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心术》导学案(教师版)Word版_第1页
18、《心术》导学案(教师版)Word版_第2页
18、《心术》导学案(教师版)Word版_第3页
18、《心术》导学案(教师版)Word版_第4页
18、《心术》导学案(教师版)Word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8、心术导学案(高二16-20班)(教师版)主编人:莫文英 审核人:伍雪玲 终审人:饶志青 使用年级:高二实验班【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 2. 了解苏洵其人,体会他论说文真切鲜明的特点 3、与六国论进行比较阅读 【教学重点】1.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2、体会苏洵论说文真切鲜明的特点【教学难点】:难点是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理清思路。【学法指导】:预习、朗读、质疑探究、小组合作一、课前检测1、作家作品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时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著名散文家。著有嘉祐集。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地说服力。其文章语言古朴简劲

2、、凝练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比喻。苏洵的论文,见解精辟。他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2、文题背景北宋中期,国势日弱,民族矛盾十分严重,来自西夏、契丹的侵略气焰日益昌炽。为求苟安,宋每年都得向契丹、西夏纳币输帛,结果,极大地削弱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针对这种情况,苏洵花了很大精力研究古今兵法和战例 ,权书十篇就是他系统研究战略战术问题的军事专著,本文是其中一篇。3、解题:如何理解题目心术?明确:1 、居心(多指坏的)。如 “心术不正” 2、 心计、计谋。 本文讲将领的心理修养,制下御敌之道,以及运思、

3、机权之术,全文都是围绕着为将的心术发挥,故题作心术。 二、自主学习1、翻译与理解【1】为(动词,担任、作为)将之道(原则、方法),当先治(修养)心(心性)。泰山崩于前而色(脸色)不变,麋鹿兴(突然出现)于左而目不瞬(名词作动词,眨眼),(1)然后可以制利害(形容词作名词,利益和祸患),可以(可以凭借)待(对付)敌。【2】凡(一切、所有)兵(军事)上(通“尚”,崇尚、提倡)义(正义);不义(名词作动词,合乎正义),虽(即使)利(有利)勿动(行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连词,表并列关系)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2)夫(句首语气词,表要发议论)惟(副词,只有)义可以怒(使激愤)士,士以义怒,可与(

4、参与)百战。(3)【3】凡战之道,未战养(积蓄)其财(财力),将战养其力(战斗力),既战养其气(士气),既胜养其心(心性)。谨(形容词作动词,小心对待)烽燧,严(形容词作动词,严肃对待)斥堠(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这里名词活用为动词,侦察、瞭望),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用来的方法)养其财;丰犒而(表目的,不译)优游(悠闲自在)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发奋自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完全实现)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连词,表承接,就、便)有馀勇,欲不尽则有馀贪(追求)。故虽(即使)并天下,而士不厌兵(名词作动词,打仗),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

5、通“怠”懈怠,)也。(4)不养其心,一战而(连词,表顺承,就、接着)胜,不可用矣。【4】凡将欲智(聪明)而严(严厉),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5)故士皆委(托付)己而听命,夫安(怎么)得(能够)不愚?夫惟士愚,而后(才,方才)可与之皆死。【5】凡兵(军队)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动,知敌之(结构助词,的)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形容词作名词,险要的地方)。(6)邓艾缒兵于(到)穴中,非刘禅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轻视,轻敌)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试探)敌,而又以敌自尝,(7)故去就(动词作名词,离开与靠近的决定)可以

6、决。【6】凡主将之道,知理(明白道理)而后可以举兵(用兵、出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了解形势)则不沮,知节(懂得节制)则不穷。见小利不动(动心),见小患(祸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使受辱)吾技(技能、本领,此处指军事才能)也,夫然后有以支(对付,支撑)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8)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控制)百动。【7】兵有长短(形容词作名词,长处、短处),敌我一(数词作动词,是一样,相同)也。敢(谦词,冒昧)问:“吾之(结构助词,的)所长,吾出而用之(代词,指“吾之所长”),彼将不与吾校(较量);吾之所短,吾蔽(隐藏)而置(搁

7、置,藏拙)之,彼将强(偏偏,偏要)与吾角(较量,角斗),奈何(怎么办)?”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通“曝”,暴露)之,使之疑而却(退却);吾之所长,吾阴(暗地里)而养之,使之狎(轻视)而堕(陷入)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9)【8】善(善于,擅长)用兵者,使之(代词,指士兵)无所顾(顾忌),有所恃(依靠)。无所顾,则知死(为死,牺牲)之(代词,善用兵者、主将)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箠(名词作状语,用一尺长的鞭子)当(对着,面对)猛虎,奋呼而(连词,表顺承,就、接着)操击(挥鞭打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10)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裸露身子,露出手臂)而案剑,则乌

8、获不敢逼;冠(名词作动词,戴)胄衣(名词作动词,穿)甲,据(靠着、枕着)兵(武器)而寝,则(表假设,就、那么)童子(小孩)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助词,表停顿)能以形固(使牢固),则力有馀矣。(1)(句式:状语后置句)译:即使是泰山在眼前崩塌而脸色不改变;麋鹿在身边突然出现而眼睛不眨。(2)(句式:判断句)译:这不是一动就有危害,而是因为后来将有不能应付的事情发生(3)(句式:被动句)译:只有正义能够使士气激愤,士气因为正义被激愤,就可以参与一切战斗。(4)(句式:判断句)译:这就是黄帝经历了七十次战斗而士兵也不懈怠的原因。(5)(句式:被动句)译:聪明就不能被揣测;严厉就不能被冒犯

9、(6)(句式:状语后置句)译:然后才能够从危险的地方出兵(7)(句式:宾语前置句)译:同时也用敌人的反应来检验自己(8)(句式:状语后置句)译:只有善于培养本领又自爱的人,才在天下无敌。(9)(句式:判断句)译:这就是灵活运用长处和短处的方法。” (10)(句式:判断句)译:空着手遇上了蜥蜴,也会吓得面容变色而后退,这是人之常情。 诵读后思考: 本文共8个自然段,各论述了什么内容,请概括。明确:1论“将”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2论“兵”(“凡兵上义”) 3论“战”(“凡战之道”,有四养) 4论战时为将之道(“智而严”)士则应“愚” 5论战时用兵之道:知彼举例论证 6论战时用兵之道:知己

10、(“知理、知势、知节”) 7论运用长短之术(避实击虚和暴短阴长的辩证思考) 8论善用兵之道(“无所顾”、“有所恃”) 三、合作探究1、各自然段的中心句都是文段的第一句,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明确:治心(首段)、养士(二、三、四段)、审势(五 、六段)、出奇(七段)、守备(八段)。先解决思想意识问题,再注重具体的战术和安排;先提出将帅所需的素养与条件,再论述士兵的表现与结果。2、本文第8段的材料组织与其他七节有何不同?请具体分析。明确:第8段采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用“尺笙当猛虎”和“徒手遇蜥蜴”两个比喻来对比说明“有所恃” 和“无所顾”的区别,又用“袒裼而按剑”和

11、“冠胄衣甲,据兵而寝”的具体事例作比来说明“善用兵者以形固”的道理。全段文字通俗易懂,与前文的纯粹说理截然不同,使文章充满变化而不拘泥于一种形式。3、本文在论证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论证了哪些关系?明确:文章切实讲理,以理服人,以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光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如:战争中的“义”和“利”的关系;战争与财、力、心、气的关系;战争的阴长和暴短的关系等。另外,文章还阐述了智与愚,理和势,忍和勇,静和动,尝敌和自尝等众多双方因素的关系。 4、本文的语言具有什么特色?你能说说吗?明确:文章的语格十分鲜明。 起语多用“凡”字 ,使行文理直气壮; 转接多“然后” “而后”、“故” ,语气果断斩截;排比和

12、对偶句有十几处之多,音韵铿锵,气势不凡。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四、检测反馈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兴:兴起。 B.彼固有所侮而动也侮:侮辱。C.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支:支撑,对付。 D.冠胄衣甲,据兵而寝据:拿着。参考答案:C(A.兴:突然出现;B.侮:轻视,轻敌;D.据:靠着,枕着。)2.下面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 B.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C.彼固有所侮而动也D

13、.知节而后可以用兵 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此用长短之术也参考答案:D(运用;A.打仗;军队;B.将领;将会;C.本来;巩固;)3.下面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 B.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C.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D.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参考答案:B(A.“上”通“尚”;C.“殆”通“怠”;D.“校”通“较”。)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夫惟义可以怒士 B.丰犒而优游之 C.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D.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参考答案:C(A.怒:使受激励;B.优游:使悠闲自在地生活;D.暴:使暴露。)5.

14、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谨烽燧,严斥堠B.邓艾缒兵于穴中 C.知此者,可以将矣D.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参考答案:A.(谨:形容词作动词,谨慎地设置;B.缒:名词作动词,垂下绳子;C.将:名词作动词,做将领;D.冠:名词作动词,戴。)6.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B.而又以敌自尝 C.夫惟养技而自爱者D.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参考答案:A(状语后置;BCD宾语前置。)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谨烽燧,严斥堠 :斥责堠吏 B.使之狎而堕其中:轻慢 C.故一忍可以支百勇:抵御 D.袒裼而案剑: 脱去上衣,露

15、出上身 参考答案:A(斥堠:侦察巡视)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能以兵尝敌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奋呼而操击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则童子弯弓杀之矣 险以远,则至者少 参考答案:D(则:那么、就 A与:参与/结交、亲附 B 以:介词用/因为 C 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9.下列各项中没有运用对比手法一组是( ) A.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 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B.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 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 C.尺箠当猛虎,奋呼而操击 徒

16、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 D.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 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 参考答案:A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将领的原则,应当首先修养心性。必须做到泰山在眼前崩塌而面不改色,麋鹿在身边奔突而不眨眼睛,然后才能够控制利害因素,才可以对付敌人。 B.当战争尚未发生的时候,要积蓄财力;当战争即将发生的时候,要培养战斗力;当战争已经打起来的时候,要培养士气;当战争已经取得胜利的时候,就要修养心性。 C.魏将邓艾率兵伐蜀汉,从阴平小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用绳子拴着士兵从山上坠下深谷,如果不是蜀汉后主刘禅昏庸无能,那么百万大军也可以坐而捆绑擒获。 D.善

17、于用兵打仗的人,要使战士们无所顾忌,无所依仗。无所顾忌,就知道牺牲了也不值得可惜;无所依靠,就知道不至于一定失败。 参考答案:D无所依靠应为有所依靠11.下列各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知理而后可以举(发动)兵 知势则不沮(沮丧) 夫然后有以支(应付、支撑)大利大患B不足以辱(玷污)吾技也吾蔽(隐藏)而置之使之狎(阴险)而堕其中C此用长短之术(本领)也使之无所顾(回头)知此者,可以将(出发)矣D乌获不敢逼(靠近)冠胄衣(衣服)甲据兵(武器)而寝参考答案:A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善用兵者以形固 固不在战矣 B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

18、矣C夫惟养技而自爱者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D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知势而后可以加兵参考答案:B13.下列各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说明行军打仗要有全局战略眼光,不能贪小失大。B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意为要尽量掩盖自己的短处,使敌人发现不了而犹豫不决。C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用兵打仗既要无所顾忌,又要懂得利用外物。D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善于用兵的人懂得凭借和利用形势,那么就有多余的力量了。参考答案:B(暴为显露)14.下列各个句字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作者所主张的用兵“心术”的

19、一项是:( )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兵有长短,敌我一也。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ABCD参考答案:C【拓展】阅读下面一段苏辙的六国论,完成15-16题: 六国论(苏辙)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犹,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