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历史有效课堂和选修课程设置的反思_第1页
关于高中历史有效课堂和选修课程设置的反思_第2页
关于高中历史有效课堂和选修课程设置的反思_第3页
关于高中历史有效课堂和选修课程设置的反思_第4页
关于高中历史有效课堂和选修课程设置的反思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高中历史有效课堂和选修课程设置的反思 一、谈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为何反复强调有效性?近些年来不断有人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为何要反复强调有效性,意即我们的历史教学不同程度存在无效劳动,主要表现为:(1)学生普遍对历史学科不重视,没有浓厚的兴趣,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体性没有突出,还是被动接受的“机器”,始终“找不到学习历史的感觉”。(2)历史老师对历史学科的学科核心价值和学科核心特点的研究和挖掘不够,历史课堂没有凸显其应有的功能和特色,课堂效益低下。(3)学生成绩,特别是高考成绩不够理想,与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2、什么是有效

2、性?重点在于对历史学科的学科核心价值和学科核心特点的把握。(1)“读史明志”、“以史为鉴”、“铭记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等,说的都是历史学科的思想维度和人文精神,如何让历史的厚重、深刻和哲理在历史课堂上闪耀智慧的光芒,实现思想的交融和心灵的共鸣,在课堂后留下深邃的思索和文明的启迪,这或许应该是历史课最为重要的学科价值,也是有效课堂的灵魂。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觉关注人类、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审时度势,理性思考,明辨是非,提高综合素养,因为“只有思想的塑造,才是立人的核心,只有思想的进步,才是社会真正进步的标志,只有思想的站立,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站立。”(2)历史学科具有与其他学科更为明显的特征,

3、那就是时间和空间的跨越、浩如烟海的历史史料、对社会现实的警醒和启迪,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整合历史知识,梳理历史线索,研读历史史料,探索历史规律,论证历史启示,这既是历史学科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的基本方向,如果没有形成这些能力,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有效的历史教学。为什么师生普遍感觉近年高考历史试题难,无从下手,恐怕就是我们的历史教学缺乏应有的有效性,因此,有效运用课程资源、试题资源,精心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应该是历史有效课堂的关键内容。3、怎样提高有效性?必须紧紧围绕上述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和学科特征来探寻历史教学的有效性。(1)就宁夏回族自治区而言,我们在一大批专家的引领下,有一大批兢

4、兢业业、勤于思考和乐于探索的历史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同帮互助,在历史课堂有效性方面进行了一些艰苦的探索,我们的历史课堂正在逐渐改变人们思想深处的错误认识,还其本来的真实面目。照本宣科、口若悬河、夸夸其谈的历史课堂模式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盲目追求课堂的华丽、不知所云的互动、游移离散的辩论、浅薄乏味的表白、忽视内涵发展的课堂模式也如水上浮萍和过眼云烟,逐渐被大家否定,我们在教学目标(如何全面把握三维目标,历史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教材处理(课程结构的把握,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方法策略(如何正确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如何有效创设学习情景和学习兴趣)和过程反思(老师教学过程的反思,学生学

5、习过程的反思)等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形成了一套我们的体系,在近年的历史课堂展示和高考中得到了一些有效的检验。我们坚信,真实的才是有效的,有效的也一定是真实的。(2)但是要真正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我们仍然面临很多困惑,例如教师资源、学生资源、课程资源、教学设施等方面的严重不平衡,制约了课程标准的完整落实,制约了历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实现全市历史教学的均衡发展还有相当的难度。二、对于历史选修课的一点反思1、课程标准对于选修课设置的目的:(1)适应素质教育改革,是学有专长的学生在高考中能够展现其所长。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打破谁死记硬背的越多谁就考得越好的局面,肯定、鼓励学生广泛涉猎。(2)注重发现鼓励

6、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力。学习的含义绝没有负担,只是一个人成长的途径。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的过程、享受收获知识的过程,而不是残酷竞争之后非此即彼的过程。(3)适时地进行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培养起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夸美纽斯一句名言:教育使人成为人。一语道破教育的真谛。反观当前教育形势,应试教育之下,毫不夸张地说那是:教育使人成为鬼。其中有很多可悲之处,又有些许无奈之处,绝非一个“体制”可总而言之。但我辈依然可以尽力而为之。了解其目的,是正确解读课程标准,破解高考备考的正确选择。2、课程标准对于选修课的几个设置原则:(1)选择性原则:能够体现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合

7、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学习能力。即尊重和突出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学习愿望,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注意构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空间。这是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理念,也是设计、构拟选修课程的初衷。重要目的是强化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培养学生有特色的学业素养和人格特征,使不同的学生发挥各自的才华和特长,获取多样化的成功。(2)科学性原则:中外关联、对照、比较,古今贯通,抽象思维有一定发展,情感走向趋向稳定深沉。由于模块学习短时间、小容量、快节奏、多板块、个性化,不宜对学习做很高要求,不能贪多求深,不能求专求难,有了一些涉猎,能突破一些重点内容、顾及其他内容即可,要以学习实效为重。高中历史课

8、程标准指出:“有的重在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有的重在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3)时代性原则:选修模块以其结构优势更容易体现学以致用的历史学习原则。比如改革史对当前改革开放的借鉴意义;近代民主思想对理解当前中国的主流价值的判断;战争和平与今天中国发展当路的选择;历史人物模块中,其时代特征更是近年高考的突出重点。(4)多元性原则:多元文明史观的考察运用是近几年高考变化趋势的最大亮点,在选修课的学习过程中体现更为明显。既要认识到世界文明的普遍性,又要认识到个体文明的区域性。比如日本明治维新,既是资本主义文明扩展的体现,又有日本民族文化的身影。准确解读

9、课程标准,才能把握高考的命题方向,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3、关于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1)新的课程标准把高中历史划分为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内容丰富,改革力度很大,并建议(或者叫要求)学生除了完成必修模块外,要自主选修其中的三个选修模块。(2)课程设置方案明确指出,高中历史必修三个模块,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共6学分;选修模块细化为选修A、B、C和选修,其中选修A为全省指定的修习内容,包括选修(1)重大改革和选修(3)战争和平,选修B为全省指定的选择修习内容,包括选修(4)历史人物,选修C是学校视条件开设的选修内容,包括选修(2)民主思想、选修(5)历史奥秘和选修(6)文化遗产,选修

10、是地方课程选修内容。方案还明确要求采用学期和模块相结合的开课方式,必修在前三个学期完成,要尽早开设选修A、B,视条件开设选修C和选修,选修每模块36学时2学分,选修每模块18学时1学分。(3)对上述要求的认识:模块加专题,打破原有的教材结构体系,中西贯通,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文明史观和整体史观;强调学生的可选择性,突出学生个性化发展;必修加选修,学分纳入高中学习的总学分,强调选修课的有效性。毫无疑问,这些理念的落实,对于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4、选修课程设置的困惑(1)课程设置与高考指挥棒。一般来说高中阶段都会花1-2个学期进行高考复习备考,那么选修课什么时候开

11、设?怎样开设?如果和必修课同时开设的话,势必会出现一个学期要学习两册教材,课时不足恐怕是一个不争的现实,而且学生刚刚经过初中历史的简单学习,一下子能否适应高中历史课程的综合性、跳跃性思维?历史老师的调配在很多学校也可能会出现人手短缺的严重困难。如果前三个学期完成三本选修内容的学习,那么选修课只能在高二下(或者持续到高三上)集中完成,这会不会与学业水平能力全省统一测试产生冲突?对于紧张的高三复习备考会不会产生冲击?目前湖北省高考实施方案还没有出台,历史高考究竟怎么考,会考究竟怎么考,还无法知晓,我想大家都不会贸然过早尝试选修课的开设,肯定是高考怎么考,课程就怎么开,在条件一般的学校,选修C和选修

12、课程的开设恐怕只能是一种“传说”。这恰恰又是与课程改革标准相违背的。(2)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学业评价。现在全国至少有四个新课程版本的教材,理论上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但是事实上,学生和老师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我们湖北省统一使用人教版教材,如果需要进行教材资源的互补性研究,学生是不可能拥有多套教材的,况且一套教材的价格已经大大超过了过去课本资料费的标准,即使是历史老师想拥有全套四个版本的教材,在很多学校恐怕也不那么现实。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选修模块修习,这给具体操作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到底是学生选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还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就选什么?关键在于学生选择选修内容时会存在不平衡性,

13、显然会让学校无所适从,最后势必会出现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现象,这恐怕也是全省早就制订了选修本的指定修习内容和指定选择修习内容的原因吧。评价方式规定了很多种,都是很不错的方法,给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会带来一些深刻的变化。这里也有一个关键问题,学生的学业评价究竟与高考升学是否挂钩?如何挂钩?评价的决定权究竟放到哪里?由谁来统一平衡?只要高考指挥棒存在,考试量化评价恐怕还是唯一的选择。(3)老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虽然我们的老师大多都很热爱自己的岗位,忠诚教育事业,但是师资水平有时候不是单靠热情和精神能够解决的。新课程的高标准会让很多历史老师(甚至是教龄在10年以上的老师)感到茫然,虽然在去年暑假进行过岗前培训,恐怕远远不能解决老师们的“口渴”,还需要进行岗中培训,建立老师业务能力培训和提高的长效机制和平台,让老师们随时都能够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困惑,随时都能够与专家同行交流,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持续、科学发展,而这一点,是老师个体和学校个体无法完成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