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渡》教案 (2)_第1页
《斑羚飞渡》教案 (2)_第2页
《斑羚飞渡》教案 (2)_第3页
《斑羚飞渡》教案 (2)_第4页
《斑羚飞渡》教案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曲生命的悲歌斑羚飞渡教学案例一、 案例主题如何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是课改以来我们共同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这要求我们教师紧紧抓住课文中的人文素材,启发学生的心智,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斑羚飞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所选的散文精品,这篇文章生动、细腻地记叙了斑羚陷入绝境时求生自救的全过程。故事非常惊险,可读性强,故事本身就是动物世界的奇观,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让每一个读过这篇文章的人受到精神震撼,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课文中展示的一幅幅凄美的画面是向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关注动物世界情感

2、、反思人类行为的极好的典范,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提供了有益的素材,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二、案例背景这是我指导的一节市级电教课,获得了市级电教课评比一等奖。多年的教研员身份使得我几乎没有机会站在讲台上挥洒自己的激情,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个苛刻的旁观者和评判者记录着老师的每一点的成功和失败之笔:教材挖掘是否到位;教法安排是否合理;课程理念是否体现;教学目标是否落实;师生互动是否充分我的思维被桎梏着,少了一份真实的感动,少了一份真切的体验,少了一份真诚的交流。然而,这节课让我从此找回了久违的做教师的感觉,随着文本、跟着学生、伴着教师感动、思考着,我已经融入了课堂,成为这节课的参与者。

3、这份感动至今难以忘怀。三、案例描述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涵,品味斑羚精神。2、欣赏凄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3、探讨焦点问题,培养探究能力。教学重难点1、品味斑羚的精神品格。2、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方法诵读品味,讨论探究教学媒体计算机、实物投影、自制网页式课件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调动学生情感因素。教师用动物世界中的一个片断导入新课。在恬静舒缓的音乐中,展现出一幅幅令人动容的图画: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猴子林中漫步,豹子山中奔跑。在美丽的大自然里,动物们或追逐嬉戏,或母子相拥,或凝眸注视,或交颈而眠这些无不让我们感到自然是美的,和谐是美的,生命是美的。动物世界的拍摄者金·沃尔哈特

4、有一句名言:“所有的动物都有它们的尊严,如果我们能得到动物的理解和喜爱,那将是我们人类的荣誉。”这句话出现在教学网页主页的醒目位置,不仅是给学生视觉上的刺激和美感,更主要的是唤起学生对“人类应该怎样与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严肃的问题进行思考。(二) 诵读理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1、自我诵读,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完成。2、小组研读,理清故事脉络。此过程可分四步: 第一步: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互相复述课文。 第二步:教师利用屏幕提示关键词语以指导复述。 因为故事的主体斑羚有七八十只,他们不像人一样有姓名,叙述起来比较困难。作者分类起了名目,既有群体如“老年斑羚”“公斑羚”等,

5、也有个体如“镰刀头羊”“一只半大斑羚”等,教师将这些提示给学生,故事才叙述得清清楚楚,这一点看起来是小事,其实也是写作上的一个技巧。 第三步:各小组选一位同学复述,完成班内的复述竞赛。 第四步:诵读置疑,深化感悟。 为了使学生能深化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为后面分析斑羚形象作铺垫,设计如下问题:全文围绕斑羚写了哪几件事?哪一个场面最令你感动?(三)悟读精彩段落,带领学生走入审美天地。“飞渡”是写作重点,作者按照动物的特征沉入动物角色的内心世界,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及入情入理的想象模拟动物的思维感觉,还动物小说的本色,所以这一段写得最细腻、最精彩,也最动人。一对对斑羚在空中对接,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新生都意

6、味着一只老年斑羚的粉身碎骨,老斑羚用自己的生命在悬崖间架起了美丽的彩虹,一道道彩虹犹入一首赞美诗在赞美生命的悲壮和凄美,此时的教学进入了第一个高潮。这一环节共分六步1、 诵读指导教师提出诵读要求:读出意想不到和惊叹的语气,语速由舒缓而稍微加快,语调由低沉到略高到高。2、 配乐诵读教师轻轻点击鼠标,音乐响起,哀婉、凄凉,中间还夹杂着“咩咩”的叫声,教师指名学生诵读。3、 诵读质疑,了解学生对作品的感悟程度。提问一:斑羚用什么方法得到了种族生存的机会?提问二: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体现了这一场面的凄美或壮美?4、 观看动画,品悟优美瞬间。屏幕上展现出用flash动画制作的飞渡的镜头,那么逼真生动,在灿

7、烂的彩虹间,斑羚门完成了生命的对接。老斑羚的牺牲不仅展现了动物的特征,而且艺术地折射出人性的亮点,因而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此时,彩虹的色彩美、音乐的凄婉美、图画的悲壮美,共同把学生带入美的情境,与斑羚身上体现出的生命的光彩和人性美浑然成一体,使学生进入独特的审美境界,灵魂受到启迪,情感受到震撼,思维也激活起来,将课堂教学推入第二个高潮。5、 品悟群体形象,感受亮点和光彩。此时,教师抓住时机设疑:面对种族灭绝的时刻,斑羚身上表现出哪些可贵的品质?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6、 分析头羊形象,再次感受壮美。此环节由、有可分为两步:教师配乐范读镰刀头羊就义的段落,屏幕展示头羊特写镜头。设疑:从镰刀头

8、羊最后的献身中你有何感悟?镰刀头羊坚定地走向绚丽彩虹,消失在一片灿烂中,是以个体代整体,它以生命结束时的灿烂和辉煌来代表所有为了种族生存而甘心牺牲的老斑羚们生命的辉煌。镰刀头羊的生命是令人敬畏的,它的超群的智慧以及从容的牺牲精神,正是人类人性中永恒的追求,它可以说是崇高境界的化身。分析头羊形象,不仅仅是剖析生命的残酷竞争、顽强的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实质,更重要的是引发人们对自身生存状态的思索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索。(四) 探究评价焦点问题,引发深层次思考。此环节以学生的探究讨论为主,分为两个步骤:1、先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屏幕出示如下两个问题:面对种族灭绝的危难时刻,斑羚这一群体表

9、现的可贵的品质使你从中受到哪些启示?找出文中关于“我”的描述,说说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两个问题是本课的焦点问题,答案是多元化的,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非常有讨论的价值。第一题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体会,如联想到千百年来人类对伟大母爱的讴歌;对报国杀敌而献身的勇士的赞颂;在学习中要团结合作的精神;在灾难面前要有勇于逃生善于逃生的意识和能力等。第二个问题是引发学生争论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作者通过“我”这一独特视角的烘托,展示了斑羚的精神实质,给读者以精神上的震撼,他崇尚斑羚的品质,希望人类从斑羚身上得到启示。这时,却有同学提出质疑:作者作为这一悲剧的目击者,面对处于弱势的生命没有表现

10、出应有的同情与怜悯,面对悲剧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忏悔与反思,正是他以及和他一样麻木的人类的猎杀者才造成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矛盾,才有无数的动物的悲剧发生,作者最应受到谴责。双方同学各执己件见,争得面红耳赤。这时,教师抓住这个契机,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动物也是生命,和我们一起有着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怎样和他们相处?2、学生分组展示搜集的图片,唤醒保护动物的意识。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到讲台前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在课余时间查找的图片,这些图片有的是学生在网上查到的,有的是在报纸、杂志上找到的,有的是自己亲自拍摄的照片;既有正面的人类爱护自然如志愿者深入可可西里无人区保护藏羚羊的图片,又有反面的滥杀动物如贩卖熊

11、猫皮的图片,这些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鲜活的事实既可以再一次引起了同学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又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也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五) 布置作业,教师赠言。1、布置作业:课下交流图片和看法,并将本节课的感想写成一封信,寄给狩猎队。2、教师小结并在屏幕上打出教师赠言:“动物也是生命,宜相守,勿相残”。四、案例评析笔者在指导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以新的课程理念为依托,结合单元教学目标、课文特点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了“重点诵读理解、美点赏析品味、焦点探究评价”的教学模式,同时,辅之以集音频、视频、图象、动画于一体的网页式课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带给了学生强烈的感情震撼,唤醒了学生的同情心:动物的生命在人类面前是那么的渺小,人类自诩为高级动物,是世界的主宰,可以无情的残害和杀掠动物,可以改天换地!这样的悲剧何时能结束!同时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