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开课教案朱瑞芳岚县高级中学 公 开 课 教 案 岚县高级中学 朱瑞芳课题: 荷塘月色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理解作者内心变化和他追求自由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了解作者对现实不满,寻求精神解脱和自由而又无法解脱的苦闷心情;2、通过品鉴景物的色调和情味,体会作者的喜悦和哀愁。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借景抒情的艺术技巧。 2、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图画美、语言美、意境美,学习文中的比喻、比拟
2、、通感、映衬等修辞手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作品的事物线索和感情线索,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2、初步学习抒情散文中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没进入这篇课文的学习之前,先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荷花娇艳的盛开着,面对此等美景,我国宋代的著名诗人杨万里赞叹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3、而不妖”的高洁品格! 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这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抒什么样的情?抒的是作者自己的主观感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今天我们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去看一看他给我们留下的这一篇优美的散文荷塘月色,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月色下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 二、简介作者和创作背景: 1、朱自清,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便取楚辞·
4、;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字“佩弦”。籍贯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宁。著名诗人、作家、教授、民主战士。初中我们学过他的背影、春。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的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情文并茂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2、创作背景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使国家、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朱自清在思想上彷徨于歧路。他既对国民党的“反革命”行径表示强烈不满,又对充满血腥的暴力革命充满疑惧,于是陷入了不知“哪里走”的“惶惶然”中。于是他选择逃避,与政治保持距离,试图埋头于“学问”,以维护知识分子的独立性。但是
5、深受五四精神所哺育的这一代人,完全超脱是不可能的,朱自清在“隐士”的学者的外表之下,埋藏的是一颗炽热的“斗士之心”,所以在文中表现的是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三、解读文本问题(1)理清作者的行踪及相关的景物描写(2)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并揣摩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1、让学生讨论并完成第一个问题,教师总结 明确:作者的路线可总结为:出家门 走小路 观荷塘 观四周 回家
6、门 (1段) (23段) (46段) (710段) 曲折幽僻的路 莲 景物 蓊蓊郁郁的树 采莲人 淡淡的月光2、让学生讨论并完成第二个问题,教师总结 (1)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7、160;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2)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补充讲解 句放在了本文的开头十分的惹眼,直抒了作者的胸臆,这句被称为本文的“文眼”。那么什么是“文眼”呢?一句话简单地说“文眼” 就是主题思想的聚焦点。一篇文章的“文眼”有时候是一篇文章的题目,有时在一篇文章的开头或结尾等等,这篇文章就是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奠定了本文的感情基调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颇不宁静”是关键词,“颇”字表明程度之深。作者不宁静的心绪是笼罩
8、全篇的。句“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从上下文中可以得到解释:不自由。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都是不想做不想说而有不得不做的。“超出平常的自己”就是说自己是自由的。这是作者的一种去荷塘过程中的一种排遣。排遣了自己的一种不宁静的情绪,心情得以释放。 句“且”字的意思课文中可以理解为“暂且,暂时”的意思,这个字用在这正表现出作者怎样的的心态,是不是一种极欲逃脱现实,但又明知只是暂时解脱、不得已而为之的复杂心态啊,同时“受用”二字也点明了这段的感情基调积极的、解脱之情 句中“但”的效果强烈,热闹的蝉鸣蛙鼓反衬周围环境的寂静和作者内心的寂寞。作者在受用了荷香月色之后,心里又
9、不宁静起来。“什么也没有”极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失落和空虚。 句中联系上下文是由于这荷香月色不能真正的排遣内心的不宁静,所以才怀古思乡。同时这段中描写的古代江南采莲习俗的热闹、风流、有趣,正反衬出我们现实生活的死寂、冷酷、无趣。“无福消受”可不是作者的凭空的感慨,作者是有的放矢,他用这一句来暗示重新面对现实时的无奈和悲哀。这时作者的心情“又颇不宁静”了。 句大家要注意的是“到底”二字,“到底”表示的意思是经过种种变化后最后的情况。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毕业后作者又曾经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任教,写下过不少赞美江南的文章。到了清华之后,常表达出思乡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
10、静”的心情,但难以摆脱,身处烦忧,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与“颇不宁静”遥相呼应。 四、问题探究1、 怎样理解“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 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
11、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 这一段抛开了写景,句句都在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 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情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楚心态烦扰的思绪压抑不住,一定要说出来。只有在清冷的环境里独处才“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这其中不就蕴含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吗? 从行文上看这一段似乎是“游离”出来的抒情段,但从时空上看,这一段与第2自然段是同步的。实际上,这“情”还是离不开“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
12、处”之情呢? 3.怎样理解“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它与第2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则容易被忽略。这句是对“去荷塘”文字的一个接续,2、3段便浑成一体了(再次证明第3段并非“游离”出来的段落)。 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4、“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年河北东方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新版
- 物理因子复习试题
- 科技创新园商业价值挖掘实施方案
- 2025年贵州省遵义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SMIC ERP BPR项目软件版本升级正式变更 额外变更 5-1-004-某大型企业SAP ERP方案4
- 2025年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1套
- 社区科普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 社交媒体运营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 2025年赣西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
- 2024年海南省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 榆神矿区郭家滩煤矿(700 万吨-年)项目环评
- GJB5765-2006 军用机场场道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 JJG 705-2014液相色谱仪行业标准
- (高清版)TDT 1056-2019 县级国土资源调查生产成本定额
- 公司合作计划书
- 2016-2023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跨领域联合诊疗(MDT)管理法规
- 光伏电站运维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 保安员考核评分标准与细则
- 四年级竖式计算大全100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