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程标准与课本内容对照课程标准课本内容概述丛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 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 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 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2) 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 “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
2、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法认识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本质特征。(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 原因。(3)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
3、复杂的。三、重点难点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四学情分析对于本节课学生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知识专业性很强,因此应该把降低知识的难度作 为我们授课的重点。五、教学方法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 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各次改革的基本特征,抓重点内容进行精讲,注意详略得当,剖析与讲解相结合。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 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 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 勃列日涅夫
4、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 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 假象; 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 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 轨了!”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同志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讲述内容】复习提问: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是什么?A主要特征:(1)单一的公有制;(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 3)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 济。B弊端(1)片面发展重工业;( 2)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损害了农民积极性;(3)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过渡: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说明改革不可避免, 第一个站出来担此大任的人是雄心勃勃的赫鲁 晓夫。一、赫鲁晓
5、夫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1)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1913年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 12倍,农业只提高了 40% 1953年全苏人均的粮食低于 1913 年,牲畜存栏数与 1913 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 1913 年增加了 20%。合作探究 1 :从上面的数据能得出什么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危害?(1 )苏联工业生产发展迅速,农业生产停滞不前。(2)斯大林模式下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的弊端日益显露(3)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也影响国家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4 ) 1 95 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稳固领导地位后,开始对
6、“斯大林模式”改革。 (5)苏共二十大( 1956 “秘密报告”)2、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引导学生阅读导言中的赫鲁晓夫手持玉米的照片,并对玉米运动作了简单介绍, 提问:“赫鲁晓夫的改革从哪个领域入手?农业(1 )农业改革。农业改革是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 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 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扩大规模垦荒、提倡种玉米等(2)工业改革。 废弃部门管理体制; 部分中央企业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 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如:改革工资制度用计件奖励工资制度代替累进计件工资制,增加了计时工
7、资的比重。3、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与原因(1)结果: 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促进生产的发展。 1954-1958 年农业产值平均增长 9.2%。到 60年代初,耕地、谷物的播种和收 获均已实现全面机械化。但最终失败。(2)原因: 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 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 在改革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 最终导致改革失败。【合作探究】 2: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 意这种观点。请说
8、明理由。提示:(掘墓)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 (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过渡: 赫鲁晓夫改革未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改革成效甚微, 赫鲁晓夫也因此黯然 下台。 但苏联的改革没有就此终止, 仍在继续推行。与此同时,在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不利 地位。 因此, 赫鲁晓夫的继任者勃列日涅夫开始了新一轮大张旗鼓的改革。 勃列日涅夫又是 如何改革的呢?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背景:(1)赫鲁晓夫的下台与勃列日涅夫上台;(2)美苏处于争霸的状态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1)在企业管理方面, 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体领导; 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
9、; 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2)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3、改革的结果(1)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经济、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 苏联经济不断发展。 1960 年的社会总产值为 3040 亿卢布, 1975年增 为 8626 亿卢布。工业产量增长迅速。19651975年间,年发电量从 5070 亿度增至 10386亿度, 石油产量从 2.4 亿吨增为 4.9 亿吨, 钢产量从 9100 万吨增为 1.4134 亿吨, 汽车的年 产量从 62万辆增为 196万辆。农畜产品的产量也逐步提高。19611965 年间,谷物的年平
10、均产量为 1.3 亿吨,肉类为 930 万吨。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 19711975)的年平均产量, 谷物为 1.8 亿吨,肉类为 1400 万吨。工农业的发展使苏联同美国的经济差距缩小了。据苏 联官方统计, 1950 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只及美国的 31%, 1975 年上升到 67%。工业生产从 30% 升为 80%以上,农业生产从 55%升为 85%。而据美国国务院的计算,苏联 1950 年的国民生产 总值为美国的 33%, 1975 年升为 53%。两者的百分比不一样,但都反映了苏美差距日趋缩小 的变化趋势。徐天新等著:当代世界史( 1945 1992)。(2)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
11、发展停滞。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增加了苏联的经济负担,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益严重, 苏联的轻工业和新 兴产业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975 年以后,苏联经济增长开始下降,国家面临新的困境。4、改革失败原因:(1) 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只是修补性的改革, 不能根除原有体制的弊病;(2)勃列日涅夫本人专断、保守不利于改革;(3)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合作探究 3:勃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改革的相同点是什么? 两者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内容方面, 两者的政治改革都强调集体领导的原则, 经济改革前者
12、重于农业, 后者终于工 业; 结果方面,前者收效甚微,后者初期效果明显,后期停滞不前; 原因方面,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过渡: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不佳效果不能说明他们改革是错误的, 但改革的思路错 了。苏联的改革必须果敢地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苏联会出现这样的领导人吗?还 真的出现了,他就是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又是怎样改革的呢?三、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出生于俄罗斯南部斯塔夫罗波尔附近, 1985 年至 1991 年,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 员会总书记。他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了冷战的结束,为此他于1990 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他的改革政策也使得苏联解体。1、戈尔
13、巴乔夫改革的背景:社会动荡,经济停滞材料一: 二战后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 以非理性方式进行军备竞赛, 致使军费开支达到国 民收入的 1/4,背上沉重的包袱。同时四处伸手,加重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还在1979 年入侵阿富汗,其形象大损,同时每年还要花掉几十亿卢布。材料二:俄国历史上靠扩张起家,民族众多,但各民族发展极不平衡。无论是沙皇,还是苏 联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同化的高压政策。 斯大林时期采取镇压和强制迁徙的政策, 造成很多问 题。斯大林之后,高压政策被怀柔政策所取代,民族问题日益显露,地方民族主义倾向日益 明显。材料三:苏联社科院一次关于苏共性质的调查显示 : 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只占 4%;认
14、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只占 7%; 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占 11%;而认为仅仅代表党的官僚、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竟高达85%。材料四: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 拉美一些国家。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 自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 益严重,民用工业品技术落后,质量低劣。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 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2、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1) 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2)政府还减
15、少了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3)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的结构,使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生了一些变化, 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4)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出现合资企业;(5)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租赁制或家庭农场。3、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特点(1 )从经济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转而进行政治改革。(2)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方向。(3)政治改革中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4、戈尔巴乔夫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影响(1 )存在的问题: 由于对于苏联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经济改革措施仓促上马, 缺少
16、 宏观决策和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致使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苏联经济持续下滑,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2)影响:戈尔巴乔夫把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问题归结于政治阻力太大,为了扫除障碍, 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合作探究 4: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何异同点?(1)同: 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 都在政治、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 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 结果都失败了。(2)异: 赫的改革侧重农业,勃的改革侧重重工业,戈的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 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 , 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 前两次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
17、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 但后者冒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由于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合作探究 5: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苏联的改革始终没有成功,苏联也在改革中解体, 这说明了什么?十月革命后,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列宁、斯大林等人作出过什么 探索?我们应该从他们的探索极其后来的改革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呢?(1)社会主义改革将是一个复杂、艰巨、曲折的过程(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3)经验教训 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固定模式,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改革;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社会主义改革中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合作探究 6:
18、中苏两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 ,有许多相似之处 : 一、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 工业国的任务;二、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请回答 :(1) 中苏两国工业化方针各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其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有哪些相似性?(2) 中苏两国各在什么时候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3) 中苏两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何在 ?(l )方针提出: 中国是 1953 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苏联是 1925 年的联共十四大。 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相似性:优先发展重工业;实施五年计划;改革农村生产关系。(2)开始改革:中国是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苏联是 1956 年苏共二十大以后。(3)不同结果:中国成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苏联几位领导人改革相继失败,苏联解体。原因: 指导思想不同。中国有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思想作指导。苏联缺乏科学的思想指导。 具体做法不同。 中国经济改革力度比较大, 完全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苏联经济改革是小修 小补,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政保洁协议合同协议
- 家庭农户种植合同协议
- 婚庆双方合作协议合同
- 家装窗户保修合同协议
- 委托经营产品合同协议
- 委托运营项目合同协议
- 宜家沙发租房合同协议
- 孵化企业入驻合同协议
- 婚后房子出售合同协议
- 孩子抚养合同协议书模板
- 0-3岁婴幼儿常见疾病与伤害防护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杭州师范大学
- 博士科研计划书模板
- 医疗设备仪器培训
- GB/T 44570-2024塑料制品聚碳酸酯板材
- 仪态礼仪完整版本
- 项目精细化管理督导巡视评分表及评分标准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八年级数学下册 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综合压轴(50题12个考点)(原卷版)
- 中标方转让合同协议书
-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法规概论》模拟1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