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高考语文模拟冲刺模卷(三)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新高考语文模拟冲刺模卷(三)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新高考语文模拟冲刺模卷(三)语 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2022湖北武昌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文学是一种社会性的实践,作为媒介语言来使用,是一种社会创造物。诸如象征和格律等传统的文学手段,就其本质而言,

2、都是社会性的。这些手段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产生的通例和准则。但进一步说,文学“再现”“生活”,而“生活”在广义上则是一种社会现实,甚至自然世界和个人的内在世界或主观世界,也从来都是文学“模仿”的对象。诗人是社会的一员,拥有特定的社会地位:受到某种程度的社会公认和奖赏;他向读者讲话,不管假想的是什么样的读者。的确,文学的产生通常与某些特殊的社会实践有密切的联系:而在原始社会,我们甚至不大可能把诗与宗教仪式、巫术、劳动或游戏等划分开来。文学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或“效用”,它不单纯是个人的事情。因此,文学研究中所提出的大多数问题是社会问题,至少终归是或从含义上看是如此。比如传统和通例、准则和类型、象征和

3、神话等问题都是社会问题。根据托马斯的看法,我们可以认为:“审美实践不是基于一般社会实践之上:甚至它们并不是一般社会实践的组成部分,而是另一类型的社会实践,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是,在通常情况下,有关“文学和社会”的探讨都显得较为狭隘和表面。一般提出的问题都是关于文学与一定的社会状况的关系,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很多学者试图说明和界定社会对文学的影响,并且规定和判明文学在社会上的地位。但是,把评价性的批评问题推迟到我们解决了文学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实际关系之后再来讨论似乎是最上策。这些描述性的关系(不同于规范性的关系)可以相当简便地加以分类。首先,有研究作家与文

4、学这一职业和实践的社会学,即研究文学生产的经济基础、作家的社会出身和地位及其社会意识的整个问题。这个问题可在文学以外的舆论和活动中表现出来。接着还有文学作品本身的社会内容、含义和社会目的的问题。最后还有读者和文学的实际社会影响等问题。文学实际上取决于或依赖于社会背景、社会变革和发展等方面的因素。总之,文学无论如何都脱离不了下面三方面的问题:作家的社会学、作品本身的社会内容以及文学对社会的影响。我们先要判定所谓依赖或因果关系的含义:末了,我们还要谈到文化的一体化问题,尤其我们自己的文化是如何一体化的。(摘编自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材料二:本来,人置身的这个世界无所谓边缘与中心、背景与对

5、象的区别,世界对于人的眼睛实际上是“无限大”的,可是,人的视觉却是以自我为中心,以注意点为对象,以对象周边为背景的,因而它的范围又不是“无限大”的。人依照自己所处的角度和意欲的视界来摄取“对象”,并以对象的焦距来确定“背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立对象的位置,从他的立场去摄取、去制作、去评价背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估价诗歌的意义。不过,在诗学批评中最有权威、最有理论意味的一些“背景”,却仿佛是用了广角镜加长镜头,大都只是泛泛而论,尽管它常常在诗学或文学史专著里被恭恭敬敬地放在卷首并占了不少篇幅,但总是只给阅读者提供似是而非的笼统暗示。像中国传统的政治(时代)与思想(学术)背景,它不仅在诗歌评论中被

6、奉为圭臬,而且在文、史两界得到一致的首肯,但从“知人论世”到“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再到“正变”、“初盛中晚”论,实际上并不能落实到具体诗歌的诠释之中,却只是给诗歌批评附加了一些大而无当的诠释前提。舶来的“环境、民族、时代”背景和后起的“经济阶级”背景自然给批评带来了不少“理论”色彩和“实证”意味,使传统的“知人论世”摇身一变,就仿佛店铺换了名称叫公司,不止是挂了招牌也扩大了业务,在原先八尺铺面外又添了新柜台,在旧商品外还摆上了琳琅满目的新花色,尤其是进口货,20世纪经由东洋转口的或直接来自西洋的这些文学批评理论就好像那个时代充斥货架的舶来洋货,把原来格局陈旧的土产货栈变成了中外兼营的合

7、资企业,但是,这种仿佛把帐篷变成了苍穹似的背景交待仍然广袤而含糊。这种“背景”仿佛园林的借景,只能远远眺望却决不可把它当作因林的屏风,又仿佛“屠龙之术”,只能敬而远之却决不可把它当作诗歌诠释的钥匙。有时,当它直接参与诗人或诗歌的诠释时,它那种大而无当常常会泯灭诗人或诗歌的个性特征,就像茨维坦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里讽刺的那样:“根据这种历史决定论的观点来看,所有的猫都是灰色的”。因为这“背景”笼罩得太密,仿佛把白天变成黑夜,而“黑夜里各色猫一概灰色”,但实际上诗人与诗歌总是多彩多姿的,就像同在盛唐的王维、李白、杜甫,承受着同一背景而各自风格迥异;有时,当它直接参与诗人与诗歌的诠释时,它那似是而非的

8、范围总是给予使用者过多的“自由”,让他在背景与意义之间草蛇灰线似续似断的因果链里任意组合拼接,结果是因人而异、人言言殊,就像斯达尔夫人和史雷格尔同样以“北方精神”阐释莎翁,一个看出了莎士比亚残存的北方的“愚昧无知的文学原则”,一个却看出了莎士比亚表现的“后期的有教养的我们时代的北方”。因此,尽管这种“背景”常常占据了诗歌批评著作的大部篇幅,也有着看似整齐的理论阵容,但在实际阐释诗歌时,人们使用的多是一种更“精确”的背景批评,这就是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里屡次说到的:“今世之编著文学史者,能尽取当时诸文人之作品,参定时间先后,空间离合,而总汇于一书,如史家长编之所为,则其间必有启发。”(摘编自葛兆

9、光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学再现的“生活”包括现实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的精神世界两种。B文学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文学研究中所提到的问题也都是社会问题。C文学作为一种审美实践,和其他社会实践具有紧密的联系,即交织在一起。D在任何条件下,文学都摆脱不了对作品本身的社会内容等问题的思考和探讨。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知人论世”到“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再到“正变”、“初盛中晚”论,中国具有悠久的运用背景分析解读诗歌的历史渊源。B“环境、民族、时代”等舶来的西方背景概念表面上使得中

10、国传统的背景分析方法焕然一新,实际上却并没有改变它只是给读者提供笼统暗示的局限。C背景分析具有很多的缺陷和不足,例如它的大而无当常会泯灭诗人或诗歌的个性特征,因此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也不适用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解读。D宽泛的背景会给予读者过多的自由,在背景与意义之间草蛇灰线似续似断的因果链里随意的拼接组合常导致理解的因人而异、人言言殊。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诗仙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是对盛唐气象的一种反映。B红楼梦以宝黛钗的爱情悲剧以及家族的衰落,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而衰的时代特征。C读者在运用背景分析解读诗歌时,视线应更加聚焦,即舍弃宽泛的时

11、代和社会大背景。D读者不能以历史决定论品评作家作品,因为除此之外,作家创作还受其他因素影响。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5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你认为这种批评方法是否适用于聊斋志异、格列夫游记等非现实主义小说?请结合材料以及自身的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2022山东济南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祖父的抗战常跃强祖父常秀来,莘县名医,方圆百里有名声,乡亲们给我家大门上挂了一个黑漆大匾、匾上四个金色的大字:“元化遗风”。祖父认老理,尽忠不能尽孝,一直拖到我曾祖父去世,他才到莘

12、县十八里铺区医院当了一名外科医生。我11岁那年,考上了十八里铺高小,从此与祖父住在一起,闲下来的时候,祖父经常给我讲当年抗战的事。他说:1937年冬天,日本鬼子的飞机就到咱莘县狂轰滥炸,有一天上午,猛不丁地听见“嘎勾嘎勾”的枪响,原来是鬼子来了。那会儿啥也顾不上了,我背着你姑姑,你奶奶抱着你爹,就跟着大伙一块儿跑。你奶奶小脚,本来就跑不快,还要抱着一个两岁的孩子,就更跑不快了。跑着跑着,鬼子渐渐撵上来了,你奶奶实在跑不动了,就对我说:他爹,你跑吧!我跑不动了!就是死,我也跟咱小死一块儿你奶奶说完,一下子就坐到路边的圪堰上了。你奶奶一说这,我也没法跑了,就在路边上停下了。没多大一会儿,日本鬼子就

13、来了,几个鬼子拿刺刀对着我。说不害怕是假的,那会儿心“碎碎”地跳,也不知道怎么好了。这时候,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日本鬼子的军官,和一个汉奸翻译官就过来了。他们一停下,那个汉奸翻译官就用日本话,叽哩哇啦地跟日本鬼子军官说话。也不知他说了什么,鬼子军官一摆手,那些鬼子们就都把刺刀放下了。这一回有惊险,但好歹是把命保住了。后来,他又给我讲了一个事:1939年2月,汉奸刘仙洲率“鲁西自治军”随同日军侵占了莘县,后来被日寇委任为莘县伪县长兼保安司令。八路军组织群众抗战、多次给日本鬼子和汉奸以沉重的打击。有的汉奸受了伤,因为得不到有效的医治而死亡。有一个认识我祖父的姓李的汉奸区长向刘仙洲进言,说:咱们这些彩

14、号,如果让常秀来常先生给治,一个也死不了!其实,我这个名字,刘仙洲早就听说了,他说:听说他有一种膏药,很神奇,能把打进身子里的枪子给拔出来,有这回事吗?有,那个汉奸区长说、我亲眼见有人在他那里治好过!刘仙洲大喜,立刻让这个姓李的汉奸区长带上鸡鸭鱼肉和上好的点心,到咱家来了。他一见我就像报喜似的大呼小叫:大叔大叔、刘司令请您去哩!大叔!刘司令请你给他当医官去哩!俗话说: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我一看那个汉奸区长带着这么多礼物来,就警惕了。听了他的来意,我摇了摇头。此后任他好说歹说,我都不肯答应,最后他说:“人在曹营心在汉当年关公保着二位皇嫂末了,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最后不是又回到刘皇叔那里了吗!你别

15、顾虑太多”这在当时是最典型的汉奸理论!我哪能听得进他这一套呀!于是我坚决地说:回去告诉你们刘司令,就说常秀来伺候不了!那个汉奸区长见我如此决绝、只好带上东西悻悻然走了。宋雪峰是莘县城南共产党的地下敌工站站长,跟我关系不错。有一天他让人来给我送信,说是内线人传过来话,我的那番话激怒了刘仙洲,刘仙洲要派汉奸兵来抓我哩!他让我出去避避风头。于是,我骑上我那辆破洋车子,就到张鲁去了。在那一待就是三个月,等风声过去之后、才回来。一个冬天的晚上,祖父问我:十八里铺这里有个“钉子”哩,你知道不?我说什么是“钉子”呀?“钉子”就是日本鬼子在这儿安的炮楼呀。炮楼里边有一个小队的汉奸兵、小队长姓赵。有一天、他的宝

16、贝儿子脖子后边生了一个“对口疮”。“对口疮”很厉害,弄不好要死人的。他知道我会看这种疮,跑到家来、说什么也要让我给他儿子治,赖在咱家里不走。当时我想,姓赵的虽然是汉奸,可他儿子还是个孩子,是无事的。于是我就给他孩子疮口上敷上药,又给他孩子开了几副中药,那孩子的对口疮很快就好了。没想到惹出了大麻烦,在炮楼里,那个赵队长请我喝酒时,突然非要我认他的儿子为干儿子不可,还说请一个算命先生给算过命了,说这孩子得认一个姓常的为干爹,才能保这孩子一生平安!回来后,我把这事给宋雪峰站长汇报了,老宋说:好啊!炮楼里正没有咱们的人哩!你呀,干亲尽管认,看能不能做一做姓赵的策反工作,若是把他争取过来,那对我们的抗战

17、工作就太有利了。有了党组织的支持、我打消了顾虑、就开始跟赵队长热乎起来了。1944年8月1日,八路军攻打莘县,刘仙洲被俘虏了,莘县解放了,可是十八里铺的“钉子”并没有拔掉。如果强攻,一定会死伤很多人。为了避免牺牲,敌工站站长宋雪峰找到我,让我进炮楼去当“说客”,说服赵队长投降。老宋一说,我就应下了。凭着与赵队长的交情,再晓以利害,终于使他在第二天就献出了炮楼。自此,莘县全境解放。作为民主人士,解放后,祖父得到了很高的荣誉、当选为莘县人大代表和莘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宋雪峰解放后在北京气象站工作(有剧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祖父认老理,直到曾祖父去世,他才

18、外出当了外科医生,祖父貌似老顽固的形象跃然纸上。B祖父毅然给汉奸的儿子治疗对口疮,并且很快治好,祖父的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可见一斑。C宋雪峰这个人物在文中着墨不多,却是一个关键人物,自始至终在保护着祖父的抗战。D文中祖父讲的三个故事,都既与抗战相关,又与祖父的医术医德有关、表现了文章的主题。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祖父奶奶等人被鬼子追上,汉奸翻译对鬼子说的话语,引发读者好奇,暗合开头祖父是莘县名医,方圆百里有名。B“说不害怕是假的,那会儿心砰砰地跳,也不知道怎么好了”,运用了心理描写,表现了祖父胆小怕事儒弱。C赵队长坚决让祖父认他儿子为千儿子,为下文祖父策反

19、赵队长这一情节埋下了伏笔。D文章结尾介绍了祖父和宋雪峰解放后的情况,既交代了故事结局,又契合了我国传统的“大团圆”的美好心理。8这篇小说在语言方面极有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4分)9这篇小说采用了祖父讲故事的方式,这种讲述方式有什么效果?(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2021福建晋江市第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贞观六年,或告右丞魏征私其亲戚,上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无状。上令彦博让征,且曰:“自今宜存形迹。”它日,征入见,言于上曰:“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征再拜曰:“臣幸得

20、奉事陛下,愿使臣为良臣,勿为忠臣。”上曰:“忠、良有以异乎?”对曰:“稷、契、皋陶,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良臣。龙逄、比干,面折延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上悦。九月,上曰:“比见群臣屡上表贺祥瑞。夫家给人足而无瑞,不害为尧、舜;百姓愁怨而多瑞,不害为桀、纣。”尝有白鹊构巢于寝殿槐上合欢如腰鼓左右称贺上曰我常笑隋炀帝好祥瑞瑞在得贤此何足贺命毁其巢纵鹊于野外。交州都督遂安公寿以贪得罪,上以瀛州刺史卢祖尚才兼文武,廉平公直,征入朝,谕以“交趾久不得人,须卿镇抚。”祖尚拜谢而出,既而悔之,辞以旧疾。上遣杜如晦谕旨曰:“匹夫犹敦然诺,奈何既许朕而复悔之!”祖尚固辞。上复引见,谕之,祖尚固执不可。上大

21、怒曰:“我使人不行,何以为政!”命斩于朝堂,寻悔之。它日,与侍臣论“齐文宣帝何如人?”魏徵对曰:“文宣狂暴,然人与之争,事理屈则从之。”上曰:“然。向者卢祖尚虽失人臣之义,朕杀之亦为太暴,由此言之,不如文宣矣!”命复其官荫。上尝闲居,与珪语,有美人侍侧,上指示珪曰:“此庐江王瑗之姬也,瑗杀其夫而纳之。”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纳之为是邪,非邪?”上曰:“杀人而取其妻,卿何问是非!”对曰:“昔齐恒公知郭公之所以亡,由善善而不能用,然弃其所言之人,管仲以为无异于郭公。今此美人尚在左右,臣以为圣心是之也。”上悦,即出之,还其亲族。(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

22、的一项是( )(3分)A尝有白鹊构巢于寝殿槐上合欢如腰鼓左右称贺上曰我常笑隋炀帝好祥瑞瑞在得贤此何足贺B尝有白鹊构巢于寝殿槐上合欢如腰鼓左右称贺上曰我常笑隋炀帝好祥瑞瑞在得贤此何足贺C尝有白鹊构巢于寝殿槐上合欢如腰鼓左右称贺上曰我常笑隋炀帝好祥瑞瑞在得贤此何足贺D尝有白鹊构巢于寝殿槐上合欢如腰鼓左右称贺上曰我常笑隋炀帝好祥瑞瑞在得贤此何足贺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与已有血缘或姻亲关系的人。B匹夫,指平民百姓,与“三军可多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中的“匹夫”同义。C官荫,旧时官吏有功于国或因公死亡,得荫其子孙入官

23、,有恩荫、特荫等。D陛下,对帝王的尊称,此外还有皇上、万岁;帝王的代称则有万乘、殿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魏征因为不存形迹被批评,过后谏争,认为如果君臣之间都存形迹,矫情自饰,反而对国家兴衰影响难以估量,并希望能当良臣。B看到群臣屡次上表庆贺祥瑞,唐太宗认为,一个皇帝是好还是坏,不是由祥瑞决定的,而是由百姓是否富足是否有怨气来决定的。C卢祖尚居功自傲违背皇命,太宗派人多次劝谕未果,便下令立斩于朝堂;魏征援引事例规劝,太宗听后认为自己比不上齐文宣帝。D唐太宗身边站着庐江王李瑗的姬妾,太宗告诉王珪该姬妾是庐江王李瑗杀害该女子丈夫而娶纳的,王珪没有直接指出太宗

24、的过错。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龙逄、比干,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2)昔齐桓公知郭公之所以亡,由善善而不能用,然弃其所言之人,管仲以为无异于郭公。14新唐书中评价唐太宗:“甚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从上文唐太宗与臣子的日常相处中,概括唐太宗的过人之处。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2022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菩萨蛮宋谢逸暄风迟日春光闹,葡萄水绿摇轻棹。两岸草烟低,青山啼子规。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闹”赋予春光

25、以人情,葡萄绿比喻春水的碧绿如酒醉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B“两岸草烟低”视线渐远,“青山啼子规”耳力愈聪,两句视听结合,意象突出。C上阕由“迟日”至“啼子规”暗写一日时光不知不觉由早至晚,游人游兴不减。D“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春游归来,愁上心头,难眠也不愿眠,妆残却无人怜。16“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两句富有暗示性,抒情意味深长,请作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2022江苏高三开学考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唐朝官员服色依官品定,旧唐书记载:“敕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八品深青、九品浅青。”白居易琵琶行中 “_ ?_”就体现出诗人当时

26、被贬后从九品的身份。(2)在陈情表中,李密用“_ ,_”两句概括性地陈述自己幼时门庭衰微,内外人丁单薄的情况。(3)“水”在杜甫的登高中是“_”的奔腾汹涌;在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则是“_”的一腔激愤。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2022湖南高三开学考试)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0题。宁夏西海固,被称为“苦瘠甲天下”,贫穷和苦难给生存带来了极大挑战,然而也磨炼了人们_的意志,激发了文学创作的梦想。近些年来,“西海固作家群”逐渐在文坛上_。据不完全统计得出,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过文学作品的西海固作家已有至少三百余人。他们的创作由自然原生的状

27、态上升到自觉自有的高度,尤为可贵的是,他们用大量作品_了“西海固文学”的内涵:既是描写西海固地区历史文化和人民生活与命运的文学,又是表现西海固人的感情、性格、心理、文化气质和审美精神的文学。苦难和贫穷让西海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环境,孕育出西海固文学不屈的人文品格。耐得住寂寞,头顶纯净天空,就有诗句涌现在脑海;守得住清贫,脚踏厚重大地,就有情感_在心底。在这里,文学之花处处盛开,芬芳灿烂;在这里,文学是土地上生长的最好的庄稼。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坚韧不拔 崭露头角 阐释 回荡B坚定不移 脱颖而出 阐释 激荡C坚定不移 脱颖而出 诠释 回荡D坚韧不拔 崭露头

28、角 诠释 激荡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据不完全统计,西海固作家中已有三百余人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过文学作品。B据不完全统计,西海固作家中至少已有三百余人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过文学作品。C据不完全统计得出,西海固作家中已有三百余人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过文学作品。D据不完全统计得出,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过文学作品的西海固作家已有至少三百余人。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2022广东东莞高三期末)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122题。近日,中科院科学家

29、在细胞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重磅论文,首次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揭示了节食长寿的机理。( ),节食组大鼠从18个月起开始节食,一直持续到27个月为止。换算成人类时间的话,相当于一个人从50岁开始每天只吃七分饱,一直坚持到70岁。对照组则正常喂食,让它们如预期的那样逐渐衰老。实验结束后,研究人员首先分析了 ,发现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发生在免疫细胞上。已知年轻大鼠身体组织中的免疫细胞含量相对较少,说明它们体内的炎症反应水平较低。对照组大鼠体内的免疫细胞含量升高了不少,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 ,这就是衰老的标记之一。相比之下, ,说明节食的一大功效就是降低了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这个结果说明,节食确实能够抑制体内炎症

30、反应的强度。而这,似乎就是节食之所以能够延缓衰老的主要原因。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研究人员选择和人类比较相似的大鼠,是因为在人类志愿者身上进行这种实验难度太大B和人类比较相似的大鼠被研究人员选中,因为在人类志愿者身上进行这种实验难度太大C因为在人类志愿者身上进行这种实验难度太大,研究人员选择了和人类比较相似的大鼠D因为在人类志愿者身上进行这种实验难度太大,和人类比较相似的大鼠被研究人员选中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 (2022广东梅州一模)阅读下面的

31、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长沮、桀溺二人隐在乡下耕田。孔子叫子路去向他们问路,他们听说是孔子,就对子路说:“滔滔者天下皆是,而谁以易之!”意思是,于今世道到处都是一般糟,谁能改变它呢?孔子听到这话叹气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大意是,我们生而为人就应做人所应该做的事,如果世道不糟,我自然就用不着费力气去改变它。长沮、桀溺看天下无道,就退隐躬耕,是朝抵抗力小的路径走;孔子看天下无道,就牺牲一切拼命去改变它,是朝抵抗力大的路径走。其实我们涉身处世,常面临两条路径,一是抵抗力小的,一是抵抗力大的。上述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

32、思考。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1D2C3C4首先指出文学是社会性实践,然后再以文学与社会之间的多种实际关系作为论据支撑,最后总结强调文学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5观点:社会历史批评也适用于以聊斋志异、格列夫游记为代表的非现实主义小说。原因:根据材料可知,文学与社会联系紧密,不可能脱离以下三个问题:作家的社会学、作品本身的社会内容以及文学对社会的影响;虽然非现实主义小说的内容大都具有明显的魔幻主义色彩,并不是现实的社会生活,但其必然带有作者思想的印痕,很大程度上也含有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以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例,其

33、中包含大量对鬼神精怪的描写和塑造。作者借这些荒诞离奇的志怪故事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抨击统治阶级贪暴不仁,同时写出了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包括现实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的精神世界两种”错误。由原文“但进一步说,文学再现生活,而生活在广义上则是一种社会现实,甚至自然世界和个人的内在世界或主观世界,也从来都是文学模仿的对象”可知,“生活”不只是现实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的精神世界,还包括自然世界。B.“文学研究中所提到的问题也都是社会问题”错误,选项扩大范围。由原文“因此,文学研究中所提出的大多数问题是社会问题,至少终归是或从含义上看是如此”可知,原文

34、中提到的是“大多数问题”,而不是“都”。C.“即交织在一起”错误。由原文“审美实践不是基于一般社会实践之上:甚至它们并不是一般社会实践的组成部分,而是另一类型的社会实践,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知,文学作为一种审美实践,不是一般社会实践的组成部分,也不是在其基础上建立的,二者是并列、平行的关系,而不是交织在一起。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C.“也不适用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解读”错误,因果关系错误。过于宽泛的背景分析确实具有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它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但结合材料二第一段内容可知,背景分析并不如选项中所说的不适用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解读。故选C。3本题

35、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即舍弃宽泛的时代和社会大背景”错误,过于绝对。例如杜甫作为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如果抛弃中晚唐特殊的时代背景,我们可能就难以深刻理解其诗歌中的“沉郁顿挫”。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结合材料一第1段关键句“文学是一种社会性的实践,作为媒介语言来使用,是一种社会创造物”可知,首先指出文学是社会性实践;结合材料一第2段关键句“的确,文学的产生通常与某些特殊的社会实践有密切的联系”,第3段关键句“一般提出的问题都是关于文学与一定的社会状况的关系,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和第4段关键句“把评价性的批评问题推迟到我们解决

36、了文学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实际关系之后再来讨论似乎是最上策”可知,然后再以文学与社会之间的多种实际关系作为论据支撑;结合材料一第5段关键句“总之,文学无论如何都脱离不了下面三方面的问题:作家的社会学、作品本身的社会内容以及文学对社会的影响”可知,最后总结强调文学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亮明观点:社会历史批评也适用于以聊斋志异、格列夫游记为代表的非现实主义小说。然后分析原因。原因:根据材料“总之,文学无论如何都脱离不了下面三方面的问题:作家的社会学、作品本身的社会内容以及文学对社会的影响”可知,文学与社会联系紧密,不可能脱离以下三个

37、问题:作家的社会学、作品本身的社会内容以及文学对社会的影响;结合“文学再现生活,而生活在广义上则是一种社会现实,甚至自然世界和个人的内在世界或主观世界,也从来都是文学模仿的对象”可知,虽然非现实主义小说的内容大都具有明显的魔幻主义色彩,并不是现实的社会生活,但其必然带有作者思想的印痕,也就是人的主观世界,很大程度上也含有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以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例,其中包含大量对鬼神精怪的描写和塑造,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作者借这些荒诞离奇的志怪故事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

38、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答案】6C7B8本文通篇多用短句,简洁明快。本文多处运用口语具有地方特色,亲切自然。本文采用拟声词,语言生动形象。9本文由祖父讲述的三个故事组成,这种讲述方式使文章思路清晰,便于读者理解。本文语言口语化色彩浓厚,与祖父讲故事这种讲述方式水乳交融。祖父讲故事这种讲述方式,容易把读者带入到故事中,并且增强了故事的可信性。【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C“自始至终在保护着祖父的抗战”说分错误。小说中描述了三件关于祖父的抗战的事件,只有后面两件事祖父受到宋雪峰的保护。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表现了祖父胆小

39、怕事儒弱”分析不当。在那样危险的情况下,具有那样的心理是正常的反应。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通读小说可知,本文通篇多用短句,如“祖父常秀来,莘县名医,方圆百里有名声”“那会儿啥也顾不上了,我背着你姑姑,你奶奶抱着你爹,就跟着大伙一块儿跑。你奶奶小脚,本来就跑不快,还要抱着一个两岁的孩子,就更跑不快了。跑着跑着,鬼子渐渐撵上来了”等,这些短句让小说的语言简洁明快,加快了小说的叙述节奏。其次,本篇小说多处运用口语,如“就是死,我也跟咱小死一块儿”“一下子就坐到路边的圪堰上了”,这些语言富有地方特色,犹如是一位乡亲在给读者讲自己的经历,让读者读起来感到亲切自然。最后,小说

40、中多处采用拟声词,如用“碎碎”形容心跳,表明当时紧张的心情;用“叽哩哇啦”形容日本话,表现出对侵略者的厌恶之情。这些拟声词的使用,生动地表现了当时的情况,让语言生动形象。9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本篇小说以祖父讲故事的形式进行叙述。这一叙述方式具有多重优点。首先,这篇小说共写了三个关于祖父抗战的故事:躲避日本兵失败后化险为夷、拒绝为汉奸医治伤口和劝降伪军。这三件事都是祖父亲身经历,以祖父讲述方式来叙述小说,这样可以使文章思路清晰,便于读者理解。本文大量使用口语,而且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如“就是死,我也跟咱小死一块儿”“一下子就坐到路边的圪堰上了”“我骑上我那辆破洋车子,就到张鲁去

41、了”等,这种语言特点与与祖父讲故事这种讲述方式水乳交融,非常好的体现了小说的语言特色。最后,祖父讲故事这种讲述方式,带有非常强的现场感,让读者有如身临其境,容易把读者带入到故事中,并且增强了故事的可信性。【答案】10D11D12C13(1)龙逄、比干,与君主当面在朝廷上争论,自己被杀,国家也灭亡了,这就是所说的忠臣。(2)从前齐桓公明白郭公灭亡的原因,在于郭公喜好良言而不能用,而桓公本人仍弃置进良言的人,管仲认为这和郭公没有什么两样。14当魏征表示希望能做良臣时,唐太宗也乐于君臣同心协力。对自己命斩杀卢祖尚一事,唐太宗能够勇于承认错误。当王珪用历史上齐桓公事例暗示唐太宗的过失时,他能虚心纳谏。

42、【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为:曾经有白喜鹊在寝殿庭院的槐树上构巢,交配后肚子圆圆的就像腰鼓一样,左右表示庆贺。太宗却说:“我常笑隋炀帝喜好祥瑞。祥瑞的关键在于得到贤才,这有什么值得庆贺的。”“于寝殿槐上”意思是“在寝殿庭院的槐树上”,作“构巢”后置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此”作“何足贺”的主语,意思是“这有什么值得庆贺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D。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帝王的代称则有万乘、殿下”中“殿下”有误。“殿下”是对帝后、帝妃及太子、公主、诸亲王的敬称。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C.“卢祖尚居功

43、自傲违背皇命”错误。根据原文“上以瀛州刺史卢祖尚才兼文武,廉平公直,征入朝,谕以交趾久不得人,须卿镇抚。祖尚拜谢而出,既而悔之,辞以旧疾。上遣杜如晦谕旨曰:匹夫犹敦然诺,奈何既许朕而复悔之!祖尚固辞。上复引见,谕之,祖尚固执不可。上大怒”可知,“居功自傲”为无中生有的信息。另“太宗派人多次劝谕未果”于文不合,原文太宗只派遣了杜如晦去劝谕未果。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面折”,当面指责过失;“廷争”,在朝廷上争论;“身诛国亡”,被动句,自己被杀,国家灭亡。(2)“所以”,表示原因,的原因;“善善”,第一个“善”,喜好。第二个“善”,形容词作名词,译为“良言”“好

44、的建议”;“然弃其所言之人”,省略主语“齐桓公”,翻译时补齐;“无异于”,和没有什么两样(不同)。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言文信息,分析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的能力。根据原文“征再拜曰:臣幸得奉事陛下,愿使臣为良臣,勿为忠臣。”上曰:“忠、良有以异乎?对曰:稷、契、皋陶,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良臣。龙逄、比干,面折延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上悦。”概括出“当魏征表示希望能做良臣时,唐太宗也乐于君臣同心协力”;根据原文“上以瀛州刺史卢祖尚才兼文武,廉平公直,征入朝,谕以交趾久不得人,须卿镇抚。祖尚拜谢而出,既而悔之,辞以旧疾祖尚固执不可。上大怒曰:我使人不行,何以为政!命斩于朝堂,寻悔之。它日,

45、与侍臣论齐文宣帝何如人?魏徵对曰:文宣狂暴,然人与之争,事理屈则从之。上曰:然。向者卢祖尚虽失人臣之义,朕杀之亦为太暴,由此言之,不如文宣矣!命复其官荫”概括出“对自己命斩杀卢祖尚一事,唐太宗能够勇于承认错误”;根据原文“上尝闲居,与珪语,有美人侍侧,上指示珪曰:此庐江王瑗之姬也,瑗杀其夫而纳之。”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纳之为是邪,非邪?上曰:杀人而取其妻,卿何问是非!对曰:昔齐恒公知郭公之所以亡,由善善而不能用,然弃其所言之人,管仲以为无异于郭公。今此美人尚在左右,臣以为圣心是之也。上悦,即出之,还其亲族”概括出“当王珪用历史上齐桓公事例暗示唐太宗的过失时,他能虚心纳谏”。参考译文:贞观六年

46、,有人报告说右丞相魏征袒护他的亲戚,唐太宗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但查无所获。太宗命令温彦博责备魏征,并且指出“以后做事要有所保留”。有一天,魏征入朝觐见,对太宗说:“臣听说君主和臣下应该是上下一心,互相竭诚相待。如果上下都有所保留,那么国家兴亡就难以预料了。”魏征再次跪拜说:“臣有幸能侍奉陛下,愿陛下能使臣成为良臣,不要使我成为忠臣。”太宗说:“忠臣和良臣有差别吗?”魏征回答说:“稷、契、皋陶,君臣同心,共享尊荣,这就是所说的良臣。龙逄、比干在朝廷上和君主当面争论,自己被杀,国家也灭亡了,这就是所说的忠臣。”太宗听后很高兴。九月,唐太宗说:“近来看到群臣屡次上表庆贺祥瑞。如果百姓家家富足,

47、即使没有祥瑞,也不影响我成为尧、舜一样的君王;如果百姓愁苦怨恨,即使有很多祥瑞,也不妨碍我会成为和桀、纣一样的昏君。”曾经有白喜鹊在寝殿庭院的槐树上构巢,交配后肚子圆圆的就像腰鼓一样,左右表示庆贺。太宗却说:“我常笑隋炀帝喜好祥瑞。祥瑞的关键在于得到贤才,这有什么值得庆贺的。”派人把白喜鹊的巢毁掉,把它驱逐到野外。交州都督、遂安公李寿因贪污犯罪。太宗因瀛州刺史卢祖尚文武全才,廉洁平易而公正,便征召他入朝,谕告他:“交趾郡很久不得贤人去治理,需要你前去镇守安抚。”卢祖尚拜谢出朝,不久又后悔,以旧病复发请辞。太宗让杜如晦对他传旨道:“一般的人尚能够重视诺言,你为什么已答允了朕而又后悔呢!”卢祖尚执

48、意请辞。太宗再次召见他,晓以道理,卢祖尚仍固执己见,拒不从命。太宗大怒道:“我派人不行,又拿什么治理国家呢?”下令将卢祖尚斩于朝堂之上,不久又后悔。过了几日,与大臣议论“齐文宣帝是怎么样一个人?”魏征答道:“齐文宣帝狷狂暴躁,然而人与他争论时,遇到理屈词穷时能够听从对方的意见。”太宗说:“有道理。先前卢祖尚虽然有失做大臣的道义,朕杀了他也过于粗暴,如此说来,还不如齐文宣帝!”下令恢复卢祖尚的官位以荫庇其子孙。唐太宗曾在闲坐的时候,和王珪交谈,有一个美人在旁边侍奉,太宗指给王珪看说:“这是庐江王李瑗的妾。李瑗杀了她的丈夫而收纳了她。”王珪离开座席说:“陛下以为庐江王收纳她是对的还是错的?”太宗说

49、:“杀人夺妻,还问什么是非!”王珪说:“从前齐桓公明白郭公灭亡的原因,在于郭公喜好良言而不能用,而桓公本人仍弃置进良言的人,管仲认为这和郭公没有什么两样。今天这个美人还在陛下身边,臣以为圣上和齐桓公一样。”太宗很高兴,立即放美人出宫,让她回到自己亲人身边。【答案】15C16(1) 明写花影暗写月光,暗示了女主人公愁思绵绵,夜深难眠。花影随月转动,月儿西斜,独酌时间已久。(2) 明写酒面暗写愁心,表达了女主人公思归人而不得,孤独寂寞之情,女子借酒消愁不胜酒力,面泛红潮。【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思想情感,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等的能力。C.“不知不觉由早至晚,游人游兴不减”错误,“迟

50、日”即“春日”,“啼子规”点明暮春之时,因而无法看出时间晚。“游兴不减”不准确,“子规啼”恰恰触发了游人的伤感,游兴顿减。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两句,由花影而见月,由醉颜而示闷。空灵蕴藉,颇有余韵。“花影”由廊外移入“廊腰”,可见女主人公花下对月独酌已久。而喝闷酒最易醉人,看她已不胜酒力,面泛红潮了。如此复杂的心绪,如此难状之情景,词人笔下表达得竟是如此轻灵。由此可知,“花影转廊腰”,实写花影实则虚写月光,暗示我们此时的女主人公愁思绵长,夜深难以入眠的情状。花影随月转动,月儿西斜,表明女主人公月下独酌时间已经很久。“红添酒面潮”,写女子借酒消愁不

51、胜酒力,面泛红潮。此处实写酒面实则虚写愁心,花影随月光转动,月儿西斜,夜深难眠。此处虽“语不涉己”,已“若不堪忧”。表达了女主人公借酒消愁愁更愁,思归人而不得,孤独寂寞的情感。17.【答案】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不尽长江滚滚来 郁孤台下清江水【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州、期功、僮”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答案】18D19A20把文学比作处处盛开的花朵,形象地表现了西海固文学创作的兴盛与繁荣;把文学比作庄稼,突出了西海固文学创作扎根土壤的特点,凸显文学已成为西海固人民的精神食粮,形象生动。【解析】18本题

52、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坚韧不拔:形容意志坚强,毫不动摇。坚定不移:指立场、观点、主张等牢固坚定,毫不动摇。此处主要强调意志,所以选用“坚韧不拔”。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脱颖而出:才能完全显露出来。此处强调才能突出显露,所以选用“崭露头角”。诠释:侧重于对某事的讲解、证明;阐释:侧重于阐述事实后加以解释。此处强调解释“西海固文学”的内涵,所以选用“诠释”。激荡:受冲击而震荡;回荡:连续的回声引起的震响。此处强调的是大地给人带来的情感,所以选用“激荡”。故选D。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本语句有处错误:一,“据不完全统计得出”错误,句式杂糅,可改为“据不完全

53、统计”;二,“至少三百余人”错误,成分赘余,可改为“三百余人”,排除B。故选A。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本句话有两处比喻。第一处,本体为“文学”,喻体为“花”,写到花处处盛开,芬芳灿烂,从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本体西海固文学创作的兴盛与繁荣。第二处,本体为“文学”,喻体为“庄稼”,“土地上生长的最好的庄稼”从而说明了土地和庄稼的关系,土地孕育了庄稼,庄稼扎根于土地,用土地上生长的最好的庄稼来比喻西海固文学,从而突出了西海固文学创作扎根于土地的特点,从而生动形象地凸显文学已成为西海固人民的精神食粮。【答案】21C22不同身体组织内细胞成分的变化炎症反应显著增强节食组大鼠体内的免

54、疫细胞含量没有明显升高【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解答本题最好用排除法。后文提到“节食组大鼠”,应将“研究人员选择了和人类比较相似的大鼠”放到后半句与后文衔接更紧密,排除AB;D选项后半句选择被动句式,与前后句式不协调,排除D。故选C。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段首说“近日,中科院科学家在细胞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重磅论文,首次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揭示了节食长寿的机理”,提出“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揭示了节食长寿的机理”的结论,接下来从“节食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介绍这一实验,结合后文的“发现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发生在免疫细胞上。免疫细胞含量相对较少,免疫细胞含

55、量升高了不少”,此处可填“不同身体组织内细胞成分的变化”。第二处,此处应和前文“炎症反应水平较低”意思相反,故可填“炎症反应显著增强”。第三处,后文说“说明节食的一大功效就是降低了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说明此处是在谈论“节食组大鼠”,结合结尾处的“节食确实能够抑制体内炎症反应的强度”和上文“对照组大鼠体内的免疫细胞含量升高了不少”,此处可填“节食组大鼠体内的免疫细胞含量没有明显升高”。23.【答案】例文: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长沮、桀溺二人的退隐躬耕是朝抵抗力小的路径走,是一种明哲保身的智慧;相比较而言,我更敬佩孔子的朝抵抗力大的路径走,那才是生命该有的奋斗姿态。对于个人而言,想要成功,就要先发

56、现自己,再成为自己,最终成就自己。而想要有大成就,就要在成为自己的途中选择朝抵抗力最大、最困难的路径走。抵抗力最大并不代表最复杂,所谓“大道至简,至简至难”。很多人不是不能做一件事,而是缺乏做一件事的勇气。有时,你明明发现了你可以完成一件事,却因为惧怕成就此事的路途艰险而没有勇气去打破舒适的生活常态,始终迈不出第一步,实现不了从零到一的飞跃。那么,这件事也只能在时间的无情消磨下变成虚无。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智慧并不是智慧本身,而是勇气;缺乏勇气所给人带来的也不是他的反面懦弱,而是失去成功的机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就是认真做一件事并克服实现过程中的所有障碍和困难。什么是真正的君王?苏格拉底说:“真正的君王并非那些头戴金冠、手持王笏的人,而是那些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