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二联优秀作文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973a6997-c2d2-459e-9455-5f7e076a22a5/973a6997-c2d2-459e-9455-5f7e076a22a51.gif)
![百校二联优秀作文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973a6997-c2d2-459e-9455-5f7e076a22a5/973a6997-c2d2-459e-9455-5f7e076a22a52.gif)
![百校二联优秀作文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973a6997-c2d2-459e-9455-5f7e076a22a5/973a6997-c2d2-459e-9455-5f7e076a22a53.gif)
![百校二联优秀作文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973a6997-c2d2-459e-9455-5f7e076a22a5/973a6997-c2d2-459e-9455-5f7e076a22a54.gif)
![百校二联优秀作文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1/973a6997-c2d2-459e-9455-5f7e076a22a5/973a6997-c2d2-459e-9455-5f7e076a22a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百校二联优秀作文 用温和守护规则 高三(13 )刘紫琳罗素曾说:“一个圆心向外延伸出多少条半径,一个人就有多少种生活方式。”这话同样适用于处理问题的方法上。对待同一种现象,当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应对时,或许就会收获截然不同的效果。舞弊现象历来是老师们头疼不已的问题,这种做法极大地扰乱了社会的公平,却始终难以肃清。可在中国石油大学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辅导员周辉却保证了全体2015级大学生期末考试零作弊原来,他向学生许诺,一旦他们做到了零作弊,他将连续三天在QQ群里发红包作奖励。这种新颖又有效的防作弊方法不禁让人眼前一亮。看多了“取消考试资格”“通报批评”等恫吓式的严厉惩罚,我们没有想到,“零作弊”
2、的实现还可以依靠这样一种温和间接的方法。我为辅导员的机智连声赞叹,也为大学生的诚实守信拍手叫好。这样满蕴着善意与温暖的新闻就如同一泓清泉,潺潺地奏出美好的乐声。由此我不禁思考,保证规则,是否真的只能靠罚?有的时候,用一些更加温和或更有新意的做法是否会更有效果?就如同呼啸的寒风只能让人用外套将自己裹挟得更紧,灿烂的阳光却能使人自发地除去外套,敞开胸怀?我们见过兰州交警在教育车主时以理服人,援引多条明确的法令使车主心服口服的风采,也见过某些农村地区治理焚烧秸秆打出“今天烧麦秆,明天进监牢”的恐吓式标语,相较之下,哪种做法的效果更深入人心,便不言自明。在今天的社会里,“与人为善”的古训仍时时回荡在我
3、们心中,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周辅导员的做法难道不更值得我们借鉴吗?今时今日,还有许多与“规则”有关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诸如凤凰古城如何在保持其热情民风的同时,规范因游客过多导致的市场混乱,如以爱心为初衷、在多个城市流行的“爱心墙”如何解决过剩衣物的管理问题有些案例需要从严处理,如“史上最严”环保法出台后,黑化企业对环保部门20多张罚单的漠视,如扰乱市场、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天价鱼”,但更多的事情,难以界定一个清楚的界限,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去寻找,去思考除了一味的高压之外,是否还会有更好、更温暖的方法。毕竟,我们共同欣赏这个世界的春暖花开,草木葱茏,硕果挂枝,雾凇残雪,我们互相关爱,我们需要
4、一颗同向的心,来守护规则。诚信不应用金钱喂养 高三(19)班侯远初 一位哲人曾这么解释世间的万物:“一个事物总是另一个事物在事件和空间上的映射,现在所运行的一切,都将在另一个时刻镜像呈现。”那么现在我们以金钱来喂养诚信,未来,它又会回馈我们什么?它回馈我们的将是诚信的崩溃! 可偏偏社会上却有越来越多的人这么干了。中国石油大学就有辅导员以红包作为奖励,换取一次期末考试的零作弊行为。看似这是一个双赢的方法,学生诚信了,成绩真实了,老师收获了想要的结果,学生也被奖励了红包,可它背后展现出来的因果链条却令人担忧,难道我们已经“诚信不足”到这种地步,需要红包引诱才能完成一场零作弊的考试?尽管红包金额都不
5、大,但这场“交易”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的诚信自觉都去哪了?事实上,我们并不是一早就缺乏诚信自觉的。古有路不拾遗的大同社会,今也有不小心刮蹭私家车后主动留下联系方式的天天快递小哥,我们从来都不缺这种自觉。可当“以物换物”的“公平交易”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有人开始觉得这不要钱的诚信不太真实那就出钱买诚信吧;也有人开始觉得这不要钱的诚信太不划算那就开价卖诚信吧。一来一往,曾经的以诚信浇灌诚信的行为衍变出了新分枝:以金钱喂养诚信。甜头给多了不划算?那再延伸:以处罚威慑不诚信。越来越多的新方法出现在公众视野,人们有越来越丰富的途径来换取诚信,可是却忘了,最开始,诚信是无价的。
6、诚信是无价的。如果用金钱去换取诚信,让人们养成了为金钱而诚信的习惯,其结果必是诚信的崩溃。你设想过哪一天没有金钱奖励了,人们将会怎么对待诚信吗?他们将会断然抛弃诚信,俨然抛弃一片肮脏的手纸。更可怕的是,他们会把这无价的、无需报酬的神圣的诚信,化成一种庸俗无比的毒物,这是一种可怕的化神奇为腐朽,它会使人彻底堕落,万劫不复。 很明显,用金钱喂养诚信的后果只会给诚信的生存带来厄运,要想收获真正自觉的诚信,我们应把“胡萝卜”收起来,把“棍棒”也放回去,还诚信一个个适宜的生长空间,就如同古时的大同社会一般,因为风气良好,人心淳朴,无需过多教化,诚信自存。古语有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拿金钱喂养出来的诚信
7、经不起千般锤、万般炼,只有经得起风来雨往的诚信才能给这个焦躁不安、人心动荡的社会一记定心针。抛下那些花花绿绿的荒芜之物,以诚信,来重新赢回诚信的信任。 奖励诚信考试是饮鸩止渴 高三(19)班张水森 中国石油大学储建2015级学院辅导员为兑现承诺,在Q群发红包以奖励学生期末考零作弊。按理说,辅导员如此做效绩突出,学生拿到红包也心满意足,皆大欢喜。然而读罢,我却后背发凉,冷汗直冒如此奖励诚信考试何异于饮鸩止渴?!大学之道非唯教书,更本于育人。大学之中便有金石之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作为学术培养与人格完善的神圣之地,大学亦应担当起培养学生完善人格的重任。因而大学生诚信观念也
8、应日趋端正和明晰。但毫无疑问,以红包鼓励学生诚信考试却削弱了学生诚信观念的树立。一代大师梅贻琦曾直言:“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辅导员应该从根本上使学生考试零作弊。奖励诚信考试却无异于纵容了作弊行为,同时向诚信教育所面临的阻碍示弱。诚信考试本就是学生分内之事,如果不作弊还要给予红包奖励,那老师是不是还要给每一个没迟到的学生发红包?此外,学校若依靠奖励鼓励诚信,岂不是荒芜了这一片培育人才的沃土,弱化了其在育人上的核心价值了吗?这不是饮鸩止渴吗?而对学生来说,如此诚信实是自欺欺人。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和开拓者,他们应该培养起诚信意识,这不仅是立足社会的必要,更是完善人格的不二法门。倘
9、若诚信需靠奖励维护,岂不是滋生了学生“作弊”的隐患?在校有红包作为守住诚信的筹码,一旦踏入社会,谁来奖励他们直面社会的勇敢?那时他们面对社会的青面獠牙,将如何坚守自己的良知?为官者清廉一生无需奖励,为商者童叟无欺也无报酬!这些只不过是分内之事,责任使然。倘若奖励诚信而使诚信之树根基不稳,那么,一经风吹草动,该树必然摇摇欲坠。试问,长此以往,有谁能拒绝他人的贿赂?又有谁能克制缺斤少两弄虚作假的诱惑?所以,奖励学生的诚信,是将诚信捆缚于外物之上,其实质是对学生的戕害,无异于饮鸩止渴!其实,我们又应该从中看到,对学生诚信考试的奖励,抖露的是当下学校诚信教育的乏力与无助,乃至走向一种妥协正如俗语所言:
10、“吃软不吃硬”。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学在学生教育与管理上的难处:学生良莠不齐,规则不近人情,制度漏洞百出,校方疲软无力。但积病积弱,只会流毒学子,遗患无穷。是揭起伤疤,直面伤口的时候了。学生诚信教育是千秋大业,不容妥协,当断则断!绝不能饮鸩止渴!作为解决之道,笔者略有拙见。学校当以惩代奖,以教代罚,使诚信观念不仅固化为不容违背的规则条文,更内化为每一位学生的道德标尺和内心准绳。“无规矩不成方圆”,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来不得嬉笑儿戏,亦无一劳永逸之法,更不可掩耳盗铃,饮鸩止渴,必须直面伤口,痛下猛药,如此方能使诚信之树永葆青葱,使诚信观念根植于心。激励让教育更有活力(52分)高三(26)班 练婉仪中国
11、石油大学辅导员周辉在QQ群里发红包作为奖励,兑现考试“零作弊”将发红包作为奖励的承诺。这一行为启示我们:用适当的物质激励正确引导学生,会为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周辉针对学校尚存在作弊现象这一问题,能转变教育思路,从学生角度出发,许下这一承诺,无疑是为人师者对教育方法的一种创新。其实学生所抢红包的金额为少数,但这一举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走上求实学的道路,更有利于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更加友好融洽,彼此更信任对方。当然,以物质激励为引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总比校方用强硬的态度又不能解决问题要好。周辉的做法给当下的校方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思考如何使教育更有活力。在当下公众对诚信认知仍有瑕疵
12、的情况下,或许难以找到自我与道德的契合点。但只要找准时机,让正义、诚实、良知这些不变的恒常在人们心中扎根,也是一种对个人向善发展的推动力。辅导员周辉就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他并未对学生做过激处罚,而是看到人性善的一面,进而利用这善对学生进行引导,树蕙百亩。往浅了说,这是校方和学生的一次友好互动,但从深层看,更是当下教育工作者教育理念创新,与时俱进,引导学生的体现。朱自清曾言:教育有改善人心的使命。的确,在改善人心的道路上,教育一路磕磕碰碰,走的很艰难。但是,我们并不能一味否定物质激励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而更应看到我们寻找到了一条新路径,这只是一个开始。周辉的奖励数额虽小,但对学生的激励和
13、鼓舞作用却是大的。奖罚分明,又不失分寸和尺度。朱自清在春晖中学里对一些闹事的问题学生,也是如春风化雨般,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反观当下,教师在追求朱镕基总理所言的“为人要严,严格认真,严谨求实,严师可出高徒”的境界时,更应思考如何让“礼义廉耻”这些外在的知识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物质激励为起点,最终的形成学生自我约束机制,方为大化!有创造力的、向善心强的孩童是民族希望之所寄。我们深深盼望见到的是教育工作者引导学生成就一个大写的自己。如此,整个社会、民族才能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做出贡献。(855)莫把治学当儿戏(50分)高三(26)班 钟定怡近来,辅导员周辉因全体2015级大学生期末考试零作弊而
14、发红包奖励。笔者不禁扼腕叹息:考试不作弊是理所当然,为何身为大学生的群体竟以“奖励”来大作表扬?做学问,况且大学研究,不能犯幼稚病,而应回到治学初衷,严谨治学。犹记西南联大校歌:“绝檄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在抗战时期,在如此艰辛的条件下,北平师生“辞去五朝宫阙”,长途跋涉徒步到偏远的云南治学为的是不断民族教育,以科学文化救国。而观中国石油大学师生,竟把治学如此过度儿戏,把不作弊看成如额外要求般,显示出过度娱乐化与丧失原则的心态。长此以往,深度治学尚在外部推动的奖励下,个人学业是难以有突破性成果,治学风气也会败坏,未来之中国,也许很难会有“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实质性创新
15、与发展。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言,“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治学,我们并非要有多么高级的设备,也不是要有多少“重点学校”的头衔,任何都不比“学风”珍贵。以奖励考试不作弊,久而久之会不会导致以物质谈科研,以戏谑化代替严谨化,一切重利主义,一切金钱至上的现象呢?在此,笔者并非反对以轻松快乐方式治学,只是轻松快乐的学习方式并非是浅层地以物质满足代替精神自足。的确,新时代不倡导古板无味的学习氛围,但并非就能漠视治学底线、不顾考试规则。“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有言。蔡元培先生更言:“教学非为以往,非为过去,专为将来。”我们不能尚处当今,就忘了曾经八股取士般落后教学约束社会发展的模样。莫让治学戏谑化,当屠呦
16、呦在尚且艰苦的条件发明青蒿素,当邹承鲁于新中国百废俱兴之初研究出人工合成胰岛素,当陈寅恪也走过大半个中国来治学,请别忘了治学最初的模样,请别忘了学子最初的一份赤子之心。以红包奖励不作弊,看似是以轻松又活跃且有时代气息方式促进治学,实则本末倒置,歪疏学习风气,犹如以糖哄幼孩般,最终导致一颗颗不完美的“蛀牙”。严谨治学须引导,莫把学业当儿戏。(795)红包虽小,意义甚大(50分)高三(12)班 李洪彬小小的红包,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教育风尚。 题记老师给学生发红包,这本不该出现在校园之内,然而,中石大的这起事件卷入舆论浪潮的同时,也让人们重新聚焦并思考一个问题身为辅导员的周辉究竟是否应当给学生发
17、红包作为奖励?笔者认为,此举意义甚大。首先,周辉给学生发红包并非无缘无故,而是承诺的兑现,这既是履行先前的约定,又是对学生完成“考试零作弊”任务的奖励,有何不妥?从留言中可以看出,红包的数额不大,这就廓清了师生间惹人猜忌的不正当利益关系。而“么么哒”也表明了学生乐于其中,和辅导员的关系亲密有加。因而,此举只是关乎师生间交流的一桩小事,不必引来过多非议,反而应该予以赞赏。因为这件事有利于促进师生情谊,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还蕴含着重大的教育意义。“发红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此举既是对学生零作弊的褒奖,传递了公平竞争的正能量,也是给学生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虽然只是“几块钱”,不多,却能
18、让学生受到鼓舞。纯真如孩童尚能因几毛钱泡泡糖开心整天,更何况是已经世故的大学生?红包背后,是教员的殷切教诲。深沉的企盼之下,学生定会再接再厉。苏州大学“一元钱”奖学金亦是如此。奖学金额不大,却是对学生进步的认同,一颗努力向学的种子便植根于心中。久而久之,辅导员们不断施以沃土,浇灌以水,便会发芽开花;当莘莘学子百花齐放,沁人心脾的良好学风,氤氲盈满校园。由此可见,这红包小小却蕴含着重大的的教育意义。在当下对师德师风充满声声质疑的语境之下,周辉老师此举则更让人看到了为人师者小小红包背后的人文情怀。周老师小小红包的激励作用不仅仅是对学生“零作弊”诚信精神的奖励,更是对学生“润物细无声”般、言传身教式
19、的教育影响,令人欣慰。而学生在QQ群中所发的“辅导员再来一个”,正是这一教育影响的体现。当学生认真参与“考试零作弊”,并重视老师的良苦用心,获得回报时乐于其中,教育的目的便达到了。一如孔子的弟子子路,被孔子教育之后,欣然接受其所救落水乡人作为感激报答的牛,明白了只有接受馈赠,社会上才有更多施救者,才能形成一道“好好相报”的风尚,循环下去,暖暖的的人文关怀便洋溢于校园内,社会中。红包虽小,意义甚大。(894) 发红包,唤诚信(52分) 高三(17)班 罗美华先哲有云:“无信,人无以立。”诚信为人之根本。辅导员允承诺,发红包,在学生中进行了良好的诚信教育,此举可谓明智。李贽有言:“感人以言者,其感
20、不深;动人以行者,共应比速。”该辅导员有言在先,若无作弊,则发三日红包,这是对学生诚信的一种呼唤。值得赞扬的是,果真无人作弊,辅导员兑现承诺,守信用地连发红包奖励学生。辅导员以身示范,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又以红包激励学生诚信,此举值得钦赞。于学校来说,管理者发红包是一种创新的激励机制,亲身示范在学生中前往进行诚信教育,影响深远。激励学生的诚信做法古已有之。孔子奖励子路干肉,以在众弟子中树立诚信的榜样。“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是让子路打心底认识诚信的重要性。而辅导员之举无疑是对此种奖励的一种创新。这样的举措,既得民心,在学生中广受好评;又得诚信教育,期末考试零作弊便是一种良性回馈。由此可见,
21、创新诚信教育方式,发红包,唤诚信,大可有之。于学生而言,发红包的方式新颖有趣。在这样的行为中,学生收获到的不仅是微薄的几分钱的奖励,更重要的是深入心田的诚信意识。学生治学立德,以谨言慎行,立德立言为要。学生亲身参与这样的诚信活动,感受与体会便会有所不同,而这么贴地气的的宣传诚信的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认同。荀子有言:“天下之事,无不立于细,做于微。”发红包唤诚信的行为从小做起,从学生的心里开始起作用,可谓懿行!当然,呼唤诚信,仅靠发红包鼓励是不足够的,我们还需要更健全的社会诚信体系。当考试不再有人作弊;当摔倒老人不再欺诈扶人者;当小贩不再欺骗买家;当无良医生不再卖高价药坑骗病人.我们每个人践行
22、诚信,实践社会核心价值观,诚信之心便如春风般拂入每个人的心田,带来微笑与善良。诚信激励体系当有,而人们仍需加强诚信意识,社会仍需加强诚信教育。发红包。唤诚信,如细雨般滋润学生心灵,似兰斯馨,助人立德。 “零作弊”应赞不应赏 (52分) 高三(15)班 叶志业考前承诺,若不作弊,奖励红包。于是考试中,考生才规范自己,诚信做答。考后,奖赏兑现,红包到手,一派欢天喜地之景。但是谁能注意到这一事件背后,以外物奖赏鼓励诚信考试,是多么悲哀。当大学考试,作弊成为常态,当辅导员为鼓励不作弊,苦心承诺,当考生诚信作答,为求红包,我们怎么平静,怎么能不喟叹,人的诚信初心,似已渐行渐远,诚信的清风不再,诚信的光辉
23、黯淡。依我看来,“零作弊”应赞不应赏。首先,无论是规定所责,还是世俗约定,考试作弊都是不被允许的。考试应当诚信作答,独立作答,否则就违背了教育、育人的初衷,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应试的公平性。因此,不作弊实为考生都应遵守的最基本的规则。而“零作弊”正符合这一要求,所以这样的结果是符合常理的,大可不必承诺奖励红包。其次,奖赏“零作弊”让诚信考试变了味。旁人看来,考生不作弊,全为了得到物质奖励,若没有金钱,考生诚信做答只会沦为一场笑话和空谈。在这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时代,以金钱赏零作弊实不可取。教育应当要让人学会自我规范,不会是用绳子吊着人走,更别说是以物质“诱”人建立诚信
24、品质。倘若如此,人们的价值观扭曲,心灵蒙上铜臭味,荫翳密布,沦为了“见钱眼开”的失去原则的不完人。 然而,凡事不可一棒子打死,在大学考试成为常态的大环境下,对“零作弊的好现象点赞未尝不可。圣提布福说“青年时代不节制就会变成死脑筋。”让他人为“零作弊”的考生点赞,让他们收获诚信带来的赞扬,汲取心灵的滋养,诚信考试的种子便悄然播下。并且,越来越多人关注到“零作弊”受赞的话,才有可能为考试作弊这潭死水注入清泉。 莫让物质使诚信考试变味,莫把基本守则当成奖励的标准,为“零作弊”点赞,扬起诚信考试的伟旗,才是正确的做法。 最后,我重申:“零作弊”应赞不应赏。 零作弊也需庆祝? 高三十八班 张盈盈 近日,
25、一名中国石油大学的辅导员周辉鼓励学生考试零作弊,连续多日发红包给学生的事件引发了大众的思考。零作弊固然是好事,可庆祝至举未免不妥。学生做了该做之事,有何好庆祝? 在该事件中,该辅导员在QQ群中发的红包数额并不大,事实上并没有直接上的物质意义。课件喆奖励事实上是形式重于“内容”,这也折射出我国学校,尤其是大学中出现的不诚实现象。奖励零作弊看似无甚不妥,可这不禁让人思考一个问题:难道没有奖励就不应零作弊,做不到零作弊了吗? 小事折射出大问题。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清华北大这种在我国顶尖的大学,也不乏考试作弊的现象。不说清华,美国的常青藤联盟,全球顶尖人才的聚集地,也有作弊的,可见这不仅是某个地区的陋
26、习。可是,在这些学校,一旦学生被发现作弊,他将被无情开除,没有任何情理可讲。两相对比,庆祝零作弊的不妥之处在于:本该惩罚错付的违纪行为,却转变成了奖励学生该做之事。一硬一软,差的是态度与决心。 有了庆祝零作弊,难免会有庆祝零论文抄袭,零抄作业这样看来实在可悲。这有点像好人好事的颂扬。我们常会听到被称为救人英雄的人说:“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任何一个人都会这样做的。“一个社会太热衷于寻找英雄,盛赞英雄,反而折射出善心的缺失;一个社会太热衷于赞美诚信,连零作弊也需庆祝,便折射出了诚信的缺失。 考试不作弊对于青年大学生,不仅是诚信的要求,也是责任的要求。当代大学生应注重学习,注重考试,许多知识都要通
27、过考试巩固。今天我们常常听到年轻的大学生中不乏整日待在宿舍睡觉,看剧,玩游戏的,或许这才是作弊出现的原因。时间是可贵的,宝贵的大学时间不应如此荒废。易经有云:立天之道阴与阳,立地之道柔与刚,立人之道任与义。望当代大学生能肩负起年轻人的责任,考试做不作弊这等小事自然不需考虑。大江流日月,慷慨歌未央。学生应付起责任,学校、社会应积极引导,唯此学生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的社会,国家才能不负时代使命,砥砺前行。 诚 信 之 殇高三(6)班 周琬琳(58分)用网络红包激励学生考试“零作弊”,该校辅导员周辉的行为让我既感觉温暖,又不免有些凄凉。暖的是师长的创意与付出让学生实现了考试零作弊,寒的是简单的诚
28、信之道竟需要用如此方式保驾护航,这不禁让人心戚戚然。从目前“零作弊”的结果来看 ,“红包”无疑是一手妙棋,但无论有无奖励,诚信考试都应是学子心中恪守的准则。红包的发出,意味着考试诚信的缺失已成为一种恶疾。这样的新闻是我们所熟知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大学考场作弊被抓,将被开除学籍;学生短信中,不时夹杂着替考的广告,而替考产业链业已悄然建立;罗彩霞王娜娜事件更是让我们心中一痛。考试作弊,折射出来是诚信缺失,诚信缺失反映了人性之恶,我们又怎能对这道不断扩大的人性裂痕熟视无睹?最可怕的莫过于对考试诚信缺失的习以为常。还好,我们看见仍有人在悉心治理这种恶疾,辅导员周辉与他的红包,无疑是此刻温暖我们的力量。
29、周辉的成功与值得借鉴之处,不仅在与他对于考试诚信价值观的坚持,更在于他用一种贴近学生心灵的有活力方式加以诠释,并润物细无声地在每个学生身上种下了一颗诚信的种子;但若要诚信之花在学生之中真正扎根发芽并长年盛开,红包的微薄之力显然不足以缔造这种胜景。红包红的只是几天的喜庆与一时诚信回复的喧嚣,而我们需要的,更应是润泽长远的未雨绸缪。胡适说:“如果一个肮脏的国家,人人都讲规则而不讲道德,那么他最终会变成一个干净且有人情味的国家,而一个干净的国家若人人不讲规则,而大谈道德、高尚,那么这个国家会变成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胡适之言对于道德的评价或许过于偏激,但我们仍可以从中悟出规则与制度的重要性。当
30、前的考试诚信之殇,对诚信的口头教育更多地沦为无关痛痒的说教;我们更需要像反腐中让官员“不敢、不能、不想腐”一般的决心,首先建立断绝学生作弊可能的“不敢”与“不能”的制度,再将制度的执行力内化于一种内心的自觉。胡适之言,不仅适用于国家,更适用于一个微观的学校环境与个人;唯有用制度长久维系,才能披荆斩棘,开辟出一片考场诚信净土。然而,考场不是人生的全部,如何让诚信之墙的重建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诚信教育迫在眉睫。学校的培养不应以成绩为唯一目的,以至学生不惜用作弊方式取得高分,而应培养真正有文明素养的学生。何为文明?如梁文道所言,“根植于心的修养与无需别人提醒的自觉”。诚信之花,只有根牢须稳,才能
31、灿然长开。 考试诚信不应仅靠红包激励,重清诚信之河,我们任重道远。奖励的暖流高三(6)班 黄绮雯 (50分) 辅导员为使学生在期末考试做到”零作弊”,承诺连续三天在Q群发红包作为奖励,学生的反响十分热烈。 有人会指责,如今的世道怎么了,连考试不作弊这一本分都需要通过发红包来进行规范?有人会嘲讽,光靠发红包怎么可能解决作弊这一问题!还有人会批判,老师用红包鼓励学生不作弊会破坏作弊与否与诚信与否相关的本质 但我认为,该做法是值得嘉奖的。 辅导员发红包奖励学生是为了让全级学生考试不作弊,从该事件的目的出发,辅导员的行为是值得褒奖的。不作弊,是当代大学生讲诚信的重要体现,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
32、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十分严峻。考研泄题,大学期末考集体作弊,毕业论文拷贝抄袭的事件屡见不鲜,校园作弊已成为一种畸形的“潮流”。辅导员通过红包鼓励零作弊这一行为,体现了他对诚信的重视,以及他想改变校园作弊泛滥这一现象的心思,是值得肯定的。在严峻的作弊“流行”形势下,无论是中国 还是西方,都有着对作弊行为的严厉惩罚规定。在中国,遇到作弊现象学校普遍会给予该科零分处理,然后通报批评的惩罚;而在西方,对作弊行为打击得更是严厉决绝作弊的学生会被直接开除学籍。这些惩罚如钢铁,坚硬冰冷。但相反,辅导员以红包的方式解决这种问题,更带有一丝温度。他没有板起面孔警告学生不许作弊,却说如果全年级同学做到了考试零作弊,大
33、家都能获得一份小小的奖励,以甜蜜温和的奖励代替严肃冰冷的惩罚,相信学生普遍愿意选择前者。同时,通过“集体零作弊”获得奖励,学生在坚守自己诚信品质的同时还会萌生出一种集体荣誉感、合作感,多层情感的规范约束比单一的“讲诚信”的说教更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辅导员的行为为学校解决作弊问题摸索出了一条新的出路。当然,仅靠红包激励无法从根本上拔出某些同学想作弊的念头,日常的思想教育不能松懈,但小小的奖励会让过程更加有趣,也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它对于解决作弊问题有着重要积极的意义。温柔的奖励有时会比尖利的惩罚机制更能触动人心。 零作弊不该被褒奖高三(6)班 赖信 (50分)大学辅导员连续三天在QQ群内发红
34、包奖励学生,乍听之下,以如此新颖方式鼓励学生似乎值得赞扬,但深究辅导员发放红包的原因,人们不由得惊愕:数百个红包仅为奖励期末考试的“零作弊”。是从什么时候起,零作弊竟成为需要激励才能达成的目标?作弊行为本就不应姑息,零作弊又何需大加褒扬?零作弊本就应是学术常态,怎能罕见到需激励才能出现?身为学子,不作弊本就该是人人恪守的学术底线。在考试中作弊,不仅是对师长与其他同学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倘若履行学子之本分,对学术怀有尊崇之心,认真对待学习,勤奋努力,又何惧考试?又何需作弊?国人有各种挟带作弊绝学,美国有串通教师、官员的集体作弊,印度甚至出现父母爬墙送答案的荒谬之举。肆虐的作弊之风也反映
35、了肆虐的学术懒怠之风。“业精于勤,荒于嬉”,学习向来不是轻松之事,而刻苦该与学习相伴相随,作为底线的零作弊被褒扬实则意味着学生基本素养的缺失,对此我们理当深思之,警诫之,而绝非鼓励之,褒奖之。奖励零作弊,意味着此前作弊行为的猖獗,而在如今高校考场普遍存在作弊现象的背后,潜藏的是对学术的敷衍与轻视,高等教育的自我矮化。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当下,学多人踏入大学校园只是为了混个文凭,各科只求“低空飞过”,这委实是对学术的亵渎。大学学习从来不该止于及格分数线,对零作弊的奖励与保养,实则是大学教育的自我矮华。对作弊的浮躁学风,校方应从制度层面着手,狠抓不怠。一所奖励零作弊的大学,难以成为一所合格的大学,更遑论成为世界一流的名校。当我们困惑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举步维艰之时,这一新闻是不是可以给我们少许启发:一所优秀的大学不只需要学校教学设备的硬件建设,更需要学校的软实力的培养,严格的校规、浓厚的学术氛围、良好的考试风气等。“育人的国度里,独眼人变成了王者”,当人们对高校作弊事件习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宣传物料印刷合同范本3篇
- 《数据安全法》考试参考题库100题(含答案)
- 2025年梧州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全球‘最优旅行小镇’课件展示:探索与发现乡村之美
- 2025科学仪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与机会
- 中班区角创意活动方案五篇
- 养老行业的未来:2025年发展趋势与市场展望
- 借款简单的合同范本
- 旅游规划服务合同
- 反担保合同以及借款担保合同范文
- 2024年全国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职业技能竞赛考试题库-上部分(600题)
- 安徽省蚌埠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1月)数学试题(蚌埠一模)(含答案)
- 2025年春节安全专题培训(附2024年10起重特大事故案例)
- 2025年江苏太仓水务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辽宁省沈阳名校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专题知识培训
- 2024年新疆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第三章-自然语言的处理(共152张课件)
-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 六年级口算训练每日100道
- 高一生物生物必修一全册考试题带答题纸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