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部编新教材《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原创)_第1页
高一部编新教材《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原创)_第2页
高一部编新教材《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原创)_第3页
高一部编新教材《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原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部编新教材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一、 设计理念1 .基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订)理念设计,体现普通高中语文核心素养。2 .适应普通高中综合改革的需要,适应新高考发展的需要。3 .回归传统,注重听说读写,特别是加强读与写训练。二、教材分析最新版的部编高中语文教材,第一篇课文依然是毛泽东的 沁园 春长沙,但课程标准变了,高考变了。如果我们还是用原来 的理念、过去的教案上这篇课文,可能就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更好地 适应新高考改革。作为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篇课文, 为充分发挥首印效应,我们必 须精心设计,上好高中的第一语文课。在这一节课上,不但要树形象, 育兴趣

2、,更要体现高中语文学习的理念与方法。三、深情分析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可塑性强,学习动力足。在第一节课上,我 们转变初中简单应试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与新 方法,都是有基础的。四、学习目标1 .先学后教:在吟诵中背诵课文。2 .读写结合:类文阅读与写作片段训练 五、学习方法:朗读法、自主学习法、读写结合法 六、学习时长:2节课七、学习过程(一)情景活动导入:如果我们穿越时间,遇见伟大毛泽东,请问你会在什么样的情景相遇?会说些什么?这一次遇见,让你有什么收获(懂得什么道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自己所认识的毛泽东,完成作者简介 的任务,让学生自由表达遇见情景,达到训练形象思维与口

3、头表达能 力的目的。)(二)先学效果检测:1 .同桌之间互相背诵课文。2 .教师随机抽背。3 .接龙背诵课文。4 .情境默写:(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写景很有空间艺术,其中使 用了高低结合手法的句子是: , 。(2)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子(三)自主研读沁园春长沙的赏析文章,请至少找出一处你最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交流。(沁园春长沙赏析文章见学案 )(学生依据学案,自主学习,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最后各小组推荐一个同学,展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展示情况,适当补充关键句子的赏析。)(四)学以致用:诗歌赏析考点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1 .沁园春长沙描绘

4、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 一峥峰岁月图一中流击水图2 . 高考链接:2019 年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唐 杜甫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注此诗作于公元 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孔父即孔子。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溪行衣自湿 ”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气之浓重,“亭午气始散”表明雾气持续时间很

5、长,直到正午才散。B. 诗人冬季出行,蚊蚋在飞舞,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一路行来,层云密布,山路崎岖。C.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诗人所见景色呈现不同面貌,情感也产生了变化。D. 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运用“登顿 ”“ 绮丽 ”等词使诗歌音韵铿锵,全诗体现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2)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答案】 ( 1) B( 2)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辉,江水满溢的寥席壮美的画面。( 3)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生不逢时的苦闷,飘零他乡的哀痛,对国家命运的

6、忧虑。3. 如何归纳诗词中描写的画面?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时间+地点+特点:湘江秋景图、湘江秋天壮美辽阔的画面)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4. 当堂检测,讲练结合。【 2018 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9 分)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

7、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B 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C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D 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2)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3)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4 分)【答案】(1) A(2)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3)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济世与归隐相矛盾的复杂情感(五)读写结合,当堂练笔。1. “鱼翔浅底”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移用:就是将本来修饰此物的词移来修饰彼物,产生一种新鲜、独特的艺术效果。 “翔”本来是修饰鸟的,移来修饰鱼,语言独特,有新意,形象地表现了鱼在水里自由游弋的特点。2. 以移用手法学写诗歌片段。“聪明”是修饰头脑的,想想我们可以移用来修饰什么?比如:“聪明的头发一根根竖起来,特别有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