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检测题_第1页
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检测题_第2页
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检测题_第3页
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检测题_第4页
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检测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检测题学校: _姓名: _班级: _ 考号:_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0分,共4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冠者(g u a n)长号(h a o) B.秉烛(b 1 ng )渗漉(I u )C.冥然(m i ng )异爨(cu a n)D.羽觞(sh a ng)婢女(b i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加之以师旅(侵略)比及三年(等到)如会同(古代诸侯相见和共同朝 见天子)冉有、公西华侍坐.(陪侍长者闲坐)冠者五六人(戴帽子的人)宗庙之事(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因之以饥馑(泛指荒年) 以俟君子(

2、品德学识高尚的人) A.B.C.4.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摄(夹)乎大国之间比(比较)及三年 B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何伤(妨害)乎 C吾与(赞成)点也宗庙会(诸侯相见)同 D其言不让(谦让)孰(谁)能为之大A率尔(shu a i)长乎尔(zh dn)为小相(xi ang)B饥馑(j 1 n)千乘 之国(sh eng)喟然(ku i)C鼓瑟(s e )以俟君子(s i )冠者(g u a n)D哂之(x i )浴乎沂(y i)铿尔(k e g)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比及三年(b 1)万籁有声(Iai)偃仰啸歌(y d n)垣墙周庭(yuan)风乎舞雩(y u)栏楯(d

3、 u n)呱呱而泣(gu)浴乎沂(y i)(D.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子路率尔而 对曰 而: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B.夫子哂 之 哂:带有否定意味的笑C.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此指为政的才能D.如会同,端章甫端章甫:端着章甫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居则曰(闲居,指平时在家的时候)摄乎大国之间(夹、迫近) B.夫之哂之(笑)加之以师旅(加到上) C.端章甫(端正)舍瑟而作(起)D.吾与点也(赞成)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子哂之哂:笑B.以俟君子 C.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撰写D.

4、吾与点也 8.下列各句中的“如”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如或知尔,则何如哉C.宗庙之事,如会同俟:等待与:赞成女口:假如B.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如:至于D.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至于如:或者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如会同,端章甫B.风乎舞雩,咏而归C.而木之性日以离矣D.且硕茂,早实以蕃10.下列加点字词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是(A.鼓瑟希,铿尔B.如会同,端章甫 C.风乎舞雩D.三子者出,曾皙后 11.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组是()风乎舞雩 何伤乎不吾知也冠者五六人则何以哉尔何如A./C./加之以师旅为国以礼B./D./12.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余

5、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居则曰:“不吾知也。”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C.异乎三子者之撰D.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13.下列句子中不是宾语前置句式的一项是()A.浴乎沂,风乎舞雩B.不吾知也C.则何以哉D.毋吾以也14.联系全文,下列哪些句子体现出了孔子的循循善诱A.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B.C.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15.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孔子提问时,曾皙鼓瑟正近尾声,他“铿” 生动地体现了曾皙洒脱而又知礼的形象。()吾与点也D.夫子哂之()的一声把瑟放下,站起来回答,B.曾皙的回答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他的志向,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 象。C.曾皙描绘的这幅理想蓝图

6、既符合儒家礼仪之邦的治国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 隐含的出世隐居的心态。D.听了曾皙的回答,孔子喟然长叹。这喟叹表现了孔子对曾皙志向的赞许,又 表现了孔子对那种理想境界的向往。16.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记叙了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可分为“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三个部分。B.子路和冉有都志在为政,不过是所治理的国家大小不同而已,而公西华的志 向是做一名“小相”,不想参与国家大政。C.选文语言简短凝练,却恰当地表现出人物的精神气质,“率尔”一词体现出 子路的自信率直,以及不谦虚的性格。D.选文对孔子的描绘着墨不多,却刻画出一个态度和蔼、思想明智、和学

7、生相 处融洽、对学生十分了解的形象。17.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居则曰:“不吾知也。”译:_(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译:_二、文思探究。诵读课文后,根据下图的提示,在空缺处填出相应内容。三、判断题(对的选“是”,错的选“否”)1“冠者五六人”一句中的“冠者”指成年男子。古代男子 帽的仪式叫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2“因之以饥馑”中的“因”的含义是因为。(3“侍坐”是论语中比较罕见的完整段落,生动地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 畅谈理想的情形。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求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 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来极其深刻的印象。(是 否)四、填空题1.论语是记录_ 言

8、行的一部_体的散文集,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 _ 家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章节简短、语言朴素,现在常用的成语、格言,有不少是从中继承而来的,试举20岁举行束发带 是否) 是否)子路.曾晳44有.公西华侍坐两例:_、_。五、语言表达(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在横线处补写一句总起句。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 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厚葬颜渊;又因为“礼”的需 要,孔子见南子,使子路感到很不高兴。孔子虽不喜欢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 尚往来,他仍想

9、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六、论语默写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_ O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O4、 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_, _ 。5、 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 _, _ 。6、 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_, _。7、 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是:_, _论语2013年2019高考名句默写辑录(2019全国

10、卷皿)论语子罕中,孔子用“ _ , _ 两句话阐明,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 的。(2019浙江卷)其身正,_(2019江苏卷)道之以德,(2019上海卷)士不可以不弘毅,(2018全国卷I)论语为政中“ _, 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2018浙江)不愤不启,_ 。_,则不复也。(2018江苏)浴乎沂,_ ,咏而归。(2017江苏卷)(2013广东)仁者不忧,智者不惑,(2017浙江卷)(2016江苏卷)饭疏食,饮水,_,于我如浮云。(2017山东卷)论语述而中将“君子”与“小人”的心态进行对比的两 句是:

11、“ ,_”(2015山东卷)论语记载的孔子言论中,用星辰作比喻,形象的表述“为疋:;其身不正,_,有耻且格。_ O,乐亦在其中矣。政以德”社会效果的句子是“ _(2015江苏卷)兴于诗,立于礼,(2015上海)(2015湖北)(2014山东)(2014广东)所谓不耻_ 者。(宋真德秀撰西山读书记)23.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2分)24.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3分)七、文言文阅读(共23小题,每小题4.0分,共92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 ”对曰:“善则善矣。虽 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

12、。”颜回退。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 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 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颜回对曰:“以政知之。 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_ 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登车执辔,御体正矣;步骤驰骋,朝 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 ”颜回曰:“臣闻 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作,马穷则佚。自古至今,未有穷其下而能 无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

13、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 也。岂足多哉!”(选自孔子家语颜回)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固:原来B.昔者帝舜巧于使民是:此,这D.岂足多哉德不孤,_人不知而不愠,_其为人也,发愤忘食, 子曰:“ _ ,?_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夫子循循然善诱人,_子曰:“道不同,_子曰:“志士仁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14浙江)(2013山东)(2013浙,欲罢不能。2324题。(5分)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论语学而)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_ 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

14、者立,而不耻;皆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宪问)巧:灵巧多:称赞)A.君子固有诬人也C.是以舜无佚民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勾践说于国人曰A.鲁定公问于颜回曰B.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C.善则善矣D.舜不穷其民力樊哙侧其盾以撞 3.下列对鲁定公由“不悦”转而为“悦”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B.颜回能公正地评价东野毕的驭术。C.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 下,

15、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B.颜回认为东野毕的驭马技能虽然比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 到尽善尽美的境地。C.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还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 的后果。D.鲁定公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 颜回的心理原因。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译:_(2)不识吾子奚以知之?译:_(3)自古至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译: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许允妇是阮卫尉女, 德如妹, 奇丑。交礼竟,无复入,家人深以为忧。 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 也。妇

16、云:“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 意,卿宜查之。” ”许云:“皆备。”妇曰: 允有惭色,遂相敬重。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收之。其妇出戒允曰:“明主 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臣之乡人, 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 其人,干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阮新妇自 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此则寡人之罪也裾停之。 许因谓曰:士有百行,君有几? 好德,何谓皆备?”许允为吏部郎,“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 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 “妇

17、有四德,卿有其几? ”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蚤 知尔耳!”门入欲藏其儿,妇曰:“无豫诸儿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 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又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 状对。卒免。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A.交礼竟允无复入竟:B.魏明帝遣虎贲收之收:C.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D.若才流及父及:赶得上2.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故当有意,卿宜查之如不称职,臣受其罪若才流及父,当收A.B.(选自世说新语贤媛)不正

18、确的一项是()结束 拘捕夺:夺取全部直接表现许允妇“聪慧”的一组是()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神色不变,曰:“蚤知尔耳!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C.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许允竟对其不A.许允妇是阮德如的妹妹,相貌奇丑,以致当婚礼结束后, 予理睬,后经别人劝说,方才回到洞房内。B.许允在洞房内责问其妻,却被其妻以“好色不好德”反驳。他哑口无 言,感到内心有愧,自此以后对妻非常敬重。C.许允做吏部郎官时, 因大量任用自己同乡做官引来嫌疑被皇帝拘捕。 后 经查实,用人称职没什么问题便将其释放。D.许允被杀后,门人惶恐,想藏匿许允的儿子。但被许允妇阻止,认为只 要

19、坦诚说话,坚决不过问朝廷之事即可免祸。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译:_ 初允被收,举家号哭。阮新妇自若,云:“勿忧,寻还。”译:_(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 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 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 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 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愠见曰: “君子亦有 穷乎?”孔子曰

20、: “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曰:“然。非与? ”孔子曰:“非也。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 ”子路曰: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予一以贯之。”“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 ”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为 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

21、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 容。赐,而志不远矣!”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 ”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 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 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救陈,军于城父B.所刺讥皆中诸侯之亘C.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D.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2.

22、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孔子被困陈蔡的窘况的一组是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从者病,莫能兴君子亦有穷乎弟子有愠心A.B.C.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国、蔡国的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孔子的心意,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 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己不利,就共同调发人手将孔子围困在野 外。B.孔子一行被困在野外时,粮食断绝,随从一一饿倒,生命危在旦夕。而 孔子临危不忘义,处变而不惊,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作了形象的注 解。C.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人家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能显示出君子的 修养。颜回的回答,做到审时知世而又笃信其道坚守操行

23、,正符合孔子“一以 贯之”的思想。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欣慰。D.孔子与三个弟子的对话,反映了人物各自的性格和行为特征。子路的小 心谨慎、讲求务实,子贡的坦诚直率、敢于质疑,颜回的信念坚定、能言善 辩,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译:_(2)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译:_军:驻军,驻扎。疾:弊病,弊端。使:让。病:忧虑,担心。( )不得行,绝粮答案】答案】答案】1.2.3.人4.5.6.服。答案】答案】答案】答案解析B【解析】B项,“栏楯”中的“楯”应读Shu n

24、。D【解析】D.哂sh缶。B【解析】师旅:侵略的军队;冠者:成年人,20岁以上的A【解析】D【解析】C【解析】比,等到。D项,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端: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礼服,这里作动词用,穿着礼7.【答案】8.【答案】9.【答案】10.【答案】A11.【答案】D【解析】为宾语前置句,为定语后置句,为介 词结构后置句12.【答案】13.【答案】14.【答案】15.【答案】以景抒情”的方法,描绘出了一幅春光明媚、惠风和畅的理想蓝图。16.【答案】B【解析】从全文来看,公西华也想参与国家大政,不过是讲得谦 虚一点罢了。17.【答案】(1)(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了解我呀。”(2)治理国家要

25、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解析】翻译时要注意特殊句式的调整。二、 文思探究。【答案】弟子言志区区小国愿为小相叹之与之三、判断题1是2否3是四、 填空题孔子 语录 儒家 温故知新 安贫乐道 见贤思齐 不耻下问 等等。五、 语言表达1.【答案】(示例)孔子对“礼”非常重视【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能力。 根据题干要求, 补写出一句话要能起到 总起作用。六、论语默写。1、 论语 不学则殆。2、 论语师焉。3、 论语 之,不知为不知。C【解析】C【解析】C【解析】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C如:或者。C项,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OC【解析】A【解析】CB

26、【解析】C项为介宾短语后置,其余三句均是宾语前置。A为状语后置句。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不妥,应是“用移情入景,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4、 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 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 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 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 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

27、远。7、 论语 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 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2013年2019高考名句默写辑录(2019全国卷皿)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019浙江卷)不令而行虽令不从(2019江苏卷)齐之以礼(2019上海卷)任重而道远(2018全国卷I)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018浙江)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2018江苏)风乎舞雩(2017江苏卷)(2017浙江卷)(2017山东卷)(2015山东卷)(2015江苏卷)(2015上海卷)(2015湖北卷)(2014山东卷)(2014广东卷)(2014浙江卷)(2013山东卷)(2013浙江

28、卷)(2013浙江卷)处贫难,处富易,这是孔子对人之常情的体认。处于贫穷时不仅要保持气节,更要安贫乐道;处于富 有时不仅要不骄横,更要谦逊好礼。七、文言文阅读1.【答案】(2013广东)勇者不惧(2016江苏卷)曲肱而枕之 不义而富且贵 君子坦荡荡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成于乐 必有邻 不亦君子乎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道不同,不相为谋。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23.颜子 恶衣恶食24. 贫穷而不抱怨是困难的,富有而不骄横是容易的,故小人长戚戚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一)孔子家语颜回B【解析】巧:善于。C【解析】连词,表让步,虽然/副词,

29、表判断,就是;A项,均是B项,均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均为代词,他D【解析】D项,颜回准确的预测不能成为定公“悦”的原因。C【解析】A项,是事实让鲁定公明白了自己的偏见。B项,造父的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2.【答案】 介词,向; 的。3.【答案】4.【答案】技能已达到尽善尽美,由“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可知。D项,孔子没有分析颜回的心理原因,而是认为颜回向来如此,不值得赞美。5.【答案】(1)鲁定公听说了这件事,离开座席站起来,急忙派人把颜回招 来。(2)不知道先生是凭什么知道这件事的呢?(3)从古到今,没有听说使他的臣民贫困而国家没有危险的啊。【解析】(1)“越席”“起”“促

30、驾”是翻译重点;(2)“识” “奚以”是 翻译重点;(3)“穷”“下”是翻译重点参考译文鲁定公问颜回说:“先生你也听说东野毕擅长驭马吗?”颜回回 答说:“擅长是擅长。虽然这样,他的马将来一定会逃走。”定公脸色不高 兴,对左右随从说:“君子原来也会有陷害别人的时候。”颜回退回过了三天,饲马人来陈述说:“东野毕的马逃走了,两匹骖马拉着两匹服 马进了马厩。”鲁定公听说了这件事,离开座席站起来,急忙派人把颜回招 来。颜回到了,定公说:“前两天我向先生你询问东野毕驭马,先生你说擅 长是擅长。但是他的马将来一定会逃走,不知道先生凭什么能够知道这件事 呢?”颜回回答说:“凭治理国家可以知道。从前舜帝擅长管理

31、百姓,造父擅 长驭马。舜不穷尽百姓的力,造父不穷尽马力。因此舜没有逃亡的百姓,造父 没有逃跑的马。现在东野毕驭马,登车执辔,正体端坐;急速驾驶,用尽朝 礼;经历危险到达远方,马力用尽了,然而还不停地苛求马。我凭这知道 的。”定公说: 望你再说一些。急了就会叛乱,没有危险的啊。是颜回, 就是这样。不值得去夸奖!(二)世说新语贤媛C【解析】夺:改变。B【解析】为桓范劝解许允的话;是许允回答皇帝的问话,为 是景王叮嘱钟会之语。D【解析】D项,“坚决不过问朝廷之事”错,因原文是“可少问朝(1)在各种好品行中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德,怎么能说全都(2)当初许允被捕时,全家人都吓得号哭起来,只有许允的妻

32、子神态自若,说:“不必担忧,许允不会有事,不久就会回来。”参考译文许允的妻子是阮卫尉的女儿,阮德如的妹妹,相貌无比丑陋。举行 交拜礼后,许允不想再进去,家里人为此忧心如焚。这时,正好许允来了客 人。新娘叫丫环去看客人是谁。丫环回来回答说:“是桓公子。”所说的桓公 子,就是桓范。新娘说:“不用担心,桓范一定会劝他回到洞房来。”桓果然 对许允说:“阮家把相貌最丑的女儿嫁给你。必然有其用意,你应当仔细观察 她。”许允于是重新回到洞房。见到新娘后,就立即往外走。新娘料定他这次 出去就没有再回来的道理,便拉住他的衣襟让他留下。许因此对她说:“女人 必须具备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你有其中几样?

33、”新娘说:“我 所欠缺的只“对,的确像先生你所说的那样。先生的话,意义很大啊,希 ”颜回说:“我听说,鸟急了就会乱咬,兽急了就会乱抓,人 马急了就会逃跑。从古到今,没有听说使他的臣民穷困而国家 ”定公很高兴,把这件事告诉孔子。孔子回答说:“他之所以1.【答案】2.【答案】自己辩解;3.【答案】事”。4.【答案】具备呢?是容貌。然而读书人应该有各种好品行,夫君又有几种呢?”许允 说:“全都具备。”新娘说:“在各种好品行中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 德,怎么能说全都具备呢?”许允面有愧色,从此就敬重她。许允在当吏部侍郎期间,起用了许多同乡为官,魏明帝派武士来拘捕他。临去的时候许允妇追出来嘱咐许允说:

34、“君主是贤明的,可以用分辨道理来争 取(他收回成命),不要用情感去哀求。”到了朝廷上,魏明帝审问他为什么要 起用那么多乡党,许允回答:“我只是在举尔所知罢了。我用的那些同 乡,都是我所了解的人。请陛下去查查这些人为官称职与否,如不称职。我甘 愿领受罪名。”后来一调查。许允的这些同乡都是称职的,于是就释放了他。 许允当时的衣服破了,明帝还下诏赐给他新衣。当初许允被捕时,全家人都吓 得号哭起来,只有许允的妻子神态自若,说:“不必担忧,许允不会有事,不 久就会回来。”还亲自煮米粥等着他。果然不出她所料,一会儿,许允就重新 回到了家里。许允后来被晋景王所杀。消息由家中门生传回来的时候,许允妇正在纺织

35、机前织布,但是她的神色一点都没有改变,说:“我已经料到这步了!”门生 打算把许允的孩子们藏起来,许允妇说:“现在还不关孩子们的事情,用不着 躲藏。”后来他们搬到许允的墓地上居住。晋景王派钟会去打探,要是孩子们 的才识比得上许允,就将他们抓回来。孩子们去问母亲怎么办,母亲说:“你 们虽然都很好,但是现在的才识还不是很多。只要和钟会坦诚说话,就不会有 什么值得忧虑的事情;当然也不要太哀痛,该停就停,也不要多问朝廷政 事。”孩子们听了母亲的话就去见钟会了。钟会回去把情况向晋景王做了汇 报,孩子们终于免除了灾祸。(三)史记?孔子世家1.【答案】C【解析】C项,使:假如,如果。2.【答案】C【解析】说陈蔡大夫派人围困孔子,还没有谈及“窘况”;说孔子遭围困却依然讲诵弦歌不断,表明他的乐观;只是子路的问话。3.【答案】D【解析】D项,“子路”和“子贡”位置颠倒了,应该是“子路 的坦诚直率、敢于质疑,子贡的小心谨慎、讲求务实”。4.【答案】(1)如今楚国是大国,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被楚国起用,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主事的大夫就危险了。(2)(如果)老师的学说不修明,这是我们的耻辱。老师的学说已经很修明却不 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