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教案第10讲缤纷多姿的民居建筑_第1页
中外建筑史教案第10讲缤纷多姿的民居建筑_第2页
中外建筑史教案第10讲缤纷多姿的民居建筑_第3页
中外建筑史教案第10讲缤纷多姿的民居建筑_第4页
中外建筑史教案第10讲缤纷多姿的民居建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六、缤纷多姿的民居建筑课型理论教学时间第15、16周共180分钟教学地点学时4学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了解中国住宅型制演变与住宅构筑类型。:理解、掌握各地区/、向建筑类型特征及其产生原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及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各地区/、向建筑类型特征及其产生原因教学难点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设计中去资料与工具教案+课件+中外建筑设计案例授课方式集中教学讨论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方法与时间新授课内容五、事死如生的陵墓建筑1 .中国各地风格各异的民居(90分钟)(重点、难点)2 .西方民居建筑的发展与演变(学生以PPT形式介绍)(70分钟)3 .中西民居

2、建筑的同异(师生讨论)(15分钟)方法:讲述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时间:175分钟课后小结本次课小结5分钟教学后记一、中国各地风格各异的民居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教学时间:90分钟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利苍一家生活在文最之治期,财富殷实,并藏有来自各地乃至域外的象牙、玉石、珍珠、犀角、玳瑁doim2等珍稀奇物,过着仆从成群、歌舞无休的生活。但因文帝倡导薄葬,墓中少见金、铜等贵重金属器,金郢ymg称、金饼、铜钱、铜编钟及象牙、犀角、玉壁、珍珠等物,均用陶、木质明器替代。辛追墓外椁。原置于墓底三根方形枕木上,有盖板两层、顶板一层和底板两层。模仿墓主生居室,由棺室与四个边厢组成,形状

3、像“井”字,古文献称为“井椁”。边厢总面积6.8平方米,体积9.79立方米,放置随葬品1000多件。棺室内有四居套棺。整椁由杉木斫zhu6成,采用扣接、套樟与栓钉结合而成,其中最大的壁板长4.84米,宽1.52米,重1.5吨。这是迄今保存最大、最完整的汉代井椁实物。棺室放置四重漆棺,紧密套合,均用楸木(梓zi木)制成,按汉礼制只有高级贵族才能享用。套棺由外至内为:黑漆素棺、黑地彩绘漆棺、朱地彩绘漆棺、锦饰漆棺,寓意墓主灵魂由黑暗空间到天国仙府的穿越之旅。辛追墓的木椁结构十分复杂,由枕木、椁室、盖板三部分组成。庞大的椁室放置于3根巨大的方形枕木上,椁室由内、外壁构成四个边箱和正中的棺室,椁室中放

4、置四重相套的木棺。辛追墓的木椁的构造,沿袭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形式,因其椁中空如井,古代文献上称之为“井椁”,它全由粗大的杉木制成,所用木板70块均为整块木料,其中最大的一块椁板长4.88米,宽1.52米,厚0.26米,重达1.5吨。如此巨大的木材全部用斧铸加工而成,全部以扣接、套樟相结合,没有使用一根金属钉子,工具如此简单,但彼此间却严丝合缝,着实让后人敬佩古代工匠的精湛工艺。说罢辛追墓的构造,转而看四重木棺,由表及里,依次为黑漆素棺,黑地彩绘棺、朱地彩绘棺、锦饰内棺。其中两副彩绘漆棺内容奇幻,风格浪漫,具有浓郁的楚文化色彩,代表汉代漆画最高水平,锦饰漆棺,是迄今唯一的发现。四重木棺上的彩绘精美

5、,既有漫卷多变的流云,也有神奇古怪的动物形象,尤其是朱地彩绘棺上的“双龙穿玉壁”的图案,两条披鳞甲、长凤羽、巨目、利牙的龙身体蜷曲穿壁而过,让后世的研究者一次次惊叹2000多年前画师勾勒出的这梦幻般奇情异景,也深深地为这浓墨重彩、尽显华贵与富丽的汉代贵族的奢华而感慨。1986年4月至1991年6月,原邮电部先后发行了四套21枚民居邮票,历时5年,共计发行4套21枚。江南水乡式的江苏民居,四合院式的北京民居,石库门式的上海民居,竹楼式的云南民居,窑洞式的陕北民居,庭院深深的江西民居,东西折厢式的湖南民居,360度圆盘式的福建民居,层峦叠嶂山城式的四川民居邮票上的画面不但把民居的特色提炼的准确纯粹

6、,同时也刻画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令人如身临其境,赏心又悦目。一.民居的概念在中国,中国大百科全书将民居定义为“宫殿、官署以外的居住建筑”。今天,中国建筑界的大多数专家和学者都不同意将民居的概念仅局限于住宅,而是认为它的内涵应该扩大到城镇和村落中与生活相关的各类建筑,甚至是聚落本身。大体而言,“民居”被界定为非官式的、非专家现象的限于日常生活领域的人类居住环境。民居大概是建筑学里使用最多却又最少达成共识的术语之一了。从历史上看,民居几乎从来都是作为和“建筑”相对的概念而存在的:“建筑”是“伟大的”、“精致的”、“纪念性的”、“大师杰作的”。是营造的艺术与科学,且隐含着由特定价值观所支配的美学品

7、位。而民居则被排除在所谓的艺术网络之中,通常被定义为“本土的”、“自发的”、由本地居民参与的适应自然环境和基本功能的营造。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中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适应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民居是中华民族建筑的艺术瑰宝,具有古老而独特的魅力。由于中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中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中国的民居建筑样式和风格在世界建筑史上也较为鲜见。这是中国

8、民居分布图。在中国的民居中,最具特点的民居有北京四合院、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古民居、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蒙古的蒙古包等。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它是中国古人伦理、道德观念的集合体,艺术、美学思想的凝固物,是中华文化的立体结晶。恬静舒适的北京四合院最具有北方住宅的代表性,规整式住宅是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以采取中轴对称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四合院,是华北、东北地区民用住宅中的一种组合式建筑,是一种四四方方或者是长方形的院落。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花木井

9、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四合院,大都按照中国传统的习惯,采用对称的办法建筑成。这种院落,采用同一个院门出入。平时,院门一关,处于一种完全封闭状态。一家一户,住在一个封闭式的院子里,过着一种安逸、消闲、安静的日子,享受着家庭欢欣、天伦的乐趣,自然有一种令人悠然自得的感觉。四合院作为北京的传统民居,在元代(公元1271-1368年)已经出现。但现存的四合院大多数于清代时期(公元1644-1911年)到20世纪30年代所建筑,现在仍然在沿用。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因地制宜、冬暖夏凉人类的居室大都因地制宜而营造,在黄土高原表现得尤为突出。世界闻名的黄土高原位于中国黄河中上游一带。生活在这一带的人们

10、,利用那里又深又厚、立体性能极好的黄土层,建造了一种独特的住宅一一窑洞。窑洞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窑洞有靠山土窑、石料接口土窑、平地石砌窑等多种,靠山土窑是靠着山坡挖成的黄土窑洞,这种窑洞冬暖夏凉,保温隔音效果最好。石料接口土窑和平地石砌窑是先用石块或砖砌成拱形洞,然后在上面盖上厚厚的黄土,又坚固又美观。建造窑洞的造价成本非常低,不需要钢材、水泥。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窑洞的建造不断改进,黄土高原上冬暖夏凉的窑洞越来越舒适美观了。这些窑洞正是黄帝子孙繁衍、生息、创造灿烂文化的地方。位于黄河中游、属黄土高原丘陵的沟壑区的延安地区,无论是城镇或乡村

11、,时至今日,窑洞仍是人们最主要的居住形式。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又省工,的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安徽古民居:古民居建筑艺术的宝库.位于安徽省的南部保留着许多古代的民宅。这些古民宅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大都用砖木作建筑材料,周围建有高大的围墙。围墙内的房屋一般是三开间或五开间的两层小楼,以四水归堂的开井院落为单元,少则2-3个,多则10多个,最多达24个、36个。随着时间推移和人口增长,单元还可以不断增添、扩展和完善;院中有水池,堂前屋后种植着花草盆景,各处的梁柱和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宅第与园林融为一体。座座小楼,深深庭院,就像一个个艺术的世界。“古民居建筑艺术的

12、宝库”一一这是建筑学家们对安徽古民居的称赞。徽州古民居的与众不同之处不仅在其外部表现具有鲜明,而且在其庭院的布局,厅堂的摆设,梁、柱的装饰,天花的彩画,家具的陈设等方面,同样也独具特色。远观徽州古民居,一片片粉墙青瓦,蔚为大观;走进徽州古民居,仿佛置身于艺术的殿堂,令人惊叹。南靖土楼遍布漳州市下面几个县的土楼,因其造型奇特、设计巧妙、规模宏大而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成千上万的南靖土楼堪称“土楼王国”,在这里,最高的和贵楼、最大的顺裕楼、保存最完好的怀远楼等都是值得一看的土楼代表。地址: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客家土楼是广东东北、福建西南等地的客家人的住宅。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

13、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它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不少中外学者、游客甚至美国的军事专家等。广东东北、福建西南等地的客家人的住宅以客家土楼为主。1900多年前,客家人的祖先从黄河中下游地区迁移到南方,因大多的客家人生活在偏远的山区,客家先民为了保护家族的安全而防范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于是就创造了这种庞大的营垒式住宅一一土楼。客家土楼有圆形的,椭圆形的,也有方形的,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圆形土楼,闽南人称之为圆寨土楼,其用途重于防卫,因此该名称嵌“寨”之名。圆形土楼的面积通常最为庞大,由两三圈组成,外圈十多米高,有一二百个房间。一座土楼里可以住下整个家族的几

14、十户人家,有几百口人。他们不分贫富贵贱,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但它们的用途非常统一,通常底层为餐室、厨房,第二层为仓库,三层楼以上的所在才为住家卧房。第二圈两层,有三十到五十个房间,一般是客房,中间是祖堂,可以容下几百人。其中每一个小家庭或个人的房间都是独立的,而以一圈圈的公用走廊连系各个房间。这些设计,通常也是着重防御功能。土楼里还有水井、浴室、厕所等,就像一座小城市。客家土楼的高大、奇特,受到了世界各国建筑大师的称赞。蒙古包:蒙古族传统居住环境,有着蒙古的民族特色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即蒙古人所称的“格尔斯”。辽阔的草原是蒙

15、古民族纵马征战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最适合于游牧民族的居住的就是蒙古包。蒙古包的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制作简便、易拆装,抵御风寒,便于游牧。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和牧业生产而创造的这种居所。这种居所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是能够拆移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典型民居。蒙古包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这些古代的名称逐渐被蒙古包所代替。蒙古包整体呈圆形凸顶,顶上和四周由一屋至两层厚毡覆盖。普通的蒙古包,顶高3.3-5.0米,围墙高17米左右,蒙古包大门朝南或东南。内有四大结构,分别为:哈那(即蒙古包围墙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椽子和门。蒙古包最

16、小的直径有300厘米左右,大的可容数百人。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的大小以哈那的多少来区分,通常分为40个、60个、80个、100个和120个,哈那为120个的蒙古包,面积非常之大,可达6000多平方米,远看如同一座巨大城堡,十分壮观。不过这样面积的蒙古包在草原上非常罕见。蒙古包分为固定式与游动式两种样式。半农半牧区大多建造固定式的蒙古包,周围墙壁用土砌成,上面用苇草搭盖;游牧区以游动式的蒙古包较多,一种可拆卸的蒙古包以牲畜驮运来迁移,另一种不可拆卸的蒙古包靠牛车或马车拉运来迁移。蒙古族传统民居,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牧区,自从有蒙古族以来,人们就开始使用蒙古包,但是

17、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至今仍无人知道确切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定居的人增多,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使用蒙古包居住。二、民居的沿革原始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各时代两个部分。旧石器时代由猿人出现开始,直到成长为完全脱离低级动物界的人类,其间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而在这期间的居住空间的发展,也随着人类自身的不断成长而演变。猿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基本和现在的大猩猩、长臂猿等类人猿一样,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中,而且猿人为了躲避猛兽的侵害,多住在树上,并且是几十个人集体生活的群居方式。其后,经过不断的探索发展,猿人拥有了粗糙的生产工具。生

18、产工具使猿人的生活逐渐向好的方向改变。同时,居住条件也渐渐得到改善。一部分猿人选择在山中居住,而仍在树上居住的猿人也对所住“居室”进行了修补,有了“建造”的意识。无论是居住在树上还是居住在山洞内的猿人,都在不断发展。生产工具也逐渐细致、丰富,人们的生话质量改善了,人群数量也有所增加,繁衍。人类社会渐南脱离群婚方式,而开始有了氏族的萌身。不过,就居住建筑本身来说,因为生活在树林与山洞中的环境的不同,渐渐发展演化为巢居和穴居两种形式。其后,直到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居住建筑的发展,基本上是在这两种形式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的形式。1.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的居住建筑主要为巢居和穴居为两种形式。巢居:在原始社会初

19、期,单指建于树上的居住形式。后也指底层架空的居住形式。穴XU月居:由自然山洞发展而来,逐步发展为人工挖掘洞穴。这是巢居演变过程图。巢居以南方为主,最先选择往自然生长的单株树木上搭设,到了新石器时代已经可以根据生活需要,任意于地面搭设了。当然,为了更适合生存,一般选择在有水源、可渔猎、方便采集的地点。人们还根据所选地点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打桩、栽柱两种方法,进行地面搭设,并且在建筑的细致性上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由搭建过程,很容易看出其相较于原始社会初期的单株树木巢居的进步程度。它不但使人们摆脱了对自然的单纯依赖,而且形成了一种较为新式的建筑类型与居住方式。这是天然穴居演变过程图。穴居以北方为主,形

20、式主要经历了横穴、袋型竖穴、半穴居、原始地面建筑、分室建筑等几个阶段。最早的横穴只是对自然山洞的简单模仿,是对原有土材料的削减,是一种除了内部空间和穴口之外没有更多外观体形的建筑形式。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基本是居住在山洞与横穴内。而其后的竖穴、半穴居乃至地面建筑等形式,则是新石器时代住宅形式的发展。特别是半穴居和地面建筑,是以覆盖上面的建筑顶部构造为营造重点的居住空间。除了要利用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及较高的搭建技术外,在材料的使用上更是一个飞跃。因为顶部巨大,在穴内要用木柱支撑,木结构完全起承重作用,而且木构架被整齐有序地排列。这些以绑扎方式结合的木梁及屋面支承结构,为其后的中国传统木结构

21、建筑,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随着私有制的产生,阶级出现了,这使得人类内部有了等级的划分,有了奴隶主统治阶级,也有了被统治的奴隶阶级,及一般平民阶层。身份等级的划分,使居住的房屋也出现了不同的等级,奴隶主特别是处于统治阶级顶端的君主,居住在宫廷御苑中,而普通庶民只能居住在较简易的住所里。应该说,中国从此才有了“民居”这一对民间居住形式的称谓,因为民居就是相对官式与皇家建筑而言的。下面我们分阶段用实例来了解一下民居的发展过程。首先从仰韶文化(母系氏族)开始。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

22、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远古的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是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实例有半坡遗址。半坡聚落面积约有5万平方米,有密集排列的四、五十座居住房屋,这些房屋有圆形与方形两种,面积在2040平方之间,有的是半地穴式建筑,有的是地面建筑。每座房子在门道和居室之间都有泥土堆砌的门坎,房子中心有圆形或瓢形灶坑,周围有16个不等的柱洞。居住面和墙壁都用草拌泥涂抹,并经火烤以使坚固和防潮。圆形房子直径一般在46米,墙壁是用密集的小柱上编篱笆并涂以草拌泥作成。方形或长方

23、形房子面积小的1220平方米,中型的3040平方米,最大的复原面积达160平方米。储藏东西的窑穴分布于各房子之间,形状多为口小底大圆袋状。家畜饲养圈栏两个均作长方形。这是半坡遗址的方形与圆形房子。这是西安半坡1号长方形房子,屋顶上盖着茅草,门道是1米宽56米长的窄道,房屋中间有4根大柱子,周围有小柱子和附壁柱支撑屋顶,柱子上端利用树叉的自然形状以架持横梁,这种利用树叉的形状来支撑横梁,是中国建筑史上最大的突破。这是半坡遗址不同住宅形式的复原图。总结:仰韶文化遗址多半为半地穴式,但后期建筑已经从半穴居进展到地面建筑,并且已有分割成几间房间的建筑。建筑墙体、屋顶多采用木骨架上扎结枝条后涂泥的做法;

24、为承托屋顶中部重量,常在室内用木柱作支撑。建筑室内地面、墙体有细泥抹面或烧烤表面;地面亦作防水处理。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章丘)而得名。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龙山文化源自大汶口文化,为汉族先民创造的远古文明。龙山文化的住房遗址已有家庭私有的痕迹,出现了双室相联的套间式半穴居,平面成“吕”字型(前堂后室)。建筑技术方面的发展是广泛地在室内地面上涂抹光洁坚硬的白灰面层,使室内收到防潮、清洁和明亮的效果。白灰出现在仰韶中期,普遍采用在龙山时期。总结:出现吕字形半穴居;大房

25、子消失;出现大型排房式住居。河姆渡文化:干阑式建筑、桦卯构造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即距今约7000年前)。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房屋”的遗迹。1973年,第一次发现于浙江宁波余姚的河姆渡镇,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它是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村落遗址,反映了距今约7000年前长江下游流域氏族的情况。河姆渡遗址中的大房子用木柱将建筑架空,面积有160平方米,它是靠隼卯连接木结构,以梁柱承重,用芦席充当墙地。河姆渡的干阑木构誉为华夏建筑文化之源。具有通风、防潮、防盗、防兽等优点。巢居发展序列:巢居

26、一一木构承重一一梁柱体系一一框架结构穴居发展序列:穴居一一木骨泥墙一一承重墙体系一一砖混夏代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是紧随原始社会之后的朝代,距离今天已十分遥远。因此,其建筑也和原始社会一样,只有部分遗址而没有实物留存至今。夏代聚落与民居遗址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很多,如内蒙古伊克昭盟朱开沟遗址、山西县东下冯村二里头文化居住遗址、河南商丘县坞墙三里头文化居住建筑遗址、河南偃y师县二里头文化居住建筑遗址等。我们后面主要了解一下河南偃ycn师县二里头文化居住建筑遗址。夏朝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社会形态与之前相比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社会的各个方面随之产生根本性的改变,建筑当然也不例外。不过,因为经济水平还是很低,

27、所以在建筑形态上较为突出的质变表现出来时,已是商代的中后期了,其主要表面于建筑木构架开始慢慢复杂、独立起来。总的来说,夏、商时期的建筑活动,不但起着“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同时还为中国传统建筑确立了许多原则和规范。可以说,举世闻名的独特的中国建筑体系,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夏、商之后的周朝在前者的基础更进一步发展,建筑话动十分话跃,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涉及相当广泛,城邑、宫室、坛庙、陵嘉、苑围、道路、水利、民居等各个方面均有建设。周代的建筑技术比夏、商来说是一大进步,其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木构架在建筑中得到进一步肯定。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和比较中,发现了木建筑越来越多

28、的优点,虽然时的建筑不乏石材,但仍以木材为主。此外,夯土技术的发展,石材的辅助运用,金属件的应用等,也都表明了周代建筑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周代末期的陶制砖、瓦材料在建筑中的运用,更是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使建筑结构和构造产生了重大变革,同时也对建筑外观和用途有着诸多影响。不过。一般的民居建筑,虽也有发展,但不能与宫殿相比,除财力因素外,等级制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周代的民居建筑比较简陋,也少有遗留。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考工记是中国最早的建筑文献,这对后世的宫殿、皇城设置形式影响很大。

29、西周最重要的遗址就是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遗址。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遗址出土的两进院落建筑遗迹,是中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这是陕西岐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的复原图。二进合院,中轴线上有影壁、大门、前堂、廊、后室。两侧为通长的厢房,院落四周有檐廊环绕。房屋墙基埋置排水陶管和卵石暗沟,屋顶采用瓦。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根据在西厢发现的甲骨文,推测此处是座宗庙。东周时,士大夫的居所一般可以建一个小院,前后两排建筑,礼仪中记载:“前排房屋面阔三间,中央为门道,两边为堂、室;后排房屋面阔五间,中央三间是起居与接待宾客的厅堂,两侧隔墙分别为南北向排列的东堂、东夹西堂、西夹,此排房屋后面连着的后室是

30、寝室”。封建社会:(1)秦汉时期中国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是汉朝,民居建设也处于一个繁荣上升时期。我们除了在遗址,还在一些画像石、画像砖、壁画、器皿及文献等资料上看到其形式,从资料上可以看到,汉代民居建筑无论从建筑类型、单体或组合配置等方面,都己经达到成熟的状态,其表现形式大都是木构架,包括抬梁、穿斗、干阑、井干结构等形式。汉代时期民居多以庭院式的组织形式。汉代规模较小的房屋,平面多为矩形或曲尺形,面阔一到三间,室门位于中央或侧。房屋的外观多数为单层,少部分为二层,上面多是两面坡悬山顶。而较大型的住宅,则多有前后两排房屋,之间为院落有的还用墙将房屋连接起来,形成封闭的“口”字形住宅;有的是将主体

31、房屋建在中央,前后以院墙连接次要建筑,形成“日”字形。富豪和地位较高的官吏、贵族等的宅第,则有多重房屋与院落,主要厅堂位于宅后部有的还附带园林。房屋一般多设围廊,大门处还常设有双阙。从现存遗址和众多的资料来看,汉代的民居建筑大多没有明显的中轴线,即使富豪的大宅也是如此,较为灵活而富有变化,这与后世宅第多采用中轴对称布局的形式有所区别。总观汉代遗存的画像砖、陶屋等出现的建筑类型:坞堡、楼屋、塔楼、畜栏、亭榭、水井等。中国古代居住建筑的整体与局部形式,在汉代几乎全部具备。(2)三国、两晋、南北朝东汉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开始建立由高墙围绕的坞壁(坞wU堡)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趋于稳定,坞堡这种民

32、居形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继续延续汉代的民居形式,以堂屋和主庭院为中心,四周布置辅助房屋。南朝有的住宅旁或园后还建有园林。贵族宅邸大门用庞殿顶和鹏chi吻,围墙上设直椽,lmg窗。直禄窗是古代木建筑外窗的一种,窗格以竖向直禄为主,是一种比较古老的窗式。(3)隋唐时期隋唐是古代建筑发展的第二个高峰。近代所说的中国传统木结构(即以木构架为骨干,墙只是维护结构,墙倒屋不塌的建筑结构,)真正始于此时。而之前即使是大型宫殿,也都是土木混合结构,而非全木结构。在建筑风格上,自汉朝开始基本都是古拙端正而严肃的汉代风格,建筑多使用挺直方正的直线,从唐朝开始,建筑风格转为豪放富丽,多使用遒劲挺拔的曲线。唐代地方城

33、市与长安、洛阳一样,民宅建在坊内,而把官署和主要官员住宅放在子城中。一般民居仍是土墙承重,上架梁楝,草顶民居相当普遍。唐制规定,王公及三品以上官员,可以建面阔三间、进深五架的悬山屋顶大门;五品以上官员,宅邸门外可另设乌头门,也就是后代牌坊的起源。乌头门,其形式为:在两立柱之中撞一防,柱端安瓦,柱出头染成黑色,榜上书名。柱间装门扇,设双开门,门扇上部安直榻窗,可透视门内外。其上部有成偶数的撮条,下部有涨水版。柱头多有装饰纹刻。此门用于官邸及祠庙、陵墓之前。(4)宋代中国古代居住建筑发展到宋代,已达到了封建社会的较高水平,不仅在个体建筑方面技术日趋完备,并在等级与功能上更偏重于等级的需要。官宅大多采用多进院落,有独立的门屋,主要厅堂与门屋之间形成住宅轴线。房屋使用斗棋、月梁、瓦屋面。郊野农舍在形制布局上较自由,规模大小不一。一般小型住宅为三、五间,较大的则有数十间,也形成院落形。主要建筑的平面布置与组合形式有一字形、丁字型、曲尺型、工字型等,以工字型最多。(5)元朝元代是由少数民族进驻中原而统治的朝代,建筑等各方面多是对中原前朝的继承与模仿;另一方面因为元人尚武轻文,统治年代不过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