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周练12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5/02463789-e4e6-401a-853c-a9b002adc6fe/02463789-e4e6-401a-853c-a9b002adc6fe1.gif)
![高三语文周练12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5/02463789-e4e6-401a-853c-a9b002adc6fe/02463789-e4e6-401a-853c-a9b002adc6fe2.gif)
![高三语文周练12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5/02463789-e4e6-401a-853c-a9b002adc6fe/02463789-e4e6-401a-853c-a9b002adc6fe3.gif)
![高三语文周练12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5/02463789-e4e6-401a-853c-a9b002adc6fe/02463789-e4e6-401a-853c-a9b002adc6fe4.gif)
![高三语文周练12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5/02463789-e4e6-401a-853c-a9b002adc6fe/02463789-e4e6-401a-853c-a9b002adc6f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语文周练12选题人 朱小军 审核人 缪瑞琴一、选择题1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河西走廊在中国历史上_。这里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丝路西去的咽喉。这里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名胜古迹灿若星河。这里还留存着大量的石窟群,大小石窟_。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_,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A名噪一时 俯拾即是 激荡B大名鼎鼎 俯拾即是 交流C大名鼎鼎 星罗棋布 激荡D名噪一时 星罗棋布 交流答案 C解析 “大名鼎鼎”指名气很大,“名噪一时”指名声在一个时期广为传播。“星罗棋布”形容多而密集,“俯拾即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激荡”
2、指因受冲击而动荡,与后面的“积淀”联系更紧密;“交流”缺乏这样的语境。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要彻底根治“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仅仅寄希望于运动式的治理并不_,倡导交通文明,增强法律意识,完善道路设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学生中的各种越轨行为日益严重,乃至对同伴、亲友的生命_,连基本的出于人道的社会责任感都丧失殆尽所有这一切决不是危言耸听!21日上午,在四川省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走进眉山的活动现场,文物鉴定专家甘晓忙得_,几十名等候鉴定的市民将他围了个水泄不通。A理想 等闲视之 不亦乐乎B现实 等闲视之 不能自已C理想 漠然视之 不能自已
3、D现实 漠然视之 不亦乐乎答案 D解析 理想: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跟空想幻想不同);符合希望的,使人满意的。现实:客观存在的事物;合于客观情况。等闲视之:当作平常的人或事物看待。漠然视之:对人或事物不关心不在意。不能自已:不能抑制住自己的感情。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在常用作补语,表示达到极点。根据语境,D项最恰当。3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公司这一举措深受广大员工欢迎,所以其他公司纷纷效尤。B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学校图书管理存在严重问题,因而责令学校相关领导进行整改。C我们邀请您参加我们的毕业晚会,您如能光临,我们会感到莫
4、大荣幸。D您刚才说的话我有几处不明白,特来垂询。答案 C解析 A项“效尤”指明知别人的行为是错误的而照样去做。用于此处感情色彩不当,应改为“效仿”。B项“责令”指命令(某人或某机构)负责做成某事。用于上级对下级。应改为“恳请”。D项“垂询”为敬辞,称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询问。应改为“请教”。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字一撇一捺仅两笔,却不好写。一笔写权利,一笔写责任。每个人都有做人的权利,同时又肩负做人的责任,没有没权利的责任,也没有没责任的权利。_;_,_,_,_。人的双肩,一肩挑权利,一肩挑责任,从而走完人生旅程。只企盼人人为我,不意
5、愿我为人人坐享其成,依赖施舍,就会堕落为寄生虫只知道享受生活,不愿意创造生活不承担责任、不履行义务的人放弃自己权利的人,专看别人的眼色行事,专靠别人的脑袋思考,就会沦落为奴才A BC D答案 B解析 分析题目所给文段可知,语段主要讲的是人的一生肩负着权利和责任,横线处的内容应是从权利和责任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的。说的是放弃自己权利的人的情况,是讲不承担责任、不履行义务的人的情况,引出话题,具体阐述不承担责任、不履行义务的人的表现,其中是对的总结。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当一方将权力赋予另一方时,必须建立一种机制来_权力接受方能够按照权力授予方的意志行使权
6、力,对其决策和行动负责,这种机制就是问责。(2)模式引进_包括名称和节目模式,还包括节目制作流程的每一个细节,这就“强迫”中国电视制作从各个环节弥补不足,从作坊式走向工业化流水线。(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与永恒的时间和空间相比,人不过是_,我只是中国这个大家庭里一个小小的螺丝钉,但我愿做有价值的那一个。A保障 不只 九牛一毛B确保 不止 九牛一毛C确保 不只 沧海一粟D保障 不止 沧海一粟答案 C解析 确保:确实地保持或保证。保障: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1)句不存在“受侵犯和破坏”这层意思,应选“确保”。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不只:不但,不仅
7、,表递进。根据(2)句的“还”,应选用“不只”。九牛一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3)句侧重说人的渺小,应用“沧海一粟”。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10分)越调·寨儿令西湖秋夜张可久九里松,二高峰,破白云一声烟寺钟。花外嘶骢,柳下吟篷,笑语散西东。举头夜色濛濛,赏心归兴匆匆。青山衔好月,丹桂吐香风。中,人在广寒宫。(1)作者在写这首元曲时调动了哪些感官?请简要分析。(6分)答: (2)请简要赏析“青山衔好月,丹桂吐香风”两句。(4分)答: 答案 (1)调动了听觉、视觉、嗅觉等。写“一声烟寺钟”“嘶骢”“吟篷”“笑语”,调
8、动了听觉;写“松”“高峰”“白云”“花”“柳”“丹桂”“夜色濛濛”“青山衔好月”,调动了视觉;写“香风”,调动了嗅觉。(2)青山衔住了皎洁的月亮,朵朵丹桂吐出了阵阵馨香。这两句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西湖秋夜的景色。“衔”“吐”二字化静为动,动静结合,妙趣横生。这两句通过对静美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解析 (1)本题设置得比较新颖,题目要求对作者在写作时调动的感官加以分析说明。在解答此题时,需要对整首元曲逐句分析概括。不难得知,作者从听觉角度写了钟声等,从视觉角度写了青山、明月等,从嗅觉角度写了香风。(2)赏析诗句,要在准确把握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注意以下
9、几点:一是分析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如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等,明确表达技巧后,要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这种技巧是怎样运用的,有什么表达效果;二要注意把握诗句描写的景物或人物的特点;三要分析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等。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山原旷其盈视,_。(王勃滕王阁序)(2)_,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3)_,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4)_,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5)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6)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7)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8)辛苦遭逢起一经,_。(文天祥过零丁洋
10、)答案 (1)川泽纡其骇瞩 (2)满地黄花堆积 (3)惑而不从师 (4)风急天高猿啸哀 (5)谁家新燕啄春泥 (6)山岛竦峙三、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司成公家传明侯方域叔父司成公,讳恪,字若木。年二十四登第,不肯仕,更读书为诗赋。三岁而方相国从哲贤之,以为翰林院庶吉士,然立朝论议,终不肯苟同方相国。天启间,公为编修,而宦者魏忠贤窃政,日杀僇士大夫不附己者。公心重杨涟,而与缪昌期友。涟指忠贤二十四罪,条上之,天子不能用,反为忠贤所害,昌期亦坐死。寻有言忠贤二十四罪章者,故昌期趣公代具稿,忠贤大怒,坐曲室中,深念欲杀公。而其假子金吾将军田尔耕,顾素知公,进曰:“是人颇
11、以诗赋谬名公卿间,而能书米芾书,翁必无意曲赦之耶!”忠贤仰视罘罳,日影移晷,不语。良久,乃顾谓尔耕:“儿试为我招之!”尔耕退,诣公,话故旧,因佯言:“我之游魏翁者,欲为士大夫地也,非得已者。”公大悦,呼酒与饮,辄慷慨指当世事,尔耕默不得语。居数日,又诣公,则益为款言,伺公嬉笑饮酒酣,乃促膝附公耳言:“公且以杨、缪故,重得罪。我为公画计,某月日乃吾魏翁诞辰,公自为诗书之。”言未得竟,公大怒,推案起,酒羹覆尔耕衣上淋漓,尔耕低头渐恧,已而乃大发怒去。适南乐魏广微者,亦忠贤之假子也,以大学士掌贡举,而公为其下校官。广微心嗛公,公所荐取士郑友玄、宋玫,辄有意摧抑之,以语挟公。公力与争曰:“人生贵识大义
12、,恪岂恋旦夕一官,负天下贤才哉!”语侵广微。而忠贤里人子御史智铤,廉知之,乃力劾公,罢官。忠贤积前恨,更矫传上旨,夺所赐诰,而令公养马。公即日脱朝冠,自杖策出长安南门。公生平善为诗,每赋诗辄饮,而前后虑天下事,有不当意,则又感愤,日夜纵饮,久之积病,竟以卒,年四十三。天下皆以公有宰相器,深痛惜之。(有删改)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昌期亦坐死 坐:获罪B适南乐魏广微者 适:恰好C广微心嗛公 嗛:欺骗D辄有意摧抑之,以语挟公 挟:胁迫答案 C解析 嗛:怀恨,怨恨。7下列四组中,全都表现司成公为人正直,不愿依附权贵的一组是(3分)( )三岁而方相国从哲贤之 然立朝论
13、议,终不肯苟同方相国 呼酒与饮,辄慷慨指当世事 推案起,酒羹覆尔耕衣上淋漓 辄有意摧抑之,以语挟公 恪岂恋旦夕一官,负天下贤才哉A BC D答案 D解析 写司成公受到相国方从哲的赏识,写司成公与田尔耕喝酒很尽兴,写魏广微压制司成公所推荐的人才。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成公曾因相国方从哲的推荐而担任翰林院庶吉士一职,但是他在朝为官时发表意见,却不肯随便同意方相国的意见。B司成公内心器重杨涟,但遗憾的是对方不是他的朋友,而杨涟因指出魏忠贤的二十四条罪状并逐条向上陈述而得罪魏忠贤并遭其陷害。C田尔耕说司成公因杨涟和缪昌期而得罪了魏忠贤,并劝司成公趁魏忠贤生日
14、之际写诗送给对方,遭到司成公的拒绝。D司成公生平擅长写诗,每次写诗就喝酒,他心系国家大事,内心经常为此而愤愤不平,最终因放纵饮酒而致病,甚至因此而送命。答案 B解析 “遗憾的是对方不是他的朋友”错,原文说“公心重杨涟”,并不见得两人不是朋友。此项分析于文无据。9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居数日,又诣公,则益为款言。(3分)译文: (2)天下皆以公有宰相器,深痛惜之。(3分)译文: 答案 (1)过了几天,田尔耕又来拜访司成公,就又向他说些恳切的话。(2)天下人都认为司成公有宰相的才能,很为他痛惜。(4分)(3)是人颇以诗赋谬名公卿间,而能书米芾书,翁必无意曲赦之耶!译文:
15、 参考译文叔父司成公,名讳恪,字若木。二十四岁考中进士,不肯做官,继续读书,写诗赋。三年后,相国方从哲认为他有才能,让他担任翰林院庶吉士,但是他在朝为官发表意见,终究不肯随便同意方相国的意见。天启年间,司成公担任编修,宦官魏忠贤窃取政权,每天都杀死那些不依附他的官员。司成公心里器重杨涟,并且与缪昌期是朋友。杨涟指出魏忠贤的二十四条罪状,逐条向上陈述,天子没有听从,杨涟反而被魏忠贤陷害,缪昌期也获罪而被处死。不久有人说魏忠贤二十四条罪状的奏章,是以前缪昌期催促司成公代他准备的文稿,魏忠贤大怒,坐在密室中,很想要杀掉司成公。而他的义子金吾将军田尔耕,本来一向了解司成公,进言说:“这个人凭借诗赋在公
16、卿之间有些虚名,并且擅长写米芾的书法,您一定无意赦免他吧!”魏忠贤仰视屏风,日影移动,没有说话。过了好久,才回头对田尔耕说:“你试着替我把他招来!”田尔耕离开后,拜访司成公,谈论旧情,就假装说:“我同魏翁交往,是想为士大夫留下一席之地啊,不得已啊。”司成公非常高兴,叫人拿酒来和他一起喝,就慷慨激昂地谈起当世的事情,田尔耕沉默不语。过了几天,田尔耕又来拜访司成公,就又向他说些恳切的话。等到司成公嬉笑饮酒尽兴的时候,就靠近附着司成公的耳朵说:“您将要因为杨、缪的缘故,再次获罪。我替您考虑,某月某日是魏公的生日,您自己写诗记他的生日。”话还没说完,司成公大怒,推桌子站起来,酒菜泼在田尔耕的衣服上往下
17、直滴,田尔耕低下头感到惭愧,过了一会儿才大怒离开。恰好南乐魏广微也是魏忠贤的义子,凭借大学士的身份掌管贡举,而司成公是他的下属校官。魏广微心里怨恨司成公,司成公推荐录用读书人郑友玄、宋玫,魏广微就有意压制这些人,用话来胁迫司成公。司成公竭力与他争辩说:“人生贵在识大义,我难道贪恋一时的官位,而辜负天下有才能的人吗?”他的话冒犯了魏广微。而魏忠贤同乡人的儿子御史智铤,查访得知了这件事,就竭力弹劾司成公,司成公被罢免官职。魏忠贤累积之前的仇怨,又假传圣旨,夺去皇上所赐给司成公的封诰,并责令他养马。司成公当天脱下朝服官帽,自己拄杖走出长安南门。司成公生平擅长写诗,每次写诗就喝酒,而前后考虑天下大事,
18、有不称心的,则又感慨愤恨,日夜放纵饮酒,时间长了累积成病,竟然因此而死,享年四十三岁。天下人都认为司成公有宰相的才能,很为他痛惜。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守岁冯骥才一种昔时的年俗正在渐渐离开我们,就是守岁。 守岁是老一代人记忆最深刻的年俗之一,如今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城市人,最多是等到子午交时之际给亲朋好友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拜个年,然后上床入睡,完全没有守岁那种意愿、那种情怀、那种执着。 我已不记得自己哪年开始不再守岁了,却深刻记得守岁那时独有的感觉。每到腊月底就兴奋地叫着今年非要熬个通宵,一夜不睡。好像要做一件什么大事。父母笑呵呵说好呵,只要你自己不睡着就行,决没人强叫你睡。 记得守岁的
19、前半夜我总是斗志昂扬,充满信心。一是大脑亢奋,一是除夕的节目多:又要祭祖拜天地,又要全家吃长长的年夜饭,最关键的还是午夜时那一场有如万炮轰天的普天同庆的烟花炮竹。尽管二踢脚、雷子鞭、盒子炮大人们是决不叫我放的,但最后一个烟花金寿星顶上的药捻儿,却一定由我勇敢地上去点燃。火光闪烁中父母年轻的笑脸现在还清晰记得。 待到燃放鞭炮的高潮过后,才算真正进入了守岁的攻坚阶段。大人们通常是聊天,打牌,吃零食,过一阵子给供桌换一束香。这时时间就像牛皮筋一样拉得愈来愈长了;瞌睡虫开始在脑袋里喷撒烟雾。 无事可做加重了困倦感,大人们便对我说笑道:可千万不能睡呀。 我一边嘴硬,一边悄悄跑到卫生间用凉水洗脸,甚至独出
20、心裁地把肥皂水弄到眼睛里去。大人们说,用火柴棍儿把眼皮支起来吧。 年年的守岁我都不知道怎么结束的。但睁眼醒来一定是在床上,睡在暖暖的被窝里。枕边放着一个小小的装着压岁钱的红纸包,还有一个通红、锃亮、香喷喷的大苹果。这寓示平安的红苹果是大人年年夜里一准要摆在我枕边上的。一睁眼就看到平安。 我承认,在我的童年里,年年都是守岁的失败者,从来没有一次从长夜守到天明。 故而初一见到大人时,总不免有些尴尬,尤其是想到头一天信誓旦旦要“今夜决不睡”之类的话。当然,我也会留意大人们的样子,令我惊奇的是:他们怎么就能熬过那漫长一夜?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知道为什么守岁。可是守岁的道理并不简单。 后来我对守岁的理解
21、,缘自一个词“辞旧迎新”。而首先是“辞”字。 辞,是分手时打声招呼。 和谁打招呼,难道是对即将离去的一年吗? 古人对这一年缘何像对待一位友人?这一年仅仅是一段不再有用的时间吗? 那么,新的一年大把大把可供使用的时间呢?又是谁赐予我们的?是天地,是命运,还是生命本身?任何有生命的事物不都首先拥有时间吗? 可是,时间是种奇妙的东西。你什么也不做,它也在走;而且它过往不复,无法停住,所以古人说“黄金易得,韶光难留”。也许我们平时不曾感受时间的意义,但在这旧的一年将尽的、愈来愈少的时间里也就是坐在这儿守岁的时刻里,却十分具体又真切地感受到时光的有限与匆匆。它在一寸一寸地减少。在过去一岁中,不管幸运与不
22、幸,不管“喜从天降”还是留下无奈、委屈与错失它们都已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在它即将离我们而去时,我们便有些依依不舍。所以古人要“守”着它。 守岁其实是看守住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生命,表达着我们的生命情感。 是的,守岁这一夜非比寻常。它是“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因而,我们的古人便是一边辞旧,一边迎新。以“辞”告别旧岁,以“迎”笑容满面迎接生命新的一段时光的到来。新的一年是未知的,不免小心翼翼。古人过年要通宵点灯,为了不叫邪气暗中袭入;还将年画上所有形象都画上笑眼笑口,以寓吉祥。由于对未来的这种盛情,所以正月初一破晓“迎财神”的鞭炮更加欢腾。 于是,我们的年俗就这样完成了岁月的转换,以“辞”和“迎
23、”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以长长的守夜与天地一年一度地“天人合一”。 我们和洋人的文化真有些不同。洋人对新年只有狂欢,我们的心理似乎复杂得多,其情其意也深切得多。可是我们正在一点点离开这些。 这到底是因为农耕文明离我们愈来愈远,还是人类愈来愈强势,无须在乎大自然了? 守岁渐行渐远。当然,我们不必为守岁而勉强守岁。民俗是一种集体的心愿,没有强迫。我们虽然不必为守岁而勉强守岁,但如果有条件和精力来守岁,不妨体验一下这个节点的独特魅力,这也是对大自然和生命的一种敬畏。1倒数第二段中,“这到底是因为农耕文明离我们愈来愈远,还是人类愈来愈强势,无须在乎大自然了”。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知识点】本题考
24、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答案解析】(1)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对守岁等民俗渐行渐远的思考,作者认为有农耕文明愈来愈远离的客观原因,更有人类愈来愈不在乎大自然的主观原因。(2分)(2)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愈来愈不在乎大自然导致民俗渐行渐远的遗憾之情。(2分) 解析:第一句要解读内容,第二句解读情感。审要求明确答题指向的“理解含义”;审位置看语句出现在文中什么地方(开头、结尾、段首、段末);审手法语句有没有采用修辞手法;审关键词在这句话中,哪几个词最为关键,其含义是什么。要重点理解“农耕文明”为什么“离我们愈来愈远”,作者对此是怎样的一个态度
25、,作者认为导致这样的原因是什么。【思路点拨】文中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通常指传递重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对理解文意起重要作用的名言、引文,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全文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语句(即文眼),结构比较复杂的语句等。所谓句子的含意,它包括三层意义: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2文中作者写到了自己小时候守岁的经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分析综合)。【答案解析】(1)叙写生动,丰富了过去一家人执着守岁的画面,充实了文
26、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2分)(2)由儿时记忆中大人们通宵守岁引发思考,揭示守岁这一民俗蕴含的文化内涵,深化了主题。(2分) 解析:要抓准丰富内容和深化主题这两个关键词。审题目明确考查的语段和要求;审语段细品语段的内容;审关系本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位置,与上下段落的内在联系(内容上、结构上、表现的主旨上)。分析“作者写到了自己小时候守岁的经历”的作用,可以从对主题表达的作用、对结构的作用等方面组织答案。【思路点拨】回答本题,先要对阅读区间进行准确定位。要对语段或穿插性材料在文中的位置准确定位,因为位置不同,其结构作用就不同。再从三个角度去思考:内容本身所写。就是看该句段写了什么内容,对表现
27、主旨、抒发情感等有哪些作用。上下文关联。即这些句段与材料在上下文起到了什么样的关联作用。这是思考的主体部分。这时的答案应具体。如答“过渡”,必须写出由什么内容过渡到什么内容,“照应”是与哪些内容相照应。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3“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知道为什么守岁。可是守岁的道理并不简单。”结合文本,请概括分析“守岁”有什么深刻的道理。(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散文的形象及内涵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答案解析】(1)守岁是“辞旧迎新”,既告别旧岁,表达对即将过去的一年的依依不舍,又笑容满面、小心翼翼地迎接生命中崭新而又充满未知的一段时光的到来。(2分)(2)守岁
28、其实是看守住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生命,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之情。(2分)(3)守岁是以一种特殊的风俗完成岁月的转换,并与天地一年一度地“天人合一”。(2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散文的内涵。回答该题关键是从总体上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审题目明确鉴赏点,概括分析“守岁”有什么深刻的道理;审文章哪些属于体现“守岁”深刻的道理;审意图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言外之意是什么。【思路点拨】散文所表现的内涵有社会的、自然的意义,也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但最重要的是在阅读过程中有效地把握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内涵,尤其是情感内涵。对作品内涵进行挖掘,必须抓住两个方面:一是从整体上把握作品中的内容、思想与时代背景,二是把握作品中的词语的含义、语言技巧、表现手法等。在阅读中注意标志性词语,如那些表示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污水处理厂维护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机构风险防控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电影演员角色定制聘请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旅行社旅游文化展览承包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外汇贷款业务担保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合同担保与风险防范3篇
- 汽、柴油深度加氢催化剂项目融资渠道探索
- 二零二五年度葡萄酒年份酒年份酒鉴定技术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绿色生态葡萄园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书
- 二零二五年度2025年二手房买卖按揭合同范本专业检索
- 2025年度院感管理工作计划(后附表格版)
- 励志课件-如何做好本职工作
- 化肥销售工作计划
- 2024浙江华数广电网络股份限公司招聘精英18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社区警务规范考试题库
- 2025中考英语作文预测:19个热点话题及范文
- 第10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一)(讲义)(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2023版)解读 2
-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一):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 GB/T 30306-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处理滤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