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汇编6篇_第1页
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汇编6篇_第2页
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汇编6篇_第3页
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汇编6篇_第4页
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汇编6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汇编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自然的语言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1教学目标:1.树立人类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才能良性发展的观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2.理解文中“文字”的比喻含义。3了解全文的说明结构,准确清楚地把握大自然中有哪些种类的“文字”。4.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教学步骤:1.提出疑问。课文中(包括题目中)“文字”的含义有几种?2.跳读课文。根据文字的不同含义大体勾画

2、出全文的内容结构。3.重点解读关于“大自然的文字”的部分。按照课文对“大自然的文字”的分类介绍再划分出它的层次。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明白作者介绍了哪些自然现象,作者怎样引领我们来破译它们,而且要掌握如下知识点:(1)霍雨、铁砧、漂砾、毒意等几个加点字的注音,在文中划出有这些字词的句子。(2)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落实一些重要语句的领会)。(3)讨论交流。(4)质疑问难。就文中仍有疑难的地方,师生互间互答。(5)布置作业。(解说:本过程体现了置疑激趣法、整体掌握法及研究学习法这几种适应新大纲和新的教育理念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的动机肯定是兴趣,有兴趣带着问题去探究,不仅能发挥主动性,而且能逐渐培养他们

3、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研究的精神。教学中,基本理念要贯穿始终,使教学在和谐共振中愉快地进行。)自读点拨1.课文中“文字”的含义。课文中的“文字”有两个意思:第1、2段中指书本上的字;第3段一转,从“也有另外一套文字往后,“文字”就指大自然中各种能给予人对自然进行认识、了解和推想以预示和启发的自然现象。这样,课文从读者的生活经验人手,显得亲切,使人产生联想;接着引出一个科学问题,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2全文的内容结构把握。课文的结构非常清楚,第1、2段说明书本上的文字及其作用,引出大自然的文字这一重心内容,末尾3段则告诉我们学会大自然的文字的方法和意义,其余段落集中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3.大自然的文字有

4、哪些类别?各有哪些作用?根据方位来分,有天上的星、云、鸟和地上的石、树等;根据各自主要的特征表现来分,可分为形(星、云)、声(鸟)、色(石)。星引导海上航行;云指导天空飞行;燕子告诉天气;白嘴鸦、鹤和大雁报告季节;石灰石说明沧海桑田的变化;漂砾表现自然的神奇力量。总之,正因为有了这些大自然的文字,人们才能认清自然,趋利避害,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和乐趣。4.重点语句品味。(1)“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字,就可以读完最厚的书,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充分肯定了文字的作用,加横线的词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本句还暗示了下文的大自然的文字也将会有巨大的作用。(2)“无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母。你脚下的

5、每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母。”这个比喻新颖恰当,引发读者无限的想像,也为后文介绍大自然的文字暗示了行文的结构顺序。(3)你知道,在水面上船只是不会留痕迹的,那里也没有什么写着“由此往北”的箭头的指路牌。”用比喻的说法形象地说明水上行船与在陆地上走路是不一样的,它没有具体明确的指示,自然地引出大自然的一种文字星座门北极星)对行船的指导意义。(4)“白嘴鸦飞来说,春天已经来到大门口了。而飞走的鹤不用日历就可以告诉人们,热天已经过去了。”“飞来说”“告诉人们”用了生动的拟人手法,不仅清楚地说明白嘴鸦的飞来与鹤的飞去是季节变化的预兆,也显示了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很有情趣。“不用日历”,拟人中有比喻,新颖别

6、致。(5)“一转眼功夫,连蜘蛛网也无影无踪了,它们好像融化在天空里一样。只有那声音还从远方传来,好像在说:再见!再见!明年春天见!”这些语句很有意境,雁阵在人们的眼前越来越小直到消失,但它们使我们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天空,它们留下了令我们回味的声音,它们使我们告别了一个寒冷的季节,但它们更使我们盼望一个全新的温暖的春天。我们的视线、我们的心都被那雁阵牵引着。想像和拟人手法运用得很成功。5.说明方法归纳。重要的方法是打比方、分类别和举例子。另外,拟人的写作手法对增强说明效果起了很大的作用。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2教学目的:1、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懂得大自然的语言情况指的是什么。2、能正确流利朗读

7、课文。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4、培养学生初步收集材料的能力。5、初步培养学生利用教师小结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能初步懂得大自然的语言情况指的是什么。教学准备:自制课件;准备鱼鳞、弹珠;教学过程:一、释题1、借助课件(人类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人类的语言引导进入理解大自然的语言。播放课件(人类的语言)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要使用语言呢?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出自己的意思)2、揭示课题,理解:大自然的语言。强化课题。出示课件(大自然的语言),继续理解什么叫

8、大自然的语言。提问:大自然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呢?表扬那些找到大自然语言的学生,并小结第一节内容。小结:大自然也有自己表达意思的方式,这些让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就是大自然的语言。二、新授课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用具体符号标出小节(互评互议,难读的字音上黑板)。2、指名读,指名评,师生互读。学生自由朗读2、3、4节,读懂每一节的意思。提问:各小节分别讲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你是怎么知道的?3、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习2、3、4各小节。1)教学第二节,出示课件(蝌蚪在水中游动),帮助了解所选小节的知识。齐读第二节,抽个别学生读第二节。请学生在学习小组里面说一说:

9、你找到了什么样的大自然语言,它是怎么告诉你的?抽个别学生汇报学习结果。集体朗读第二节(教师指导朗读)。2)教学第三节。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节。提问:这一节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它通过什么告诉大家的?让学生自己来讲一讲,你是怎样计算和识别鱼的年龄的,教师再拿出准备的大小鱼鳞两片,告诉同学们,鱼的年龄是由鱼鳞片上的圆圈的多少来决定的,圆圈越多鱼的年龄就越大。小结学法:什么样的语言告诉人们什么样的知识。齐读第三节,小结:学习了这节内容,你知道大自然告诉了我们什么,它是怎样告诉我们的?3)根据学法,分组自由学所剩下的小节。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分组自学。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10、教师同学生学习不理解的地方。理解三叶虫化石(播放课件:三叶虫化石)。理解词语:镶嵌三叶虫是海洋里的动物,现在却镶嵌在喜马拉雅山上,那么你理解镶嵌的意思吗?谁愿意给大家演示、演示镶嵌的动作。(请学生用橡皮泥及弹珠表示词语镶嵌,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理解句子:那儿曾是汪洋一片播放课件:造山运动教师小结,强化学法4)小结2-4节内容。通过这节课文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大自然的语言?它是怎么告诉我们的。齐读2-4节,请学生说说通过这三节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比较第二节与第四节的相同点,引导学生用书上一问一答的形式练习说话。三、扩展练习1、请学生自由说出自己观察到的、查阅到的、

11、询问到的有关的大自然语言,及这个语言所告诉的知识。通过三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自然的语言也是用来表达自已的意思,它是可以让人类看到的、听到的或感觉到的。前几天,老师请小朋友们回家请教家长或自己阅读图书查找了一些这方面的有关资料,你们找到了吗?愿意把你知道的其它的大自然的语言告诉我们吗?(查找到相同的大自然语言的小朋友可自由组合,互相讲一讲,请他们尽量用书上的形式告诉大家)。2、教师展示自己所收集的语言及其所告诉我们的知识,出示课件(教师收集的大自然的语言),教师用书上的述叙形式进行解说。强化观察和提高学生的说话兴趣。四、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到些什么,能告诉大家吗?(教师作全课小结)板

12、书设计:1、语言2、知识简笔画:三叶虫化石那儿曾是汪洋一片简笔画:蝌蚪春天到了简笔画:鱼鳞两圈就是一岁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3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语 引入课题。同学们,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走进大自然,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恰。今天我们学习的不是去领略大自然优美的风光,而是去探寻大自然的奥秘,学习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说明文。二、指名读预习提示,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三、学习字词。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衰草连天 鬓毛 连翘翘尾巴差异 差遣 差劲参差观测道观 播种 耕种落叶一丢三落四 落枕萌发 翩然 孕育 簌簌销声匿迹 风雪载途四、在5分钟之内快速阅读一遍课文,并写出阅读提要。第1至3自然段:从丰

13、富的物候现象入手,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第4至5自然段:举例说明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第6至10自然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即纬度因素、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第11、12自然段: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五、齐读第1至3自然段,根据下列问题评点课文。思考题:1每个自然段写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文章开始从丰富的物候现象写起,作者离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文中哪些词语用得既准确又生动?有何作用?(在书上作好评点。)(一)先总结三个自然段的段意第1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第2自然段: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第3自然段: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二

14、)着重评点第1、2自然段的语言,体会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的写法及作用,理解、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简洁的说明事物的表达技巧。1先检查学生的评点情况,并抽查学生讲析第1、2自然段中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作用。2在学生评析的基础上,教师作些讲评或归纳。3第1、2自然段词语评点如下,仅供参考。写春:大地苏醒冰雪融化,苏醒将大地拟人化,展现一幅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色。融化写出了冰雪的动态,暗示着春暖花开的美景,透露着暖暖的春意。萌发描写小草、树芽生长的情态,显示出草木的生机和活力。次第写出百花竞相开放、争着报春的热闹情景。这些词语描写春天景色很有层次,用词非常典雅。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

15、美丽画卷,美不胜收。写燕子翩然归来,植物孕育果实,自然过渡,描写了夏季的景色。翩然写出了小燕子轻盈飞舞、活泼伶俐的情态,透露出喜爱之情。孕育将植物写活了,形象地写出了夏季植物的茂盛、茁壮之态。写秋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准备迎接叶子籁籁落下销声匿迹描写了昆虫(准备)为过冬作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写得有情有感,十分形象。衰草连天描写出秋天萧条冷落的情景。迎接一词将秋天写得很有情趣,好像是位知冷知热、善解无意的天使。簌簌写飘飞的落叶,有声有色,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用风雪载途写寒冬,一词传神,表现出冬天风狂雪灾,寒气逼人。以上这些词语,典雅、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如一个个电影镜头,把大自然写得

16、神形兼备,为下文用拟人手法写大自然的语言作了准备。这些描写,精彩纷呈,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鲜活的四季风花图画,令人目不暇接。第2自然段一开始并未直接解释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而是从草木候鸟两方面举例说明物候现象同农业生产的关系。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先写开花早的杏花、再写桃花,很有条理。这些都照应了上句的草木。而传语暗示与语言有关,且将杏花、桃花拟人化,十分亲切可爱。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把布谷鸟的鸣叫写成唱歌,拟人形象,把布谷鸟的叫声写得很有音韵节奏,给人以美妙的享受。这一段由杏写到桃,从植物写到动物,最

17、后才对大自然的语言作出诠释,即:花香鸟语,草长芬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条理十分清楚。六、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第1、2自然段的语言进行精点精评,从中我们体会了说明文中也可以对事物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写,这既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也增强了说明的文学性。这种寓说明于描写之中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七、朗读并背诵第1自然段。八、布置作业 :1背诵第1自然段。2将第1至3段的有关词语抄下来,作好词语的积累。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复习上节课内容,抽查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学习第 4至第,12自然段。教学形式:3至4个学生组成个学习小组,根据老师提出的思考题自学课文内容,然后

18、集中讨论,交流学习体会。再从若干组中选派若干名同学作代表上讲台讲课,听后互相评议,教师适时点拨,最后归纳小结。自学思考题:(出示小黑板)1用自己的话概括第4、5、7、B、9、10、11、1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2文中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哪些例子?各用来说明什么问题?3第7、8、9、10段分别说明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这四个因素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能否打乱顺序?为什么?4研究物候学有何意义?学生自学15分钟,讨论、交流10分钟,派代表讲课15分钟,教师归纳小结5分钟。(一)概括段意第4段:介绍物候观测的手段和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第5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

19、要性。第7段: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是纬度的差异。第8段: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第9段: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第10段:物候现象来临的第四个因素是古今的差异。第11段:研究物候学的意义。第12段i加强物候观测,促进农业生产。(二)体会本文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作用。1 北京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第5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更有说服力。2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20、。所以(第7段)举例说明纬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3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第8段)举两例说明经度的差异是怎样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4山地秋冬两季,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第9段)举例说明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5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几天。(第10段)举例说明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举例子是常用的说明方法,它往往能深入浅出,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通俗易懂,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解说得很

21、清楚。(三)说明的顺序。第7段至第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由主到次,由空间到时间的顺序来说明的,顺序不能打乱,因为这是按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说明事理的,否则就会不合逻辑、事理。(四)研究物候学的意义。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有四点: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二、教师归纳小结。这堂课采用这样的形式,意在调动大家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会学的目的。从效果来看,大家都动了脑、动了笔、动了口,并且大家互帮互学,想必是有很大收获的。希望大家像这堂课一样主动地学习,学会求知。

22、三、布置作业 。课后作一次社会调查,通过调查,你发现还有哪些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试举例说明。(农谚也行,但要做适当的解释。)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4第一课时一、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大自然的语言 2。 (字略)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略)3阅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及课后练习。二、导入1作者简介作者竺可帧,物候学家。2导语本文的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所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这篇文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指的是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 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本

23、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三、正课1速读课文。要求以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出声,不回视,用笔画出主要词语,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争取2分钟内读完。2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第一段:从开头到“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说明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第二段:从“物候观测使用的”到“就可能避免”。 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段;从“物候现象的来!脑决定于哪些因素呢”到“春天提前9天”。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迟早的各种因素。第四段:从物候学这门研究”到结束。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3.提问:第一自然段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按照什么 顺序?讨论并归纳:按照

24、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4提问:这一段哪些词语说明时间的推移?讨论并归纳:用了“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 接”等词语,变化灵活。5提问:这一段哪些词语写得生动典雅?讨论并归纳;(1)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人格化,显得亲切动人。)(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融化 萌发 次第 用词典雅,富有形象性。)(3)燕子翩然归来。(翩然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用来描绘燕子的飞行十分恰当、形象。)(4)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用词典雅,如果改为植物“结果”则显得口语化。(5)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簌簌”是纷纷落下

25、的样子,用词形象、典雅。)(6)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销声匿迹”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用词形象、典雅。如果改为“消失了”则显得口语化。)(7)到处呈现一片蓑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用词形象、典雅,给人美感,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大自然的语言 2。)(8)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用词典雅,有文言色彩。)以上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的画卷,给人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用词形象、典雅。6提问:第二自然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讨论并归

26、纳;举了三个例子。7提问:这一段举的三个例子按照什么顺序?讨论并归纳:按时间先后顺序。8提问:这一段哪些词语写得生动活泼形象?讨论并归纳:(l)用“传语”“暗示”“唱歌”这些词语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拟人生动。(2)用“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驾飞”这些词写物候现象,用词形象、典雅。(3)用“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俗语,模仿布谷鸟的叫声,说成催促农民及时耕作的话,十分形象生动。9提问:第三自然段讲到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请一个同学用概括的语言回答。讨论并归纳: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些自然现象称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作物候学。10提问:这一段说

27、明的顺序是怎样的?讨论并归纳:按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四、小结课文的第一部分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现象。每一个段落里面的句序也讲究条理性。五、作业(略)第二课时一、预习阅读课文第二、三、四段,思考课后练习。二、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这部分以优美的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下面请几个同学使用下列词语复述课文中关于四季的描述。(苏醒 萌发 次第 孕育 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周而复始)三、正课1提问:文章第二段为什么说利用物候于农事活动比

28、较简便,容易掌握?讨论并归纳:(l)从观测手段上看,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2)从数据意义上看,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2提问:文章第H段举北京的物候记录的例子说明了什么?讨论并归纳: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3提问: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讨论并归纳:(l)纬度的差异。 (2)经度的差异。 (3)高下的差异。 (4)古今的差异。4提问:这四个因素按什么顺序说明?讨论并归纳:这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很有条理。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地

29、点高下的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因素则是时间因素。由三个空间方面的因素到一个时间因素,又是一种条理。5提问:“首先是纬度”这一段,举出挑花和刺槐的例子说明了什么?讨论并归纳:说明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6提问:“经度的差异”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了什么?讨论并归纳:举了连翘和榆叶梅、苹果开花两个例子,说明了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5【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理解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事物的特点。(难点)2.学会从课文中提取信息,训练概括能力。

30、(重点)2.学习准确、生动、典雅的说明语言。(重点)【课时安排】 2课时【预习导学】1.知识储备。(1)作者简介:竺可桢,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中国近代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2)文体知识: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文或文艺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科学小品文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2.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1)给加点字注音孕育( yùn ) 簌簌( sù ) 载途( zài ) 销声匿迹( nì )连翘( qiáo ) 农谚

31、( yàn ) 差异( ch ) 翩然( pin )(2)按照意思写出词语指一个挨一个地。( 次第 ) 动作轻快的样子。( 翩然 )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孕育 ) 纷纷落下的样子。( 簌簌 )满路、遍地。载,充满。( 载途 ) 每一年都像这样。是,此,这。( 年年如是 )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没有了音讯。( 销声匿迹 ) 草木盛衰。荣,草木茂盛。( 草木枯荣 )一个周期结束又重新开始。指循环往复进行。( 周而复始 )3.整体感知。阅读课文,填写下表,体会本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的结构特点。层次段意从文中提

32、取的信息第一部分(第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第二部分(第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第三部分(第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纬度 经度 高下的差异 古今的差异。第四部分(第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预习检测】展示课前预习效果:检测预习导学的内容(小测本听写)。小

33、组评分( )【课堂探究】1. 重点阅读6-10段,理解物候现象的各个因素,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作者把纬度差异这个因素放在第一个来讲?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 这四个因素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从主要到次要(逻辑顺序)。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第六自然段一个设问句“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引出,接下来

34、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2.本文语言准确、生动、典雅。请同学们精读1、2自然段,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具体说说这两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四季的词语不仅准确、生动、形象,而且配合十分恰当。如“大地”“苏醒”,“草木”“萌发”,“花”“次第开放”(写春天);“植物”“孕育果实”(写夏天);“昆虫”“销声匿迹”(写秋天);“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写冬天)。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作了铺垫。第二自然段写出了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和布谷鸟“唱歌”与农事的关系,用

35、拟人的笔调写来,十分生动,情趣盎然。写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语言准确,描写生动,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物候”这一说明中心上来,写得甚有情趣。【随堂检测】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形象化的说法,以此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人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或答: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物候现象比喻为“大自然的语言”,显得新颖别致,引人人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课堂小结】本文把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运用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等说明顺序把一门复杂的学科介绍得清清楚楚。【拓展延伸】请课外收集一些农谚,进一步了解物候知识。例:雨中

36、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布置作业】独立完成本课校本作业,查缺补漏,巩固本课学习要点。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6大自然的语言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下面我就按照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手段、说教学过程设计、说教后反思五个部分进行说课。【说教材】一、教材简介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过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文章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谈起,形象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并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

37、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则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二、教学目标简介根据教材定位特点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本课设计两课时,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 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 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2、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

38、奥秘的兴趣。三、教学重点由以上目标我指定本课教学重点如下: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四、教学难点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说学生】1、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本文介绍丰富的物候现象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典雅,贴近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物候知识以及个别专业术语较深奥,初二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

39、突破。2、能力分析:学生对说明常识的把握没有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反复阅读、品析语言、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3、一般特点与学习风格差异:学生习惯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发表看法,因此应该适当的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合作学习探究的机会。【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朗读法。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基于这一点,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2、讨论法、点拨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在学习过程中我做

40、以适当的点拨。3、竞赛激励法。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4、涵泳品味法。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尤须如此。5、延伸拓展法。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本课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说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本单元说明文的教学是在前一单元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说明文的体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条理,理解说明事物时所运用的语言的特点。教学环节安排如下:第一课时第一环节: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春、

41、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那么,这些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何关系呢?为什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去破译大自然的语言,探询大自然的奥秘。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过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第二环节: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多媒体显示一年四季从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风景。并伴有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2、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多媒体显示)3、学生读(学生根据个人喜好朗读、默读、略读、精读、跳读、连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多媒体显示阅读要求如下:请最先完成的同学举手示意,我为学生计时。历时最短的十位同学决出之后,我按照先后次序要求学生展示阅读成果,最后选出历时最短,成果最好的同学,授予他“阅读小标兵”的称号。(本环节意在通过竞赛激励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第题。这一部分我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第三环节: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1、选两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学评价。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