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古诗复习要点[1]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0ff063c9-6198-49cd-8533-4cca2baf6dd8/0ff063c9-6198-49cd-8533-4cca2baf6dd81.gif)
![八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古诗复习要点[1]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0ff063c9-6198-49cd-8533-4cca2baf6dd8/0ff063c9-6198-49cd-8533-4cca2baf6dd82.gif)
![八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古诗复习要点[1]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0ff063c9-6198-49cd-8533-4cca2baf6dd8/0ff063c9-6198-49cd-8533-4cca2baf6dd83.gif)
![八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古诗复习要点[1]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0ff063c9-6198-49cd-8533-4cca2baf6dd8/0ff063c9-6198-49cd-8533-4cca2baf6dd84.gif)
![八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古诗复习要点[1]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4/0ff063c9-6198-49cd-8533-4cca2baf6dd8/0ff063c9-6198-49cd-8533-4cca2baf6dd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单元复习要点文言古诗与朱元思书 选自选自艺文类聚艺文类聚 本文是作者给朱元思的信中的一段话本文是作者给朱元思的信中的一段话 骈体文(骈文)骈体文(骈文)要求对仗、平仄,起源于汉末,兴盛于魏晋,要求对仗、平仄,起源于汉末,兴盛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盛行于南北朝。 作者作者吴均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指信函、文件必记注释 风烟:指烟雾 净:消散 共色:一样的颜色 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从,顺、随 东西:名词动用,向东行,向西行 许:表示约数 绝:绝妙 缥碧:青白色 直视无碍: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必记注释
2、 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 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这里作动词用。 直指:笔直的向上,直插云天 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相鸣:互相和鸣 千转:长久不断的叫,转,通“啭”,鸟叫声必记注释 鸢飞戾天: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鸢飞戾天: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的人。戾,至力追求名利的人。戾,至 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这些雄奇的山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息:使息:使平息平息 经纶世务者:治理政务的人。经纶,经纶世务者:治理
3、政务的人。经纶,筹划。筹划。 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就)流连忘返。“反反”通通“返返”。 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柯:树木的枝干。 在昼犹昏: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在昼犹昏: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那样昏暗。 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文言现象荟萃 通假字蝉则千转不穷(蝉则千转不穷(“转转”通通“啭啭”,鸟叫声),鸟叫声)窥谷忘反(窥谷忘反(“反反”通通“返返”,可译为可译为“返回返回”) 词类活用任意东西(任意东西(“向东行,向
4、西行向东行,向西行”)猛浪若奔(奔跑的马)猛浪若奔(奔跑的马)互相轩邈(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互相轩邈(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展)望峰息心(使望峰息心(使平息)平息)风烟俱净(消散,消静,散净)风烟俱净(消散,消静,散净)重点解析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这句话写的是富春江两岸山的。()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享受自由、洒脱的心态,流露了作者恬静的心境,展现了作者的情怀。(表现出作者醉心于大自然的闲适、随意、怡然自得的心情。写景抒情叙事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从而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富春江的之情。()()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也是。但注意,这里并的写作。因为在古时候的水,的确是不受污染,直视
5、无碍的“异水”是曾经存在过的。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以箭飞、马奔作比,突出了的之。用的手法写出了“异水”的壮美。表明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水势急、动态美静态美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猿则百叫无绝写山的蓬勃生机。鸟禽的奇声异音更反衬出山林的寂静。作者陶醉其中,感情也得到了升华。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以箭飞、马奔作比,突出了的之。用的手法写出了“异水”的壮美。表明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衔接文章开头,展现出了一种清幽淡雅、余音绕梁之美。精批课文 作
6、者仅以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个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 五柳先生的这种生活情趣,正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的反映。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东晋文学家,著名诗人。“靖节先生” 传记是一种特定人物的艺术史诗,是最古老的文学体裁之一。由于它主要以记写人物为主,故又称“人物史记”。必记注释 何许:何处,哪里。许,处所。 不详:不知道 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以为,以之为。 言:说话 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甚,详细。 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 欣然:高兴的样子。 嗜:喜爱,爱好。必记注释 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或:
7、有时 造饮輒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辄,就。尽,尽兴。 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曾不吝情去留:意思是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不,竟不。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必记注释 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屡空,经常是空的。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晏,安定平静。 颇:稍微。 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必记注释 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
8、财做官。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 衔觞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文言现象荟萃 古今异义造饮輒尽(古义:往,到 / 今义:创造,制造)赞曰(古义: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 今义:赞美,夸赞)因以为号焉(古义:以之为,把它当做 / 今义:认为) 词类活用亦不详其姓字(详细地知道)以乐其志(使快乐)重点解析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交代,(“五柳树”带有清静、淡雅、简朴的色彩,以“五柳”为号也显示了他的志趣。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读书方法随意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说明他
9、内心并非一潭死水,而是有波澜的、丰富的。“欣然忘食”写出了痴迷而陶醉的样子。 家贫不能常得说明其 期在必醉写出了五柳先生的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消极方面)隐居避世,消极躲避是一种。总结全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引用黔娄之妻的话,既与前文的“不慕荣利”相照应,又写出了五柳先生的。是课文的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精批课文 本文是仿照史传体写的一篇人物传记,实为自传,作者仅以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个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五柳先生的这种生活情趣,正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的反映。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 正是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而作者敢于言“不”,这更突出了他
10、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如何看待陶渊明安贫乐道、归隐田园的思想? 我认为陶渊明的安贫乐道是出于无奈。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入仕做官是根本的目标。陶渊明也选择过做官这条路,但几次入仕的失败,使他不得不选择归隐田园的逃避方式。这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 我认为陶渊明安贫乐道、归隐田园的思想,是他执著追求人格价值的表现。陶渊明归隐是与官场决裂的行动体现。他无法忍受官场的黑暗和对人性的摧残,而选择追求“本我”,以求保存它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这是一种崇高理想的表现。马 说 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杂说共四篇,马说是第四篇。 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世称韩昌黎、韩文公有“文
11、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托物寓意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说 是古代一种议论体。唐宋八大家:(唐)韩愈、柳宗元和(宋)欧阳修、苏洵、苏轼、苏澈、王安石、曾巩必记注释 祗:只是 辱:埋没、屈辱 骈死于槽枥之间:一同死在槽枥之间。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槽枥,喂牲口用的槽。 不以千里称:意思是不以千里马著称,即人们并不认识这是千里马。称,动词,称道。 一食:吃一顿 或:有时 食(si):通“饲”,喂。 能:本领、能力 外见:表现在外面。见通“现”。 且:犹,尚且 等:等同;一样 安:那里 能:能够 策之:鞭打马。策,用鞭子打马。 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道,正确的方法。
12、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材,通“才” 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临:面对 其真无马邪:真的没有(千里)马吗?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通假字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示)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通“只”,只是) 词类活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辱没,受屈辱)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尽)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行千里)食之不能尽其材(使用尽、竭尽)策之不以其道(鞭打) 一词多义食一食或尽粟一石(量词, “餐、顿”)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养”)食不饱(动词,“吃”能安求其能千里也(助动词,“能
13、够”虽有千里之能(名词,“能力、本领”策策之不以其道(动词,“鞭策、驱使)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代词,”它的“)重点解析(必考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从正面说明了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说明了。从展开,说明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密切。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道尽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悲哀,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的痛惜之情,抒发了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气。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原因:食马者的无知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用强有力的把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行为的愤怒、谴责之情推向高潮。夸张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
14、之,曰:“天下无马!”勾勒出那些不识马却自以为识马的人的可笑丑态和愚蠢荒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无视人才的不满。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本文采用了的写法 愚妄浅薄的统治者“食马者” 人才“千里马” 慧眼识才者“伯乐” 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寄寓了作者深沉的感慨,以及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嘲讽之情。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现象,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节选自宋学士文集 宋濂明初著名文学家与刘基、高启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朱元璋称之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 马生:马君则。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序:书序(前言、
15、后记)介绍作家生平。成书过程、宗旨引导)赠序 离别时的情感必记注释致:得到假借:借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弗,不。之,指代抄书。怠,懒惰、松懈。走:跑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以是:因此既加冠:加冠以后,指已成年。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叩,请教。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言语和脸色。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叱咄:训斥、呵责。至:周到俟:等待。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穷东:隆冬烈风:凛冽的寒风皲裂:皮肤因寒
16、冷干燥而开裂舍:这里指学舍,书馆支:通“肢”媵人:这里指服侍的人。汤:热水沃灌:浇洗衾:被子寓逆旅:住在旅店。逆旅,旅店。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缨:帽带腰:腰上系着。腰,用作动词容臭: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缊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慕艳,羡慕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文言现象荟萃文言现象荟萃 通假字四肢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词类活用手自笔录(手,“亲手”。笔,“用笔”)腰白玉之环
17、(腰佩)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一词多义之弗之怠(代词, 指代“抄书”这件事)走送之(代词,“书”)益慕圣贤之道(结构助词,“的”)当余之从师也(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以无从致书以观(目的连词,“来”)计日以还(表修饰)以中有足乐者(连词,“因为”)以衾拥覆(介词,“用”)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用学习的艰苦条件和学习的执着态度进行了对比,突出了自己学习的 既加冠,亦慕圣贤之道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德隆望尊是对老师概括性的评价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负箧曳屣”表明作者穷苦;“深山巨谷”表明路途险恶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正面描写环境的恶劣
18、,表明作者求学时的艰难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课文分层 第一部分(第第一部分(第1 1段)段):讲述作者求学之难和用心之专第一层第一层:余幼时即嗜学遍观群书写作者年少时学习条件的艰苦和他不畏艰苦的学习精神第二层第二层:遍观群书卒获有所闻写作者成年后求师问难的艰难与执着 第二部分(第第二部分(第2 2段)段):讲述作者求学的艰苦情景,得出要勤苦求学的结论第一层第一层:当余之从师也久而乃和写作者从师求教的行路之苦第二层第二层:久而乃和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通过与富家子弟在服饰上的对比,表现出作者求学的端正心态和读书带给他的精神上的愉悦第三层第三层: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说明有
19、了主观的勤奋,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精批课文 本文通过自述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苦难和刻苦学习的经历,劝勉马生应珍惜现在优越的条件,刻苦自励,表达了作者对后辈的关心。同时教育后人,要懂得勤苦求学的道理,这样才能学有所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刘禹锡 唐代诗人、哲学家在文学史上有“诗豪”之称。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背景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径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遇。在酒席上,白居易作一诗相赠,刘禹锡即兴写了这首诗,答谢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
20、折,二十三年折太多。白居易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贬官地点:巴山楚水 时间:二十三年感受到了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慨之情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两个典故“闻笛赋”和“烂柯人”来表达自己归来的感触。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运用比喻抒情。借“千帆过”“万木春”的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和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和宦途谪升的豁达开朗的心境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表现出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表明赠的主题千古名句新陈代谢(自然规律)精批课文 这首诗既表达了使人对自己被贬低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21、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积极乐观的精神。赤壁 作者杜牧唐代著名诗人。世有“小李杜”之称。(李商隐) 背景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但杜牧吟咏的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为下文的议论做了铺垫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曲折的反映出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得抑郁不平之气。暗含诗人的信念: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的告诫统治者不要有侥幸心理叙事议论拟人手法精批课文 前两句:兴感之由 后两句:议论。认为历史上的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表现了作者非凡的见识。曲折表现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精批课文 这是一首咏怀诗,写的是三国赤壁之战。诗人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 表现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和豪爽的胸襟。过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回顾了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一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起兵抗元。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抒写了国破家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历史人教版下册听课评课记录:第5课 三大改造
- 林地长期承包合同范本
- 乡镇精装修商铺出租合同范本
- 储存场地租赁合同范本
- 广告公司材料采购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无子女离婚协议书及子女教育资助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会议室场地租赁及配套交通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酒吧租赁合同合同签订后的租赁物维护责任
- 2025年度商铺转让三方合同附品牌使用权及营销支持
- 夏令营代理商合作协议书范本
- 三星SHP-DP728指纹锁说明书
- 预应力锚索张拉及封锚
- 烤烟生产沿革
- GB 1886.22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吗啉脂肪酸盐果蜡
- 毛泽东思想课件-第七章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 公共关系效果的评估课件
- 建筑施工安全员理论考核试题与答案
- 高速公路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技术标书
- 华莱士标准化体系
- 快捷smt全自动物料仓储方案
- keysight眼图和抖动噪声基础知识与测量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