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898年夏,光绪帝召集军机处的大臣,表示变法决心,认为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遂颁布此诏。“百日维新”从此开始。下列事件不可能出现在诏书上的是()A设立京师大学堂B设立译书局C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D废除科举制度解析:选D。变法法令废除的是八股制度,并没有废除科举制,故选D。2(2012·泰安高二月考)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反映的内容是()A命各省保荐,引进人才 B提倡官民上书言事C裁汰冗员,澄清吏治 D设邮政局解析:选B。立足于材料信息是解题关键,备选项皆是变法内容,但只有B项与题干材料一致。3下列哪一项内容符合维新派
2、的主张,却不在戊戌变法的政令之内()A实行君主立宪制 B改革政府机构C改革科举制度 D发展民族工商业解析:选A。对照变法措施可知,实行君主立宪制并不在变法政令之内。4(2012·合肥高二期末考试)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失败的标志是()A戊戌政变 B慈禧重新“训政”C军机处四章京被革职 D康有为出逃答案:A5(2011·高考浙江自选模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注:严家弄,作者故居所在地,原为杭州城郊。)夏衍懒寻旧梦录材料2:维新党的计划太
3、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它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1)材料1中“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反映了戊戌变法运动的什么情况?(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2中“皇帝的方向”是什么,分析为什么说维新派“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答案:(1)反映的情况:普通民众连戊戌政变都不知道,更不要说整个戊戌变法运动了。由此可见,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严重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2)“皇帝的方向”是:救亡图存,变法
4、图强。原因:维新派缺乏经验,计划草率,急于求成,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结果适得其反。一、选择题1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 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解析:选A。本题考查依据文献具体内容解释文献历史地位的能力,这是一个从结论回到史实的论证过程。解答本题关键有二:一是理解“施政纲领”的含义,它是指一个政党或组织的长远目标和实现这种目标的做法,二是学生对应诏统筹全局折的具体内容应有所了解。2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一切足矣。”这一主张的根本依据应是(
5、)A日本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B中国与日本的国情基本相同C其他国家的改革很不彻底D日本通过改革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解析:选B。变法的当务之急是救亡图存,日本与中国国情基本相同,通过变法实现了富强。3(2012·合肥高二期末测试)戊戌变法使大小官僚及其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因为变法规定()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B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C废除八股取士D裁汰绿营解析:选B。材料描述的是大批官僚失职的现象,与之对应的变法措施是裁汰冗员,故选B。4下列维新措施中在戊戌政变后得以保存下来的是()A准许臣民上书言事 B设立京师大学堂C建立新式军队 D保护工商业答案:B5说戊戌变法的内容没有触动清
6、朝的统治基础,是因为()A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B地方官对新政犹豫观望,并不实行C是自上而下的改革D新政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解析:选D。清朝的统治基础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君主专制,新政没有涉及君主立宪政体等政治主张。6(2012·烟台高二期末测试)从促进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维新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A确立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主导地位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和发展C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解析:选C。近代化主要指经济领域内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科学化、理性化,对比近代化概念,C项最
7、佳。7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维新派企图通过“和平”手段改革B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C没有广泛的发动人民群众D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解析:选D。分析改革变法成败的根源一般从经济发展程度及阶级力量强弱角度思考,故选D。8之所以说戊戌变法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主要原因是()A变法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变法采用改良的办法C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D表现了勇于献身的精神解析:选C。一般应该从打破旧的思想束缚或促进人民思想觉醒的角度理解“思想解放”的内涵,故选C。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
8、十年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1)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解析:第(1)问结合戊戌变法的失败分析其含义,戊戌变法未能改变旧制度而失败,因此,改革必须打破旧制度才能成功,失败原因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等方面考虑。第(2)问结合明治维新打破旧制度的措施分析。答案:(1)含义: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
9、功(或“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或“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2)改革措施: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废除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一、学习思考1光绪帝在戊戌变法的三个月中政令频出,反映了他的什么心情?提示:(1)体现了光绪帝积极推行变法、除旧布新的坚定决心;(2)体现了光绪帝推行变法的急切心情和政治斗争经验的不足。2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戊戌变法在军事改革方面有哪些差异?提示:重点不同:中国着力改革军队,不是要从根本上建立一支新的近代化军队;日本旨在建立近代化的军队;日本在兵制方面有较大进展,另外还大力宣扬武士道。结果不同:中国的军事改革基本上
10、失败,日本却建立起一支战斗力很强的近代化常备军。范围不同:中国军事改革局限于军队人员、地方部队、装备等方面;日本从军事机构、人才培养、军队装备、思想动员等方面进行大规模的改革。3慈禧太后和顽固派为什么要镇压戊戌变法?提示:维新变法的一系列措施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这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4“戊戌六君子”的慷慨就义留给我们的历史启示是什么?提示: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予以适当点评。5从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不同结局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提示:第一,要有高水平的领导集团。第二,要掌握改革领导权和重视人才培养。第三,要重视教育改革。第四,要乐于接受和消化外来先进文明。第五,要充分
11、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第六,应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二、自我测评请按照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等类别,列举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进步意义。提示:政治方面: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允许创办报纸,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经济方面: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开垦荒地,修筑铁路,开采矿产。有利于保护农工商业,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军事方面:裁汰绿营,军队改用西法训练。可以增强军事实力,以抵御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文教方面:废八股,将各省大小书院、祠庙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学校,创办各种专业学堂以及派人赴日本留学等。有利于培养新式人才,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综上所述,戊戌变法要求实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制度,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进步意义。三、材料阅读与思考1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史实?提示:反映的是戊戌变法时期的情况。戊戌变法期间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吸引了大批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积极参与政治。2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说说你的看法。提示:客观原因是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旧的封建势力虽然已日渐腐朽没落,但对于维新变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长期协议合同范本
- 设计补偿合同范本
- 科技引领未来现代工业编码器高效维护的未来趋势分析
- 科技企业网络营销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 现代家用纺织品设计的智能化趋势
- 科技产业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 电商行业中的消费者信任建设
- 2025至2030年中国蒸气减压阀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科技园区内电梯系统的预防性维护措施
- 运输黄金合同范本
- 《快递实务》课件 项目1 走进快递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解读与集体备课课件
-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 鸡肉食品行业报告
- 华为十六字方针解析以岗定级-以级定薪-人岗匹配、易岗易薪
-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 火车站消防指导培训课件
- 妇产科全套课件
- 穴位贴敷的运用课件
- 中心静脉压与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护理
- 【铜版画“飞尘”技法实践研究4900字(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