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课程的_第1页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课程的_第2页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课程的_第3页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课程的_第4页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课程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课程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根据教学计划,规定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综合技能(实训、论文或设计、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和基本技能(作业、实验、上机、制图等),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l 课程教学大纲由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学单位集体研究制定。一经公布实施,就成为教学单位各成员共同遵守的总章程,不得随意改动。l 本专科专业的教学大纲应分开编制且在适用专业中注明本科、专科字样。附件一: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一)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 (可以先不填)课程名称:课程性质: (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课程类型: (必修课/选

2、修课/自修课/讲座)计划学时: (按教学计划规定标明) 计划学分: (按教学计划规定标明)适用专业: (指按教学计划开设本课程的专业)先修课程: (指开设本课程的先修课程)编制时间: (指编写完成日期)编 制 人:教研室审议: 系审核: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性质:(例:电工技术是研究电路的基本规律和分析计算方法的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是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任务:(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对基本电路的分析能力,基本的电路实验、测量能力,为后续课程和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三、课程特色(例:本课程突出能力培养,要求学生掌握电路搭接及测量方法。)(例:本课程采用先进教学手段,有

3、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件。)四、知识能力培养例:(一)基本知识电路基本概念:电压、电流、电功率、参考方向、各元件的伏安特性电路基本定理: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最大功率传输定理、换路定理等电路基本分析方法:电路等效、节点电位法、回路电流法、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过渡过程分析的三要素法等(二)应用能力电路分析能力、电路搭接及测试能力、安装及调试简单电路(如万用表)的能力。(三)自学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电路分析的方法。五、课程内容和要求本课程本期计划教学总学时为 学时,其中讲授 学时,实践 学时,机动 学时(详见附表)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课程内容教学要

4、求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学时分配了解理解掌握重点难点初步掌握掌握小计作业讨论实践其他1电路模型1电路变量2理想电源1欧姆定律1基尔霍夫定律2电路等效2实际电源的模型及其互换1电阻、Y电路互换与理想电源转移等效1受控源22网孔分析法2节点电位法2叠加定理2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2最大功率传输定理1电路的对偶性1.8非正弦周期波的分解与频谱1非正弦周期波的最大值、平均值和有效值2非正弦周期性线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2非正弦周期性线电流电路的功率19双口网络的方程与参数2双口网络的网络函数与特性阻抗2双口网络的连接与等效210机动6总计87注:“学时分配”栏中的“作业”、“讨论”、“实践”和“其他”分项均可以“

5、”的形式注明,但应根据专业及课程的特点另做具体安排和说明。六、考核方法和成绩评定(一)考核方法考核类型:(闭卷/开卷/上机/综述/论文/设计/其它)考核方式:(笔试/口试/实操/设计/其它)考核时间: 分钟(二)成绩评定基本知识、应知考核(书面、闭卷)成绩:占 上课的出勤率、学习态度:占 平时实践(实验、实训)操作情况:占 七、教学参考书教材:书名,编著者,出版社,版别(*年*月,第几版)参考书:书名,编著者,出版社,版别(*年*月,第几版)八、说明和建议1、在讲授本课程时,可进行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附件二: 语言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模板二)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语言

6、与文化(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限选)适用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本科)、商务英语(专科)开设学期:四(专科)、五(本科)总 学 时:36 其中讲授学时:36 实践学时:0计划学分:2先修课程:无讲授语言:英语考核方式:开卷考试或期末论文写作二:课程简介:本课程和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英语专业本、专科学生高年级的主干课程之一,其主要内容是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中的文化因素、语言与文化同一性、中西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思维模式的对应与关照、文化对比与翻译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语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使学生学会在宏观上把握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有效

7、地提高语言交际与运用能力。三、推荐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语言与文化(Language and Culture) 邓炎昌、刘润清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参考书:文化与交际(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胡文仲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语言与文化 顾亦瑾主编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1 语言与文化研究新视角 吴国华等著 军事谊文出版社 1999 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 高一虹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周志培著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引论 Introduction (3学时)知识点:1、外语

8、专业学生的三大能力 three competences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2、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relationship of language and culture3、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认知的重要性 importance of culture awareness第二章 词与文化 Words in different cultures(4学时)知识点:1、词的外延意义与内涵 lexical meaning:denotation and connotation2、汉英词汇的词义对比 somantic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

9、nd Chinese terms第三章 日常会话中的文化差异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everyday conversation (3学时)知识点:1、打招呼与告别 greeting and farewells2、称呼 ways of address3、祝贺与赞扬 compliments and praise4、社交礼节 miscellaneous social amenities第四章 成语、谚语和格言 Idioms,proverbs and sayings (5学时)知识点:1、英汉成语的共同特征 common features of English and Chi

10、nese idioms2、英汉成语比较研究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in comparison3、汉语谚语、格言的英译问题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roverbs and sayings第五章 比喻和联想 Metaphor and association (4学时)知识点:1、比喻及其联想基础 metaphor and its basis2、英汉比喻比较分析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mataphors a.结构之比较 in terms of structur

11、e b.联想之比较 in terms of association3、影响喻体的诸因素 factors that decides the vehicles第六章 颜色词 Color words (2学时)知识点:1、颜色词的文化联想 cultural association of color words 2、颜色词在语言中的表达 “Colorful”phrases and expressions3、颜色词的翻译问题 translation of color words and expressions第七章 典故 Allustions (3学时)知识点:1、典故与文化 allustions: a

12、 rich cultural heritage2、英汉典故比较研究 semantic and structural differenc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llustions3、英语典故的起源与发展 sources and development of English allusions4、汉语典故的翻译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llusions第八章 委婉语 Euphemisms (3学时)知识点:1、委婉语概说 euphemism means a happy substitution2、委婉语的生成手段 devices of euph

13、emisms3、委婉语的文化心理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euphemisms第九章 禁忌语 Taboos (3学时)知识点:1、语言禁忌与文化禁忌 verbal and cultural taboos2、英汉禁忌语的异同分析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taboos3、对个人隐私的不同态度 different attitude towards privacy4、禁忌语的新发展:性别歧视与种族歧视 a growing tendency of taboos:sexist and rac

14、ist language第十章 文体的区别 Some defferences in writing style (3学时)知识点:1、写作的同一性 similarit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writing in terms of style2、英汉写作的不同风格 differenc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writings3、写作的基本原则 the 4-C principle4、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 China English and Chinglish第十一章 身势语 Body language (3学时)知识点:1、作为非语言交际身势语 body language as a nonverbal means communication2、身势语与文化:身势语的分类讨论 body language and c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