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教案(现代文学)_第1页
鲁迅教案(现代文学)_第2页
鲁迅教案(现代文学)_第3页
鲁迅教案(现代文学)_第4页
鲁迅教案(现代文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鲁迅(一)(2学时)教学重点:1、理解为什么说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的标志。(难点)2、了解野草和朝花夕拾的思想内涵和独特风格教学内容:如果说“一校一刊”的结合使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地在全国蓬勃展开,那么文学革命则要等到“S会馆”(“周氏兄弟”)的崛起,才真正地获得成功。胡陈等是以思想“运动”的方式来推进文学事业的,以文学为突破口,真正的兴趣却在思想文化,因而与文学始终存在“隔”。鲁迅是带着一个文学家的真知灼见和丰富的文学经验而走向文学革命的,因而他投身于新文学创作,才真正从思想和艺术上显示出文学革命的实绩,奠定了新文学的基本原型,并且达到了至今无人企及的高度。所以我们又称鲁

2、迅为现代文学之典父。一、鲁迅的生平、思想与创作道路(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发表狂人日记开始使用的笔名。就鲁迅的生平来说可划分为五个阶段。1、在越文化的摇篮中:绍兴17年(1881-1998)祖母(大槐树下)讲故事,迎神赛会/社戏/目连戏越地民间艺术、信仰、仪式、风俗的熏陶与意义,对山海经的向往,对二十四孝图的反感。百草园,与章运水(章福庆-“庆叔”)的友谊,捕鸟、刺猹;回外婆家安桥头、皇甫庄:儿时的乐园(社戏)与农民的精神联系广泛的阅读(祖父),“三味书屋”/寿镜吾先生的影响(文章与个性)祖父的“科场案”与父亲的病,当铺与药铺。世态炎

3、凉,对社会的洞察。)鲁迅出生于一个渐趋没落的士大夫家庭,7岁入读本宅私塾,12岁入读“三味书屋”,接受严格的传统文化教育,随之也萌发了他的反叛思想。13岁时,祖父介孚因科场贿赂案入狱,判“监斩候”,曾举家避难在外,被蔑称为“乞食者”;此时父亲伯宜又重病卧床,家计靠典当维持,遂由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鲁迅作为长子,深感世态的冷暖炎凉,“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j外祖母家在农村,使鲁迅能够和许多农民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痛苦”。k这些都深刻影响着鲁迅后来的思想与创作。2、南京-日本求学与早期启蒙思想的形成(1898-1908)南京:江南水师学堂(1898),江南

4、陆师学堂附设矿路学堂(1899-1902)。新学(洋学、西学)。戊戌维新变法高潮(时代背景),天演论的影响(天道循环:“天不变,道亦不变”;进化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个人的忧郁汇入民族的忧郁。“自题小像”日本:东京(宏文学院)(1902-1904)仙台学医(1904-1906)东京“新生”运动(1906-1908)由科学救国到文艺(思想文化)启蒙。和许寿裳谈论的话题(国民性),弃医从文(“幻灯片事件”),现代思想的多种渊源:以英国拜伦为代表的摩罗诗人的诗歌,以德国施蔕纳、尼采为代表的“新神思宗”哲学家的思想,以俄国安特莱夫(安德列耶夫)为代表的现代小说,章太炎的影响(思想和文风:古奥怪

5、僻),越文化之根。文化偏至论、破恶声论、摩罗诗力说,核心理念是“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文)“立人”就是要唤醒“ 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关键的途径是“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而“人各有己,群之大觉近矣”(破)。翻译域外小说集“周译小说”。“ 新生”运动的失败。“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呐喊自序)的悲哀。1898年,“总不肯做幕友或商人”的青年鲁迅离开了家庭,“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l和人生。先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改进江南陆师矿务铁路学堂。是时正值戊戌维新变法时期,

6、鲁迅深受维新派时务报、译学汇编等书报影响,尤其是严复译述的赫胥黎天演论,给他以极大的震动,使他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开始形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1902年,矿路学堂毕业后,鲁迅以南洋官费生资格派赴日本留学,先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文,至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但1906年即“弃医从文”,去东京从事文学译著活动。对于这一人生的重大转折,鲁迅后来解释说是因了所谓的“幻灯片”事件,鲁迅先欲以医学救治像他父亲那样死于庸医之手的病人,同时亦用以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但有一次在讲堂上看记录日俄战争的“幻灯片”,见到神情麻木的中国人惨遭日本人的屠杀,便猛省到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壮,

7、也只能当作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因此选择了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的道路。在东京,鲁迅与许寿裳、周作人等一起筹办杂志新生,因种种原因未能成功,随即致力于译介东欧和俄国富于反抗精神的作品,辑为域外小说集。鲁迅早期的文学活动虽未能产生预期的影响,但却为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鲁迅新文学经典创作的准备期和探索期。留学日本时期,鲁迅在河南月刊上发表了几篇文言论文: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和破恶声论。这些论文充分展示了鲁迅从医学-生物学以至科学史、文化史,最终定向于诗与文学的思想历程,是他“弃医从文”人生抉择的内在心路历程,同时也表现出鲁迅

8、这时期超拔凡常的思想高度和他深邃广博的知识视野。人之历史虽着眼于对人的生物学演变史的概述,但其意却在探寻对人的真正理解,彻底摧毁了宗教的上帝创世造人学说,把人从“彷徨于神话之歧途”中解放出来,因而具有社会学的意义。在科学史教篇中,鲁迅从医学-生物学走向了对西方科学史的思考,他一方面从现代西方科学繁荣中看到源自古希腊的科学精神的内在探索历史,肯定了“科学精神”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巨大社会进步,以此批判了中国“洋务运动”所倡言的“船坚炮利”、“兴业振兵”思想仅得西方科学的枝叶而非本根,只是一种舍本逐末的主张;另一方面,他又看到科学只是人类精神的一个方面,“盖无间教宗、学术、美艺、文章,均人间曼衍之要旨

9、”,人类精神不可偏于一极,关键在“致人性于全”,这是“人文史实”本身之“垂示”,从西方科学史中所得出的“教训”。鲁迅由此超越科学而朝向文化史的思考。文化偏至论全面展示了鲁迅的思想视域,“诚若为今立计,所当稽求既往,相度方来”,也就是说,要立足于现今,就必须去反思过去,提出将来的构想。在此视域中,鲁迅面前呈现出两条既往的历史线索:中国历史-现实的发展线索和西方精神的发展线索。从前一线索,鲁迅反思了中国近代革命的历程。近代革命是在西方文化的启迪下进行的,却未能深得西方文化的精神:洋务运动仅得西方科学的枝叶,未能深谙其科学的精神;康、梁乃至孙中山的政治革命拾其民主群治的牙慧,未能洞悉其人的变革的本根

10、。于后一线索,鲁迅于西方精神的探寻中深刻洞见到19世纪文明与20世纪文明的区别,19世纪文明是“重物质”的科学文明和“任众数”的政治文明,而20世纪文明的关键在于个人的自觉和个人人格的确立,鲁迅尤其赞誉“个人主义之至雄桀者”尼采的“超人之说”,其“意力绝世”的“强力意志”,引为精神的同道。这样就形成了鲁迅“相度方来”的“立人”思想,以此来纠正东西方文化中关于人的“偏至”现象,达至了他“取今复古,别立新宗”的“人国”理想。在摩罗诗力说中,鲁迅进一步确立了诗与文学“立人”的生存论意义。诗被理解为人的“心声”,诗的功用被理解为“撄人”;文化史被读解为人的心声的泯灭而“萧条”之感来袭,传统诗学被感受为

11、对天才诗人的扼杀,使民族沦落为沉默的“无声”。是时的鲁迅,胸中怀孕着“精神界之战士”的现代形象,正处此文化萧条,诗情泯灭的“无声的中国”。在破恶声论中,鲁迅固然看到,康、梁以来的近代革命虽有“新声”的唤起,但那并非是“新声”,而毋宁是“恶浊扰攘”的“恶声”,“绝不足破人界之荒凉”,鲁迅只得沉寂于“永续其萧条”的寂寞中。他也曾求“新声”于异域,以“摩罗诗派”“雄健至大”的“新声”来破此寂寞,但那毕竟是异域之声,于中国不见有若何反响,鲁迅只得期待“第二维新之声”再举于中国。这正是鲁迅“弃医从文”的内在心路历程,为他后来划时代的文学创作确立了根基。3、地火在沉默中凝聚:绍兴-北京10年(1909-1

12、918)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1909、9-1910、6)绍兴府中学堂监学(1910、9-1911、7)-绍兴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1911、11-1912、2)南京-北京教育部佥事,兼第一科科长。对辛亥革命的体验与思考:徐锡林、秋瑾、王金发、范爱农成为他后来小说杂文的重要题材;怀旧(1913年4月小说月报第4卷第1号)。民众对辛亥革命全然无知。当风声传到芜市时,他们把革命党人和“长毛”造反或强盗作乱混为一体。巨富金耀宗和塾师秃先生忙着投机取巧,而广大民众则争相躲避,何墟的居民直奔芜市,而芜市的居民又逃向何墟,来往道上,人群穿梭,“多于蚁阵”,却又都不知何事。虽然这不过是一场虚惊,但是却透

13、过这种虚枉揭示了辛亥革命时期民众的意识背景。而这一切又通过一个童蒙(“我”)的视角来展开的。沈默(“沈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钞古碑”呐喊自序)深入文化寻根:魏晋风度与浙东情结。1909年8月,鲁迅离日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教书,同时开始辑录古小说钩沉、会稽郡故书杂记等古籍,搜集、整理古文物。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投身革命,被绍兴军分政府任命为山会师范学堂监督(校长)。1912年春,应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邀请,赴南京任教育部部员。同年5月,又随教育部迁往北京,任社会教育司第二科科长。这段时间鲁迅精神上十分苦闷,革命后的情形使鲁迅大为失望,政局也日见混乱与黑

14、暗。这一切皆加深了鲁迅生存上的寂寞,“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为驱除痛苦鲁迅“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迫使鲁迅更深层地从自己的生存感受去沉思民族的生存与历史,为他随后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深厚的生活积累。4、在铁屋中呐喊:“五四”时期(1918-1926)的鲁迅S会馆与金心异的谈话:“铁屋子”的困境“希望”/“绝望”。为“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而“呐喊”狂人日记,“一发而不可收拾”孔乙己药等而呐喊。由“随感录”而热风坟等蔚为壮观、犀利无比的杂文,为新文化而冲锋陷阵。同时成为“语丝社”的主将,扶

15、持了“莽原社”、“未名社”等青年文学团体。20年代中期是他“命交华盖”的时期:新文化运动落潮,分化;兄弟绝交(1923年8月2日搬出八道湾十一号的寓所,与朱安一起,迁至西城的砖塔胡同六十一号居住);肺病:连续高烧、咳嗽及吐血之类;1925年5月女师大事件、1926年“三一八”惨案,与章士钊、杨荫榆斗争,和陈源(西莹)之流(“伪士”)斗争,和许广平交往恋爱(潜隐高长虹的反噬)。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及续编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促成了鲁迅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在时代潮流的感召和友人的激励下,鲁迅怀着唤醒万难毁坏的“铁屋”中酣睡死灭的人们以至“群之大觉”的希望,开始了他寂寞中的“呐喊”。1918

16、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通过狂人深刻的生存思索,揭露出中国历史的“吃人”本质。小说震动了当时的文学界和思想界,成为中国现代小说乃至新文学的奠基之作。随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陆续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等十几篇小说,后编成第一个短篇小说集呐喊。这些小说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同时,鲁迅也相应开始他的杂文写作,应当时思想启蒙、社会批评和文化批判的需要,有感而发,写下了许多精悍锋利、思想深厚的杂感和论文,后收入杂文集坟和热风。20年代初,随着新的国民政治革命的兴起,五四新文化阵营分化,“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

17、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加以政治革命中心的南移,作为五四运动策源地的北京,“倒显着寂寞荒凉的古战场的情景”。鲁迅消退了起初呐喊式的激情,陷入更深的“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状态。在此生存状态下,鲁迅创作了第二个小说集彷徨和散文诗集野草。彷徨重在审视现代知识者的生存处境,他们走向现代生存的人格特征,探索他们朝向将来的生存方式和人生道路的选择,从中流露出作者更深刻的人生思考和更厚重的生存寂寞。野草则是作者“思即诗”的深含绝望情态的精神的内心独白,作者以梦、象征等手法,表达了生与死,实有与虚无、希望与绝望之间的内在精神冲突,

18、并于此冲突中,从无情的自我反思批判中显露出超越于现有绝望的朝向未来的现代意志,向我们昭示了现代生存到来的艰难性。“五四”以后,鲁迅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致力于系统研究和讲授中国小说史,后来整理为中国小说史略。同期,参加了语丝社、组织领导了莽原社、未名社,大力扶持文学青年的创作和翻译。1924年至1926年,围绕“女师大风潮”、“五卅”惨案和“三一八”惨案,同北洋军阀及“现代评论”派展开了坚决的斗争,写下了大量的杂文。这些杂文收入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和坟的后半部。5、由厦门-广州,而上海(1926-1936):“横站”中的苦斗1926年8月与许广平经上海到厦门(许去广州),厦门大学

19、(1926、6-1927、1),汉文学史纲要;广州中山大学教务长兼文学系主任(1927、1-4),4月21日辞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在白云楼闭门不出。9月去上海,住虹口景云里二十三号,与许广平正式同居。对进化论的反思与超越。经“革命文学”论争,参加左翼作家联盟,并成为其精神领袖,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率领左翼文艺队伍与国民党法西斯政权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变换笔名写作,1932-1936,80多个)。当然也在走向“革命”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了启蒙的思想原则,对借革命的旗帜以谋私(“只借革命以营私”)(“奴隶总管”、“工头”)的现象表现出特别的警惕,当然也使鲁迅的处境十分恶

20、劣,因而他只能在“横站”中苦斗。这一时期他文学的主要方式是杂文,先后出版杂文10多部,使杂文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一个成就辉煌的文类领域。同时还出版了第三部小说集故事新编,翻译出版了大量外国文艺创作与文艺论着。1936年10月9日,鲁迅积劳成疾,在上海逝世,终年56岁。1926年8月,鲁迅离开北京,赴厦门大学任教,同时写成回忆性散文十篇,初名“旧事重提”,后编定为朝花夕拾。1927年1月,赴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同年,国共合作破裂,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广州“四一五”事变中,中山大学也有很多学生被捕,鲁迅因多方营救无效,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残酷的政治斗争,引起了鲁迅思想上的剧烈震动。他原先以

21、为“将来必胜过去,青年必胜老人”,这时却亲眼看见“同是青年,而分成两大阵营,或者投书告密,或者助官捕人的事实”,进化论的思路因而“轰毁”。1927年10月,鲁迅偕许广平由广州抵达上海,从此定居上海,专门从事文学及有关的社会活动。在1928年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中,鲁迅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看了几种科学底文艺论”,“译了一本蒲力汗诺夫的艺术论”,以救正他只信进化论的偏颇。这是鲁迅人生的再次重大转折。据鲁迅自己说,这一转折是周围现实挤逼的结果。1930年2月,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大会,列名为发起人之一,同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鲁迅作为主要发起人和领导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重

22、要讲话。1933年1月,鲁迅参加由民主人士蔡元培、宋庆龄、杨铨等人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被推举为执行委员。鲁迅上海的最后十年,是在紧张的社会文化氛围和专职杂文写作中度过的,是他的杂文创作时期。他始终站在文化和社会批判的前沿,将杂文当作匕首和投枪,同帝国主义和旧文化势力,同国民党的文化专制主义,同当时文坛上形形色色的思想派别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从1927到1936年间,鲁迅共写了十本杂文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二集、末编。这些杂文广阔地反映了当时日趋剧烈的民族冲突、文化冲突和社会冲突,是中国现代社会史、思想史、文化史的宝贵资料和珍贵遗产

23、。虽然这些杂文中所牵涉到的大量人和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消退了其现实针对性,但从此所显示的是中国现代思想文化交锋的复杂场景,记载了一位虽作出了人生的重大选择但仍旧孤独寂寞的精神界战士的思想轨迹,给我们留下了沉思现代生存弥足珍贵的思想资料。这时期,鲁迅还出版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这是一部风格奇特的讽刺作品,它以“油滑”为手段,将大量的现代生活细节溶入历史,把历史人物拉回到现代,注入新的生命,从而为我们重新认识历史和历史人物,提供了一个现代视角。鲁迅早年患有肺病,后来的紧张生活,使他的健康不断恶化。1936年10月19日,因肺病复发,医治无效,鲁迅逝世于上海,终年56岁。鲁迅逝世后,送葬群众多达数万人

24、,葬于虹桥万国公墓,遗体上覆盖着“民族魂”的锦旗。鲁迅是近现代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启蒙先驱。他以毕业的精力,探求一个古老民族的现代生存方式及其精神根基个体人格和民族精神建构的可能性。他不仅以终其一生的个体生命实践,论证了现代独立人格如何在根深蒂固的中国惯常生存中存在的可能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将自己直面历史和社会黑暗的强力意志的人格力量,完全转化为文本语言的创造,尤其是文学文本语言的创造。这对于中国自古以来以“圣人之言”为中心的“经典话语”体系,以奴役为目的的专制主义文化和“瞒和骗”的统治来说,无异是一种瓦解和颠覆。这样,鲁迅改变了民族文化人格和个体生存的精神结构及其话语程序,导致了汉

25、语话语史上的历史性裂变,即作为新的自我描述与自我批判的个人话语的出现。他由此开启了民族反思的新文化传统,而且使每一个进入者都能借助他的话语方式,将自己变成真诚的体验者和言说者,为后来者杀开一条生存的血路,也为朝向未来的现代生存,开启了新的自由度和可能性。因此,鲁迅不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而且是中华民族新的人文传统的开创者,他已成为我国本世纪以来最特有最重要的文化现象,给古老中国历史和民族文化的现代变革,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鲁迅的意义:毛泽东的论述:“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

26、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逝世后群众(万人)自发哀悼:“民族魂”。中华新文化的方向。主体结构的形成:中西的交融与超越。亚洲的现代性。执着的探索与不屈的斗争(与法西斯专制体制和“左的可怕”的倾向),维护被压迫被奴役民众的权利,同时始终坚持个性觉醒与解放/个性的独立。中国现代文学之父。现代小说(短篇)的首创与成熟;孔阿祥故乡教养了一代代中国人,现代国语的典范。故乡(日本)国民教材。杂文:新文学的重要文类;散文诗野艺术丰碑。学术:中国小说史略。魏

27、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二、作为鲁迅小说总纲的狂人日记1、狂的结构。狂由13则日记与1则小序组成。小序的叙述者为“余”,日记的叙述者为“我”(狂人“余”昔日中学时的良友)。(1)“小序”的作用首先,交代了“狂人日记”的由来:由“狂人”哥哥献给“余”的他弟当年患病的日记,但又经过了“余”的“撮录”(撮:摘取、摄取,撮要。),即编辑加工过的。最后还由“狂人”自己题写了“书名”。所以“(狂人)日记”是由“狂人”和“余”合作的结果。为什么“余”要“撮录”“(狂人)日记”?小序展示了“狂人”的哥哥、“狂人”与“余”三个人对“(狂人)日记”的不同态度。哥是“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

28、余”开始是对前学友的关怀,但持归阅后知其“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但又“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供医家研究”已经否定了前者“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并非无意义之言,而是蕴涵着某种具有“研究”价值的真意与深意(实际上在他的“撮录”中已经赋予了日记以某种意义)。“狂人”虽然早愈了,但是他仍然把这一日记保留下来,并且题写了“书名”说明他的这本日记仍保存着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其次,交代了主人公的命运与时代问题。主人公(狂人)曾经发狂(患病-迫害狂),但现在已经痊愈(回复清醒)并赴某地候补。日记成型的时间是“七年四月二日”(1918年)。而“狂人”患病时间是在

29、中学学习以后,而中学是晚清1902年改革学制的产物,而“候补”也应该是清潮的官制。因而应该是晚清末年。(2)“小序”与“日记”的文体差异与对峙“小序”与“日记”在文体上的一个明显差异就是文体的区别。“小序”由文言构成,而“日记”却是用白话写作。“文言”与“白话”在当时的历史语境(“废文言兴白话”的文学革命)中不仅仅是语言的差异,而且是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差异(旧/新、保守/革新等)。因而这种差异也隐含着某种潜在的深意。2、如何理解“狂人”形象?(是真疯子?还是假疯子?他有什么意义?“日记”的双重内在结构)首先,我们来看看狂人是真疯还是假疯。如果沿着哥(大哥)的视野,无疑“狂人”是真疯子, “我

30、不见他(月亮),已是三十多年”,一个人能三十多年都不见月光吗?“他”(狂人)看见“狗”看他,赵贵翁的“眼色”,看见路人,甚至小孩子在议论他,便疑心别人要“吃”他。认为来观看他的人都是“吃人的人”,他的大哥,母亲,乃至他自己也都曾吃过人(把妹子的死归结为被吃)等等。但是穿过他的这种疯言疯语的迷雾,我们又会发现他疯狂中的清醒:日记第三则里明白写到:“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仁义道德”“吃人”! 这无疑是石破天惊的思想。顺着这一思路,联系狂人前后的心理和行为,我们就可以看见他

31、疯言疯语所隐含的清晰的逻辑:狂人由月光 (一种契机:或许可以喻指一种新思潮) 的启迪引起了他对自身的叛逆 (“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 。由这新的眼光/视野,他重新审视了他周围的民众、现实和历史(“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结果他发现了中国四千年来的历史和现实的本质“仁义道德”便是“吃人”!无疑这是一种石破天惊的发现,正是这一发现所体现出来的(狂人的)新的价值观与人们(常人)的(旧/传统)价值观产生了尖锐的隔膜与对立:“狂人”被他周围的人视为疯子,常人也被“狂人”看作“吃人的人”。进一步看,这种隔膜和对立还造成了狂人的悲剧命运(由疯狂向健康的复归)。狂人的使命并不仅仅在于发现了“仁义道

32、德”“吃人”,更重要的还在于要把这种发现告诉他的同胞(首先是他的大哥),唤醒他们,使他们从被“仁义道德”异化了的“吃人的人”变为“真的人”。但是“狂人”遇到的却是“冷笑”、“凶狠”的“眼光”和“铁青”的“脸”。已经内化为人们的习俗和准则的“仁义道德”禁止任何异端的思维。狂人更深的忧虑:他发现人们一旦陷入“仁义道德”之网所织就的奴化世界,便难以超越出来走向一个新的世界。他这个发现了这一“吃人”真相的人难与人们对话。这种相互隔绝,既使他无能为力,陷于深深的孤寂之中,更使他深爱着的人们难以走出这历史的深谷。可以说,正是两个价值世界的隔膜与对立所造成的启蒙的艰难,使狂人又重新回到常人的世界,由“疯狂”

33、而复归“清醒”,赴某地候补去了。所以狂人既可以说是真疯,也可以说是穿透了历史迷雾而发现了历史的真理,并致力于启发民众觉醒的启蒙先驱。白话“日记”颠覆了文言“小序”对狂人的喜剧性描绘,而文言“小序”中狂人命运的最终逆转又深化了狂人形象的悲剧性内涵,凸显了“五四”启蒙主义的历史困境。我们可以把这一结构称为由“余”/“我”的双重叙述展开双重否定的双重第一人称叙事结构。为适应这样一个双重内涵的艺术形象和双线交错的艺术结构,在语言表述方式上狂便较多的使用了能够穿透两个价值世界的象征与寓意。例如“吃人”、“月光”、“发昏”、“古久先生”、“陈年流水簿子”、“狗”、“不要乱想”、“静静的养”等词语都在不同(

34、价值世界)的视野中具有不同的意义,既显示出它们之间相互对立交错的价值紧张,同时也展开了多重的潜在文本,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对峙、互补、交错(由“余”/“我”的双重叙述展开双重否定的双重第一人称叙事结构),构建起一种多维象征、并能够深邃复杂地进行寓言化叙事的现代性文体。补充:教材三十年提出狂的艺术成就:(1)结构方式打破传统小说首尾完整、顺序发展的习惯,而以主人公的心理跃动、变化来组织情节。(2)艺术表现上,改变第三者客观描写方式,而采用主人公心理直接自我倾诉的写法,作品中的一切叙述、描写,无不带上主人公的主观色彩。三、鲁迅的呐喊彷徨(一)呐喊、彷徨的题意呐喊收1918至1922年之间的15篇小说(

35、后将不周山撤去,更名为补天收入故事新编),1923年8月结集由北京新潮社初版。取名呐喊意指他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所以明显地保留着“五四”高潮期奋起呼唤的特色。彷徨,收1924年至1925年创作的11篇小说,1926年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鲁迅曾回顾其创作经历说:“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因而比较起呐喊高亢的启蒙主义的呐喊来说,彷徨显得凝重沉郁,更多地融入了鲁迅个人的生命内涵与人生体验。不过两部小说集的主导

36、旋律仍是一致的,这便是执着对旧社会、旧世界奋起抗争的精神。因而在彷徨的扉页上鲁迅引用了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自勉。(二)呐喊、彷徨的主题结构与思想蕴含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写道:“我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这不能忘却的梦就是鲁迅的救国救民的理想。正是这种理想推动鲁迅弃医从文,即通过文艺去改造国人的精神。这被概括为“改造国民性”的旨向正构成了呐喊、彷徨最基本的母题。作为鲁迅小说、也是整个“五四”新文学总序言的狂人日记正是这一主题的集中体现。一方面,通过狂人对常人“吃人”真相的发现和揭露,彻底否

37、定了封建主义的“仁义道德”;另一方面又通过常人对狂人的“迫害”,抒写出狂人难言的苦闷、孤独与悲哀。如果说前者体现出“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潮期启蒙主义狂飙突进的呐喊精神的话,那么后者则体现出这种启蒙主义在现实展开中的艰难、沉重,及其带给启蒙者自身的精神痛苦。实际上呐喊、彷徨正是沿着这种双向结构展开的。呐喊以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为主体,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彷徨的重点则转向启蒙者(即觉悟的知识分子),着重叙写他们在启蒙失败以后的寂寞、孤独、苦闷与奋争。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对民众的启蒙,还是对启蒙者自身精神痛苦的抗争,实际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启蒙作为一种完整的运作,必然同时包含启蒙的

38、主体与对象。在以农民为主体的作品中,虽然觉醒的知识分子没有出场,但那叙述者的叙述描写,或嘲讽或同情的声音正代表着启蒙者的立场与声音。同样那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寂寞、孤独与苦闷也根源于民众难以理解的悲哀。1.“表现的深切”(1)独特的题材与眼光(视角)A.题材:鲁迅在论及中国文学的变革时,首先提到的是文学题材、主要表现对象的变化。他指出,“古之小说,主角是勇将策士,侠盗赃官,妖怪神仙,佳人才子,后来则有妓女嫖客,无赖奴才之流。 五四以后的短篇里却大抵是新的智识者登了场”(注:鲁迅:总退却序鲁迅全集第 4 卷,621-622 页)。30 年代在谈及自己的著作时,鲁迅则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

39、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而艺术,看作不过是消闲的新式的别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注: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 4 卷,512 页。)正是从这样的“启蒙主义”的文学观念出发,鲁迅开始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B:眼光(视角):鲁迅在观察与表现他的小说主人公时,有着自己的独特的视角:如他的自述中所说,他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人(知识者与农民)的精神“病苦”。国民精神病苦的揭示与疗救:这里的“国民”当然指中华民族的全体成员,如同药中对“

40、华”“夏”的隐喻,国民性基本等同于民族性。但其主体却是被压在最底层的劳苦大众(农民为主体)。由于圣人和圣人之徒的道理,文字(文言)的艰涩和千年的“古训”,他们“像压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样”,默默地生长、萎黄、枯死了。鲁迅的小说就是要努力“画出这沈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即“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构成了鲁迅“呐喊”式小说最鲜明的主题。孔乙己描写一个被封建科举制侵蚀了灵魂的旧式知识分子的悲剧。作品是通过一个当年在主人公孔乙己经常喝酒的咸亨酒店当小伙计的“我”以第一人称回忆视角来叙述的。经过多年岁月的流逝,“我”仍然还记起孔乙己,是因为在“我”当年单调无聊的岁月中他给我带来了唯一的乐趣。孔乙己不仅是

41、“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而且他满口“之乎者也”的咬文嚼字,也给店内外带来快活的笑声。但是他在窘境中仍热心地教我认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而且喝酒的品行也比别人好。就是这样一位虽然迂腐却心地善良的“苦人”,因始终不愿脱去“斯文”的外衣(被封建礼教所异化而至死不悟),而被黑暗的社会吞噬了。随着“我”对孔乙己作为一个喜剧形象叙述向作为一个悲剧人物陈述的情感转移,也就引导着读者一方面理解了孔乙己形象的喜剧外表中所包含着的悲剧性内涵;另一方面则与围观嘲笑孔乙己的冷漠麻木的咸亨社会构成深刻的反讽。在短短的不到3000字的篇幅内,作品对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和主题作了如此从容的艺术表现,并且讽刺不露痕迹

42、,营造出一种悲喜交融、清淡与浓郁复合的感人至深的情调与氛围,的确显示出一种大家的风采。故乡刻画出一位20世纪初沉默的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不过这种刻画是在叙事人“我”寻找精神故乡的框架中展开的。当“我”回归故乡时,见到的只是“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现实故乡的荒凉更激起“我”寻索精神故乡的美丽。但这幻影也只存在于逝去的对闰土的记忆之中。当闰土真的出现在“我”的视野中时,他已不是“我”记忆中的闰土了。“他的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那手也不是我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

43、松树皮了”。不过更大的变化还在于精神,当“我”兴奋地招呼他“啊!闰土哥,你来了!”时,闰土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正是等级森严的主奴根性和现实的压迫使他与“我”在精神上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仿佛石像一般”,“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因而当“我”最后离别故乡时,“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只是觉得“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阿Q正传是这一主题最经典的作品。阿Q也是一个贫苦农民,但又不同于闰土被紧紧地束缚于土地上,而是一个流浪的雇农,一个咸亨酒店的“短衣帮”,靠给人打短工度日,不仅没有姓名,连

44、落脚的地方也没有,只是借住在土谷祠。然而另一方面他的精神又很优越,因为他有独特的“精神胜利法”。虽然他根本不能确定自己姓什么,但却自诩先前比别人阔多了;虽然他因头皮上的“癞疮疤”而被别人戏弄侮辱,但他会报复说“你还不配”;虽然他常常被别人打,但他会说“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而当别人强迫他说是“打虫豸”之后,他又会发明出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而状元也是“第一个”,因而仍然得意地去喝酒了。当然阿Q也感到过“屈辱”,这便是他与王胡比赛捉虱子输了且被王胡打了之后,因为在他看来,这王胡又癞又胡,地位是应该在他之下的。更晦气的是他又接着挨了他“深恶痛绝”的“假洋鬼子”的一顿文明棍。但马上当他拧了小尼姑

45、的脸,引起酒店的人得意的哄笑之后,他又“飘飘然似乎要飞去了”。如何来认识阿Q这种独特的精神胜利法?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阿Q的精神胜利法源于对现实压迫与屈辱的反抗(无论是对他头上癞疮疤的嘲笑,还是不准他姓赵的人权的剥夺)。但是他对自己的失败命运与奴隶地位采取了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粉饰态度:或盲目自尊(如虚构先前与未来的“优胜”“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其实连婚都没有结;又如鄙薄城里人将未庄人的“长橙”叫“条橙”,油煎大头鱼,未庄都加上半寸长的葱叶,城里却加上切细的葱丝),或麻木健忘(如刚被“假洋鬼子”的“哭丧棒”教训了一通,经历了“生平第二件的屈辱”,但“拍

46、拍的响了之后”,他倒“似乎完结了一件事,反而觉得轻松些”,不久竟“有些高兴了”;又如向吴妈求爱惹下大祸,被秀才大竹杠打了之后,“似乎一件事也已经收束,倒反觉得一无挂碍似的”,竟还要去看吴妈要死要活的闹剧),或向弱者转嫁屈辱(如受了王胡与假洋鬼子的屈辱之后,马上去欺负小尼姑,“似乎对于今天的一切晦气都报了仇;而且奇怪,又仿佛全身比拍拍的响了之后更轻松,飘飘然的似乎要飞去了”),或自轻自贱(如明明被人打了,并被逼着说是人打虫豸,但是“仍然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你算是什么东西呢!?”),而更有甚者,是自欺欺人

47、,自我表现摧残(如在一次赛会的晚上赌钱,他意外的赢了许多钱,莫名其妙地被人抢了又被人打,他无论说是被儿子拿去了,还是说自己是虫豸,都无法解除痛苦时,他便自己打自己,来获得精神的平衡),总之,是以虚妄的精神上的胜利来掩盖现实中实际的失败,求得心灵上的自我满足。这种精神胜利法的后果怎样?在阿Q一连串“飘飘然”的精神胜利之中,掩盖着的却是他血泪斑斑的屈辱史。由不准姓赵,到不准恋爱,再到生计危机(剥夺了他打短工的资格),在到从城里中兴(实际上是做强盗的一个小角色)回来,再到革命的梦幻走向断头台。可以说阿Q是糊里胡涂生活,又糊里胡涂地死去。导致他胡涂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精神胜利法”,或者说一种独特的“阿

48、Q精神”(或“阿Q主义”)。其实质都是不能正视现实的自我欺骗、自我麻醉,结果使精神胜利者更深地陷入现实的痛苦之中(以至在被杀头的画押中他只是还为他画不圆而羞愧,转而又以“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而释然。这里的“圆圈”正寓示了他大团圆的人生轨迹)。为什么阿Q会形成这种“阿Q精神”?我以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朴素的反抗精神和个性要求被强大的封建专制秩序与仁义道德所扭曲与奴役的结果(或者说根源于一种封建宗法等级制的主奴根性)。阿Q不同于闰土的地方就在于他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而不同于闰土的循规蹈矩)。赵太爷钱太爷在未庄是大受居民的尊敬的,除有钱之外,就因为都是文童的爹爹,而阿却“在精神上独不表格外的崇

49、奉”;不过当赵太爷不准他姓赵,并“给了他一个嘴巴”后,他“并没有抗辩他确凿姓赵,只用手摸着左颊”退了出去。他敢于憎恶“假洋鬼子”钱秀才(因为剪了辫子,因而有里通外国只嫌),甚至骂了一声“秃儿。驴”,但当这秃儿举起那“哭丧棒”(文明棍)时,他还是“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候着”。可以说正是这种残酷的专制压迫使他规训在这样一种等级森严的封建秩序中,自觉接受比他地位高的人的处罚,如上举两例。另一方面受封建统治者倡导的仁义道德也影响着他,使阿Q的思想“样样合于圣经贤传”,使他自觉遵从这一等级森严的封建秩序,而这些“圣经贤传”,即儒释道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扭曲人的个性的因素,如道家的“退婴”的思想,儒家

50、的正统思想,夷夏之辨,仇视异端,仇视革命(前后转折)等等,以至在青春性爱意识的冲动中,他也赋予了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畸形内涵。人成了一种道德的符号。这些思想也影响到封建统治者,形成一种“阿Q精神”。再加上他又是一个到处流浪的雇农,“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鲁迅),因而便生成了这种独特的精神胜利法去寻求一种虚幻的精神胜利来掩饰现实的屈辱。其实这种阿Q性格并不仅仅是阿Q个人的,而是代表了未庄的一种普遍的社会人格。而当阿Q迎着革命的风暴喊出了几声“造反了!”之后,不准阿Q姓赵的赵太爷却怯怯地迎着阿Q低低地叫“老Q”。实际上这时的赵太爷已经在心理上蜕变成了“阿Q”,而把现实的阿Q当成了新的“太

51、爷”。所以阿Q与未庄人是互为因果的。阿Q只是未庄人的一个代表。小D、王胡、赵太爷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阿Q。最后谈谈阿Q的革命问题。根深蒂固的封建正统意识决定了阿Q革命的轨迹只能是从阿Q到赵太爷,再由赵太爷到阿Q彼此贯通的“圆”。他所想象的“革命”也不外乎是穿戴着“白盔白甲”的人“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等兵器去抢东西和杀仇人而已。受他一己私利左右,他可以“深恶而痛绝之”,也可以投革命,而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他又反过来要告发他。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他也同样不准小D革命。所以阿Q的“革命”,虽然本质上反映出受压迫农民自发要求改变生存现状的渴望,但其行动的支配思想,却是封建正统思

52、想,以及农民狭隘的报复思想。这种“革命”即使成功了,也只能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而不可能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出现。祝福。祥林嫂是一个不幸的女人,先是死了第一个丈夫,又被迫嫁了第二个男人。当她生了儿子,生活安定一点时,她的第二个丈夫也去世了。更不幸的是她儿子也被狼吃了,她被大伯子赶出了家门,如一个游魂飘回曾经栖身的鲁镇。但鲁镇也没有真正接纳她,当她含辛茹苦终于挣扎着为自己再婚的“罪行”而捐了门槛之后,人们对她的歧视并没有丝毫改变。她终于只能怀着对“不洁”的恐惧和对亲子的怀念,像尘芥一样,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另一方面,祥林嫂又是一位勤劳、倔强的妇女。当她第一次来鲁镇时,“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

53、,四叔家年底忙祭祀“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当她婆婆把她抓回去再嫁给贺老六时,她也拼命反抗过。当她从柳妈那里知悉可以去土地庙捐一条门槛,赎再婚的罪孽后,她硬是默默地辛劳一年实现了她的愿望。以至到临终前她也仍在探询着灵魂的有无。这些都表现出她寻求做一个人的基本的,也是十分执着的生存追求。但是这种追求同阿Q一样也被封建伦理道德异化了。她从家里逃出来,以至抗再婚都不过是要遵从“从一而终”的传统妇道而已。不过因为她是一个“更卑的妻”,因而又只能像商品一样被婆婆卖到贺家墺去。第二个丈夫死后,她也如单四嫂子一样要守着儿子过的,不幸的是儿子也失去了,她又只得被大伯子赶出家门,原因同样是她是一个“更卑的

54、妻”,并在她灵魂上烙下了永远洗不去的“耻辱”。即使她千方百计地赎罪,“捐门槛”,强大的传统和社会仍不会放过她,她的灵魂永远漂泊无依。所以祥林嫂的悲剧不仅仅在于鲁镇社会对她的迫害、冷漠、歧视与残酷,而且在于她自身的精神愚昧。她挣扎的全部目的不外乎就是求得一个“做稳了的奴隶”的地位。如同阿Q一样,祥林嫂也是越挣扎(或者说反抗命运)就越陷入悲惨的境遇,只是阿Q的挣扎是荒唐的,而祥林嫂的挣扎则是愚昧的。她的挣扎(抗争)在起点上便已经被异化了。唯其如此,祥林嫂的这种“自觉”就比阿Q的混沌更具惊心动魄的震撼力量。显示了一种朴素的生存意志被封建伦理道德异化的悲剧。可以说,闰土、阿Q、祥林嫂代表了中国农民的三

55、种类型。如果说闰土是循规蹈矩的传统农民的典型,那么阿Q就是“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的流浪雇农的典型,而祥林嫂则是朴素、勤劳、倔强的传统农民的又一类型。他们最终都陷入悲惨的境地,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在封建伦理道德的奴役下的精神麻木与愚昧,或者说对他们顽强的生存意志的扭曲也就如狂所说,他们还是“吃人的人”(非人)。因而如何揭出他们的精神“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正是“呐喊”的主题。对启蒙者感伤彷徨的抗争:鲁迅曾在自选集自序中自评彷徨时说:“技术虽然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新的战友在那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实际上在彷徨中既有彷徨感伤的意绪,更有对这种

56、意绪的执着抗争。正是从这种对抗的张力中凸现出鲁迅的生命律动与艺术个性。它鲜明地体现在一组描写觉醒的知识分子,即狂人家族的作品中。如同狂人日记一样,长明灯也记叙了一个疯子,但不再是以主人公第一人称主观视角来表现,而是选取了第三人称他人的客观视角,从疯子对立面的常人世界来“看”他。疯子要吹熄吉光屯社庙的长明灯,是因为吹熄了它,就不会有蝗虫和猪嘴瘟。但常人却维护着这祖传的长明灯,认为吹熄了它,吉光屯就会变成海,吉光屯的人就会变成泥鳅。因而“长明灯”就具有了象征意义,实际上指代制导着人们思想的古老精神传统,如同狂人日记中的“仁义道德”。同样疯子破坏这种古老精神传统的行为也遭到吉光屯居民全体一致的反对,

57、甚至要合伙打死他,只是因为疯子祖上做过官而放弃了。虽然疯子表现了顽强执着的意志和抗争的精神,庙门不开,他就准备用火去烧,但最终仍不过被人关在庙里的黑屋子里无能为力。虽然他仍不停地呐喊着“我放火!”但只是被孩子们作为好笑的词句编在儿歌里传唱而已。那绿莹莹的长明灯更其分明地照耀着吉光屯。在酒楼上的主人公也是一个狂人式曾经为启蒙而呐喊,最终又回归常人世界的知识分子。用他自己的话来总结就是像蜂子或蝇子一样,飞出去,不过是绕了一点小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但作品的重点不是像狂人日记那样展示那起飞(呐喊)的过程,而是着重展示他飞回原地的无奈与无聊。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狂人日记的续篇。吕纬甫的故事是由

58、他自己向“我”(当年同他一起“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朋友)叙述出来的。虽然他叙述的语调是平稳的,但话语间那流衍不断的“无聊”、“敷敷衍衍,模模糊糊”、“随随便便”的言词,以及那“微红”的眼圈,不停喝酒的行为都掩饰着他内心难言的痛苦。这种痛苦并不在于他“去教子云诗曰”的失败,也不仅仅在于他自觉到这种失败,而在于他自觉到失败不甘于失败,而又不得不失败。吕纬甫本质上并不是一个敷衍的人。即使为了母亲的愿望去给小兄弟迁葬的过程中,发现小兄弟的坟中并没有骨殖,甚至连最不易腐烂的头发也“踪影全无”时,他本可以平了土,卖掉棺材,就可以完结的,但他仍然认认真真地迁了兄弟的坟。实际上吕纬甫的敷敷衍衍正来源于他们当初改革的预想与现实的错讹,来源于现实的积重难返和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