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学论文_第1页
海洋生物学论文_第2页
海洋生物学论文_第3页
海洋生物学论文_第4页
海洋生物学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海洋生物学论文浅谈海洋藻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内 容 摘 要藻类植物和人类的关系,主要谈谈藻类的贡献与危害. 三分田地七分水,这是地球与陆地与水的比例.显然,水是占了优势.生活在水中的植物也随着水的优势而占优势.如果从水中植物的数量上和光合作用产量上看,它更是占绝对优势.水中的植物很多,有高等的、低等的,但主要是低等的藻类.藻类的家族很多,现知有十大家族(门)约15003600种,它们对自然界和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带来了危害。关 键 词:海洋 藻类 人类 贡献 危害海洋藻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藻类 ,是最简单的光合营养有机体。藻类一般都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能利用光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供

2、自身需要,-是能独立生活的一类自养原植体植物。藻类在形态上是千差万别的,它们基本上是没有根、茎、叶分化的原植体植物。藻类的生殖器官多数是单细胞,虽然有些高等藻类的生殖器官是多细胞的,但生殖器官中的每个细胞都直接参加生殖作用,形成孢子或配子,其外围也没有不孕细胞层包围。它可以定义为 :无胚、具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藻类是低等植物中的一大类。藻类种类多,分布广,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藻类可以分为海水藻类和淡水藻类。严格意义上讲 ,它可以分为 8个门类 :蓝藻门 ,金藻们 ,硅藻门 ,甲藻门 (其中包括隐藻 ) ,裸藻门 ,绿藻门 ,红藻门和褐藻

3、门 ,后两门为海水藻类 ,如 :裙带菜、紫菜、石花菜和海带等肉眼可见的较大的海洋藻类。淡水中 6个门的藻体需显微观察。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利用藻类作为食物、药材、饲料等。藻类与工业、农业、水产、地质、水域环境保护、航天业及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认识和研究藻类。三分田地七分水,这是地球上陆地与水的比例。显然,水是占了优势。生活在水中的植物也随着水的优势而占优势。如果从水中植物的数量上和光合作用产量上看,它更是占绝对优势。水中的植物很多,有高等的、低等的,但主要是低等的藻类。藻类的家族很多,现知有十大家族(门)约15003600种,它们对自然界和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带来了危害和破坏。 大约在四、

4、五十亿年前,地球上一片浑沌,到处雷电轰鸣、风暴疾驰、激浪滔天,没有氧气、没有生命、一片死沉、荒凉的景象。世界上这样的情景度过了漫长的十多亿年,到了距今约三十五亿年前的太古代,地球上才出现了蓝藻。蓝藻里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出氧气。氧气的诞生,给地球带来了曙光,带来了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气中的氧气越积越多。直到距今十八亿年到六亿年之间的震旦纪,地球上完全成了个藻类世界,除了蓝藻外,还有绿藻、褐藻等,并出现了大型的藻类。这时氧气的浓度达到百分之一左右。有了一定浓度的氧气,才能产生动物。氢在六亿年前的寒武纪,海洋中出现了原生动物。如有孔虫,放射虫、水母等。而水生的藻类开始向陆地进军,产生了

5、裸蕨。到了距今四亿年前的泥盆纪,陆地上已有了大量的蕨类植物了,海洋中出现了鱼类,陆地上已有大量的蕨类植物了,海洋中出现了鱼类,这时大气中氧气已达到百分之十。有了大量的氧气,在大气层上部形成了臭氧层,它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避免对动物的杀伤。所以距今约三亿四千万年的石炭纪,在陆地上的两(木妻)、爬行动物才得以生存。而这时除了大量的蕨类植物外,还出现了种子植物。到了距今三亿年左右,大气中的氧气已达到百分之二十左右。有了足够的氧气,才能出现呼吸作用旺盛的花植物(被子植物)和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一直到人类的出现。今日的地球已到处繁花似锦,绿草如菌,莺歌燕舞,兔 奔鹿驰。到处是阳光灿烂,到处

6、是生命繁衍,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生机勃勃地景象。没有藻类,就没有氧气;没有氧气,就没有各种生物;藻类为发生各种生物奠定基础,改变了地球的面貌。 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螺蛳,螺蛳吃泥巴”螺蛳真的能吃泥巴?不,它们吃的是长在泥巴上的藻类。如果水里没有藻类,各种小动物,如甲壳类、鱼虫等都将因为没有食饵而死亡。螺蛳、河蚌、鱼苗、大鱼以及靠吃鱼为生的其它的动物也都要死亡。人也没有鱼吃。这种以某种生物作为食饵而生存的不同生物,组成了食物链。藻类植物是食物链中的基本环节,缺了它要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所以说藻类是水中生物的维护者。 随着地球上人口的不断增加,需要的粮食也不断增加,可是陆地面积有限,农作物

7、增产也有限,出现了当今全球性的粮食危机。为了解决粮食的危机,人类的目光注向“七分水”中去了。湖泊、江河、海洋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生物宝库。它还是一个被等待开发的处女地。发展捕捞业,有计划的捕捞鱼、虾、贝、螺作为蛋白质的重要来源,来开辟人类第二粮食基地,解决能源危机。可是光捕不养不行,一定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培育大量藻类,使食物链中的基本环节越大越好,那么后面的各个环节也能大起来。就以最近在南极发现的磷虾来说,贮藏量达四十五亿吨。就以最近在南极发现的磷虾来说,贮藏量达四十五亿吨。磷虾得个儿大,蛋白质极高的节肢动物,足够人类捕获几百年,是个诱人的第二粮食基地。南极的磷虾为什么这样多?因为那里的

8、蓝藻特别多,磷虾以蓝藻为生。所以磷虾得以大量繁生。近年来兴起的海洋牧场,海上浮动工厂,浮动城市,都是人类向海洋索取宝藏的先锋队。 藻类种类多,分布广,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藻类的渔业和工农业价值浮游藻类在水体中是鱼类和其他经济动物的直接或间接的饵料基础,在决定水域生产性能上具有重要意义,与渔业生产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但海水中由于某种或多种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的赤潮对渔业有害。随着沿海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海区的富营养和水污染渐趋严重。赤潮频繁发生,而且规模、持续时间、频次越来越重,赤潮发生后,使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

9、动收到干扰,直接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给渔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海洋生态平衡也收到破坏,且破坏滨海旅游业和危害人类健康。大型海藻既是鱼类的饵料,又是鱼类极好的产卵、避敌场所。藻类死亡后沉积水底,年复一年,在水底形成有机淤泥,是很好的肥源。农民还直接捞取轮藻、褐藻作肥料。固氮蓝藻是很有希望的生物新肥源。海藻还是造纸、纤维板,以及许多建筑工业的原料。硅藻土疏松多孔,容易吸附液体,是生产炸药时作氯甘油的吸附剂,又是糖果工业最好的滤过剂,金属、木材的磨光剂等。藻类可为水污染的指示生物藻类对有机质和其他污染物敏感性不同,因而可以用藻类群落组成来判断水质状况。由于藻类进行光合作用,能放出氧气,利用水中的N、P

10、等营养盐,因此,可用作氧化塘法进行污水处理。藻类、细菌和原生动物等组成的生物膜,对水体有机物的分解、水体净化和判断水质好坏均具有一定的作用。藻类的医药和食用的价值我国利用藻类作为食品,不但有悠久的历史,食用的种类和方法之多,也是世界闻名的。据初步统计,我国所产的大型食用藻类至少有5060种,经常作为商品出售的食用藻类主要是海产藻类,如礁膜、石莼、海带、裙带菜、紫菜、石花菜等。商品食用淡水藻类有地木耳和发菜。我国云南景洪地区傣族同胞食用和出口缅甸等国的“岛”和“解”就是用淡水藻类中的水绵和刚毛藻加工制成的。由于单细胞藻类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又有繁殖快,产量高的特点,大面积培养单细胞藻类作为人类

11、食用或家畜的精饲料,也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且有的(如小球藻、栅藻)已在国内外推广利用。藻类对于医学和农业也有很密切的关系。有的直接作为药用,例如褐藻中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等,都有防治甲状腺肿大的功效。红藻中的鹧鸪菜和海人草可作为驱除蛔虫的特效药。从褐藻中提取的藻胶酸、甘露醇和红藻中提取的琼胶也在医学中广泛应用。食用、医用的藻类有紫菜、海带、江蓠、麒麟菜和发菜等。卡拉胶、琼胶等可作为通便剂好胶合剂等。另外,很多微藻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糖蛋白、虾青素等。藻类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各种维生素和有机碘。有些藻类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海藻还含有许多盐类,特别是碘盐;藻

12、还是维生素的来源,含有维生素C、D、E和K,在紫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橙桔的一半。藻类在我国是普通食品,人们常食用的蓝藻有葛仙米、发菜、海泡菜,绿藻有溪菜、刚毛藻、水绵、礁膜、浒苔、海松,褐藻有鹅肠菜、海带、裙带菜、鹿角菜,红藻有紫菜、海索面、石花菜、海萝、麒麟菜、鸡冠菜、江蓠。由于海藻多糖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等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极有可能被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海洋药物。本文对海藻多糖的研究状况及抗肿瘤、抗病毒、降血脂、抗辐射、抗凝血和护肤润肤作用的机制进行了综述。海藻多糖具有许多有前景的药理学活性,加强对海藻多糖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对有目的地进行应用开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藻

13、类对人类危害藻类对人类贡献很大,但有些藻类对我们的危害也不小,其中著名的是水华与赤潮。水华是淡水中的一些藻类,如有几种蓝藻、衣藻、裸藻等。因水中某种矿物质或有机物丰富,引起这些藻类大量繁生。在水面上出现不同色彩的现象叫水华,它可使水变质有毒,鱼类因中毒或缺氧而窒息死去。 赤潮是海水中某些藻类或浮游生物大量繁生,使海水变质产生红色或黄色,这叫赤潮。赤潮往往使水中大量鱼类、藻类等中毒死亡,造成很大危害。 藻类对人类的贡献大,还是危害大,从目前来看,贡献是主要的。当然,不注意保护、控制和发展,那么大要变小,小要变大,后患无穷。参考文献1江苏省灌南县高级中学,222500维普网自然科学 >> 生物学 >> 植物分类学 >> 徐以润2文件编号:1003-7586(2009)02-0006-01中学生物学 > 2009年第2期 > 文章 浅述藻类与人类的关系李建松3 文章编号:1007-7731(2009)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