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醛在食品工业领域的 应用_第1页
肉桂醛在食品工业领域的 应用_第2页
肉桂醛在食品工业领域的 应用_第3页
肉桂醛在食品工业领域的 应用_第4页
肉桂醛在食品工业领域的 应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在食品工业领域的应用肉桂醛在食品中 常用于食用香料、保鲜防腐防霉剂(纸),同时也是很好的调味(料)油,用来改善口感风味。如:方便面、口香糖、槟榔等食品以及面包、蛋糕、糕点等焙烤食品。 现美国,日本已研究开发将肉桂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中,主要是利用其杀菌,消毒,防腐的功能。肉桂醛作为食品防霉剂,对人体无毒或低毒,而对微生物的繁殖能起到较强的抑制作用。能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脂等。有抑菌作用,浓度为2.510-4时,对黄曲霉、黑曲霉、橘青霉、串珠镰刀菌、交链孢霉、白地霉、酵母,均有强烈的抑菌效果。 肉桂醛有很好的抑制霉菌的效果。抑制霉菌生长,抗菌作用力强。可有效的杀灭细菌,大肠杆菌。肉桂醛是抗真

2、菌的活性物质。国外科研人员有对22种条件致病性真菌进行肉桂醛抗真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肉桂醛对受试各菌均具有抗菌作用。在对肉桂醛的抗黄曲霉作用及超微结构的研究中发现,肉桂醛有明显的抗黄曲霉作用。主要是通过破坏真菌细胞壁,使药物渗入真菌细胞内,破坏细胞器而起到杀菌作用黄曲霉,半知菌类,一种常见腐生真菌。多见于发霉的粮食、粮制品及其它霉腐的有机物上。菌落生长较快,结构疏松,表面灰绿色,背面无色或略呈褐色。菌体有许多复杂的分枝菌丝构成。营养菌丝具有分隔;气生菌丝的一部分形成长而粗糙的分生孢子梗,顶端产生烧瓶形或近球形顶囊,表面产生许多小梗(一般为双层),小梗上着生成串的表面粗糙的球形分生孢子。分生孢

3、子梗、顶囊、小梗和分生孢子合成孢子头,可用于产生淀粉酶、蛋白酶和磷酸二酯酶等,也是酿造工业中的常见菌种。中文学名:黄曲霉拉丁学名:Aspergillus flavus别称:黄曲菌、黄曲霉、黄曲霉与黄曲霉界:真菌界门:子囊菌门亚门:盘菌亚门纲:散囊菌纲亚纲:散囊菌亚纲目:散囊菌目科:发菌科属:曲霉属种:黄曲霉菌检验检疫方法检测方法分析简介 显微镜下的黄曲霉菌落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

4、也最强。 上世纪60年代,在英国发生的十万只火鸡突发性死亡事件被确认与从巴西进口的花生粕有关。进一步的调研证明,这些花生粕被一种来自真菌的有毒物质污染,这些研究工作最终使人们发现了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产生的有毒代谢物质,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特曲霉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但产量较少。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主要有b1,b2,g1,g2以及另外两种代谢产物m1,m2。其中m1和m2是从牛奶中分离出来的。b1,b2,g1,g2,m1和m2的在分子结构上十分接近。 黄曲霉的有些菌系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不仅能引起禽畜中毒致死,亦有致癌作用发现:上世

5、纪60年代,在英国发生的十万只火鸡突发性死亡事件被确认与从巴西进口的花生粕有关.进一步的调研证明,这些花生粕被一种来自真菌的有毒物质污染,这些研究工作最终使人们发现了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产生的有毒代谢物质,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特曲霉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但产量较少.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主要有b1,b2,g1,g2 以及另外两种代谢产物m1,m2.其中m1 和m2是从牛奶中分离出来的.b1,b2,g1,g2,m1 和m2的在分子结构上十分接近. 化学结构: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是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目前已分离鉴

6、定出12种,包括b1,b2,g1,g2,m1,m2,p1,q,h1,gm,b2a和毒醇.黄曲霉毒素的的基本结构为二呋喃环和香豆素,b1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即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前者为基本毒性结构,后者与致癌有关.m1是黄曲霉毒素b1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的主要分子型式含 b1,b2,g1,g2,m1,m2等.其中m1和m2 主要存在于牛奶中.b1为毒性及致癌性最强的物质. 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m2化学结构式 黄曲霉毒素b1 黄曲霉毒素b2 黄曲霉毒素g1 黄曲霉毒素 g2 黄曲霉毒素m1 黄曲霉毒素m2 理化特性:在紫

7、外线下,黄曲霉毒素b1,b2发蓝色荧光,黄曲霉毒素g1,g2发绿色荧光.黄曲霉毒素的相对分子量为312-346.难溶于水,易溶于油,甲醇,丙酮和氯仿等有机溶剂,但不溶于石油醚,己烷和乙醚中.一般在中性溶液中较稳定,但在强酸性溶液中稍有分解,在ph9-10的强碱溶液中分解迅速.其纯品为无色结晶,耐高温,黄曲霉毒素b1的分解温度为268紫外线对低浓度黄曲霉毒素有一定的破坏性. 分布黄曲霉毒素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和核桃中.在大豆,稻谷,玉米,通心粉,调味品,牛奶,奶制品,食用油等制品中也经常发现黄曲霉毒素.一般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比较高,在中国,产生黄曲霉

8、毒素的产毒菌种主要为黄曲霉,1980年测定了从17个省粮食中分离的黄曲霉1660株,广西地区的产毒黄曲霉最多,检出率为58%.总的分布情况为:华中,华南,华北产毒株多,产毒量也大,东北,西北地区较少. 中毒及其对人畜的危害黄曲霉毒素对人和动物健康的危害均与黄曲霉毒素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有关.黄曲霉毒素分子中的双呋喃环结构,是产生毒性的重要结构.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的细胞毒作用,是干扰信息rna和dna的合成,进而干扰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导致动物全身性损害(nibbelink,1988).黄光琪等(1993)研究指出,黄曲霉毒素b1能与trna结合形成加成物,黄曲霉毒素-trna加成物能抑制trna与

9、某些氨基酸结合的活性,对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亮氨酸,精氨酸和甘氨酸与trna的结合,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从而在翻译水平上干扰了蛋白质生物合成,影响细胞代谢. 对动物黄曲霉毒素中毒(aflatoxicosis)主要对动物肝脏的伤害,受伤害的个 黄曲霉菌落体因动物种类,年龄,性别和营养状态而异.研究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可导致肝功能下降,降低牛奶产量和产蛋率.并使动物的免疫力降低,易受有害微生物的感染.此外,长期食用含低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饲料也可导致胚胎内中毒.通常年幼的动物对黄曲霉毒素更敏感.黄曲霉毒素的临床表现为消化系统功能紊乱,降低生育能力.降低饲料利用率,贫血等.黄曲霉毒素

10、不仅能够使奶牛的产奶量下降,而且还使牛奶中含有转型的黄曲霉毒素m1和m2.据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统计,由于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每年至少要使美国畜牧业遭受10%的经济损失.在中国,由此而带来的畜牧业损失可能会更大. 对人体人类健康受黄曲霉毒素的危害主要是由于人们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对于这一污染的预防是非常困难的,其原因是由于真菌在食物或食品原料中的存在是很普遍的.国家卫生部门禁止企业使用被严重污染的粮食进行食品加工生产,并制定相关的标准监督企业执行.但对于含黄曲霉毒素浓度较低的粮食和食品无法进行控制.在发展中国家,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与癌症的发病率呈正相关性.亚洲和非洲的疾病研究

11、机构的研究工作表明,食物中黄曲霉毒素与肝细胞癌变 (liver cell cancer,lcc) 呈正相关性.长时间食用含低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食物被认为是导致肝癌,胃癌,肠癌等疾病的主要原因.1988年国际肿瘤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 将黄曲霉毒素b1列为人类致癌物.除此以外,黄曲霉毒素与其它致病因素(如肝炎病毒)等对人类疾病的诱发具有叠加效应. 黄曲霉毒素bl的半数致死量为0.36毫克/公斤体重,属特剧毒的毒物范围(动物半数致死量10毫克/公斤=它的毒性比氰化钾大10倍,比砒霜大68倍).它引起人的中毒主要是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