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_第1页
初三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_第2页
初三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_第3页
初三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_第4页
初三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不死之药【原文】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ye)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警卫官)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大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王乃不杀。【翻译】有人给楚王献长生不老的药,传递人拿着药走入宫中。有个宫中卫士看见后问道:“这东西可以吃吗?”答说:“是可以吃的。”卫士于是抢过来吃了下去。楚王为此甚为恼怒,就要杀死这个卫士。这个卫士托人向楚王解释说:“我问传达人,他告诉我说是可以吃的,我才拿过

2、药来吃下去,这事我没有罪,有罪的乃是传递人。况且客人所献的是长生不死药,我吃了药大王就杀我,这岂不成了丧死药。大王杀死一个没有罪的臣子,就证明有人在欺骗大王。”楚王就放了他。【练习】1、解释加点字。谒者操之以入()谒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不如释臣()2、下列句子中的“而”表转折的是()A.因夺而食之B.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C.臣食之,而.王杀臣D.面山而居3、“楚王不杀中射之士”的原因是什么?4、中射之士“使人说王”的主要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答案:1、(1)拜见(2)拿着(3)劝说放2、B3、中射之士揭露了谒者的骗局,同时将“吃”的罪名推给了谒者。4、(1)罪在

3、谒者(2)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徐珂【原文】蔡璘,字勉旃,吾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友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日:“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日:“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至之。【翻译】吴县有一个叫蔡璘,字勉旃的人。他重视诺言和责任,重视朋友之间的情谊。有一个朋友寄放了千两白银在他那,没有立下任何字据。过了不久,他的朋友死了。蔡勉旃把他朋友的儿子叫来,要把千两白银还给他。他朋友的儿子很吃惊的样子,不肯接受,说道:“哎呀!没有这样的事情,哪里有寄放千两白银却不立字据的人?而且我的父亲从

4、来没有告诉过我呀。”蔡勉旃笑着说:“字据是在心里,不是在纸上。你的父亲把我当知己,所以不告诉你。”最终蔡勉旃用车子把千两白银运着送还给他。【练习】1、对加点的词注音、解释正确的一项是()(1)亡何,其友亡。且父未尝语我也。A.(1)weng逃亡(2)y1语百B.(1)wti不(2)yu告诉C.(1)wti不(2)yu词语D.(1)weng死亡(2)yu语句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他)B.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却)C.且父未尝语我也。(将)D.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所以)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重诺责,敦风义。(2)卒辇而至之

5、。4、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你认为是否还需要“重诺责,敦风义”?请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B2、C3、(1)守信用,重情谊。(2)最终用车子运着送还给他。4、例一:需要。在经济建设和经济往来中最重要的是讲信誉,只有“重诺责,敦风义”,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经济活动才能得以顺利进行。例二:不需要。追求最高利益是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而“重诺责,敦风义”是次要的。课外文言文阅读【原文】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日:“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日:“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

6、,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翻译】曾经有个农民用驴驼了木柴去城里卖,遇到自称“宫市”的宦官取走了木柴,才给了他几尺绢,又要索取给看门人的进门费,而且要用驴送到宫内。农民哭泣起来,把所得的绢给了这些宦官,他们不肯接受,说:“必须用你的驴送到宫内。”农民说:“我有父母妻子儿女,等我用驴驼东西赚钱然后才能买东西吃饭。如今把木柴给了你们,不要钱而回家,你们还不肯,我只有死路一条罢了!”于是就殴打宦官.【练习】1、解释文中加点词:(1)才与绢数尺()(2)农夫涕.泣()(3)不取直而归()(4)遂殴宦官()2、下列句中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是()A.以刀劈

7、狼首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3、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4、文中卖柴农夫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答案:1、(1)给(2)眼泪(3)通“值”价值(4)就2、A3、我有父母亲、妻子儿女,等着卖柴得钱后,才能有饭吃。4、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迫害。陈太丘与友期一文,完成59题。(14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

8、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5 .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陈太丘与友期,行待君久不至,已去.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游人去而禽鸟乐元方时年七岁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盛极一时委曲求全6 .对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尊君在不?(古代对别人父亲的尊称)B.君与家君期日中。(古代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时对自家兄长的尊称)D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旧时文人在前辈人面前的谦称)7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友人惭,下车引之。8 .“友人”出口伤人,元方从哪两方面加以反驳?(2分)9

9、.有人认为陈元方这样对待客人不够礼貌,你认为呢?(2分)5. (2分)B6. (2分)C7. (6分。每小题3分)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便离开了。(其中“中”及省略成分“朋友”各占O.5分,句意2分)朋友感到惭愧,便从车上下来,想拉元方,(以表示歉意)。(其中“,惭"、“引”各占0.5分,句意2分)8. (2分)从“友人”的无信、无礼两方面给予反驳。9. (2分)略。(能将道理讲清楚即可)陈万年教子【原文】万年尝病,召其子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日:“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日:“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ch)也。“【注释】咸

10、:陈咸,陈成年之子。戒:同“诫”,教训。【翻译】陈万年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教他读书,教至半夜,陈咸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我声声教你,你却睡去,不听我讲,为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说:“爹爹的话,我都晓得,大抵教儿子对上司要拍马屁、讨好啊,如此而已!”陈万年没有再说话。1、解释下列句子的加点字:欲杖之()具晓所言()咸叩头谢,日()*里教咸谄之()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召其子咸教戒于床下A.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B.一狼洞其中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D.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3、翻译句子:大要教咸谄也。4、你认

11、为陈万年的做法对吗?为什么?答案:1、(1)用杖打(2)完全,者B(3)认错大致2、A3、主要的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马啊!4、不对,陈万年教儿子学会拍马屁,这是一种卑劣的行为,是不准确的。陈元方【原文】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日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日:“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日:“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日:“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注释】候,拜访,问候。履行,实践,做。绥,安,安抚。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师,学习。【翻译】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

12、会袁公。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练习】1、“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法令,制度;方法,做法;效法,仿效;标准,法则。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2、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

13、远近称之/何所履行B.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C.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D.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3、翻译句子。弱者抚之以仁4、回答。“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答案:1、2、D3、对于贫弱的人,用仁义抚尉他们(用仁义安抚贫弱的人)4、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有效法家君。课外文言文阅读【原文】:初,张咏在成都,闻准人相,谓其僚属日:“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日

14、:“何以教准?”咏徐日:“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日:“此张公谓我矣。”(选自宋史?寇准传)【注释】: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严:敬重。具待:具,备办;待,接待。霍光传:载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翻译】开始时,张咏在成都做官,听说寇准做了丞相,就对自己的僚属说:“寇准是少见的人材,只可惜他处世方法不足。”等到寇准到陕(也就是陕西一带)做官去的时候,正赶上张咏从成都被罢官回来,寇准很恭敬的升帐,款待张咏。张咏要走的时候,寇准送他一直送到郊外,寇准问他:“您有什么可以教导我的啊?”张咏慢慢的说:“霍光传不能不看啊。”寇准

15、没有领会到他的意思,回去以后拿出霍光传来看,看到里面有“不学无术”这句话的时候,(才明白过来)。笑着说:“这是张公(在)说我呀。”【练习】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网准入相()(2)咏适自成都罢还()(3)准莫谕其意()2、翻译句子:此张公谓我矣。3、从文中可以看出寇准具有哪些品质?答案:1、(1)听说、听到(2)恰好(3)明白2、这是张公(在)说我呀。3、寇准具有宽容大度、谦虚谨慎、不耻下问、有自知之明等品质。楚人学舟【原文】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花。【注释

16、】楚:古国名。折:调头。旋:转弯。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亟:突然。犯:碰到。花:同“舵”。【练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其始折旋疾徐()(2)乃四顾胆落()2、解释句子:(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2)椎鼓径进。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什么?答案:1、(1)慢;(2)看。2、(1)于是就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技术)。(2)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3、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整理:单培虎课外文言文阅读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

17、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跷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1)解释下面句子。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2)杜子是用什么方法说服楚庄王不攻打越国的?(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案:(1)人的智力(或见识)好像眼睛一样,能看清百步以外的事物,却不能看见自己的眉毛。(2)比喻说理及摆事实,分析楚国的弱势,让楚庄王清醒认识楚国的形势。(3)知人易,知己难。真正的明智是具有“自知之明”。楚子发母(节选)楚子发母,楚将子发之母也。子发攻秦

18、绝粮,使人请于王,因归问其母。母问使者日:“士卒得无恙乎?”对日:“士卒并分菽粒而食之。”又问:“将军得无恙乎?”对日:“将军朝夕刍豢黍粱。”子发破秦而归,其母闭门而不内,使人数之日:“子不闻越王勾践之伐吴耶?客有献醇酒一器者,王使人注江之上流,使士卒饮其下流,味不及加美,而士卒战自五也。异日,有献一囊模精者,王又以赐军士,分而食之,甘不逾隘,而战自十也。今子为将,士卒并分菽粒而食之,子独朝夕刍豢黍粱,何也?”子发于是谢其母,然后内之。(节选自刘向列女传)注释:并分菽粒而食之大家分吃豆粒。【刍(ch。豢(hucn)l泛指牛羊犬豕之类的家畜。【黍粱好粮食。【内】通“纳”,接纳、进门。【注】倾倒。

19、【战自五也】作战的勇气增加五倍。【模(qi。辅(b干粮。甘不逾隘(y1)美味过不了咽喉。隘,咽喉。10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士卒得无恙乎?()子发于是谢其母。()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使人数之日:“子不闻越王勾践之伐吴耶?”12 .阅读本文后,你认为子发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10.疾病道歉(谢罪或认错)(共2分,每词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有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11 .(他的母亲)叫人责备他说:“你没听说越王勾践讨伐吴国的事吗?”(2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有2个或2个以上错别字该句不得分)12 .深明大义,教子有方(3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处之不

20、易【原文】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处:居于高位;易:改变。殷仲堪:人名。俭:荒年。率物:为人表率。素:朴素。受任方州:受命担任大州刺史。豁:抛弃。尔曹:你们。存:谨记。【翻译】殷仲堪做荆州刺史,上任时正赶上水涝歉收,每餐吃五碗菜,再没有别的佳肴,饭粒掉在餐桌上,总要捡起来吃掉。这样做虽然是有心为人表率,却也是由于生性朴素。他常常对子弟们说:“不要因为我出任一州长官,就认为我会把平素的意愿操

21、守丢弃。如今,我处在这个位置上很不容易。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怎么能够登上高枝就抛弃它的根本呢!你们要记住这个道理。”【练习】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辄拾以啖.之盘外无余肴.亦缘其性真素勿以我受任方州2、翻译句子。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3、文中“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可解释为:安于清贫是读书人的本份,哪能攀上高枝,就把树干抛弃了呢?这句话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答案:1、啖:吃。肴:莱。其:他。以:因为2、殷仲堪刚任(做)荆州刺史,正赶(遇或碰)上水灾荒年。3、人不能因为身份地位的变化而改变原来的品行、志向。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理:单培虎打捞铁牛宋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中,

22、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素以闻,赐之紫衣。【注释】:浮梁:浮桥维:系,连结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真定:却今天河北正定权衡:秤锤秤杆【练习】: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一牛且数万斤()募能出.之者()徐去其土()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2、翻译句子: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3、试说明怀丙和尚是怎样把铁牛从河中打捞出来的?答案:1、将近使出慢慢地填满,充实2、那横木就像秤杆秤锤称东西的样子钩住铁牛慢慢地去掉船上的泥土,于是船浮起来,铁牛也被钩出。3、先用两只船装满土,把铁牛系于两船

23、之间的横木上,然后去掉船上的土,铁牛就浮出来了。大道之行也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选贤与能故人不独亲其亲男有分,女有归盗窃乱贼而不作12 .翻译下列文言语句。(2分)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我的译文:13 .用自己的话来概述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大同”社会的特征的?(3分)我的理解:14

24、 .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如果有,请写出两文的相关语句。你怎样评价“大同”的社会理想?(3分)11 .通“举”,选拔;以为亲,奉养;女子出嫁;兴起。12 .(人们)憎恶那种把财货抛弃在地上的行为,但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也憎恶那种不肯出力的行为,但不一定是为自己谋私利。13 .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14 .有。从“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之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都是一种小农经济的

25、社会,没有剥削,不有压迫,各尽所能,自给自足,和平祥和的社会。“大同之世”显然是对原始社会的带有理想化成分的描述,其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的不平等和不和谐的现象,它抓住了“天下为公”这一公有制社会的本质特点,肯定了原始民主、平等和互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一份极有价值的思想资料,并激励一代代有志之士为之奋斗。然而,“大同世界”是一个乌托邦,具有一定的空想色彩。孔孟学说的遭遇就早已证明了这一点。孔孟提倡的重德治教化,省刑去罚,一方面固然有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减轻受剥削压迫的程度,从而对发展经济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产生积极的影响,表现出较多的人民性和历史远见。但另一方

26、面,这种善良的愿望和主张却不符合统治者急功近利的现实需要,扩大疆域,称霸诸侯,一统天下,需要是的暴力、酷刑等更为有力的现实的手段。于是,我们便可以看到,儒家这种以仁学为基础的政治理论和社会理想,其本身的内容和特点就决定了它在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特殊的历史命运。课外文言文阅读【原文】大将军邓鹭闻其(杨震)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

27、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世【练习】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君不知故人,何,也()2、翻译下面的句子。以此遗之,不亦厚乎!3、“杨震拒金”一事表现了杨震的品质。答案:1、举:推举、选拔、推荐何:为什么2、把这个(它)送给他们(子孙),不也(很)丰厚吗3、廉洁自律啖菱【原文】北人(北方人)生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日:“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日:“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日:“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日:“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日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菱:俗称菱

28、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坐:因为。【练习】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住于南方()(2)席上啖菱()(3)或日:“啖菱须去壳。”()(4)欲以清热也()2、翻译句子:其人自护所短。3、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4、下列句中加点的“食”与“席上食菱”中的“食”意思相同的是()A.衣£所安B.谨食之,时而献焉C.设酒杀鸡作食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5、下列句中加点的“去”与“欲以去热也“中的“去"意思相同的是()A.今日存,明日去B.去死肌,杀三虫C.乃记之而去D.俸去书来6、翻译句子:夫菱生于水而日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7、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积压以为知”的看法

29、。答案:1、(1)仕:做官啖:吃(3)或:有人(有的人)(4)以:用来2、那个人偏要掩盖自己的无知(那个人故意遮掩自己的弱点)3、世上的知识无穷无尽,谁出不可能全部掌握。要真正获得更多的知识,不懂就不要装懂,应该老老实实地向别人学习。4、D5、B6、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成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关键词:日,土产,强,知)7、略课外文言文阅读【原文】狄梁公性闲医药,尤妙针术。显庆中,应制入关,路由华州,周阖之北,稠人广众,聚观如堵。狄梁公引辔遥望,有巨牌大字云:“能疗此儿,酬绢千匹。”即就观之,有富室儿,年约十四五,卧牌下。鼻端生赘,大如拳石,根蒂缀鼻。或触之,酸痛刺骨

30、,于是两眼为赘所缱,目睛翻白,痛楚危亟,顷刻将绝。恻然久之,乃曰:“吾能为也。”其父母洎亲属,叩颖祈请,即辇千绢置于坐侧,公因令扶起,即于脑后下针寸许,乃询病者曰:“针气已达病处乎?”病人颔之。公遽抽针,而瘤赘应手而落,双目登亦如初,曾无病痛。“吾哀尔子命之危逼,吾盖(薛用弱集异记周阖(hucnhui)街市。洎(ji)及。盖:因为。其父母亲眷且泣且拜,则以绿物奉焉。公笑曰:急病行志耳,非鬻技者也。”不顾而去焉。【注释】闲:爱好。应制:奉皇帝诏令。赘:肿瘤。缱(zhui)牵连。颗:额,脑门子。缴(jicn):这里指绢。鬻(y立)卖。【练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即就观之

31、(靠近)B.顷刻将绝(死亡)C.吾哀尔子命之危逼(可怜)D.不顾而去焉(照顾)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A.于是两眼为赘所缱山峦为晴雪所洗B.而瘤赘应手而.落C.即毛脑后下针寸许D.则以绿物奉焉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信义著于四海扶苏以数谏故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恻然久之,乃曰:“吾能为也。吾盖急病行志耳,非鬻技者也。4、狄梁公救治病儿这件事,表现了他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回答。答案:1、D2、AC3、狄梁公为此悲伤了好一会,说:“我能给他医治。”我因为急病人所急,为他医治罢了,不是靠行医为生的。4、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主动救助,不为名利课外文言文阅读【原文】东坡诗文,

32、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菜论文及坡,公叹日:“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注释】欧阳公:指欧阳修。菜(f:欧阳修的儿子欧阳菜。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气索:气短。不韵:不雅。【练习】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落笔辄为人所传诵2、解释文中加点字:(1)前后类如此()

33、(2)是时朝廷虽尝禁止()(3)往往以多相夸.()3、翻译句子。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4、你怎样理解“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这句话的含义。5、文段表现苏轼诗文的成就,在写法上有怎样的特点?6、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答案:1、落笔/辄为人所传诵2、(1)像(2)这(3)夸耀(炫耀)3、士大夫没(熟)读过苏东坡诗文的,便觉得没面子(气短)。4、表现欧阳修对苏东坡的赏识,认为苏东坡的文学成就和名声将超过自己。5、文段主要从侧面来表现苏东坡的成就。6、开阔的胸襟。董行成【原文】怀州河内县董行成能策贼。有一人从河阳长店,盗

34、行人驴一头并皮袋。天欲晓,至怀州。行成至街中,见之,叱日:“个贼住!即下驴来!”遂承伏。人问何以知之。行成日:此驴行急而汗,非长行也;见人则引缰远过,怯也;以此知之。捉送县有顷驴主寻踪至皆如其言。(选自太平广记)【翻译】怀州河内县的董行成能测出谁是小偷。有一个人从河阳长店偷了行人的一头带皮袋的驴。天刚刚亮,到了怀州。董行成到了街上,看见了,喝斥道:“站住小偷!马上从驴上下来!”于是抓住了小偷。人们问他是怎么知道的,董行成说:“这头驴走的很急,人也大汗淋漓,不是走远路的。看见人就牵住缰绳绕过,是害怕的表现,由此便可知道。”于是啄着小偷送到县衙,有丢失驴的主人在找驴,果然如他所言。【练习】1、根据

35、情节,请你给董行成起一个恰当的绰号:。2、请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董行成这次“策贼”的依据。3、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捉送县有顷驴主寻踪至皆如其言答案:1、神探(或:破案高手)2、驴走得很急且身上流汗,说明不是正常长途而是急忙赶路,不正常;赶驴看见人便牵着驴躲避,说明心里有鬼。3、捉送县/有顷/驴主寻踪至/皆如其言。课外文言文阅读【原文】董永,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永

36、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必尔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绿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注释】偏孤:年幼时死了母亲。肆力田亩:(父子)一起尽力种地。供其奴职:再去做主人的奴仆。蒙君之惠:蒙受您的恩惠。收藏:收养。小人:贫穷无知的人。服勤:勤劳服侍。尔:这样,如此。缴:细绢。【练习】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凌空而去(2)斗钱一万()(3)知其贤()(4)天之织女()2、翻译下面句子。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3、读了这则神话故

37、事,你得到什么启迪?答案:1、(1)离开(2)给(3)他(4)的2、我虽然是贫穷无知的人,一定要勤劳服侍尽心尽力,来报答您的大德。3、(1)知恩图报(2)好人有好报(3)恪守承诺(4)孝敬长辈董遇“三余”读书【原文】(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相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其兄笑之而遇不改。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翻

38、译】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主。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处。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几个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

39、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练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采相负贩()忘恩负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曹刿请见()2、下面句中加点“而”字的用法不同其他三项的是()A.性质讷而好学B.其兄笑之而.遇不改C.面山而.居D.非死则徒尔,而.吾以捕蛇独存3、翻译句子。苦渴无日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4、你怎样理解“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书百遍”答案:1、背背弃,辜负见同“现”拜见2、C3、苦于没有时间见译文4、这句话是为了启发别人自学的积极性而说的,它的用意是要求人们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用心思考,以达到“其义自见”

40、的目的。读书佐酒(元)陆友仁苏子美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日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选自研北杂志)【注释】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外舅:岳父。率(ld)标准。子弟:家中的晚辈。觇(chcn)偷看。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始臣起下邳(pi),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上

41、,指刘邦。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对饮酒(3)遽抚掌曰(2)网子美读汉书?张良传(4)此天以授陛下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以一斗为率(把、用)B、击之不中(指代副车)C、遂满饮一大白(于是、就)D、与上会于.留(在)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24、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参考答案:21、(1)喜欢(2)听到(3)拍(击)(4)授给(给、给予)(4分,每小题1分)22、B(2分)23、杜祁公对此非常怀疑,派加重晚辈秘密地去偷看他。(2分,意思符合即可)24、热爱读书,喜欢饮酒;性情

42、豪放。(2分,答出“热爱读书”或“喜欢饮酒”给1分,答出“性情豪放”或“性情不羁”给1分)二翁登泰山【原文】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家,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日:“向吾远游冀、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日:“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日:“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注释】向:从前。冀、雍:古代两个州的名称。曩:以往,过去。绝:横渡。【练习】

43、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甲翁之妻子去.乡()(2)是山余亦未登()(3)愚公年且.九十()(4)翌日,二翁偕.往()2、翻译下面的句子。(1)差矣,汝之言!(2)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3、二翁登泰山,表现了他们的精神。答案:1、(1)离开(2)这(3)将近(4)一起,一同2、(1)你的话错了(不对)!(2)现在(如今)我们才过60岁,有什么老呢(怎么会老呢)!3、不服老、老当益壮,有毅力、不怕困难等樊重树木【原文】: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引种植之不可已出。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注释】

44、樊重:人名。梓漆:梓树和漆树。【翻译】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返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这说明种植树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俗谚说:“一年的计划,不如种谷子;十年的计划,不如种树木。”说的就是这件事呀!【练习】1、解释句中的加点词:(1)向之笑者(2)该来求假焉(3)然积以岁月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时人嗤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A.怅恨久之B.何陋之有C.亲戚畔之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3、翻译句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4、“此之谓也”说的是什么道理?对你有

45、何启示?道理:。启木:。答案:1、(1)从前(2)者B、借(3)但是2、C3、作一年的打算,不如种谷;作十年的打算,不如种树。4、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早作准备,有长远打算。启示:学习也是如此范元琰为人善良【原文】范元琰,字伯蛙,吴郡钱唐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故,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共法,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选自南史隐逸下)【注释】慈:白菜。【练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元琰遽退走()母

46、问其故.,具以实答()向所以退,畏其愧耻()自是盗者大惭()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走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3、文中的范元琰“待盗者”“遽退走”、“伐木为桥以度之“,你赞同不赞同范元琰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答案:1、(1)急忙;(2)缘故,原因;(3先前;(4这,这样。2、有人涉过水沟偷盗他家的竹笋,元琰就砍下树木做成桥来使他过沟。3、答案示例:(1)赞同,因为元琰这样宽容的做法,最终感化了盗者,使得乡里不再出现偷盗行为。(2)不赞同,因为元琰这样做,行力,实际上是纵容了偷盗罪。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

47、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口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口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翻译】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练习】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8、注音并释义。哆粥而读音:()义:。辄以水沃面音:()义:。食不给音:()义:。乃至被谗受贬音:()义:。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A.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3、翻译句子: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的作用。答案:1、dm;吃。zh6;往往,总是。ji;供应。Chcn;说别人坏话2、B3、有时夜里疲惫

49、困倦,常常用冷水洗脸。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自足罢了。4、年少家贫而胸有大志。做官后因直言而遭谗降职。刻苦自励而心忧天下。5、岳阳楼记,揭示主题。废弈向学何良俊【原文】魏甄琛举秀才入都,颇以弈棋废日,至通夜不止,令苍头执烛,或时睡顿,则杖之。奴曰:“郎君辞父母仕宦,若读书,执烛即不敢辞,今乃围棋日夜不息,岂是向京之意乎?琛怅然惭感,遂诣赤彪许,假书研习,闻见'【注释】苍头:仆役,仆人。即:那就。向京:来京。许:处所,地方。优:好,长进。魏甄琛:人名。仕宦:做官。乃:副词。去八竟然。赤彪:人名。闻见:听到看到的,这里指学问。甄琛应试秀才来到京都,他因特别喜爱下围棋浪费了很多有用的时间,通宵

50、达旦都不停止,让仆役给他执掌蜡烛照着下棋,仆役有时困倦到了极点,打起瞌睡,他便用杖责打他。仆役说:“郎君辞别父母来京都进取做官,如果因为读书,差我替你执掌蜡烛,我当然不敢推辞,但现在你却日夜不停下围棋,这难道是你来京都的原意吗?甄琛听了感到很惭愧,于是(开始悔改),到赤彪跟前去借书研习,从此学问一天比一天长进。【练习】1、下面句中“日”作状语的是()A颇以弈棋废日.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C.闻见日,优D.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或时睡顿,则杖之B.其一犬.坐于前C.一鼓作气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3、翻译句子。颇以弈棋废日4、从废弈向学这件事

51、可以看出魏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案:1、答案:Co日:一天比一天,修饰“优”。A、RD中的“日”意思和用法分别是:A.时间,名词;B.太阳,名词;D.天,量词。2、B(像狗一样,名词作状语。AC、D均是名词作动词,意思分别是:用杖打、击鼓进军、走上前。)3、(他)因特别喜爱下围棋浪费了很多有用的时间。4、知错能改,迷途知返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注释】:行:品行。澹泊:

52、对功名利禄持淡漠的态度。淫慢:不专心及骄傲的态度。年:年华。驰:流逝。10 .下面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俭以养德:用俭朴来培养自己的品德。B.非学无以广才: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C.意与日去:意志随着时间消磨。D.悲守穷庐:悲凉地守着那贫瘠的山峦。11 .你从“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中得到怎样的启示?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著名人物,阅读本文后,请你结合平时的阅读积累,对诸葛亮作简要评价。(4分)启示:O评价:(二)10.D11.启示:淡泊名利方可树立宏伟之志,有志才会好学(1分),而身心宁静才会学有所成,才能实现远大理想(1分)。(大意对即可)评价:有统一中原的大

53、志,有超人的才学和智慧;忠君爱民;鞠躬尽瘁;淡泊名利,修身养性,治理国家主张赏罚分明等;感情用事,专权,过于谨慎。(2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课外文言文阅读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指镇海),命小奚以木简(用木板做的书夹子)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日:“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上了一跤),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把书理齐捆好),而前门已牡(门闩)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生理)。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译文:顺治七年冬天,我从小港想要进入镇海县城,吩

54、咐小书童用木板夹好捆扎了一大叠书跟随着。这个时候,偏西的太阳已经落山,傍晚的烟雾缠绕在树头上,望望县城还有约摸两里路。趁便问那摆渡的人:“还来得及赶上南门开着吗?”那摆渡的人仔细打量了小书童,回答说:“慢慢地走,城门还会开着,急忙赶路城门就要关上了。"我听了有些动气,认为他在戏弄人。快步前进刚到半路上,小书童摔了一跤,捆扎的绳子断了,书也散乱了,小书童哭着,没有马上站起来。等到把书理齐捆好,前方的城门已经下了锁了。我醒悟似地想到那摆渡的人说的话接近哲理。天底下那些因为急躁鲁莽给自己招来失败、弄得昏天黑地到不了目的地的人,大概就像这样的吧,大概就像这样的吧!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渡者熟视小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