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导学案及答案完整_第1页
卖油翁导学案及答案完整_第2页
卖油翁导学案及答案完整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新人教版七下语文导学案编制人:夏阿萍第12课课型:新授课课题卖油翁编号:审核人:班级:姓名:课时:2【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2、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3、学习本文,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把握课文内容可从刻画人物入手,体会揭示的道理。【教学重点】1、2【教学难点】3【预习案】1、走近欧阳修(1007-1072),北宋rL字自号晚年乂号(即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之充分发挥学生自学能力

2、,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百分之八十至九十,只有百分之十至二十的需要老师点拔。这也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2、积累字词:(1) 注音:咨(矜(圃()睨()矢()颔()忿()酌()覆()杓()自主学习部分主要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和下文注释,主动学习,课堂检测。个别纠错并强调易错者。(2)解释字词:善:矜:尝:释:睨:去:颔:汝:知:精:但:安:轻:酌:置:覆:徐:沥:因:惟:遣此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文中实词的掌握和巩固。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实,因此是扎实落实这一些内容。(3)通假字: 但手熟尔:尔徐以杓酌油沥之:杓(4)一词多义:A、射:陈康肃公善射(1吾射不亦精乎(LB、以:公亦以此

3、自矜(以我酌油知之(1以杓酌油沥之(以钱覆其口(C、尔:尔安敢轻吾射(无他,但手熟尔(D、而:释担而立(久而不去(而钱不湿(E、之:睨之(颔之(1酌油知之(常见文言虚词,在归纳总结、对比中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和掌握。举一反三,反复强调和理解,在翻译中强化。学习虚词,不能就虚词本身来单一说它的意义或用法,而是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来揣摩它的意义和用法。(5)词类活用: 尔安敢轻吾射:轻: 百射不亦精乎:射: 但微颔之:颔:词类活用现象,是文言文学习的难点。在归纳总结、对比中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和掌握。举一反三,反复强调和理解,在翻译中强化。3、句子翻译: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译: 汝亦知射乎

4、?吾射不亦精乎?译:无他,但手熟尔译: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为学习此文作思想准备。以上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重在强调学习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理解文本。解决的方法是,在理解翻译文章的基础上,再来分析讨论。【探究案】1、原文填空:(1) 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相照应的一句是O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5) O文中说明陈尧咨善射的情形的句子文中哪三句表现了陈尧咨的骄傲自满、傲慢无理?(6) 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的本领是怎么评价的?;凭什么作出这样的评价?(7) 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一番对话是怎样引起的?这道题是引导学生紧扣文本,通

5、过找重要句子、关键词来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然后进行筛选、分析,从而概括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里的关键词实际上是让学生找表示时间的词语或短语。这是第一问。关于详略是指内容,这一点是比较容易判断的。关键是详略的原因,是比较难的。因此这里正是讨论和探究的地方。这是一种写法,即先扬后抑,也是对比,先扬后抑学生不容易想到,但对比可能较容易。这种写法是为了突出中心服务的。这里以小组合作讨论形式来学习、解决问题,是比较合理的。2、文章理解:(1) 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答:态度变化77变化原因:(2) 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变化?请找出相关

6、语句。描写方法陈尧咨卖油翁神态诺吉动作主要是培养学生整体概括能力和再创造能力。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要懂得“谁做什么结果怎么样”一模式,化复杂为简单达到概括效果。(3) 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从中可以看出陈尧咨和卖油翁的什么性格特点?答:文章主要写也W件事。陈尧咨:卖油翁:(4) 本文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意在说明什么道理?答:这是学习本文的升华,是世界观体现。在学生自主回答和小组讨论的前提下进行点拔。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我的收获:【作业案】【三、“探究”拓展。】1、找出三个以“白”字开头,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2、通过文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其中的道

7、理。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你有什么启示?启示:这一题是考查文章的选材知识。多件事写人的文章,要详略恰当。引导学生从把握文本主题的基础上来分析判断材料的详略安排。这里有个误区教师一定要指出来,就是不能以字数的多少来判断详略。3、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虚心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这让你想起哪些相关的名言警句?扩展,是丰富学生的生活视野,也是学以致用。让学生从文本走进生活,乂从生活走进文本,相互渗透,达到活学活用。鼓励学生生成自己的见解,读出自己的思想。不过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答案1、原文填空:(1) 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8、(2) 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相照应的一句是但微颔之。(3) 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_颔之_。文中说明陈尧咨善射的情形的句子当世无双十中八九文中哪三句表现了陈尧咨的骄傲自满、傲慢无理?_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4) 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的本领是怎么评价的?无他,但手熟尔;凭什么作出这样的评价?是凭他倒油的经验作出这样的评价的(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一番对话是怎样引起的?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失十中九八,但唯颔之。2、文章理解:答:态度变化:反感7忿然(恼怒)7佩服认输变化原因:他看到了卖油翁酌油的技术很纯熟,去口并不“

9、以此自矜”。描写方法陈尧咨卖油翁神态自矜、忿然、笑睨之语言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无他,但手熟尔。以我酌油知之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动作善射、笑而遣之释担而立但微颔之乃取沥之(1) 答:文章主要写陈尧咨善射和卖油翁酌油两件事。陈尧咨:是一个自命不凡、不可一世、骄横无礼的狂者形象。卖油翁:是一个沉着自信、不动声色、技艺高超、谦逊朴实的智者形象。答:熟能生巧、精益求精。我的收获:三、“作业案。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白无一失启示:本领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经过勤奋的劳动才能获得,我们现在精力充沛,只要肯下功夫,钻一门学问,经过长期的努力,一定会熟练掌握它的奥秘,应用自如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

10、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正视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正视自己的缺点,知错能改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赤壁赋导学案班别:学号:姓名:基础积累、亍1.初读课文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壬戌()之秋举酒属()客窈窕()之章习卜()牛之间如冯()虚御风桂棹()兮兰沂()流光倚歌而和()之余音袅袅()釐()妇愀()然山川相缪()舶胪()千里酬()酒临江横槊()赋话江渚()之上扁()舟举匏()尊寄蜉婉()于天地无尽藏()也相与枕藉()乎舟2.指出下例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

1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话,歌窈窕之章(2)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3)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4)肴核既尽,杯盘狼籍。:、词1. 指出下面句子中的活用词并解释。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釐妇。侣鱼虾而友麋鹿。月明星稀,乌鹊南飞。2.一词多义。歌扣舷而歌之。望(七月既望。下,方。1歌曰:倚歌而和之。望美人兮天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如*飘飘乎如遗世独立O纵一苇之所如。哀吾生之须臾。之惟江上之清风。耳得之而为声。乎J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匕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相与枕藉乎舟中O月出于东山之上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上。月

12、出于东山之二、指出下列句子类型。凌万顷之茫然而今安在哉行而乂何羡乎!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以匕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文本探究一、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请用原文回答。这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二、在夜游赤壁过程中主客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第三、四段作者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抒发了什么感情?抒发了什么哲理?三、请从文中找出几个能概括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并对其作简要分析。知能提升下面是后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问题。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

13、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皱。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问题:仔细阅读,体会它与本文所描绘的景色有什么不同考点体验根据提供的几个情景信息词,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并且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将所构思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来。如:根据以下情景以“歌声”为重点扩展成一段话。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放声歌唱,歌声饱含着深情,唉亮而悠扬,回荡在每一位师生的心中。以“黄昏我海风”中的“海风”为重点,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进行情景描写。答案:方

14、法梳理扩展语句基本类型与方法(-)鉴赏评价型鉴赏评价型扩展,是近年命题最常见的题型之一,它主要是要求考生对古典话词及格言、警句等以赏析的方式进行扩展,或对其情景进行合理地想象与描摹。鉴赏主要是指出主体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妙处,可以从思想内容(情感、主题等)上,也可以从艺术手法(风格、语言等)上进行鉴赏评价。方法:1. 读懂题干,全面理解和落实题目的各项要求,像“情景生动”“想象合理”“修辞手法”等具体要求更要高度重视。2. 读透话歌以及格言警句,全面理解和把握其内容主旨,认真领悟话歌的意蕴之美和格言警句的深刻哲理。3. “吃准话句”,结合话歌的内容主旨,正确理解话句本身,找准话句的扩展中心;把握住

15、格言警句的中心词语和主要意思。4. “想象整合”,结合对话歌和格言警句的理解,展开合理的想象,谨慎地选词造句,完成答案的整合完善。(二)添枝加叶型添枝加叶型扩展,就是对一个结构简单的句子,采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通过添加修饰成分或运用修辞循法等,使之具体、生动、内容充实。方法:认真分析句子结构,发现扩展点,然后结合句子内容进行扩展。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及表现手法,使句子的表达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形象生动。仔细审读扩展后的句子,检查其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是否通顺合理。(三)串联丰富型串联丰富型扩展就是提供一组看似没有联系的词语,要求考生写一段话,将这些词语包含在内。这类题目一般要求围绕一定的中心,或

16、要求有明确的重点,还有的对修辞手法有一定的要求。方法:审清题目要求,尤其是那些明确的具体要求,它们往往是答题过程中的易漏点和得分点。探究清楚词语本身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根据这些寻找解题的突破点(即扩展点),进而组织语言材料,完善题目答案。检查分析组织的答案,看题干中显性与隐性的要求是否都一一落实,有遗漏的地方要及时地补充完善。1. 注意题干中字数的限制。(四)补写续写型补写续写型扩展,就是提供一句话或一段话,要求能根据所提供的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补写或续写的。补写或续写的句子必须做到与原句文意想通、中心一致、语境和谐、句式相同,甚至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也应和原句保持一致。当然,关键是

17、必须符合题干的要求。方法:1. 读懂题目要求,准确辩明题目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仔细分析题目中提供的短语或句子的特点,以此为扩写源头,寻找丰富句子的突破口,弄清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情境、色彩等。运用合理的想象。注意主旨一参与者,修辞、句式、意境、色彩等符合要求。检查扩展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赤壁赋导学案答案一、renxuzhuyodtioddoupngzhcosuheniaoliqiaolidozhulushishuozhupianpaofuy6uzangjie通假字:(“属”通“嘱”,劝人喝酒。)(“冯”通“凭”,乘。)(“缪”通“缭”,盘绕。)(“籍”通“藉”。狼藉,

18、凌乱。)词类活用:(“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4(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南:向南,名词作状语。)一次多义:歌1.动词,歌唱。2.名词,歌词。3.名词,歌曲望1.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2.动词,眺望。下1.动词,攻克,打下。2.方位名词,位置低的,与“上”相对。如1.像,动。2.往,至叭动。之1.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2.结构动词,的。3.代词,它。4.助词,不译。乎1.助词,形容词词尾。2.语气助词,用于句末,相当于“吗”。3.介词,在。于1.介词,在。2.助词,表被动3.介词,从。特殊句式:定语后置2

19、.宾语前置3.宾语前置4.判断句5.被动句文本研读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飘荡。景色澄澈幽美、如梦境一般。二、第三段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两位英雄已杳然长逝,化为陈迹。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也不过是过眼云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消云散。而自己作为远谪黄州的小人物,更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从而抒发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怀。第四段丢开个人愁怀,说明世间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

20、一面乂有不变的一面。从而阐发了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哲理。三、感情变化的过程:乐一悲一喜。先写作者月夜泛舟,饮酒赋话,沉浸在美好景色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然后饮酒放歌的欢乐中伴入了悲凉的萧声,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入悲哀;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中;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知能提升两赋写景的主要句子是:前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后赋:“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前赋所写之景,限于舟中,字字初秋之

21、色;后赋所写之景,多观于岸上,句句初冬之状。考点体验:答案:黄昏时,我漫步海边,海风像一个顽皮的小孩,撩拨我的头发,撩起我的衣角,也撩乱了我的思绪狼专题精彩开篇词1. 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由于他过分"仁慈",险些丧命,幸亏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今日屠夫乂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屠夫是否从东郭先生身上汲取了教训,或乂重蹈旧辙?狼也许变善良了?学习目标理解、积累文中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 生动形象地复述故事情节,领悟课文意味深长的寓意及其现实意义,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揣摩语言,体会文章的情味,学习本文语言简练生动、在记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2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同学们,有谁能够说出带“狼”字的成语?(如: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等)的确,狼历来是狡诈、残忍、贪婪的代名词,以谈狐说鬼著称的聊斋志异中就记录了有关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二则故事。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短小生动乂意味深远的寓目故事,去感受一屠杀两狼的智勇。二、自学指导(一)一一预习与交流1.为下列汉字注音。1. 缀(zhu)窘(jiong)苫(shan)弛(ch)眈(dan)黠(xio)瞑(mng)暇(xia)隧(su)尻(k寐(mei)少(shdo)时作者链接蒲松龄(16401715),清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另愕柳泉,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

23、岁即有闻名,深为施闰章、王士稹所重。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员。后屡应省试,皆落第,年七十一岁始成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几近40年,直至70岁才撤帐归来。2. 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家境贫困。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使他能够接触底层人民生活,并加深了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作品链接聊斋志异是蒲松龄一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有短篇

24、小说491篇。题材大多来自民间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传说。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三、自学指导(二)一一合作与探究1 (一)整体感知.读准节奏: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乂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2 .读懂文意,掌握下面加点的文言字词。重点实词(1) 缀行甚远: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2) 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旧,原来。(3

25、) 屠大窘:困窘,处境危急。(4) 弛担持刀:放松,这里指卸下。(5) 苫蔽成丘:覆盖、遮蔽。(6) 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7) 意暇甚:这里指神情、态度悠闲。(8) 屠暴起:突然。(9) 狼亦黠矣:狡猾。(10) 顷刻:一会儿。(11)止增笑耳:罢了。通假字止有剩骨:“止”通“只”O一词多义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人止后狼止而前狼乂至:停止止增笑耳:通“只”,只是意意暇甚:神情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想要(3)其积薪其中:代词“它”,指麦场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之久之:无义亦毙之:代词,指它前狼不敢前:上前其一犬坐于前:前面乃屠乃奔倚其下:就乃悟前狼假寐:才以投以骨:把以刀劈狼首:用意将遂

26、入以攻其后也:来古今异义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今义:一门学科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词类活用一狼洞其中:名词用为动词,打洞。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其一犬坐于前: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3.本文叙述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交流点拨】叙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交流点拨】遇狼一一惧狼一一御狼一一毙狼(二)分析实践,深入理解我们学习课文的评点方法,把它运用到阅读中去,也就是“评点式阅读”的方法。如对课文第一段我们可以这样评点:“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我们还可以这样评点:“文章开门见山,点出两狼,扣人心弦。”“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为情节的展开埋下了伏笔。”请同学们一边读课文,一边从用词造句、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性格特点、故事波澜等各方面对课文的各段进行分析、评点。1. 四、拓展延伸根据收集的资料,以“我眼中的狼”为题,写一篇关于“狼”的简短的报告,多方位、多角度地介绍狼,全班交流。2. 收集有关“狼”的成语,抄在笔记本上。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背诵课文,导入新课。二、自学指导一一合作与探究(一)妙点揣摩小组互助合作,尝试着从词语运用、形象塑造、情节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构思特点等方面体会课文的妙点。讨论交流以下问题。你觉得文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