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术教育真正体现美术的教育价值_第1页
让美术教育真正体现美术的教育价值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美术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他教育形式不可代替的作用,但很久以来,由于长期受专业美术教育思想的影响,使得美术教育的定位偏离,美术教育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它的教育价值。此次以课程标准代替以往的教学大纲,不仅仅是简单的词语置换,而是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2、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3、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新的美术课程标准让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更多地从教育的角度出发,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促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发展。一、改“指令性”为“建议性”原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体系都是采用罗列知识点的形式,针对知识点

2、还有较为具体严格的规定,涉及到“必须学”“何时学”。具有较强的限制性。例如,初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和要求”:1、欣赏外国优秀美术作品2、学习用明暗表现物体的初步知识和方法,作简单的练习3、学习色彩知识及铅笔淡彩画法,作静物画或风景画练习4、了解几种常见的构图形式,作构图练习5、学习色彩构成,作简单的练习6、学习平面设计,作简单的练习从中不难看出,原大纲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于关注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了美术教育的真正作用。美术教育应具有创造性,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感受,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精神。“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教育应以它独特的方式

3、发展和完善人格,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但是,在原大纲中,对于每个阶段应学习的知识点都有较为硬性的规定,教师基本上都是严格按照大纲所规定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来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选择的余地非常小。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教学缺乏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不利于学生美术基本素质的培养。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则将素质教育作为前提,在“内容标准”中没有规定具体的知识点,没有制定所有学生必须的达到的硬性标准,更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而只是对实施过程提出了若干具有导向性的标准,提供一些具体的学习活动建议供教师选择,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向内容标准要求的方向发展。例如,79年级“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有意图地运

4、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适当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针对学习领域的导向,提出了以下可供选择的教学建议:学习基本的视觉元素和形式法则,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选择写实、变形和抽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经验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和方法,进行练习进一步学习透视知识,提高空间表现能力了解明暗造型的多种方法,尝试描绘物体的立体感创造漫画和卡通形象,表达思想和感情采用易于处理的板材,通过画、刻、印等方法,制作版画作品在美术活动中,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提高色彩表现力采用泥或硬泡塑等材料,制作人物、动物浮雕或圆雕小品运用

5、计算机、摄象机、数码相机等进行造型活动这些建议没有强制性,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由地进行选择,比如,建议中有:“运用计算机、摄象机、数码相机等进行造型活动”,如果条件不具备,可以不采纳,还可依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情况,设计创造新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活动更加灵活。例如,56年级“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活动建议中有: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书籍封面、文件活动海报的设计如果课堂电脑中备有图像处理软件,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如果不具备运用电脑美术进行创作的条件,也可以采用色卡、图片拼贴的方式或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绘制,还可以自己设计另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例如,79年级

6、“欣赏评述”领域的教学活动建议中有:邀请当地美术家和民间艺人来学校进行展览和交流活动我们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依照教学活动的建议,邀请当地美术家或民间艺人来校进行交流活动,也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到美术馆参观或在校内集体观看有关录像或图片,达到感受的目的。总之,新的课程标准赋予了教师更大的选择性,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二、明确了美术新课标的“人文性质”纵观美术教材,基本是以造型训练为主,以提高绘画能力为教学目的,这早已成为美术教育的传统模式。在以往的教学中,忽视了美术在人成长过程中的正常位置,而将美术教育过分学科化、科学化,过分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一致性,而忽视了学生个性

7、的发展,这只能称作是单纯的技术教育,是缺乏人文意识的。例如,原教学大纲中规定有这样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了解人体比例、结构知识,进行铅笔人物速写练习学习基础图案,平面构成知识并进行练习学习色彩知识及铅笔淡彩画法,作静物画或风景画练习教学内容和要求所关注的基本都是一些单纯的学科知识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美术专业知识,进行专业训练。黄济先生将21世纪的人才概括为“一个现代化的未来人,不但有知识,有能力,有才干,有胆识,有开拓思想,有创新精神,还要有科学的思想方法,有高尚的品质,有广阔的眼界和胸怀,有崇高的理想和目标,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主体性高度弘扬的新人。”这是全新的人才观,也是今后教育发展

8、的方向和目标。美术教育是人才培养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审美教育的重任,是培养全面人格的重要途径。“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人文性的美术教育只会是一种技术教育”。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集了浓郁的人文精神,关注的是人的发展,人文性应是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新课标在前言中就明确了美术课程的性质:“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新课标中人文性的确立,是对美术学科特点的一个重要认识,是对美术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学目标的反思,它将使我们改变以往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为美术教育明确了方向。为了充分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新课标将为学科知识溶于人文主题之中,在每个学习领

9、域中都对教学内容的编排、作品的选择、文字的阐述、活动的安排以及思考题的设置都作了精心的安排,整个过程“凸现现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点点滴滴都渗透浓郁的人文精神,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例如:集体讨论校园或附近社区的环境美化方案,并进行设计练习欣赏建筑经典作品的形式美,体会建筑与人的关系,认识建筑所蕴涵的人文精神选择自己喜欢的园林、文化广场或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从形式美的角度进行评价,并与同学交流。设计一顶别致的帽子或一件自己喜爱的文化衫,体会一下当服装设计师的感觉。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的活动之一,既针对人的理性,又针对人的情感,决不能以统一的审美标准来代替学生的认识、体验和情

10、感;用千篇一律的规律去扼杀学生探究的愿望,应努力引导学生自己用心去体会,去感受,激发起学生独特的审美体验,力求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呈现个人的情感倾向,开发学生的视觉创造潜能。例如,79年级“欣赏评比”学习领域的活动建议中有:从多元文化的视角进行绘画艺术的主题赏析,从中了解和感受经典作品内涵新课程标准在此强调的是从多元文化的视角进行赏析,关注的是学生独特的审美体验。再如,13册对作品格尔尼卡的欣赏,课文中设置有这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词句来形容你对该画构图的感受更为恰当?请你和同学讨论一下。”在此强调的同样是学生自己通过眼睛看、脑子思考、用心去体会而产生的不同感受,很自然地出现截然不同的心理体验,

11、可能会有同学说:“杂乱无章”,有同学说:“恐怖”,还可能有同学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这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中,学生在参与各种美术活动的同时,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以此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三、加强了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美术是人类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的美术课被作为图画课,过于狭隘,限制了学生对美术多样性的认识和感受,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19世纪杜威就曾向这种陈旧的教育模式提出挑战,提出美术教育应关注学习者与外部环境、与个人生活、

12、与社会之间的联系。面队教育的发展方向,新课标结合美术教学的特点,改变以往以学科知识划分课业的形式,而从学习方式入手,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全新的学习领域。“综合、探索”领域主要结合学生的生活需要,融美术的各个学习领域为一体,同时与其他学科相综合,设计出一系列综合性的美术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体验空间。例如79年级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标准是: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同的原理。针对标准提出了如下的教学活动建议供教师选择:配合班队活动以及学校的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策划、设计、制作会标、海报或进行CI设计

13、,并通过评选运用于该活动中根据学校或社会的时事新闻,制作有关漫画、宣传画,布置专题展览或开展讨论选择语文、英语、化学等课程中的知识,利用生活中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出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活动模型,装饰自己的家庭,美化校园环境调查、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按社区或村庄的功能,考虑环保、居住、休闲、健身和景观等需要,设计未来发展规划图或制作模型收集本班级的各种资料,设计出班级主页和学生个人的网页,组成班级网,参与网络交流针对一个社会性的主题,从跨学科角度加以理解和表现针对一个共同的原理和法则,从跨学科角度加以理解和表现“综合、探索”领域是围绕人的发展目标确立的,关注的是学生的兴趣和生活体验,力求

14、在丰富多彩的时间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交流合作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望,开发创造潜能,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服务。四、评价方式的改变课程评价是根据某种标准,以一定的方法对课程、计划、活动及其结果等进行描述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即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更多则倾向于对学生学习的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来反映课程实施的效果。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方法都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培养目标。当前美术课程的基础教育评价由于方向的偏差,使得课程评价进行强调要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过于注重检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

15、握情况,评价内容过于侧重书本知识,过于强调共性,过于关注结果,从而忽视了学生发展的丰富性,失去了评价的意义。由于新课程功能的转变,评价的功能也从检查、反馈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转变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对知识的探究,即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和方法,评价不在仅仅为了要甄别与选拔,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评定的应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这种全新评价理念的指向下,新的课程标准从以往评价学生学到什么,而转变为评价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合作、个性与情感等几个方面。例如,12年级“

16、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评价建议是否积极地参与造型游戏活动是否对身边能找到的媒材的形、色感兴趣是否对材料进行了联想是否积极地动脑筋,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灵活地运用媒材进行创造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能否在活动结束时进行收拾整理能否与同学合作评价建议不是像以往一样设置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分别制定了不同的评价标准,。比如对某些同学就可以采用“是否对材料进行了联想”或“是否积极地动脑筋,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灵活地运用媒材进行创造”等评价标准来进行评价,但对于某些同学就应该采用“是否积极地参与造型游戏活动”,“是否对身边能找到的媒材的形、色感兴趣”来作以评价,而或许对另一些同学就适合采用“是否在活动结束时进行收拾整理”,“能否与同学合作”这样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评价。由于这些评价标准都是建议性的,因此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制定更为适用的评价标准。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