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_第1页
《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_第2页
《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_第3页
《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_第4页
《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第一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一、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运用系统分析研究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基本规律及其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提高管理人员分析、解释、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1、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基本规律2、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工作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工作行为-完成组织赋予的工作任务的行为)的基本规律。3、研究方法是系统分析、研究方法。现代组织是一种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即组织是一个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完成系统,其中包括目标价值系统、组织结构系统、心理社

2、会系统、技术系统和管理系统等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从而构成一个整合的系统。电视连续剧亮剑。4、研究的目的是提高管理人员分析、解释、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达到)组织的既定目标。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1、个体:重点运用普通心理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分析、研究、解释组织中个体的行为规律及其后面的心理活动规律,研究对个体工作行为与绩效产生影响的个体因素和影响方式(个性、动机、态度、信仰、价值观等)。个性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对人的行为模式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影响。电影黑砲事件的故事,电视连续剧最后诊断故事。2、群体: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分析研究工作群体的

3、行为规律及其背后的心理活动规律,研究群体中的成员如何相互影响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群体的工作绩效,研究影响群体工作绩效的群体内外因素及影响方式,以便使群体成员一起紧密合作并产生较高的工作效率和生产率。阿西实验。3、组织:运用社会学理论研究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将重点放在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影响组织行为和组织效率的方式和影响度,并研究其他影响因素对组织行为和组织效率的影响方式和影响度。三、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1、跨学科性(综合性):多学科综合研究2、层次性:个体、群体、组织三个层次3、权变性:随机制宜性,理论体系不断发展4、科学性:特定的研究对象,具有自身独立的研究内容体系,科学的研究方法(

4、定量分析方法特别是统计分析方法,多因素综合分析,实验方法)5、适用性(应用性):理论、方法、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际应用价值。6、系统性:具有自身独立的研究内容体系,与管理学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密切联系。与组织行为研究对象的系统性有密切关系。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历史沿革一、   组织行为学产生的实践背景1、科学管理实践,1911年出版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10月1912年2月,泰勒在美国国会特别调查委员会接受质询。2、工业心理学研究3、霍桑实验研究4、其他相关实践性研究二、组织行为学产生的理论背景1、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1879年,德国

5、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从哲学中脱胎出来,成为一门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科学。2、工业心理学的产生:1892,胡戈·蒙斯特伯格在哈佛大学创立了第一个工业心理学实验室,为工业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912年,心理学与经济生活(德文),1913年被翻译成英文,书名改为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最最适合的人:研究工作对人的要求,寻求最适合从事他们所要做的工作的心理品质的人。辨识具有最适合从事其所做工作心理品质的人。最最适合的工作:在什么样的“心理条件”下才能从每一个人那里获得最大的、最令人满意的产量和效率。寻求确定在什么样的心理条件(环境)下才能使

6、每个工人达到最大的、最令人满意的工作效率最最理想的效果:研究对人的需要施加符合企业利益的影响的必要性。研究对人的需求施加一定的影响的必要性,调整其心理品质,寻求工作与人的心理品质的最佳结合。最最适合的人辨识具有最适合从事其所做工作心理品质的人最最适合的工作寻求确定在什么样的心理条件(环境)下才能使每个工人达到最大的、最令人满意的工作效率。最最理想的效果研究对人的需求施加一定的影响的必要性,调整其心理品质,寻求工作与人的心理品质的最佳结合。3、社会学与工业发展4、霍桑实验和“社会人”假设5、需要层次理论:1943年6、群体动力理论:1947年7、社会测量学:7、行为科学的产生8、管理心理学195

7、8年,莱维特9、组织心理学,1960年代初期,莱维特为心理学年鉴所撰写的文章中所用。10、组织行为学,1960年代中期图示表示组织行为学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其“管理以人为本”这一现代管理基本观念的演变过程。 工业革命所导致的工业发展 科学管理理论与实践 工业心理学                         

8、         社会学理论的发展 霍桑实验研究、社会人假设、人群关系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群体动力学、社会测量学 科学统一运动与科学综合思潮的影响 行为学科产生 管理心理学 组织心理学 组织行为学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相关学科与研究方法 一、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相关学科(组织行为学理论的理论来源)1、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类个体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2、社会心理学:研究在人与人互动条件下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3、工程心理学:

9、研究人与机器系统、信息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一般规律。4、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性行为基本规律的科学。研究影响人类行为的社会因素,如群体、组织结构、人际互动、家庭,社会阶层、权力、冲突、沟通等5、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研究人类文化现象及其特征、规律的科学。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的过程,研究人类文化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分析比较各民族、各地区、各群体、各社区文化的异同,研究各种文化现象的结构、功能和象征,研究个人与文化或社会的关系等。6、政治学:研究政治环境中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规律。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指导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2、研究设计研

10、究设计的内容: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协变量假设因果关系相关性效度信度普遍性3、研究方法观察法:观察法是指通过感官或者仪器按行为发生的顺序进行系统观察、记录并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分为自然观察法与实验室观察法。访谈法:是指研究者通过面对面的谈话,以口头沟通方式直接了解被研究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的研究方法。访谈法分为有组织的访谈和无组织的访谈。调查法(问卷法):调查法是指通过针对某种心理品质、心理特征、心理状态或者行为特征(倾向)或者行为影响因素,运用内容明确的调查表或者调查问卷,让被研究者根据个人情况自行选择回答,再据此分析、研究被调查者心理品质、心理特征、心理状态或者行为特征(倾向)或者行为影响

11、因素的方法。做问卷调查:您的自尊水平如何?测量(验)法:是指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表或者精密的测量仪器对被研究者的有关心理品质或者行为特征进行测量、分析的方法。(如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验,罗夏墨痕测验,艾森克人格测验)实验法:指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下精确操纵自变量从而考察因变量如何因其而变化,进而研究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方法。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个案研究:指对个体、群体、或者组织以各种方法收集各方面可能的资料以供分析的方法。    第二章教学内容第二章 个体行为差异第一节 个性一、个性的概念及其特点1、2、3、二、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一)个性形成与发展的理论

12、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个性形成与发展理论儿童早期在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中国古语“三岁定八岁,八岁定终身”。人的个性成长与发展终止于中年期。2、艾里克森的个性形成与发展理论艾里克森的个性形成与发展理论关于个性发展阶段的观点阶 段年 龄面临的个性发展危机个性品质、特点解决危机成功解决危机失败婴儿期出生1岁信任与不信任基本的信任感不信任、恐惧幼儿前期13岁自主与羞怯、怀疑自主、自我控制疑惑、自我怀疑幼儿后期45岁疑惑创造性、勇敢、目的性自责、无价值感学龄期611岁勤奋与自卑勤奋自卑青春期1220岁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自我认识充分角色混乱成人初期2030岁亲密与孤独

13、合群、爱孤僻中年期3065岁创造性与停滞继续成长、关心他人失望、自私自利晚年期65岁以上完善与绝望完善绝望、停滞、无意义感、无价值感青春期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阶段。3、阿吉里斯的“成熟不成熟”个性发展理论 (二)影响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因素1、遗传因素2、个体生理因素3、家庭的影响4、学校教育的影响5、环境、社会实践的对个性形成与发展的作用三、个性心理特征(一)气质1、气质的概念和特点概念: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个体典型的、稳定的且不以活动的目的、内容为转移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性特征。特点:“天赋性”气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先天决定的,因其与

14、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及特点密切相关。稳定性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有同样的表现,也即在极其不同的情况下都会在个体身上以同一种方式表现出来,而不依赖于活动的内容、目的、动机。可变性2、气质的结构气质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结构,由个体多种心理活动特征交错综合在一起。感受性:人对外界刺激的感觉(觉察)能力。耐受性:人在经受外界刺激作用时表现在时间和强度上的耐受程度。指向性:个体在经受外界刺激时做出反应的方向和强度。反应灵敏性:指心理反应的速度和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行为可塑性:人依据外界事物变化情况而改变自身适应性行为的可塑程度。如,个体对环境变化适应的难易程度。情绪兴奋性:情绪兴奋性强度和情绪向外表露的强度。外

15、倾性和内倾性:个体在经受外界刺激时做出反应(动作反映、言语反应、情绪反应)倾向于个体外部还是内部。3、气质的类型:(1)生物形态学气质类型理论克瑞奇米尔的体型气质类型学说谢尔顿的体型气质类型学说(2)古川竹二的血型气质类型学说(3)希波克拉底的气质类型学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粘液、黄胆、黑胆、血液。粘液生欲大脑、黄胆生于胃、黑胆生于肝、血液生于心脏。根据人体内四种体液中某种体液所占比例的不同,希波克拉底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种多血质(由四种体液组成的混合体液中血液占优势)、胆汁质(由四种体液组成的混合体液中黄胆汁占优势)、粘液质(由四种体液组成的混合体液中粘液占优势)、抑郁质(由

16、四种体液组成的混合体液中黑胆汁优势)。气质类型行为特征胆汁质热情、积极、生气勃勃、表里如一、刚强、好冲动、易感情用事、坚毅果敢、明显外倾、情绪兴奋性强、抑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动作迅速多血质动作敏捷、灵活好动、兴趣广泛多边、情感丰富且变化迅速、具有可塑性和外倾向性、情绪兴奋性高而且外露、反应速度快而且灵活、思维灵活、粗枝大叶、喜交往但不深刻粘液质沉着、寡言少语、谨慎冷静、心宽体胖、稳重、踏实、情绪兴奋性弱、注意稳定但难于转移、内倾明显、反应速度快而且稳定抑郁质行动迟缓、孤僻、情绪体验深刻而且持久、情绪不易外露、严重内倾、反应速度慢、具有刻板性、不灵活、生活中遇到波折容易产生沉重感情、善

17、于察觉别人行动中的细微变化、多疑、感情脆弱(4)男女双性化气质桑德拉·贝姆(1974年、1977年、1979年)设计一项心理测验,测定个体是否具有男女双性化气质。男女双性化气质指个体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4、气质的职业适应性气质只能影响人的智力活动的方式,不能预先决定人的智力发展和成就高低。气质不能决定个体行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气质对于个体对其所从事的职业的适应性具有影响。(二)性格1、性格的概念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与品质的总和。2、性格的特点完整性稳定性可变性3、性格的类型性格的机能类型论心理类型论  荣格

18、的心理类型论关于性格类型划分的观点                                               &

19、#160;         机能               定势思维情感感觉直觉内倾不关心外界价值,强烈渴望自己个人的内心世界,以主观观念决定自己的思想,实际判断能力缺乏,社会适应性差,智力水平高,感情冷淡,独断,偏执,容易被人误解,感情压抑。情感沉着、稳定,向内部发泄,高深莫测,有思想,感觉过于敏感,常常孩子般地令人难以理解,对别人的意见和情感漠不关心,无情绪流露,思维压抑

20、。属于为情境所决定的人,被动、安静,艺术性强,不能深入事物内部,不关心人类的事业,只顾身旁刚发生的事情,直觉压抑。不关心外界事物,脱离实际,多幻想,神秘而不可思议,观点新颖但稀奇古怪,好冥思苦想,很少为人理解,但其自身并不为此烦恼,以个体内部经验指导生活,感觉压抑外倾尊重客观条件和伦理、法则,按固定规则行事,不感情用事,客观而且冷静,积极思考问题,武断,感情压抑。极易感情冲动,对事物作出评价时,往往感情用事,凭主观判断、衡量外界事物的价值,尊重权威和传统,寻求与外界的和谐,爱交际,思维压抑。做任何事情都以具体事物为出发点,依据感觉估量生活、事物的价值,遇事不加考虑,随波逐流,善于应付现实,寻求

21、享乐,无忧无虑,社会适应性强,不断追求新异感觉经验,直觉压抑。做决定不是根据事实,而是凭预感,以主观态度探求各种现象,不接受过去的经验,只是憧憬未来,容易悲观失望,不能长时间地坚持某一观点,易改变主意,富余创造性,感觉压抑。4、性格的结构(1)性格结构要素性格的态度特征: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劳动与工作、对自己的态度。性格的意志特征:意志是个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关联的心理过程。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勇敢性格情绪特征:情绪强度方面的性格特征、情绪稳定性方面的性格特征、情绪活动的持久性方面的性格特征、主导心境方面的性格特征(情绪对人的身心稳定而且

22、持久的影响即形成心境状态。心境状态在不同人身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主导心境。) 性格的理智特征表现在感知方面的性格理智特征、表现在记忆方面的性格理智特征、表现在思维方面的性格理智特征、表现在想象力方面的性格理智特征(2)性格结构的动力性性格各个特征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制约性格随着人的活动的多样性而表现出多变性性格的可塑性5、性格的意义性格的自我陶冶意义性格对社会的意义性格的实践意义(三)能力1、能力的概念符合(某种)活动要求并使个体顺利完成之所必须具备的(直接的)基本心理特征(的总和)。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与联系区别:能力作为心理能量保留下来知识是人类社会

23、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科学概括,技能是在理论活动或者实践活动中运用的基本动作方式。它是由人们在长期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起来的。个人通过社会交往过程和受教育过程掌握人类现存的知识和技能,并形成自己的知识(技能)系统。知识和技能虽然都具有概括性,但是它们和能力概括化的性质与迁移程度是不同的。联系: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前提。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个体对知识、技能掌握的难易、速度和程度,也影响着对知识、技能的运用。个体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会促进能力的提高。3、能力的分类(1)一般能力: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是进行各种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它是有效掌握知识、技能和顺利完成活动所必不可少的

24、心理条件和品质。包括:观察力,思维力,创造想象、再造想象、记忆力(保持和回忆过去经历的能力)、算数能力(快速而准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言语理解能力(理解读到和听到的内容以及词汇之间关系的能力)、知觉速度(迅速而准确地辨认视觉上异同的能力)、归纳推理能力(鉴定一个问题的逻辑后果,并解决这一问题的能力)、演绎推理能力(运用逻辑评估一项争论价值的能力)、空间视知觉能力(当物体的空间位置变化时,能想象出物体形状的能力)。(2)特殊能力: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有机结合成的能力。任何一种专业活动都要求与该专业内容相符合的几种能力的结合。(3)体质能力在要求大量信息加工的复杂工作中心理能力起着

25、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那些技能要求少而规范化程度较高的工作(活动)而言,体质能力对于成功、有效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9种基本的体质能力力量因素:动态能力:在一段时间内重复或者持续运用肌肉力量的能力。驱干能力:运用驱干部肌肉(尤其是腹部肌肉)以达到一定肌肉强度的能力。静态能力:产生阻止外部物体力量的能力。爆发力: 在一项或者一系列爆发活动中产生最大能量的能力。灵活性因素:广度灵活性:尽可能远地移动躯干和背部肌肉的能力。动态灵活性:进行快速、重复的关节活动的能力。其他因素:躯体协调性:躯体不同部分进行同时活动时相互协调的能力。平衡性:受到外力威胁时,依然保持躯体平衡的能力。耐 

26、力:当需要延长努力时间时,保持最高持续性的能力。情绪智力: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换句话说,情绪智力是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情绪智力是理解、控制和利用情绪的能力相关的。4、能力的形成与发展(1)   能力形成的条件:智力、知识和技能、实践的中介条件。(2)   影响能力形成的因素:遗传因素、神经系统的天赋特性、家庭环境5、非智力因素与创造性活动(1)人格因素对创造风格的影响(2)人格因素直接参与创造活动并影响着它顺利进行(四)人格特质

27、用以描述个体行为的持久而稳定的特点,个体在不同情境下均表现出这些特点。(可观察的、长时间存在的行为模式。)16种人格特质(卡特尔)5维度模型(大五模型)这些特质与组织成员的工作绩效具有高相关性。外倾性:描述个体善于社交、善于言谈、武断自信方面的人格维度。(特征:合群的、对人友好的、健谈的、坚定自信的、爱交际的)随和性:描述个体随和、合作而且信任方面的人格维度。(特征:合作的、热心的、关心人的、好脾气的、谦恭的、值得信赖的)责任心:描述个体责任感、可靠性、持久性、成就倾向方面的人格维度。(特征:可依赖的、努力的、有组织的、自律的、坚持不懈的、有责任感的)情绪稳定性:描述个体平和、热情、安全(积极

28、方面)及紧张、焦虑、失望和不安全(消极方面)的人格维度。(特征:平静的、安全的、高兴的、不忧虑的)经验的开放性:描述个体幻想、聪慧及艺术的敏感性方面的人格维度。(特征:好奇的、智慧的、有创造性的、有教养的、有艺术细胞的、灵活的、有想象力的)对组织中的行为存在显著影响并对员工行为具有预测与解释能力的人格特质:控制点:外控者认为自己是命运的主宰,内控者认为自己被命运的操纵并认为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均是运气和机遇的作用。马基雅维里主义:高马基雅维里主义的个体重视绩效,保持情感的距离,相信结果能替手段辩护,“只要行得通,就采用它”是马基雅维里主义者一贯的思想准则。自尊:人们喜爱或者不喜爱自己的程度各有不

29、同,这一特质被称为自尊。自我监控:个体根据外部情境因素而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冒险倾向:个体接受或者回避风险的倾向性。a型人格:总是不断驱使自己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干最多的事情,并对阻碍自己努力的其他人或者事进行攻击。在北美文化环境中,这种人格特质受到高度推崇。  第三章教学内容 第三章 对人认知 个体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一个人的知觉与客观现实可能差距很大。它并不必定如此,但却常常如此。知觉对于组织中人的行为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人的行为是以他们对现实的知觉为基础的,而不是以现实本身为基础的。这个世界是人们知觉到的世界,而不是

30、真实的世界,但这对行为十分重要。知觉是理解组织行为的重要认知过程。知觉是对情境的唯一解释而不是准确的记录。简而言之,知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认知过程,是对世界进行的一种不同于现实的独特描绘。应用于组织行为中的员工知觉,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过滤器。由于知觉在很大程度上是习得的,而人们的习得经验又是不同的,因此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独特的过滤器和过滤机制,同样的情境/刺激可能产生非常不同的行为和反应。 第一节  知 觉一、知觉1、知觉的概念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个体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以感觉(个体大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作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综合。知

31、觉是按照一定的方式来整合个别的感觉信息,形成一定的结构,并根据个体的经验来解释由感觉提供的信息,从而赋予事物一定的意义、价值和作用。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例如,有一个事物,我们通过视觉器官感到它具有圆圆的形状、红红的颜色;通过嗅觉器官感到它特有的芳香气味;通过手的触摸感到它硬中带软;通过口腔品尝到它的甜中略带微酸的味道,于是,我们把这个事物反映成苹果。这就是知觉。知觉和感觉一样,都是当前的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在头脑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直观形象的反映。客观事物一旦离开我们感觉器官所及的范围,对这个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知觉也就停止了。但是,知觉又

32、和感觉不同,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大量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后形成的有机整体。知觉是对客观对象概念化的过程。我们的知觉之所以能对客观事物作整体反映,是因为:一、客观事物本身就是由许多个别属性组成的有机整体,二、我们的大脑皮层联合区具有对来自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分析的机能。每个人考察世界、看待事物的方式是不同的。对于客观环境的考察被知觉(perception)所过滤。每个人采用各自的独特方法来观察、组织和解释事物。组织中每个成员出于各种原因而对工作环境有不同看法,而且倾向于根据自己的知觉来采取行动。这导

33、致选择性知觉(selective  perception)的过程,即倾向于只注意工作环境中的那些与自己的期望相一致或强化自己的期望的方面。管理者必须学会预见员工的知觉差异,对他们区别对待。2、知觉的特性: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的部分、不同的属性组成的。当它们对人发生作用的时候,是分别作用或者先后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但人的知觉并不是孤立地反映这些部分、属性,而是把它们结合成有机的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刺激物的性质、特点和知觉主体的经验是影响知觉整体性的两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刺激物的关键部分、强的部分在知觉的整体性中起着决定作用。有些物理化学强度很弱的因素,因与人的生活实践密切

34、关系,也会成为很强的刺激成分。恒常性当知觉的对象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了的时候,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视觉的恒常性表现得特别明显。例如,一个人站在离我们不同的距离上,他在我们视网膜上的空间大小是不同的,但是我们总是把他知觉为一个同样大小的人。一个圆盘,无论如何倾斜旋转,而事实上所看到的可能是椭圆、甚至线段,我们都会当它是圆盘。在强光下煤块反射的光量远远大于暗处粉笔所反射的光量,但这不妨碍我们感觉煤块的颜色比粉笔深。知觉的恒常性还普遍存在于其他各类知觉中,例如同一支乐曲,尽管演奏的人不同,使用的乐器也不一样,我们总是把它知觉成同一支乐曲。知觉的恒常性是因为客观事物

35、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和特征,而我们对这些事物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无数次的经验校正了来自每个感受器的不完全的甚至歪曲的信息。如果我们知觉的是一个全新的对象,而且周围没有熟悉的事物可以作参照,那么我们决不会有关于这个事物的知觉恒常性。 选择性客观事物是丰富多彩的。在每一时刻里,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刺激也是非常多的,但人不可能对同时作用于他的刺激全都清楚地感知到,也不可能对所有的刺激都做出相应的反应。在同一时刻里,他总是对少数刺激知觉得格外清楚,而对其余的刺激知觉得比较模糊。这种特性被称为知觉的选择性。知觉得特别清楚的部分称为知觉的对象,知觉的比较模糊的部分称为知觉的背景。知觉中对象和背景的关系并不是固

36、定不变的。它依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经常转换。如图,当我们把黑色作为背景时,就可以看到一个白色的花瓶,如果背景是白色,则看到两个黑色侧面人像。除非恍惚使知觉选择中心模糊,我们不能够同时既看到一个白色花瓶,又看到两个黑色侧面人像。在知觉过程中,强度大的、对比明显的刺激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在空间上接近、连续,形状上相似的刺激也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刺激的多维变化比单维变化更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此外,凡是于人的需要、愿望、任务及以往经验联系密切的刺激,都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知觉选择性的影响因素:强度:外部刺激越强烈,越可能被知觉到。大小:客体越大,它越可能被

37、知觉到。对比:突出于背景之中或者并非人们所期望的外部刺激会引起注意而被知觉到。重复:重复的外部刺激会比单个刺激受到注意而被知觉到。运动:人们对自己视觉领域中的运动物体比对静止物体会投入更多的注意。新异性和熟悉性:无论新异的还是熟悉的外部情境都可能引起注意。熟悉情境中的新客体与事件或新异情境中的熟悉客体和事件将容易被知觉到。文化可能对知觉解释有显著影响。     理解性人在感知当前的事物时,总是借助于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们,并用词把它们标志出来。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比如听一首歌,如果是您会唱的,才放一个片段就会知道是那首歌,并知道后面的旋律是什么。对歌曲的熟

38、悉程度决定了您能知觉出那首歌所需的片段的长短。但这片段不能够无限地小,总有一个合理限度。也就是说要有充分的判断依据。经验是最重要的,有经验的心理学家可以从一个人的眼神、动作、言语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知觉的理解性会受到情绪、意向、价值观和定势等等的影响。 在知觉信息不足或复杂情况下,知觉的理解性需要语言的提示和思维的帮助。一块象小狗的石头,也许开始您会看不出来,但如果有人提醒,就会越看越象。很多旅游风景也是如此。知觉的理解性使人的知觉更为深刻、精确和迅速。3、影响知觉的因素情境因素:时间,工作环境,社会环境知觉者因素:态度,动机,兴趣,经验,期望知觉对象因素:新奇,运动,声音,大小,背景,临近

39、 第二节 社会知觉一、社会知觉的概念:个体对社会刺激物的知觉。社会知觉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二、社会知觉的特性社会知觉遵循知觉这一认知过程的一般规律性。选择性在社会知觉过程中,与知觉主体的动机、态度、情感、经验等方面具有密切联系的那些社会刺激物(对象)能够引起知觉主体的注意,成为社会知觉对象。投射性在对于一定社会刺激物的社会知觉结果中,往往投射着知觉主体的动机、态度、情感和经验。协调性(讲授归因理论时强调)许多社会刺激物相互之间有着内在联系,知觉主体对这类对象的知觉态度往往是相互协调的,这种特性往往使社会知觉结果能够形成一定的结果。3、社会知觉的类型对人知觉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

40、知觉,进而获得的对其动机、情感、意图、个性特点等内在心理活动特点与状态的认识。受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和知觉者的态度、价值观等的影响。人际知觉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知觉。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们总是处于各种人际关系之中,因此,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何?他人之间的关系又如何,这些问题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经常予以观察和分析的问题。人际知觉的主要特点是人际知觉过程中明显地加入了情感因素。角色知觉对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知觉。包括三个部分:其八妇女节一,对某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知与判断。其二,对有关角色行为的社会标准(角色规范)的认知。其三,关于角色扮演是否适当的认知与判断。自我知觉个体对自己的心理、

41、行为状态的知觉。自我知觉的对象是个体自身的需要、动机、态度、情感等心理状态以及个性特点,也包括自己的言谈、举止、表情等方面的行为状态。自我知觉以个体的有关知觉组织为基础,受个体自己的经验、情绪、个性等心理因素的制约。因此,自我知觉的结果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又具有以人为镜的性质,他人的看法、态度和行为往往成为自我知觉的客观参照,因而,自我表现知觉的结果又必然具有客观性。准确的自我知觉,有助于个体的社会适应(个体为适应社会环境而改变自己行为习惯或者态度的过程)和心理、行为素质的良好发展。 第三节 社会印象 一、社会印象的概念留在个体记忆中的作为认知客体的社会刺激物

42、的形象。一般是对人、对由人构成的群体、组织和社会的印象。社会印象在本质上是对人的面貌和特点即人的个性品质和特征的反映,他比社会知觉更接近人的内在的东西。二、社会印象的基本特征间接性社会印象是在社会知觉基础上形成的。它一方面以社会知觉为基础,对知觉对象进行加工;另一方面又在知觉对象、认知客体不在眼前,在离开客体的情况下,浮现出来的客体像。社会印象是一种间接的心理成像过程,是在社会刺激物离开个体感官后,在事后留下的个体记忆痕迹的一种组合。综合性社会印象是对社会知觉像的综合,综合像远远超过一个一个具体知觉像的一般加和。社会印象的形成过程有联想和想象两个心理过程参与。联想将记忆中的各种知觉像联系起来,

43、想象则在已有经验总体的基础上建立符合主体需要的有意义的符号群即价值群,对社会知觉进行改造,重新组合知觉材料。在这一重新组合的过程中,不排除有偏见、虚幻等因素的干扰,因此,社会印象可能是更接近对象真实的,也可能是偏向荒谬的。比如:“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    中国人的想象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鲁迅而已集·小杂感。固执性社会印象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不容易被理性说服。“红头发”另类青年怎么可能见义勇为。3、社会印象形成的主要社会影响因素第一印象:知

44、觉对象第一次给知觉者留下的印象。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所具备的定势效应有很大的稳定性,一个人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就像深刻的烙印,很难改变。阿希实验证实了第一印象的存在(简单介绍阿希实验)。印象形成是知觉者对作为知觉对象的个体的所有个性特征要素进行综合的结果,其中有一种要素是左右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最早出现的知觉对象的中心个性特征决定了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专有名词,它是认识主体对第一次获得有关认识客体的不完全信息,通过直觉判断作用的整体判估。具体到大学生就业来说,就是指用人单位对第一次获得的有关毕业生的不完全信息,通过分析,在头脑中对毕业生形成一个总体感觉。即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第一

45、印象。晕轮效应:以知觉对象的某一种特征,如智力、社会活动能力或者外貌等为基础,而形成对知觉对象的总体印象时,我们就受到了晕轮效应的影响。晕轮效应是指在人际互动中形成的一种夸大了的社会影响和盲目的心理倾向,把对方的形象看得好得不得了,就像佛像背后的光圈始终闪闪发光,观察者为之倾倒。凯利所进行的实验证明,在社会印象的形成过程中存在有明显的个人主观推断作用,由一种特点推断出其它特点,认为有一种好的特点,其它的所有特点都是好的,或者相反。这种个人主观推断,在社会影响过程中具有泛化、扩张和定势的作用。晕轮效应实际上就是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扩张和定势的结果,由于晕轮效应,一个人的优点一旦变为光环被夸大,其

46、缺点也就隐退到光环的背后视而不见了。晕轮效应并不是随意发生的。研究表明在下面这些情况下晕轮效应最可能出现:当被知觉的特质在行为界定上十分模糊;当这些特质隐含着道德意义时;当知觉者根据自己有限的经历来判断这些特质时。刻板印象社会心理学中用来表示社会认知偏向性和凝固性的概念。刻板印象是用陈规旧习去套用人像、群像和社会像。罗宾斯认为:当根据某人所在的团体知觉为基础判断某人时,我们使用的社会知觉捷径称为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的问题之一是它们十分普遍,尽管事实上它们可能毫无真实性或者完全不相关。这种普遍性仅仅意味着人们在对一个群体虚假的前提基础上,形成了共同的不正确的知觉。首因效应最先出现的知觉对象的中心个

47、性特点所具有的机能效果称为首因效应。首因效应能够改变后续刺激物的意义。近因效应(a·s·luchins) 卢琴斯1957年提出,1958年和1960年的连续实验中证实了这种社会知觉过程存在的心理效应)近因效应是指最新出现的关于知觉对象的刺激物对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加重印象和价值效应印象形成受到社会知觉主体的价值体系的影响。基于主体价值选择(取向)和价值评判所形成的社会印象,被赋予了某种意义。有某种重要性的印象称为加重印象。社会知觉主体的价值体系对印象形成的影响称为价值效应。对比效应在社会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近接触的其他人及其特点,常常影响对知觉对象印象的形成。 第

48、四节 归因理论一、归因的概念认知主体对认知客体的某种属性或者倾向的推论和判断。具体而言,所谓归因是指认知主体将认知客体某种属性或者倾向归于其他属性或者倾向,并建立其间逻辑联系的认知过程。这里的属性包括(认知客体的)动机、目的、态度、价值、经验、能力和所处环境等所有可用于认知主体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认知客体的个性品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二、归因理论关于认知客体的某种行为与其动机、目的、价值取向等属性或倾向之间逻辑结合的理论。是研究人们如何从主观上将某种行为表现与其相应的其他内在的和外在的属性或者倾向逻辑地结合起来的理论。三、具有代表性的归因理论海德的朴素心理学归因理论用日常语言和思维中

49、特有的合乎逻辑的根据(理由)去说明某种行为。两种人际需要:与他人认知协调,与他人行为一致海德认为:人与人之间能够在认知上取得协调的理解关系和在行为上取得协调的控制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两种关系和两种需要。为了满足这两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就必须有遇见能力,能够比较正确地遇见到他人在一定的环境中将会怎样行动,这样才能确定自己应该怎样做。为此,认知主体必须善于找出他人行为中的因果关系。恒常性原则:假如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都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一旦那个原因不存在时,那个结果也不出现,我们则可以将那个结果归因于那个原因。打折扣原则:(凯利)某一特定原因在产生特殊结果中的作用,假如有其他似

50、是而非(模糊不清的)原因也存在的话,在将该特殊结果归因于这一特定原因时应该打折扣。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凯利(kelley)提出了三维归因理论。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凯利(kelley)提出了三维归因理论。凯利主要关心人们究竟利用哪些信息进行归因分析。当知觉者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并能够观察结果和它的可能的候选原因之间的协变关系,人们习惯于使用三维归因模型。根据凯利的观点,人们在进行特定社会行为(包括工作行为)进行归因分析时,可供选择的原因不外呼三类:活动者个人方面的原因,心境、态度、个性;环境方面的原因,知觉对象方面的特点;环境原因 &#

51、160;                                                  &

52、#160;             和刺激归因。究竟选择哪一种因素作为行为原因则主要以来于三种信息:一致性信息(普遍性信息),看一看行为者的行为和多数人的行为是否一致,高:刺激归因,低:个人归因。区别性信息(差异性),看一看行为者只是对当前的刺激对象产生了这种行为,还是对许多不同的对象都产生了同样的行为,即个体的行为在另一种情况下是否也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高:刺激归因,低:个人归因。连贯性信息,看一看行为者对当前的刺激对象是否一贯地都产生同样的行为,高:刺激归因,

53、低:环境归因。维纳的成果失败归因理论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weiner)提出了关于成功失败的归因理论。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weiner)提出了关于成功失败的归因理论。个人行为的成功和失败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但对于个人行为成功失败的归因的正确性或者真实性对个体的后续行为或者重复行为有重要影响。因此,正确的、真实的行为成功和失败归因分析对于组织行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四、归因风格一般将一个人所具有的独特的归因认知方式以及因此所产生的特有的归因倾向称为这个人的归因风格。归因风格的研究试图将个人的人格(个性)特征和他的归因认知过程融合在一起,系统地探索二者

54、之间的关系。两个典型事例性别角色于归因风格男性:成功归因于自己的技能、能力,失败归因于自己对任务不熟悉。成败都在于个人,男性的性别角色不能被作为逃避责任的托词。女性:归因依赖于任务的性质。女性任务成功,不明显。女性任务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技能、技巧、能力男性任务成功与失败均归因于外部因素,成功归因于运气好,失败归因于对任务不熟悉。 从其他人的观点:(其他人(观察者)对知觉者行为的归因倾向)男性结论于前述一致女性结论:女性任务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技能、技巧、能力。男性任务失败,归因于性别角色。算了,她是女人。男性任务成功:归因于个人的优越个性品质、特点(其他女性所不具有的一些男性品质上)女

55、性任务成功归因于她所具有的其他女性所不具有的优越的个性品质和特点。女性的性别角色成为逃避责任的托词。   心理学-感觉   感觉:是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合称为“五大感觉”。感觉适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因刺激过久而变为迟钝;二是因刺激缺乏而为敏锐。感觉适应的优点是可以减少身心的负担,如在声音吵杂的场所,有些人之所以能排除声音干扰,专心于一件事,就是对噪音产生了适应。缺点是易使人丧失警觉性,受到伤害,如麻风病人,正是由于对疼痛感觉的丧失,

56、才导致更加严重的伤害。绝对阈限:刺激的强度必须达到某种程度,才能引起感受器的感应,从而激起神经冲动,此时的刺激强度,即为阈限(绝对阈限)。部分重要感觉的阈限感觉类别绝对阈限视觉晴朗的暗夜中可以见到30英里外的烛光听觉静室内可以听到20英尺外表的的答声味觉两加仑水中加一茶匙糖可以辨出甜味嗅觉一滴香水可使香味扩散到三个房间的公寓触觉一片蜜蜂翅膀从一公分外落在面颊上可觉其存在温冷觉皮肤表面温度有摄氏一度之差即可觉察视觉1、构成视觉的光:一是由发光物体直接发射出来的光,如太阳、电灯等。另一种是由物体反射出来的光,如月亮、皮球等。2、视觉适应:(1)暗适应,由亮处进入暗处时发生,所需时间为10到40分钟

57、;(2)亮适应,由暗处进入亮处时发生。3、后像:在视觉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4、色觉缺陷:对红、绿、蓝三种不能明确辨别者。男性中约占8%,女性约占千分之四。听觉:听觉是声波物理特征的反映。人类能听到的声音频率约在16-20000赫。嗅觉:嗅觉的刺激是气化的化学物质。味觉:四种基本味觉-苦、酸、咸、甜。肤觉:其最重要功能是对可能出现的有害刺激发出信号。分为触觉、冷觉、温觉、痛觉。这些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状分布,称为触点、冷点、温点、痛点。知觉的种类 一般,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三大类。空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空间属性的反映。如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客观

58、世界中的事物,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形状。形状是由轮廓及其所包围的空间组成。人借助于视觉、触摸觉和动觉的协同活动,可以形成形状知觉。当一个物体出现在我们面前时,该物体及其背景一起投射到我们的视网膜上,此时还不能形成清晰的形状知觉。当眼睛的视轴沿着物体的边缘轮廓扫描时,视网膜、眼肌及头部就会把学习传到大脑,产生形状知觉。视觉在形状知觉产生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人的观察角度不同或者物体位置改变,物体在人的视网膜上的投影会发生很大变化。而人的形状知觉之所以能保持相当的稳定性,一方面是由于有了多次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的经验,另一方面是由于经常得到触摸觉的验证。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单凭触摸觉也能形成形状

59、知觉。人关于物体大小的知觉也是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形成的,其中视觉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在视觉中,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是大小知觉的重要线索。影响视网膜上成像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三:1、物体本身的实际大小;2、物体到眼睛的距离;3、眼球水晶体的调节。远处大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可能比近处小物体的成像还小。这时仅凭视网膜像的大小是无法知觉物体的大小的,必须借助眼肌动觉信息的帮助。此外,人的大小知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经验,熟悉的环境或事物对大小知觉可以起参校作用。实验表明,当排除了熟悉的环境的参照作用时,人的大小知觉就会发生困难。深度知觉包括立体知觉和距离知觉。它也是以视觉为主的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60、深度知觉比形状知觉和大小知觉更为复杂,它依赖许多深度线索。这些线索分别是:1、对象的重迭。如果一个物体部分地遮住了另一个物体,那么前面的物体就被知觉得近些,被遮掩的物体就被知觉得远些。2、线条透视。同样大小的物体,在近处占的视角大,看起来较大,而在远处占的视角小,看起来较小。这种线条透视的效果能帮助人知觉对象的距离。  3、空气透视。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透过空气观察物体,由于空气的影响,近处的物体看起来清楚、细节分明,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比较模糊。根据经验,对象的清晰度可以作为判断远近的线索。  4、明暗和阴影。明亮的物体离得近些,灰暗或阴影下的物体离得远些,这是物体明度上的规律,亦可作为距离知觉的线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