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物理八年级第一章《声现象》单元导教_第1页
(整理)物理八年级第一章《声现象》单元导教_第2页
(整理)物理八年级第一章《声现象》单元导教_第3页
(整理)物理八年级第一章《声现象》单元导教_第4页
(整理)物理八年级第一章《声现象》单元导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物理八年级第一章声现象单元导教 知识准备: 1.1. 简单的音乐知识 2.2. 有关声的生物知识(如人的发声器官、听觉器官的构造等) 单元目标: 1.1. 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2. 了解乐音的特性 3.3.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4.4.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知识结构: 本章可以分为三个单元。前两节为第一单元,探究声音的产生、传 播和接收。第三节为第二单元,探究声音的特征。后两节为第三单元, 归纳声在现实生活中的利与弊以及利用和防治的方法。 教学策略: 1.1. 本章的教学活动是初中两年物理教学的起始过程。联系生活实 际,就地取材进行实验,让学生

2、认识到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 学科,与生活是密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切联系的,是有用的、有趣的。 2.2. 在学习科学方法和学习科学知识并重的前提下, 教学目标应该向 学习科学方法一方有所倾斜。 设法激发和发展学生的求知欲, 保持学生 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参与能力,提高学生探究水平。 3.3. 对于探究活动, 学生刚接触可以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 可由师 生共同完成。 情景示例: 情景示例 1 .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环节的教学 让学生制造各种声音:有说话声、敲桌子声、跺脚声、鼓掌声、敲 文具盒声。目的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形成积极热烈的氛围。然 后引导学生猜想“声音是怎样

3、产生的”。 当学生猜想到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后, 下面重点放在实验的设计与分 析上: ( 1 1)师:敲桌子,听到声音,没看见桌子在振动啊?如何证明桌 子在振动? 学生的积极思维被调动起来。有的说在桌子上放杯水,观察水 是否振动;有的说桌上放一个小球或纸屑,观察小球或纸屑是否在 动;还有的说在桌上立一直铅笔,观察铅笔是否会倒等等。 根据学生提出的设计方法,选择其一进行实验。如桌上放杯水,敲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击桌子,观察到水振动,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发声的桌子在振动。 ( 2 2)拓展:师:“说话声是怎样产生的?”学生想到声带振动。 师:“你怎么知道声带在振动?” 让学生摸喉头发声体验声带的震动。

4、 (3 3)敲响音叉。师:“怎么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学生纷纷 想办法。 汇总办法并实验: 1. 1. 用手摸音叉感知。 2. 2. 用小球或铅笔与音叉接触, 观察到小球或铅笔被弹开。 3.3.把音叉插入水中溅出水滴。 ( 4 4)小结:经过大量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5 5)反思实验:敲桌子时,桌面上放纸屑、小球、水,敲音叉时 用小球或铅笔与音叉接触或把音叉插入水中。 实验中为什么用纸屑、小 球、谁等,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目的让学生认识到一种实验方法:转换法。 情景示例 2 2 .声音的传播条件的实验设计 (1 1)用细绳演示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 【器材】空罐头盒(或纸杯)2

5、 2 个,细绳(5 58 8 米)1 1 根 【制作方法 】1 1 把两个罐头盒的盖子去掉,在盒(或纸杯)底中 央分别钻上小孔。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 2 再将细绳的两端分别穿入罐头盒(或纸杯)的小孔中并打上较 大的结不让绳子从盒(或纸杯)底中脱落。 【使用方法 】拉直绳子后,一人对着罐头盒(或纸杯)轻轻讲话, 让周围其他人听不见,另一人把罐头盒(或纸杯)对着耳朵就可以清楚 地听到对方的声音。然后再两个人对调试验。 【注意事项 】1 1 操作时绳子必须拉紧,并且中间不能触及其他物 体。 2 2 罐头盒可取用易拉罐、 小铁皮罐、 盛冰淇淋的塑料杯或蜡纸杯、 蜡纸筒端盖等。 ( 2 2)液体传声

6、的演示 【器材】薄塑料袋,闹铃,水桶,水。 【制作方法 】把发声的闹铃放在密封的塑料袋中,将塑料袋和闹 铃一起浸没在桶里的水中。 【使用方法 】把发声的闹铃放在密封的塑料袋中,将塑料袋和闹 铃一起浸没在桶里的水中。将耳朵紧贴水桶,能听到声音,说明液体能 够传播声音。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注意事项】将塑料袋和闹铃一起浸没在桶里的水中时, 用细线 吊起来,并且中间不能触及其他物体。 (3 3)用橡皮膜演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器材】 空铁皮罐(或塑料瓶)去掉两端,薄橡皮膜,细绳, 平面镜2 2 块(其中小的一块平面镜面积约为 2 24cm4cm2,而且较薄, ,可以用 反射性能好的包装纸),物理支

7、架,胶水,手电筒(或聚光灯)等。 【制作方法】1 1 去掉铁皮罐(或塑料瓶)的底、盖,在它的一 端用细绳扎上橡皮膜。 在橡皮膜的中心与边缘之间粘贴小平面镜 (或反 射性能好的包装纸) 2 2、如图 1 1 所示,将铁皮罐(或塑料瓶)系在支架上,并保持一定 【使用方法】用较大的那块平面镜将太阳光引入室内并斜射到小 平面镜上,使在教室的墙壁形成反射光斑。然后人对着罐口讲话。由于 讲话时在空气中形成的声波能激发橡皮膜振动,并带着小平面镜一起振 动,这时可观察到墙上的光斑会发生相应的抖动。的倾角固定好。 图1 精品文档 (1 1)探究声音的发生 精品文档 【注意事项 】阴雨天可用平行光源或手电筒 (或

8、聚光灯) 作光源, 应在光线较暗的教室进行实验,光斑看得更清晰。 【备注】 铁皮罐可用水果罐、 麦乳精罐等。 如果没有合适的小块平面镜, 可用反射性能好的包装纸 (或香烟的铝箔) 代替,但必须十分光亮平整。 (4 4)用马德堡半球演示真空不能传声 【器材】研究大气压强时所用的马德堡半球、音乐贺卡中的响铃、 抽气机、麦克风等。 【 制作方法 】把音乐响铃悬挂在马德堡半球里, 通过麦克风扩大声 音的响度。 【使用方法 】用抽气机逐渐进行抽气, 使学生感受铃声逐渐变小的 过程。去掉抽气机后,关闭马德堡半球上的阀门,还可以拿着几乎听不 到声音的马德堡半球围绕教室巡回一圈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此实验的效 果。

9、之后再逐步打开马德堡半球的进气阀门,让学生感受逐渐进空气, 声音逐渐变大的过程。整个实验一气呵成,效果显著,学生对真空不能 传声便会豁然开朗。 情景示例 3 . 3 . 一把钢尺探究声音的世界 用一根长钢尺, 压紧在桌面的边缘, 适当调节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拨动伸出桌面的端部,钢尺能够发出声音,观察到钢尺在振动。可见, 发声的物体在精品文档 (4 4)探究声音的音色 精品文档 振动。 但当钢尺绝大部分伸出桌面, 拨动它伸出桌面的端部, 虽然可以看 到钢尺振动, 却听不到声音, 这说明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出人听得到的 声音。 (2 2)探究声音的音调 用一根长钢尺, 压紧在桌面的边缘, 使钢尺伸

10、出桌面的长度约为全 长的 1 1 3 3,拨动它伸出桌面的端部, 听钢尺发出的声音, 观察它振动的 快慢。再缩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它伸出桌面的端部,使它振动 的幅度跟上次大致相同, 听它发出的声音跟上次相比有什么变化。 从实 验可知,钢尺振动越快,频率越高,它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3 3)探究声音的响度 用一根长钢尺,压紧在桌面的边缘,适当调节钢尺伸出桌面的长 度,并保持伸出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它伸出桌面的端部,使 钢尺能够发出声音来,这时能观察到钢尺振动的幅度。听声音的大小, 可以观察到,当用力较大时,钢尺振幅较大;拨动钢尺的人听到声音的 响度较大。用一根长钢尺, 压紧在桌面

11、的边缘, 适当调节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拨动它伸出桌面的端部,使钢尺能够发出声音来;用一根塑料尺,压紧 在桌面的边缘,拨动它伸出桌面的端部,使它同样发出声音来,比较他 们发出来的声音,发现声音有差别。 任意改变他们伸出桌面的长度, 改变用力的大小, 分别使他们发声, 不管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他们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还是不同, 比较他们发出的声音都 有差别。说明音色也是声音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5 5)探究乐音与噪音的区别 用一根长钢尺, 压紧在桌面的边缘, 适当调节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拨动它伸出桌面的端部, 使钢尺能够发出声音来; 再用钢尺划玻璃发出 声音,注意听声音的感受,同时用示波器

12、观察两次振动的波形,通过比 较得出乐音与噪音的区别。 难点突破: 1. 1. 从概念上辨析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教材定义:指音调的高低。这个“高低”,学生还是不 明白。我这样解释:就是指声音的尖细程度。再加举例:女同学的声音 比男同学的声音尖细,也就是音调高。这样学生较易理解什么叫音调。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也就是“响”的程度,使劲敲鼓要比轻 敲响度大。另外,距离发声体越远,耳朵听到的声音会越小,也就是响 度越小。 “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也就是跟发声体本身有关, 发声体不同,音色也就不同。甲同学与乙同学声带是不同的,因此说话 声不同,因此“闻其声”便可知“其人”。另外,发

13、声体结构等发生了 变化,音色也就有了变化,如一面锣出现了裂缝,音色就会发生变化。 精品文档 (2 2)猜想 精品文档 2. 2. 水瓶发声问题的探究 (1 1)提出问题 在人教版物理教材声现象一章中,有一个“水瓶琴”的动手动 脑的活动, 我想利用这一活动解决两个问题: “声是如何产生的” 及“决 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是什么”。我拿出实验器材,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 问题: 1 1 敲瓶发声主要是什么物体振动产生的? 2 2 敲瓶发声的音调跟瓶内水的多少是什么关系? 3 3 随着瓶内水的增多,敲瓶发声的音调和吹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又有 何不同呢? 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答案进行猜想: 1 1 瓶子发声主要是什么

14、物体振动产生的?学生提出的猜想有: A.A.瓶 子震动;B.B.瓶内水震动;C C.瓶内空气柱震动;D.D.瓶子、水、空气柱 共同震动。 2 2 瓶子发声的音调跟瓶内水的多少是什么关系?学生提出猜想是: A.A.水越多,瓶子发出的声音音调超高; B.B.水越多,瓶子发出的声音音 调越低;B.B.跟水的多少无关。 3 3 随着缩口瓶内水的增多,敲瓶发声的音调和吹瓶发声的音调变化 又有何不同呢?大多数学生感到茫然,认为应该是一样的。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 3)实验 1 1 师:瓶子发声主要是什么物体振动产生的?是瓶子?是瓶内水? 是瓶内空气柱?我们的手头没有仪器可以用来辨别, 能用我们的眼睛看

15、 出来吗?能用我们的耳朵听出来吗?不能啊! 能不能用排除法逐个排除 呢? 学生甲: 我们可以将瓶子装满水后用筷子敲击瓶子, 若瓶子仍能发 出声音,就可以将“瓶内空气柱振动发声”排除。 师:聪明!瓶内没有了空气,瓶子发声怎么能说是空气震动产生的 呢!学生乙: 将瓶内水全部倒出后用筷子敲击瓶子, 若瓶子仍能发出声 音,就可以将“瓶内水震动发声”排除。 师:看来敲瓶发声,主要是瓶子的震动产生的。是不是瓶内空气柱 和瓶内水就不随瓶子一起震动呢?当然不是! 它们也会产生震动, 但不 是主要的发声体。 2 2 师:瓶子发声的音调跟瓶内水的多少是什么关系?是“水越多, 瓶子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还是“水越多

16、,瓶子发出的声音音调越 低”?还是“跟水的多少无关”?用什么办法可以得到答案呢?能用上 面的方法吗? 学生乙:我们可以用实验来验证! 怎么个验证法?你说我做好吗? 学生乙:先将 8 8 个空的啤酒瓶子放到桌子上一字摆开, 再在瓶内注 入不等量的水,从左到右,瓶内注入的水逐渐增多,最后用筷子从左到 右依次敲击瓶口,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同时用耳朵仔细听,就能辨别音调的高低。 师:多么清晰的表白!我为我有这样的学生而深感自豪!我提高了 声音的分贝,说:我从左到右连续敲瓶口三遍,请同学们仔细听。 师:有了答案的请举手回答!话音刚落,每一个学生都举起了手。 学生丙:依次敲击瓶口,瓶内的水越多,音调越低。

17、 师:第二个问题已经解决,那么,第三个问题呢? 3 3 问题 3 3随着瓶内水的增多,敲瓶发声的音调和吹瓶发声的音调 变化又有何不同呢? 学生丁:可以采用乙的方法, 先将 8 8 个空的啤酒瓶子放到桌子上一 字摆开,再在瓶内注入不等量的水,从左到右水越来越多,最后用嘴从 左到右依次吹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就能辨别音调的高低。 师:OKOK 请你上台演示好吗? 吹瓶发声的音调跟水的多少是什么关系? 学生戊:吹瓶发声时,瓶内水越多,音调越高! 师:随着瓶内水的增多, 敲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和吹瓶发声的音调变 化为什么相反呢?原来, 敲瓶发声主要是瓶子本身振动产生的,音调的 变化跟瓶子的长短、 粗细有

18、关;而吹瓶发声主要是瓶内空气柱振动动产 生的,音调的变化跟空气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柱的长短有关。 可见,探究性的习题,一定要动手探究,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 (4 4)结论 1 1 敲瓶发声主要是瓶子本身振动产生的。 2 2 敲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低。 3 3 随着瓶内水的增多,吹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高 (5(5)应用 例 如图 4 4,用水壶向暖水瓶里灌开水,凭声音就可以知道暖水 瓶是否将要灌满了,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 解析: 这种现象我们叫做“暖水瓶唱歌”。 我们关注的对象是瓶里 的空气柱。“暖水瓶唱歌”的道理很简单:灌水的时候,瓶里的空气受 到振动,发出声音,这部

19、分空气就是声源。开始的时候里边的空气多, 空气柱长,它振动起来比较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也就低了,水越灌 越多,空气越来越少,空气柱越来越短了,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短空气柱和短琴弦一样,是 急脾气,振动得快,频率高,音调也就变高了。 学习问题: 1.1. 声是怎样产生的?怎样传播的? 2.2.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什么叫骨传声?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3. 怎样区分声音的三个特性? 4.4. 乐音有可能成为噪声吗?怎样防治噪声? 5.5. 可以利用声做什么? . . 附: 2010 2010 山东省远程研修作业 我 在灯火阑珊处 山东省济南第二十七中学 武树滨 2010 年 8 月 2 日 10

20、:41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有这样的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几句最能反应物理教师在探究教学中寻找最有效方式的 一种心态。通过探究教学真正达到教学有效性目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上好科 学探究课,最重要因素的是 我- 授课教师。 一、我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节, 内容简单, 重点是讲清楚怎样发声的和探究声 音在固、液、气体中传播,课本从潺潺流水、悠扬的琴声、飞机的轰鸣等现象引 入,其目的是让学生了结物理的学习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纸上东西终觉浅。 如 果改为利用身边的情景就会更好:班级小歌手的美妙歌喉、课间(或自习课)教 室杂乱的声音、班内会乐器

21、的同学现场演奏,就会更加鲜活而生动。同时,同学 的歌唱与演奏, 对声音会有切实的感受, 不仅易于理解声音的产生, 也为声音的 传播与乐音的特征奠定了基础。 杂乱的声音, 让学生体会到安静有序的课堂环境 是多么重要,不也很好地起到了教育作用吗? 对于回音壁, 我则鼓励学生自己搜寻资料, 但是谁能为同学展示, 还要看各 组同学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自己的编辑水平, 要求学生真正把搜集的资料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然后再 输出与同学分享,就避免了出现学生搜集资料多、杂、难,讲的人懵懵懂懂, 听的人也稀里糊涂, 还耽误时间现象。 作为教师, 日常要善于发现: 学生的特长、 不起眼的现象、用不着的废旧物品,都

22、会成为课堂教学的最好素材。 二、 我有一双变普通为神奇的巧手 记得南京师范大学的博导刘炳升教授曾说过: 中学的实验不见得一定使用 精密仪器, 普通的瓶瓶罐罐都能成为物理教师的实验器材, 看不上眼的小物件可 能会取得更意想不到的实验效果 。实验是否设计的巧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 师的那双巧手。 在振动的扬声器上放几个小纸人, 让她们翩翩起舞, 看起来并不振动的音叉 旁轻轻地贴上一个悬挂的乒乓球, 振动的效果会跃然而现。 一片小小的树叶、 一 支撒气的气球, 两个系上细线的纸杯, 都能让振动发声、 声音的传播变得栩栩如 生。 三、我有一个科学缜密的头脑 再生动的实验, 离开了教师的点拨与引导, 往

23、往会变成 徒有外表 的一场闹 剧。生活的情景与物理知识之间的桥梁, 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 引发学生不断地 思索、质疑、猜想、分析总结。而学生学习物理的良好品质也就在此过程中逐渐 培养而成。 指导学生用一部手机来研究物体在固、 液、气体是否传声, 但是学生的兴奋 点往往在改变不同的介质上, 而对需要控制的变量却往往不太关注, 教师应及时 地提醒:如果研究手机能够在固体中传声, 应当如何控制传播途径?在不同的介 质中对铃声的大小有什么要求?当把手机放在抽气瓶中, 随着气体的抽出, 声音 逐渐变小, 但无法消失如何处理?而只有对具体情景有意识的控制一些变量, 并 对得出的结论进行深入地分析, 寻找实

24、验过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程影响结论的问题所在, 才会真正培 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我有一个善于积累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 一位真正优秀的教师, 他是在用一生备一节课 。我们应 当把指导学生进行探究的每一个闪光点和失败的教训都一一记录下来, 把自己课 堂上的现场生成、学生精彩的发言、偶然的发现、可贵的质疑一一记录下来,这 样,我们的探究课才会愈加精彩。 我们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学习先进教 育理念、丰富教学策略、反思教学行为、勇于突破自己的教学常态),在科学探 究教学中才会有 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豁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科学探究设计 济宁市第十五中学 秦明 2010 年 8 月 2 日

25、13:17 沪科版教材在第一章专门安排了科学探究内容, 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有了大致的认识, 而本节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 学生在生活中关于声音有 丰富的体验, 甚至玩过和声音有关的游戏。 这些都为本节课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 了良好的基础。 首先,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任务, 使学生大致了解本节的学习内容, 提出思考 问题:1、你喜欢和不喜欢的声音有哪些? 2、我们身边有哪些能发声的物体? 3、 除了平常通过空气听到声音, 你还有其他听到声音的方式吗?想一想有这样的经 验没有,若没有搜集一些这样的事例。 并对学生提出寻找身边与声音有关的物品 的要求,为学生的课堂探究和展示做好准备。 课堂探究

26、活动的设计: 1、提出探究问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声音,并让学生关于课前思考题 1、 2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认识,提供一个民主的氛围,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对声音 感兴趣的问题有哪些 ?学生会提出很多有关的问题,有的说法并不符合物理学中 的术语,此处不需纠正,留待学习相关内容时再做处理。最后,教师指出今天只 研究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提出问题步骤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 的和下面探究活动的目的, 同时还要学生在一上课就进入关于问题的思考与自我 表达,让学生敢想敢说。 2、声音的产生探究。 让学生利用自备的物品发声, 观察发声时发声体有什么共同特征, 并

27、向同学 们展示说明发声体发声时的这种共同特征。问题的前半部分基本上是 100%的同 学都能展示出来, 也能归纳出发声体是振动发声, 但如何让周围的同学看到发声 体的振动在实验时仅有少数同学做到, 不过其他同学看到后争相模仿, 就开始出 现自己的创造。学生的成功展示后,老师提出问题:为了证明发声体振动发声, 同学们用到水、 乒乓球、纸屑等物体, 这些物体起到什么作用?将实验研究问题 的方法做总结后, 继续演示将发声的音叉捏住叉股后的实验, 进一步总结出: 发 声的物体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完善实验结论。 3、声音的传播的探究。 先让学生通过实验和事例列举的方式认识到固体、 液体和气体都能传

28、声, 并 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有趣、 有用的液体和固体传声事例, 如:利用鱼喜欢的声音 吸引鱼群;水上芭蕾表演;地震时敲铁管求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播放视 频宇航员在月球利用无线电交谈的片段, 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 就会得出真 空不能传声的猜测。 然后教师将手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机放入真空杯中, 盖好盖子,拨打该手机号码, 学生能看到手机发光, 并能听到手机微弱的铃声。 针对这一现象分析提问: 真空 杯中完全是真空状态吗?如果, 手机周围一点空气也没有, 会是什么现象?学生 推理得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的结论。我们实验中听到微弱声音的原因是什 么?学生通过分析讨论知道: 听到手机微弱的声

29、音是由于真空杯中的少量空气和 手机与杯壁接触导致的, 即还是气体和固体传声的结果。 老师提出的实验后的讨 论是关于实验的反思与评估, 将这个实验探究过程进一步完善。 学生通过关于声 音传播的探究, 将知道不仅可以通过实验探究问题, 举例也是研究方法之一; 实 验后不仅要对实验结论与方法归纳, 还要关于实验与结论不符之处做反思, 讨论 是实验结论本身不对还是其他原因。 4、关于声速的处理。 课本中提供了不同介质中的声速表,让学生利用表格归纳自己能获得的结 论。学生通过表格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思考要全面,结论不能有漏洞,锻炼了 学生科学探究中表格分析的能力。 本节课中,学生用实验、 事例和表格分析

30、三种方法探究关于声音发声与传播 的科学知识, 既有学生的自主探究, 也有教师引领的集体探究, 是学生全面认识 科学探究的一节课。 三维目标在 三模块 自主学习课堂模式中的体现 临清市大辛庄办事处中学 李清华 2010 年 8 月 2 日 02:05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三模块自主学习课堂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目标为中心,以展示 . 质疑 为线索, 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习惯 促进终身发展为目的。是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教学原则的集中体现。所谓 三 模块是指自学.感知,研讨. 探究,反思.拓展。 一 自学.感知 1 情景引入:借趣味场景或小实验引入新课。 2 自

31、学.感 知的内容我是以小黑板的方式处理的 . 课前把自学提示写在小黑板上, 明确自学 的方法.目标.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阅读教材, 整体感知教材, 找出教材中 的重点. 质疑点和探究点,做好与其他同学交流的准备,同时夯实基础知识。学 生自学时,我通过巡视留心发现学生自学中的疑难, 并认真分析, 为第二阶段做 好准备。 二 研讨.探究 针对学生自学.感知阶段发掘的教材中的探究点 .疑难 点,或分组实验 .或分组讨论 .或班上交流共同研讨的方式进行。 并让各组之间进 行比赛,看哪组做的又对又快。每位学生都不服输,各组学生都积极参与,通力 合作,配合默锲。学生分组活动结束时,或以黑板展示 . 或

32、以问答的形式对学生 的学习进行验收,其他同学补充,教师点拨。 研讨. 探究阶段,让每位学生成 为学习过程的参与者 . 实践者与探索者。对学生未发现的有价值的探究点,教师 要精心设计问题启发诱导。 当学生在研讨中受阻时, 教师要相机进行点拨, 或做 些精要的讲解。 同时还要不断的激励学生, 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重要的是要授 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反思.拓展 在研讨.探究过程中,学生对教材有了较深的理解, 本阶 段主要以习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题,问答的形式进行。找出与生活 . 社会有联系的拓展问题,让学生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运用已有 知识能力储备进

33、行反思,或做变式尝试。 激发学生再学习的热情,培养创 新能力。 三模块 自主学习课堂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人人自 主,全员参与,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 展示自我,个性发展。旨在把学生培养成为 智能并进,自信有为,自主发展,身心健康的有用人才。教学实践表明,三模块 自主学习课堂模式实施了三维目标。 对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的实验改进之我见 泰安第十二中学 薛翠芹 2010 年 8 月 2 日 10:38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是初中物理的初始课, 更是学生兴趣延伸和科学探究 初步培养的起步。本节课看似简单,但需要探究的问题却不少,如声音的产生, 声音能不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等等。在本节 课几个探究实验中声音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比较难以操作。 对于这个实验教材中 采用的是将正在发声的小闹钟放在真空罩中, 让学生听声音, 再通过抽气机抽掉 真空罩中的空气, 感觉声音的变化, 从而以此推测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 我 在教学中对此实验做过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