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公开课教案_第1页
《孔乙己》公开课教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十六 孔乙己教学预设的目标理解孔乙己形象的社会意义。了解小说的结构,理清课文精巧含蓄的布局,体会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理解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孔乙己形象的社会意义。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体会社会环境描写及细节描写的作用。教学准备有声小说孔乙己 mp3 格式音频文件、播放器及音响设备。 相关的教学图片。教学方法师生合作探究式学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以图片、声音辅助文字 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感培养和语言思维想象能力的提高。教学时间3 课时(

2、选用第 1 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情况1字词预习。2课文预读。二、导入1作者简介(由学生汇报) 。2关于封建科举制度。三、欣赏由唐天谦朗诵的小说孔乙己1注意聆听欣赏,边听边发挥想象(如人物形象的画面);2注意范读对语速、语气、节奏、情感等朗诵技巧的把握。四、师生研读课文 从整体上把握小说的结构,分析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环境。1教师设疑: 小说写了哪些人?有没有场景变化和时间变化?引导学生理清小说的情 节。2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明确: 恩格斯说,小说应该“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孔乙己这篇小说的总体 思路是:由典型的环境(咸亨酒店)起笔,写到典型人物(孔乙己) 。故全文可分为

3、两个部 分:第一部分(第 13 自然段),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环境鲁镇的咸亨酒店。第二部分(第 413 自然段),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根据小说情节的发展变化,第二部分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第 49 自然段),写孔乙己的肖像、言行、性格和社会地位(情节的开端、发 展)。第二层(第 1011 自然段),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情节的高潮) 。第三层(第 1213 自然段),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情节的结局) 。3提问:小说开头写穿长衫的和短衣帮酒客在喝酒方式上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 作用?讨论并归纳:(1)短衣帮:靠柜外、站着、花 10 几文钱,热热的喝了休息。(2

4、)穿长衫的: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两种酒客一外一里,一站一坐,一贫一富,写出了社会阶层的差别,为不伦不类的孔乙 己的出场埋下伏笔。4提问:小说写“我”这个12 岁的小伙计有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有 3 种作用:(1)“我” 12 岁的酒店小伙计是孔乙己命运的见证人。小说都是通过“我”的所 见所闻所感来写,用第一人称可以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2)可以使故事情节集中,内容简要;(3)可以表现周围人对孔乙己的态度,连 12 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 更能说明这个 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使作品更增加了悲凉的意味。5提问:小说开端介绍鲁镇酒店的大概情况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咸亨

5、酒店是孔乙己出场的背景, 穿长衫的和短衣帮、 掌柜和小伙计是孔乙 己身边的人, 同时酒店的大概情况也就是一幅清代末年江南小镇的世俗画面, 这些构成了孔 乙己的社会环境。五、小结课文的前 3 段介绍了鲁镇咸亨酒店的大概情况,这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是 展示悲剧人物孔乙己的社会环境。六、作业结合探究 ?练习一,以“我来评谈孔乙己”为题进行一次小练笔。第二、三课时一、导入上节课, 我们了解了小说的情节以及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 下面让我们着重来研究孔 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及其所蕴含的社会意义。二、深入研读课文1提问: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同学们大胆发言来评谈这一人物形象。那么小 说又是从哪

6、些方面进行描写的呢?讨论并归纳:(1)概括介绍: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 ”“站着喝酒”说明他经济拮 据,买不起酒菜,进不了柜台,不能享受长衫顾客的待遇,只能使他成为不伦不类的唯一的 人。这种矛盾现象充分说明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2)肖像描写:1第一次出场:写他“身材很高大”说明穷困潦倒,营养不良又不肯劳动的结果;脸 上“时常夹些伤痕” ,是他穷困而偶然偷东西被人打伤的标志, 也是他走向没落的重要标志。“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既表明他年龄较大而又精神萎顿颓唐。他那件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穷酸潦倒,贫困的经济状况和懒得出奇的性格特征。2第二次出

7、场: “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着一件破夹袄” ,说明他衣食无着,穷途末路。 “盘着两腿,下面垫者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满手是泥”,说明他被打折了腿,丧失生活能力。断腿前后肖像的对照,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3)语言神态描写:1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说明他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 问,迂腐可笑的性格。2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说明他死要面子,怕人嘲笑。3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到,“窃书不算偷书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说明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4“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说明孔乙

8、己“惟有读书高”的自命 清高的性格。5“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 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说明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至死不悟。6“不要取笑! ” “跌断,跌,跌”明明是丁举人打断的却不敢说,封建科举制度 毒害了他的精神,摧残了他的肉体,他却至死不悟,死要面子。(4)动作描写:1“便排出九文大钱”既表现他拮据而穷酸的本相,又对酒店表示分文不少,自己是 规矩人,并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来,这“排”的动作,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心 理。2“他从破衣袋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说明他穷困潦倒到极点,“摸”字表明了他悲惨的境地。3孔乙己“

9、教”我识字,表现他的热心善良。4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表现了他善良的心地。 总之,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是既可悲又可笑,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而又以读书人自居,贫困不能自存而又好吃懒做,很想清白做人而又不免偷窃,死要面子,怕人嘲笑而又自欺欺人,迂腐可笑。2提问: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总的说来就是封建制度的腐朽和黑暗。具体来说:(1) 科举制度诱使读书人追求功名利禄,死读经书, 致使孔乙己那样连半个秀才也捞不 到的牺牲品,迂腐不堪,成了废料、笑料,任人取乐、任人践踏的对象。(2) 封建文化的糟粕毒害了孔乙己的灵魂,而且使之不仅不能成材,相反成为不能谋生 的可怜虫。(3)

10、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的侵蚀,使民众麻木不仁,意识不到自己被压迫被奴役的 地位,反而以嘲笑更加不幸的孔乙己为能事,为乐趣。(4) 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横行霸道,极端残忍地摧残孔乙己,最后把孔乙己 推上死路。3聆听影片孔乙己中“笑”声剪辑录音,问:课文几次写到笑,各有什么不同含 义?讨论并归纳:第一次, 写“掌柜是一副凶脸孔, 主顾也没有好声气, 教人活泼不得; 只有孔乙己到店, 才可以笑几声”这里突出“笑”字,既造成悬念,又笼全文。在冷酷的氛围中突出“笑声”,显示这种“笑”声带着冷酷的意味。第二次,孔乙己第一次出场,酒客们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勾画出这些

11、人麻木不仁、穷极无聊的嘴脸,笑声里蕴蓄着一股悲凉的意味。酒客 们还取笑孔乙己偷书,孔乙己自欺欺人的辩驳更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第三次,酒客们取笑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 ,孔乙己颓唐不安的样子和之乎者 也的听不懂的话又引起众人的哄笑。 文章着力渲染哄笑的声浪和快活的空气,笑声迭起, 悲 凉的意味也就更浓。第四次,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 在年幼无知的孩子的面前才能得意忘形的乐一乐, 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分豆的动作和语言将孔乙己迂腐可笑描摹得穷酸极相。 而孩子们的笑则是天真无邪的笑。第五次,孔乙己第二次出场。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已经不成样子了,然而掌柜仍然同平 常一样取笑孔乙己,这

12、种笑声越发显得悲凉,毫无人性,更表现了当时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冷漠无情到令人窒息的地步。4提问:小伙计的笑、掌柜的笑、短衣帮的笑、小孩子的笑各是什么样子的笑? 讨论并归纳:小伙计的笑是解脱的笑, 掌柜是没有人性的自私而卑劣的笑, 短衣帮的笑是麻木不仁的 笑,小孩子的笑是天真无邪的笑。5提问:以哄笑声来写孔乙己的悲剧,有什么特殊的艺术效果?讨论并归纳:这哄笑声是麻木的笑, 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 一面是悲 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以乐境写哀,更令人悲 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6提

13、问: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各抒己见。讨论并归纳:(1)反封建说。小说不仅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罪恶, 而且可以引伸到整个封建 制度及其全部伦理道德的彻底否定,同时,它对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状况及其阶级关系, 也有着极为真实的反映。(2)等级观念说。 认为小说主题是对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的思想、精神中的封建等级观念的揭露与讽刺。(3)认识为作者通过孔乙己的悲剧, 有力地揭露和控诉了腐朽的封建教育科举制度 和产生孔乙己悲剧的整个封建社会制度。三、小结孔乙己是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一篇猛烈抨击封建社会“吃人”的小说,孔乙己 是一个备受制度愚弄和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 他把青春浪费在一年又一年的考场搏斗上, 可 是直到胡子花白,还是“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 ,反而染上了“好喝懒做” 、轻视劳动的坏习 气,他即使穷困潦倒,也不愿意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