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案2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8/d25444c9-1918-418a-927d-acd316199069/d25444c9-1918-418a-927d-acd3161990691.gif)
![《赤壁赋》教案2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8/d25444c9-1918-418a-927d-acd316199069/d25444c9-1918-418a-927d-acd3161990692.gif)
![《赤壁赋》教案2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8/d25444c9-1918-418a-927d-acd316199069/d25444c9-1918-418a-927d-acd3161990693.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赤壁赋·教案教学目的 1了解“赋”这种文体的特征,鉴赏本文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2分析本文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 3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感情,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教学设想 1这篇课文为辞赋,特别注重音韵美,应首先向学生讲明这一点,并让学生反复朗读,教师加以指导让学生注意韵脚和对偶句。 2本文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写景与抒情、议论紧密结合;二是语言优美精炼,像意味深长的散文诗。教学要紧紧抓住这两个特点。课前预习时让学生分别划出写景、议论、抒情的句子或段落。课上要求学生找出标志写景、议论、抒情三者转换的句子。此外,还要结合大、小语境,通过揣
2、摩、体验,分析语言的精巧。 3第三单元选有苏武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与本文对照学习。教学时数 三课时第一课时1解题,介绍“赋”的特点。2介绍作者生平以及写作背景。3诵读 一、导入新课。本文的作者和题目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在第三单元中我们就学过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仍然是苏轼武的一将与赤壁有关的作品。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苏轼为何对赤壁情有独钟,本文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二、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给材料)。(详见教参)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漫谈苏轼生平及思想 出开中国文学史,北宋大文家苏轼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占有重要地位的特殊人物
3、。无论是宦海沉浮几起几落传奇般的人生经历,还是入世出世、亦儒亦道亦释的复杂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无论是开一代风气之先、在诗词文赋上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旁通书法绘画、知音律、喜平话、懂圆林艺术、精金石鉴赏的旷世才华,都足以今后人驻足瞩目,仰之弥高。本文将从其生平思想入手来介绍这位气质浪漫,个性独特几经磨难的文学宗师。 苏轼(公元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州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弟弟苏辙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后人称之为“三苏”。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宗仁宗嘉佑二年(10
4、57年)苏轼中进士,年方21岁,嘉佑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此刻的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轼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社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
5、是谏官李定、舒增、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搞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府),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谪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下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等到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政局发生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
6、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一贬岭南惠州,再贬海南儋州。 公元 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 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了。 纵观苏武一生既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土大夫积极人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辱铸炼了诗人宏大旷达胸怀尤其当我们捧读念奴娇赤壁怀
7、古和前赤壁赋的时候,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三、文体介绍及诵读指导。本文为一篇“赋”,不是纯粹的散文,却也不是诗,更不是散文诗。它是由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的带有韵脚的散文,却又饱含着浓浓的诗意。与汉、魏时期的“出”相比,本文没有过多堆砌的辞藻,但比起作者本人的其他文章来,文采显然要多。本文有许多押韵的字和对仍句,诵读时要注意语音的轻重缓急,演出文章的音韵美。 基本方式是:先由教师范读全文或学生齐诵全文,然后逐段练习背诵。可从用韵、句法、层次理路等方面进行指导,以提高记诵的速度。下面分段列出要点。 第一段指导要点 1韵脚。前半段无韵,后半段的韵脚依次是“间”“天”“然”“仙”。 2句
8、法。“举酒属客”“少焉”为散句,其余皆为骈句或近乎骈句,如“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舟”后可断,为两个六字句;“浩浩乎”一句中,去掉第一个“而”(骄体文中有些虚词只有辅助作用,常不计入),也可视为宽对。 3层次理路。首句点题,“泛舟”“赤壁”四字是下文写景、议论的依托。次写泛舟所见景象,而以风、水、月为主,为下文“苏子曰”一段张本;写是用虚实相济之法,先实后虚,虚景(即“浩浩乎”一句)伏下段“乐”字。 第二段指导要点 1韵脚。有两组:第一组是“光”“方”;第二组是“慕”“诉”“缕”“妇”。 2句法。这段开头是散句,次用楚辞句法(与九歌中“桂掉兮兰世”“目眇眇兮愁予”等相似)。“客有其声呜
9、呜然”也是散句,以下都是骈句。 3层次理路。“乐”字承上。由“乐”而“歌”,歌词暗写苏子胸襟,为下文“苏子曰”一段作烘托。以下写萧声,为“客日”一段作烘托,兼伏下文苏子“问客”。 第三段指导要点 1韵脚。有五组:第一组是“稀”“飞”“诗”;第二组是“昌”“苍”“郎”;第三组是“东”“空”“雄”;第四组是“鹿”“属”“粟”;第五组是“穷”“终”“风”。2句法。首句及“客日”中陈述句“顺流而东也”和三个反问句是散句,其余都是骈句。“方其”“况吾与子”是统领字,不计。 3层次理路。苏子问乃承上启下诺。“客日”一段有两层意思:前一层由三“问”组成,无困望月而问“孟德之诗”,次因望地而问“孟德之困于周郎
10、”,最后合问“而今安在哉”这是主要的一问,为下文写悲做铺垫。后一层转而说到自己,先着眼与曹公对比,突出自己的渺小,不禁悲从中来;后写幻想不能实现,并以“托遗响于悲风”作结,呼应上文“何为其然也”。 第四段指导要点 1韵脚。有四组:第一组是“往”“长”;第二组是“瞬”“尽”;第三组是“主”“取”;第四组“月”与“竭”,“色”与“适”交叉押韵。 2句法。以散句为主,只有“惟江上之清风用之不竭”这一段用骈句。 3层次理路。先借眼前的水和月说明“变”和“不变”的道理,客知其“变”而不知其“不变”,因而生“哀”与“羡”;知其“不变”,则何哀何羡?后以“物各有主”反跃出明月与清风之无主,可以自娱,以“而吾
11、与干”照应上文“况吾与子”。 第五段指导要点韵脚及句法前面已有说明。本段句句皆是承前作结,最后两句意味隽永,主客“自在”之态跃然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分析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前半部分的思想内容教学步骤一、疏通课文(略) 二、内容分析。 第一段: 提问1:试划分本段的层次。 明确:这是“赋”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可分三层: 1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史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 2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儒况。 3第四、五、六、七句,亦为先 后 ,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提问2:本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明确: 提问3:本段的感情色彩如何?明确:第
12、二段: 提问1:本段可分几层? 明确:可分两层。 1 。 2 。 提问2:本段刻画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 。 提问3:本段的“喜”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何不同?明确: 提问4: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表达了主人怎样的情怀?明确: 提问5:本段的“悲”从何体现?明确: 提问6: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明确: 提问7:本段在全文的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明确: 三、布置作业:翻译课文前两段,并背诵。第三课时教学要点 1继续分析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鉴赏课文的艺术特色,领略卓越的艺术成就。教学步骤 一、内容分析。 第三段: 提问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明确: 提问2:本段的感情色彩
13、如何? 明确: 提问3:“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明确: 第四段: 提问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明确: 提问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明确: 提问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主要从观点是积极或消极方面进行讨论)明确: 第五段: 提问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那些内容?明确: 提问2:想一想作者这样结尾有何深刻含义?明确: 提问3: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明确: 二、艺术鉴赏。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韵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书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成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进口水果检验检疫代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度铁矿石环保处理与资源综合利用合同
- 2025年光伏电站发电量结算与电价调整合同
- 2025年度搅拌机械租赁与工程进度管理合同
- 户口年龄更改申请书
- 2025年度建筑工地施工安全保险及理赔合同
- 2025年度国际贸易金融衍生品交易磋商合同
- 2025年度国际农产品贸易独家分销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高端制造行业挂靠劳务公司合同样本
- 2025年度高端酒店管理服务合同
- 政治校本课程
- 川2020J146-TJ 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构造图集
- (完整)读歌词猜歌名
- 八年级下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初中英语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单词默写表 汉译英
- pcs-9611d-x说明书国内中文标准版
- GB/T 1634.1-2004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 无人机航拍技术理论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 T∕CMATB 9002-2021 儿童肉类制品通用要求
- 工序劳务分包管理课件
- 暖通空调(陆亚俊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