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怀远县四方湖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2005-2010年)二00三年十二月十二日前言1一、规划区基本情况11.1 自然地理条件11.2 资源条件61.3 社会经济条件101.4 规划实施的有利条件10二、实施保护工程规划的必要性13三、建设目标和规划内容183.1 指导思想183.2 规划原则193.3 规划依据193.4 建设期203.5 建设目标203.6 建设布局213.7 建设内容21四、投资估算284.1 估算依据和说明284.2 投资估算294.3 资金筹措渠道29五、效益分析305.1 生态效益305.2 社会效益315.3 经济效益325.4 总体评价32六、保障措施33安徽省怀远
2、县四方湖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前言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规划区基本情况1.1 自然地理条件1.1.1 地理位置怀远县地处安徽省北部,黄淮海平原南缘,淮河中游,属于中西部地区的过渡地带,承东启西,横贯南北,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243'-3319',东经11643'11719'之间。东邻蚌埠市
3、郊区、固镇县、凤阳县,西与蒙城县、凤台县接壤,南与淮南市相连,北与滩溪县、宿州市接界,全县南北长62.25km,东西最宽57.41km,辖区总面积244248hm2(其中水域面积37400hm2),耕地12.9万hm2。辖19个乡(镇),657个行政村。有县属农、林、渔场8处,省属龙亢农场、淮南矿务局河溜林场。保护区位于怀远县城西北,其上连北溯河,下至刘桥闸,沿湖涉及五个乡镇,计272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32'34一331718,东经11650'15一11710'20之间。项目区总面积10054hm2。1.1.2 地质地貌怀远地势由北向南微倾,境内东南部和西南端有
4、局部凸起残丘,东南有大洪山,西南有平阿山,县城南侧有荆、涂二山隔港对峙,其余均为平原。在丘陵地貌中,除荆、涂二山海拔分别为255.4m和338.7m,其余海拔均小于200m。丘陵面积为89.25km2,只占陆地面积的4%。在平原地貌中,由于河流变迁,交互沉积和历次黄河南泛复盖及人工开河筑坝等,局部地面并不平整,故有“大平小不平”的特点。根据这种特点大致分为湖地、岗坡地和河湾地等三种小地貌类型,有的河湾地又可细分由河口洼地和泛滥平坡地等最低地貌单元。湖地离河流较远,地势较低,呈浅碟状封闭洼地,排水困难,容易积水。河湾地分布在沿河两侧,由河水泛滥泥砂沉积而成。岗坡地是介于河湾地和湖地之间的高坡地,
5、因受侵蚀作用而呈缓坡状。整个怀远县内平原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斜,比降1/8000-1/10000,绝对海拔高度多在15.525.5m之间,面积为235323hm2,占陆地面积的96%。四方湖保护区以湖地为主,兼有岗坡地特点,四方湖其形似炒锅,四周高,中间低,海拔高度1620m。保护区其余海拔多在15.5m至24.5m之间;南有黑河,北有渊河,中部有向东流的涡河、茨港新河、灵河、怀洪新河及北溯河等多条河流切割,构成了境内平原河谷的地貌特征。1.1.3 气候保护区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日照2206.9小时,太阳年辐射总量120.2千卡/cm2,年平均气温15.4C,>0C积温5491
6、.6C,A10C积温4959.9C,无霜期218天。降雨量900.9mm,雨量充沛,雨季主要集中每年的在6月至9月,早涝灾害频繁,较大灾害约3.5年一遇,受旱灾减产约5.5年一遇,干热风、暴雨、大风、霜冻和冰雹等自然灾害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1.1.4 土壤怀远县位于淮北平原南部,为下降堆积平原,有较厚的土层和砂层,为第四纪地层。保护区所处的位置西北厚于东南,最深达455mo在砂层中含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据初步调查,保护区的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1.19%,全氮0.074%,全磷0.083%,速效磷7Ppm,速效钾101Ppm,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全县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属4级低含量,速效
7、钾属3级中含量。保护区的土壤由于地形、成土母质和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大体可分为三个土区。(1)近代黄泛湖土区:有沙土、淤土、两合土等土属。其中沙土排水性能好,淤土排水性能差,两合土粘性适中,保水保肥性能强,是高产土壤。(2)砂姜黑土区:是在第四系沉积物上经过草甸潜育化和早耕熟化两个阶段发育而成的。主要土属有砂姜黑土、砂姜黄土、青白土、淤黑土、山淤黑土。因离承泄区较远和坡降缓,排水条件不好,加之耕作层浅,质粘、缺磷,是相对低产区,但其中青白土、淤黑土等凡地势稍高或排水系统较健全的都属二等土。(3)水稻土区:主要土属有淹育黄白土区、砂姜黄土田、坡黄土田。一般属二等土。1.1.5水文及湿地环境1.
8、1.5.1 水文怀远县年平均降雨量由北至南为890910mm,年地表径流6.25亿m3,人均632.5m3。年平均过境径流量272.2亿m3,过境客水丰富,但利用率不高,主要是年际和年内分配不均,加上蚌埠闸以上河槽、湖泊洼地调蓄能力太小造成的。县境内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是降水入渗,以多年的平均降雨入渗补给量0.24万m3/hm2作为开采量,则平均每公顷可开采地下水2445m3,且水质好,适于农田灌溉。怀远县流域水系情况见表31。保护区主要覆盖了北溯河中游和下游。怀远县流域水系表水系河道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本县客水合计淮河水系淮河2829718097462天河75265340泥黑河16855272
9、0茨淮新河6555255590贡河5467821328涡河1551573515890小计1291120039121330怀洪新河水系北洲河中游8208961716北洲河下游227227滞河110535645小计115714312588合计24481214701239181.1.5.2 水体水质四方湖及其上游溯河水,多年平均离子总量为179212mg/I,低矿化度,PH值为7.37.9,多年平均总硬度为1.872.06mg/l,适于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据2002年2月9日至3月2日(枯水期)和9月24日至10月16日(丰水期)取样分析,除PH值偏高外,其余指标均较正常。比较突生的是其在中水期受到粪
10、便及有机物的污染,大肠杆菌细菌污染较重(细菌高达320个/ml,超过允许标准的32倍,大肠杆菌超过允许标准25倍)。由于近年来淮河下游蚌埠闸时有关闭,淮河水倒托逆流,进入北溯河流域,污染水直接影响到四方湖水质。加强对四方湖区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刻不容缓。1.2 资源条件1.2.1 植物资源1.2.1.1 森林资源怀远县森林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境内天然森林植被由于长期受社会生产活动的影响,原始植被遭到破坏,现大多为人工林。用材林树种主要有杨树、泡桐、侧柏、刺槐等;经济林主要树种有苹果、梨、石榴、大枣、柿树、桃树等,具中怀远石榴自古享有盛誉。根据2003年怀远县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怀远县林业用地
11、面积3.61万hm2,有林地面积3.51万hm2,林木活立木总蓄积量135万m3,林木覆盖率14.6%。怀远县林木资源以村庄四旁树和工程造林为主体,占全县资源总量的70%;以公路干道和沟河堤滩林带为主线,占全县资源总量的18%;以山区片林和农田经济林为重点,占全县资源总量的11%;以中小沟堤和生产路林带为补充,占全县资源总量1%。保护区涉及乡镇土地总面积10054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437hm2,林木覆盖率14%。2002年以来,为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怀远县陆续在四方湖沿湖周围营造生态林1000多hm2,现已全部成林。1.2.1.2 其它植被在保护区常见的灌木有酸枣、枸杞、野棠棣
12、、黄荆条、胡枝子、小构树等;草本有山红草、白茄草、狗尾草、野枯草等;灌木下草丛中还有桔梗、远志、紫胡、狼毒、芫花、百部等多种草药的生长。保护区自然生长的杂草,主要有茅草、扒根草、蒲公英、刺刺芽、节节草、毛谷草、遍蒲草、剪子股、半夏、狗尾草、富秧苗、马蛾菜、猫儿眼、黄蒿草等,洼地有喜湿性的稗子草、三棱草、牛毛毡、鸭咀草等。栽培的条类有荆条、紫穗槐等。1.2.1.3 水生维管束植物保护区内水生植物资源丰富。四方湖水草覆盖率达8090%。(1)水生经济植物:主要种类有芦苇、野菱等。芦苇分布广、面积大。野菱主要分布在沿溯上游和部分农村池塘。(2)其它水生植物:主要种类有微齿眼子菜、马来眼子菜、范草、聚
13、草、金鱼藻、轮叶黑藻等。(3)水草生物量:保护区湖内以微齿眼子菜、范草、轮叶黑藻聚草为优势种类,水草生物量62280kg/hm2。(4)浮游植物:保护区水体中浮游植物共有7门67种,以绿藻、蓝藻、硅藻为优势,生物量在41mg/L左右。1.2.2 动物资源1.2.2.1 陆生野生动物目前保护区统计的兽类14种、鸟类68种、两栖类7种、爬行类10种。1.2.2.2 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1)浮游动物保护区各水体中浮游动物主要有原生物12属,轮虫22属,枝角类6属,梯足类6属,以原生动物和昆虫为多。原生动物中以焰毛虫、表壳虫、变形虫、沙壳虫为优势种;轮虫以多肢轮虫、腔轮虫、须足轮虫、晶囊轮虫为优势种。
14、浮游动物生物量普遍在1mg/L左右。(2)底栖动物保护区水体底栖生物量平均在560g/m2,湖泊水底栖生物分布与生物量较少,四方湖底栖生物分布及生物量较丰富,平均底栖生物量60g/m2,湖泊边缘、沿岸底栖生物量高达1200g/m2,湖泊中心处生物量较低,仅3.1g/m2,以螺蚌类为优势种类,水蚯蚓少见。螺蚌类:主要品种有:三角帆蚌、褶丽蚌、糊沼股蛤、河蜕、球蜕、中国圆田螺、环棱螺、长角涵螺、沼螺、耳罗卜螺、椎螺、圆扁螺等18种以上。以河蜕、环棱螺、圆田螺、无齿蚌等为优势种群。三角帆蚌主要分布在灵河、淮河水域,四方湖数量较少。其它底栖动物:主要有寡毛类的水蚯蚓、尾鲤蚓,水生昆虫中的摇蚊幼虫以及田
15、鳖、红娘华、水斧虫、水螟蚣等,其中淮河以水蚯蚓为优势种群,四方湖区以摇蚊幼虫为优势种10群。1.2.2.3 人工养殖的动物(1)鱼类:怀远县境内鱼类在80种以上,保护区常见主要经济鱼类有:青、草、鲤、鳏、鲤、鲫、褊、鲂、乌鳄、黄颗鱼、桂花鱼、银鱼及餐条等25种左右,各水域均有分布。人工养殖鱼类品种有:青、草、鲤、鳏、鲤、鲫、编、鲂等10种以上,其它几十种鱼类均属人工或自然增殖鱼类,其中四方湖大银鱼是怀远县特产名贵鱼类。鱼类组成特点:近年来由于水产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捕捞强度加大,人工放养不足,天然鱼类资源减少,因而鱼类区系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回游和半回游鱼类减少,大型鱼类少,鱼类区系组成
16、由现了明显的小型化、幼龄化、低值化。鲤、鲫等定居性鱼类在各水域成了优势种群,且个体越来越小。但是由于四方湖水域饵料丰富,水质肥沃,人工放养的草、鲤、团头鲂等家养鱼,特别是草食性鱼类生长迅速。(2)虾类:怀远县虾类品种较多,有日本沼虾(青虾)、中华新米虾、秀丽白虾、小长臂虾、细足米虾、细鳌沼虾、粗糙沼虾、克氏鳌虾8种,近年来,又引进罗氏沼虾和南美白对虾。主要分布在灵河湖、四方湖、鳗蛹池等几大湖泊。(3)蟹类:怀远县自1973年开始养蟹,品种主要有中华绒鳌蟹一种,养殖重点区域主要分布在四方湖和灵河,以大水面放流和围拦网、池塘养殖为主,年产量约580吨。11(4)其它类:主要是甲鱼,年产量约150吨
17、。1.3 社会经济条件四方湖保护区涉及5个乡镇。地处广阔的江汉平原,历史悠久,经济比较发达,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区内现有人口41949人,均为汉族,生产以渔业为主。旅游业是近年来逐步发展的行业,近几年来四方湖参观旅游的中外游客每年在1万人左右,为四方湖地区的群众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保护区交通十分便利,距蚌埠机场仅10公里,津浦铁路从东侧经过,206国道、307、225省道、合徐高速公路、界阜蚌、蚌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并在县城东侧互通立交。区内的水陆运输较为方便常年通航,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邮电通讯、电力设施完善,西气东输管道从境内穿过并设立供气站。商业
18、、文化、教育、卫生、金融等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建立了较为发达的程控电话、光缆通讯、无线通讯和电力供应网络,蓄积了一定的后发优势。区内的土地,有国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保护区内的四方湖水面属国家所有,保护区内的行政村用地属村集体所有。区内居民的文教、卫生状况良好,初中入学率达98.6%,小学儿童入学率100%。医院设施齐备,居全省平均水平。121.4 规划实施的有利条件1.4.1 政策及组织保障四方湖保护区的建设是大势所趋,符合国际、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关政策。(1)我国加入国际湿地公约后,随着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对湿地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发生了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19、的号召,国务院提由的“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32字措施,对湿地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2001年年初,中央发生的2号文件提由了在生态建设中要大力加强湿地保护。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了要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保护。国家林业局已把湿地保护列入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六大工程之一)的主要内容,这些重大举措为新世纪的湿地保护工作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2000年11月,国家林业局会同国务院17个部委局颁布实施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3)当地政府部门对四方湖湿地的保护十分重视,成立了由市政府领
20、导牵头,由各部门组成的四方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保护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四方湖湿地的保护涉及到林业、水利、渔业、环保及湖管部门,如果没有市政府的牵头和组织协调,保护工程难以有效实施。13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1.4.2已具备的基础条件1.4.2.1 四方湖的水位可以人工调控四方湖已建成了隔堤、排河、节制闸。因此四方湖水位可以利用江、湖之间的水位差异通过节制闸进行人工调控。通过水位的调控,除了充分发挥四方湖的调蓄功能之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水位的变化有利于渔业养殖和收获,鱼类生长季节,湖泊水位较高,有利于渔业养殖作业,冬季水位降低,有利
21、于渔业收获。二是通过水位调控可以对水生生物的种群结构和生长状况进行一定的控制。不同的沉水植物需要的光照条件是不一样的,水位升高,水底的光照减弱,有些沉水植物就生长不了。因此,生长季节时可以通过提高水位,控制沉水植物过分生长的状况。冬季大部分水生植物已经死亡,水位的下降对其没有影响。三是水位差异导致的河湖水体的交换,有利于湖水的净化,从而对水质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通过湖体本身的净化作用和降水稀释作用,有效地控制湖水的污染和富营养化。四方湖水质至今保存较好,是和它与外围河水的定期交换分不开的。但由于外围河流的泥沙含量很高,河水在湖体的定期沉积,将加速四方湖的沼泽化过程。14四是通过水位调控,有利于
22、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项目的实施,有些保护和恢复措施需要在高水位的时候进行,如“鱼类恢复”;有些措施需要在枯水季节进行,如“植被恢复”、“栖息地环境改善”等。1.4.2.2 四方湖湿地具备较好湿地生态环境条件首先,四方湖虽然承受着过度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威胁,但总体的生态环境并没有得到根本的逆转,保护和恢复难度相对较小,工程见效快,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四方湖湿地具有丰富水生植物资源,在保护区内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不同生态类型天然分布明显,其中许多种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保护价值。丰富植物种类、群落类型以及野生分布状态为四方湖湿地的植被恢复提供良好的条件。1.4
23、.2.3 具有良好的技术储备保护区成立后,林业局、水利局、农业局等不同单位从不同角度对保护区内的湿地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考察和研究。这些研究工作为四方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的实施储备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本可研中的许多项目都是根据研究结果,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由的,这些项目实施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二、实施保护工程规划的必要性2.1 是四方湖保护区及周边湿地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保护的15需要四方湖承受着一系列的环境压力,生态环境由现了恶化的趋势。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湿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四方湖的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将不可避免地由现严峻的局面。其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面
24、积减少、湖底沉积,使四方湖的蓄水功能大为减弱多年来通过水利建设、围湖造田等,四方湖湿地面积减少了1/3以上,加上泥沙沉积,水深减小,使得蓄水功能大为减弱。(2)水质污染压力趋强随着四方湖周围人口增加,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各种污水也与日俱增,如湖中游船增多可能发生的机油、柴油泄漏,局部地区有生活污水流入,游客的果皮垃圾等。水质监测表明,四方湖水质有恶化的趋势,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后果将相当严重。(3)沼泽化进程在日益加剧四方湖是一个浅水湖泊,由于其自然演化过程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其沼泽化过程有逐步加剧的过程。四方湖的水生植物有一定的规律性,由浅水到深水依次为挺水植物带,浮水植物带和沉水植物带。挺水植
25、物朝湖心发展和沉水植物的大量繁殖是导致沼泽化的主要原因,目前四方湖的沉水植物群落分布16已在扩展,虽然通过发展渔业和采取控制水位等措施,沼泽化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四方湖部分区域的沼泽化问题仍较严重。(4)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种群结构日趋不合理由于酷渔滥捕,尤其是使用“迷魂阵”、“密缝阵”、“电捕鱼”等非法的捕捞工具,对四方湖现存的鱼类物种多样性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使得四方湖鱼类种群结构趋于单一,数量减少、产量下降、个体趋于小型化。近40年来,四方湖湿地水禽群落结构和种群数量由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主要是大面积的围湖造田,使湿地植被尤其是周边挺水植物面积大为减少。加上人口持续增
26、长,渔民为了生存和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大规模采用围网养殖,使水面不断分割,而且采用掠夺式方法连根拔掉水草用以建设人工养殖鱼池,使得水禽的食物来源、隐蔽、繁殖和栖息场所受到严重破坏;二是滥捕乱猎和投毒行为,导致水禽受到伤害和迁离;水禽取食的鱼类和底栖生物的减少,也是水禽减少的主要原因。围湖造田主要集中在低洼地滩涂。这些区域是水生植物和底栖生物的富集地带,也是雁、鸭侯鸟越冬场所。随着滩涂的围垦,使水生生态系统被破坏,一些原有的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群落越来越少。目前,湖内野生的芦苇、菱白、菱、夷实等经济植物逐渐消失,仅局部可见。植物物种多样性减少,直接17导致了鱼类和水禽栖息环境和取食地的减少,其结果是
27、加剧了鱼类和水禽的物种多样性的减少。2.2 是四方湖湿地生态功能保护的需要四方湖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尤其是具有调蓄防洪功能。由于排灌、抽堤等作用,四方湖水量交换相对频繁,而且水生生物茂盛,四方湖具有巨大的自净和降解污染的功能。这就是四方湖至今水质保持较好的主要原因。但种种迹象表明,由于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污染物排放的增加,四方湖的水质开始了恶化的趋势,生态平衡的失调将导致四方湖自净能力的减弱。改善四方湖周边的生态环境,治理四方湖流域的水源污染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工程,得到了淮河治理委员会和蚌埠市政府的一致重视,与此同时,怀远县四方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多次提由了要在四方湖流域进行湿地保护和恢复
28、的要求。这对怀远县的环境保护工程和四方湖的防洪蓄水、改善水质以及对蚌埠、淮南等大中城市的居民生活饮用水供给将有现实意义。因此实施四方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能有效维护四方湖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2.3 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四方湖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同时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四方湖是当地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之一,渔业生产丰富,这些为发展渔业生产、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四方湖水产资源提供了良好条件。从水生经济植物生产来看,莲、菱、藕、矣实等经济植物也有所增长。潜力很大,这里不仅水域广阔,气候宜人,而且水生生物资源18其次,四方湖周边基本形成了由河网、湖泊、排水闸
29、和抽水站等工程所构成排涝系统和灌溉系统,为该区域的农业提供了灌溉水源,对该地区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四方湖也是沿湖工业用水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地。第三,四方湖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由于过去对湿地资源的滥用和过度的开发,四方湖一些天然水产品由现了枯竭的现象,天然的莲、菱、劳实越来越少,一些珍贵的鱼类资源面临灭绝。四方湖原有的美丽景观在局部地区也由现了面目皆非景象,网围栏、竹竿到处都是,不少渔民生活在湖面之上,对局部水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如果不对四方湖的湿地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的利用,不对局部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几年之后,四方湖的经济功能将会大大降低,从而
30、无法维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四方湖保护区的建设是蚌埠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之一,也是实现蚌埠市山河秀美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2.4 是江河区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示范的需要开展全国湿地保护实施规划,需要选择那些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区域生态环境破坏不特别严重,资金投入较少,而且见19效较快的湿地进行工程示范。四方湖在黄淮海平原和淮河水系中游地区淡水湖泊湿地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会为其他湿地的保护和恢复提供成功的经验,并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2.5 是挽救淮河的需要项目区森林及其它生物资源总量不足,四方湖缺乏生物屏障,周边泥沙随水而下,现已造成中上游部分湖区成为浅滩,难
31、以通航,同时每年有不少泥沙由四方湖涌入淮河,给淮河带来淤积、污染,直接对淮河生态造成威胁。由于湖盆逐年加高,湖容量迅速减少,四方湖的蓄洪能力将逐步减弱,雨季流域集水直涌淮河,必将给淮河下游防洪渡汛增加更大压力。三、建设目标和规划内容3.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基本原则,认真落实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等有关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全面保护自然环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大力发展生物资源、为国家和人类造福”的总方针。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四方湖湿地性质、资源分布、区域地理环境等实际情况,以保护、
32、改善和恢复四方湖生态环境、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基本功能为重点,按计划、高标准、有重点地开展保护区各项基本建设。并在严格保护好湿地生态系20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提高管理、科研和宣教水平,促进保护区管理工作科学化、基本建设标准化,逐步把保护区建设成集自然保护、科研教学和资源合理利用为一体的保护区,逐步将四方湖建成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湿地,为履行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促进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3.2规划原则(1)遵循国家和地方有关湿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规定,符合国家现有的湿地保护与利用政策。(2)维护四方湖湿地生物多样性
33、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坚持生态效益为主导,三大效益协调统一的原则。(3)坚持以生物措施为主,并与工程措施有机结合的原则。(4)坚持保护现有湿地与恢复原有湿地环境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治理和示范相结合的原则。(6)坚持建设方案的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原则。3.3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1998111号);
34、(7)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林护通字199877号);(8)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保护区建设工程规划(2001年);(9)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00年);(10)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11)安徽省怀远县“十一五”发展规划。3.4 建设期规划期为20052010年。3.5 建设目标在5年时间内,通过对四方湖保护区实施湿地保护工程、湿地恢复工程、科研监测工程,制止人类活动对四方湖湿地的过度干扰,减缓各种因素的威胁,遏制四方湖湿地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逐步恢复四方湖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改善栖息地质量,扩大四方湖湿地面积,使四方湖湿地的生态环境朝着
35、良性循环发展,并为黄淮海平原和淮河水系,甚至为全国的湿地保22护和恢复提供经验和示范。3.6 建设布局四方湖保护区规划实施湿地保护工程、湿地恢复工程、科研监测工程。四方湖的禁渔工程和渔民集中安置工程主要集中在核心区,这是保护区实施有效保护和管理的基础。疏浚清淤主要集中在北溯河的主河道。堤坝防护林带主要在保护区北边。低洼地改造在保护区中部,小型电灌站根据需要在中部两岸建设。而植被恢复工程主要集中在四方湖的湖滩、浅地区域:鱼类恢复主要在四方湖内进行;鸟类栖息地恢复主要在保护区南边低洼地。考虑到生态环境监测及交通、水电方便和管理等需要,科研监测、管护点、巡护码头、巡护路建设主要集中在四方湖岛、太平集
36、、刘桥和杨家河周围。3.7 建设内容3.7.1 湿地保护工程3.7.1.1 核心区禁渔目前保护区有相当部分的渔民在核心区进行水产养殖和捕捞作业,过分的捕鱼作业对野生鱼类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用于养鱼的竹竿网围栏及频繁的人为活动严重影响了水禽的栖息繁殖。同时渔民的生产经营和生活对区域内的湿地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可以说,四方湖近年来承受的各种生态威胁,几乎都与保护区捕鱼及水产养殖有着直接的关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核心区和缓冲23区属于绝对保护区域,除从事科学研究和考察之外,应禁止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为了加强保护区的管理,需要在核心区实施禁渔工程。禁渔之后,一方面需要将用于水
37、产养殖的网围拦、竹竿、水产养殖守护塔等进行拆迁清除,以消除水面的人为阻隔,便于鱼类和水禽的栖息活动。另一方面,需要对一些重要区域实施围栏保护,以防止打鱼的人员船只的由入。根据县政府的计划安排,原有在核心区养鱼的渔民将集中在保护区外围进行精细养殖,那里有大面积的低产农田,可以将农田退由改造成虾田、蟹田。禁渔工程涉及四个方面的费用:现有鱼网及各种围栏拆除的人工费、材料补偿费、围栏工程费、渔民补偿费。根据有关政策,渔民补偿费用应由当地政府部门解决,不纳入本项目的资金估算范围。(1)围网补助拟在建设期内对核心区现有网围栏约25000m2进行拆除。其建设成本约为40元/m2,其使用期约为5年。应对拆除的
38、围拦等进行适当补助,考虑到折旧因素,平均需要补助30元/m2。(2)围网拆除费拆除禁渔区围网需要消耗人工费、运输费、油耗等费用约需要15万元。(3)围栏建设费在水禽栖息繁殖区以及珍稀鱼类的繁殖区等关键区域,需要设立围栏进行绝对保护,尽量减少人为活动和船只的由入。24拟在建设期对上述区域进行浮标围网建设,需要建设大约25000m2浮标围网,以50元/m2综合成本计算(30元/m2的材料费,20元/m2的运输和人工等费用)。3.7.1.2 渔民集中安置保护区内目前仍有部分居民在核心区居住、生产和生活。为了对保护区湿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进行更好的保护和管理,同时也为了保护区湿地保护和栖息地恢复项目
39、的有效实施,在县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对核心区50户居民进行迁移和安置。因为这些村庄每年都有可能被洪水淹没,县政府也在着手进行移民安置工作。因此保护区的渔民集中安置符合县委、县政府的意图。保护区对区内进行移民的居民每户补助2万元。3.7.1.3 疏浚清淤保护区内河流和湖泊特别是北溯河和四方湖在发生洪水灾害时可为拦蓄支流及淮洪之用。但因泥沙沉积,水深减小,使得蓄水功能大为减弱。四方湖上游的北溯河的部分湖区也成为浅滩,难以通航。尤其是在枯水季节,即使小型机动船只也难以进入湖泊,为湖面的巡护和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同时每年有不少泥沙由四方湖涌入淮河,给淮河带来淤积、污染,直接对淮河生态造成威胁。而且
40、四方湖的蓄洪能力也在逐步减弱,雨季流域集水直涌淮河,必将给淮河下游防洪渡汛增加更大压力。改善四方湖周边的生态环境,治理四方湖流域,得到了淮河治理委员会和蚌埠市政府的一致重视。因此保护区25和水利局协作,对保护区内北溯河的主河道进行疏浚清淤10km,整个航道清淤采用专门的疏浚船于枯水季节进行,成本约为30万/km。疏浚清淤既有利于改善保护区的湿地生态环境,也有利于防洪泻洪、通航和日常巡护。3.7.1.4 堤坝防护林带营造根据项目区自然地理条件、自然灾害现状和社会经济情况,在保护区北边营造堤坝防护林带10kmo主要树种为保护区内原生树种如杨树、垂柳、池杉、水杉、国槐、刺槐、乌柏、杞柳等。沿湖近水处
41、栽植35行垂柳林带,间或配置灌木杞柳;外围栽植200300米左右宽度的环湖林带,采取块状混交(杨树与其他树种)、行间混交和株间混交(水杉与池杉、乌柏与槐树)的方式栽植。通过在项目区营造堤坝防护林带,一方面减少和分散地表径流,削弱流速,削减和延缓河川洪峰;另一方面吸纳降水,变地表径流为地下水,从而增强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防止水土流失,变水害为水利。3.7.1.5 低洼地改造保护区内造田主要集中在保护区中部的滩涂和低洼地。随着滩涂和低洼地的围垦,保护区内农业污水也与日俱增,水生生态系统正在被破坏,一些原有的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群落越来越少。目前,湖内野生的芦苇、菱白、菱、夷实等经济植物逐渐消失,仅局
42、部可见。为改善低洼地的生态环境,同时又让26当地百姓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对保护区内中部100hm2低洼地进行改造,种植芦苇、菱白、菱、夷实等经济植物。并对原有的种植户进行补助。同时根据改造需要建5座小型电灌站。3.7.1.6 保护监视设施、设备为加强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需在太平集、四方湖岛建2处管护点(150m2/处),2座巡护码头,在刘桥、杨家河2处建巡护船临时停靠码头,为此需要征地2hm2o同时修巡护道路12kmo因保护区地处平原,开车巡护方便有效,因此巡护路路宽为6m。同时配备相应的保护、巡护及附属设施和设备。为了加强对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监测,对重要区域进行动态连续监视,需要在四方湖岛
43、、太平集分别建一个20m高用于安装摄象装置的监控塔,并安置微波传输监视设备,将微波接受站建在四方湖岛、太平集的管护点,这样监控塔的监视信号就可以通过微波传输到接受站用于监控的计算机屏幕上,监测人员在室内就可以了解湖面可能由现的主要情况,对各种破坏和偷猎现象进行及时制止,做到有效管理和及时执法。3.7.2 湿地恢复工程3.7.2.1 植被恢复工程湿地植被对维护浅湖、湖滩沼泽生态系统功能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四方湖湿地植被丰富,分布面积很广,但由于多次围垦和过度的利用,植被结构很不合理。在生态类型上,主要是沉水植物,而湖滩、浅水区域的挺水和浮叶植物较少,湖岸27与湖堤的湿生植被较少,极不利于水禽的觅
44、食、栖息和繁殖。在群落组成上,物种多样性指数越来越小,优势种单一,甚至生现了一些绝对优势种,并且一些有较大经济价值,保护价值的物种越来越少。如此下去,将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对四方湖湿地的多样性保护和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极为不利,更会使生态系统功能失调,加速四方湖的沼泽化进程。为了恢复四方湖湿地植被的合理结构,必须对湖滩、浅地的挺水和浮水植物进行恢复,同时加大湖堤、湖岸的湿生植被建设。植被恢复工程主要在四方湖周围的浅水湖滩。(1)在湖滩通过无性繁殖种植芦苇500hm2o将整个湖滩分布为若干个50x100m的小区,每个小区之间留由一定间隔,每个小区分别种上芦苇,选区时要考虑芦苇原有自然分布,这样有
45、利于植被的自然生长和扩散。(2)在水位相对较深的湖区,种植莲、菱等组成的挺水、浮叶混合植物群500hm2。(3)在湖堤、湖岸种植湿生植被300hm2。3.7.2.2 鱼类恢复野生鱼类的放养是恢复四方湖野生鱼类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由于江湖阻隔以及酷渔滥捕,四方湖的野生鱼类资源日趋减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种群结构趋于简单。二是食肉性种类多,野生食草性和滤食性鱼类少,导致了沉水植物无控制地增长。三是鱼的数量减少,个体趋于小型化。为了28恢复四方湖湿地鱼类生物多样性,维护四方湖湿地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平衡,迫切需要实施放养和恢复野生食草性鱼类。在四方湖内放养和恢复野生食草性鱼类,既可以有效控制沉水
46、植物的过分增殖,又可以恢复野生食草性鱼类,恢复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3.7.2.3 鸟类栖息地环境改善保护区内湖周滩涂大多被开垦。这些区域是水生植物和底栖生物的富集地带,也是鸟类的主要栖息场所。随着滩涂的围垦,一些原有的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群落越来越少,导致了鸟类栖息环境和取食地的减少,其结果是加剧了鱼类和水禽的物种多样性的减少。为此在保护区南边低洼地改善鸟类栖息地环境100hm2,以利于鸟类的取食和栖息。3.7.3 科研监测工程为了加强保护区的科研监测工作,对保护和恢复工程效果以及湿地生态环境进行监测,需要在保护区设立一定的监测点,并依托相关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建设四方湖保护区生态监测
47、站。根据需要,生态监测站选择在四方湖岛。并在保护区范围内设立4个疫病、疫情观测点。定位监测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监测四方湖水文及生态环境变化,监测动植物种类、种群数量变化及演替规律、候鸟迁徙规律、繁殖鸟类习性、尤其是监测保护和恢复工程实施后对四方湖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和效果。湿地生态监测站将采用开放式29管理形式,吸引有关科研单位、高校前来保护区开展科研监测工作,为保护管理服务。科研监测的建设目标是把四方湖湿地建成湿地资源保护和生态恢复的全国性的示范基地,为开展有关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栖息地及生态环境恢复的科研与监测,加强与国内外相关单位的合作交流创造良好条件。科研监测工程主要是进
48、行生态监测站的科研监测能力建设,拟建设200m2的定位监测站的观测用房,配备相应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包括水文、气象、生态定位、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观测设备以及常规实验仪器设备。同时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设施。四、投资估算4.1 估算依据和说明(1)林业建设工程概算编制办法(2)原林业部颁发自然保护区工程总体设计标准(3)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6)林业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7)最新税收制度实用手册(8)通过市场调查取得的有关设备、仪器、材料现行价格。根据上述规程与规定确定具体经济技术指标,并结合保护30区内地方工程建设的实际差价进
49、行调整。4.2 投资估算经估算,四方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基本建设投资为2927.39万元。其中:工程费用为2794.93万元,占总投资的95.5%;预备费132.46万元,占4.5%。工程费用按建设项目分:湿地保护工程1673.92万元,占总投资的57.1%;湿地恢复工程640.00万元,占总投资的22%;科研监测工程335.30万元,占总投资的11.4%;其它费用145.71占总投资的5%;预备费132.46万元,占总投资的4.5%。投资估算汇总表单位:万元建设项目投资小计建安设备其它预备费合计2927.391874.00464.22456.71132.46湿地保护工程1673.921161
50、.00237.92275.000.00湿地恢复工程640.00640.000.000.000.00科研监测工程335.3073.00226.3036.000.00其它费用145.710.000.00145.710.00预备费132.460.000.000.00132.464.3资金筹措渠道四方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项目属于公益性事业,属政府31投资行为,应以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为主,纳入国家基本建设范畴。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四方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项目投资渠道为国家财政拨款和地方财政资金配套,比例为6:4。由此计算,该工程基本建设投资来源为国家财政拨款1756.43万元,占总投资的60%;地方财政配
51、套资金1170.96万元,占总投资的40%o五、效益分析5.1 生态效益5.1.1 改善湿地生态环境目前,四方湖湿地承受着人类过度的开发利用,水质由现了一定污染,湿地生态环境由现了恶化的趋势,通过湿地保护工程,将使四方湖的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阻止四方湖水质朝着富营养化趋势发展。从而有利于四方湖功能效益的充分发挥。5.1.2 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四方湖是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栖息地。由于多次围垦和过度利用,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栖息地日趋减少,来此越冬和繁殖的水禽种类数量减少,一些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野生鱼类资源面临枯竭。通过湿地恢复工程,将有效扩大水禽栖息地的面积,改善栖息地质量状况,为恢复湿地
52、生物多样性奠定基础,并通过鱼类恢复项目,直接恢复鱼类生物多样性。科研监测工程的实施,将使保护区的管理和常规科研走上32正轨,积累珍贵的监测和档案资料,为国内外湿地和鸟类研究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并可加强国际交流与技术合作,使保护区真正成为鸟类和其它动物栖息和繁殖的理想场所和物种基因库。5.1.3 阻止沼泽化进程由于四方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平衡开始失调,一些食草性鱼类的减少和植物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导致了一些沉水植物没有控制的增殖,加速了四方湖的沼泽化进程。通过植被恢复和鱼类恢复,可以有效控制沉水植物的过分增殖,使其种类组成趋于合理,维护四方湖生态平衡,阻止四方湖的沼泽化进程。5.2 社会效益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守时保证书我的责任承诺3篇
- 家庭责任关爱长辈2篇
- 公司营业执照转让协议书范本3篇
- 工程量增加补充合同协议范本3篇
- 保证书法律效力解读3篇
- 代办委托书格式说明3篇
- 化学分析项目研究框架3篇
- 粘土砖瓦生产环境治理考核试卷
- 塑胶跑道对运动舒适性的影响评估考核试卷
- 珠宝首饰行业供应链金融知识考核试卷
- MOOC 国情分析与商业设计-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MOOC 大学体育-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光伏发电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国家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
- DB64++1996-2024+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初中八年级数学课件-最短路径-将军饮马问题
- 信息论与编码期末考试题(全套)
- 医院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章程
- 房地产销售价格优惠申请表-
- 绿化自动滴灌系统施工方案
- 处理突发事件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