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第五单元时、分、秒教案及反思_第1页
三上第五单元时、分、秒教案及反思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上第五单元时、分、秒教案及反思单元主题第五单元时、分、秒任课教师与班级本课课题课时秒的认识第 1 1 课时/ /共 4 4 课时教学目标及设置依据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 1 1 分=60=60 秒。2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 时间,建立 1 1 秒及 1 1分的时间观念。 3 3、 教育学生从小养成 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 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时钟学具准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教学过程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后反思一、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 们一起来倒计时。师: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象这样计量 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一一秒。今天,我们 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二、新授认识钟面上的秒1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 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2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后反思学生反馈:时钟有 3 3 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秒针走 1 1 小格是 1 1 秒。走 1 1 大格就是 5 5 秒。如果是读取 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 取方法进一步类推。4 4、体验 1 1 秒钟师:1 1

3、 秒到底有多长呢? 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 过的时间就是 1 1 秒。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 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比一比,哪位 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小结: 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 用 1 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 1 1 秒。1 1 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 1 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 1 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 1 分、每 1 1 秒。5 5、师:秒针从数字 1212 走到数字 6,6,这表示经过几秒

4、?从数字 6 6 走到 8 8, 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 的。6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10 秒?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 1212 起,走一圈,又回 到数字 12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2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后反思学生反馈。4 4、小结:秒针走 1 1 圈,就是 6060 秒,这时分 针走 1 1 小格,也就是 1 1 分钟,所以 1 1 分=60=60 秒。练习:体验 1 1 分钟 1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 1 1 分钟的长短。2 2、 师

5、:1 1 分钟能做什么呢?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 摸脉搏体验 1 1 分钟实际的长短。3 3、让学生举例,说说 1 1 分 钟可以做什么事。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 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三、巩固练习1 1、做练习十四:1 1 补充:1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 4040。2小明跑 100100 米要用 1919。跑步比赛师: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 看。5050 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 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3 3、活动: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

6、的学习用品整 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 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 师: 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 人。四、作业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板书设计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作业布置或设计 1010 月 2525 日课堂P27P27 回作:特训P44P44 4545 第 1 1 6 6课后反思:教后整体反思单元主题第五单元时、分、秒任课教师与班级本课课题第二课时时间的计算第2 2 课时/ /共 4 4 课时教学目标及设置依据 1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 学生的时间观念。2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3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难点:时间

7、单位的 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教学过程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课后反思、猜谜游戏引入:1 1、猜谜语:矮子走步,咼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2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矮子指的是什么”? “高 个指的又是什么?”“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 ? “分 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1 1 时等于多少分”?“ 1 1分等于多少秒”?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后反思教师演示,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 5时,3 3 时 2020 分,6 6 时,9 9

8、 时 5050 分等。4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二、教学新课:1 1、教学例 1 1: 2 2 时= =分教师:1 1 时等于?那 2 2 时呢?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反馈 a a、60+60=12060+60=120 分 b b、2 2 时就是 2 2 个 6060 分,即 6060 X 2=1202=120 分教师小结。2 2、让学生做 P62P62 的“做一做”中的题目1 1 和补充题:3 3 时= =分 2 2 分= =秒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 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

9、转换的方法。3 3、教学例 2 2:教师投影例 2 2 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 7 时 3030 分离家,7 7 时 4545 分到校。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a a、分针从 6 6 走到 9 9。走了 3 3 大格,是 1515 分钟。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后反思b b、4545-30=1530=15,是 1515 分钟。4 4、小结 5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 一算。三、巩固练习:1 1、完成 P62P62“做一做”中的第 2 2 小题, 集体订正时,可以

10、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2 2、填空:5050 分比 1 1 时少分,1 1 时比 4545 分多分。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 1 时。四、全课总结,回归评 价: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 9 9 时开始上课, 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 一节课 4040 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 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 更好地建设祖国。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 3 时至 3 3 时 4545 分,经过几分?学 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板书设计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作业布置或设计101

11、0 月 2626 日课堂P28P28 回作:特训P45P45 4646 第 1 1、2 2 题课后反思:教后整体反思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 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知识性目标相对简单,“秒”是较小的计量时间的单位, 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 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小学生一般不 易感知 1 1 秒和几秒有多长。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体 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 1 1 秒、几秒及 1 1 分的时间观念。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用“经历”、“体验”、“探 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刻画出学生数学的活动水平。而体验 又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它需要

12、学生身处学习环 境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能力。例 如:在教学“认识 1 1 秒”时,我让学生通过反复看秒针走动, 听、说秒针走动的声音,说一说,演一演1 1 秒钟你会做些什么,体验“秒”的实际意义。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 学生脱离钟面的辅助作用进行再体验从而形成初步的1 1 分、1 1 秒的观念,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当提到“秒”时, 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不再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而是和数 数、拍手、眨眼、回头等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就有了一个鲜明具体的情境支持。后面的环节 中还有体验五秒、二十秒、体验1 1 分=60=60 秒,1 1 分钟的体验活动等

13、。这节课中,始终贯穿的一根主线就是让学生不断地, 有层次性地体验,在体验中,不知不觉他们对秒的认识已经 达到一个高潮,也较好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现代教学 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 明才智才得以发挥出来。任何的学习都是一种主动建构过 程。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 验了,就理解了。可见,让我们的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经历 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本课的另一特点是突显了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数学不仅仅只是科学,也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份,长期以来,我 们过分强调数学的科学性,忽视了其作为文化功能的存在,以致在一般人眼中,数学是枯燥、无味

14、的,只是一些没有生 机的数字和图形的堆砌。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在强调作 为科学的数学时,更要让学生感受到作为文化的数学的存 在。本课通过让学生看一秒能做多少事,看刘翔夺冠的资料,充分地让学生感受了时间的宝贵,感受到了数学的文化性和 教育性,是本课极具人文关怀的体现。单元主题第五单元时、分、秒任课教师与班级本课课题第三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第3 3 课时/ /共 4 4 课时教学目标及设置依据 1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 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2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重、 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

15、准备教学过程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后反思第 2 2 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 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 道理就行。第 3 3 题,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收集类似的 信息。第 4 4、5 5 题,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 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 帮助。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后反思第 6 6 题,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 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第 7 7 题,事先让学生找几个自己感兴趣的节目,想办法 把它们开始和结束的时刻都记录下来。二、补充题目。1 1 分二秒 4 4

16、时二分 9 9 分 O 9 9 秒 3636 分 O 2 2 时分二秒 150150 秒 O 2 2 分 400400 分 O 4 4 时 1010 分 O 1 1 时电影神奇的宇宙从 2 2: 0505 开始,到 2 2: 5050 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你会提问题让同学们算经过的时间吗?板书设计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作业布置或设计 1010 月 2727 日课堂P29P29 回作:特训P47P47 4848 第 1 1 5 5 课后反思:教后整体反思单元主题第五单元时、分、秒任课教师与班级本课课题第四课时填一填说一说第 4 4 课时/ /共 4 4 课时教学目标及设置依据 1 1

17、、使学生巩固时间的认识和计算,养成从 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2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逐渐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 和能力。教学重点:巩固时间的认识和计算,逐渐培养学生 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教学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教学过程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后反思一、制作作息时间表 1 1、师:说一说什么时候上早仔自习,什么时候出早操,什么时候上节课?师:像这样比较固 定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就可成为作息时间。2 2、出示学校课程表的结构学生回忆自己每天要做哪些固定的事情,一般在什么时候做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后反思仿照课程表的设计思路,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18、制定作 息时间表。4 4、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比较,看看别人的作息 时间表中有哪些比自己合理的地方。5 5、学生进一步休整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师:你们都会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了,但严格地遵守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更为重要。希望你 们能督促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合理、有效地安排和利用 时间。二、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完成某些共同事件所需的时间。1 1、统计小组成员完成家庭作业所需的时间。列出统计表后, 对表中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和讨论,如有的同学用的时间少很少,而有的同学花很长时间,原因是什么,请作业做得又快 又好的同学介绍一下经验。师:希望你们能从刚才的事件中 养成按时、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2 2、

19、统计每位同学的睡眠时间。并说一说计算睡眠时间的方法。根据统计结果看 看谁的睡眠时间最长,谁的最短,大家的睡眠时间是否够。请大家课后想办法去查一查。3 3、小结:一寸光阴一寸金,请你们是时间生活中要合理地安排学习、锻炼、娱乐、休息 的时间。三、巩固练习。练习十四第 & 9 9、1010 题。4.4.统计同学们每天参加体育 锻炼的时间和看电视、看书的时间。板书设计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作业布置或设计课后反思:教后整体反思由于时间单位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时、 分、秒”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难点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时间概念是十分抽象的,鉴于时 间的抽象性和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我在进行本节内容的 教学时,使用了直观的与真是教具结合让学生进行感知。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由此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学 习、生活和劳动都与时间密不可分。尽管学生是初步研究有关时间的知识,但生活中学生对 于时间已有了相当多的感性知识,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学习、 生活和劳动都与时间息息相关。在上这单元前,我将学生原 有的关于时间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在课前做了个测试,发现班 上的学生几乎不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有什么, 读出钟面上的时 刻。 针对这一现象, 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