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十三五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规划_第1页
徐州十三五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规划_第2页
徐州十三五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规划_第3页
徐州十三五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规划_第4页
徐州十三五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徐州市“十三五”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规划第一章概述1.1 规划背景资源综合利用发电主要是指利用钢铁、水泥、玻璃、冶金、煤炭、化工等行业中的余气、余热、余压等可利用资源发电。徐州市是国家老工业基地、江苏省唯一的煤炭产地,依托资源能源,布局建设了大量钢铁、焦化等原材料工业,拥有大量高温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煤气等富余资源,余能资源约占燃料消耗总量的30%以上,其中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约占余能总资源的60%以上,利用空间巨大。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日趋紧张,余能资源利用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重视。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推进节能减排,降低产品能耗,提高企业核心竞

2、争力。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省政府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3162号)、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6号)、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均提出明确的压减目标,然而我市的钢铁企业均在关于对已经国家清理的钢铁、船舶行业建成项目备案的通知(苏发改工业发20151104号)内,产能基本不受影响,因此伴随产生的余能资源量基本不变。我市煤炭产能逐年降低,伴随产生的煤研石、煤泥量也相应减少。资源综合利用发电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支撑,是缓解资源和环境约束的重要措施。对保障资源

3、的高效、合理利用,促使徐州市经济“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发展方式转变,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十二五”期间,徐州市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力度不断增强,利用规模日益扩大,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政策措施逐步完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了积极进展。按照省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求,加快推进余热、余气、余压等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煤炭、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对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建设的积极性大幅提升,全市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得重大进展,资源综合利用显著提高,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是,根据调研情况,徐州市仍有较多余能资源尚未回收利用,造成部分资源浪费。为促进工业企

4、业的余热、余压、余气等资源得到进一步有效利用,增加企业自身电力供应,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水平与经济效益,推进节能减排,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徐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委托徐州市工程咨询中心编制本规划。通过对徐州区域范围内煤炭行业产生的煤研石、煤泥以及焦化、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余能资源调查分析,阐明“十三五”时期资源综合利用发电的发展思路、目标、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引导全市煤炭、焦化、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更加注重资源回收再利用,以节能减排加速推动产业升级。做好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规划(2016-2020),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节能减排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 规划原则一、坚持“充分利用

5、”。对于工业生产过程中放散的工业余能,通过资源集中回收装置技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余能资源进行发电,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在有集中供热需求的地区,利用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实施热电联供。二、坚持“集中利用”。把单一品种、多品种的零散资源集中利用作为资源综合利用发电的主攻方向,根据企业余能资源富集但分散的特点,集中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提高能源回收和利用效率。三、坚持“企业主体”。把企业自主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作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基础,强化企业责任主体、实施主体和受益主体,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强化规划引导,增加余能资源利用种类,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发电体系建设。四、坚持“创新驱

6、动”。把科技进步作为资源综合利用发电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增强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1.3 规划范围本规划的地域总面积11764平方公里,包括徐州市区、贾汪区、铜山区、开发区、邳州市、新沂市、睢宁县、沛县、丰县。1.4 规划期限本规划以2015年为基准年,规划期为2016-2020年。第二章现状分析2.1 产业发展情况徐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土地总面积11764平方公里,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通汇流”,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现辖邳州、新沂2市,丰县、沛县、睢宁3县,鼓楼、云龙、贾汪、泉山、铜山5区,市

7、区总人口为312.72万人。在江苏省辖市中总人口第一、总面积第二、城区面积第三,是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和江苏省四个特大城市之一。徐州是全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华东地区电力基地,拥有煤炭、井盐、铁、钛、大理石、石灰石等30多种矿厂,储量大、品位局。煤炭已探明可采储量达39亿吨,年产量2300多万吨;岩盐已探明储量5.53亿吨;石灰岩已探明储量1050亿吨;井盐储量为220亿吨,品位高;钾矿探明储量22亿吨,约占国内探明储量的1/5;石膏已探明储量3.2亿吨,年开采能力500万吨。“十二五”期间是徐州市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集聚和骨干企业支撑效应进一步增强,节能减排加快推进,综合实力提升较快的一个时期。截止

8、2015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853家,其中,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66家,超50亿元的企业15家,超百亿元的企业6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234.92亿元,利税1788.7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为30.6%、8.0%和8.9%。装备制造业、能源产业、食品加工业、煤盐化工业、冶金业和建材业等六大千亿元产业分别完成产值3157.12亿元、807.25亿元、2736.22亿元、2096.58亿元、978.92亿元和560.05亿元。2015年全市煤炭产量约1885万吨,年产研石约581.9万吨,生铁产量476万吨,焦炭产量约

9、1300万吨。2.2 资源量调查根据徐州市工业发展现状与行业特点以及徐州市“十三五”期间产业布局的调整情况,徐州市涉及的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有煤炭、冶金、焦化、建材等行业,并对重点行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气、余热、余压等余能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一、焦化行业余能资源量调查情况徐州是江苏省主要煤炭产区,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形成了一批煤焦化产业集聚区。焦炉煤气是炼焦行业最主要的副产品之一,由于焦化项目使用的不同煤质和炼焦技术,每吨焦炭可以产生400450立方米焦炉煤气,其中30%40%回炉助燃,剩余焦炉煤气可以用于制甲醇、制氢、生产合成氨、生产液化LNG天然气或作为燃料用于发电供热等。目前由于国内甲醇产能

10、严重过剩,开工率不足,一些焦化企业纷纷考虑将剩余的焦炉煤气转向发电供热或加工成LNG液化天然气。根据目前焦化企业运行的情况来看,每炼一吨焦炭,去除炼焦回用煤气,尚有200立方米煤气可用于发电或生产化工产品。焦炉煤气高含氢、高含尘、杂质多、热值低、成分易变,燃烧不稳,流量波动和芳香烧、焦油等杂质对燃机的影响,碳、氢、水、氨、硫的腐蚀性及焦化生产的周期性、不确定性,都是开发利用焦炉煤气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技术难题。2015年焦炭产量约1300万吨,去除炼焦回用、生产化产品及用于发电的焦炉煤气,尚有部分焦炉煤气未被利用。二、冶金行业余能资源量调查情况冶金行业主要为钢铁企业,钢铁企业作为徐州传统优势产业之

11、一,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钢铁企业在炼铁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余热、余气,主要为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和烧结余热。2015年生铁产量476万吨。在钢铁生产过程中,炼铁工序可产生大量的可燃气体,每炼一吨生铁可产生15001800立方米高炉煤气,除去回收利用的,还有部分高炉煤气排入大气。烧结工序可产生大量的烟气和余热,利用烧结余热发电,平均1吨烧结矿可发电20千瓦时、产蒸汽3090kg,这些余能在部分钢铁企业中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三、建材行业余能资源量调查情况建材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发电主要集中在水泥、玻璃生产企业。其中水泥生产企业的资源综合利用发电,主要是对水泥窑在熟料煨烧过程中窑头窑尾排放的余热

12、废气进行回收,通过余热锅炉产生蒸汽带动汽轮机发电机进行发电。徐州市建材行业主要为水泥生产。近年来徐州水泥工业在国家水泥产业政策的引导下,积极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提升装备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结构调整后的水泥企业均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方式,2015年水泥产量2681.6万吨。目前徐州市的两家水泥生产企业徐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徐州龙山水泥有限公司均在“十二五”期间建设了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目前均已投入运营。四、煤炭行业余能资源(低热值煤)量调查情况徐州市煤炭行业产生的余能资源主要为低热值煤(中煤、煤研石、煤泥等),产量为754.8万吨/年。其中

13、,中煤230万吨/年、煤泥221.7万吨/年、煤研石113.1万吨/年、低质高灰煤190万吨/年。煤研石热值大于1200千卡/千克,主要用于现有综合利用电厂,部分用于生产建材。历史堆存研石、掘进研石和热值低于1200千卡/千克的洗煤排研主要用于充填塌陷区、铺路、生产建材及回填建设用地方面。目前徐州市低热值煤发电的电厂有4家,包括徐矿综合利用电厂、诧城电厂、大屯电厂和华美电厂。徐矿综合利用电厂一期每年耗用中煤、煤泥和煤研石98.3万吨,利用低质高灰煤78.7万吨,诧城电厂每年耗用煤泥1.2万吨,低质高灰煤105万吨;大屯电厂每年耗用中煤、煤泥和煤研石112.7万吨。华美电厂每年耗用中煤、煤泥和煤

14、研石140万吨,利用低质高灰煤83万吨,4座综合利用电厂共耗用低热值煤618.9万吨/年,低热值煤发电利用率为82%,其他部分主要用于回填、生产建材、铺路等。五、其他行业余能资源量调查情况化工企业的合成氨、制酸等生产工艺中,轻工酒类企业的发酵工艺中都将产生大量的余热、余气,这些余能的利用可有效的降低产品的能耗。“十二五”期间,徐州市轻化工行业已基本完成余能资源的综合利用。相关阅读:江苏徐州“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已获核准的火电项目建设(全文)徐州市区“十三五”热电联产规划:鼓励大型火电机组向热电联产改造(全文)徐州“十三五”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新增生物质发电15万千瓦(全文

15、)2.3 可利用资源量分析目前徐州市工业企业余气、余热、余压资源的调查情况统计如下表:表2-3徐州市工业余气、余热、余压资源调查表注:表中资源量为企业实际生产产生量。2.4 资源综合利用发电现状一、总体发展现状截至2015年底,全市已建成余气、余热、余压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21个(表1),发电总装机432.28MW,发电量约18.16亿kW˙h,约占全市全年发电量的3.6%。其中,焦化行业发电装机容量149MW,年发电量约6.26亿kW˙h;冶金行业发电装机容量134.03MW,年发电量约5.63亿kW˙h;建材及其他行业装机容量149.25MW

16、,年发电量约6.27亿kW˙h;徐州市已建成的煤研石综合利用电厂4座,发电装机容量为1840MW。表2-4徐州市余气、余热、余压资源综合利用发电企业及装机一览表相关阅读:江苏徐州“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已获核准的火电项目建设(全文)徐州市区“十三五”热电联产规划:鼓励大型火电机组向热电联产改造(全文)徐州“十三五”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新增生物质发电15万千瓦(全文)二、煤焦化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发电现状利用焦炉富余煤气发电,在变废为宝、节能减排的同时还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目前,徐州市利用焦炉煤气发电的项目包括:徐州天裕燃气发电有限公司121MW焦炉煤气发电项

17、目、徐州伟天化工有限公司12MW焦炉煤气发电项目、江苏腾达焦化有限公司8MW发电项目、江苏沂州煤焦化有限公司8MW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149MW,占徐州市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装机总容量的34.5%,年发电量6.26亿千瓦时。三、钢铁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发电现状徐州钢铁企业利用余能资源发电项目包括徐州牛头山铸业有限公司等8个项目,装机总容量134.03MW,占徐州市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装机总容量的31%,年发电量5.63亿kW˙h。四、建材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发电现状目前徐州市建材行业中进行资源综合利用发电的主要为水泥行业,主要利用水泥旋窑高温烟气余热发电,主要包括徐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的水泥生产

18、线配套了36MW的水泥旋窑高温烟气发电机组、徐州龙山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生产线配套了9MW的水泥旋窑高温烟气发电机组,装机总量45MW,占徐州市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装机总容量的10.4%,年发电量1.89亿kW˙h。五、低热值煤炭(煤研石、煤泥)资源综合利用发电现状目前,徐州市已建成的煤研石、煤泥综合利用电厂4座,分别是徐矿综合利用电厂一期(2毛0万千瓦CFB机组)、诧城电厂(2X13.5万千瓦CFB机组)、大屯电厂(2M3.5万千瓦CFB机组)和徐州华美坑口环保热电有限公司(2X35万千瓦CFB机组),发电装机容量为1840MW。六、其他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发电现状徐州市其他行业资源综合

19、利用的企业包括徐州佳园化工有限公司0.75MW硫酸余热发电机组、江苏花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6MW酒糟发酵沼气发电项目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MW余热发电项目等7个项目,总装机容量104.25MW,占徐州市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装机总容量的24.1%,年发电量4.38亿kW˙h。2.5 存在问题1、单一品种资源、多品种资源均缺乏统筹工业余能资源存在载体多样、分布分散、衰变快、稳定性差等特点,我市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均以大型钢铁、焦化等企业为基础,整合厂区内部资源建设较大规模发电项目。其他中小企业行业,如玻璃制造、食品制造等由于资源量小、回收难度大、资源品位低、缺乏有效统筹整合,造成余能

20、资源大量放散,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造成了环境污染。2、企业建设规模与资源量不匹配部分大型企业在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前,未对其可利用资源排出量和可利用量进行深入分析,随意决策项目建设规模,订购所需设备,造成了资源量与建设规模的不匹配,不仅大量余能资源无法做到高效利用,还对其经济效益产生一定影响。3、企业对规划指导认识不足由于企业对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规划指导性认识不足,不及时上报项目,或者要求随意增减建设项目,造成徐州市“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发展规划进行了多次修编,没有很好的体现规划的权威性。第三章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3.1 发展目标“十三五”时期,徐州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规划总体目标是:以节能减

21、排为主旨,重点发展焦炉煤气、高炉煤气、余热等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全面推动现有焦化、钢铁、水泥、化工等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降低产品能耗,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力争到2020年,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高炉煤气利用量增加75亿m3,转炉煤气利用量增加8.5亿m3,焦炉煤气利用量增加3亿m3,余热资源利用量增加1600万GJ,全市资源综合利用率达85%,新增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机组装机容量达到520MW。3.2 主要任务从徐州市的工业特点与规模、余能资源种类与数量出发,结合社会、经济、技术等条件,在加大余能资源发电技术研发、建立并不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与管理服务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发

22、展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干熄焦余热等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根据项目资源条件一次规划、分层推进重点示范项目建设,积极推广工业余能综合回收、利用技术,加大工业余能利用力度,大大提高徐州市工业余能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结合徐州市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环境容量以及相关产业链发展态势,重点发展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工业余热等综合利用发电项目。根据不同行业产生的可利用资源特点推动项目建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调整企业生产结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一、重点推进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技术应用加大资源综合利用科技成果转化与高技术产业化,积极推广市场认可先进实用的发电技术,鼓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结合

23、产业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综合利用发电产业升级,推动我市水泥、钢铁、冶金、煤炭、化工等行业向着更加环保健康的方向发展。钢铁、焦化行业:支持钢铁焦化企业开展节能减排降耗技改,重点推广干法熄焦技术、高炉炉顶压差发电技术、烧结余热回收发电技术、纯烧高炉煤气锅炉技术、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技术、转炉负能炼钢技术、蓄热式轧钢加热炉技术应用,建设高炉炉顶压差发电装置、纯烧高炉煤气锅炉发电装置、低热值高炉煤气发电-燃汽轮机装置、干法熄焦装置等。鼓励钢铁焦化企业利用生产中产生的多余资源建设发电项目,推动企业的清洁生产。建材行业:鼓励水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利用工业和生活废弃物作燃料,建设水泥余热发电装

24、置;推广综合低能耗熟料烧成技术与装备,对回转窑、磨机、烘干机进行节能改造;鼓励大型浮法玻璃生产企业利用玻璃熔窑余热发电,推广余热发电装置,吸附式制冷系统,低温余热发电-制冷设备;推广全保温富氧、全氧燃烧浮法玻璃熔窑,降低烟道散热损失;引进先进节能设备及材料,淘汰落后的高能耗设备。轻工、化工行业:鼓励化工企业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气建设发电项目。重点建设硫酸余热、纯碱余热利用发电装置,炭黑余热利用和尾气发电(供热)装置。合成氨全燃式造气吹风气余热回收发电装置,推广供热锅炉压差发电等余热、余压、余能的回收利用,鼓励集中建设公用工程以实现能量梯级利用,重点推进造纸污泥、酒糟发酵沼气发电装置建设,

25、推动化工、轻工企业节能改造。二、建立零散资源整合平台,实施余能集中回收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量小且难以统筹利用的余热、余压,推广螺杆发电机组、TRT等发电技术;对于达不到发电要求的低品位能源,采取X+1+X”模式将分散的资源集中利用后再发电,发展工业余能集中回收装置技术,实现工业余能的集成回收及高效发电。如在铜山玻璃工业园区、钢铁企业集中区建立资源整合平台进行余能资源集中发电。相关阅读:江苏徐州“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已获核准的火电项目建设(全文)徐州市区“十三五”热电联产规划:鼓励大型火电机组向热电联产改造(全文)徐州“十三五”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新增生物质发电15万千瓦

26、(全文)3.3 重点项目1、冶金行业余气、余压、余热发电项目“十三五”期间9个钢铁企业余气、余压、余热发电项目拟装机容量419.5MW,计划投资22亿元,预计可发电19.1亿kW˙h/a。表3-2冶金行业余气、余压、余热发电项目表2、焦化余气、余热发电项目“十三五”期间,5个焦化企业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规划装机151MW,项目计划投资11.9亿元,预计可发电总量为6.34亿kW˙h/a。表3-1焦化余气、余热发电项目表3、其他行业余热余气发电项目“十三五”期间,其他行业规划建设1个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计划投资1亿元,装机容量12MW的余热余气发电项目,预计可发

27、电0.5亿kW˙h/a。表3-3化工、建材等行业余热余气发电项目重点项目建设详见附表:徐州市“十三五”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重点建设项目一览表。相关阅读:江苏徐州“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已获核准的火电项目建设(全文)徐州市区“十三五”热电联产规划:鼓励大型火电机组向热电联产改造(全文)徐州“十三五”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新增生物质发电15万千瓦(全文)第四章节能和环境影响分析4.1 节能效果评价2015年,全市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量约18.16亿kW˙h,以2015年江苏省燃煤电厂平均发电标煤耗0.308kgce/kW˙h计算,节约标煤55.93万to到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