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2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答案)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1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一: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1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随后,大量以内燃机作动力的机器设备先后问世:汽车、飞艇、飞机、拖拉机、坦克煤气、石油(尤其是石油)的使用量飞速上升。图二:石油化学工业,简称石油化工。一般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随着石油开采业的发展,石油化学工业产生。19世纪60年代一一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

2、而且生产成本更低,性能更好。(1)从两幅图片及文字说明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2)根据上述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得到怎样的历史结论?【答案】(1)信息一:内燃机制造出来的时间是1876年;信息二: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信息三:19世纪60年代一一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等等。(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1)只要是根据图文中获取的信息即可,例如:根据“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可知,内燃机制造出来的时间是1876年;根据“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

3、机”可知,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根据“19世纪60年代一一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而且生产成本更低,性能更好。”可知,19世纪60年代一一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燃料等产品等等。(2)据上述图片及文字介绍“大量以内燃机作动力的机器设备先后问世:汽车、飞艇、飞机、拖拉机、坦克煤气、石油(尤其是石油)的使用量飞速上升。”等可知,第二次工业革会中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2 .赏析名人名言,对话名家名著。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1)此名言出自谁之口?他对近代自

4、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材料二“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2)此名言出自谁之口?他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材料三“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3)这是谁的呼喊?他的代表作是什么?(4)通过探究以上材料,我们应该向这些文学艺术大师学习哪些精神?【答案】(1)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体系(2)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3)贝多芬;第三交响曲(或英雄交响曲)(4)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牛顿的名言,牛顿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

5、自然哲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提出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建立完整的牛顿力学体系,标志近代科学形成。(2)南京材料二“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爱因斯坦的名言。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推动了物理学的革命,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3)根据材料三“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贝多芬的名言,贝多芬的代表作是第三交响曲(或英雄交响曲)。(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我们应该学习他

6、们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向命运屈服、勇于挑战的精神。3 .(1)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2>创立进化论< 3>创立相对论一一< 4>创作英雄交响曲< 5>英国的护国主一一< 6>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一一(2)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叙述中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珍妮纺纱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应用,使德国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大帝国。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以电力和汽车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它使日本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答案】(1)<1&g

7、t;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一一牛顿2创立进化论达尔文3创立相对论一一爱因斯坦4创作英雄交响曲贝多芬5英国的护国主一一克伦威尔6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一一拿破仑(2)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叙述中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应用,使英国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大帝国。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它使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一一牛顿,2创立进化论一一达尔文,3创立相对论爱因斯坦,4创作英雄交响曲贝多芬,5英国的护国主一一克伦威尔,6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

8、一一拿破仑。(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应用,使英国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大帝国。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它使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1飞机用2落汽机车材料二到19世纪,英国有钱人坐轮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成为一种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材料三19世纪后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材料四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

9、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1)材料一中图1、图2分别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图1采用了什么动力装置?这种动力装置推动了哪一能源工业的发展?(2)材料二揭示了英国在19世纪出现了什么问题?你认为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3)结合材料三、材料四,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感受。【答案】(1)图1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图2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图1的动力装置是内燃机,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2)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经验教训: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环境。(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命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作为学生应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

10、学、运用科学技术为社会做贡献的观念等。【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的莱特兄弟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瓦特蒸汽机的出现也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人们开始设法利用蒸汽机推动交通工具。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飞机以内燃机作为动力装置,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2)根据题中所给材料:蒸汽轮船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都可以看出工业革命带来了负面影响,使自然环境不断的恶化。从中我们应该树立起环保意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环境。(3)

1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科技发展改变着人类社会,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人类带来好处,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应该和平利用科技成果,来推动社会进步,尽量避免科技带来的负面问题,让科技为人民服务。5.观看下面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闻YJ年人“!,I,£成f,'I训?地句图,二口?龙里的巾一小注:电是一种高效的便于输送的能源。19世纪初,奥斯特关于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和法拉第关于电磁感应的发现,为制造电动机和发电机提供了科学的基本原理,法拉第还制造出了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实验模型,在许多科学家长期研究的基础上,1866年,德国科学家韦纳西门子试制出一种实用、轻巧的发电机。这为人

12、类利用电力这一神奇的能源开辟了光明的前景。电力出现后,很快就被应用到炼钢、建筑、纺织、制鞋等生产行业,以及电车、地下铁路等城市公共交通部门:不久,家庭也成为电力的主要使用者之一图一:是1900年举行的巴黎博览会,大量使用了人类发明不久的电灯来照明。图二:1879年,美国发明大王托马斯。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对这项新发明,纽约一家报纸惊喜地报道:这种灯不会产生有毒气体,也不会释放出烟和难闻的气味儿;它没有火焰、没有危险,也不需要用火柴去点燃。这是一个阳光球,是真正的阿拉丁神灯。图三:1876年,美国波斯顿大学教授贝尔成功地发明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话,并于次年成立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电话的发明,大大缩短了时

13、空的距离。(1)从上面文字和图片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点?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2)根据所获取的信息,电这个新能源的应用有什么影响?【答案】(1)可以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科学原理、实用发电机的发明时间和发明人、电的作用、电灯的发明人和发明时间、电灯的优点、电话的发明时间和发明人等角度表述。(2)运用到生产领域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运用到交通领域提高了交通效率;运用到社会生活领域优化了生活,电话的发明,大大缩短了时空的距离。【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科学原理:奥斯特关于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和法拉第关于电磁感应的发现,为制造电动机和发电机提供了

14、科学的基本原理。实用发电机的发明时间和发明人:1866年,德国科学家韦纳.西门子试制出一种实用、轻巧的发电机。电的作用:很快就被应用到炼钢、建筑、纺织、制鞋等生产行业,以及电车、地下铁路等城市公共交通部门;不久,家庭也成为电力的主要使用者之一。电灯的发明人和发明时间:1879年,美国发明大王托马斯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电灯的优点:不会产生有毒气体,也不会释放出烟和难闻的气味儿;它没有火焰、没有危险,也不需要用火柴去点燃。电话的发明时间和发明人:1876年,美国波斯顿大学教授贝尔成功地发明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话。(2)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电这个新能源的应用产生了巨大影响,它运用到生产领域促进了第二次工业

15、革命的深入进行;运用到交通领域提高了交通效率;运用到社会生活领域优化了生活,电话的发明,大大缩短了时空的距离。【点睛】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之一。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爱迪生是美国大发明家,他的众多发明都与电力的运用密切相关,因此,人们称赞他为“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19世纪60年代,电气开发热席卷美国。爱迪生在得到法拉第的电学著作后,很快投入到这股开发热潮中。1869年,他决意当一名职业发明家。很快,他改进了电报机,发明了蜡纸和油印机。1876年,他发明了留声机。1878年,他将兴趣转到电灯研制。据说,他为了寻找灯丝,验证了多种理论,使用了1600余种材料,但都没有成

16、功。后来,他受到“英国工程师斯旺用碳丝制成了白炽灯”的启发,终于在1879年10月试制成功第一盏完善而实用的电灯。于是,他开始大批量生产这种灯泡,并且为此专门建设直流电站、架设电网。在电灯的带动下,供电系统以及开关、灯座、灯具、电线、配电盘等电力用料陆续取得市场。1894年,他用电灯光和电动机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影放映机,他的公司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爱迪生在研制灯泡的过程中,曾发现电灯通电时的灯丝与灯泡内的金属板之间有电流流过。对此,他做了记载并中请了专利,后人称之为“爱迪生效应”。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利用“爱迪生效应”发明了电子二极管,而电子管的出现导致了另一次技术革命。摘编自科学的历程等

17、(1)根据材料,概括爱迪生能够成功发明电灯的原因。(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爱迪生对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爱迪生的事迹如何体现了“科”与“技”的结合。【答案】(1)爱迪生能够成功发明电灯的原因,在于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积极思考,永不气馁,持之以rf的品质等。(言之有理即可)(2)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是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一生拥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言之有理即可)(3)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事物。他在纽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和输

18、电网。发电站为电灯提供了能源,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这些发明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体现了“科”与“技”的结合。(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1878年.他将兴趣转到电灯研制。据说,他为了寻找灯丝,验证了多种理论,使用了1600余种材料,但都没有成功。后来,他受到“英国工程师斯旺用碳丝制成了白炽灯”的启发,终于在1879年10月试制成功第一盏完善而实用的电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爱迪生能够成功发明电灯的原因,在于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积极思考,永不气馁,持之以恒的品质。(2)根据材料爱迪生1931)是美国大发明家,他的众多发明都与电力的运用密切相关,因此,人们称赞他

19、为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是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一生拥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3)根据材料“他受到英国工程师斯旺用碳丝制成了白炽灯的启发,终于在1879年10月试制成功第一盏完善而实用的电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事物。他在纽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发电站为电灯提供了能源,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这些发明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体现了“科”与“技”的结合。【点睛】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抓住材料1878年.他

20、将兴趣转到电灯研制。据说,他为了寻找灯丝,验证了多种理论,使用了1600余种材料,但都没有成功。后来,他受到“英国工程师斯旺用碳丝制成了白炽灯”的启发,终于在1879年10月试制成功第一盏完善而实用的电灯”,可知永不气馁,持之以恒的品质是他取得成功的原因。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人们称赞他为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被誉为“发明大王”,是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即可回答。解答第三问主要抓住题眼“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体现了科与技'的结合”。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事物。他在纽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发电站为

21、电灯提供了能源,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这些发明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体现了“科”与“技”的结合。7.材料一1876年,电话在美国问世,这种电话经过改进,很快在许多国家使用,电话通讯事业发展起来。材料二他是举世闻名的美国大发明家,他一生中共获得2000项发明专利权,被称为“发明大王”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科技成果出现在第几次工业革命中?(2)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3)这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跨入了什么时代?(4)材料二中:“发明大王”是谁,他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答案】(1)第二次工业革命(2)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3)电气时代(4)爱迪生、电灯泡【解析】【分析】【详解

22、】(1)根据材料一1876年,电话在美国问世,这种电话经过改进,很快在许多国家使用,电话通讯事业发展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人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事物。所以材料反映的科技成果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力的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人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这次工业革命使世界进人了“电气时代”。(4)根据材料可知“发明大王”是爱迪生,结合所学知

23、识可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事物。因此他最重要的发明是电灯泡。8.阅读下列材料:资源与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也关系着我们的未来。(资源开发)科技革命影响下的资源开发阶段A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阶段(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资源煤炭石油原子能(核能)进入时代蒸汽时代信息时代(1)请你围绕主题一,写出上表中序号的相关内容(科技生活)材料一:新的钢铁材料、新的内燃机带来了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报、电话等电讯手段

24、的出现及其大发展,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王斯德世界通史(2)请从材料一中找出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的新成果(至少二例),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发明成果突出出现在哪两国?从发源国看,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何特点?(和谐发展)材料二: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几十年里持续恶化。(3)请你围绕主题三,说明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答案】(1)19世纪70年代,电力或电能电气时代(2)内燃机、汽车、电报、电话(任答两点即可);美国、德国;同时发生在欧美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3)科技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科

25、技发展促进生产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更便捷;另一方面,科技发展从各个层面上对人类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如温室效应、环境破坏、资源匮乏、核武器等隐患。(兼顾利弊即可得满分)【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因此,19世纪70年代电力或电能电气时代。(2)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

26、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其间的新成果主要有内燃机、汽车、电报、电话等。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最前面。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集中于英国,之后向其它国家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发生在欧美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技发展促进生产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更便捷;另一方面,科技发展从各个层面上对人类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如温室效应、环境破坏、资源匮乏、核武器等隐患。我们要学会趋利避害;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等。9.科学

27、技术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广阔的海外市场等因素推动英国于18世纪中期率先发生工业革命,摆脱自然条件限制的工厂纷纷建立,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也催生了新型交通工具。(1)当时工厂普遍采用的动力机器是什么?18世纪中期的工厂与中世纪的手工工场有何不同?材料二: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灯泡咔尔本茨和他刎造的汽车(2)材料二中展示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种动力机器的应用?材料三: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火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第二次工业革命

28、时期,电车、汽车、铁制轮船成为新的交通运输工具,电话、无线电、电报成为新的通讯手段,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为国际贸易的大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基础。(3)根据材料三,分析两次工业革命为全球化提供的“物质技术基础”有哪些具体表现?材料四:工业革命大量使用煤炭,由于没有任何环境保护措施,煤燃烧时释放出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滚滚浓烟,使得天空、建筑物等都变成了一片黝黑。一批与化学工业密切相关的工厂,将工业污水和废弃物排入河中,造成河水黝黑、发臭,令人作呕。钢铁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对森林大肆砍伐,使得大片森林不复存在。摘编自环球时报(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认识科技对社会的影响?【答案

29、】(1)蒸汽机;采用大机器生产(2)发电机;内燃机(3)火车、轮船、汽车等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电报、电话等改善通讯条件(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趋利避害。(言之有理皆可得分)【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广阔的海外市场等因素推动英国于18世纪中期率先发生工业革命,摆脱自然条件限制的工厂纷纷建立,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也催生了新型交通工具”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极大的推动了工厂的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当时工厂普遍采用的动力机器,18世纪中期,采用大机器生产成为工厂的主要生产手段,与中世纪的手工工场不同。(2)依据材料二的图片信息,依据所学可知,图一中展示的发明是电灯,它的动力机器是发电机,图二展示的汽车,是卡尔.本茨的发明,它的动力机器是内燃机。(3)根据材料三电车、汽车、铁制轮船成为新的交通运输工具,电话、无线电、电报成为新的通讯手段,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为国际贸易的大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基础”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火车、轮船、汽车等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电报、电话等改善通讯工具为全球化提供的“物质技术基础”。(4)综合题干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可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科技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进步;但同时,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