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DOS命令提示符更个性_第1页
让DOS命令提示符更个性_第2页
让DOS命令提示符更个性_第3页
让DOS命令提示符更个性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尽管在Windows 2000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中,DOS命令的“身影”正渐行渐远,可是在一些关键的时候DOS命令的“出场”,能帮我们获得意外收获,例如使用ping命令诊断网络故障,使用Ipconfig命令可以快速查看网络设置等。为了帮助大家用好DOS命令,玩出精彩,本文下面特意从个性化定义DOS命令提示符出发,来让系统快速将特定目录作为DOS提示符下的当前目录!计算机管理法大家知道,在系统运行对话框中执行“cmd”命令后,系统默认打开的DOS命令提示符为“X:Documents and SettingsXXX>”(其中X为Windows系统所在的磁盘分区符号,XXX为登录Windows

2、系统的当前用户名);那我们有没有办法改变这一传统,让系统一切换到MS-DOS界面时自动使用自己个性化的DOS命令提示符呢?其实在Windows 2000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中,我们可以轻松地通过计算机管理法,来快速方便地定义个性化的DOS命令提示符。例如,要是我们希望系统的DOS命令提示符修改为“D:aaa>”的话,只要按照下面的步骤设置就可以了:依次单击“开始”/“运行”命令,在弹出的系统运行对话框中,输入组策略编辑命令“compmgmt.msc”,打开系统的计算机管理列表界面;在该界面的左侧区域,用鼠标逐一双击其中的“系统工具”、“本地用户和组”、“用户”项目,在对应“用户”项目的右侧

3、窗口显示区域中,找到登录进Windows系统的当前用户名称,并用鼠标右键单击之,从其后出现的右键菜单中执行“属性”命令,打开对应帐号的属性设置界面;单击该界面中的“配置文件”标签,进入到如图1所示的标签页面;在该页面的“主文件夹”设置项处,我们就可以选中“本地路径”项目,并将“D:aaa”填写在“本地路径”后面的文本框中,再单击“确定”按钮结束设置操作。图 1之后重新启动一下计算机系统,然后再尝试将系统切换到MS-DOS工作状态时,我们就会发现“D:aaa>”已经成为现在的DOS提示符了,而不是以前的“X:Documents and SettingsXXX>”了。注册表编辑法 这种

4、方法是通过修改注册表的相关键值,来让特定目录的右键菜单中出现“命令提示符”命令,日后我们只要执行该命令,就能快速进入到系统的MS-DOS工作界面,而且DOS命令提示符号也会自动将该特定目录作为它的当前目录,下面就是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首先逐一单击系统桌面上的“开始”、“运行”项目,进入到系统的运行设置框,在其中输入字符串命令“regedit”,单击“确定”按钮后,打开注册表编辑界面;其次在该界面中找到注册表分支HKEY_CLASSES_ROOTFoldershell,在对应“shell”子键的下面是否存在一个名为“command”子项,要是还没有的话,可以直接用鼠标右键单击“shell”子键

5、,然后依次执行右键菜单中的“新建”/“项”命令,并将刚刚创建的新项名称设置为“命令提示符”;接下来用鼠标选中“命令提示符”子项,并用鼠标右键单击之,然后依次单击右键菜单中的“新建”/“项”命令,再在“命令提示符”子项下面创建一个“command”子项;下面在对应“command”子项的右侧窗口显示区域中,选中“默认”键值,再从其后弹出的右键菜单中单击“修改”命令,打开对应键值的数值数据对话框,如图2所示;在界面的“数值数据”文本框中输入字符串内容X:windowssystem32cmd.exe cd %1(其中X为Windows系统所在的磁盘分区符号,如果我们的计算机使用的是Windows 2000操作系统,就应该输入X:winntsystem32cmd.exe cd %1这样的字符串内容),之后单击“确定”按钮,再将计算机系统重新启动一下;图 2最后打开系统的资源管理器窗口,找到那个要作为DOS提示符当前目录的特定目录,再用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