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各章重点归纳_第1页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各章重点归纳_第2页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各章重点归纳_第3页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各章重点归纳_第4页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各章重点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计量指标一一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的定义:?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 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 -国民原则? GDPM以国境为界,即本国境以内的所有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产品与劳务的价值都记入该国的GDP它强调境内工业。? GNPM以国民为界,即本国国民的生产要素所创造的产品与劳务都记入该国的GNP它强调的是民族工业。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GDP= 消费(Q +投资(I ) +政

2、府1、 支出法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购买(G) + 净出口( X-M |转移性支出:政府单方面的价值让渡,不是等价交换,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体现的是再分配职能救济金,失业保障金。2、收入法:就是从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收入的角度看社会在一定时期创造了多少最终产品价值,又称成本法。收入法计算公式 GDP=工资+利息+租金+税前利润+折旧+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3、生产法:又称部门法(sector approach )。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各部门的产值来计算GDP反映GDP勺来源。核算的范围:提供物质产品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3、,提供劳务产品的第三产业。 核算的标的:各部门增加值,即总产值扣除中间产品价值后的余额。政府部门提供的劳务活动以投入的成本计入总产出。三种核算方法总结?生产法(增加值法)GDP =所有企业增加值的总和。? 支出法 GDP = C + I + G +(X - M)? 收入法GDP =工资+禾1J息+租金+利润+企业间接税、转移支付 +折旧总产出三总收入三总支出1 )产出=收入。产出增值=投入要素的收入。2)产出=支出。最终销售=最终支出。第三节与GDP1关的其它经济指标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 ) NDP(一)含义:一国一年内新增加的最终物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

4、和。(二)构成:NDP=C- In+G+ (X-M(三)与GDP勺关系:NDP=GD斯旧,因为:In=Ig 折旧固定资产折旧不是新创造价值,是以前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价值转移。NDP反映一定时期生产活动的最终净成果狭义的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 ) NI(一)含义:一国一年内各要素所有者得到的全部收入(二)构成:NI=工资+利息+地租+利润(三)与ND联系:NI=NDP何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1、减间接税:间接税是消费者替企业交税,虽然属于市场价值而计入GDP但不属于要素收入而不能计入 NI2、 减去企业转移支付:企业转移支付的接受者(企业捐款接受者和赖帐者)未提供劳

5、务,所以它不属于要素收入。3、 政府补助金不计入产品价格,但是成为企业收入,然后成为要素收入。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 PI(一)含义:一国一年内个人得到的实际收入的总和。(二)与NI的关系: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P税费+ 政府转移支付1、减公司未分配利润利润:公司利润不可能完全成为个人收入。2、减社会保险:社会保险金交纳给政府,未到达个人手中。3、加转移支付:补助金、退伍军人津贴、养老金、抚恤金等实实在在是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 ) DPI。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一)含义:个人收入减去按

6、法律规定应缴纳的所得税以后的金额。(二)与PI关系:DPI=PI-个人所得税(三)构成:DPI=C+SNDP= GDP固定资产折旧NI= 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PI= NI -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给个人转移支付=DP=I pi 个人所得税第四节名义GD环口实际GDP名义GDP (Nominal GDP)按产品和劳务的当年销售价格计算的GDPGD刖为按基期货币计算实际GDP (Real GDP)-选定某年为基期,用计算期同基期比较的物价指数的变动来剔除隐含在名义GDP1的物价变动,由此得出的的实际GDPGD所算指数=名义GDP窝际GDP第五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

7、式总产出=总支出总产出=总收入1一、两部门模型:储蓄-投资恒等式一收入角度(总供给):GDP = C + S收入=支出:C + S = C + I二、三部门模型:储蓄-投资恒等式三部门中,包括政府部门。 Y= GDP支出方面:Y=C+I+CM肖费+投资+政府购买总收入-总支出两部门经济的构成:居民和厂商一支出角度(总需求):GDP = C + I投资=储蓄:S=I三部门经济的构成:居民、厂商、政府收入方面:Y=C+S+T T是政府净收入(净税金)=T0-Tr =全部税金转移支付。居民要交纳税收,又要得到政府的转移支付(忽略掉转移支付也可以)所以:C+I+G = 丫 = C+S+T ,即 I+G

8、 = S+T , I= S+ (T G)(T G)为政府储蓄投资=储蓄的恒等式仍然存在。三、四部门模型:储蓄-投资恒等式 四部门经济的构成:居民、厂商、政府、外国(对外经济关系)一收入角度(总供给):GDP = C + S + T + Kr一支出角度(总需求):GDP = C + I + G +(X - M收入=支出:S + T + Kr = I + G +(X - M)投资=储蓄:I = S + (T - G) + ( M-X+Kr)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一节均衡产出一、两部门模型的假设条件1、经济社会中只存在消费者和企业(厂商)不存在政府、外贸。消

9、费和储蓄在居民;生产和投资在厂商。投资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2、所有厂商均以不变的价格提供产品3、在经济社会中,需求决定供给凯恩斯定律: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原因:大量闲置资源;短期分析,价格不易变化,即具有黏性。需求变动,厂商首先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改变价格。、均衡产出的概念1、概念: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均衡收入。社会收入正好等于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支出2、公式国民产出(国民收入)=总支出(总需求)E(AD = c + i国民收入核算:实际产出=计划产出+非计划存货投资均衡产出非计划存货投资=03.投资=储蓄均衡皿_意义:如果经济鎏达至

10、理衡,计划投资=计划储蓄,是一个前提.建垣宏观经济战略要考虑的前提条件第二节凯恩斯的绝对收员消费理论i1、消费函数:指息间的依存关系。(广义上的概念)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凯恩斯消费函数。2、消费函数的形式:c=c(y) c= a+0y a自发消费,不随收入变动而变动的消费口By 引致消费,随收入变动而变动。凯恩斯消费函数又被直接称之为消费倾向。,简单般邺肖费再衿 ”c = a + 0 y ( 1 > 0 > 0 ).a-常故二自发产消费:基本最低消费支出。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动:1c 0y-嚏您/评价 消贺中受收入水

11、平影响的部分。/|' r6-常数,斜率,边际消费倾向y3、APC与MP评均消费倾向1r.心.1通il!他必敢平均每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比例。计算:总消费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消费/收入=c/y11i<1,消费总量收apc (产组诸蓄);缆住用贾威教APC =1,把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费(单蓄为零);>1,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负债消费,即产生负储蓄)。边际消费倾向MPC: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MPC=c/ y MPC = dc/dyMPO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不论MPO常数还是变数,总是一个小于 1的正数。有:1 > MPC > 0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

12、律(消费函数为非线性状态)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占收入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APC也有递减趋势。不再随收入增加而递减MPC y线性中,若 a = 0 , c = 0y APC = MPCAPC与 MPC勺关系:Ape c y _、储蓄函数y y y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广义上的概念)凯恩斯储蓄函数:储蓄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这种关系称之为凯恩斯储蓄函数。又被直接称之为储蓄倾向储蓄函数的形式:s=s(y) s = - a + (1- 0 )y平均储蓄倾向: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便r配陶做蝴fyJ,APS。边际储蓄倾向:MPS每

13、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带来的储蓄的变化公式:储蓄增量与U入增量的比率MPS= s/ Ay/ 收入 APS = s / yK = K储蓄与收入之比=储0当Asy趋于无穷小时,¥MPS=ds/dy储蓄函数为线性时,MP勃常数(1 0 )非线性时,MPST随收入递增趋势MPS! Y增加而递增,APS < MPS消费俯睦与诸系曲域的女系MP丽APS#递增,但是MPS>APSAPS与 MPSs平均储蓄倾向APS 一边际储蓄倾向y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1、 y=c+s2、APC MPC! 丫增力口而递减,APC > MPC APS3、APC+APS=1 MPC+MPS=1与c费服互

14、补一函破曲线sAPC APS 1四、家户消费函数与社会消撕数y一社会消费函数是家庭消费函数的总和,但并非简单加总。国民收入的分配。政府税收政策0公司未分配利润第三节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棘轮效应”家庭消费既受本期绝对收入的影响,更受以前消费水平的影响收入变化时,家庭宁愿改变储蓄以维持消费稳定“示范效应”家庭消费决策主要参考其他同等收水家庭,即消费有模仿和攀比性。二、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弗郎科.莫迪利安尼假说:C NL YL WL(1)人在一生过程中,收入将会有规律地波动。C年消费NL生活年数(2)家庭会通过金融资产市场以理性的方式统筹

15、安排一生的资源,实现一生中最平稳的消费路径。结论:WL工作时期人们偏好平稳消费,工作年份储蓄,退休年份动用储蓄。YL年工作收入如果中年人比例增大,消费倾向会下降。反之会增加。遗产的存在,会使得储蓄增加。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储蓄会减少。人生安全风险加大,储蓄减少。三、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永久收入:家庭在长期视界内各个年份所获收入的预期平均值假说:(1)人们一生的经历是随机的,从而收入具有波动性。YpIY1(2)家庭对稳定消费的偏好胜过对不稳定消费的偏好。家庭将试图通过金融资产市场维持完全稳定的消费路径,以使每一个时期的消费都等于永久收入。第四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两部门经济的假设条件 1 、

16、经济社会中只存在居民和厂商2、在经济社会中,需求决定供给3、所有厂商均以不变的价格提供产品4、企业投资全部是自主投资,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5、不存在折旧 6、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两部门模型的代数方法一消费函数两部门模型的几何方法一消费函数建立方程组:y c i求解此方程组,得:所以:c y y y i两部门模型的代数方法一储蓄函数建立方程组求解此方程组,得:所以:第五节赢论1si-c一、乘数:当影响匡16便拉两部门模型的几何劳.法T储蓄函数后,均衡的国民收入会以一个倍多攵的形式发件忑数反应了这种变动的程度口投资乘数一一两部门经济投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kioy投资乘数的推导(一)乘数四作

17、用iki乘数取沸俨际消费倾贰 0 ,皴正相关。n 1 * * 4 )ycy乘数作用条”:社会止各种资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乘数的以京邺:经,齐曾部门密切相连,一个部门、产业投资的增加,也会在其他部门引起连锁反应;收入的增加会持续带来需求的增加。乘数作用的节重性:母需求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大幅度的增加;总需求减少,引起国民收入大幅度的减少。(3)假浚梢费函臀c=1O0+0.8y ,投资I=50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若投资增到100,试求增加的收入。(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 800,试求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为多少?(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4)变化后的收入 y= ( 10

18、0+50) / ( 1 0.9) = 1500 s = y c= 1500(100 +0.9 X 1500) = 15001450 = 50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y= (100+ 100) / (1 0.9) =2000,比原来的收入 1500增加500 y= 2000 1500= 500)(5) 消费函数从 c=100+0.8y 变为 c=100+ 0.9y 后 乘数从 5(k = 1/(1 0.8) =5)变为 10(k = 1/(1 -0.9) =10)第六节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一总支出(总需求):c + i + g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一总收入(总供给):c + s + t三

19、部门模型的代数方法三部门模型的几何方法以定量税为例:所以有:c ; c yd + t化灵例题:消费函为 c=1600i+0.75y Jd 1发投资:i=1000政府购买:g=200y就美 1y 2量税:t=800亿美元计算均衡的国民收入 yi第七节三部门经济眇乘为政府购买乘数 i kg t税收乘数16000政府转移支彳e乘数ktr平衡预算乘数kb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2、税收乘数3、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三种乘数比较政府购买乘数 k g4、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收y1y。g11g(ytr)i g0 tkg出同时以卞辞的数息加或1少时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入ktr 变动的比1。第八节四部。经

20、济中国彼妇g的决g1t-总)入(如共用:勺+ s + t号 r 9 1支出(总5求):c + i + g + ( x c + s + t + k 1 r = c + i + g + ( x进口函他?1函数1、净出 口: nx = x - m、出口函数:3、进口函数 m四部门3型的代数方法?y cnx模型为:yd四部门模型的代数方法四部y莫型c几何方为四部1岁济中的乘戮yd对外贸易乘数:1ydy ttrt tkx第一书投贷的决定ydyti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m存货投资和住宅建设投资g nx投g还可g为总投资、净投m和重m融资y 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上重置投资所以有:一重置投资:补偿

21、现有生产设备损耗的投资净投资:用于增加资本存量的那一部分投资nx x m影响投资的重要因素一一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投资所产生的收益额与投资额的比率x xx x 影一资本市场的利率水平:利率是投资的成本二、研与耐 y1、利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简称为利率2、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名义利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名义利率 交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4、投资函数: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函数关系。i =i (r)(满足 di/ dr < 0 )。e一自主投资 r 利率 d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三、资

22、本边际效率i(r) e dr批百京来 ”群ir = e-dr1、货币时间价值: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2、资本的边际效率:使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项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资本品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的贴现率。三、资本边际效率收贾南北rMECR第n年的预期收益,R-投资(资本品的价格),J资本品的残值,四、本边即率曲线R2RnJ资本的边际效率(r)市场利率(i),投资21 r (1 r)应口 L一|耳肌j1HiA10010%B508%C1506%D1004%EC五、投资边际效率曲线投资增加,会导致资本品供不应求,而价格上涨。最终,r会缩小投资边际效率:由于 R的上升而被缩小了的r的数

23、值称为投资的边际效率(MEI) ° MEI < MEC六、影响投资的其它因素(一)预期收益与投资影响预期收益的因素: 对投资项目产出的需求预期;产品成本;投资税抵免。投资的厂商可以从所得税单中扣除其投资总值的一定比例。投资税抵免的政策,即政府规定,投资的厂商可从它们的所得税单中扣除其投资总值的一定百分比。风险与投资投资总有风险包括未来的市场走势,产品价格变化,生产成本变动,实际利率的变化,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变动等。投资需求随人们承担风险的意愿和能力而变动。(三)股票价格托宾的 企业的市场价值说q 企业重置成本则企业的市场价值高于其资本的重置成本,因而相对于企业的市场价值而言,新建

24、厂房和设备比较便宜。就会投资q第二节1IS放弃投资鱼业的强琪砌畅价值总额二、利率与投资投资函数投资取决于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在假定收益不变时,投资函数表明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反比关系。、iS曲线的含斓隗连硒地的减本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二、IS曲线的推导两部门均衡条件:两部门IS方程:is曲线s(y) i(r) e dr y -c(y3三部门均衡条件:i(r) e dr ryy 1ry三部门IS方程:dy几何推导d三、is曲线暗斗朝rg ty 影响is斜率e因第:1、d越大,即投资对利率的变化越敏感,r , ,yIS曲线越平坦d2越大,即投资乘数越大,IS曲线越平坦四、IS曲线的移动r二、货币

25、需求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一一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保存财富的数量1、货币需求动机交易性需求:人们为了进行日常的交易活动而对货币产生的需求:预防性需求:为防止意外支出或收入延迟而对货币产生的需求口投机性需求:人们为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对货币产生的需求口Li=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Li (y) =ky交易性需求和预防性需求投机性需求L2L2(r)hr凯恩斯陷井(流动偏好陷井)当利率降到某一不可能再低的低点时,货币投机性需求会变得无限大,即人们不管手中有多少货币,都不肯去买债券。3、货币需求函数第四节LM曲线(货币市场的均衡Lf 6描述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

26、LM几何推导三Ly曲线的斜率M曲缕的移动三、名义货h物佻水1、冬2、物彳例i E知货市软座量7第百解:6-那二级胪507=0.2 h = 5冲E架主要数学模型边际消费倾向O、平均消费倾向收入I I&E奸戢埔条件预防性需求T水平的变动 II !jr货币需求TK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交易性需求2、流动性偏好穗券市场价格叱小市场利率系的曲线。一、LM曲线的含义M平P变动二、LM曲线的推导k hy曲线k hy1600叶的均衡利率.二、均衡u入和利领勺变动r y第六凯,d版的基本理d框架凯恩斯的I WfW工s=i或中产r)I j=ir)搬毓产品巾场均衡条件Q国民收入理论投机性需求rya e

27、dr(总需求)货币供给投资预期收益kmmhryy -rhhkk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实践和第十六章资本边际效率1,重置成本L第一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1、财政政策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的决策。2、财政政策工具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税收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供给量的变动(M)利率的变动(r)投资的变动(I)、消费的变动(Q货币政策工具: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

28、务(1)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存款准备金:总支出的变动(AE)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词民藤翘矍而率y)例的现金,以便支付给前来取款的客户,这种经济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额,称为存款准备金。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一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全部存款的比例。货币创造乘数: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和(货币供给量)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1/rd倍再贴翅庸铁箫量D=R/rdD,存款总和;R,原始存款;rd ,法定准备率。原始货币供给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一一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再贴现率政策:一一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贷

29、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一一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的行为O再一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最主要的手段。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攵策种类刖率消费及资GDP点少所得税勃口购买和转移支付资津贴,大货币供给第二节财政政策效果一、财政政策效果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使IS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1、财政政策效果2、挤出效应1、挤出效应含义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J2、挤出效应原理非充分就业经济中3G影响挤y效应大小的因素L2r三、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分析1、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斜率对

30、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3、 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 IS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效果越小。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LM曲线的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反之,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下,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而财政政策十分有效。三.自动(内在)稳定自动稳定器:财政政策本也后一釉自动调节经济、减少经济波动的机制,在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萧条时自动增加需求口(1)税收自动变化 衰退时,产出下降,个人收入下降,税率不变,税收会自动减少,可支配收入会自

31、动少减少一些,使得消费和需求下降的少些。累进所得税,衰退使得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税收下降幅度超过收入下降幅度。反之,如此。(2)转移支付自动变化衰退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增加,社会转移支付增加,抑制可支配收入下降,抑制需求下降。(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农产品价格保护支出的自动变化。四、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政府审时度势,斟酌使用,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补偿性财政政策:交替使用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或扩张或紧缩,斟酌使用,权衡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萧条时,总需求 总供给,存在失业。政府采取增加支出、减税、降低税率等措施,来刺激需求

32、的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繁荣时,总需求 总供给,存在通货膨胀。政府采取减少开支、增税等措施,以刺激供给、抑制需求的政策。五.功能财政预算赤字:政府财政支出 收入(的差额)。预算盈余:政府收入超过支出(的余额)。功能财政: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具体体现凯恩斯主义思想(凯恩斯之前,主要是)年度平衡预算过热时,通货膨胀,税收增加,为了减少盈余,必然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会加剧通货膨胀衰退时,收入减少,为平衡支出,必须增加收入,会加深衰退。六.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国民收入水平上,

33、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如果这种预算盈余是负数,就是充分就业预算赤字。不同于实际的预算盈余。实际预算盈余是以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预算状况的。实际国民收入水平 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时,实际盈余 充分就业盈余。预算标准:以充分就业作为目标来确定预算规模。关注就业如果充分就业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财政政策就是紧缩性的。反之是扩张性的。准确判断财政政策取向第三节货币政策效果1、货币政策效果2、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分析1)、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2、1甲曲线斜率不变时,1小M曲线斜奉图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LM曲线斜率货币政策四、S利率,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口加

34、或减少货湎IS曲线的斜率不包业在通货膨胀付_邮多越平坦,LM曲线的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晌越犬;反之, 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的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越小。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就越大。IS,可能效果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口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第四节两种政策的混合作用政策猊介产由利率扩张性财政 紧缩性货币小确 定紧细性期政 W埔中吊不梅|I t般侪萧条不K产生,产报性蛔 政畋策制*总需正,单忖*m理U :产干通听春林.陪墙+t堂币提 岛和车.降低总需求.*埠时政.以防卜却幸过直斜率越敖果越不明货币敏

35、策效果越胡显r古典主义区域货市政策白效,财政政策无效凯恩斯区快财政政策有效.货市政贫无收中间区喊财政政策11效,货币政策有效一、混合使用的IS-LM图形喷器用拉外改黄使用媾相互配& 碌互聊笑 一穗黄柢清另一镭柄作用第十七章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第一节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总需求曲线反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价格水平和总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总需求曲线的推导1、代数推导法AD函数可从IS LM模型中推导,以两部门为例:2、IS-LM模型推导法需求曲线的夕蟀总需求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

36、向变动口Bp币余额哪所甫蚂衡AD曲线喧济含义名义收入TAD(y) AD(y)AD(y)实AE IS, -AEAE、财政政策与AD曲线的移动 2、货币政策与AD曲线的移动卢方峥的曲线S吵或效应),:价格水平变I邓1起利灾后同菱1Lx . f I J相对费分FDPIf吟财政政策?政府向实、转移支付、税收影响AD曲线移动的因素¥ F货币政策:货币供给量表明总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存在反向关系。:制述总代i到宏理均衡、即 IS=LM时,一国 力支映侪霜.4响上际货币供给,实际货币供叁歌闹莉柳”腌产平影响投资水平,投资水平影响产出水平水平这样一个复杂而迂回的传导机制o总瑕疵鹘与你格水平之间关系:第

37、二节总供给的厂般说明一、宏观生产函数1、总供给: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或国民收入),即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社会总供给由生产要素和技术水平决定。生产要素:劳动、自然资源、资本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ISISLM斜率越大,财政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三个区域)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 x I M斜率越大, 0LM斜率越大,价格水平与经济社会的产出之间的关系。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敢政策愆果越不里冬IS、IS城越不济舐L敏果越

38、明显;LM斜率越小,财政政IS« rr iLM斜率iS、 1ST:嚏N槿明显;政策调节力度不同上如支出与法 定准备率变动影响猛烈,而税收 较缰.政策作用范围不同U政策见效时间长短不同.*仃WUTiKrTT修上口乐白布律:本4一总需求函数y AD f(p)财政政策(IS移动)货币政策(LM移动)政策效果挤出效应政策效果利率I斜率垂直()完全00大S水平(0)0完全完全小LM斜率垂直()(完全完全大水平(0)完全00小IS、LM斜率对政策的影响综合2、总供给函数:总产出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y AS f (p)3、宏观生产函数(总量生产函数):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表示总量投入和总产

39、出之间的关系。长期总生产函数:y f(N,K)短期总生产函数:y f(N,K)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很大,新的投资流量在短期内对于资本存量的影响很有限。可把资本存量作为外生变量处理,将K作为常数处理。该函数表明:定f 7(他K)本存量下,经济社会的产出取决于就业量。 关于宏观生产函数的假设:1、总产出随总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利润最大化的就业量第四节古典总供给曲线1、古典总供给曲线的假设前提货币工资与价格具有完全的伸缩性,0即货币工资随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变化。2、古典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垂直线。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的理由:1、货币工资

40、(w)和价格水平(P)具有伸缩性,可以迅速或立即调整2、长期中,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具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调整。3、古典AS曲线的政策含义|Al>iAS第五节凯恩斯总供给曲线1、凯恩斯AS曲线的假设前提2、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的理由:1、2、3、卷币就具邱I性,当产蜜(国民收入)增加时,货币工资与价格均不发生变化口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凯恩斯AS曲线的政策含义AD,¥性循规,总关给曲线P)具有刚性,完全不能进行调整。短期内,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整第六节常规总供给曲线一、线性常规总供给曲线第七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41、AD-AS模型! ADAD-AS模型讣现实的解美都明产诔市场和对力场啪衡厘.褊h曲线表明劳动市场的均衡。ZAD-AS模型表示产品市场、气币市场、动市场同时均衡的模型口1、点、需I求曲线 2,、总供给曲线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失业(Unemployment):在法定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愿意工作并且正在枳极寻找工作,却没有工作的人。二、失业的衡量失业人数失业人数三、失业的分类劳动力人数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失业,是指因工作变动为寻找、转换工作而产生的失业。摩擦性失业产生的原因: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结构性失业:在经济变化过程中

42、,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对劳动力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一致所引起的失业。周期性失业:经济衰退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四、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自然失业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充分就业:当一个国家经济的现实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我们就说这个国家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潜在的GDP又称充分就业的GDP它是指一国国民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的总产量,是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GD冰平。劳动市场达到稳定状态的条件是:第二节失业的经济学解释第三节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失业的损失=潜在的 GDP实B的GDP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于 1971年在繁荣的政治经

43、济学中提出:超出自然失业率1%勺失业率将产生2%勺GDP缺口(u u*)GDpfe口:实际GD陶离潜在GDPffi百分比奥肯定律内容: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低于潜在GDP2t百分点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描述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的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二、通货膨胀的衡量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GDP 折算指数(GD评减指数)格计算的价值一格计算的价值100通货膨胀率: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三、通货膨胀的分类1、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通货膨胀率的高低)温和的通货膨胀: 10%奔腾的通货膨胀:10%100%超

44、级(恶性)的通货膨胀: 100%2、 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程度平衡的通货膨胀非平衡的通货膨胀3、按照人们的预期程度未预期到通货膨胀:价格上升的速度超乎意料之外。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物价有规律的变动第五节通货膨胀的原因货币数量论:货币供给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WVe求拉市y膨即二一程,小':超额需求,即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 “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三、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从供给的角度说明通货膨胀的形成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物价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利润推动通货膨胀 四、结构性通货膨胀设A、B为生产率提高快慢

45、不同的两个部门,二者产量相等,假设部门A的生产增长率和工资增长率为:五、通货y胀的持续y在天多数情况卡5%数人呼到同样05%膨胀,这种预期会变成现实,使得通货膨胀产生一种惯性,具有不断持续下去的趋势。第六节y通货解胀的经济效应B一、再分配效应2)依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从中收益(3)对于储蓄者不利(1)不利于依靠固定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群一一领取救济金人员、退休人员、工薪阶层(4)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二、产出(或收入)效应(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产出增加(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起失业,产出会下降(3)超级通货膨胀,产出减少,经济趋于崩溃第七节

46、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一、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u U )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意义-为政府的相机抉择政策提供选择菜单失业率上升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代价,而通货膨胀上升则是降低失业率的代价.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社会临界点: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社会可以接受程度。三、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三、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一一短期内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可以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即调节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是有效的。四、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政

47、策含义-一一从长期来看,政府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但不能降低失业率,还会使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第二十章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第一节 汇率一、外汇由于各国都有自己独立的货币制度和货币,一国货币不能在另一国流通,从而国与国之间的债权和债务在清偿时,需要进行本外币的兑换。二、汇率及标价方法(一)概念: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的货币的比率(二)标价方法折算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首先要确定以哪一国货币作为标准,是以本国货币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还是以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常见的汇率标价方法有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和美元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1个或100、10000等)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成

48、若干数量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在直接标价法下,本国货币如同货币,外国货币如同商品。在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折算的本国货币的数额增大,说明外国货币币值上升,或本国货币币值下降,称为外币升值,或称本币贬值。这种情况称为汇率升值。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在间接标价法下,本国货币如同商品,外国货币如同货币。在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折算的外国货币数量增多,称为外币贬值,或本币升值。这种情况称为汇率升值。三、汇率制度(一) 固定汇率制1、解释: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仅限于在一定幅度之内波动。2、作用便于进行进出口

49、成本核算(二)浮动汇率制1、解释: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决定,不由一国中央银行进行官方上的规定。2、分类 自由浮动 管理浮动五、购买力平价理论平价是指一国金融当局为其货币定的价值,常以黄金或另一个国家的货币来表示。同一价格定律,同一种商品在两个国家的货币购买力应相同。货币购买力与价格水平反向变动。一国价格水平上升,该国的货币就会贬值,反之升值。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货币会贬值。六、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用同一种货币来度量的国外与国内价格水平的比率。实际汇率上升,意味着 P下降或者Pf上升,国外商品变得昂贵,外国人和本国人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增加,本国产品竞争力上升。实际汇率上升的另一层含义:在采用

50、直接标价法时,意味着1美元能够换取更多本国货币,即本国货币贬值。这时,能够提升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七、净出口函数考察汇率对净出口( X M的影响(一)文字表述 汇率上升,本国货币贬值,外国商品相对昂贵,本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X为正向关系,与M为反向关系汇率下降,1单位外国货币能够换取的本国货币减少,本国货币升值、商品相对昂贵,所以出口减少、出口增加。汇率与 (二)公式 净出口 nx与实际汇率呈正向变动关系。马歇尔勒纳条件nx q Y研究汇率上升对净出口的影响程度,即净出口增加的幅度与汇率上升的幅度之比。汇率上升对净出口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某国出口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需求弹性需求弹性大, 性小

51、,进口支出增加;反之则反是。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需关注从国外收进的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资金之间的关系一、国际收支平衡表1.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定时期,一国对与他国之间进行的一切经济交易加以系统记录的表格。外汇收入计入贷方。包括4个项目:(1)经常项目。2)资本项目(3)官方储备项目:反映一国在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使用基金信贷等方面在本年末与上年末余额之间的差额。(4)错误与遗漏(1)净资本流出函数(资本账户差额)=流向国外的本国资本一流向本国的外国资本2)决定F的因素:rw=国外利率,正向影响r =本国利率,负向影响,r与F之间是反向变动(rw r)b=利率差额对F的影响幅度.净资本流出函数国际收支平衡时,IEPq V n BP曲线的推导PBP曲系国:BE 0从nx = F出发,(rw r)表明r与Y之间的关系即为国际收支函数。三.国际收支平衡和BP曲线 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都会出现差额,但是,一国追求国际收支平衡。(1)国际收支差额=净出口一净资本流出BP =nx FBP>0,国际收支盈余 BP<0 ,国际收支赤字;BP=0 ,国际收支平衡(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