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物理中考必考实验探究专题汇总(22个)实验一、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秒表【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当水温接近90c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实验现象】水沸腾时的现象:剧烈的汽化现象,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虽继续加热,它的温度不变。,口amn1-Bi水沸腾前水沸腾后3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4 .液体沸腾的条件:(1)温度达到沸点;(2)继续吸收热量。【实验补充】(1)液体沸
2、腾需要一定的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2)液体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沸腾后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3)液体的沸点还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高压锅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4)蒸发和沸腾的异同:化E异同点f蒸发沸腾不发生部位液体表向液体表向和内部同时发生同温度条件任何温度只在沸点时点剧烈程度缓慢剧烈相同点都属于汽化现象,都是吸热过程【考点方向】:1、水沸腾的条件:。2、由图像描点,水沸腾时特点:。3、开始加热到沸腾时间过长,改进:;4、石棉网作用:。5、酒精灯拿开后,沸腾继续,原因:6、水沸点98度,原因:。7、沸水降温至室温,温度变化特点:。8、若无论加热多长时间,
3、水都不能沸腾,原因:。9、安装装置时顺序:。10、水沸腾前,;水沸腾时,11、烧杯的纸盖上留有两个小孔,穿过温度计的那个孔作用:。另外一个孔的作用是;若不留小孔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温度计带孔硬纸放石棉国酒精灯福建)【经典例题】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七90301086420099999:(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为C。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由图可知本实验中水的沸点为C。(3)实验中发现温度计上部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形成的。(4)撤去酒精灯后,水仍能继续
4、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练习1:(2018南京)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下表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中(a)处应填的内容是(a)温度/C90929496989898(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C.沸腾过程中(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热。(3)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后,发现水在高温时散热快,低温时散热慢。查阅资料,同一燃气灶不同火力加热的耗气量还有如下信息:火力人小水的质量m/kg水的初温t0/C水的末温t/C消耗的燃气V/m3大火4.026.050.00.0453中火4.026.050.00.0278综合分析可知:从节能的角度,用燃气灶烧开水的策略为(填字母)A.
5、先中火后大火B.先大火后中火C.一直用大火D.一直用中火练习2:(2018苏州)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用到的器材如下:铁架台、烧杯、温度计、秒表、硬纸板、石棉网等。困甲禺已曲丙(1)组装器材时如何确定铁圈(石棉网)的高度?。(2)实验时用温度计测出不同时刻水的温度,并记录在如表中,其中第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示数为C。时间/min01234567温度/C80848896989)898(3)某时刻观察到烧杯中出现图乙所示的现象,表明水沸腾。(4)请在图丙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5)小明回家后发现妈妈正在炖汤,汤沸腾后妈妈将火调小,汤仍在沸腾。小明又把火调得更
6、小,这时虽还在加热,汤却不沸腾了你觉得不沸腾的原因是练习3:(2018德州)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强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C(2)当水温接近90c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小强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如图丙中图。(选填"A”或"B”)(选填“可行”或“不(4)小强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可行”)。实验二、探究不同物体吸热能力的实验【实验目的】:比较不同物质的吸
7、热能力【实验器材】:相同的酒精灯2个、烧杯(80ml、分别盛60g的水和食用油)2个、温度计2支、铁架台2个、石棉网2个、火柴、机械停表【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在两个铁架台的底座上各放一个规格相同的酒精灯,调好铁圈的高度,将石棉网放在铁圈上。将盛有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的烧杯分别放在石棉网上。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挂在铁架台的支架上,并将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读出此时水和食用油的初温度,填入表中。点燃酒精灯,同时对水和食用油加热,加热时间均为6分钟,停止加热前分别读出水和食用油的末温度,填入表中。物质种类质里/g初温/C末温/0C升高的温度/幻加热时间/min水602045256食用油60206848
8、6【实验结论】: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的温度升高的较大。【考点方向】:1、实验方法:2、实验液体的选择:3、选择相同的热源目的是:4、使用电加热器代替酒精灯的好处:5、实验中不断搅拌的目的:6、描述物体吸热能力的物理量是:7、结论:8、做哪些实验还能用的此实验器材?答:【经典例题】:例题:(2018?枣庄)某班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O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热(1)在图甲中除了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量的多少是通过来判断的。(2)实验中第1、2两个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组别液体质里/g初温/C末温/C加热时间/min1水2002
9、54013.5煤油20025406.52水200254012煤油20025405.5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1、2两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发现:(3)图乙是第1组同学绘制的“吸收热量一时间”和“温度一时间”图象,能正确描述该实验真实情况的图象是(选填序号)。(4)使质量相同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但第1小组的加热时间明显偏长,其原因可能是tn丙(5)这两组同学对图甲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的试管放在同一个烧杯中用水加热,如图丙所示,而不是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练习1: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海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了实验,(1)实验器
10、材:水、食用油、电加热器、温度计、天平、烧杯.(2)在两容器内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选用相同规格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在每秒钟吸收的相同.这里应用的科学方法是.(3)如表是实验记录数据:物质次数质里m/kg升高的温度t/C加热的时间t/min水10.110220.2104食用油30.110140.210250.2204 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有关。 分析第4、5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有关.(4)在水还没有到达沸点之前,通电相同的时间,食用油升高的温
11、度比水高,说明的吸热能力强.(5)老师说还有一种方法可以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不同,你认为是:练习2:如图是探究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图,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在两容器内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两个相(1)用电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的目的是:.(2)要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加热的时间长.(3)本实验将“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转化为通过比较来实现,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4)坐标图中能反映食用油的图象是(选填“甲”或“乙”)练习3: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中,所使用的实验器材有: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秒表、等质量的液体甲和乙,装置如图所示
12、.(1)在此实验中除了控制装置相同外,还控制甲乙液体的相同.实验中用表示甲乙液体吸热的多少;(2)实验中选用规格相同的两个电加热器的目的是.(3)“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有两种方法:可以“比较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温度所吸收热量的多少”.吸热的(填多或少)吸热能力强.(4)若给同时给甲乙液体加热1min后停止加热,两种液体都未沸腾,最终液体乙的温度高一些.此时甲乙液体吸收的热量(填相同或不同)说明液体吸热能力强.实验三、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目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试验器材】:平面镜1个。激光笔1个,带刻度的硬纸光屏1个,水槽一个,支架1对,夹子1个。【实验步骤】:按要求组装器材。将平面镜水
13、平放置,然后把一块标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用激光笔射出一束激光,用笔记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并在刻度光屏上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记录在表格中。重复实验两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测几组入射角和发射角,并将有关数据填入下表。将光屏向前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整理器材。【实验记录】:次数入射角i反射角r123【实验结论】1、在反射现象中,在同一平面内;2、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入射角。【实验补充】1、以法线ON为轴,将硬纸板的B面向后旋转,这时在B面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证明三线共面;通过比较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关系可以证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对称,并且对称
14、还意味着分居法线两侧。2、反射定律是用来确定反射光线位置的,对应每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而言,反射光线是唯一的。3、如果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入射角为0o,反射角为0°,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重合。【考点方向】:光的反射定律是:共面”、两侧“、等角“、何逆”。1、显示光路:光屏表面粗糙,可以通过显示光的传播径迹,操作时要求入射光线要贴着光屏入射;也可以通过等手段显示光路。2、验证共面:光屏可折转的作用是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将光屏折转后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这说明-3、探究等角:要改变入射角(或入射光线的方向)多次测量,注意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光线与法线的
15、夹角,不是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4、光路可逆:。5、如果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如何操作?6、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7、理想模型法:-8、量角器的作用:。9、从纸板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原因是:-10、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并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经典例题】:例题:(2018南宁)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10OF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B上可看到光线沿出光线EO和OF的轨迹,则EO与垂直镜面的直线ON的夹角i是.(填入射角”或反射角”)(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
16、小,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序号/i/r130°30°245°45°350°50°分析数据可得:反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八射角:当入射角变大时,光线OF(填远离”或靠近”直线ON.(3)以直线ON为轴线.把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B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F,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4)实验中,从教室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粗糙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填镜面反射练习1:(2018?!建)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ABCD是白色硬
17、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甲实验次数123456入射角60°50°40°30°20°0°反射角60°50°40°60°20°0°(1)实验时,将光屏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11光,如图甲: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2)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上表,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错了,这组数据是第次实验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的夹角当成反射角。练习2:(2018叫
18、鲁木齐)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硬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ON转动。(1)如图甲,当硬纸板在同一平面上,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方向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当入射光EO向ON靠近的过程中,发现反射光OF(选填靠近”或远离”)ON.为了精确探究反射规律,除了图中的器材,还需要刻度尺、和。(2)如图乙,保持左侧纸板和入射光的位置不变,将右侧纸板绕ON转动,此时在右侧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由此可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结论。练习3:(2018杭州)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金进行如图所示
19、的实验。(1)当入射角为40。时,反射角为。(2)小金将纸板F绕垂直于镜面ON向后转动,在纸板F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请分析原因:。(3)若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实验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2【实验器材】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一块玻璃板、一个光屏、火柴、刻度尺【实验步骤】:将玻璃板垂直置于桌面,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的蜡烛的像。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移到蜡烛的位置,观察其像的大小有无变
20、化。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数据】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物体与玻璃的距离(cm)像与玻璃的品巨离(cm)物像连线与镜面的关系实像或虚像M1M2M3【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1 .像和物大小;2 .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3 .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4 .平面镜所成像是像。【考点方向】:1 .镜面的选择与放置:用薄的茶色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由于玻璃板的前后表面均能反射成像,为了减小两个像之间的干扰,玻璃板要薄一些较好。放置时玻璃板要和纸面垂直否则玻璃板后的蜡烛无法与像完全重合。2 .像的位置与大小: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13在玻璃板后寻找蜡
21、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前侧从不同角度观察,同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1)镜前蜡烛点燃,;镜后蜡烛不点燃,。(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在镜前反射光线所在的区域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像,在镜后无法观察到物体的像,二即“镜前观察,镜后成像”。3 .多次测量探求规律:要分析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就要改变物距并用刻度尺多次测量记录像距和物距,比较得出像距等于物距的结论,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使用有刻度的方格名氏,。4 .虚像的理解和应用:。5 .像的亮度:。可以在较暗的环境中观察蜡烛的像;若用棋子或圆斑小人代替蜡烛时,若像不清晰,可以用激光灯照亮棋子或小人,一6 .评估:
22、(1)像无法和蜡烛重合,可能是因为。(2)分析像距与物距关系时,一组数据太少2。7 .结论:平面镜成像时,。【经典例题】:例题:(2018循云港)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我们一般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既能看见物体的像,也能透过玻璃板看见另一侧的物体,便于确定物体像的位置但在实验中,由于玻璃板前后两个面都能成像,并且玻璃板的厚度对研究成像规律也有影响。聪明的小明利用生活中梳洗用的两块小镜子(该平面镜的前表面为反射面)也完成了实验,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甲乙丙(1)如图甲所示,将两块平面镜分开一定距离固定于不锈钢框架上,将铅笔A放在平面镜前,可以看见铅笔通过平面镜成上下两段不完整的像(
23、选填“虚”或“实”),此像虽然不完整,但比玻璃板成像要。(2)小明用与铅笔A完全一样的铅笔B找到了铅笔A像的位置,他具体的操作是:。(3)为了消除平面镜厚度对物距和像距测量的影响,小明用图乙的方法测出了物距和像距,图丙为图乙的14简化图,图丙中表示像距(选填“BLJ或"BC")练习1:(2018聊城)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多次实验。(1)实验过程中蜡烛B(选填“需要”或
24、“不需要”)点燃。(2)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3)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填“A”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这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练习2:(2018江苏淮安)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实验时应选较(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应在玻璃板(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3)当棋子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
25、大小15(4)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像。(5)用木板紧贴在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面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选填“能”或“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练习3:(2018贵阳)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用到了如下器材:白纸、玻璃板、完全甲乙请完成下列各实验步骤的填空:(1)如图甲所示将白纸铺于水平桌面上,再把玻璃板竖直置于白纸上,即保证玻璃板与白纸是相互的,并在白纸上记录下玻璃板所在位置。(2)将物块a竖直置于玻璃板前的白纸上,记录下物块底部所在的位置CD如图乙所示。此时,在一定光线条件下,便可透过观察到物块a正立的像,接下来,小明将物块b放在玻璃板后
26、移动,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了_。(3)小明记录下物块b底部所在的位置C,D,,取出白纸并沿玻璃板底部所在的直线对折后,用一枚细针沿线段CD扎数个眼,打开白纸,发现线段C,D,上也布满了针眼。结合步骤(2)的结论分析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关系。(4)为了得到具有普遍性的结论,以乙图的视角来看,小明将物块a绕C点顺时针旋转至乙图虚线所示的位置后,为了再次确定像的位置,物块b应绕C,点(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并记录下位置。实验五、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目的】:观察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16【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实验步骤】共轴调节,把蜡烛、凸透镜、光屏
27、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u.2f,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测量像距和物距。把蜡烛移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2f,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测量像距和物距。把蜡烛再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f>uaf,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测量像距和物距。把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移动光屏,看是否能够成像把蜡烛
28、移动到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还能看到烛焰的像吗?表格:透镜焦距f=cm,距与焦距的关系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实虚大小正倒u>2fu=2f2f>u>f17u=fu<f【实验结论】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2f倒立缩小实像f<v<2f照相机f<u<2f倒立放大实像v>2f幻灯机u<f正立放大虚象小考虑放大镜【考点方向】: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利用平行光源或太阳光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实验室提供的凸透镜的焦距有5cm、10cm和30cm,我们所选的透镜最好在10cm20cm之间,太大或太小都不方便
29、)。2、操作过程中,应固定好蜡烛、凸透镜,然后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为止,读出物距与像距的大小。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也找不到物体的像。此时应去掉光屏,透过凸透镜观察火焰的成像情况。4、光屏上没有像原因:。5、若像成在光屏左上角,可将蜡烛左上移;透镜右下移。6、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大致在是:-实验时发现蜡烛的像呈在光屏的上半部分,要想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心,该如何操作:7、燃烧的蜡烛不断变短,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使像呈在光屏中央,应该将【经典例题】例题:(2018欲州)小明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如下:18jj口甲(1)实验前,
30、fl1?同FHHE点A-ARCD乙丙丁让平行光束垂直镜面射入倒扣的烧杯中(如图甲),从烟雾中可以观察到凸透镜对光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凸透镜与光屏中心在上。(3)当装置如图乙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是倒立的、的实像,那么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填序号)A.26cmB.16cmC.6cm(选填“往下移”、“不变”或(4)实验中蜡烛在原来的位置越烧越短,则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往上移”)练习1:(2018源州)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5)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图丙)放在离凸透镜6cm的地方,我们能看到的清晰的像是图
31、丁中的(请(1)组装调整实验器材时,要使烛焰和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2)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若烛焰在凸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3)接下来,保持烛焰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一个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则所成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4)如果要估测题(3)中凸透镜的焦距,可以让烛焰距离凸透镜,此时像距就近似等于焦距。(1)光屏;(2)A(3)小;(4)足够远19【解析】(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2)由题意可知凸透镜焦距f=20cm,物
32、距u=30cm,满足fvu2f,因此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A;(3)换用一个焦距略小一些的凸透镜进行实验,物距相对增大,则物远像近像小;(4)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因此如果要估测题(3)中凸透镜的焦距,可以让烛焰距离凸透镜足够远,此时像距就近似等于焦距。练习2:(2018南京)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1)图中光屏上呈一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2)图中固定蜡烛位置不变,将透镜移到60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3)图中固定
33、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选填“能”或“不能”,下同)承接到像,把光屏放在蜡烛的左侧,移动光屏承接到像。(4)图中将一个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练习3:(2018滨州)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前面学过,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放大的实像;物体离放大镜比较近,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据此小明提出的问题是: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20有什么关系?(2)如图甲,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
34、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cni(3)小明所用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若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刻度50cm位置处不变,把蜡烛放在刻度10cm处,利用此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4)如图丙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成实像时物距逐渐减小,像距逐渐.当u>2f时,物体移动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当f<u<2f时,物体移动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实验六、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实验原理】:p=m/
35、v【实验器材】:量筒、天平、待测物体或液体、细线、水、烧杯等【固体的密度】:固体的质量可直接用天平称得,外形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通过“排水法”来测定,然后,根据密度定义求得密度。【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测出的水的体积把石块放入量筒中,测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算出石块的体积v=wvi;P利用公式7算出石块的密度。【液体的密度】:(1)先测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2)然后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体,并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3)再称出容器与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两者之差就是量筒内液体的质量,(4)再用密度公式求出液体的密度。21【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将
36、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的一部分,记下体积V;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t,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m-m2;利用公式7.吊算出盐水的密度。【考点方向】:体积的测量量筒: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1)量筒上的单位一般是ml,1ml=1cm(2)量筒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选:选择量程与分度值适当的量筒;放: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测:若量筒内的液体内有气泡,可轻轻摇动,让气泡释放出来;读: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中部相平,即要与凸液面(如水银)的顶部或凹液面的底部(如水)相平。天平的使用1、使用天平时,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估测物体质量;再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为什么?2、调节天平时
37、应先将。3、称量过程中要用二4、读数=祛码+游码5、如果祛码缺了一块,所测物体质量比实际质量。6、使用量筒时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7、。8、观察时视线要与在同一水平线上。【经典例题】:例题:(2018沈锡)小明想测量一枚生鸡蛋的密度,他的方案是:先使鸡蛋在盐水中悬浮,然后测出盐水的密度p盐水,贝Up鸡蛋=p盐水.(1)小明使鸡蛋在盐水中悬浮的操作步骤如下:a;22步骤一:将鸡蛋放入空烧杯,慢慢加水,浸没沉在杯底鸡蛋,如图步骤二:向水中加盐,用玻璃棒慢慢搅拌,使鸡蛋逐渐上浮,直至漂浮在盐水面上,如图b;步骤三:用胶头滴管滴加水,用玻璃棒慢慢搅拌,使漂浮的鸡蛋逐渐下沉,直至悬浮在盐水中,如图c.HHH
38、abc甲对上述实验中鸡蛋所受浮力大小的分析,正确的是A.步骤一中鸡蛋所受的浮力始终不变B.鸡蛋处于图c状态时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C.鸡蛋处于图a状态时所受浮力比图b状态时大D.鸡蛋从图b状态变为图c状态的过程中,所受浮力增大(2)小明取来天平、量筒和小烧杯,测量图c烧杯中盐水的密度.他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如图乙,此时应,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天平调节好后,测量步骤如下L90*3020纪E-=三_=_一|_|=-一工|二23步骤一:如图丙,在小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步骤二:如图丁,把小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步骤三:测出小烧杯
39、和杯中剩余盐水的质量m=38.8g;则m1=g,V=cm3,小明所测盐水的密度p盐水=kg/m3;若小明没有对图乙的天平进行调节,就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测量,则测得的盐水密度(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练习1:(2018?隹安)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甲乙丙(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所加祛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天平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m为go(3)没有量筒,用下列两种方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方案一:如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
40、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已为152.4go向烧杯内缓缓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为165.2g。万案一: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to如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弱。(4)根据方案一测量结果计算出小石块密度p=kg/m3,测出的小石块密度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或“偏小”)。(5)你认为根据哪一
41、种方案测量结果计算出的小石块密度更精确?答:,理由是O练习2:(2018彷云港)现有一形状不规则的金属块,小明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烧杯、水,测出了金属块的密度。(1)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24用细线系住金属块,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重力。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为p=(已知水的密度为p水)。(2)实验反思:在实验中,要使测力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变化,金属块的体积应该(选填“大一些”或“小一些”)。练习3:(2018林圳)“测量橙汁的密度”实验甲Z为了测量结果更准确,下列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用字母表示)A.计算橙汁的密度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C.烧杯中盛适量的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D.调节
42、天平平衡E.将烧杯中的橙汁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橙汁的体积测量橙汁和烧杯总质量时,祛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总质量为go不用量筒,只需添加一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也可以完成该实验。实验步骤如下:a.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b.向一个烧杯倒入适量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c.向另一个烧杯中倒入与橙汁等深度的水(如图乙),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2;d.橙汁的密度p橙汁=(水的密度用p水表示)实验七、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实验目的】:25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张硬纸板、细
43、绳、剪刀等。(b)(a)旋转探究当物体处于静止时,两个力的关系;探究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两个力的关系如图a所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直线,这二力才能平衡。如图b、c所示,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物体上,这二力才能平衡。【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1.大小相等(等大)2.方向相反(反向)【考点方向】:1、在探究究二力平衡问题时,什么因素影响实验结果?答:2、你认为右图哪个实验更合理?答:26甲乙3、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4、实验中如何改变拉力的大小?在.5、定滑轮有什么作用:答:6、
44、如何探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答:。7、如何探究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答:8、实验结论:二力平衡条件:-9、实验方法:10、选择静止状态的原因:。11、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经典例题】:例题: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9(1)小华将系在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上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
45、华下一步的操作是:(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都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27A.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D.小卡片容易扭转(5)利用图丙装置(选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练习1:(2017扬州)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由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图甲(2)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和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
46、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3)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对实验的影响。(4)如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卡片的重力(远小于/小于/远大于)钩码的拉力,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练习2:(2017益阳)如图所示,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设计的实验装置。长滑板放在紧靠竖直墙壁的水平实验桌上,弹簧测力计左端通过细绳连接金属物块P,右端固定在墙上。在水平外力F的
47、作用下,将长滑板从物块P的底下水平向左抽出。方案一:保持物块P对长滑板的压力不变,更换不同材料的长滑板,重复多次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28如表1;方案二:保持长滑板的材料不变,在物块P的上表面增减祛码,重复多次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2。根据以上数据回答以下问题:树抖探贼-金属物块P对黄满板的压力大小3)13151719弹簧测力计的示效3.94.55.15.7*表I长滑板、P材料木块-金属金属金属皮革金属撞股-金属弹黄泄.力计的示教小)3.23639(1)弹簧测力计对物块P的拉力大小等于物块P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理由是,(2)表1中当使用木块与金属做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物块P所受到
48、的滑动摩擦力为N;(3)分析表1、表2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到的结论是;(4)在现实的生产与生活中,许多摩擦对我们是有用的,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试例举一个增大有用摩擦的实例,并说明是通过采取什么措施来增大摩擦的:。练习3:(2017哈尔滨)实验小组要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重力相同,摩擦力忽略不计.(1)如图甲装置,当左右两端同时各挂两个钩码时,小车静止,此时F1、F2的方向,大小;当左右两端同时取下一个钩码时,如图乙,小车仍静止,此时F3F4;当右端再挂上一个钩码时,如图丙,小车将做变速运动,此时F5F6.(2)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情况,这样做可以探
49、究什么问题?(3)对比甲、乙、丙三次实验,当小车静止时,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如何?还能看出小车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怎样?29实验八、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在本实验中,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多个,所以实验探究过程中我们要用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时,要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不变,而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保持压力等因素不变。【实验原理】:二力平衡;通过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使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即二力平衡,从而间接测出摩擦力的大小。(转换法)【提
50、出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可能有,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实验器材】:木块、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两块、祛码。【实验步骤】:用弹簧测力计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在木块上面放一个祛码,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摩擦力。换用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的长木板,保持木块上的祛码不变,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摩擦力。【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30【实验补充】1 .因为弹簧测力计本身有重量,为了保证水平拉力,牵引木块时,;使木块在水平面上
5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关键是拉力要均匀,集中注意力盯住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一直拉到底,在指针不颤动时读数。2.实验拓展:验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与接触面积有关”。方法:把木块侧放,改变和木板的接触面积,保持对木板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中没有“接触面积”,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大小”无关,而是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考点方向】:1、本实验体现两个物理研究方法:和。2、实验中出现误差:3、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4、结论:。该研究采用了
52、5、转换法应用:6、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经典例题】例题:(2018乐山)在学习摩擦力时,小强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他通过做如图所示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31实验次序接触面压力弹簧测力计的读数1木板面4N0.6N2木板面6N0.9N3毛巾面6N3Na.如图甲,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的滑动摩擦力;b.如图乙,在木块上加一祛码,从而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测出此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c.如图丙,在木板上铺上毛巾,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保持木块上的祛码不变,测出此情况下
53、的滑动摩擦力.(1)以上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在第1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为0.5N,若拉力增大到2N时,木块做加速运动时,滑动摩擦力为N.(2)比较第1、2次实验得出结论:(3)比较第2、3次实验得出结论:(4)如图丁所示,小强还利用以上器材来研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他水平拉动木板向右加速运动的过程中,木块相对地面保持静止,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方向是.练习1:(2018淮安)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利用长木板、毛巾、木块、祛码及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木板表面乙(1)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应使其做运32有关;比较(选填“大”或“小”)的。同(b)”或“(c)”)类型的鞋。动。图甲中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理财协议书
- 全面创新科技布局
- 墙体保温板采购合同(2篇)
- 2024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法律顾问服务合同2篇
- 2024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 2024年高速路改造工程:贵黄高速房屋拆迁补偿合同
- 车辆定点维修合同书协议范本模板
- 纯人工劳务分包合同
- 19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27故事二则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2024年公安机关理论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基础题)
- 2024年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
- 202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设题特点及备考策略
- 暖通工程合同
- 生产型企业规章管理制度(3篇)
- 钢结构之楼承板施工方案流程
- 2024年营销部工作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2篇)
- ISO 56001-2024《创新管理体系-要求》专业解读与应用实践指导材料之3:4组织环境-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雷泽佳编制-2025B0)
- 2024-2030年中国管道检测工程行业前景分析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 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 考级代理合同范文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