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讲第一讲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第一节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集管理学、行为学、管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集管理学、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伦理学等学科原理,以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和人际关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伦理学等学科原理,以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和人际关系、人的积极性为对象的综合性学科。系、人的积极性为对象的综合性学科。将人作为独特的研究对象的意义将人作为独特的研究对象的意义: :1 1、企业就是由人构成、企业就是由人
2、构成2 2、人已经成为企业的首要资源、人已经成为企业的首要资源3 3、人是企业管理的主体、人是企业管理的主体管理心理学在管理实践中的意义管理心理学在管理实践中的意义: :调动人的积极性是管理层实现管理目标的核调动人的积极性是管理层实现管理目标的核心手段。心手段。.|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管理心理学的前身是工业心理学,二战之后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在五十年代在美国正式定名为管理心理学。|研究内容涉及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组织心理三个层次,所探讨的问题涉及人性假设、激励、需要、挫折、知觉、学习、价值观、态度、群体动力学、群体决策、冲突、权力、信息沟通、组织结构、组织发展与变革等具体内容。|三、管理
3、心理学的体系结构|个性心理:个性、需要、期望、挫折、人的管理|管理心理:激励、决策、领导、组织、创新|群体心理:劳动者心理、企业家心理、消费者心理、青年人心理.|第二节 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一、推进管理现代化|二、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构建良好的组织文化|四、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第二讲 人性假设与管理|概念|讨论:|1、“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社会能否实现?|2、东欧巨变的人性根源?(哈维尔的发现)|3、“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前提?|4、中国反腐的三个阶段的内在原因?(运动式、权力式与制度式)|参考书籍:中国农民调查.|一、“经济人”假设与管理|以亚当斯密
4、为代表(1776年的国富论)|基于“经济人”的假设,其相应的管理措施,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点:|(一)管理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完成劳动任务,而在对人的情感和道义上,则可以不负责任。|(二)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听从管理者的指挥。|(三)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是用金钱刺激工人的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经济人”假设的发展|1、吸收批判方的合理成分|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效用的最大化(心理学与经济学的交汇点)|约束条件下的个人效用最大化(张五常制度经济学,蒙代尔的对称理论)|2、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古典经济人(科斯的产权理论)|新古典经济人|广义经济人(公共选
5、择理论). The merchant sold shoes,the politician sold the manhood,and the representive of people,with exceptions,of course,sold their trust,well,nearly all sold their honor. _Jack London Pure market economy is cheeky economy.经济人假设在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本质就是承认经济人动力在动力上的强大性、在概率上的普适性|市场经济的三大支柱:产权、市场机制和法律制度|著名的科斯定律:当各
6、方能够无成本地讨价还价并对大家都有利时,无论产权如何界定,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即便是假想的产权)|经济人假设的问题:社会发展动力强大但容易造成强权社会. It was the best times,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it was the age of wisdom,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it
7、 was the spring of hope,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_Charles Dickens.|二、“社会人”的假设与管理|人的最大动机是社会需求,只有满足职工的社会需求时,工作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人假设”提出的历史回顾|著名的霍桑实验、提出人梅奥教授|工业文明中的问题1933年|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谈话实验|群体实验.|基于这种管理观点,其管理措施主要有如下几点:|(一)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生产任务,而应该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和满足人的需要上。|(二)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指挥、监督、计划、控制和组织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应该重视职工之
8、间的相互关系,培养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观念。|(三)在实行奖励时,主张实行集体奖励制度,而不主张实行个人奖励制度。|(四)管理人员的职能不应该只限于制定计划、组织工序、检验产品,而应该在职工与上下级之间起到联络人的作用。|提出“非正式群体”的概念| “参与管理”理论是“社会人”假设的产物。.|三、“自我实现人”的假设与管理|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理论|基于这一理论,管理的重点应作如下考虑:|(一)管理重点应从人身上转移到环境上|(二)管理者的主要职能是为职工充分发挥能力创造适宜的条件|(三)奖励的方式应从外在奖励转化为内在奖励|(四)管理制度应该能够保证职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四、“复杂人”
9、的假设与管理|“复杂人”的假设是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沙因提出,其主要内容如下:|1、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2、需要不同,动机结构也不同|3、一个人是否感到满足取绝于本人的动机结构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4、由于人的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不同,对不同的管理会有不同 的反应,因此,不存在一种能适应于任何时代、任何人、 任何情况的管理模式 . 第三讲 心理学史上的三大流派对人的本质的理解|第一节 行为主义|一、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行为主义(Behaviorism),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B Watson,18781958)1913年创立。|促使行为主义创立的主
10、要背景有两点: |1 心理学的科学性问题 |2 当时社会的管理实践的迫切要求.二、行为主义的基本理论 |行为主义的基本理论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1)强调心理学研究的只是可客观观察的外显行为,反对一切内省,强调资料的客观性及获取资料途径的客观性。 |(2)构成行为的基础是个体的行为,集多个个体的反应即可知行为的整体。 |(3)个体行为不是生来俱有的,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受环境因素影响被动学习的。|华生有一句名言:“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将他们塑造成诗人、哲学家、运动员、小偷、乞丐” |(4)经由对动物和儿童研究所得到的行为的原理,可被推论解释一般人的行为。.|三、行为主义对人
11、的本质的观念|行为主义作为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学派,其对人的本质的观念非常极端,它的研究完全抛弃了人的内心世界来研究人,因而其研究的对象根本就不是完整的人,而是会说话的机器,是受环境左右被动反应的机器而已,人的本质完全由环境决定,没有任何自主选择的能力。|行为主义提出一个人的行为的公式“SR”,S即是刺激,R是行为反应,在行为主义看来,心理学只需要探索S与R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了。|这种完全舍弃人的内在心理世界,而专注于刺激和反应的关系的研究思路必然导致完全不顾及人的情感、尊严和独特价值的管理实践,这一观念充分反映出了资本家对工人作为人的尊严的蔑视。与之相对应的是管理学上的泰罗制,
12、只将工人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管理可以不顾及人的尊严及情感。这种对人的本质的极端看法无疑是当时社会矛盾在学术上的反应,将人完全看成环境决定的必然会无视人的创造力和人所蕴涵的巨大潜能,其着意训练的无非是完全顺从于资本家残酷 。.|四、对行为主义的评价 |行为主义为使心理学符合科学的标准,而刻意将心理学的研究限定为外显行为的研究,将传统心理学中有关“心”的成分完全舍弃,致使心理学的研究内涵趋于窄化,难免有削足适履的缺陷,其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无疑极为偏激。但是,由于行为主义严格的科学取向,使心理学在研究上提高了方法与工具的价值,使心理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形象突出,20世纪40年代在世界闻名的管理学派行为科学
13、学派名称的由来,就是深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行为主义从理论来说是极端偏激的,其对人的看法是极为荒谬的,但从实践来说却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因而,在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上,行为主义这一不研究人的心理的学派却由于其实用性而使心理科学获得了巨大的社会生长空间,并成为心理学历史上第一个对社会影响巨大的学派,从这一意义而言,行为主义对管理心理学贡献巨大。 .|第二节 精神分析理论 |一、精神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 |精 神 分 析 学 派 是 奥 地 利 的 精 神 病 学 家 弗 洛 伊 德(Sigmundfreud,18561939)于1896年创立的。精神分析不仅是现代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也
14、是20世纪影响人类文化最大的理论之一。|1 欧洲中世纪末期社会价值体系的变迁|尼采的存在主义哲学|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在欧洲社会的冲突(黑死病与物种起源的发表对以神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的毁灭性打击)|2 奥地利陈腐而伪善的社会风气 .|二、推动精神分析理论产生的心理暗示手段催眠术|催眠疗法的具体操作过程分为如下四个阶段:|1初眠期|2中眠期| |3梦幻期 |4解除期 .|三、精神分析的主要理论|(一)潜意识理论及意识世界的二分 |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理论中分别从三个角度来阐述无意识。|(1)从描述的角度。| |(2)从动力角度。 |(3)从系统性角度。 .|(二)潜意识的本质 |潜意识的本质包括如下
15、几点:|潜意识是人的心理世界中最深沉、最黑暗的部分;|潜意识在某一点上与神经系统相连并因此而获得本能的需要而指挥当事人的行动,当人被催眠之后,就由催眠师取代了被催眠者的潜意识需要来发动被催眠者的行动;|潜意识充满了精神活动的各种本能性的精神活动的能量;|这些能量是燥动不止的。|完全按照快乐原则行事,力求实现本能冲动的满足。 .|(三)潜意识的基本特征 |潜意识有六个基本特征: |1 潜意识的原始性 |2 潜意识的冲动性 |3 潜意识的非逻辑性 |4 潜意识的非时间性 |5 潜意识的非道德性 |6 潜意识的非语言性 | |(四)潜意识在正常人心理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二)意识的二分、潜意识理论人
16、的心理世界不单纯是由意识构成的,意识是理性的可被人意识到的部分,还存在着非理性的未被人意识到的部分,人的行为更多是由潜意识来决定的。尽管意识不到,但却可以成为行为的巨大推动力。无意识前意识意识.|(四)潜意识在正常人心理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1 梦的实质 |2 过失的实质 |(五)人格的心理结构 |(六)焦虑及心理防御机制 |(1)压抑 (2)投射 (3)内向投射 |(4)反相形成 (5)升华 (6)认同|(7)合理化 (8)解脱 (9)固着 |(10)退行 .(四)人格的心理结构绘出了人格的心理结构,以利于人们理解。自我、本我、超我潜意识、前意识、意识超我自我本我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五)焦虑
17、及心理防御机制提出十种心理防御机制1、压抑;2、投射;3、内向投射;4、反相形成;5、升华;6、认同;7、合理化;8、解脱;9、固着;10、退行。.|四、对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 |五、精神分析理论与管理实践 |精神分析理论对人的非理性心理世界的揭示,给管理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认识人的视角,对于政府管理者而言,具有异乎寻常的价值。尽管我们并不认为人的行为是完全由潜意识世界决定的,但是弗洛伊德的研究依然在警示管理者:必须有效防范人的非理性行为的集体爆发,这种非理性行为的集体爆发往往对社会的经济、道德的破坏作用是异常巨大的。 .|第三节 人本主义理论|一、人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源于对行为主义和精神分
18、析的批判|2主张研究人类社会最优秀的人|二、马斯洛的研究方法|自我实现的人被马斯洛称为人类社会最好的范例,是“不断发展的一小部分人”的代表,是“精神健康”的人,是充分成熟的人。马斯洛要研究这些人的潜力,就必须抛弃行为科学挑选一般对象进行研究的传统统计方法。 .|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四、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要点|1 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2 人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3 五种需求是跨文化的 .|这五种需要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交往自尊和情感自我实现逐渐向上发展马斯洛需求层次分布图.AB时 间强度生 理安 全交 往情 感 与自 尊自 我 实现在 一 段 时 间 内 居 于
19、 主 导 地 位 的 需 求 主 导 此 人 这 一 段 时 间 内 的 行 为.|1 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 |2 人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 马斯洛认为,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存在多种需求,其中有一种占优势地位的需求。|3 五种基本需要是人类的共性.|六、评价|1 马斯洛理论的积极意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宏观角度而言是人性假设理论的延伸和发展,“经济人”假设和“社会人”假设仅仅是从一种人性的动力来分析人,有以偏概全之嫌,没有回答在现实社会中人有多少种动力?这些动力之间的关系如何?人性的发展趋势等重大的问题。只有这些问题能得到有效的理论解释,才能有效扩展心理学在管理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
20、而这些问题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得到了较为完美的回答,因此,这一理论在管理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率的发展。|2 马斯洛理论的局限性 .|七、人本主义理论对管理的影响 |1宏观、简洁的模式来分析人、理解人、激励人|2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发挥人的创造力的核心 |3人的需求状况是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尽管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排列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但这只是指在一般情况下,当外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这一金字塔式的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管理者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理论,而不能将这一具有生命力的理论僵化。 .| 第四讲 个别差异|第一节 个性|一、人的个性的内涵|现代
21、管理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是指在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品质倾向的总和。也就是说人的个性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个性心理特征。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用能力、气质和性格这三个概念进行描述。它是人的个性差异中比较经常的、稳定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部分,它表明一个人的典型心理活动和行为,表明了一个人的特定的类型和特征。|二是个性品质倾向,它是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行为的积极性特征。它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对事物的不同态度以及行为方式上,主要由需要、动机、态度、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组成。品质倾向是个性的潜在力量,是人进行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的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
22、因素。.第二节 能力一、概念是能否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活动直接联系,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效果。二、能力的种类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优势能力和非优势能力三、能力的个别差异1、能力的发展水平差异2、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3、能力的类型差异四、能力与管理1、管理者的能力要求美国管理学家凯兹认为管理者应具备:技术能力、人文能力、观念能力2、人事管理中的能力问题3、能力在招工、选员和工作安置中的作用. 第三节 气质一、概念指人的性情和脾气,是一种稳定而典型的心理特征,它突出表现为人在心理活动方面的动力特点,反映一个人心理活动过程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最早由希腊医生西波克利特提
23、出,后经罗马医生盖伦修定,正式成为一种学说,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二、气质类型的特点1、多血质2、粘液质3、胆汁质4、抑郁质三、气质的实践意义与管理1、普通职业对职工的气质要求2、特殊职业对职工的气质要求.第四节 性格一、概念指人对现实的一种稳定的态度体系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二、性格的特征1、态度特征2、意志特征3、情绪特征4、理智特征三、性格的类型1、机能型2、向性型3、独立和顺从型4、特性分析四、性格的表现1、外部活动2、语言表现3、外貌表现五、性格的测定. 第五讲 动机 第一节 动机概述一、概述1、定义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内部刺激,个人行为
24、的直接原因;为个人行为提出目标;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使人明确行为的意义。具有:活动性、选择性2、动机的复杂性动机与行为非简单的对应关系;口头表示的动机往往是不真实的。.二、动机是制约个体活动效率的重要因素活动效果=能力*动机三、动机由需要激发四、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概念:内部动机:指人们对活动本身感兴趣,活动能使人们获得满足,活动是对自己的一种奖励与报酬,无需外力的推动。外部动机:不是由对活动本身产生兴趣而产生动力,而是由活动以外的刺激对人们诱发出来的推动力。外部动机激发不当会削弱内部动机的强度. 第二节 成就动机一、概念1、定义是一种要做好事情的动力,它与个人对自己的高要求、高标准有关,与个人
25、的高抱负水平有关。2、成就动机的个别差异追求成就动机和避免失败动机3、高成就动机者的共同特征二、成就动机与社会经济发展1、有利于心理健康2、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3、社会制约性三、成就动机有赖于个体的独立性四、成就动机的培训麦克莱伦的成就动机培训实例. 三、成就动机有赖于个体的独立性 四、成就动机的培训 麦克莱伦的成就动机培训实例(印度培训实验).第三节 挫折一、概念1、定义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2、挫折产生的原因外部原因: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内部原因:生理、心理二、挫折反应的个别差异抱负水平和价值观生理、心理特点.三、挫折理论 1、
26、挫折-攻击理论 2、需要与紧张的心理系统理论 3、社会文化理论 4、学习理论.四、挫折后的行为表现1、积极的心理自我防卫形式升华增强努力改变策略补偿2、消极的心理自我防卫方式攻击行为固执行为倒退逆反心理厌世情绪3、妥协的心理自我防卫形式自我安慰自我整饰责任推诿.五、挫折对心理的影响及其对策1、挫折对个体心理的有害影响影响实现目标的积极性降低个体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水平有损身心健康发生行为偏差2、挫折对个体心理的有益影响增强个体反应的力量增强个体的容忍力提高个体的认识水平.六、处置挫折的措施1、宽容的态度2、创设条件,改变情景3、精神宣泄4、心理咨询5、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正确评价自己磨练意志大度
27、乐观善于思考 . 第六讲 激 励激励概念:激发与鼓励之意,目的在于使被激励者产生一种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 第一节 需求理论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二、阿德勒的生存、关系、成长理论 生存需要 关系需要 成长需要三、麦克莱伦的“成就需要理论” 成就需要 权力需要 合群需要.第二节 双因素理论一、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管理措施的结果可以被分为:保健因素:住房、医疗、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工作环境等维系员工身心健康的要素激励因素:工作的挑战性、高工资、工作本身的社会价值。二、双因素理论与我国传统管理模式.第三节 期望理论一、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二、期望模式:个人努力个人成绩(绩效)组织奖励(报酬)个人需
28、要1、努力与成绩的关系2、成绩与奖励的关系3、奖励与满足需要的关系三、期望与现实四、期望理论的现实意义1、目标设置2、效价的作用3、期望值的估计.第四节 公平理论一、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1、亚当斯的公平理论2、公平理论模式Qp/Ip=Qo/Io3、不公平下的行为表现二、公平理论的实践意义.第五节 激励模式一、激励模式的意义二、激励过程中影响绩效的其他因素1、角色概念是否明确2、技术和能力的影响3、要有适当的压力4、奖励和惩罚要公平合理三、工作绩效的评价四、公平效应和一个职工的行为模型.激励模式图期望值效价消耗能量能力品质个体知觉活动结果内部奖励外部奖励个人评价满足. 第七讲 社会知觉第一节 知觉
29、一、影响知觉的客观因素1、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2、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差异3、知觉对象的组合(1)接近性原则(2)相似性原则(3)闭锁性原则(4)连续性原则二、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1、兴趣2、需要和动机3、情绪状态4、价值观念5、个体的人格特征6、过去的经验. 第二节 社会知觉一、社会知觉的种类1、对他人的知觉(1)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2)知觉对象的性格特征(3)知觉者的认知结构2、人际知觉3、自我知觉二、社会知觉的特点1、一致性2、选择性3、文饰性三、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1、客观因素 2、主观因素.第三节 社会知觉的偏见和归因一、偏见1、第一印象2、晕轮效应3、优先效应和近因效应4、刻板印象5、推理的
30、定势作用二、社会知觉的归因理论1、概念归因就是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通过分析和推理,确认其性质、意图和内在动机的过程。2、自我知觉的归因3、拟人化和宿命论. 第八讲 社会态度第一节社会态度的概念一、概念1、概念通常是指某人对某一客体所持有的评价和心理倾向。2、态度的心理结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向因素3、态度与行为4、态度与价值观二、态度的特性1、社会性2、针对性3、协调性4、稳定性5、潜在性.三、态度的功能1、社会性判断2、态度与忍耐力3、态度与工作效率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一、态度的形成1、服从2、同化3、内化二、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欲望2、知识3、个人的群体观念4、个性特征5、个体的经
31、验.三、态度的改变四、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1、态度本身的特征2、个体特征能力差异性格差异自我意识3、个人的群体观念.五、态度改变理论 1、认知失调理论改变某种认知元素增加新的认知元素强调某一认知元素的重要2、平衡理论3、参与改变理论. 第三节 改变态度的方法一、参加实践活动二、组织规定三、逐步提出要求四、宣传工作与态度的改变1、宣传的目的2、宣传内容的组织3、情绪因素和理智因素四、人际关系对宣传效果的影响1、宣传者威信2、“名片”效应3、“自己人”效应4、“印象”效应5、“社会支持”效应. 第八讲 群 体第一节群体的一般概念一、定义是指为达到特定目标,由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32、人群结构。二、群体的特点共同的目标相对独立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三、群体的心理效应归属感认同感群体间的支持力量四、群体的结构五、群体的行为.六、群体的功能目标、任务功能维持功能破坏性作用七、群体的分类1、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2、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3、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4、正式群体和非正式全体5、参照群体和一般群体. 第二节 非正式群体一、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和功能1、非正式群体的特征群体成员是以相近的心理特征和共同的心理需求为基础自发形成;以满足个人需要为目标;全体意识、全体规范和不成文的行为规范;自发形成的领袖人物;有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两重性.2、非正式群体的功能控制功能改造功能激励
33、功能对实现组织目标的巨大影响二、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条件和类型1、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条件心理条件、工作条件、地理条件、历史因素、人事条件2、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利益型、爱好型、情感型、信仰型、亲缘型三、要重视非正式群体的工作1、对积极型非正式群体2、对中间型3、对消极型非正式群体4、对破坏型非正式群体.第三节 群体行为的社会心理分析 一、从众1、从众概述2、从众行为的影响方式3、相关实验研究4、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5、研究从众行为的社会意义案例分析. 二、众从1、众从概述2、众从行为产生的条件3、阻碍众从行为产生的因素4、研究众从行为的意义案例分析. 三、服从1、服从概述2、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3、研究服从行为的意义案例分析. 第九讲 群体动力第一节群体的规范和压力一、群体的规范二、群体的压力1、群体压力的意义2、群体压力的施用和个体的对抗理智讨论、怀柔政策、舆论压力、心理隔离. 第二节 群体的士气和凝聚力一、群体的士气士气和生产率的关系影响士气的因素二、群体的凝聚力1、凝聚力的意义2、凝聚力和生产率的关系3、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群体的领导方式外部的压力群体内部的一致性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和目标结构群体的规模. 第三节 群体的冲突和竞争一、群体的冲突1、意义2、个人的心理冲突3、群体中的冲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北京平谷区初三一模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 机械原理课课程设计书
- 时序电路课程设计
- 欢乐的节日主题课程设计
- 建筑工程金属面混色油漆施工工艺质量管理标准化指导图示
- 石洞课程设计
- 《蝴蝶》涂色教学设计
- 成都中医药大学《美国文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维修工年终工作总结
- 初中七年级主题班会:如何处理人际冲突(课件)
- 2023年警示教育片《贪欲之祸》范文五篇
- 房地产项目委托开发管理合同全套文本、工程项目委托代建合同(商业代建)全套文本、项目代建合同
-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20版)
- 全国教育期刊杂志社网址投稿邮箱电话地址一览
-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
- 第三章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 科幻小说赏读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杭州师范大学
- 基于Qt的电路仿真软件开发
- 河南考古勘探经费预算编制规范
- 电气SY4206-2019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煤矿安全员技能鉴定考试题库500题(含各题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