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教案1-8_第1页
《弟子规》教案1-8_第2页
《弟子规》教案1-8_第3页
《弟子规》教案1-8_第4页
《弟子规》教案1-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弟子规教案【第一课】一、礼仪训练:教站姿、坐姿(15分钟)二、教读弟子规“总叙”和“入则孝”部分(15分钟)(休息5分钟)三、教“孝”(1个小时):1、在黑板上写“孝”的篆字解释涵义(师生互动阶段)2、讲母亲怀孕和生产的过程,启发孩子的孝心我们在母亲的子宫中最开始只是一个极微小的细胞,然后细胞通过吸收母亲的营养不断分裂长大,开始的3个月,我们的母亲往往会出现呕吐、恶心、困倦、失眠,甚至头疼、发烧、咳嗽等现象,有的母亲会吃什么吐什么,大多数的母亲这个过程会很难受;接下来的3个月,母亲身体的不良反映会小一点,但母亲会因为怀孩子而去吃一些不喜欢吃的食物,我们同学们平时吃饭会说我不喜欢吃这个我不喜欢

2、吃那个,可是我们的妈妈在怀我们的时候只要我们好什么难吃的都会吃下去,想想妈妈的辛苦我们应不应该挑食?(不应该)我们挑食身体长不好对不对得起妈妈?(对不起);最后的几个月是母亲最难受的阶段,我们的妈妈肚子上会时刻承受近20斤的压力,走路看不见前面的路,睡觉抱着近20斤的“石头”,脚会肿,而且腰酸背痛。当“十月怀胎”成熟一旦“瓜熟蒂落”就是母亲过“鬼门关”的时候,母亲生产的痛苦大过世界上任何痛苦,所以在医院的产房里面产床床头的铁栏杆经常会是弯曲变形了的,就是母亲生产的时候痛苦拉拽所至。想到我们的母亲如此辛苦地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我们怎么还可以对她大吼大叫,怎么可以再让她痛苦伤心。3、怎样孝顺父母?

3、孩子们会说:帮父母做事,给父母端水等。老师要告诉孩子们,孝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听父母的话,不惹父母生气。因为生气会让我们的父母长白头发、生病、老得快。韩伯俞的故事:古代有一个孝子叫韩伯俞,从小母亲处罚他,他都欣然接受,没有哭过。后来他长大了,有一次他犯了过失,母亲处罚他,打他,结果他抱头痛哭。母亲很惊讶,她说,从小到大打你,你都没哭,怎么这一次哭了?他说,母亲啊,十多年来你打我,我觉得很痛啊,我都忍下来。但是今天你打我,我感觉不到痛,可见母亲您的身体一天一天衰弱了,我奉养您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所以,古代的孝子都有一种哀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树枝不想摇动,可是风不停的吹,能不能停下

4、来?(不能)当我们做子女想要孝养父母的时候,可能父母都不在了,这是怎样的一种伤痛呀!所以,各位同学,要看得到父母的辛苦,所谓“丝丝白发儿女债,道道深纹岁月痕”!(可列举自己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切身体会)所以,各位同学,行孝要趁早,人生知恩、感恩、还要赶快报恩呐!当机会不在,你想抱恩都不行了,那时,你的内心会有无限的遗憾跟感慨。弟子规上告诉我们要做到孝顺父母首先要做到的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叫,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讲解课文意思)四、静定训练(30分钟)使用ICI国际文教基金会帮孩子找到心灵宁静的角落教材,和孩子们一起做1、2两段静定练习(把线上运动安排到最后进行)。布

5、置作业:1、每天和父母一起读弟子规总叙、入则孝部分5遍; 2、在生活中尽量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叫,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不惹父母生气,记住惹父母生气的次数,下节科还课评奖。【第二课】一、礼仪训练:检查孩子们的坐姿,复习站姿,教鞠躬礼(15分钟)二、教读、请孩子领读弟子规“总叙”和“入则孝”部分(15分钟)(休息5分钟)三、介绍古圣先贤孔子(教具:挂孔子画像)(30分钟)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出生于公元前552年,距今约2500年。传说孔子生下来头顶长得像小山丘一样,中间凹,四面凸,所以父母给他取名为“丘”

6、。大家看这副孔子的画像,孔子看上去给人什么感觉?温和、谦虚、慈祥、彬彬有礼的样子,一个很普通的忠厚长者的模样。但是大家不要小瞧他哟,他是中华民族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圣人。他最了不起的是他是最早创办私塾的人,就是最早在家里办学,让普通老百姓能接受教育。因为在当时的社会,只有做官人家的孩子能够受教育,而孔子的学生里头有农民、有杀猪的、有做买卖的、有打铁的,各行各业都有。我们今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读书学习其实都应该感谢孔子。所以他被当时的人们尊称为“孔夫子”。孔子不光让我们所有的人都能接受教育,他还给我们留下了弟子规、孝经、大学、中庸、论语等经典思想,这些经典穿越2500年的历史依旧带给我们生活的智慧。大

7、家觉得孔子是不是了不起?我们要不要尊敬他?请大家站起来,让我们对着这张孔子像三鞠躬。(休息5分钟)四、教“孝”(30分钟)故事:古印度有个圣人,就是德行很高又有智慧的一个人,他有一次带领弟子外出参学,看见路旁有一堆白骨,他见了很伤心,恭恭敬敬地给白骨磕头。学生们见了很不理解,说老师都是圣人了,为何要对莫不相识的一堆白骨行如此大礼。这位圣人说:“你们不知道啊,那是我们的父亲和母亲的骨头。”弟子规里有讲:事诸兄,如事兄,事诸父,如事父。圣人正是以这种以天下人的父母为自己的父母的慈悲胸怀来祭拜这堆白骨。接着老师让弟子把白骨中白净一些、而且分量比较重的骨头分成一推,把灰白色、分量较轻的分成一堆,并告诉

8、大家,前者是我们父亲的骨头,后者是母亲的骨头。为什么呢?骨头的主要成分是钙,我们的母亲在孕育我们的时候,当外界不能提供足够的钙质的时候,母亲骨头里的钙会自然分解输送到我们的体内,所以大部分的妈妈在怀孕的时候会腿抽筋,就是自身钙质大量流失的征兆。也因此当我们的父母年纪大的时候,往往母亲更容易骨折,都是因为曾经生育我们的原因。我们小的时候大都吃过妈妈的奶,大家知道吗?妈妈的奶是妈妈的血变的。中央电视台曾经有报道说,有一位母亲把喂养孩子的奶存放30年以后发现白色的奶变成了殷红的血。我们的母亲是在用心血喂养我们呀,我们又怎么忍心常常去伤她们的心呢?我们孩子有没有经常伤妈妈的心?(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

9、让每个孩子来谈上周惹妈妈生气的次数,评出“最孝顺奖”发给红心一颗)五、静定训练(30分钟)使用ICI国际文教基金会帮孩子找到心灵宁静的角落教材,和孩子们一起复习做1、2两段静定练习(把线上运动安排到最后进行)。布置作业:1、每天和父母一起读弟子规总叙、入则孝部分5遍;2、在生活中尽量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叫,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不惹父母生气,记住惹父母生气的次数,下节课还课评奖。【第三课】一、礼仪训练:检查孩子们的坐姿,复习站姿、鞠躬礼,根据时间考虑是否教走路的姿势(15分钟)二、教读、请孩子领读弟子规“总叙”和“入则孝”部分(15分钟)(休息5分钟)三、教“孝”(1

10、个小时)1、师生互动:前面两节课老师给大家讲了妈妈生育我们的艰难,今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父母养育我们的辛苦。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从小到大父母都给了我们哪些无私的爱?(煮饭、洗衣服、生病看护、买衣物、讲故事、做游戏、带我们旅行、供我们上学、教育我们、买房子给我们住)父母对我们的恩情大不大?(大)我们又是怎样报答她们的呢?(煮饭、洗衣服、端水、行礼、下雨天送伞、做家务、洗碗、捶背)和父母的付出比较起来,我们报答得够不够呢?(不够)另外,我们有没有做事让父母生气过?(有)有没有顶撞过父母?(有),有没有和爸爸妈妈赌气哭闹让他们担心过?(有),有没有因为挑食身体不健康让父母操心过?(有)(检查作业并评奖

11、)父母生育我们、养育我们,付出太多的心血,而我们回报给父母更多的是让他们生气、担心、难过和操心,我们的这种行为叫做不孝。大家知不知道,不孝顺的孩子没有福,记得老师小时侯听老人讲“不孝父母会遭天打雷劈”,真的会哟!我们要不要没有福?要不要遭雷劈?(不要)那我们同学要赶快反省自己,我平时有没有不孝顺,我要赶紧改正。(休息5分钟)2、讲故事:闵损芦衣周朝的鲁国,有个姓闵名损,字子骞的人。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不幸过世了。父亲娶了后妻,后妻又连续生了两个弟弟。人都有私心,因为不是自己亲生的,所以后母对待孩子就有很大的差别。后母平时对子骞很不好。严冬,后母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孩子穿着保暖的棉花做的棉衣,两个小

12、孩子就算是在户外玩耍小脸也是红扑扑的。可怜的子骞却裹在件单薄的芦花做成的衣服里。数九寒天,寒风刺骨,子骞经常被冻得四肢僵硬、脸色发紫。就是在这种极大的差别中,子骞也从来没有一点怨言,他总是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没有让母亲和弟弟满意。如果换做是我们在座的小朋友会怎样?可能早就没有勇气生活下去了,是不是?在一个严寒的冬天,子骞的父亲外出办事,要子骞驾车。冰天雪地,子骞身上芦苇做的衣服哪里能抵挡住冬天的严寒!双手被冻僵了,嘴唇冻紫了。一阵寒风吹过,子骞剧烈抖动的身体实在没法抓紧缰绳,一失手,驾车的缰绳从手中滑掉了,引起了马车很大的震动。坐在后面的父亲身体猛晃,很是生气,心想:这么大了连马车都驾不好!

13、便要下车呵斥。正要斥骂时,突然发现子骞脸色发紫,浑身颤抖。很是奇怪,便上前拉开子骞的衣襟,顿时脸色大变,眼睛湿润:原来,子骞的“棉衣”里全都是一丝丝的芦苇絮,没有一片棉花的影子!这样寒冷的天气,怎么能忍受的了呢。让孩子在三九天里受这样的冷冻这样的苦,是自己没有做到作父亲的责任啊!这时,父亲也火冒三丈,没想到,妻子竟然这样恶劣,居然对一个孩子都如此狠毒,当即决定把妻子赶出门去。如果换做是我们同学听到爸爸说要把后母赶走会怎样?(根据时间可以请同学来猜想答案)非常高兴,终于可以出一口恶气了,对吧?闵子骞怎么做的?听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含泪抱着父亲说:“母亲在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寒冷,可是如果母亲不在

14、的时候,家里的三个孩子就都要受凉挨饿了”。他的这番至诚的话不仅感动了父亲,留下了后母,也让后母深受感动,后来也把子骞看成和自己亲生的小孩一样爱护,一家人因为子骞的至诚的孝心而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们同学想一想如果当时子骞只顾自己痛快,让父亲一怒之下把后母赶走了,这个家庭会怎样?他的两个弟弟会怎样?他会幸福吗?这个家庭从此以后就天伦不再、妻离子散,这是何等的悲惨!“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流传千古,闵子骞的孝心孝行也被千古传颂。闵子骞后来成为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一生的成就很大。有句话讲“孝顺子弟必名显”,一个孝顺的孩子必然会后福无穷。我们要不要做孝顺的孩子?(要)四、静定训练(30分钟)使用I

15、CI国际文教基金会帮孩子找到心灵宁静的角落教材,和孩子们一起做两段静定练习(老师掌握内容)。布置作业:1、每天和父母一起读、背弟子规总叙、入则孝部分5遍,父母给孩子讲解含义; 2、在生活中尽量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叫,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不惹父母生气,记住惹父母生气的次数,下节课还课评奖。【第四课】一、礼仪训练:检查孩子们的坐姿,复习站姿、鞠躬礼、走路姿势,学习敲门的礼仪(15分钟)二、请孩子领读弟子规“总叙”和“入则孝”部分,或者大家一起背诵均可(15分钟)(休息5分钟)教学心得:一是,老师在教学的全过程要身体力行弟子规,要时时心存仁爱之心、真诚之心、只问耕耘不问收

16、获之心,做孩子德行的榜样;二是,遵从“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的古训,要特别长养孩子的孝心,教学过程要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慢慢启发孩子的孝心;三是,不特别强调孩子背诵的进度,重点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具体要求是:1、要求孩子读书的姿势端正;2、不乱动;3、“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4、“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个理念可以和家长沟通,家长一般都会支持,因为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孝心,家长也很头疼)三、讲解“弟子规”的含义(30分钟)弟子规的总叙部分“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出自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在这里主要

17、指的是家中的孩子、学校的学生。在古时候,小孩子到了6、7岁都要学习弟子规,开始学习了都称为“弟子”。 “规”是什么意思?就是规范、规矩、道理,就是做人应该明白的道理,应该遵守的规矩,以及做人应尽的规范。我们同学夏天都爱吃冰棍,冰棍是不是有各种形状,为什么会有各种形状?是做冰棍的盒子不同。没有盒子冰棍做不做成?不行。这个盒子其实就代表一种规矩。另外,我们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一种规矩,如果我们不守规矩非要“红灯行,绿灯停”会有什么后果?(被车撞)谁受害?(我们自己)而我们做人就要有人的规矩,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弟子规,才有资格做人,这是我们老祖宗经过很多苦难和人生教训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

18、希望我们后代子孙不要再去受苦,大家说我们的老祖宗好不好?(好)我们要不要听他们的话?(要)就象老师刚才讲“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一样,如果我们听从教诲去学习弟子规、认真做到弟子规,我们的人生就会顺顺利利、畅通无阻;如果我们非不听劝告,不听教诲,不讲规矩,我们的一生会受很多苦,说不定哪天会有被车撞翻的危险。我们同学是愿意一辈子顺顺利利的,还是愿意去受很多苦?(当然是顺顺利利的)那我们要不要认真学习弟子规?(要)检查作业,评奖(休息5分钟)四、教“孝”(30分钟)请大家一起背诵“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讲述了两个古代孝子的故事。对于古代的孝子来说,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

19、懒;父母叫,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太容易了,他们的孝心和孝行才是真正的感人。“冬则温,夏则凊”讲的是东汉孝子黄香的故事:东汉时有个人,姓黄名香,字文彊。在他九岁的时候,母亲便病故了。虽然黄香只有九岁,但他已深深懂得孝的道理。黄香每天都非常思念去世的母亲,常潸然泪下,乡里的人看到他思母的情景,都称赞他是个孝子。失去了母亲的黄香,更把全部的孝心都倾注于父亲,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亲自动手去做,一心一意服侍父亲。三伏盛夏,酷热难当。每天只要吃过晚餐,就可以看到邻居们搬出椅子,坐在屋外乘凉聊天。小孩子这时总是会趁机要求大人们说故事,要不就是追逐着在夜幕下玩耍。但是在这么多人中,却永远找不到黄香的影子

20、。原来细心的小黄香,担心劳累一天的父亲因天太热,睡不好觉,正拿着扇子在床边扇枕席。左手扇累了,换右手,右手酸了,再换左手。就这样一下又一下的扇着,一直扇到席子已经暑气全消,黄香才会去请父亲上床睡觉。一夜、两夜整整一个夏天都这样。过了秋天,隆冬来临,每到晚上整个屋子就冷得像冰窑一般,要是碰上下雪的日子,就更有得受了。但是孝顺的黄香,仍然有办法让父亲每天晚上睡得舒舒服服。 只要天一黑,黄香就会钻进父亲冰冷的被窝里,用自己的身体,把被子弄得暖烘烘的,然后再请父亲去睡,这样父亲就可以免去寒冷之苦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黄香的孝行,传遍了左邻右舍,传遍了全县,也传遍了全国。现今科技发达,生活富裕了,我们

21、不需要再像黄香那样扇席暖床了。但他孝敬父母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当夏天夜晚来临时,小朋友是否想到早早的开冷风让房间凉爽,父母入睡再及时的关掉冷风,以免着凉;冬天时,是否想到开暖风让父母感到丝丝暖意。(有时间的话就讲)“晨则省,昏则定”就是早上和晚上都要到父母跟前问安。讲的是周文王侍奉父亲周太王的故事。周文王平时侍奉父亲就做到了“晨昏定省”,在父亲生病期间,每日三餐周文王都亲自侍侯,父亲吃的饭菜他要亲自尝好冷热味道之后再端给父亲,看到父亲吃不下东西,他也食不能咽。周文王年老生病,他的儿子周武王更是衣不解带地侍奉在旁。君王都如此孝敬父母,尽心尽力地侍奉父母,老百姓看到了会怎样?肯定是起而效仿

22、。所以,周朝以“孝”治天下绵延800年不衰。如果我们做儿女的为什么要坚持早上和晚上给父母问安?早上问安的时候,父母看见我们精神饱满就知道我们晚上睡得好;晚上问安的时候,父母看见我们能料理完自己的事情按时就寝会觉得怎样?(高兴和放心)父母会少很多什么?(担心)。我们小朋友慢慢长大,要学会照顾好自己让父母少担心,同时要关心父母,要时时让父母开心。有婆婆爷爷的,要经常给他们打电话问候,或经常去探望,探望不能只是添麻烦,要心存感恩、报恩之心,要给婆婆爷爷分忧。五、静定训练(30分钟)和孩子们一起做两段静定练习(老师掌握内容)。布置作业:1、继续每天和父母一起读、背弟子规总叙、入则孝部分5遍,了解含义,

23、生活中力行弟子规; 2、每天做一件孝顺父母(婆婆爷爷)的事,下一节课在课堂上分享。【第五课】一、老师教读弟子规(20分钟)(休息5分钟)二、讲“总叙”部分(30分钟)“圣人训”,这里的圣人指我们前面课讲的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训”字左边是“言”,右边是“川”,指像河流滋润大地一样滋润我们心田的语言。夏天天上不下雨,大地都干得裂了缝儿,田里的庄稼快被晒死了,这个时候如果下场大雨会怎样?大地解了渴,庄稼恢复了生机。我们两千五百年前的先辈们,也犯过我们现在人犯的错误,也摔过跟斗、走过弯路,也有杀人的、放火的、偷东西的、不孝父母的,有一辈子生活幸福的,也有一辈子过得很惨的。为什么我们称孔老夫子为圣人?因

24、为圣人的眼里看到的、心里想到的是千秋万代的子孙,他念念想到的都是要把人们所经历痛苦的原因找出来,要让后代子孙不去受他们所受过的苦。我们这些做子孙的,要不要听他的话?(要)他告诉我们要少经历人生的苦难,必须要做到七个方面,请大家一起背诵“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就是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这七个方面构成了弟子规的七个部分。一周孝行分享(休息5分钟)三、讲“孝”的故事(30分钟)虞舜耕田: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这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古圣先贤以至德垂宪万世。在上古时代,有三位皇帝:尧、舜、禹非常著名,他们均因德行至大而受四方

25、举荐登上帝位。这其中,大舜因“至孝”而感动天地,被尧帝选中为继承人,他的故事也被列为历代孝行故事之首。尧帝十六岁称帝治理天下,到八十六岁时,年纪大了,希望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人继承帝位。于是他征求群臣的意见,没想到众位大臣异口同声的向他推荐一个乡下人舜,因为此人是一个著名的孝子。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把孝行放在德行的首位,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必定会爱护天下的百姓。舜即位之后国号为“虞”,历史上称他为“虞舜”。虞舜,本姓姚,名重华。父亲叫“瞽瞍”,是一个不明事理的人,很顽固,对舜相当不好。舜的母亲叫“握登”,非常贤良,但不幸在舜小的时候就过世了。于是父亲再娶。后母是一个没有妇德之人。生了弟弟“象”

26、以后,父亲偏爱后母和弟弟,三个人经常联合起来谋害舜。舜对父母非常的孝顺。即使在父亲、后母和弟弟都将他视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的情况下,他仍然能恭敬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他希望竭尽全力来使家庭温馨和睦,与他们共享天伦之乐。虽然这其中经历了种种的艰辛曲折,但他终其一生都在为这个目标不懈地努力。小时候,他受到父母的责难,心中所想的第一个念头是:“一定是我哪里做得不好,才会让他们生气!”于是他便更加细心地检省自己的言行,想办法让父母欢喜。如果受到弟弟无理的刁难,他不仅能包容,反而认为是自己没有做出好榜样,才让弟弟的德行有所缺失。他经常深切地自责,有时甚至跑到田间号啕大哭,自问为什么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得

27、到父母的欢欣。人们看到他小小年纪就能如此懂事孝顺,没有不深为感动的。舜一片真诚的孝心,不仅感动邻里,甚至感动了天地万物。他曾在历山这个地方耕种,与山石草木、鸟兽虫鱼相处得非常和谐,动物们都纷纷过来给他帮忙。温驯善良的大象,来到田间帮他耕田;娇小敏捷的鸟儿,成群结队,吱吱喳喳地帮他除草。人们为之惊讶、感佩,目睹德行的力量是如此巨大。即便如此,舜仍是那样的恭顺和谦卑,他的孝行得到了很多人的赞美和传颂。不久,全国各地都知道了舜是一位大孝子。那时候尧帝正为传位的事情操心,听到四方大臣的举荐,知道舜淳朴宽厚、谦虚谨慎。但治理天下惟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胜任。尧帝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并派了九位男子来辅

28、佐他。希望由两个女儿来观察、考验他对内的行持;由九位男子来考验他对外立身处事的能力。娥皇和女英,明理贤慧,侍奉公婆至孝,操持家务农事也井然有序,不仅是舜的得力助手,也成全了舜始终不渝的孝心。有一次,瞽叟让舜上房修补屋顶。舜上去之后,想不到瞽叟就在下面放火。当大火熊熊往上燃烧,就在万分危险之时,只见舜两手各撑着一个大的竹笠,像大鹏鸟一样从房上从容不迫地跳下来,原来聪慧的妻子早已有所准备了。又有一次,瞽叟命舜凿井。舜凿到井的深处,瞽叟和象想把舜埋在井里,就从上面往井里拼命倒土,以为这样舜就永远回不来了。没想到舜在二位夫人的安排下,早已在井的半腰凿了一个通道,从容的又躲过一劫。当象得意的以为舜的财产

29、都归他所有时,猛然见到舜走了进来,大吃一惊,慌忙掩饰了一番,但舜也未露出忿怒的脸色,彷佛若无其事。此后奉侍父母,对待弟弟,越加谨慎了。舜初到历山耕种的时候,当地的农夫经常为了田地互相争夺。舜便率先礼让他人,尊老爱幼,用自己的德行来感化众人。果然,一年之后,这些农夫都大受感动,再也不互相争田争地了。他曾到雷泽这个地方打鱼,年轻力壮的人,经常占据较好的位置,孤寡老弱的人就没办法打到鱼。舜看到这种情形,率先以身作则,把水深鱼多的地方让给老人家,自己则到浅滩去打鱼。由于一片真诚,没有丝毫勉强,令众人大为惭愧和感动,所以短短的一年内,大家都互相礼让于老人。舜还曾经到过陶河的地方,此地土壤质量不佳,出产的

30、陶器粗劣。令人惊讶的是,舜在此地治理一年后,连陶土的质量都变好了,所做出来的器皿相当优良。大家一致认为这是舜的德行所感召的结果。后来,只要他所居之处,来者甚众,一年即成村落,二年成为县邑,三年就成为大城市。亦即是史上所称的“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尧帝得知舜的德行后,更加赞赏。于是考验他种种的能力,舜也毫不畏惧接受了诸多艰难的考验。一次,尧帝让舜进入山林川泽,考验他的应变能力,虽遇暴风雷雨,然而舜凭着智慧与毅力,安然无恙的回來,他的勇敢镇定,使尧帝坚定了舜的德能足以治理天下。舜历经种种考验之后,尧帝并未马上将王位传给他,而是让他处理政事二十年,代理摄政八年,二十八年之后才正式把王位传给

31、舜。足见古代的帝王对于王位的继承,确实是用心良苦,丝毫不敢大意。假如不能以仁治世,以德治国,国家就难以长治久安。当舜继承王位时,并不感到特别的欢喜,反而伤感地说:“即使我做到今天,父母依然不喜欢我,我作为天子、帝王又有什么用?”他的这一片至德的孝行,沥血丹心,莫不令闻者感同身受,而潸然泪下!然而,皇天不负苦心人,舜的孝心孝行,终于感化了他的父母,还有弟弟象。我们孩子能做到像舜那样的大孝吗?能。孟子云:“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舜能做到的,我们一定也能。因为我们天性中都有一颗至善、至敬、至仁、至慈的爱心。假如我们能以舜为榜样,真正尽到“孝亲顺亲”的本分,深信,必能缔造幸福美满的一生

32、。继而,再将“孝”扩大到我们周遭所有的人、事、物,任何的冲突对立都会冰释消融,我们生活的社会就会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其乐融融!(休息5分钟)四、静定训练(25分钟)(休息5分钟)五、礼仪课:根据常礼举要设计(25分钟)注意:与现代生活相适应,礼敬之心不变,形式上可以有所变通。【第六课】一、老师教读弟子规(20分钟)(休息5分钟)二、讲“入则孝”部分(30分钟)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讲的是我们平常和父母相处时候应该有的态度,这两句是衡量我们孩子孝心的基础,这两句做不到,其他做再多的事都不算一个孝顺的孩子。“呼”是叫的意思,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勿缓,“勿”就是不要,不要怎样,

33、不要缓,“缓”是缓慢,就是告诉我们,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不能缓慢,不光不赶快到父母面前去回应,甚至连答都不答应一声,是不是这样的?比如:父母、爷爷奶奶叫我们吃饭的时候,我们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自愿回答)我们平时还有没有同样的情况?(回答)当我们经常这样“缓慢”的时候,父母通常怎样反映的?(生气)有没有因此被打过?(有)父母经常生气会怎样?(变老、生病)一个孝顺的孩子会不会想让父母变老、生病?(不会)父母命,父母有什么要求、命令,我们应该怎样?“行勿懒”,我们的行动要不要很懒散?(不要)早上父母叫我们起床,我们赖在被窝里半天不起床,父母叫我们很多遍都不起,直到他们生气冒火了才起来,这样是不是一

34、个孝顺的孩子?(不是)所以,当我们父母叫我们、对我们有要求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马上答应,迅速到父母面前,并立刻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组织同学上台演习这句话。(休息5分钟)三、讲“孝”的故事(30分钟)仲由负米:仲由是周朝春秋时候鲁国人,字子路。非常孝敬父母。他从小家境贫寒,非常节俭。经常吃一般的野菜,吃得很不好。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 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必须要走到很远很远的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百里之外是非常远的路程,也许现在有人也可以做到一次,两次。可是一年四季经常如此,就极其不易。然而仲由却甘之如饴。为了能

35、让父母吃到米,不论寒风烈日,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 冬天,冰天雪地,天气非常寒冷,仲由顶着鹅毛大雪,踏着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的往前走,脚被冻僵了。抱着米袋的双手实在冻得不行,便停下来,放在嘴边暖暖,然后继续赶路。 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浃背,仲由都不停下来歇息一会,只为了能早点回家给父母做可口的饭菜;遇到大雨时,仲由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里,宁愿淋湿自己也不让大雨淋到米袋;刮风就更不在话下。 如此的艰辛,持之以恒,实在是极其不容易。 后来仲由的父母双双过世,他南下到了楚国。楚王聘他当官,给他很优厚的待遇。一出门就有上百辆的马车跟随,每年给的俸禄非常多。所吃的饭菜很丰盛,每天山珍

36、海味不断。过着富足的生活。 但他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好而感到欢喜,反而时常的感叹。因为他的父母已经不在了。他是多么希望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过好生活;可是父母已经不在了,即使他想再负米百里之外奉养双亲,都永远不可能了。 尽孝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对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诚敬。孝无贵贱之分,上自皇帝下至百姓,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不计千辛万苦,你都能体会到父母的心意,尽力去完成父母的心愿。我们能孝敬父母、孝养父母的时间是一日一日的递减。如果不能及时行孝,会徒留终身的遗憾。如果没有办法把握与父母相聚的时间来孝养他们,等到你想要来报答亲恩的时候,为时已晚。但愿我们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孝养要及时

37、,不要等到追悔莫及的时候,才思亲、痛亲的不在。我们的孩子有没有观察到我们的父母头上已经有了白头发?妈妈原来光滑的脸颊变得粗糙,岁月的斑点呈现在脸上,曾经美丽的额头、眼角开始有了皱纹?这些都是我们父母走向衰老的标志。伴随我们成长,父母日夜操劳逐渐老去,我们该怎样回报他们的辛劳?用我们的哭闹吗?用我们的不听话吗?用我们一味的索取吗?这个世界你叫一声妈妈,只会有一个亲妈回答,叫一声爸爸,只会有一个亲爸回答,有一天他们不在了,任你怎样叫都叫不回来了。所以我们的孩子要珍惜和我们的父母在一起的日子,知恩报恩,用我们的孝心去感受父母的心,用我们的孝行去报答父母的恩德,这才是我们为人子应尽的本分。(休息5分钟

38、)四、静定训练(25分钟)(休息5分钟)五、礼仪课:根据常礼举要设计(25分钟)作业:力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第八课】一、老师教读弟子规(20分钟)(休息5分钟)二、讲“入则孝”部分(30分钟)复习和分享:“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教”是教育,父母除了生育、养育我们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教育我们,父母是我们第一个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因为父母比我们年长很多,经历比我们多得多,他们又无条件地爱我们,他们教育我们一定是把他们人生最好的经验教给我们,可以让我们的人生少走很多的弯路。所以当父母教育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敬听,就是恭敬的听;

39、另外,随着我们知识学问的增加,父母可能会有一些不懂的东西,我们的学问可能会比父母多,我们还要不要敬听呢?(要)这里用了一个“须”,是必须敬听,就是说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敬听,这是对父母的尊重、孝顺的表现。我们要不要和父母顶嘴?甚至父母说一句,你说十句?我们平时有和父母顶嘴的举手?这样对不对?是不是孝顺的孩子?(不是)我们要不要改正?(要)“父母责”就是父母责备我们的时候,“须顺承”就是必须要顺从。对的要顺从,错的当时也要顺从,为的是不惹父母生气。那同学要说了,那父母真的不对怎么办呢?弟子规后面有教我们,“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我们应该在父母高兴的时候去劝

40、谏父母,这几句讲了专门的方法,我们以后在详细给大家介绍。所以,父母教育我们时,我们必须要恭敬地听从;父母责备我们时,我们必须要顺从地接受批评。这里讲的恭敬和顺从,不是做表面的动作,不是心服口不服,而是因为有接受教育的态度,因为体谅父母的辛苦,发自内心的恭敬和顺从。三、讲“孝”的故事(30分钟)曾参养志:曾子名“参”,字“子舆”,是周朝春秋时期鲁国人。他与父亲“曾”都是孔老夫子的优秀学生。曾子非常孝敬他的父母,尤其是他顺承亲意,养父母之志的孝行,成为了后世普遍赞美和效仿的典范。在日常生活中,每到吃饭的时候,曾子一定都会细心观察和体会父母的饮食口味与习惯,并将父母最喜欢吃的食物牢牢记在心里。因此,一日三餐,曾子总能准备出父母最爱吃而又很丰盛的菜肴。父亲曾点深受圣贤教诲的熏陶,平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