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第一讲 日本文化的形成与特征(一)一、 日本文化的形成与特征1、日本民族的来源日本的古代文明主要分为绳纹文化和弥生文化时代。2、徐福东渡的意义 据说2000多年前,徐福的船队到了日本,带来了秦朝先进的稻作、冶铁、农耕、纺织、造船、医药等先进的中国文化,使停滞了数千年的绳纹文化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日本突然进入了掌握稻作技术、青铜器和铁器的弥生文化。总之,徐福东渡为日本带去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和技术,这是日本第一次大规模地接受到中国的文化,在日本由野蛮社会进入到文明社会的进程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二) 日本文化的特征1、 开放性所谓开放性是指日本总是不失时机地接受人类最
2、先进的文化,从而加速了日本文明化的进程。2、自主性所谓自主性是指日本在接受他国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不是像朝鲜、越南这些与大陆接壤的国家一样,没有消化吸收的余地而是全盘接受,以至于无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3、独特性上述两个特点都是在吸收外来文化时表现出来的,而第三个特点则是从日本保存与创新而形成自己独特文化的角度来说的。如,被神化了的天皇制,与中国的皇帝制度相比,日本的天皇制具有两大特征:一是与作为人间最高统治者的中国皇帝不同,天皇是被神化了的一种象征,只掌握精神权力;二是日本的天皇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并不掌握日本国家的实质性的政治权力。其次是以“道”字为中心的情感文化,如茶道、武士道、花道等。但
3、是,所谓具有独特性的日本文化并不是完全由日本自己创造的,而是在充分理解、消化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将其逐渐升华、提炼为颇具日本特色的文化。1、 大陆文化的传播日本究竟从中国学到了什么?又放弃了什么?这种选择对日本社会的发展及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日本吸收中国文化,它主要从中国引进了四大项内容, 汉字日本从中国引进了汉字,但迄今为止人们对汉字传播对日本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仅仅停留在文化的层面上,从经济意义上来说,有了文字,才能形成文书,就可以订立与土地有关的契约文书,以此建立规范的土地管理制度。正是汉字的传入才使日本文明程度有了飞跃性的发展。 律令制度 所谓律是指国家的法律体系与官僚体
4、制,令则指管理国民的租税和土地制度 ,日本通过学习中国的律令制度, 才得以建立起自己的国家管理机构,这种管理机构成为日本国家统治的基础。 儒教 日本从中国吸收了儒家思想,并使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成为日本人的精神文化,同时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的政治理念和家族道德观,成为日本伦理思想的基础。 中国佛教 日本从中国学到了中国化的佛教中国佛教成为日本哲学和精神思想的又一大支柱。日本放弃了科举制度和宦官制度。 第二讲 日本文化的形成与特征(二) 一、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在哪些方面实施了改革,并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1、近代天皇制的确立 通过版籍奉还(即各藩将领地奉还给中央政府)和废藩置
5、县(将藩改为国家行政区划的县),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治机构,同时,在日本近代法制体系的创建过程中,宪法占有重要的地位。1889年,日本仿照德国宪法,制定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宪法将立法、外交、财政、军事大权均集中在天皇手中,日本式的君主立宪体制近代天皇制从此确立。2、 移植西方的教育制度 明治政府成立后,将教育列为改革的重点之一。主张教育平等,建立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制。使得全民教育急速发展,到20世纪初完成了国民教育的普及任务,成为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达到了日本“富国强兵”的目的。3、 移植近代产业和经济制度 明治政府在移植近代产业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对外侵略的目的,重视发展军事工业,在造船
6、、炮兵工厂等方面投入甚多,此外,也促进了铁路、轮船、电信等近代交通、通信设施的发展。同时还引进了股份有限公司、银行、近代货币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加快了日本近代化发展的步伐。4、 创立了近代科学为了尽快吸收近代文明,明治政府通过聘请外国专家、兴办学校、派遣留学生等方式,大规模吸收和利用西方的近代科学。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日本在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医学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在明治维新30年后,日本已摆脱外国专家的指导,走上了独立发展自然科学的道路。 二、明治维新成功的要因1、没有强大的皇权政治2、善于学习的传统三、美国文化的吸收 1945年7月,美国、英国和中国联合发布了波茨坦公告公告声明19
7、45年9月2日,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举行了日本战败投降的签字仪式,日本成为美国独家的战利品。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和美国占领时期,日本又进入了大量吸收美国文化的时期,也成为日本的第二次开国。通过铲除军国主义势力、实现政治民主化等改革,日本又一次抓住机遇实现了第三次腾飞。第三讲 日本的社会形态 一、独特的日本社会形态中根千枝是日本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她提出“纵式社会”是日本社会的主要特征,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资格”与“场合” 所谓“资格”是指一个人所拥有的姓氏与身份,以及后来所获得的学历、地位和职业等。 “资格”就是一个人的身分以及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而与
8、“资格”相对,“场合”是指人们的生活空间,即一个人所待的场所即单位。中根千枝认为,在“资格”与“场合”之间,日本人比较重视“场合”。 2、“纵式”关系和“横式”关系 这是与“资格”和“场合”相联系的概念,也是中根千枝理论的核心内容。所谓“纵式”关系就是指上下关系,如亲子关系、师徒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等。所谓“横式”关系就是指平行的关系,如兄弟姐妹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等。日本人更重视 “纵式”关系。二、中日社会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国是个网络社会而言,而日本是一个链条式的排列关系。第二,中国既重视纵式关系,如忠孝观念,就是一种纵式关系的表现,但我们也强调横式关系,这是因为网络
9、社会决定的。第三,中国和日本都是重视长幼有序的社会,但是,在中国长幼有序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规范,但是,在有才华、有能力的个人和功臣的面前,序列规范随时都准备让位。而日本却处处都怕打破长者的权威,在谈论自己的观点时也不忘严守序列关系,不敢率直地犯上。 三、日本企业的特色 基于日本独特的纵式社会的社会形态,在日本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企业文化和特色。 1、终身雇佣制 所谓的终身雇佣制,就是指在无特殊情况下,企业与被雇佣者之间的雇佣关系是属于终身的,这个终身是指到退休的年龄为止。终身雇佣制的优点是,雇用关系和薪金的安定性能够让被雇佣者与雇佣者之间形成连带关系,提高被雇佣者对企业的忠诚度,激发他们技
10、术革新的热情,但是,雇佣的安定性致使被雇佣者安于现状,没有了开发个人能力的热情。2、年功序列制年功序列就是根据工龄、贡献决定职位和薪金高低的论资排辈的一种制度。也就是说,工龄越长、薪金待遇越高、地位也越高,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日本人一旦归属了某一个集团或公司,很少考虑中途跳槽的原因。 终身雇佣制是年功序列的前提。在这样的公司运营机制下,即使你再有能力,但如果你没有达到所规定的最低工作年限,也得不到晋升,自然你的收入了不会很高,这会压制一些优秀的人才,让他们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制度给他们带来了安全感,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意识。第四讲 日本的家庭和婚丧嫁娶一、 日本的家庭1、
11、家庭中的“资格”与“场合” 日本纵式社会的特征,决定了在“资格”和“场合”之中,更强调“场合”,这种意识也同样反映在日本人的家庭理念中。与中国家庭重视血缘关系不同,日本家庭,并不完全强调血缘关系,同样考虑“场合”问题。如果一个家庭中没有了男性继承人,中国更趋向于领养一个有血缘关系的男子,比如自己兄弟的孩子等,这叫做过继制度,以延续香火。而日本则不同,日本通常是吸收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男子作婿养子。为了自己家业的繁荣,招婿入门以继承家业在日本是很普遍的事。实际上,日本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母权制的色彩非常严重,招婿婚是主要的婚姻方式,直到12、13世纪才开始向嫁娶婚的形式转变,这种婚姻形式直到1
12、4世纪才得到普及。形成中日两国之间上述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在家庭观念之中,中国人更注重血缘关系,而日本人则注重超越血缘关系的“场合”,其目的是为了家业的存续和繁衍。在日本传承了几百年的家族企业及茶道或花道流派并不鲜见,就是因为他们并不特别强调血缘关系,而是强调家业及技艺的传承,这也是他们的家业与技艺代代相传,不会中断的原因。2、家庭中的等级关系这里所说的等级制度是指法律和习俗承认某些人在家庭中拥有特权而另一些人却没有。中日两国之间均有过“男尊女卑”的观念,但现在中国提倡男女平等,“男尊女卑”的观念日趋减弱,而日本仍然有严重的“男尊女卑”现象,无论在家庭和社会,日本女性均无法与男性享受同等的权利。
13、二、 分工明确的日本夫妻 在日本的家庭之中,丈夫对妻子称为“家内”,妻子把丈夫称为“主人”,夫妻之间的家庭和社会分工非常明确,“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表现得非常突出。三、 日本人的婚丧嫁娶 1、恋爱与结婚 日本人大多也是自由恋爱。男女双方在恋爱中,自然把两人是否“习性相投”作为选择对象的第一条件,但是作为第二条件,男性提出来的是“会干家务、会做饭”,而女性提出的则是“有稳定的收入”,仍然逃不脱“男主外、女主内”的男女性别分工的模式。 日本是一个多神教的国家,各种风俗习惯并存。神前仪式就是在日本神社的神殿中举行,主婚人向神报告两人结婚一事。佛前仪式就是在佛教寺院中向佛祖汇报结婚一事。教会仪式就是
14、按照西方人的习惯在教堂里举行。人前仪式就有些与我们的形式相同,即在双方父母与亲友面前举行的婚礼。2、 葬礼在日本基本都是按照自古以来流传的佛教的形式举行葬礼。第五讲 日本人的人际关系与习俗一、“娇宠”心理这个概念是由日本著名精神病专家土居健郎提出的。1、何谓娇宠心理简单地说就是恋母情结,是婴幼儿对父母依赖、撒娇,希望得到父母宠爱的一种心理。娇宠心理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 娇宠心理是一种爱,是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一种感情或情绪,比如,亲子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无需用言语表达的一种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第二, 娇宠心理是以“地位的差异”和权威为前提,是下位者对上位者的强烈依赖,含有“服从权威”的意思。在
15、娇宠心理的第一层含义中,应该是人类通用的,不好看出太大的差别,但是从第二层含义中,却能看出日本人独特的心理与思维意识。因此,西方的一些人类学家认为,“日本人是缺乏独立性,是相互依赖性的民族”。2、娇宠心理形成的原因形成这种娇宠心理的原因就是日本男女性别分工所带来的,家务与育儿完全由母亲承担的育儿方式。由于家庭等级观念的影响,日本家庭更强调女性的角色,男子更关注外面的世界。日本孩子就出现了孩童时在母亲的娇宠和呵护的环境下成长,而到了成年就要进入一个受到礼仪和各种繁缛的规矩约束的清一色的男性为主导的工作环境,日本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历反差较大的两个环境、并在教育上存在非连贯性的特点是日本人娇宠心理形成
16、的主要原因。3、娇宠心理在人际关系中的反映日本人的“娇宠”心理表现在人际交往中主要具有两方面的特征:第一、“娇宠”关系以相互依赖为前提,因而日本人人际关系的模式是相互依赖的。他们根据人的亲疏关系,也就是是否存在“娇宠”(依赖)关系,来区分内外,建立一种内外有别的人际交往关系。他们一般把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主要分成三个同心圆:第一个圆称为内圆,是离自己最近的那个圆。在这个圈子里是与自己有“娇宠”关系的人,也就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子关系以及关系密切的亲属。在这个圈子里,可以毫无顾忌,为所欲为。第二个圆,即中圆。这个圆是由朋友、熟人、邻居组成的圈子。在这个圈子里,没有娇宠关系,需要客气,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17、要有礼节,彬彬有礼,还要讲究和谐,与人和睦相处,否则,会被视为异类,会遭到集团的抛弃。第三个圆就是外圆了,这个圈子是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人,所以,对这个圈子的人既没有娇宠关系,也没有必要客气。而且一般来说,日本人对外圆这个圈子的人是漠不关心,甚至是冷酷的。 第二, “娇宠”的词语,还有一种模糊不清,界限不分明的含义。因为在内圆中建立起来的娇宠关系是日本人性格养成的基础和起点,所以导致了日本人是非不清、逃避责任、做错了事希望对方尽快忘却的易于健忘的心理特征。第六讲 宗教与日本人的生活一、 多神教日本人的宗教信仰非常随便,他们没有一个固定的宗教,他们属于多神教的民族。在日本人的宗教观念中,多神和多
18、佛的概念是并存的。 日本主要的宗教是佛教和神道教,大部分日本人都是两种宗教的教徒。但是佛教和神道教也属于多神教的范畴之类,在日本,人们对一神教倒反而无法理解。日本人总是将神佛并称,许多日本人家里都有一个“佛龛”,但“佛龛”里既供奉神道教的东西,又有佛像,同时还供奉着祖先的照片。二、日本神道教在日本,最让日本人产生亲近感的宗教就是神道教。因为神道教的一些习俗与仪式直接影响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三 、靖国神社问题靖国神社是位于日本东京都九段坂的一座神社。靖国神社建于1869年8月6日(明治2年6月29日),原称“东京招魂社”,以纪念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内战戊辰战争中为恢复明治天皇权力而牺牲的军人。在1
19、879年(明治12年),东京招魂社改名为靖国神社。靖国神社在明治维新后是供奉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包括甲午战争(1894-5年)、日俄战争(1904-5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日本全国神社都由内务省管理,唯独靖国神社由军方管理。在二战时期主要由陆军省和海军省直接管理。现在在靖国神社存放着接近250万名为日本战死者的灵位,其中有210万死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二战之后,遵循政教分离原则,改组为一般民间的宗教法人。尽管这样,靖国神社并没有在亚洲各邻国引起特别大的关注。真正成为外交问题的是,1978年秘密将14个被盟国远东军事法庭处决的甲级战犯的牌位放入了靖国神社的供奉的名单里。这些甲级战犯包括首相
20、东条英机、外相广田弘毅和陆军大将土肥原贤二。正由于这些主要战犯的灵位也同时被供奉于神社内,所以每当日本政要前往靖国神社参拜,都会引起二战期间遭受过日本侵略的亚洲国家及人民的反对和愤慨。第七讲 武士道所谓“武士道”乃指武士的道德及行为准则。从八、九世纪武士的产生到明治初期武士的解体,武士这个群体在日本社会上活跃了1000余年。一、 武士道的产生在7世纪,经大化革新,日本建立了古代天皇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但到了9世纪的平安时代,随着律令制的逐渐破坏和庄园制的建立,享有政治特权的官僚贵族逐渐掌握了政治权力,天皇则渐渐远离了实际的政治决策的中心。此时,武士作为日本社会武力争夺土地资源和政治权力的产物,
21、也在9世纪的平安时代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由于庄园领主之间争夺土地的斗争日趋激烈,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庄园领主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武装,一来用武力防止其它庄园的武力侵夺和维持庄园的安全,二来以武力侵占其他庄园的土地。到了9世纪中叶以后私人武装形式的武士们已经发展成为被社会各方公认的军事力量,并在10世纪形成了以乡领主为核心的地区性军事集团武士团。二、武士团的道德观对武士道德观产生影响的,除了儒家思想之外,还有佛教禅宗。当时由中国传入日本、并在日本迅速普及的禅宗,以其对现世“无常”、“空无”及“死生如一”的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迎合了武士阶层的生活状态和心理需要,对武士道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2、三、武士道的变化1603年,德川家康统一日本,建立了德川幕府,因为幕府都城设在江户(就是现在的东京),所以德川幕府时期又被称为江户时期。武士主要职能从战斗者转变成了行政官僚,生活来源也由土地转化成了禄米。他们提倡 “尽忠死难”的所谓“武士精神”,向武士们灌输“忠于主君”、“不顾身家”的思想,还要有“报恩、克己、面对死亡而不动摇的勇气”。日本明治维新的先驱者吉田松阴提出了“忠魂不灭”说。他认为一般人死则魂灭,而忠魂则不同,忠魂将永久不灭。这一理论及其实践,使人们认为效忠天皇、为天皇而死的人就可以成为忠魂,就可以永世不灭,从而令其充当对外侵略扩张的炮灰。第八讲 日本的天皇制一、古代天皇制大约至六世
23、纪末,日本第一位女皇推古天皇即位,但是她并不亲自执政,而是让他的外甥当太子,并让他总揽朝政,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圣德太子。圣德太子在日本历史上的重要功绩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志在仿效中国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二是开始学习具有当时世界最先进文明之一的中国文化。这也是日本第一次大规模吸收外来文化的开始。 天皇的称号实际出自圣德太子之口,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个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登基之日就是圣德太子杜撰的。日本古代天皇制是与近代天皇制性质截然不同的政体,是全面学习中国而建立制度,但与中国的中央集权制相比,日本的天皇制具有两个最为显著的特征;第一,天皇的精神权威
24、与政治权力相结合的时间极为短暂,只有100年,而且即使是在这100年中,日本天皇也没有向中国皇帝一样达到权力的顶峰。所以,日本并没有发展成为如中国一般的绝对集权的君主专制的国家。第二,日本没有吸收中国的科举制度,所以,它的中央贵族的世袭特权却在法律上得到了承认,而且他们在官阶、地位和俸禄等方面都要受到特殊的优待。这样的结果,自然会与皇权至上的封建官僚体制产生矛盾,这也是作为古代天皇制政治、经济基础的律令制在日本最终得以消亡的重要原因。二、近代天皇制面对近代危机,日本实施了历史上著名的明治维新。 1889年2月11日,日本特意选择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登基的日子,通过明治天皇向国民颁
25、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从明治宪法可以看出,天皇掌握了立法、司法、行政和军事大权,天皇的权威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然而,明治维新以及明治制宪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让日本成为除欧美国家之外,唯一一个步入近代化行列的国家,但是,它也存在许多致命的弱点,而且它所存在的致命弱点最终让日本的近代国家走上了崩溃。三、走下神坛的日本天皇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及明治制宪建立了近代天皇制,从形式上是一个君主立宪的法制国家,但实质上是一个以神道和家长制为基础的君主制国家。此时,“忠君爱国”、“忠孝一体”等被作为天皇制国家的道德支柱受到了大肆鼓吹。将大众卷入了旷日持久的侵略战争之中。1945年8月15日,天皇宣布接受
26、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8月30日,联合国占领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率领美国第6军和第8军46万军队进驻日本,控制了日本的大城市和战略重心。1946年元旦,裕仁天皇在美国占领军的授意下,发布了“建设新日本”的诏书,这就是在历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人间宣言”。通过“人间宣言”,使号称作为一千多年来“万世一系”的“现世神”的天皇终于走下了神坛。麦克阿瑟向日方提出了全面修改明治宪法的指示。但是美国占领军仍然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其保留天皇制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如果美国答应保留天皇制,将有利于促使日本早日投降,从而大大减少美军的战争伤亡。第二,保留天皇制有利于满足战后国际政治及远东政策的需要,使日本成为远东
27、地区抗衡苏联的坚定势力。天皇将为美国在占领期间推行统治政策提供便利,并有助于防止社会革命或动乱的发生。第三,“和平宪法”的性质本身也是天皇制得以保留的一个原因。天皇制的保留同时也存在着消极作用。其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尽管天皇只是日本的象征,但是,由于“和平宪法”对天皇的规定是将战前统治帝国的天皇与战后民主主义嫁接的结果,所以,天皇成为了团结全体国民、受到全体国民景仰的中心,天皇的神圣意义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第二,裕仁天皇经历了侵华战争和珍珠港袭击而不退位,导致日本国民未能充分认清其战争的责任并诚恳地表示道歉,从而对日本民主和世界和平都产生了不良影响,也为军国主义思潮的复活留下了可
28、能。 第九讲 节日文化一、 新年日本人认为祖先的灵魂是附着在松树上回来保佑家人的,因此,新年期间要在家门口摆上一棵松树称之为“门松”。 “鏡餅”是新年最重要的供品,人们认为它可以把神的保佑带来,是神与人的媒介,当人们把供奉在神佛之前的年糕撤下来分开吃掉的时候,就获得了神的保佑。吃完年夜饭,看完红白歌会,在接近半夜12点的时候,日本人一般走出家门,前去参拜神社并聆听新年的钟声。因为是新年的第一次参拜,因此称为“初詣”,中文应该叫“初次参拜”。此外,日本人还有在新年聆听新年钟声的习惯。据说除夕夜敲钟的习俗是在我国宋代时期作为一种佛教仪式传入日本的。二、成人节 每年新年开始后,即一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一
29、是成人节。日本的习惯是按满日子来计算。 按照日本现行的法律规定,在年满20岁正式进入成人行列之后,才可以饮酒、吸烟,并具有了投票的权利。在成人节这一天每个市的政府机构都要出面来为这些步入成人社会的新成人们举行盛大的庆贺仪式。三、节分所谓节分,就是季节变换的意思。季节变换一年中应该有四次,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但是在日本是从江户时代开始节分主要指立春的前一天以及在这一天举行的各种传统活动。 在每年立春的前一天(2月3日或4),日本人有撒豆驱鬼的习俗。预示着新春来临之前驱赶一切魔鬼和灾难,迎来风调雨顺的新生活。四、偶人节日文叫“雛祭”,中文翻译成偶人节或女儿节,也叫桃花节。其实,日本的
30、女儿节来源于中国的上巳节。上巳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据说上巳节的习俗是在奈良时代传入日本的,但是,女儿节正式起始时间并不在室町时代,而是在江户初期。最初人们把用纸做的一对男女立姿偶人竖靠在小巧的屏风前,并摆上草饼和白酒等供品。后来又出现了身穿各种衣服的各种形态的偶人,以及仿照家具、嫁妆等日常用具。五、端午节(儿童节)5月5日端午节,但是在日本被称为“儿童节”主要是专门为男孩子举行庆祝活动的节日,所以,准确地讲应该叫“男儿节”,由此可见,这个节日与中国的端午节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在端午节期间,凡是家中有男孩的家庭都要在家中摆放武士偶人和甲胄,并在房子外边高高悬挂起鲤鱼旗幡。现在在端午
31、节,成为祝愿男孩子健康成长、出人头地的节日,挂鲤鱼旗是祝愿家中的男孩子能像鲤鱼跳龙门一样有出息。一般是端午节的早晨挂出去,傍晚的时候收回来。六、 盂兰盆节和中元节盂兰盆节是每年的7月15日,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也称为“盂兰盆会”。这是为了纪念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莲的日子,藉以表扬他的孝道。佛教徒每年都在7月15日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并在这一天拜祭死去的亲人,我国民间俗称鬼节,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佛教中的盂兰盆节在道教中被称为中元节。现在,在日本为了庆祝中元节,不仅是为了拜祭死去的亲人,还为了祝贺对方平安度过上半年而寄去礼物。赠送礼物的对象主要有媒人、老师、
32、上司等一直关照自己的人,不在一起生活的父母,以及交往比较深厚的邻居等。七、七五三11月15日,日本人认为奇数是吉祥的数字,当男孩子为3岁、5岁,女孩子为3岁、7岁时,为了庆贺他们平安度过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而举行的一种庆祝仪式。第十讲 日本茶道一、茶种传入日本 日本人接触到茶的时间至少应该追溯到七世纪我国的唐代初期。但是,茶种子传入日本却是在八、九世纪唐代的中晚期,由两名遣唐学问僧最澄和空海带入日本, 但是,饮茶之风真正传入日本民间则是在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的镰仓幕府时期(相当于我国的南宋时期)由一个叫明庵荣西的法师完成的。撰写了一部名为吃茶养生记的书籍。他在书中从茶的种类、采摘、加工、制作以及
33、饮茶的功效等方面介绍了中国的饮茶文化。他提到,茶具有提神和健胃的功效,并将茶称为“可以延年益寿的妙药”。因此,荣西被尊称为“日本茶祖”。三、茶道的诞生真正将饮茶赋予一种修身养性的精神内涵,并给其加上了文化艺术色彩的是被后世尊为日本茶道开山鼻祖的村田珠光。珠光对日本茶道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改革:1、草庵茶室的设立珠光主张茶人要摆脱物欲的牵绊,通过不断的修行来参悟茶道的内在精要,把过去宽敞的茶室改为只可容纳6、7人的简陋居室。他指出,只有在斗室之间,人们才可彼此贴近,才能抛却一切杂念,全神贯注地品评各种茶艺,人与人的交流才能更加的深入。 2、把茶室的入口归为一处 书院式茶室有两个入口,一个是只有
34、将军和诸侯才能使用的“贵人口”,一个是专供普通茶客使用的“躏口”。村田珠光取消了“贵人口”,将自己的草庵茶室一律只设“躏口”。从此,无论身份高低进入茶室一律都要爬进爬出。 3、开辟通往茶室的“露地” 所谓“露地”就是小路。意思是告诉来饮茶的人,茶道乃引导人们摆脱喧嚣世俗的高雅之途,要想真正体味茶道的内涵,必须具有淡泊明志、清心寡欲的心境,他让人们通过“露地”进入茶室,意在为人们创造一个超然物外、远离尘世的心理转变过程。 4、制定了一系列的茶道规则在茶庵茶室中一律使用枯黄色的粗瓷茶碗,室内装饰使用简朴、暗淡的中国水墨画之类的作品等,以追求朴素无华、恬静优雅、返璞归真的氛围。5、淡化汉和界限珠光主
35、张不需要区别何为日本本土的东西,何为来自中国的东西,而应该兼容并蓄。 四、茶道的最终完善将茶道臻于完善的人物主要有武野绍鸥和千利休,他们对茶道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1、“和敬清寂”四字要诀“和”代表平和,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与和气。“敬”则指互相有礼有节、尊敬谦恭真诚地交往。在茶道的活动中,讲究人人平等,互敬互爱,没有上下尊卑和身份贵贱之分,以致达到“和敬”的境地。“清”即清洁、整齐。茶道对“清”的解释是,每一个来参加茶道活动的人都要发自内心地喜欢清洁,也要求饮茶者要拥有心智高远、清心寡欲的心境。“寂”是指茶事中恬静而超凡脱俗的气氛和饮茶者们专注、闲适的表情。 2、一期一会什么叫做“一期一会”
36、的心情呢?江户时代末期最大的茶人井伊直弼在所着的茶汤一会集中,对“一期一会”这样解释道:“追其本源,茶事之会,为一期一会,即使同主、同客可反复多次举行茶事,也不能再现此时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会,实为我一生一度之会。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计尽深情实意,不能有半点疏忽。客人也须以此世再不能相逢之情赴会,热心领受主人的每一个细小的匠心,以诚相交。此便是:一期一会。”日本茶人们在茶事中所抱的这种心态可以说是来自佛教的无常观。其目的是敦促茶人们珍惜每一次茶事,真诚地对待每一位茶人,相互之间谨言慎行,不但要求主客之间相互尊重、以诚相待,而且要求客与客之间也要相互尊重、以诚相待。让每一位茶人从每一次看似程序繁琐
37、复杂的茶事中去获取生命的充实感。第十一讲 花 道在日本现在把“道”字用来代表两种内涵:一种是带有日本特有的价值观念的哲学理念;另一种就是经过努力和修炼才能掌握的学问和技能。花道就是人们观赏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并逐渐将其引入日常的生活实际发展而来的,所谓花道,一言以蔽之,就是用植物或以植物为主的各种各样的材料祝贺而成的极具观赏性的艺术品。一、赏花的习俗 公元六世纪,中国的佛教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佛教中用花卉向佛像和死去的亡灵供花的风俗,也传入日本,这种花卉被称为供花。二、花道的产生1、插花形式的出现15世纪的室町时期,在日本的插花界出现了两个重要的人物。一个是池坊专庆,另一个是立阿弥,池坊专庆和立
38、阿弥将插在瓶子中间的花卉命名为“立花”,就是“站着的花”的意思。他们竭力在立花的风格上作出统一的规范,从而使立花具有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因此,这两个人被后人尊称为“日本花道的开山祖师”。2、立花与茶花在他们的努力下,在当时的花道界已经形成了两种插花形式:一种就是“立花”,这是在人们聚会或请人来观赏时所使用的一种进行刻意装饰并较为正式的插花形式;另一种叫“茶花”,是用在茶室中的。从“立花”和“茶花”的风格来看,“立花”追求的是人工雕琢的形式,而茶花则是随意、自然,无须人工雕琢的;从“立花”和“茶花”的形状来看,“立花”是有一定的形状和相对固定格式的,而“茶花”则没有一定的形状和固定的格式。三、花道
39、的理论化及发展16世纪,京都六角堂顶法寺和尚池坊专应对立花的方法进行了整理归纳,最终撰写了日本花道史上的第一部理论专著池坊专应口传。到了江户时代,又出现了两种新的插花形式:一种是在吸收了“茶花”风格的基础上,对有固定形状要求的“立花”进行简略化的 “生花”;另一种插花形式是直接继承了无固定形状和格式的“茶花”而来的 “投入花”。明治维新之后,日本面向西方敞开了国门。在花道艺术方面,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由小原流的创立者小原云心创造的花道造型“盛花”给这门艺术带来了彻底的革命。四、日本花道的流派1、 池坊流 池坊流是日本花道界最传统、历史最悠久的一个流派。池坊流的插花形式以“立花”为主,枝条数目取奇
40、不取偶,一般以九条枝条最为常见,这九条枝条各安排在上、中、下段,形成特异的格调,插时各枝有一定的顺序和位置,不能前后倒置,总体成垂直并稍成圆柱型。它的插花构图着眼点在于线条的构成,讲究线条美。 2、未生流未生流是江户时期末期由未生斋一甫创立的。未生流以儒学的天地和合思想作为插花的基本原理,有意识地将构成世界万物的“天地人”的理念带入插花之中,即以天圆地方规则组合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作为插花的基本花形,为插花技艺赋予了宗教的色彩。未生流虽然给插花赋予了高深艰涩的理论,但实际上它可用任何器皿、任何花草在直角三角形的花形中插入花枝,所以,它的插花技法,既简单明快,又有章可循,深得花道爱好者的喜爱。3、小
41、原流小原流是明治时期末期由小原云心创立的一个流派。小原云心借助西洋园艺的灵感,发明了一种新的插花形式,叫做盛花。小原流对花道界所做出的另一大贡献,就是改变了花道的传授方式。在以往的花道界中花道师傅传授技艺都是以一对一的收徒的方式进行的,而到了小原云心之子小原光云时期,他采用了在私宅中将弟子们集中起来集体传授的方式,为大量培养花道人才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子,也为花道技艺的普及做出了贡献。4、草月流草月流是1927年由敕使原苍风所创立的一个流派。草月流对传统的插花技艺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以往的插花技艺太受形式的束缚和固定格式的约束,因而提倡自由使用插花器皿,在造型上不拘于形式,在素材上打破束缚,他们所
42、创造的插花形式被当时称为“前卫插花”。没有固定的格式和形状,充分表现个性、新鲜自由的插花形式或许就是草月流的特色。第十二讲 浮世绘什么叫做浮世绘?浮世绘是产生于日本江户时代江户地区的反映普通庶民情感、生活、审美意识的一种特殊的实用的彩色版画,是一种极具日本民族特色的美术形式。因此,在西方人撰写的日本美术史中,日本的浮世绘被称为日本美术的主要画种,甚至成为日本画的代名词。一、浮世绘的形成与发展1、浮世绘的诞生 “町人文化”(即市民文化)的高潮。日本浮世绘正是顺应市民经济文化高涨的年代而产生的,它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市民文化热潮的先锋人物是井原西鹤,它是一位浮世小
43、说家,其代表作是好色一世男、好色一代女、好色五人女等。由于浮世小说风靡了整个江户城,应出版商的要求,一些画家开始为浮世小说做起插图,这是浮世绘的开端。后来,浮世绘终于从浮世小说的插图中脱离出来,成为一种供人们欣赏的独立的美术作品。2、浮世绘的技艺从制作手段上看,浮世绘分为两种:一种是木版画,另一种是肉笔画。前者是刻制印刷而成,后者是手绘而成。与刻制印刷而成的木版画相比,江户时代的人们更珍惜比版画产量小的肉笔画,也留下许多优秀作品。1670年菱川师宣将单一墨色印刷的单幅木版画,当时叫“一枚绘”卖出,故被称为“浮世绘”的开山祖师。他的代表作回首美人图被作为日本重要的文化遗产存放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内。
44、18世纪中叶,铃木春信创造出彩色印刷的浮世绘-锦绘(錦絵)。锦绘是一种多次印刷着色的版画,由十几个雕版多次叠印制成,工艺非常复杂。但锦绘使浮世绘的印制水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此为日本的浮世绘揭开了一个五彩斑斓的崭新的世界。 二、浮世绘的三大功能1、宣传花柳街的美人画浮世绘的始祖菱川师宣,以及铃木春信、鸟居清长等都是美人画的高手。铃木春信、鸟居清长、喜多川歌磨。在众多浮世绘美人画家中,喜多川歌磨是最具代表性的画家,有人甚至说,喜多川歌磨的出现标志着浮世绘全盛期的到来。2、宣传歌舞伎的剧照画 在以歌舞伎为题材的浮世绘中,主要以舞台上的剧情和剧照居多,但也有歌舞伎演员的肖像,而歌舞伎演员的肖像画是最
45、为出名的。茑屋重三郎推出的画家就是后来成为浮世绘艺人画师的东洲斋写乐。他的代表作为三世大谷鬼次之奴江户兵卫、三世佐野川市松之祗园町的白美人。3、宣传旅游景点的风景画 到了江户时代的后期,葛饰北斋和安藤(歌川)广重为浮世绘带来了新的风格风景画。 葛饰北斋的著名代表作富岳三十六景、诸国名桥奇览等,而富岳三十六景就是以富士山为主体,把富士山分成36个角度和背景分别表现了出来,生动地描绘出庶民阶层对富士神峰的亲近感情,他采用大胆的构图和色彩,作品构图新颖、画法独特,深受大家的喜爱。其中神奈川冲浪里、凯风快晴、山下白雪成为富岳三十六景的代表作,并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葛饰北斋无疑成为风景浮世绘的代表性画家。
46、 与葛饰北斋同一时代的另一位以画风景闻名的浮世绘画家是安藤广重(歌川广重)。与狂放不羁、热衷于自由创新的葛饰北斋不同,歌川广重的创作风格则追求亲切,保持原汁原味的本土特色,因此,在日本人的眼中葛饰北斋的艺术征服了世界,而在日本民间歌川广重的影响力甚至远远超过葛饰北斋。他创作的东海道五十三次的系列作品引起了轰动。三、浮世绘对西方美术史的影响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之后,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一下子涌入了日本,日本独特的商品也开始远销到欧洲。在日本商品的包装纸上印制的浮世绘也开始影响了当时的印象派画家。当时西方的前卫画家,如、梵高、等人都从浮世绘中获得各种有意义的启迪,如:无影平涂的色彩价值,取材
47、日常生活的艺术态度,自由而机智的构图,对瞬息万变的自然的敏感把握。对日本艺术的崇拜,以致在欧洲社会刮起了和风热潮。 第十三讲 歌舞伎 歌舞伎是日本所独有的一种戏剧,也是日本传统艺能之一。在日本国内被列为重要无形文化财,也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歌舞伎的起源 歌舞伎诞生于400多年前的1603年。这一年德川家康宣布在江户地区建立德川幕府,使日本进入了最后一个军人封建专制的时期江户时代。而这一年一个叫阿国的女子首先在京都街头演出了名为“”的舞蹈,这种前所未有的舞蹈形式震惊了日本全国,这一年被称为歌舞伎的诞生年,阿国则被公认为日本“国戏”歌舞伎的创始人。三、歌舞伎的发展 歌舞伎从民俗发展成日本的国粹文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她经历了由"游女(妓女)歌舞伎"到"若众歌舞伎",最终发展到现在的歌舞伎的原型"野郎歌舞伎",逐渐成为现在这样专门由男演员演出的纯粹的歌舞演剧的艺术,而且将过去以舞蹈为主的歌舞形式,改成了具有故事情节的演剧内容。4、歌舞伎的流派歌舞伎分为两大艺术流派。一个是江户歌舞伎的代表,由市川家流派的创立者市川团十郎创造的“荒事剧”。它用抒情写艺式的演剧风格、文雅的道白,“隈取”化妆、夸张的表演动作,表现宫廷贵族武士家庭的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剧鉴赏与实践Ⅰ》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色彩基础II》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夫妻公司的解散协议书范本范本
- 2024年供货环保协议书模板
- 2024年大宗贸易合作共赢协议书模板
- 相桥书院车位转让协议书范文
- 吉林师范大学《网球教学与训练Ⅰ》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整车零配件收购协议书范文范本
- 教育软件开发具体流程及管理规范
- 移动医疗服务护理团队配置方案
- 二手车拍卖成交确认书范本简约版
- 教师资格的定期注册申请表
- 淡水养殖技术培训
- 海思芯片HTOL老化测试技术规范
- 小学音乐人音四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5课童心-《荡秋千》教学设计
- 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8. 沏茶 -人教版(共14张PPT)
- 计算书水泵耗电输冷比
- 四年级英语上册课件-Unit 4 My home Lets learn -人教PEP版(共20张PPT)
- 最新版个人征信报告(可编辑+带水印)
- 人卫版内科学下丘脑疾病
- 三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10课 美丽的路灯|沪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