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交的系统,主要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交换,获得其所需要的负熵流(太阳换,获得其所需要的负熵流(太阳能、氧气、地表营养等)能、氧气、地表营养等) (2)正是这种负熵流的不正是这种负熵流的不断输入,不断抵消系统内部的断输入,不断抵消系统内部的

30、增熵过程,增熵过程,生命才得以运转,生命才得以运转,系统才得以维持有序和稳定系统才得以维持有序和稳定 (3)随着内部负熵流的增加,整)随着内部负熵流的增加,整个系统的总熵会下降,生态系统会进个系统的总熵会下降,生态系统会进化升级;化升级;否则会导致总熵的增加和生否则会导致总熵的增加和生态系统的退化。态系统的退化。可见,人类对自然环可见,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不能过度,否则将会导致熵境的利用不能过度,否则将会导致熵的增加和整个生态系统的灭亡的增加和整个生态系统的灭亡四、控制论四、控制论 1控制论的产生控制论的产生 2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系统的结构 3生态经济控制系统的特点生态经济控制系统的特点1控制

31、论的产生控制论的产生 (1)控制论的产生以)控制论的产生以 1948 年年维纳的维纳的控制论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的出版为标志。控制论所研究的是一种具有高级形控制论所研究的是一种具有高级形态的有序结构即控制系统态的有序结构即控制系统 (2)控制系统一般都有一定的)控制系统一般都有一定的控制目标和控制机制,能在环境变控制目标和控制机制,能在环境变化时实现控制目标。化时实现控制目标。高等动植物一高等动植物一般都有这种调节与控制系统,以便般都有这种调节与控制系统,以便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而变化2控制系统的结构控制系统的结构 施控部分,即控制器施控部分,即控制器 受控部分,即控制对

32、象受控部分,即控制对象 (1)控制器在接受有关信息)控制器在接受有关信息后,将其信息、能量输入控制对后,将其信息、能量输入控制对象,发挥控制作用。象,发挥控制作用。在在控制作用控制作用下,控制对象也会输出一定的信下,控制对象也会输出一定的信息与能量息与能量 (2)控制系统的任务就是要通)控制系统的任务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使控制对象的输过一定的控制手段使控制对象的输出量达到预定的目标值出量达到预定的目标值3生态经济控制系统的特点生态经济控制系统的特点 目标的多重性与明确性。目标的多重性与明确性。 系系统变量的大量性、统变量的大量性、 模糊性及变量关系模糊性及变量关系的非线性。的非线性。 系统

33、结构的复杂性、多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多层次性。层次性。 系统的随机性。系统的随机性。 系统的系统的长时效性长时效性第四节第四节 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的理论 一、临界论一、临界论 二、平衡论二、平衡论 三、协调论三、协调论一、临界论一、临界论 (1)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自我调节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即负反馈效能,由此可以保持稳能力,即负反馈效能,由此可以保持稳定与平衡。定与平衡。但是,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但是,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这个数量限度被称为临界值或有限的,这个数量限度被称为临界值或阈限值。当这种调节功能丧失作用时,阈限值。当这种调节功能丧失作用时,就会导致生态

34、系统的溃乱与退化就会导致生态系统的溃乱与退化 (2)生态系统的临界值)生态系统的临界值有两方面构成:有两方面构成: 资源容量资源容量 环境容量环境容量 (3)资源容量是指经济系统取得)资源容量是指经济系统取得可再生的生态资源后的剩余量不得低可再生的生态资源后的剩余量不得低于维持其调节功能所需要的自然再生于维持其调节功能所需要的自然再生产量,即对生态系统的干预不得超过产量,即对生态系统的干预不得超过其临界值其临界值(即人口数量与建设规模要(即人口数量与建设规模要与其资源容量相一致)与其资源容量相一致) (4)环境容量是指输入生态系)环境容量是指输入生态系统的废物量不得超过其承受能力。统的废物量不

35、得超过其承受能力。即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其他有毒物即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其他有毒物质的排放都不得超过环境的吸收与质的排放都不得超过环境的吸收与净化能力净化能力二、平衡论二、平衡论 (1)生态平衡与否是评价)生态平衡与否是评价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准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准 (2)生态平衡是指一个地区的)生态平衡是指一个地区的各类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各类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对稳定、整个系统能够发挥最佳相对稳定、整个系统能够发挥最佳功能的状态。功能的状态。它主要由物质收支平它主要由物质收支平衡、结构平衡和功能平衡几方面构衡、结构平衡和功能平衡几方面构成成 (3)人类所需要的生态平衡是)人类所

36、需要的生态平衡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平衡,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平衡,其其目的是要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目的是要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有序结构有序结构 (4)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息)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息息相关。息相关。生态平衡一旦打破,就生态平衡一旦打破,就会影响经济规律的正常作用,破会影响经济规律的正常作用,破坏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平衡,而坏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平衡,而且还会造成劳动的浪费和市场供且还会造成劳动的浪费和市场供应的紧张应的紧张三、协调论三、协调论 (1)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系统在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必须协调平衡,人类可持续与经济系统必须协调平衡,人类可持续发展才能得

37、到保障。发展才能得到保障。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作为自然的人,要受到生态规律的体,作为自然的人,要受到生态规律的制约;作为社会的人,又要主动干预生制约;作为社会的人,又要主动干预生态系统,以求得经济的发展态系统,以求得经济的发展 (2)在此,人们可以通过对生)在此,人们可以通过对生态经济系统有效地调节控制,态经济系统有效地调节控制,建立建立起一种经济与生态目标相结合的协起一种经济与生态目标相结合的协调性反馈机制调性反馈机制 (3)在这一机制作用下,生态)在这一机制作用下,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能量能够得系统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能量能够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到合理的开发利用,这样,既能

38、推这样,既能推动经济增长,又能保持生态平衡,动经济增长,又能保持生态平衡,获得持久的自然生产力,进而实现获得持久的自然生产力,进而实现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五节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三、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三、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必要性与紧迫性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是)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是在在 1972 年的斯德哥尔摩世界环境大年的斯德哥尔摩世界环境大会上提出来的。会上提出来的。20 C 8

39、0 中期,欧中期,欧洲一些国家把它解释为对第三世界洲一些国家把它解释为对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的限制国家经济发展的限制 (2)发展中国家经过不懈的斗)发展中国家经过不懈的斗争,争, 终于在终于在 1987 年世界环境大会年世界环境大会的长篇报告的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共同的未来中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影响后代人满足代人的需要,又不影响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其需要的发展 (3)1989 年联合国环境署年联合国环境署对可持续发展做了详细的解释对可持续发展做了详细的解释与补充,与补充,强调了国家主权、国强调了国家主权、国际公平以及向发展中国家

40、提供际公平以及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的必要性援助的必要性 (4)1989 年的联合国大会通过年的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了具有重大意义的 44/228 号决议,号决议,指出全球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不指出全球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特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别是发达国家的生产与消费方式 (5)在)在 1992 年召开的年召开的“环境环境与发展与发展”的世界首脑会议上,的世界首脑会议上,通过通过了了里约宣言里约宣言和和21世纪行动议世纪行动议程程等重要文件,等重要文件,与会各国一致承与会各国一致承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

41、路 (6)我国对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我国对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极为重视。极为重视。早在早在 20 C 70 ,党和政,党和政府就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了计划府就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了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促进经济与环境生育和保护环境、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国策协调发展的基本国策 (7)在)在 1991 年的联合国环年的联合国环发大会上,我们做出了认真履行其发大会上,我们做出了认真履行其决议的承诺决议的承诺 1993 年,我们编制出了年,我们编制出了中国中国 21 世纪议程世纪议程 中国中国 21 世纪人口、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在此,阐述在此,阐述了有关人口、经济、社会、资源

42、和了有关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环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与的战略规划与行动纲领行动纲领 (8)后来,国务院常委会通过)后来,国务院常委会通过了了中国中国 21 世纪议程世纪议程, 1996 年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远景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远景规划纲要,把可持续发展列入了议规划纲要,把可持续发展列入了议事日程事日程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 机会均等与国际公平机会均等与国际公平 2. 尊重国家主权尊重国家主权 3.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 5. 控制人口增长,消除贫困现象控制人口增长,消除贫困现象

43、1. 机会均等与国际公平机会均等与国际公平 (1)在国际上,国家不分大小与)在国际上,国家不分大小与贫富,一律机会均等,平等相处。贫富,一律机会均等,平等相处。发发达国家享受了发展的机会与权利,发达国家享受了发展的机会与权利,发展中国家也应当拥有经济发展和生活展中国家也应当拥有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机会与权利水平提高的机会与权利 (2)历史上,不少发达国家都)历史上,不少发达国家都是通过侵略、掠夺和不平等贸易及是通过侵略、掠夺和不平等贸易及其破坏环境发展起来的,其破坏环境发展起来的,因此,有因此,有责任、有义务维护国际公平,为发责任、有义务维护国际公平,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保证其可持续展中

44、国家提供援助,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发展2. 尊重国家主权尊重国家主权 国家主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国家主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国家主权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国家主权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因此,因此,必须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坚决必须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坚决禁止一切侵略行为,确保以领土、生存禁止一切侵略行为,确保以领土、生存权和发展权为核心的国家主权的完整权和发展权为核心的国家主权的完整3.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是一个十分重要自然资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任何国家的自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任何

45、国家的自然资源都是十分有限的,必须合理然资源都是十分有限的,必须合理利用,科学保护利用,科学保护 (2)对于不可再生的自然)对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资源,既要合理利用,又要及既要合理利用,又要及时开发替代品,同时还要加强时开发替代品,同时还要加强保护,防止浪费保护,防止浪费 (3)对于能够再生的自然资源,)对于能够再生的自然资源,既要维护其生物的多样性,保持自既要维护其生物的多样性,保持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又要降低其耗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又要降低其耗竭速率,竭速率,同时还要加强管理,健全同时还要加强管理,健全价格体系与补偿制度价格体系与补偿制度4.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栖

46、息的基本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栖息的基本空间,面对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严峻现间,面对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严峻现实,实,首先必须转变观念,坚持经济效益、首先必须转变观念,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充分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生态系统对经济、社会及其人类可发挥生态系统对经济、社会及其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功能持续发展的支持功能 其次,全面强化环境质量标准其次,全面强化环境质量标准在企业发展和干部政绩评价中的地在企业发展和干部政绩评价中的地位与作用位与作用 最后,逐步克服短期行为,推最后,逐步克服短期行为,推动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坚定不移动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坚定不移地走

47、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5. 控制人口增长,消除贫困现象控制人口增长,消除贫困现象 (1)人口既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人口既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量,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近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迅猛增长,资源环境年来,随着人口的迅猛增长,资源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人口、资源、环境间的压力不断加大,人口、资源、环境间的矛盾愈益突出的矛盾愈益突出 (2)由于资源、环境尤其是土)由于资源、环境尤其是土地、粮食等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地、粮食等社会资源的有限性,人人口的增长势必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口的增长势必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的降低,影响经济的增长和人均收的降低,影响

48、经济的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增加,致使贫穷问题愈演愈烈入的增加,致使贫穷问题愈演愈烈 (3)可见,只有严格控制人口)可见,只有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使其与经济发展和资源存量增长,使其与经济发展和资源存量相适应,相适应,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现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现象,实现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象,实现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三、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三、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必要性与紧迫性 1. 中国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中国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要问题 2.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1. 中国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中国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问题 (1)人口压力过大)人口压力过大 (2)资源相对稀缺)资源相对稀缺 (3)环境污染加剧)环境污染加剧 (4)生态状况严重恶化)生态状况严重恶化(1)人口压力过大)人口压力过大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密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密度最大的国家。度最大的国家。 高达高达 14 亿的人口亿的人口是我国资源环境、经济增长与可持是我国资源环境、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沉重压力续发展的沉重压力 人口过多不仅耗竭了大量的人口过多不仅耗竭了大量的社会经济资源,降低了经济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