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教案_第1页
五年级音乐教案_第2页
五年级音乐教案_第3页
五年级音乐教案_第4页
五年级音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第一课朝夕课时第一课时总节数节教学目标知识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情感通过本课这一题材主题的两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重点通过学习1歌曲,了解并熟悉G大调。难点一节课学会唱准4段歌词的歌曲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学具节奏卡片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二、复习上学期的歌曲二、聆听晨景师弹琴讲新学期要求教师伴奏1 歌曲清晨用声乐形式歌唱早晨,器乐又如何表现早晨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听晨景主题。2 .再播放音乐主题3 .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初听的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

2、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表示吗”复听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4 .欣赏全曲(时间不够可省略)。5 .小结:(1)简介格里格生平。1,播放范唱设问:(1)歌曲表述唱师生问好歌学生分组选出自己喜欢并熟悉的歌曲来比一比聆听并回答问题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聆听并回答问题初听设境复习巩固上学期学过的歌曲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认真听再分析怎样的内谷(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复听3 .教师伴奏提示:形式不拘,可 以视唱;可以使用口 风琴、竖笛等吹奏乐 器,可以个人自学; 可以合作自学。4 .教师指导5 .教师弹琴伴奏下,6 .第2段歌词留给 学生自己学唱。7.教 师播放伴奏带(2)器乐曲表现早晨 的一例

3、。2聆听范唱,对歌曲 整体有所了解。回答回题这是声乐表现“早 晨”的一种形式。这是一首校园 歌曲,在演唱 风格上要通俗 朴素,像说话 似的歌唱。四、表演清晨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学唱第二乐段曲调。学生欢乐地唱好全曲 曲调指导的重点是音准: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打击乐伴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五、小结:课后记:课课题第一课朝夕时第二课时总节数节教学目标知识1 .在音乐头践中掌握八拍子拍号。2 .唱好二部合唱,提图合唱表演能力。情感通过本课这一题材主题的两个作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重点在音乐头践中掌握六拍了拍号。难点唱好

4、二部合唱,提图合唱表演能力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学具节奏卡片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晨、晚组织教学复习歌曲清聆听渔舟唱师弹琴讲新学习要求教师伴奏1,导语:“上节听了外国的渔舟唱晚第一部分。”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4.播放渔舟唱晚第二部分。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6聆听全曲。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7.小唱师生问好歌学生可分组分段演唱聆听并回答问题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欣赏并回答问题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设境复习巩固四、表演晚风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

5、景。1.“本课主题是朝夕景色美不美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拍号,晚风的拍号是6/8拍,它的含义是什么3 .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4 .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5 .学唱歌曲(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2)教师伴奏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6 .在二声部曲调较稳固的基础上,再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晚景。1 .教师先弹奏一遍,2 .边唱边划拍检验卜O聆听范唱。”复习思考回答问题再听范唱晚风,并边听边划6/8拍的指挥图式,全体划拍(以八分名符为一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

6、的教棒点谱视唱第一乐句(4小节)。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学生学唱第二声部。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其基础是二声先听再想一想听一 听,划划拍,试一 试。在括号内填上拍号, 再唱一唱。部曲调要唱得和谐、均衡。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五、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课后记:课题第一课朝夕课时第三课时总节数节教学目标知识1 .在音乐头践中掌握八拍子拍号。2 .唱好二部合唱,提图合唱表演能力。情感通过本课这一题材主题的两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重点在音乐头践中掌握六拍了拍号。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图合唱表

7、演能力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学具节奏卡片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歌曲清晨三、聆听渔舟唱晚师弹琴讲新学习要求教师伴奏1 .导语:“上节听了外国的渔舟唱晚第一部分。”2 .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唱师生问好歌学生可分组分段演唱聆听并回答问题设境复习巩固四、表演晚风的景色3 .播放渔舟唱晚第二部分。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4 .聆听全曲。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5.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景。1.“本课主题是朝夕景色美不美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拍号,晚风的拍号是6/8拍,它的含义是什么3 .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

8、曲调基本是相同的4 .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5 .学唱歌曲(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2)教师伴奏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6 .在二声部曲调较稳固的基础上,再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晚景。1 .教师先弹奏一遍,2 .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O哼唱一卜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国出图形谱。欣赏并回答问题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聆听范唱。”复习思考回答问题再听范唱晚风,并边听边划6/8拍的指挥图式,全体划拍(以八分名符为一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的

9、教棒点谱视唱第一乐句(4小节)。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学生学唱第二声部。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五、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拍课后记:1 .先听再想一想2 .听一听,划划拍,试一1试。3 .在括号内填上拍号5再唱一唱。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其基础是二声部曲调要唱得和谐、均衡。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课题第二课农家乐课时第一课时总节数节教学目标知识通过歌曲的学习继续掌握二声部合唱的技巧情感通过反映农家生活的两首中外作品,使学生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重占-=3=,/、通过反映农家生活的两首中外作品,使学生从音乐中体验农

10、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难点通过歌曲的学习继续掌握二声部合唱的技巧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欣赏曲曲谱学具"P奏'片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师弹琴唱师生向好歌设境二、复习歌曲晚风三、表演苹果丰:、八主注/收师放伴奏1 .播放范唱2 .教师放慢速度范唱3 .歌谱与歌词分两部进行学习,学好第一部分(乐段)再学第二部分(速度先慢逐步加快)。4 .学习第一乐段,。教师重点指导不能接唱的小组,集体帮助。再接唱并逐步加快速度直至歌曲应达到的速度。同样是竞赛,跟不上速度唱错为败者。从竞赛中激发学习学谱的积极性。5 .第二乐段的学习分局低声部进行。

11、教师先分别示范两个声部的曲调;6 .帮助学生从音图方面找窍门,7 ,按歌曲的原速全曲合成。要唱出欢乐的情绪。8 .配上伴奏。1 .播放全曲。2 .设向:这首钢琴独奏给你什么感受(快乐雄壮悲伤)。3 .学唱主题4小节。4.教师弹主题为这主题4小节伴奏(1)全班分二部分,分别按书上节奏用拍手与拍腿为主题曲调伴奏(2)一半学生唱主题,一半学生分二声部用拍手与拍腿伴奏(交生表演唱聆听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整体效果,放慢速度学习歌谱与歌词。先慢是为了后快。把每个乐句分组,一个小组,规定时间2分钟自学,然后四个乐句接唱,能接上的为胜者(慢速度)把全班分为二部分,各承担一个声部。然后各声部由组长带领先自学,9 .

12、请几个学生伴舞(朝鲜舞基本动作)。10 .完整地表演朝鲜人民苹果丰收时的欢J人民苹果丰收时口初听回答问题5,复听全曲。全班为钢琴独奏曲伴奏。激趣这首歌表现朝鲜人民获得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绪,因此,速度较快,第一乐段,一子音,表演有一定难度。所以必需唱得非常流畅,才能表达这种感情。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同样先慢速度学唱)换一次)。大部分同学拍手简介乐曲背景,也可作为(图声部)、拍腿(低农家一乐(虽然作品与农声部),一部分同学用夫无关)。打击乐器(皮革类低声部,木质类一一图声部)。四、聆听快乐的农夫五、小结:课后记:课题第二课农家乐课时第二课时总节数节教学目标知识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情

13、感通过反映农家生活的两首中外作品,使学生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重占-=3=,/、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难点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欣赏曲曲谱学具节奏卡片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歌曲苹果丰收三、表演赶坪归来啊哩哩四、聆听丰收锣师弹琴师放伴奏L解题:“赶好”就是导人播放范唱3,为了降低难度,分为二段学唱,先学唱4小节,待熟练后再学唱后4小节。注意唱准前十六分音符节奏。4.歌曲表演时可米取前4小节女领众和,即在“啊哩哩”处众和,后4小节齐唱。还可以边唱边跳。5伴奏是本歌表演的难点

14、,先排练打击乐与人声,取后再加上音图乐器。1 .导入: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2 .欣员乐曲第一部分。设问: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3,欣赏乐曲第二部分。设问: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5,师生父流(有时间可允许再复听一次)。唱师生问好歌生表演唱2聆听范唱。感受彝族民族音调的风格及姑娘们边唱边跳的欢乐情绪。学习曲调时要提醒学生用4/4的指挥图式划拍,并做到匀速。采用小组与集体交替唱,个人与小组交替唱等方力互补互学。要唱出活泼欢快的情绪。6,完整的表演。唱、跳、奏合一,各人发挥其特长,合作和谐,表演好赶好归来啊哩哩,表现彝族同胞的农家乐聆听并回答问题聆听并回答问题4聆听全曲。(1)看着书

15、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设境激趣由于该曲采用大量的十六分音符节奏,所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曲调时宜放慢速度,当熟练流畅后逐渐达到歌曲应有的速度。鼓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3)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丰收的喜悦场面是非常热烈的。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成果的欢乐。五、小结:课后记: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课题第三课足迹课时第一课时总节数节教学目标知识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情感让学生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

16、活来之不易的道理重点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难点到图书馆寻找资料,在课内进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设计等活动,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使课内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学具节奏卡片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二、聆听红梅赞、表演雨花石师弹琴1 .组织学生把准备的故事讲一讲2 .欣赏全歌。设问:歌名红梅赞的含义是什么3 .再听歌曲:设问:你从歌曲的情感与风格中领悟到什么4 .小结:这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辈留卜的“足迹”01 .简介书上插图“南京雨花台烈士群像雕塑”。2 .播放范唱分二部学习。第一部分为前四乐句,第二部分为后四乐句加尾声。有

17、困难的小节,必需是以乐句的单位进行指导。3 .在曲调开始学唱时先不加装饰日,当基本唱熟后再加上倚音,并简单讲解倚音的写法与作用(写法:左上角;作用:装饰性)。5.播放伴奏带唱师生问好歌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这一故事。聆听回答问题聆听回答问题从听觉中加强学生的模仿记忆,有J基本旋律的轮廓后,让学生看谱唱曲。4.在曲调唱得很流畅的基础上填上歌词,用中速,很深情地表现出“雨花石”的崇高品质。充分理解歌词深刻设境课前请个别学生准备歌剧江姐的剧情故事。(提示:书上插图是江姐的形象)曲调节奏较复杂,不宜识谱视唱,主要通过聆听范唱,组织学生讲故事培养学生创 设能力含义,根据四句歌词设计四个造型为歌曲做背景,充

18、满深情地唱好歌曲。请有准备的同学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故事。欣赏全歌。回答向题2.播放歌曲再听歌曲回答向题设问: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斗争。3.再听全歌。设问:音乐分为几个部分哪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当再次出现相同的音乐时请举手示意。4.复听全歌。可以随音乐哼唱歌 曲。回答向题设问:歌曲的体裁是进行曲,还是舞曲、摇篮曲这是反映工农革命时期少年儿童积极参加革命斗争的足迹。四、聆听红星歌培养学生的听赏能力五、小结:课后记:课题第三课足迹课时第二课时总节数节教学目标知识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只与唱法。情感让学生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重点在唱歌

19、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难点歌曲的二声部合唱部分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学具节奏卡片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歌曲雨花石三、表演我怎样长大师弹琴教师伴奏播放范唱2 .齐读歌词3 .二声部合唱有一定难度,教学时要慎重处理。4 .在歌曲的表演时,注意歌词的语气,如疑问句、答句,尤其要唱好三拍子的流畅性及二声部的和谐。5 .教师深情地领唱6教师伴奏1.前两个故事,我们都请同学讲,这个故事我请录音机讲,请你们听仔细唱师生问好歌有感情地演唱指导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含义。要求学生用三拍子的指挥图式边唱边划拍进行。放慢速度分两个乐段学习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讨论,说说自己应

20、“怎样长大”全体同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聆听故事设境结合前面作品中表现的英雄足迹,对学生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四、聆听歌唱二小放牛郎播放本歌录音。2 .设问:谁听清楚了这个故事能复述一遍吗3 .再听一次:记着歌曲的情节。歌曲中的主角是谁配角是谁有几个场景。4 .师生讨论:歌曲的人物及场景。5 .插放本歌录音,根据歌曲的叙事过程学生演小品。6小结:这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小英雄留下的足迹。1.根据歌曲红星歌、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说说革命的历史足迹。用线连一连。回答问题带着问题来欣赏在教师指导下布置场景、分配角色。注意:要发动学生设计与自荐表演角色(王二小、鬼子),其他同学扮群众角色及牛群、小草

21、五、编创与活动课后记: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CDVCD图片、故事,比比谁的资料最生动课题第三课足迹课时第三课时总节数两节教学目标知识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情感让学生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重点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难点到图书馆寻找资料,在课内进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设计等活动,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使课内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学具"P奏K片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二、聆听红梅赞师弹琴1 .组织学生把准备的故事讲一讲2 .欣赏全歌。设问:歌名红梅赞的含义是什么3

22、.再听歌曲:设问:你从歌曲的情感与风格中领悟到什么4 .小结:这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辈留卜的唱师生问好歌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这一故事。聆听回答问题聆听回答问题设境课前请个别学生准备歌剧江姐的剧情故事。(提示:书上插图是江姐的形象)“足迹”。1 .简介书上插图“南京雨花台烈士群像雕塑”。2 .播放范唱曲调节奏较复 杂,不宜识谱 视唱,主要通 过聆听范唱,分二部学习。第一部分为前四乐句,第二部分为后四乐句加尾声。有困难的小节,必需是以乐句的单位进行指导。、表演雨花 石3 .在曲调开始学唱时先不加装饰曰,当基本唱熟后再加上倚音,并简单讲解倚音的写法与作用(写法:左上角;作用:装饰性)。5.播放伴

23、奏带四、聆听红星组织学生讲故事1 .播放歌曲设问: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斗争。2 .再听全歌。设问:音乐分为几个部分哪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当再次出现相同的音乐时请举手示意。3 .复听全歌。设问:歌曲的体裁是进行曲,还是舞曲、摇篮曲这是反映工农革命时期少年儿童积极参加革命斗争的足迹。从听觉中加强学生的模仿记忆,有了基本旋律的轮廓后,让学生看谱唱曲。4.在曲调唱得很流畅的基础上填上歌词,用中速,很深情地表现出“雨花石”的崇高品质。充分理解歌词深刻含义,根据四句歌词设计四个造型为歌曲做背景,充满深情地唱好歌曲。请有准备的同学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故事。欣赏全歌。回答向题再听歌曲回答回题培养

24、学生创设能力培养学生的听赏能力可以随音乐哼唱歌曲。回答向题歌五、小结:课后记:课题第四课可爱的家课时第一课时总节数节教学目标知识歌曲教学中不断变换的节奏类型情感通过这几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均各有特点,让学生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重点在歌曲的处理上,力度的变化上,体现出歌曲的高潮难点天黑黑的歌词听起来较难懂,欣赏之前需向学生讲解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欣赏曲曲谱学具节奏卡片教学内教师调控容主体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歌曲三、表演外婆的澎湖湾四、聆听天黑黑五、小结:师弹琴我怎样长大教师伴奏1,播放范唱带唱师生问好歌生分

25、声部演唱学生随音乐拍手能合着教师的钢琴伴奏唱即可0所以在演唱时,把发生的事情交待清楚即口J。处理重点也按排在此段。演唱的力度上较第一部分要有变化。(2)打击乐的加入是编创活动,配得好能渲染歌曲高潮部分的情绪,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聆听说一说讨论回答问题聆听并做.设境激趣激发学生的想像,进行编仓叽(家庭里发生的琐碎小事不必下结论,可以各说各的)2 ,类似等节奏不用讲解,3 ,歌曲的第一部分是主人翁的“怀想”带有叙事性,歌曲第二部分是高潮所在。4 .本歌教学的难点是伴奏。(1)注意调性是1G,注意第七级音7的位置是#F。5 .小结:这是家庭中隔代之间的温馨之情。1.欣赏天黑黑。2你听懂了吗如果还听不

26、清楚,再听一遍。3你能说一下这个小故事吗4 .师生议论。设问: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说说你自己的看法5 ,再复听一遍,请按书本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形容词。这样家庭既诙谐又亲切可爱。课后记:课题第四课可爱的家课时第二课时总节数两节教学目标知识通过歌曲的学习练习并掌握弱起小节,及二拍子歌曲的强弱力度变化。情感通过这几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各具不同特点的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让学生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重点通过这几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各具不向特点的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让学生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难点歌曲中几处弱起小节的歌词

27、安排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欣赏曲小歌片、课件学具方分长片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播放乐曲回家的风光片设境师弹琴唱师生问好歌学生有感情激趣外婆的澎湖湾地演唱以引起学生的兴二、复习歌曲L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趣。三、表演牧场习一”完整地聆听上的家播放范唱2.教师范唱看谱听歌曲找出曲调中的相同乐句。听唱教学法学唱第一乐句8小节,及第三乐句的8小节,并划3/4拍指挥图式唱谱。3.学唱曲调。(1)教师范唱(3)学生自学第二乐句的8小节,划拍把握好节奏的长(2)教师指导四、聆听可爱的家五、汇报表演1 .用故事形式介绍歌曲可爱的家的创作背景。2 .范唱可爱的家,3.初听乐曲。设

28、向:乐曲主题的主奏乐器的名称你能听出来吗4,复听乐曲。设问:主题重复J几遍组织各组学生汇报表演上节留的作业短。注意弱拍节奏。(4)在教师完整的弹奏曲调后,准确地唱好全曲。注意唱好三拍子的强弱感,并随着曲调起伏唱出力度的渐强、渐弱。让学生哼唱。聆听并回答问题复听并回答问题5.小结:家庭是温馨的、可爱的。以组为单位推存代表表演4.在歌曲演唱中要唱出对牧场家的爱。第三乐句是全曲的高潮,在力度上要稍强。表演的学生给予目和鼓励课后记:课题第四课可爱的家课时第三课时总节数节教学目标知识歌曲教学中不断变换的节奏类型情感通过这几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均各有特点,让学生从中感受

29、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重点在歌曲的处理上,力度的变化上,体现出歌曲的高潮难点天黑黑的歌词听起来较难懂,欣赏之前需向学生讲解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欣赏曲曲谱学具节奏卡片教学内教师调控容主体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歌曲三、表演外婆的澎湖湾四、聆听天黑黑五、小结:师弹琴我怎样长大教师伴奏1,播放范唱带唱师生问好歌生分声部演唱学生随音乐拍手能合着教师的钢琴伴奏唱即可0所以在演唱时,把发生的事情交待清楚即可。处理重点也按排在此段。演唱的力度上较第一部分要有变化。(2)打击乐的加入是编创活动,配得好能渲染歌曲高潮部分的情绪,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聆听说一说讨论回答问题聆听并做.设境激趣激发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