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范进中举》导学案(学生)_第1页
19《范进中举》导学案(学生)_第2页
19《范进中举》导学案(学生)_第3页
19《范进中举》导学案(学生)_第4页
19《范进中举》导学案(学生)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靖边县第六中学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总第 课时 上课时间: 主编人:陈云 审核人:陈云 班级: 组名: 学生姓名: 19.范进中举导学案(学生)【教师寄语】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学习目标】 1.理解对比和讽刺的写法与作用,把握人物形象。2.品味精彩的语言、动作、细节描写。 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课时安排】两课时【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查捷报”。文题点明了小说的主要人物(范进)和事件(中举)。“中举”是封建社会的秀才参加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2.走近作者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

2、椒人,清代小说家。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儒林外史。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仅四卷,吴敬梓一生中大半时间在南京、扬州两地,他所交往的多是些“上层人士”,如官僚豪绅、纨绔子弟、举业中人、清客等,对他们的卑污的灵魂,腐朽的生活,一切秽行劣迹,有较深刻的了解;加上他个人经济地位的剧变,使他与广大下层人民有较多的接触,这些成了他创作儒林外史的丰富素材。3.儒林外史 儒林:指读书人这个阶层;外史:是记载那些没有写入“正史”的不堪称道的轶事。儒林外史全书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为影,全书故事没有一个主干,但有一个贯串其中的中心,即反对封建科举、封

3、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极端虚伪的社会风气。作品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如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监生等等、在小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讽刺小说中,这本书获得很高评价。4.了解科举常识 (1)科举制度的起源:始于隋唐时代,明代八股取士,清代实行分级考试。 (2)清代科举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的前三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3)科举历程:童生生员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4)科举内容:八股文、五经、四书。【导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教师导引如果说孔乙己是一个充满笑声的悲剧,控诉了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的罪孽,反映了整个社会的世态炎凉。那么今天,当我们认

4、识又认识一位古代知识分子-范进,他原来也是个下层知识分子,年近半百终于考中了举人,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我们学习从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节选的课文范进中举。二、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中举( ) 作揖( )商酌( ) 拙病( ) 相公( )兀自( ) 带挈( )名讳( ) 桑梓( ) 啐在嘴上( )星宿( ) 狗血喷头( ) 腆着( ) 绾( ) 2.积累并解释下列词语:俱各欢喜不省人事今非昔比唯唯连声3.吴敬梓(17011754),字( ),晚年又号( ),( )代人,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父亲吴霖起,是一个具有儒家正统思想的知识分子,对吴敬梓的思

5、想有一定的影响。范进中举节选自( ),它是我国 代一部长篇( )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 )及( )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二)合作探究(温馨提示:精读课文,围绕问题勾划相关内容并批注。)1.范进为什么会发疯?对他的发疯应该怎样理解?2.分别找一个描写语言、动作、细节的句子,品味本文精彩的语言。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3.文中的范进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他有哪些性格特征?三、交流展示【我的疑惑】第二课时(二)合作探究(温馨提示:精读课文,围绕问题勾划相关内容并批注。)4.封建科举制度有怎样的危害?我们应树立怎样的学习观? 5.课文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的?对比的运用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四、

6、达标练习(一)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

7、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老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1.文中严监生的典型性格是什么 2.选文具有十分强烈的讽刺意义,作者主要是借助什么手法达到这一目的的?3.展开想象,试分析严监生前后三次摇头时的心理活动。4.对严监生的描写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试举例说明。5.你知道在外国文学作品中也有像严监生那样的吝啬鬼吗?请举一例。(二)拓展提升6.“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请写一句古诗词中表现人们“辛勤劳动”的诗句。 7.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和鲁迅笔下的( ),同为受科举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