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绝句》优秀教案5_第1页
《夏日绝句》优秀教案5_第2页
《夏日绝句》优秀教案5_第3页
《夏日绝句》优秀教案5_第4页
《夏日绝句》优秀教案5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3 古诗三首夏日绝句人教部编版夏日绝句说课稿一、说教材夏日绝句是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公元1128 年发生了著名的靖康之变,靖康知府赵明诚见大势已去, 于是携带妻子李清照从北向南逃窜, 当他们逃至乌江口时,在这里停顿了下来,也就是在这个项羽拔剑自刎的地方,李清照看到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感慨万千,于是面对着浩浩江水随口吟出这首诗。据说其丈夫读了这首诗,想到自己不抵抗金兵,缀城逃跑的行径,非常羞愧,不久之后抑郁而死。整个诗的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直到今天还思念项羽,思念他那种死也不肯逃过江东的英雄气概。整个诗的文字高亢、激昂,字里行间,包

2、含两段历史,三个典故,作者借古讽今,从而表达自己家国爱恨,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二、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目前通过反复的诵读,基本就理解古诗表现的意思和所叙述的事情。但由于其本身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还是不能深入真切理解诗人的情怀。必须结合诗人当时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教师的适当指导品悟才能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三、说教法、学法朗诵法:在反复散读、诵读、品读等各种朗读形式下,能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调动。迁移法:通过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在情感。比较法: 通过分析比较该诗中所处两段历史的相同之处以及历史中人截然不同的态度,感悟作者的情怀,和文本的风格。四、说教学目标和

3、重难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当堂背诵古诗,学会结合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去理解诗词所包含的情感。方法与过程:以读促品,通过朗读、品读词句,理解作者情感,了解作者前期和后期作品的风格的不同之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读、品、吟,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理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意思。教学难点:理解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五、说教学过程一 . 导入新课:1. 听歌曲心恋找出“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歌词“我想偷偷望呀望一望他,假装欣赏欣赏一瓶花”。这首诗写一个在院子里荡秋千的少女看到一个翩翩少年走进来,满含娇羞的跑开,可是由于好奇,忍不

4、住又偷偷回头去看的一个小举动,出自居“婉约派之首”李清照的点绛唇 。据说这是她和丈夫初识时写的诗,2. 简介: 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属于婉约派的吗,同学一起读读。二初读诗歌:1. 齐读。对于同学们的朗读,我暂时不做评价,等大家理解诗歌后,你们自己看看读得如何,自己来评价,再看看如何朗读。2. 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歌,找出你不懂的地方。分红蓝两队比赛,看看哪一边的同学提出的问题对学习这首诗更有价值。三合作探究:形式: 红队出题蓝队回答,蓝队出题红队回答,答不出来

5、的老师和同学一起合作完成。四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1. 这首诗中李清照用了两个词语赞颂项羽的英雄气概,找到了吗?“人杰,鬼雄”读出对舍身取义英雄的赞美之情来。2. 诗人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写了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金兵南下,宋军节节败退,逃到洛阳。南宋君臣苟安偷生,人民生活困苦。抒发了作者对南宋王朝君臣苟且偷安的谴责之情,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运用了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五即兴表演:我们一起来创设一个情境,你们就是南宋统治者和诗人李清照1. 南宋统治者心里想什么,你能说几句吗?2. 诗人李清照会对南宋统治者说什么呢?六总结全诗,朗

6、读升华李清照, 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诗歌。七拓展:同样是写项羽乌江自刎,杜牧 , 王安石和李清照所表达的意思相同吗?课外查资料理解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教学反思: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开头两句是针对那些贪生怕死,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而说

7、的。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意思,举一个历史人物继续发挥。李清照用项羽的骨气来强调自己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的观点。全诗围绕一个“思”字,直抒胸怀,写出了英雄对待生死的态度,特别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已经成为格言警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 读者。本节课:我采用打印好导学案,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问题,相互帮忙解决问题的方式学习。初读,感知诗句;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不懂的问题;使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潜移默化地感受赏析诗歌的方法。同学们通过初步了解婉约派之首的李清照,但写的这首夏日绝句不是婉约诗,引出同学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的兴趣,一步步抓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诗,从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两

8、方面入手,进行深入赏析,体会项羽的英雄气节,李清照的赞颂、悲愤、担忧等复杂的感情。课堂上给孩子创设情境,从课前欣赏歌曲心恋引出李清照和丈夫初 次相识的美好诗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引出李清照婉约派之首 的介绍引出本节课学习的诗歌 夏日绝句不是婉约诗-引出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学生点明她丈夫读这首诗不久因羞愧而死去(本来是老师讲,结果有学生懂历史事件的学生提出来),激发孩子们对诗歌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孩子们能融情于文本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在一次一次的朗读中将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并能结合古诗赏析明白做人的价值取向:有正气、有骨气、有气节。学生点明她丈夫读这首诗不久因羞愧而死去,

9、再回顾课开头提到的点绛唇 。 从初识的美好,到读诗后羞愧的死去,更激励孩子们自己努力去做有正气、有骨气、有气节的英雄,而不做贪生怕死鬼,预设的教学目标就完成了。最后通过欣赏写项羽的其它古诗,拓宽学生的视野,也感受到中华古诗词的魅力。每节课都会有遗憾,我的这节录像课也不例外。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心中有一份失落感,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录完完整的内容,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1、学生提问环节给的时间不够,没有展示孩子们更多精彩的提问。2、教师的激情没有更好地带动学生的激情,在情感上没能产生理想化的共鸣。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5夏天里的成长人教(部编版)15夏天里的成长导学案设计课题夏天里的成长课型新授课教学

10、目标1 .会写“棚、苔”等8个字,会写“活生生、苔葬”等 9个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体会作者在文字表述上的特 点O3 .懂得珍惜时间,抢抓机遇,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与无成的人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 .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2 .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课前准备1 .制作生字卡片、搜集相关植物的照片和影音资料。(教师)2 .预习课文,查找资料理解文中引用的谚语的意思。(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兴趣引导, 揭示文题(用 时:5分钟)1 .巧妙提问,激发阅读兴

11、趣。2 .引导联想,鼓励学生思考。3 .归纳点题,引出本课标题。1 .初步感知夏天。2 .根据提问,想象在夏天成长的 事物,交流发言。3 .跟随老师的步伐,带着信心和 好奇心齐读文题。1 .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允许 出现不同意见。2 .重在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二、自读课文, 突破字词(用 时:10分钟)1 .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 自学生字。2 .检测生字掌握情况。(1)同桌互相考一考。(2)生字默写大比拼。图片展示“蔗” “缝” “瀑” 的间架结构,动漫出示或板书“缝、谚、瀑、蔗”的笔顺。1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借助工具书了解“缝”的两个 读音。2 .(1)同桌互相考一考

12、生字,注意 倾听。(2)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一组写得 又好又工整。(3)注意观察生字结构特点,练习1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 况相机进行生字指导。2 .教师示范书写时,要引 导学生认真观看教师执笔 的姿势、运笔的动作,感受 汉字的结构美。书写“缝、坪”等字。三、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用 时:12分钟)1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2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再次朗读课 文。3 .引导学生谈谈对夏天里的成长 有什么感受。1 .认真聆听,感受朗读的魅力。2 .大声朗读课文,注意勾画重点 词句。3 .积极发言,既可以用课文原文 回答,也可以是自己的读后感受。让学生通过朗读的方 式,从整体上感知“夏天是 万物迅速生

13、长的季节”这 一主题,进而对课文有了初 步的认识。四、再读课文, 理清脉络(用 时:10分钟)1 .指导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2 .分析文章段落,看看作者主要 是通过哪些事物来体现文章中心 的。1 .试着用一句话概括对夏天的认 识。2 .按照要求,用笔画出文中所涉 及的各种生物。并想一想它们的生 长各有什么特点。1 .教师要给予学生方法上 的指导:一般的概括语句往 往就是文章或段落的中心。2 .巧妙运用板书展示文章 的脉络,可以更直观地体现 出“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 的季节”。五、结合课文, 布置作业(用 时:3分钟)1 .结合本课字词设计书写作业。2 .结合课文内容,设计思考题, 为下节课做好

14、铺垫。按要求完成作业。课后思考题的设计旨 在为下节课做铺垫,可以有 针对性地提出一个小问题, 或者让学生拓展举例。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温故知新, 启发思考(用 时:5分钟)1 .据题提问,了解学生对“夏天里 的成长”的认识。2 .由谈话导入,带领学生一起探 究夏天里成长的奥秘。1 .积极发言:表达对夏天的态度, 说说夏天里还有哪些成长的事物。2 .思考:夏天和别的季节相比, 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夏天为什么 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针对学生对夏天的认 知,启发引导学生增强探求 新知的欲望是教学的重点 和难点。二、研读课文, 感受生长(用 时:20分钟)1 .学习第2自然段

15、。(1)列举课文中所提到的植物和动 物,引导学生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 体会夏天动植物成长迅速的特点。(2)引导学生试着用“昨天今 天明天”造句。(3)指导学生抓住典型事物某一方 面特点的方法例证主题。2 .第3自然段。(1)引导学生从结构和内容上观察 文中的三个排比句,进一步感知夏 天里的成长。体会由于“草” “树” “稻 秧” “甘蔗” “水” “瀑布”这 些具体事物的生长,经过“一天一 天”的积累,才最终使得“山变丰 满”,“地变高”,“河变宽变 深”。(3)引导学生补充例证。(4)分析本文语言表达上的特点。1 .学习第2自然段。(1)通过发言增强对夏天的认识; 通过朗读语调的变化体会“夏天

16、 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 生的看得见的长”。小组交流,试写昨天刚栽下的 蒜头,今天就破土发芽了,明天就 会伸出一段细长的绿苗来吧?2 .学习第3自然段。(1)交流明确:从结构上看,三句 话构成排比;从内容上看,再次验 证夏天里万物生长的规律。(2)注意观察词语的对应关系,比 如草,树山(丰满);稻秧,甘蔗 地(高起来);水,瀑布 河(变宽变深)。3 .学习第4自然段。(1) “六月六,看谷秀”意思是农 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深、 秀出穗的谷子了。“处暑不出头,1 .时间是成长的关键词,因 此提醒学生注意把握表示 时间的词语有利于帮助理 解夏天里的“成长”。2 .造句子要和夏天里的成

17、 长相关联,不能简单地排 歹U。3 .理解谚语的字面意思是 第一阶段,更重要的是结合 实际引导学生懂得成长的 紧迫和重要。3.第4自然段。(1)引导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发表 对“六月六,看谷秀”和“处暑不 出头,割谷喂老牛”的理解。(2)重点体会:人也是一样,要赶 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割谷喂老牛”意思是处暑的时候, 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只能像无用 的荒草一样,割掉喂牛吃了。(2)大声朗读第4自然段,读中领 会:要抓住最好的时机,做最该做 的事。三、拓展阅读, 升华感受(用 时:10分钟)1 .指导学生阅读梁容若的夏天 原文,重点从段落角度理解“夏 天”。2 .活动设计:说说你在夏天里的

18、 成长故事。1 .读原文,概括各段段意。2 .讲述自己在夏天里的成长故事, 让其他同学感知你的成长经历。1 .读原文让学生进一步感 知夏天的丰富,多角度地理 解夏天。2 .活动设计不仅要让学生 叙述故事,还要谈感想和收 获。四、机动灵活, 设置作业(用 时:5分钟)二选一:1 .活动设计:搜集有关夏天成长 的美文、诗句。2 .习作练笔:描写一个夏天里迅 速生长的事物。自由选择进行练习。两个作业都和写作有 关:搜集文章目的是加深理 解,积累写作素材;片段描 写更是直接展示自己的所 知所感。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人教(部编版)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课堂实录一、背景导入、质疑

19、解题多媒体播放南宋历史背景。师:时任京城知府的正是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他见大势已去, 便携妻子李清照从北向南逃跑,当他们逃至今安徽省和县乌江口时, 在这里停顿下来,李清照见民族屈辱、山河破碎,面对浩浩江水,感 慨万千,随口吟出夏日绝句。师:范读古诗。学生将课本翻到90页根据读书提示由读课文。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师:同学们说说从课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生:夏天写的一首绝句。师:什么是绝句?生:一种文学体裁。师:同学们都收集了哪些李清照的资料?生:李清照是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今山东济南人。生:她写的诗很婉约。师:李清照写诗多与家国命运有关,公元1128 年以后因国家战乱,写诗多激昂,代表作有

20、夏日绝句。二、合作探究、吟诵释意师:生齐读课文,并为古诗划节奏。生:读古诗,划节奏再读古诗。师:李清照站在乌江口,之所以信手拈来夏日绝句,是因为哪个历史人物跳入了她的脑海?生:项羽。师:通过诗中的哪个字看出来的?生:思。师:项羽何许人也?为何李清照此刻会思念他呢?生:项羽,秦末汉初的西楚霸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拔剑自刎而死。师:对于李清照来说,项羽已成为历史人物,为何李清照此时此刻会独独思念他呢?生 1:因为这是项羽兵败自杀的地方。生2:李清照想项羽死都不肯逃跑,而自己国家的皇帝、大臣都逃跑了, 李清照是借项羽来说出自己的怨恨,她恨自己国家的哪些当权派太不像个男人了。生3:李清照是要借古讽今。

21、师:你读出了李清照的心声。师: 项羽就这样死了,是他不愿意、不会、 不能还是不想活了呢?生4:不会活了。生5:不想活了。师:我们在古诗中找找答案吧。生:是“不肯”。师:好一个“不肯”。体现了项羽怎样的气节?生6:死也不肯投降的英雄气节。生7:不当亡国奴的气节。生8: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师:假如你是项羽,你会选择拔剑自刎而死还是选择逃过江东呢?生9:选择生,因为好汉不吃眼前亏。生10:选择死,因为大丈夫士可杀不可辱。生 11:选择死:因为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生12:选择生,因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生13:选择生,因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师:选择生是因为每个人都有求生的欲望,如果过了江,说

22、不定历史也会改写。选择死是因为你不可丢掉了民族气节。同学们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古诗吧。配乐读“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集体读。师:项羽活着的时候是人杰吗?生:是。师:人杰什么意思?生:人中豪杰。师:汉高祖刘邦也称张良、萧何、韩信为人中豪杰。师:项羽死了,他是鬼雄吗?生:是。师:鬼雄的意思?生:鬼中的英雄。师:你认为有哪些历史人物也可堪称鬼中英雄?生14:岳飞。生15:毛泽东。生16:屈原。师:对,屈原的国殇也有云: “身既死兮神已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师:这首五言绝句,20 个字,两段历史,三个典故,学到这里同学们能说出这首诗的意思了吗?生 17:李清照在夏天写的一首无言绝句,人活着的时候要做人中豪杰, 死了也要做人中鬼雄,直到今天还思念项羽那种宁死也不肯逃过江去的英雄气概。师:作者借古讽今,写得悲壮,写得激昂,写得淋漓尽致,李清照之所以能随口吟出夏日绝句,是因为她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生 18:看到了自己国家当官的人都在逃,老百姓也在逃。师: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生 19:她看到了自己国家的人是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