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主要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财政支出分类 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财政支出结构分析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财政支出分类 财政支出分类,既是财政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合理的分类对于经济分析和财政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仍长期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收支分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不能适应财政收支结构和预算管理改革的要求,不利于财政管理和监督。 我国政府于2007年按公开透明、便于操作和参照国际经验的原则对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进行了全面改革。新的财政支出分类按两种
2、标志进行:一是按支出功能分类;二是按支出经济分类。二、财政支出功能分类 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及其政策目标。 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活动情况及国际通行做法,将政府支出分为类、款、项三级。 类级科目综合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 款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政府某项活动的某一方面的工作; 项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一方面工作所发生的具体事项。 根据经调整的根据经调整的20112011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出功能分类科目中“类类”级科目现行规定有级科目现行规定有2626项项 , 包括: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
3、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障基金支出、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商业服务业等事务、金融监管等事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住房保障支出、粮油物资管理事务、储备事务支出、预备费、国债还本付息支出、其他支出、转移性支出。三、财政支出的经济分类 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支出的经济分类方法,实际上是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即根据财政支出所产生收益的时间将财政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净贷款三大类。这是现代公共经济学研究财政支出分类的主要方法。 经常性支出经常性支出是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
4、公用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 经常性支出直接构成当期当期公共产品的成本,社会直接受益或当期受益当期受益,从理论上说,其补偿方式应该是税收税收。 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是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用品的支出,如用于建筑厂房、购买机械设备、修建公路等。它的特点是其消费会形成长期使用的固定资产,其弥补方式应包括税收和国税收和国债债。 2007年1月1日起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支出经济分类仅设置类、款两级科目。 支出经济分类的支出经济分类的类级类级科目现行规定有科目现行规定有12 12 项项 ,包,包括:括:工资福利支出、办公费、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转移性支出、赠与、债务利息
5、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四、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可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类。 1 1、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体现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2 2、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体现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财政支出经济性质的分类的经济分析意义:1购买性支出对于社会的生
6、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而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影响间接。 2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转移性支出只能根据政府同微观经济主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谈判情况而定。 3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也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转移性支出则取决于同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 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的规模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 联系财政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
7、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 二、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三、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 四、影响财政支出合理规模的因素分析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一)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财政收入占GDP (或GNP)的比重财政支出占GDP (或GNP)的比重 (二)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指标 1财政支出增长率: 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 2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 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何者增长更快) 3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财政支出增长额与GD
8、P增长额之比。表示GDP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增长额的比例。二、财政支出规模增长变化的一般趋势(一)(一)关于财政支出规模增长变化的学说关于财政支出规模增长变化的学说政府为了维持经济发展和克服日益频繁的经济危机,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同时,政府通过财政的转移支付财政的转移支付向广大群众和低收入阶层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由此而导致政府财政支出的日益膨胀。另外,由于GDP的增长,筹措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措施的加强,以及增发公债作为弥补支出的手段成为可能,也从财源方面支持了财政支出的膨胀。对于财政支出增长变化的一般趋势,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
9、究。一是瓦格纳法则瓦格纳法则 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Adolf Wagner)最先提出财政支出扩张论,他的研究成果被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则(Wagner,s Law)”。按照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R.A.Musgrave)的解释,瓦格纳法则指的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瓦格纳法则指的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该法则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如图1所示。图图1 瓦格纳法则的解释瓦格纳法则的解释瓦格纳的结论是建立在经验分析基础之上的,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1)政治因素
10、,是指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这样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的和法律的设施。 (2)经济因素,是指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都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居住将密集化,由此将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这样也就需要政府进行管理与调节工作。 此外,瓦格纳把对于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与福利服务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归因于需求的收入弹性,即随着实际收入的上升,这些项目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将会快于GDP的增长。二是皮科克二是皮科克(Peacock)和威斯曼和威斯曼(Wiseman)的替代规模效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应理论。 其提出了导致财政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并认为,外在因素是
11、说明财政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在正常条件下,经济发展,收入水平上升,以不变的税率所征得的税收也会上升,于是,政府支出上升会与GDP上升成线性关系。这是内在因素作用的结果。但一旦发生了外部冲突,政府会被迫提高税率,而公众在危急时期也会接受提高了的税率。这就是所谓的“替代效应”,即在危急时期,公共支出会替代私人支出,财政支出的比重上升。但在危急时期过去以后,公共支出并不会退回到先前的水平。这种财政支出上升的规律,即称为替代规模效应理论。公共支公共支出占出占GDP比比例例O 和平时期和平时期 战争时期战争时期 战后和平时期战后和平时期 时期时期美国联邦与地方政府开支占 GDP比重 1
12、929-20092经济发达国家100多年的实践经济发达国家自18世纪末到如今100多年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了瓦格纳以及皮科克和威斯曼等人的论述符合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共同趋势:即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逐步上升。同时,历史数据也说明,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上升不可能是无止境的,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高度,则呈现相对稳定的趋势,即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上下有所波动。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已经达到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三、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 (一)我国改革开放后财政支出增长的基本特征 上面的分析说明,财政支出的规模,或者说,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的
13、一般趋势,是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上升,达到一定水平则相对稳定;同时,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不同的国家以及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时期,这一比重的高低也是不同的。 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运行的曲线呈现先逐年下滑而后又逐年回升的特征(参见图3)。这种发展变化的趋势是明显体现了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征。图3 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发展变化趋势(%)资料来源:1978年-2008年根据中国财政年鉴(2009)相关资料编辑,2009年、2010年根据当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相关资料编辑。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发展变化原因的分析 在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是比较高
14、的,这是由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决定的。经济体制改革之初,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向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和提高城向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乡居民收入水平的阶段,与此相对应,财政收入增长放慢了,此后曾一路下滑,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自然出现逐步下滑的趋势,而且下滑的速度较快,下降的幅度较大。 但是,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逐年下滑并不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一旦经济体制迈上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到位和GDP的增长,逐年下滑趋势理应逆转,即下降的趋势会在某一时点中止,转而趋于回升。3财政支出规模的国际横向比较 与各发达国家的数据对比,我国当前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15、仍然存在着上升的空间(如下图)。 但是我国的财政支出仅是预算内支出,而我国还存在预算外的政府性支出,若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标准计算的全口径财政收入进行横向比较,还应加上社会保险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 鉴于我国预算内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仍处于上升的趋势,还存在预算外的政府性支出,因此,应随时观测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和增长边际倾向的动向,有意识地及时地调节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4.4.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因素及合理规模选择的路径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因素及合理规模选择的路径影响财政支出规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宏观因素、微观因素和政治决策程序。宏观因素宏观因素包括:经济性因素。主要
16、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等。政治性因素。主要体现在政局是否稳定、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政府干预政策。社会性因素。如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及城镇化等因素 微观因素微观因素主要是指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支出效益,近年来我国进行了多项加强财政管理的改革,如编制部门预算、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对提高财政支出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健全和完善政治决策程序政治决策程序对财政支出规模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机制和专家咨询制度,实行社会公示和社会听政制度,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和履行
17、职责,形成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一、关于财政支出结构发展变化的学说 二、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历史进程 三、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思路一、关于财政支出结构发展变化的学说(一)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 在发展的中期,发展的中期,政府投资还应继续进行,但这时政府投资将逐步转换为对私人投资的补充。经济经济发展达到成熟阶段发展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罗默、卢卡斯为代表
18、的一批学者,针对新古典模型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理论。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劳动投入过程中包含着因教育、培训及职工再教育而形成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包含着因研究开发活动而形成的技术进步,生产性公共投资的增加也有助于提高物质资本的边际收益率,因此,生产要素积累的收益率不会发生递减趋势,长期增长率将大于“0”。 这一理论的贡献在于将原来认为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外在因素内在化。(二)内生增长理论 财政支出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僵化的。从客观上说,它取决于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财政支出结构的发展变化带有一定的规律性。 但从政府制定财政政策的角度看,则必须根据一定时期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目
19、标以及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推动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而内生增长理论为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了重要思路。二、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与优化思路 (一)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历史进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换过来的,改革开放初期的财政支出结构仍明显显示出计划经济时期财政支出结构的特征,主要表现是以基本建设支出为主的经济建设支出占有较大的比重经济建设支出占有较大的比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总趋势首先是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相联系的。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激发经济活力,曾导致财政收入下降,首要应对措施是压缩基本建设支出,从总体上说,基本建设支出和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20、是下降的趋势。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也就明确了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变化的方向和发展趋势。总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初步建立,已经为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变化确立了基本目标和基本格局。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趋势“五五五五”时期时期1976-1980经济建设费59.9%社会文教费14.4%国防费16.4%行政管理费5.3%其他4.0%“十五十五”时期时期2001-2005经济建设费29.1%社会文教费26.6%国防费7.6%行政管理费19%其他17.7%1978-20061978-2006年我国财政支出构成年我国财政支出构成(%)(二)优化财支结构的具体思路处理、把握好如下关系: 1、促进经济发展与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协调的关系; 2、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的关系; 3、财政支持和社会参与的关系; 4、增加投入和制度建设的关系。 一是促进经济发展与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协调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建设是互融的而不是对立的。 因此,财政既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此基础上不断壮大财政实力,为改善社会民生提供坚实的财力财力保证。 同时,财政又要注重推动社会事业建设,注重改善民生,解决群众关心的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金华市2024年中考数学一模试题含答案
-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创新与创业管理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警官学院《现代舞基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机器人技术基础B》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广播电视新闻播音与主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CA课件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高考物理总复习《磁场的性质》专项测试卷带答案
-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快速建筑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食品加工安全控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粉体工程与设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四
-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课件
- 足球比赛专用表格
- 全面设备管理(TPM)培训资料-课件
- 高中地理《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 车间生产管理流程图模板
- 河北省邢台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市场部绩效考核表
- 10000中国普通人名大全
- 学霸高中数学高中数学笔记全册(最终)
- 热棒的要点及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