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大气知识_第1页
高中地理大气知识_第2页
高中地理大气知识_第3页
高中地理大气知识_第4页
高中地理大气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气旋气旋(cyclone)北(南)半球,大气中水平气流呈逆(顺)时针旋转的大型涡旋。在北半球右偏,反之,左偏。在同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低,又称低压。气旋近似于圆形或椭圆形,大小悬殊。小气旋的水平尺度为几百千米,大的可达三、四千千米。气旋中,天气常发生剧烈的变化,是人们最关心和最早研究的天气系统。通常按气旋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区或热力结构进行分类。按地区可分为温带气旋、热带气旋和极地气旋性涡旋等;按热力结构可分为冷性气旋和热低压等。大气中有类似江河里的涡旋运动,有顺时针方向和反时针方向旋转运动两种:气旋和反气旋,都是大气中大型的水平涡旋运动。气旋,在北半球,空气是反时针方向运动,中心气压最

2、低,逐渐向外递增,空气不断流入中心,形成上升气流,也称低气压。它的直径:小的有几十公里,大的有几千公里。气旋影响时常常出现阴雨天气和大风等。大气中存在着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涡旋,它们有的逆时针旋转,有的顺时针旋转,其中大型的水平涡旋,我们分别称为气旋和反气旋,即低压和高压。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我们称之为锋面气旋。它是我国北方中高纬度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的形成我们先从锋面和气旋的知识点来看锋面气旋的形成。锋面是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而形成的交界面,它是一个狭窄而又倾斜的过渡地带。气旋就是低气压,在北半球,它是气流从四周向中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天气系统。 如图所示,这是一个

3、低气压区域,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它的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低气压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称为低压槽,如同地形上的山谷,图中AB、CD为两条槽线。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图中气旋东部偏南风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北移动时,遇到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图中CD附近)。同样的,气旋西部气流是来源于北方高纬度地区的偏北风,南下会遇到较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图中AB附近),这样地面天气系统中的锋面气旋便形成了。北半球的气旋是一个按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旋涡,它同样也带着已生成的锋面随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移动。锋面气旋系统对原有的单一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产生的影响由于气流从四面八方

4、流入气旋中心,中心气流被迫上升而凝云致雨,所以气旋过境时,云量增多,常出现阴雨天气,即气旋雨。在锋面天气系统中,无论冷锋还是暖锋,锋面上方的暖气团都是沿锋面抬升的,都将形成有云和降水的天气,即锋面雨。当两种系统结合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后,将辐合成更强烈的上升气流,天气变化将更为剧烈,往往会产生云、雨甚至造成暴雨、雷雨、大风天气。在图中,冷锋和暖锋的降水区域会略有不同。因冷气团密度大于暖气团,冷气团始终位于暖气团之下,锋面始终倒向冷气团一侧,降水区域总是位于锋面的冷气团的一侧,图中在CD前方会形成宽阔的暖锋云系和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在AB后方会形成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气旋中部(冷锋雨区与

5、暖锋雨区之间)则是单一暖气团控制下的晴好天气。锋面气旋的发展锋面气旋也有它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对锋面气旋常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是有封面(准静止锋活冷锋)发生扰动,逐渐形成低压中心,演变而成锋面气旋,可以简单理解成现有锋面,再形成气旋;另一种认为是地面低压先形成,进而产生锋面,发展成为锋面气旋。两种锋面气旋在起始发展条件上虽然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在形成以后,发展过程却十分相似。相关术语气旋:气旋又称为低气压气旋。占有三度空间的、在同一高度(等压面)上,具有闭合等压(高)线,中心气压(高度)低于周围的大型涡旋。在北半球,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其旋转方向则相反 反气旋:反气旋又称高气压。气旋

6、和反气旋是一个系统的两个方面。 江淮气旋:是指出现在江淮地区的气旋。 东北气旋:又称东北低压。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气旋。是影响我国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 锋面气旋:亦称极锋气旋、波动气旋、斜压气旋。产生于温带极锋发展中的波动上强烈斜压性气旋。我国有由锋面进入低压槽、浅低压或台风后发展成为锋面气旋的。 冷涡:冷性低涡的简称。中心冷于四周的涡,其强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强。 东北冷涡: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或其附近的高空大型冷涡。它是能够维持3-4天或更长时间的深厚系统。 西南低涡:亦简称西南涡。在西藏高原及西南地区特殊地形和一定环流共同作用下,产生于我国西南地区低空的一种浅薄低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

7、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235 扩展阅读: 1. 我来完善相关词条: 更多 反气旋云团大气环流副热带高压季风气团锋面冷锋暖锋高压脊洋流锋面气旋冷涡高空槽低气压高气压环流切变线 开放分类: 技术,自然,气象,灾害,现象更多 合作编辑者: zhang_00710、ygzdd、kakagerosso、zkawxl、星雨、ahut206、yhwen8、陕西愣娃聪明咧、iamchenzetian、981059152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    在开

8、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气旋”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百度词典): 目录 【定义】 【气旋结构】 【生成情况】 【气旋消散】 【影响介绍】 惯用称呼: 【盛行地区】 【名称解释】 【气候影响】 【相关题目】 · 【气候影响】 · 【相关题目】 编辑本段【定义】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热带气旋通常在热带地区离赤道平均3-5个纬度外的海面(如西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印度洋)上形成,其移动主要受到科氏力及其它大尺度天气系统所影响,最终在海上消散、或者变性为温带气旋,或在登陆陆地

9、后消散。登陆陆地的热带气旋会带来严重的财产和人员伤亡,是自然灾害的一种。不过热带气旋亦是大气循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能够将热能及地球自转的角动量由赤道地区带往较高纬度;另外,也可为长时间干旱的沿海地区带来丰沛的雨水。西北太平洋地区,是全世界热带气旋发生次数最多、强度最大的海域。热带气旋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后,一般有下列行动路线:(1)最常见的路线就是向西北移动,登陆中国台湾、以及东南沿海;(2)向西方向移动,穿越菲律宾、进入中国南海海区;(3)受副热带高压、锋面、东风波、以及附近的其他热带气旋的影响,出现各种异常路径; (4)呈抛物线形的轨迹,不登陆中国大陆,而是穿越中国东海,向朝鲜半岛、日本的方向

10、移去,最终变性为温带气旋。热带气旋的最大特点是它的能量来自水蒸气冷却凝固时放出的潜热。其它天气系统如温带气旋主要是靠冷北水平面上的空气温差所造成。热带气旋登陆后,或者当热带气旋移到温度较低的洋面上,便会因为失去温暖而潮湿的空气供应能量,而减弱消散或转化为温带气旋。热带气旋的气流受科氏力的影响而围绕着中心旋转。在北半球,热带气旋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则以顺时针旋转。不同的地区习惯上对热带气旋有不同的称呼。西太平洋沿岸的中国、台湾、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地,习惯上称当地的热带气旋为台风。而大西洋则习惯称当地的热带气旋为飓风。其它地方对热带气旋亦有不同称呼,在澳大利亚,被称为“威力-威力”气象学上

11、,则只有风速达到某一程度的热带气旋才会被冠以“台风”、“飓风”等名字。 编辑本段【气旋结构】热带气旋的结构一个成熟的热带气旋有以下的部分: 地面低压 热带气旋的中心接近地面或海面部分是一个低压区。地球海平面上所录得最低的气压(870hPa)是在有纪录以来最强的热带气旋台风泰培(Tip)中心所录得的暖心 热带气旋的暖湿空气环绕著中心旋转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大量潜热,热能在中心附近垂直分布。热带气旋内各高度(接近海面例外)的气温都比气旋外为高。中心密集云层区 围绕热带气旋中心旋转的密集云层区,通常是由雷暴产生的卷云。台风眼 强烈的热带气旋(风力要达到12级以上,否则不出现台风眼)的环流中心是下

12、沉气流,将形成一个风眼。眼内的天气通常都是平静无风,无云,甚至时有阳光(但海面仍可能波涛汹涌)。风眼通常都是呈圆形,直径由2公里至370公里不等。较弱的热带气旋的风眼可能被中心密集云层区遮蔽,甚至没有风眼结构。 风眼墙(或称眼壁)台风中,包围风眼的是圆桶状的风眼墙,风眼墙内对流非常强烈,其云层的高度在热带气旋内通常是最高的,降水的强度和风力的强度在热带气旋内也是最大的。强烈的热带气旋有眼壁置换周期,产生新的外眼壁替代内壁。其成因为热带气旋眼壁外围的螺旋雨带重组,然后渐渐向内移动,窃取了眼壁的湿气与能量。在这阶段,热带气旋进入了一个减弱的过程。在外围新的眼壁完全取代旧眼壁,如果环境许可,热带气旋

13、会重新增强。透过多频微波扫描和雷达可以清楚观测到眼墙更新周期中的热带气旋出现双重眼壁;如果热带气旋眼壁置换的过程较为明显,更可从可见光和红外线卫星云图上观测到。 螺旋雨带 螺旋雨带是绕著热带气旋中心运动的强对流云和雷暴带。在北半球,螺旋雨带呈逆时针方向绕中心运动。螺旋雨带,会带来狂风暴雨,而在两条雨带之间则会较为平静。在接近陆地的热带气旋,螺旋雨带中有时会形成龙卷风。拥有多条螺旋雨带的热带气旋一般较强及发展成熟;但也有一些“轮状飓风”的主要特征是没有螺旋雨带。外散环流 所有低压系统均需要高空辐散以持续增强,热带气旋的辐散从所有方向流出。因为科里奥利力的作用,热带气旋的高空呈反气旋式外散环流。地

14、面或海面的风强力向内旋转,随著高度上升减弱,最终改变方向。这个特点和热带气旋中心的暖心结构有关,所以热带气旋需要垂直风切变微弱的环境维持暖心结构,才能延续辐散。 编辑本段【生成情况】生成的动力在温暖的海洋上,当水汽冷凝,能量的释放启动正反馈迥圈,热带气旋得以形成。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英语: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的科学家估计一个热带气旋每天释放5×1013至2×1014焦耳的能量,比所有人类的发电机加起来高二百倍,或等于每20分钟引爆一颗1000万吨的核弹。结构上来说,热带气旋是一个由云、风和雷暴组成的巨型的旋转系

15、统,它的基本能量来源是在高空水汽冷凝时汽化热的释放。所以,热带气旋可以被视为由地球的自转和引力支持的一个巨型的热力发动机,另一方面,热带气旋也可被看成一种特别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英语: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不断在广阔的暖湿气流来源上发展。因为当水冷凝时有一小部分释放出来的能量被转化为动能,水的冷凝是热带气旋附近高风速的原因。高风速和其导致的低气压令蒸发增加,继而使更多的水汽冷凝。大部分释放出的能量驱动上升气流,使风暴云层的高度上升,进一步加快冷凝。飓风卡特里娜和飓风丽塔经过墨西哥湾,该区的水温下降。热带气旋因此能够取得足够的能量自给自足,这是一个正反馈的迥

16、圈,使得只要暖湿气流和较高的水温可以维持,越来越多的能量便会被热带气旋吸收。其他因素例如空气持续地不均衡分布也会给予热带气旋能量。地球的自转使热带气旋旋转并影响其路径,这就是科里奥利力的作用。综合以上叙述,使热带气旋形成的因素包括一个预先存在的天气扰动、高水温、湿润的空气和在高空中相对较低的风速。如果适合的环境持续,使热带气旋正反馈的机制藉著大量的能量吸收被启动,热带气旋就可能形成。深层对流作为一种驱动力是热带气旋与其他气旋系统的主要分别,因为深层对流在热带气候地区中最强,所以热带气旋大多在热带地区生成。相对地,中纬度气旋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大气中的已存在的水平温度梯度。如果热带气旋要维持强度,就

17、必须留在温暖的海面上,使正反馈机制得以持续。因此,当热带气旋移入内陆,强度便会迅速减弱。当热带气旋经过一片海洋,该处海域的表面温度会下降,从而影响热带气旋后来的发展。温度的下降主要是因为热带气旋带来的大风使海水翻滚,海底较冷的海水涌上。较凉的雨水的下降、云层的遮蔽使海洋减少吸收太阳的辐射,也是表面海水温度下降的原因。以上因素相辅相成,会使一大片海洋的表面温度在几天内戏剧性地下降。大西洋信风带的波动在盛行风路径上移动的辐合气流使大气变得不稳定,热带气旋因而有机会形成。生成的条件热带气旋的能量来自水蒸气凝固时放出的潜热。对于热带气旋的形成条件,至今尚在研究之中,未被完全了解。一般认为热带气旋的生成

18、须具备六个条件,但热带气旋也可能在这六个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生成。海水表面温度不低于26.5°摄氏,且水深不少于五十米。这个温度的海水造成上层大气足够的不稳定,因而能维持对流和雷暴。大气温度随高度迅速降低。这容许潜热被释放,而这些潜热是热带气旋的能量来源。潮湿的空气,尤其在对流层的中下层。大气湿润有利于天气扰动的形成。需在离赤道超过五个纬度的地区生成,否则科里奥利力的强度不足以使吹向低压中心的风偏转并围绕其转动,环流中心便不能形成。不强的垂直风切变,如果垂直风切变过强,热带气旋对流的发展会被阻碍,使其正反馈机制未能启动。一个预先存在的且拥有环流及低压中心的天气扰动。生成的地点大多数

19、热带气旋在热带辐合带形成,热带辐合带是在全球热带地区出现的雷暴活动区。热带气旋在海水温度高的地区生成,通常在27摄氏度以上。它们在海洋的东部产生,向西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增强。这些系统大部分在南北纬10至30度之间形成,而有87%在20度以内形成。因为科里奥利力给予并维持热带气旋的旋转,热带气旋鲜有在科里奥利力最弱的南北纬五度之内生成。20但热带气旋也有可能在这个地区形成,例如2001年的台风画眉和2004年的热带气旋Agni。运动引导气流热带气旋的路径主要受大尺度的引导气流影响,热带气旋的运动被前美国国家飓风中心主管尼尔·法兰克博士(Dr. Neil Frank)形容为“叶子被水

20、流带动”。在南北纬大约20度左右的热带气旋主要被副热带高压(一个长年在海洋上维持的高压区)的引导气流引导而向西移,这样由东向西的气流称为信风。在北大西洋和东北太平洋,热带波动会被信风从非洲西岸引导至加勒比海及北美洲,最终到达太平洋中部直至引导气流减弱,这些波动(称为东风波)是这区域很多热带气旋的前身。而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风暴的形成主要被热带辐合带和季风槽的季度变化影响,相对于大西洋和东北太平洋,东风波形成热带气旋的比例较小。科里奥利力(地转偏向力)科里奥利力(简称科氏力),是惯性系统(空气流动为直线运动)在非惯性系统(地球自转为旋转运动)上移动而产生的一种现象。科氏力并非真实存在,而是对于一

21、个位在非惯性系统上观察者而言,会认为惯性系统的行进路径发生偏移,因而假想出一个加速度,此加速度乘上物体质量便成为一个假想力。虽然科氏力只需要地球自转就可以产生,不过考虑地球的球体形状,需要加入一个与纬度有关的系数。因此地球上的科里奥利加速度为:其中v为地球自转速度的水平分量。由此公氏可知纬度愈高,科里奥利加速度愈大,在赤道则为零(因此赤道上通常不会生成热带气旋)。科氏力在地球上的特例称做地转偏向力,对气旋运动的影响主要有两个,一方面决定了气旋系统的旋转方式;另一方面则是决定气旋的前进方向。当空气沿气压梯度进入低压中心,由于大气流动与地球自转方式的差异,会使大气流动发生一定程度的偏离。在北半球,

22、当低压中心以北的空气南移,会向与地球自转相反的方向(西方)偏离;其以南的空气北移时则会向地球自转的方向(东方)偏离,而南半球空气偏离的方向相反。因为科氏力与空气向低压中心的速度相垂直,这便创造了气旋系统旋转的原动力:北半球的气旋逆时针方向转动,南半球的气旋则顺时针方向转动。科氏力也使气旋系统在没有强引导气流影响下移向两极。热带气旋向两极旋转的部分会受科氏力影响轻微增加向两极的份量,而其向赤道旋转的部分则会被轻微增加向赤道的份量。在地球上越接近赤道科氏力会越弱,所以科氏力影响热带气旋向两极的份量会较向赤道的份量为多。因此,在没有其他引导气流抵消科氏力的情况下,北半球的热带气旋一般会向北移动,而南

23、半球的热带气旋则会向南移动。角动量守恒科氏力虽然决定了气旋旋转的方向,但其高速旋转的主要动力却非科氏力,而是角动量守恒的结果:空气从远大于气旋范围的区域抽入低气压中心,由于质量增加而角动量不变,因此导致气旋旋转时的角速度大大地增加。热带气旋云系最明显的运动是向著中心的,而角动量守恒原理也使外部流入的气流,在接近低气压中心的时候会逐渐加速。当气流到达中心之后会开始向上、向外流动,因此高层的云系也会向外流出(辐散)。这是源于已经释放湿气的空气在高空从热带气旋的“烟囱”被排出。辐散使薄的卷云在高空形成,并在热带气旋外部旋转,这些卷云可能就是热带气旋来临的第一个警号。除了热带气旋本身的旋转,角动量守恒

24、也影响了气旋的移动路径。低纬度地区的地球自转半径较大,因此气体流动的偏移较小;高纬度地区的地球自转半径较小,所以气体流动的偏移较大。这样的力量也是热带气旋在北半球往北移动,南半球往南移动的原因之一。与中纬度西风带的作用1973年时,飓风Ione(左)及飓风Kirsten(右)之间发生了藤原效应当热带气旋移到较高纬度,其围绕副高活动的路径会被位于高纬度的低压区所改变。当热带气旋向两极移近低压区,会逐渐出现偏东向量,这是热带气旋转向的过程。例如一个正向西往亚洲大陆移动的台风可能会因为中国或西伯利亚上空出现低压区而逐渐转向北方,继而加速转向东北,擦过日本的海岸。台风转向东北,是因为当其位于副高北缘,

25、引导气流是从西往东。藤原效应藤原效应或称双台效应,是指两个或多个距离不远的气旋互相影响的状态,往往会造成热带气旋移动方向或速度的改变。藤原效应常见的影响依照热带气旋之间的强弱程度而不同而大致分为两种:若两个热带气旋有强弱差距,则较弱者会绕著较强者的外围环流作旋转移动(在北半球为逆时针旋转,南半球则是顺时针旋转),直到两者距离大到藤原效应消失,或到两者合并为止。如果两个热带气旋的强弱差不多,则会以两者连线的中心为圆心,共同绕著这个圆心旋转,直到有其他的天气系统影响,或其中之一减弱为止。 登陆“登陆”的官方定义是风暴的中心(环流的中心,而非边缘)越过海岸线,但在热带气登陆前数小时,沿岸和内陆地区已

26、会有风暴的状况。因为热带气旋风力最强的位置不在中心,即使热带气旋没有登陆,陆地上也可能感受到其最强的风力。 编辑本段【气旋消散】消散原因2005年大西洋飓风季的热带风暴法兰克林。该风暴的强对流被强烈的垂直风切变切离。 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的台风珊珊,该风暴在移入高纬度后转变为一温带气旋。热带气旋一般在以下情况减弱消散,或丧失热带气旋的特性,转化为副热带气旋或者温带气旋。移入陆地后,台风因为失去维持能量的温暖海水,而迅速减弱消散。绝大部分的强烈热带气旋登陆后一至两天即剧烈减弱,变成结构松散的热带低压区。但是若果能够重新移到温暖的洋面上,它们可能会重新发展。移经山区的热带气旋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减弱

27、。 如果台风在同一海面上滞留过久,翻起海平面30米以下较凉海水,使表面水温下降,热带气旋也会减弱。移入水温低于26摄氏度的海洋,这会使热带气旋失去其特性(中心附近的雷暴和暖心结构),减弱为热带低压。这是东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消散的主因。台风遇上强烈垂直风切变,对流组织也会受破坏。(如台风遇到冷锋时,将会迅速减弱) 与西风带的作用,例如与邻近的锋面融合,这使热带气旋转化为温带气旋,这个过程会持续一至三日。33但就算热带气旋完成转化,很多时候它们仍能维持热带风暴的风力和一定程度的降水。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由热带气旋转化而成的温带气旋有时风力会达到飓风的水平,严重影响美国西岸或欧洲。2006年的台风伊欧凯

28、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弱的热带气旋被另一低压区影响,受破坏而成为非气旋性雷暴,或被另一个较强的热带气旋吸收。 人工消散在1960至1970年代,美国政府曾尝试以人工的方式使热带气旋减弱。方法是以碘化银使热带气旋螺旋云带的水份过度冷却,令内部眼墙崩塌而降低其强度。1969年的飓风黛比(Hurricane Debbie)风速因此而下降了30%,但在人工减弱后,该飓风的强度很快便恢复。在1947年,一个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以东的飓风被人工减弱后,突然改变路径,吹袭了佐治亚州的沙瓦纳,酿成灾难。因为被人工减弱的风暴有太大的不定性,联邦政府禁止对在48小时内有10%以上机率登陆的热带气旋进行人工

29、减弱,因而大大减少了此后可能的实验风暴数目。因为发现眼壁置换会在较强的热带气旋自然发生,此计划最终被放弃。因为被过度冷却的水份比例太少,以碘化银人工减弱热带气旋的成效不是十分的大。其他曾被提出的人工减弱热带气旋的方案包括:以巨大的冰块降低热带气旋所经过海面的海水温度; 在风眼结构形成的初期向其丢下大量冰块以吸收热带气旋放出的潜热,阻止潜热转化为动能; 以抑制蒸发的物质覆盖海洋; 用核武炸掉热带气旋; 向热带气旋丢下干冰。但这些方案都面对一个问题:热带气旋的体积太大使它们难以实行。 编辑本段【影响介绍】负面影响 飓风卡特里娜吹袭后的美国密西西比州。成熟的热带气旋释放的功率可达6x1014瓦,在海

30、上的热带气旋引起滔天巨浪,狂风暴雨。有时会令船只沉没,国际航运受影响。但是热带气旋以登陆陆地时所造成的破坏最大,主要的直接破坏包括以下三点:大风:飓风级的风力足以损坏以至摧毁陆地上的建筑、桥梁、车辆等。特别是在建筑物没有被加固的地区,造成破坏更大。大风亦可以把杂物吹到半空,使户外环境变成非常危险。 风暴潮:因为热带气旋的风及气压造成的水面上升,可以淹没沿海地区,倘若适逄天文高潮,危害更大。风暴潮往往是热带气旋各种破坏之中夺去生命最多的。 大雨:热带气旋可以引起持续的倾盘大雨。在山区的雨势更大,并且可能引起河水氾滥,土石流及山泥倾泻。 热带气旋也为登陆地造成若干间接破坏,包括:疾病:热带气旋过后

31、所带来的积水,以及下水道所受到的破坏,可能会引起流行病。破坏基建系统:热带气旋可能破坏道路,输电设施等等,阻碍救援的工作。 农业:风、雨可能破坏鱼、农产物,引致粮食短缺。 盐风:海水的盐分随著热带气旋引起的巨浪被带到陆上,附在农作物的叶面可导致农作物枯萎,附在电缆上则可能引起漏电。 正面影响热带气旋所造成的人命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但是热带气旋亦为干旱地区带来重要的雨水。不少地区的每年雨量中的重要部分都是来自热带气旋。例如东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为干旱的墨西哥和美国西南带来雨水;日本甚至全年近半的雨量都是来自热带气旋。热带气旋亦是维持全球热量和动量平衡分布的一个重要机制。热带气旋把太阳投射到热带,转化

32、成海水热量的能量,带到中纬度及接近极地的地区。热带气旋亦作为一强烈涡旋扰动,把赤道所积存的东风角动量输送往中纬度地区的西风带内。观测观测强烈的热带气旋一直以来对人类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它们主要在海洋上活动,位于陆上的气象站大多不能够提供实测数据,在地面的观测一般只有当热带气旋经过岛屿或沿岸地区才有可能。但就算热带气旋接近气象站,气象站也一般只能提供风暴较外围的实时数据,因为如果当强烈的风暴过于接近,气象站的监测设施会被强风摧毁。配有气象监测设备的侦察飞机也会被派往热带气旋的中心提取实测数据,在大西洋,当热带气旋出现后美国政府会定时派遣侦察机作监测。这些侦察机配备直接和遥感装置读取读数,还有

33、投落送的设备,量度高空和海平面的风速、气压、温度和湿度。在2005年,一架无人驾驶的侦察机被派往监测热带风暴奥菲利亚。无人驾驶侦察机可飞往更低的高度监测风暴而不用担心机师的安全。美国国家飓风中心的数值模式对大西洋热带风暴和飓风预报的每年平均误差:数值预报对热带气旋路径的误差从1970年代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在世界其他地区并没有侦察机监测风暴。远洋热带气旋的路径主要从气象卫星拍摄,一般每半小时或四分一小时更新的可见光和红外线卫星云图追踪;强度则透过德沃夏克分析法从云图评估。当风暴接近沿岸地区,陆地上每分钟更新的多普勒雷达回波图像便对热带气旋的定位扮演重要角色。预测各海域及世界气象组织监测机构海域

34、区域专责气象中心或热带气旋警报中心 北大西洋 美国国家飓风中心 东北太平洋 美国国家飓风中心 北太平洋中部 中太平洋飓风中心 西北太平洋 日本气象厅 北印度洋 印度气象部 西南印度洋 法国气象局(留尼汪岛) 南及西南太平洋 斐济气象部新西兰气象部巴布亚新几内亚气象部澳洲气象局 东南印度洋 澳洲气象局 :代表热带气旋警报中心 热带气旋的移动受外力影响,所以要准确地预测其路径,便要知道邻近的高压和低压系统的位置和强度,以及它们将会如何改变并影响热带气旋。由超级电脑和精密的情景模拟软件组成的电脑数值模式,就能够透过电脑模拟做到这一点,从而预测热带气旋的路径。结合这些数值模式与人类对影响热带气旋外力的

35、认识,以及气象卫星和其他感应器,近数十年来科学家对热带气旋路径预测的准确率正逐渐提高;但科学家表示,因为气象学界对影响热带气旋发展的因素了解仍未全面,所以他们对于预测热带气旋的强度较没有把握。预报中心现时世界上共有六个区域专责气象中心(英语:Regional Specialised Meteorological Centre,简称RSMC),这些组织负责追踪所属区域内的热带气旋并发出热带气旋公报和警告;另外还有五个热带气旋警报中心(英语:Tropical Cyclone Warning Centre,简称TCWC)为较小的地区提供资讯。但区域专责气象中心和热带气旋警报中心不是唯一向大众发布热带

36、气旋消息的机构,例如美国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会为除北大西洋外全球的热带气旋作出发布;中国气象局也会为位于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作出发布;加拿大飓风中心会为影响加拿大的热带气旋或热带气旋的残余发出公报。·我国沿海的热带气旋气候概况热带气旋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在其活动过程中,伴随有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因此,热带气旋对经过的地区虽有解除伏旱的作用,但也会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我国北起辽宁,南至两广的沿海一带,每年都有可能遭受热带气旋的袭击,其中又以登陆广东、福建和台湾三省的热带气旋次数为最多。 编辑本段惯用称呼:不同的地区习惯上对热带气旋有不同的称呼

37、。西北太平洋沿岸的台湾、中国、韩国、日本、越南与菲律宾等地,习惯上称当地的热带气旋为台风。而大西洋和东北太平洋沿岸地区则习惯按照强度称当地的热带气旋为热带低气压、热带风暴或飓风。南半球和北印度洋地区则采用“气旋”(英语:Cyclone)一词作“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的简称。发生在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的,称为气旋性风暴;靠近菲律宾的,叫做“巴加峨斯”或“碧瑶风”;出现在南印度洋和澳大利亚北部沿岸洋面上的,称为“威力威力”,意思是诡计多端、狡猾可怕,重复“威力”,告诉人们要加倍警惕;发生在马达加斯加东部印度洋海面上的,称为“毛里求斯”。气象学上,则只有风速达到某一程度的热带气

38、旋才会被冠以“台风”或“飓风”等名字。 编辑本段【盛行地区】·主要源地由1985年至2005年期间生成的所有热带气旋路径图。国际日期线以西的北太平洋生成了最多的热带气旋;而南大西洋则几乎没有热带气旋活动。几乎所有的热带气旋都是在赤道南北三十纬度以内的范围内生成。当中大约87%是在南北纬二十度之内。因为地转偏移力弱小的关系,南北纬十度以内形成热带气旋的机会较少,但并非罕见。每年地球总共平均有80个热带气旋生成,主要产地有:北太平洋西部 包括南海,影响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及海南、台湾;菲律宾、韩国、日本、越南、太平洋上各岛,间中也可以影响泰国及印尼。每年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热带气旋占全球的三分之

39、一。中国的沿岸是全球最多热带气旋登陆的地方;而每年也有六至七个热带气旋登陆菲律宾。北太平洋东部 第二多生产热带气旋地区,影响地区包括墨西哥、夏威夷、太平洋上岛国,罕有情况下可影响下加利福尼亚,及中美洲的北部地区。北大西洋 包括加勒比海、墨西哥湾。每年生成数目差距很大,由一个至超过二十个不等,每年平均大约有十个生成。主要影响美国东岸及墨西哥湾沿岸各州、墨西哥及加勒比海各国,间中影响可达委内瑞拉和加拿大。2005年的飓风文斯(英语:Hurricane Vince)更以热带低气压的强度登陆西班牙,是有纪录以来唯一一个登陆欧洲的大西洋风暴。南太平洋西部 主要影响澳大利亚及大洋洲各国。 北印度洋 包括孟

40、加拉湾和阿拉伯海,主要在孟加拉湾生成。北印度洋的风季有两个巅峰:一个在季风开始之前的4月和5月,另一个在季风结束后的10月和11月。影响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和巴基斯坦等国,有时更会影响阿拉伯半岛。 南印度洋东部 影响印尼及澳大利亚西部。南印度洋西部 主要影响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毛里求斯、留尼汪岛、坦桑尼亚、科摩罗和肯尼亚等地。54 ·罕见源地南大西洋 由于较低的海水温度、强烈的垂直风切变,至今只曾发现有三个热带气旋在南大西洋形成,包括吹袭巴西的热带气旋卡塔琳娜。 东南太平洋 该区因为强烈的垂直风切变,至今未有发现有热带气旋生成。 地中海 只有极少数类似热带气旋的风暴曾

41、经形成。 高纬度地区 低水温和长期强烈的垂直风使热带气旋难以生成。十分接近赤道的海域 赤道地区地转偏向力较小,难以形成热带气旋的旋转动力。例如在2001年影响新加坡的台风画眉,和2004年于北印度洋生成的热带气旋Agni,都是罕见的近赤道台风。画眉生成的纬度位于北纬1.5度,Agni更是破纪录的北纬0.7度。Agni的生成是一个谜,有待科学家探究。 ·生成时间热带气旋主要在夏季后期生成,因为海水温度在这个时候最高。但在确切的生成时间上,每个海域都有其独有的季度变化。综合全球而言,9月是热带气旋最活跃的月份,而5月则是最不活跃的月份。·分级热带气旋的强度一般根据平均风速评定,

42、世界气象组织建议使用十分钟平均风速。但美国的国家飓风中心以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以及中国的中国气象局分别采用一分钟和二分钟平均风速计算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力。根据美国和中国的定义所测量到的平均风速,会比联合国定义的稍高。其中一分钟与十分钟平均风速的近似换算公式为:十分钟平均风速=一分钟平均风速乘以0.88。不同的地区对热带气旋也有不同的分级方法,在美国,飓风会根据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按强度分为一至五级,62澳大利亚也有类似的方法。以下是各区官方(指区域专责气象中心(RSMC)或热带气旋警报中心(TCWC),除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不同强度热带气旋的分级:热带气旋分级(全部换算至十分钟平均风速)

43、蒲福氏风级 十分钟平均风速(节) 北印度洋印度气象部 西南印度洋法国气象局 澳大利亚澳洲气象局 西南太平洋斐济气象局 西北太平洋日本气象厅 西北太平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东北太平洋及北大西洋国家飓风中心 中太平洋飓风中心 06 <28 低气压 热带扰动 热带低气压 热带低气压 热带低气压 热带低气压 热带低气压 7 2829 深度低气压 热带低气压 3033 热带风暴 热带风暴 89 3447 气旋性风暴 中度热带风暴 热带气旋(一级) 热带气旋 热带风暴 10 4855 强烈气旋性风暴 强烈热带风暴 热带气旋(二级) 强烈热带风暴 11 5663 台风 飓风(一级) 12 6472 非常

44、强烈的气旋性风暴 热带气旋 强烈热带气旋(三级) 台风 7385 飓风(二级) 8689 强烈热带气旋(四级) 强烈飓风(三级) 9099 强烈热带气旋 100106 强烈飓风(四级) 107-114 强烈热带气旋(五级) 115119 非常强烈的热带气旋 超级台风 >120 超级气旋性风暴 强烈飓风(五级) 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实施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的通知,热带气旋按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划分为六个等级,“台风”仅是其中之一。 一、热带低压,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0.817.1米秒,即风力为67级; 二、热带风暴,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7.224.4米秒,即风力89级; 三、

45、强热带风暴,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24.532.6米秒,即风力1011级; 四、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32.741.4米秒,即1213级; 五、强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41.550.9米秒,即1415级; 六、超强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51.0米秒,即16级或以上。·各级热带气旋的形态热带风暴目录 1.气象 简介 成因 受灾影响 2.酒名 3.电视剧 基本资料 主要演员 剧情介绍 分集介绍 4.上海热带风暴水上乐园 · 剧情介绍 · 分集介绍 · 4.上海热带风暴水上乐园 编辑本段1.气象 编辑本段简介热带风暴(Tropical

46、 storm)是热带气旋的一种,是指中心最大风力达17.2-24.4米秒的热带气旋。其中心附近持续风力为每小时63-87公里,即8-9级风的风力。 编辑本段成因热带风暴是热带气旋的一种,是指中心最大风力达8-9级(17.2-24.4米秒)的热带气旋。产生基本条件:1、首先要有足够广阔的热带洋面,这个洋面不仅要求海水表面温度要高于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层海水里,水温都要超过这个数值。其中广阔的洋面是形成台风时的必要自然环境,因为台风内部空气分子间的摩擦,每天平均要消耗3100-4000卡厘米2的能量,这个巨大的能量只有广阔的热带海洋释放出的潜热才可能供应。另外,热带气旋周围旋转的强风,会引

47、起中心附近的海水翻腾,在气压降得很低的台风中心甚至可以造成海洋表面向上涌起,继而又向四周散开,于是海水从台风文字中心向四周围翻腾。台风里这种海水翻腾现象能影响到60米的深度。在海水温度低于26.5的海洋面上,因热能不够,台风很难维持。为了确保在这种翻腾作用过程中,海面温度始终在26.5以上,这个暖水层必须有60米左右的厚度。2、在台风形成之前,预先要有一个弱的热带涡旋存在。我们知道,任何一部机器的运转,都要消耗能量,这就要有能量来源。台风也是一部“热机”,它以如此巨大的规模和速度在那里转动,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要有能量来源。台风的能量是来自热带海洋上的水汽。在一个事先已经存在的热带涡旋里,涡

48、旋内的气压比四周低,周围的空气挟带大量的水汽流向涡旋中心,并在涡旋区内产生向上运动;湿空气上升,水汽凝结,释放出巨大的凝结潜热,才能促使台风这部大机器运转。所以,即使有了高温高湿的热带洋面供应水汽,如果没有空气强烈上升,产生凝结释放潜热过程,台风也不可能形成。所以,空气的上升运动是生成和维持台风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其必要条件则是先存在一个弱的热带涡旋。3、要有足够大的地球自转偏向力,因赤道的地转偏向力为零,而向两极逐渐增大,故台风发生地点大约离开赤道5个纬度以上。由于地球的自转,便产生了一个使空气流向改变的力,称为“地球自转偏向力”。在旋转的地球上,地球自转的作用使周围空气很难直接流进低气压

49、,而是沿着低气压的中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北半球)。4、在弱低压上方,高低空之间的风向风速差别要小。在这种情况下,上下空气柱一致行动,高层空气中热量容易积聚,从而增暖。气旋一旦生成,在摩擦层以上的环境气流将沿等压线流动,高层增暖作用也就能进一步完成。在20°n以北地区,气候条件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高层风很大,不利于增暖,台风不易出现。 热带风暴继续增强就形成台风。 形成编辑本段受灾影响强热带风暴日突袭缅甸最大城市仰光,人员、物资损失惨重。缅甸政府宣布风暴经过的省邦为灾区,但没有公布具体财产、人员损失情况。缅甸国家电视台日晚报道说,据最新统计数据,日登陆缅甸的热带风暴已造成2.25万人死

50、亡、4.1万人失踪。现场犹如“战场”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日在缅甸伊洛瓦底省海基岛附近登陆。风暴登陆时最大风速超过公里/小时。风暴登陆后扑向缅甸三角洲地区,一路扫荡伊洛瓦底省、勃固省和仰光省,日凌晨突入仰光市中心。仰光市内多处房屋受损,树木被刮倒。街道上随处可见倾覆的车辆、散落的路灯、木板等。市内交通瘫痪,水电供应停顿。市民争购蜡烛,许多商店蜡烛销售一空。路透社援引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退休公务员的话说:“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让人想起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年,“卡特里娜”飓风造成多人丧生,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一名驻仰光外交官形容灾后的仰光一片狼藉,犹如“战场”。仰光国际机场日关闭

51、,取消全部离港航班。抵港航班转飞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风暴“抹平”城镇缅甸政府已宣布仰光省、伊洛瓦底省、勃固省、孟邦和克伦邦为灾区。风暴造成的损失正在统计中。缅甸官方媒体日报道,仰光南部两个城镇四分之三的房屋倒塌,剩余房屋的房顶差不多全被狂风卷走。报道没有提及两城镇居民伤亡情况。由于受灾地区通讯中断,与外界联系困难,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难以调查。缅甸政府和联合国驻缅甸机构也没有正式发布死亡或者受伤人数信息。但缅甸国家电视台报道说,至少351人死亡,超过万间房屋遭到摧毁。法新社援引仰光一名医院工作人员的话说:“我听说很多人受伤,但不清楚具体有多少人。”救灾难度巨大缅甸国家电台日晚报道,政府成立

52、了以总理为首的中央防灾救灾委员会,组成个工作组深入灾区开展救灾工作。由于灾区交通、通讯瘫痪,救灾难度巨大。一些联合国救灾专家估计,仅调查清楚灾情就需数天时间。联合国人道主义经济援助计划协调专员办公室驻缅甸主管泰耶·斯卡瓦达尔说,由于房屋被毁,不少灾民可能被压在废墟下。他说:“风暴袭击了仰光市中心。风暴来临前,有关部门发出警告,让市民在房屋内躲避,但不少房屋结构脆弱。”斯卡瓦达尔说,联合国向缅甸政府提出了救援行动申请,尚未收到回应。这次风暴袭击的区域是缅甸稻米主要产区,人口密集,其中仰光人口数量500万。 编辑本段2.酒名【中文名称】:热带风暴 【英文名称】:Tropical Stor

53、m 【材 料】:菠萝汁60毫升、鲜柳橙汁60毫升、西番莲果糖浆30毫升、杏仁糖浆1/2茶匙 【制 法】:将材料倒入摇酒器中摇匀后注入古典式酒杯(威士忌杯),装饰上菠萝叶。【作 者】:梦幻调酒师【详细说明】 这是一款使人联想到南国的和风、洋溢着清凉感的饮料,虽然冠以热带字样,实际上什么时候都觉得很好喝。杏仁露的香气会柔柔地弥漫于口中。 编辑本段3.电视剧 编辑本段基本资料片名:热带风暴 地区:中国大陆语言:国语集数:20集总监制:邹庆芳、崔建设总策划:李汀、马维干监制:邹建雄 李治安 张大勤策划:丁临一、曹静生、李洋技术监制: 肖月桃、王东明军事顾问: 贺恒德、赵北臣制片人: 刘晓航、陈胜利编剧

54、:戴宏、陈胜利导演:陈胜利 以下是各级热带气旋的举例,注意云图以下的描述只是针对云图中的风暴,与其同级的其他热带气旋未必有这些特征。台风(飓风)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由于采用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所以全部以大西洋或东北太平洋的飓风作例。2006年的热带低气压01w,其云系开始变得有组织,但没有螺旋形云系和风眼等在较强热带气旋出现的结构。2006年的热带风暴清松,其螺旋性明显比前图的热带低气压01w为佳。2006年的强烈热带风暴宝霞,云系的组织、螺旋性均比前图的热带风暴清松为佳。2005年的一级飓风奥菲利亚,到达飓风(台风)的强度,模糊的风眼开始形成。2005年的二级飓风艾琳,结构比前图的飓风奥菲利

55、亚紧密。2005年的三级飓风依莲娜,螺旋性强,结构紧密,眼墙发展已经成熟。2004年的四级飓风法兰西斯,风眼比前图飓风依莲娜清晰、浑圆。2005年的五级飓风丽塔,五级是SSHS分级最高的一级,红外线云图上风暴接近完美:风眼清晰浑圆,结构非常紧密。·分级系统的限制热带气旋的分级的强弱与热带气旋所造成的破坏并没有必然关系。不同于评估地震所造成影响的麦加利地震烈度,现时对热带气旋的分级只会考虑其风速。较弱的热带气旋可以比较强的造成更大的破坏,这主要取决于其他外在因素,如受影响区域的地形、热带气旋带来的总雨量等。例如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的强烈热带风暴碧利斯,尽管强度弱,但因为其范围广阔,在登陆中国后于内陆地区造成广泛而持续的强降水,竟带来244.48亿元人民币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反,有许多远较碧利斯强烈的热带气旋因为未有登陆或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登陆,甚至因为其覆盖范围小,所以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 编辑本段【名称解释】命名及编号因为海洋上可能同时出现多个热带气旋,为了减少混乱,当热带气旋达到热带风暴的强度时,各气象机构便会对其作出命名。热带气旋会根据各个区域不同的命名表命名,这些命名表是由世界气象组织的委员或各区负责预测热带气旋的机构制订。当热带气旋被除名,新的名字会被选出作替补。命名方法热带气旋的命名方法在各区有所不同。在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