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11运动生理学试题部分 一、名词解释1、新陈代谢 2、生殖3、兴奋性 4、稳态5、自身调节 6、反射弧 7、反射 11、反馈12、正反馈13、负反馈 14、神经调节 15、神经-体液调节 16、前馈17、生理学18、反应19、阈刺激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选项,其分支学科是运动生理学的是 。 A生物学 B生理学 C动物学 D体育科学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 B血液和淋巴液
2、 C组织液 D细胞外液3、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A收缩反应 B神经冲动 C电位变化 D反射活动4、维持机体稳定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正反馈调节 B自身调节 C神经调节 D负反馈调节5、下列生理过程属于前反馈调节的是 。A负反馈调节 B正反馈调节 C减压反射 D比赛前运动员出现心
3、跳加快6、下列生理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 B分娩 C排便反射 D减压反射7、最能反映内环境状况的体液部分是 。A细胞内液 B脑脊液 C血液 D淋巴液8、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处于 。A固定不
4、变 B随机多变 C相对稳定 D绝对不变9、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属于 。A神经调节 B自身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10、内环境与体内细胞的关系是 。A细胞的生存环境
5、160; B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C物质交换的场所 D细胞排泄废物的通道11、回心血量增加使心肌纤维拉长而收缩力加大是属于 A神经调节 B反馈调节 C负反馈调节 D自身调节12、负反馈的调节作用是 。A维持稳态的重要调节途径 B使血压C使心率不致上升过快
6、60; D使排尿反射进一步增强13、运动会时,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是由于 。A自身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调节14、体液是 。A细胞内的液体 B细胞外的液体 C细胞内液加细胞外液 D血液15、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7、160;。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细胞内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C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D细胞内代谢水平稳定16、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 B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C分泌激素的细胞有内分泌功能
8、 D体液调节不一定是全身性的1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神经冲动 D正反馈调节三、填空1、 运动生理学中,对人体常用的实验测定方法有_法, 法。 运动生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 世纪
9、年代开始的。2、 细胞外液包括位于组织、细胞间隙中的 和血液中的 。3、 内环境是指细胞生活的_,它由 构成,是 与 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4、 运动员听到枪声起跑属于 调节。5、
10、 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至少包括 、 、 和 三个特征。6、 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液调节的作用具有 、 和 的特点。7、 自身调节是指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于
11、160; 或 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8、负反馈调节的只有输出信号出现 之后才发挥作用,起纠偏总要 一段时间。9、负反馈调节的缺点是 和 。反射活动分为 和 两类。10、反射弧由感受器、
12、; 、 、 、 五个缺一不可的部分组成。11、生理学的实验根据实验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实验分为 和 。12、生理学的实验根据实验进程不同可以将实验分为
13、0; 和 。13、生理学的实验根据所观察的水平不同可以将实验分为 、 、 、亚细胞、 水平的实验。14、正反馈是指反馈信息的作用是 反射中枢对 的影响。15、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机体进行的调节过程一般属于 反馈过程。16、
14、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 和 ,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17、细胞受到刺激而发生反应时,其 要发生周期性变化。 四、判断题1、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因而只能通过对人体实验测定,获得运动时人体各种功能发展变化的规律。()2、运动生理学对指导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或科学组织运动训练有重要的意义。()3、体内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因此
15、,体液调节相当于反射弧传出道路的一个延伸部分。()4、正反馈是不可逆的和不断增强的过程。( )5、机体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绝对不变。()6、刺激的阈值越小,说明组织的兴奋性越低。()7、负反馈是不可逆的、不断增强的过程,直到整个过程迅速完成为止。()答案二、选择题1、 B 2、 D 3、 C 4D 5、 D 6、 D 7、 C 8、C 9、 D 10、B 11、D 12、A 13、D 14、C 15、C
16、 16、 B 17、 A 三、填空1、运动现场测定;实验研究;20;20 2、组织液;血浆3、液体环境;细胞外液;体内细胞;外环境4、神经;蛋白质5、核酸;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6、缓慢、广泛;持久7、神经;体液调节8、偏差;滞后9、有波动性;滞后现象;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10、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11、人体实验;动物实验12、急性实验;慢性实验13、整体;器官;细胞;分子14、增强;效应器15、负16、物质交换;能量交换17、兴奋性 四、判断1、错 2、 对 3、对 4、对 5、错
17、6、错 7、错 第一章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试题部分 一、名词解释1、兴奋性.阈强度.阈刺激.强度时间曲.基强度.时值.神经肌肉接头、单收缩.强直收缩二、单项选择1、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特征的错误叙述是 。 A.电传递 B.单向性 C.有时间延搁 D.易受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2、依据肌丝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 。 A.明带缩短,H带不变 B.明带缩短,H带变
18、窄或消失 C.暗带缩短,H带消失 D.暗带长度不变,H带不变 3、环绕肌原纤维的横管系统是 。 A.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B.营养物质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C.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交换的通道; D.将兴奋时的电变化传入细胞内部; 4、位于肌浆网两端的终末池是 。 A 实现肌纤维内外物质交换的场所; B
19、 Ca2+的 库; C Ca2+的和Mg2+的库; D Ca2+的释放库 5、目前认为实现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 。 A 兴奋沿横管系统传至细胞内部; B 兴奋沿肌浆网传播融发Ca2+的释放; C 三联管兴奋引起终末池释放Ca2+;D终末池对Ca2+通透性增大 6、一般认为肌肉作等张收缩时 。 A 负荷恒定,速度恒定; B负荷恒定,速度改变; C负荷改变,速度改变; D负荷改变,速度恒定
20、7、屈膝纵跳起,股四头肌 。 A 只做等长收缩; B只做等动收缩; C 先做拉长收缩再做等张收缩; D先做等张收缩再做拉长收缩8、与慢肌纤维相比,属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 A 肌纤维直径粗,毛细血管丰富; B肌纤维直径粗,线立体数目多; C肌纤维直径粗,肌浆网发达; D肌纤维直径细,毛细血管少9、与快纤维相比,属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 A 肌纤维直径较大,受胞体大的运动神经元支配;
21、B 肌纤维直径较小,毛细血管的密度高; C肌纤维直径较大,线立体数量多; D肌纤维直径较小,肌浆网发达10、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 A 收缩力量大,耐持久; B 收缩速度慢,抗疲劳的能力低; C收缩速度慢,兴奋阈值低; D 收缩力量小,不持久11、快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 A兴奋阈值低,收缩速度快; B 收缩速度快,抗疲劳的能力低; C收缩速度快,力量小;
22、0; D 收缩力量大,能持久12、腿部肌肉中快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 A 800M跑; B 1500M跑; C 10000M跑; D 100M游泳13、腿部肌肉中慢肌纤维占优势的人,较适宜从事 。 A 100M跑; B 跳高和跳远; C 马拉松跑; D 800M跑14、训练对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影响表现为 。 A 可使两类肌纤维都肥大;
23、; B 对肌肌纤维横断面积大小无影响; C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D举重训练使慢肌纤维肥大15、耐力训练可使肌纤维中 。 A 线粒体数目和体积增加,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提高; B 线粒体数目和体积增加,乳酸脱氢酶活性提高;C线粒体数目增加,而体积不变; D乳酸脱氢酶和琥
24、珀酸脱氢酶活性提高16、骨骼肌的收缩蛋白是指 。 A 肌球蛋白;B 原肌球蛋白;C 肌动蛋白;D 肌钙蛋白 参考答案部分 二、单项选择1、A 2、B 3、D 4、B 5、C 6、B 7、C 8、C 9、B 10、C11、B 12、E 13、C 14、C
25、15、A 16、B 第三章 呼 吸 试题部分 一、名词解释1、呼吸2、外呼吸3、腹式呼吸与胸式呼吸4、吸气过程5、呼气过程6、补吸气量7、补呼气量8、余气量9、肺容量10、深吸气量11、肺活量12、功能余气量13、时间肺活量14、最大通气量15、呼吸中枢16、肺换气与组织换气18、解剖无效腔19、氧扩散容量20、通气血流比值21、分压22、呼吸膜23、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24、外周化学感受器25、化学感受器26、中枢化学感受器27、化学因素 二、选择1、内呼吸是指 &
26、#160; 。( )A、肺泡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B、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 D、线粒体膜内外之间的气体交换2、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 。( )A、呼吸 B、内呼吸 C、肺通气 D、肺换气3、肺通气的动
27、力来自于 。 ( )A、肺的舒缩运动 B、肺的弹性回缩C、呼吸肌的舒缩 D、胸内负压的周期性变4、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 )A、呼吸道阻力 B
28、、胸膜腔密闭 C、呼气肌收缩 D、吸气肌收缩5、肺的弹性回缩力见于 。( )A、吸气初 B、呼气初 C、吸气末 D、以上都有6、用力呼气时,呼吸肌的收缩情况是 。( )A、肋间内肌
29、0; B、膈肌 C、腹肌 D、肋间外肌7、下列关于平静呼吸的错误叙述是 。( )A、吸气时膈肌收缩 B、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C、呼气时呼气肌收缩 D、气肌膈肌舒张8、下列评价肺通气功能最好的指标是 &
30、#160; 。( )A、功能余气量 B、肺活量 C、补吸气量 D、时间肺活量9、下列对肺活量的错误叙述是 。( )A、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B、深吸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C、等于深吸气量
31、60; D、最大吸气后尽力所呼出的气量10、对肺泡气体分压变化起缓冲作用的肺容量是 。( )A、深吸气量 B、补吸气 C、功能余气量 D、余气量11、肺的有效通气量是指 &
32、#160;。( )A、肺通气量 B、肺泡通气量 C、最大肺通气量 D、肺活量12、正常人无效腔容量约占潮气量的 。( )A、70% B、10% C、30% D、5%13、呼吸频率从12次
33、/分增加到24次/分,潮气量500毫升减少到250毫升,则 。( ) A、通气量增加 B、肺泡通气量增加C、肺泡通气量不变 D、肺泡通气量减少14、某人肺通气量为7500毫升/分,呼吸频率为20次/分,无效腔容量取125毫升,每分心输出量为5000毫升,他的通气/血流比值应该是
34、 。( )A、0.7 B、0 .8 C、0.9 D、1.015、无效腔容量加倍而肺灌血量不变时,通气/血流比值将 。( )A、加倍 B、减半 C、增大但不到加倍
35、 D、减少,但不到减半16、呼吸中枢分布在 。( )A、脑干和脊髓 B、间脑 C、大脑皮 D、以上所有部位17、产生和维持基本正常节律性呼吸的中枢位于 。( )A、脊髓 B、大脑
36、0; C、延髓与脑桥 D、间脑与中脑18、血液中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理化因素是 。( )A、缺氧 B、PCO2的变化 C、H+浓度的变化 D、温度的变化19、缺氧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刺激 。( )A、延髓呼吸中枢
37、0; B、中枢化学感受器 C、长吸中枢 D、外周化学感受器20、血液H+浓度升高影响呼吸的途径是 。( )A、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B、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C 两者都是,以A为主 D、两者都是,以B为主21、中等强度运动时,肺通气量
38、的增加主要依靠 。( )A、呼吸深度的增加 B、 呼吸频率的增加C、两者都是,以A为主 D、两者都是,以B为主22、剧烈运动时,肺通气量的增加主要依靠
39、0; 。( )A、呼吸深度的增加 B、呼吸频率的增加C、两者都是,以A为主 D、两者都不是,以B为主三 判断1、呼吸全过程包括:外呼吸、血液对气体的运输和内呼吸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 )2、吸过程是呼吸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舒缩活动来实
40、现的。( )3、静呼吸主要是有肋间肌和腹肌等呼吸肌共同舒缩完成的。( )4、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 )5、肺内压,在吸气之末、呼气之末或呼吸暂停、声门开放呼吸道畅通时,均与大气压相等。( )6、胸内负压,对肺泡扩张、肺通气、肺换气和促进血液、淋巴液回流都有重要意义。( )7、运动时,憋气时间过长,可引起胸内负压过大,从而造成静脉血回心障碍,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昏眩。( )8、潮气量是指每次吸入或呼出气体的量。( )9、通常,补呼气量大于补吸气量。( )10、肺活量是反映肺通气能力的静态指
41、标;而时间肺活量则是反映肺通气能力的动态指标。( )11、每分钟吸入或由肺呼出的气量为每分通气量。( )12、肺泡无效腔与解剖无效腔一起合称为生理无效腔。( )13、人在从事中小强度运动时,每分通气量的增加,可分为运动开始后的快速增长期、运动后的慢速增长期和稳定期。( )14、一定范围内,每分通气量与运动强度呈线形相关。( )15、呼吸运动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自动节律性,所以它不受大脑皮质的控制。( )16、延髓的吸气神经元与呼气神经元对脊髓中呼吸运动神经元的支配存在着交互抑制的现象。( )17、呼吸运动也可以建
42、立条件反射。( )18、运动开始时,运动肌肉本体感受性反射是引起肺通气量迅速增加的调节机制之一。( )19、剧烈运动时肺总容量可较安静时增加两倍。( )第三章 呼 吸 参考答案部分 二、选择题1、B 2、C 3、C 4、B 5、D 6、A 7、C 8、D 9、C 10、C 11、B
43、60; 12、C 13、D 14、D 15、 D 16、D 17、C 18、B 19、D 20、C 21、C 22、D 三 判断题1、对 2、对 3、错 4、错 5、对 6、对 7、错 8、对 9、错 10、对11、对
44、 12、对 13、对 14、对 15、错 16、对 17、对 18、对 19、错 第四章 血 液 试题部分 一、名词解释1、体液 2、细胞内液 3、内环境4、循环血量 5、贮存血量 6、非蛋白氮 7、红细胞比容 8、血型10、渗透11、渗透压13、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 14、氧合 15、氧离 16、血红蛋白氧容量 17、血红蛋白氧含量 18、氧离曲线 19、氧利用率 20、P5021、波尔效应22、碱储 二、选择1、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维持血浆
45、的渗透压 B.使血液有一定的粘滞性C.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D.参与细胞免疫4、具有吞噬病原微生物、机体本身坏死组织及衰老细胞功能的白细胞有: 。( )A.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和B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和T细胞 D.嗜中性粒细胞和
46、单核细胞5、常说的血型是指 。( )A.血细胞上受体的类型 B.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C.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D.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6、血液是 。( )A.液态的结缔组织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组织液7、每个
47、人的血量约为自身体重的 。( )A.4% B.6% C.8% D.10%8、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最主要物质是 。( )A.纤维蛋白原 B.白蛋白 C.1-球蛋白 D.2-球蛋白9、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取决于血浆中的 。( )A.葡萄糖
48、0; B.镁离子 C.钠离子 D.血浆蛋白10、训练良好的运动员在基础状态下,白细胞分类计数表现 。( )A.单核细胞的百分比上升 B.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上升C.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上升 D.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上升11、贫血主要是指血液中的 。( )A.白细胞数减少
49、60; B.血小板减少 C.血浆量减少 D.血红蛋白含量减少13、剧烈运动时血浆的PH值 。( )A.保持不变 B.趋于中性 C.趋于碱性 D.趋于酸性14、剧烈运动时和运动后,血浆成份中含量下降的物质是 。( )A.血浆蛋白
50、0; B.血乳酸 C.非蛋白氮 D.碱贮备三 判断1、将血浆和血细胞的总量称为血量。( )2、只要红细胞的比容值增大,血液运输O2和CO2的能力就增强,反之则减弱。( )3、血浆蛋白除能维持血浆渗透压外,还具有缓冲血液酸碱度、参与机体免疫、运输和凝血的作用。( )4、血液中的绝大多数无机盐是以分子形式存在的,其功能是维持晶体渗透压,体液的酸碱平衡,组织细胞的兴奋性等。( )5、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体积的比值越
51、大,其可塑性变形能力越小。( )6、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越高,则血液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就越强。( )7、血细胞遭破坏后,其内的蛋白质释放如血浆,构成血浆蛋白的一部分。( )8、血小板因无细胞核,故不属血细胞。( )9、成人的各种血细胞起源于骨髓,成熟于骨髓。( )10、缺氧和雄性激素是刺激红细胞生成的重要因素。( )11、脾脏是破坏衰老的红细胞、血小板的重要器官。( )12、红细胞的凝集反应实质上是一种抗原-抗体反应。( )13、某人的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其血型一定是A型。( )10、
52、训练良好的运动员在基础状态下,白细胞分类计数表现 。( )A.单核细胞的百分比上升 B.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上升C.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上升 D.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上升11、贫血主要是指血液中的 。( )A.白细胞数减少 B.血小板减少 C.血浆量减少 D.血红蛋白含量减少13、剧烈运动时血浆的PH值
53、0; 。( )A.保持不变 B.趋于中性 C.趋于碱性 D.趋于酸性14、剧烈运动时和运动后,血浆成份中含量下降的物质是 。( )A.血浆蛋白 B.血乳酸 C.非蛋白氮
54、60; D.碱贮备三 判断1、将血浆和血细胞的总量称为血量。( )2、只要红细胞的比容值增大,血液运输O2和CO2的能力就增强,反之则减弱。( )3、血浆蛋白除能维持血浆渗透压外,还具有缓冲血液酸碱度、参与机体免疫、运输和凝血的作用。( )4、血液中的绝大多数无机盐是以分子形式存在的,其功能是维持晶体渗透压,体液的酸碱平衡,组织细胞的兴奋性等。( )5、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体积的比值越大,其可塑性变形能力越小。( )6、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越高,则血液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就越强。( )7、血细
55、胞遭破坏后,其内的蛋白质释放如血浆,构成血浆蛋白的一部分。( )8、血小板因无细胞核,故不属血细胞。( )9、成人的各种血细胞起源于骨髓,成熟于骨髓。( )10、缺氧和雄性激素是刺激红细胞生成的重要因素。( )11、脾脏是破坏衰老的红细胞、血小板的重要器官。( )12、红细胞的凝集反应实质上是一种抗原-抗体反应。( )13、某人的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其血型一定是A型。( )14、在进行任何运动的开始阶段或短时间轻微的体力活动后,以及在赛前状态下,都可出现淋巴细胞增多的现象。( )15、训练水平较差
56、的运动员,在进行长时间大强度的运动时,有可能出现白细胞数量的先增加,而后锐减的不良现象。( ) 参考答案部分 一、名词解释(自答)二、选择1、C 2、D 3、D 4、D 5、D 6、A 7、C 8、B 9、C 10、D 11、D 12、D 13、D 14、D 三
57、判断题1、对 2、错 3、对 4、错 5、错 6、错 7、错 8、错 9、错 10、对 11对 12、对 13、错 14、对 15、对第五章血液循环 试题部分 一、名词解释心肌自动节律性;窦性心律;心动周期;心率;舒张期;心音;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异长自身调节心脏后负荷;等长自身调节。心肌收缩能力。心力贮备;血压;脉压;动脉脉搏;微循环;减压反射二、选择1、下列有关心动周期的错误叙述是
58、 。()A.心动周期是指心脏机械活动的周期B.心动周期是指心肌电活动周期C.心房和心室每收缩与舒张一次为一个心动周期D.当心率为75次/分,每个心动周期历时0.85秒2、左心室壁壁右心室壁厚是由于左心室 。()A.每搏输出量较大B.射出的血液所流经的管道狭窄C.心指数大于右心室D.比右心室做更多的功3、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回流血液的充盈主要是由于 。( ) A.血液依赖地心引力而回流B.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加速静脉血回流C.心房收缩D.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4、在心动周期中,
59、左心室压力最高的时期是 。()A.等容收缩末期 B.心室收缩末期C.快速充盈期 D.快速射血期5、心动周期中,心室容积最大的时期是 。()A.快速充盈末期 B.快速射血末期C.心室收缩末期 D.减满充盈期6、人在卧位时运动,心输出量的增加是由于 。()A.心率增加
60、60; B.每搏输出量增加C.静脉回流增加 D.胸内压增加7、异常自身调节是指心脏的搏出量受 。()A.平均动脉压的调节 B.心肌收缩能力的调节C.心力贮备的调节 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调节8、正常人在心率超过180次/分时,心输
61、出量将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快速射血期缩短 B.减慢射血期缩短C.快速充盈期缩短 D.减慢充盈期缩短9、平均动脉压是指 。()A.(收缩压-舒张压)/2 B.收缩压+1/3舒张压C.舒张压+1/3收缩压 D.舒张压+1/3脉搏压10、下列关于颈动
62、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错误叙述是 。( )A.此反射通常发生在动脉血压迅速变化时B.此反射对缓慢的血压变化不敏感C.当颈动脉窦内压上升到27000帕斯卡时即可引发减压反射D.在正常情况下,此反射对维持血压的稳定右重大变化11、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对刺激最敏感的是 。() A.PCO2上升 B.H+ C.PH下降 D.局部代谢产物12、运动中,当运动强度达到30%-40%最大吸氧量时,
63、每搏输出量 。( )A.已达到本人的峰值 B.开始增加C.开始减少 D.比安静时增加20%13、健康人的射血分数为 。()A.55%-60% B.20%-30% C.70%-80% D.80%-85%14、个体的心指数值 。()A.10岁时最大 &
64、#160; B.20-25岁时最大C.5-7岁时最大 D.25-40岁时最大15、耐力训练可导致安静时心率减慢,其机制是 。()A.迷走神经紧张性增强B.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强C.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紧张性均增强D.迷走神经紧张性降低16、心肌不可能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A.肌质不发达,钙离子贮量减少B.心肌收缩是“全或无”式的C.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D.兴奋后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17、心肌有效不应期较长的原因主要是 。()A.0期除极速度快
65、0; B.4期自动复极化C.2期的持续时间长 D.阈电位水平高18、对照骨骼肌细胞,心肌工作细胞动作电位最重要的特征是 。( )A.4期能自动除极 B.0期除极速度快,幅度大C.有持续时间较长的平台期 D.复极速度快19、自律细胞与非自律细胞电活动的主要区别是
66、60;。()A.有无平台期 B.除极化速度快慢C.4期自动除极 D.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20、下列关于肾上腺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和血管作用的错误叙述是 。( )A.两者共同点是升高血压B.肾上腺素与心肌受体结合,使心输出量增加C.肾上腺素使皮肤血管收缩, 因而使总外周阻力明显上升D.去甲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力较强,故收缩血管作用明显21、关于交感神经兴奋反应的错误叙述是 。()A.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B.心跳加强加快,心输出量
67、增加C.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 D.抑制胃肠道活动22、运动时皮肤血流量的变化是 。()A.增加 B.减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23、下列关于肌肉活动时加速静脉血回心的正确叙述时 。()A.静脉管壁平滑肌节律性收缩,起着“静脉泵”作用B.骨骼肌收缩与舒张,起着“肌肉泵”的作用C.因直力运动,致使静脉血回心加速D.运动时组织液生成减少,因而血容量增加,回心血量也增加三 判断题1、心房和心室在一次兴奋过程中所出现的电变化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2、人
68、在运动中,心率增加是一种反应,故心率增加的幅度与体能水平无关。( )3、心室的充盈主要依靠心室舒张,而不是心房收缩。( )4、在等容收缩期和等容舒张期中房室瓣及半月瓣均关闭,心室容积不变,室内压急剧变化。( )5、静力性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主要依靠搏出量的增加。( )6、在相同强度的亚极量运动时,经过耐力训练的人,心输出量增加的幅度较无训练的人大。( )7、耐力训练使心肌收缩力增强,搏出量增加,故射血分数增加。( )8、在最大心输出量时的新年率即称心搏峰。( )9、由于在剧烈运动时心室不能过分扩大,而射血分数可
69、明显增加,故收缩期贮备比舒张期贮备大得多。( )10、就心肌细胞异长自身调节而言,心肌初长度、前负荷、舒张期心室内压、静脉回心血量为同一概念。( )11、直立位运动时,每搏输出量的增加,与异长自身调节有关。( )12、单纯心室后后负荷增加,使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射血速度减慢,因而搏出量减少。( )13、心肌细胞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较长,主要是由于有平台期。( )14、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是因为兴奋后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一直要延续至舒张早期。( )15、心电图不仅反映了心肌的生物电变化,也反映了心肌机械活动的变化
70、。( )16、由于心室的射血是间断的,故血管系统中的血流也是间断的。( )17、左心室壁厚是因为左心室必须射出比右心室更多的血流。( )18、运动时组织液生成增加,其原因是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19、如果心室射血能力增强,心搏出量增加,中心静脉压将下降。( )20、当血压突然升高或突然下降时,主要通过减压反射而使血压得以维持相对稳定。( )21、肌肉活动时产生的代谢产物,具有舒血管作用,使局部血流量增加。( )22、心肌兴奋性在一次兴奋后的变化,突出特点社有效不应期长,因而心脏不产生完全性强直收缩。(
71、60; )第五章血液循环 参考答案部分 一、名词解释(自答)二、选择1、B 2、D 3、D 4、D 5、D 6、A 7、D 8、C 9、D 10、C 11、A 12、A 13、A 14、A 15、A 16、D 17、C
72、; 18、C 19、C 20、C 21、A 22、D 23、B三、判断1、错 2、错 3、对 4、对 5、错 6、错 7、错 8、错 9、对 10、对
73、0; 11、错 12、对 13、对 14、对 15、错 16、错 17、错 18、错 19、对 20、对 21、对 22、对第六章运动中的氧供与氧耗 试题部分 一、名词解释1、需氧量2、吸氧量3、吸氧量4、最大吸氧量 5、最大吸氧量的中央机制与
74、外周机制6、氧亏7、运动后过量氧耗 8、氧债 9、乳酸阈 10.通气阈 二、选择 1 限制最大吸氧量的中央机制是 。( )A.肺通气功能 B.心脏的泵血功能C.血红蛋白的含量 D.肌纤维线粒体数目2、运动成绩与最大吸氧量相关性最高的运动项目是 &
75、#160; 。( )A.400米跑 B.800米跑C.1500米跑 D.10000米跑3、评价耐力训练效果最理想的指标是 &
76、#160;。( )A.最高心率 B.每分通气量C.最大吸氧量 D.无氧阈 4、从事耐力训练的运动员,最大吸氧量比一般人高,主要原因是 。( )A.血液运氧能力提高B.慢肌纤维的百份含量C
77、.肌细胞内有氧代谢酶的活性增强D.心泵功能和肌细胞对氧的摄取与利用能力提高 5、衡量肌细胞摄取氧能力的最佳指标是 。( )A.肌纤维线粒体数量 B.有氧代谢酶的活性C.动-静脉氧差 D.呼吸膜两侧氧分压差 6、与最大吸氧量相比,无氧阈更能反映人体有氧工作能力,这是因为 。(
78、 )A.它是在有氧情况下测得的B.它是在无氧情况下测得的C.运动时,体内代谢都不是在达到最大吸氧量后,才开始转向无氧代谢的D.在有氧代谢结束时,无氧代谢才开始 7、无氧阈值高的运动员是 。( )A.短跑运动员 B.投掷运动员C.体操运动员 D.长跑运动员
79、160;8、负氧债的最大数量可用于评价受试者的 。( )A.有氧耐力水平B.无氧耐力水平C.氧供应能力D.氧的利用能力 9、最大吸氧量的峰值,男子可保持在30岁左右,女子可保持在25岁左右,以后随年龄增长而自然递减,其每10年的递减率为 。( )A.9% B.19%
80、160; C.29% D.3% 10、下列底物氧化反应加强可使无氧阈值提高的是 。( )A.糖的无氧酵解 B.蛋白质的氧化分解C.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81、160; D.甘油酵解 11、一般成人无氧阈值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 。( )A.90% B.100% C.20-30% D.55-65% 12、纵向研究表明,训练初期最大吸氧量明显增进的主要机制是
82、60; 。( )A.肺功能增强 B.心泵功能增强C.骨骼肌毛细血管数目增多 D.骨骼肌中线粒体数目增多 13、与无氧阈值大小无关的是 。(
83、)A.受试者的训练水平 B.受试者的年龄C.受试者慢肌纤维的百分组成 D.受试者无氧能力的能力14、最大吸氧量自然增长的峰值,男子年龄为 。( )A.18-20岁
84、; B.20-23岁 C.25-26岁 D.10-12岁 15、为了提高有氧耐力训练效果,训练必须达到强度阈值,通常此值为最高心率的 。( )A.80%
85、0; B.40% C.50% D.60% 16、在同一中等强度下运动,有训练的人心输出量不无训练人 。( )A.一样 B.无区别
86、0; C.大 D.小 三 判断题1、肺通气是体内有氧运输系统的一个基本环节。因此,肺通气功能是限制有氧工作能力的因素之一。( )2、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力竭性运动中,氧运输系统各环节均可以达到本人的极限水平。( )3、运动结束后,由于肌肉活动停止,机体的吸氧量可立即恢复到安静水平。( )4、运动时所欠下的氧债,相当于
87、恢复期为消除运动中糖酵解产生乳酸的过氧耗。( )5、最大吸氧量是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指标,而无氧阈则是反映人体无氧工作能力的指标。( )6、间接推算最大吸氧量的方法虽然很多,但它们的基本原理却是一致的,都依据在一定范围内,吸氧量与心率呈线形关系。( )7、最大吸氧量指标存在着自然增长规律,一般来说,男子在1820岁,女子在1416岁时,达到本人的峰值。( )8、研究证实,耐力跑成绩与最大吸氧量呈高度正相关,因此,最大吸氧量指标是决定耐力跑成绩的唯一重要因素。( )9、无氧阈指标是反映机体对最大吸氧量的实际可利用率,而最大吸氧量则是反
88、映集团最大吸氧量能力的可能性。( )10 近来研究表明,用无氧阈强度进行训练能有效地提高机体的有氧工作的能力。( )11、 无氧阈比最大吸氧量更能反映人体的有氧能力,原因之一在于前者是在亚极量运动下测得的,后者是在极量运动时测得的,而有氧运动都属于亚极量运动。( )12、有良好耐力训练的人最大吸氧量比一般人高,主要原因是有训练者在运动中呼吸频率快,肺通气量大之故。( )13、 有氧耐力训练可导致肌细胞内外PO2差增大,这是由于在运动中供氧和耗氧较多所致。( )14 快肌纤维百分比高的运动员,
89、在亚极量运动中,无氧阈可提早出现。( )15、正常人进行有氧训练时,训练初期最大吸氧量增长较快,而后期则增长较慢,这是因为后期氧运输系统的功能已达到或接近峰值之故。( )16、激烈运动时,肌肉流血量比安静时增加约20倍,因为充足的血供是肌肉摄氧的源泉,所以反映泵血功能的心输出量是最大吸氧量的决定因素之一。( )17、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不成熟,他们负氧债的能力低于成人。( )第六章运动中的氧供与氧耗 参考答案部分 一、名词解释(自答)二、选择1、 B 2、 D 3、 D
90、; 4、 D 5、 C 6、 C 7 D 8、 B 9、 A 10、 C 11、 D 12、 B 13、 D 14、 A 15 D 16、 C 三 判断1、 错2、错3、错4、错5、错6、对7、对8、错9、错10、对11、对12、错13、错14、对15、错16、对17、对第七章 物质代谢 试题部分 一、名词解释1、物质代谢2.、营养素3、糖酵解4 运动性尿蛋白5 吸收6、排泄7、肾小
91、球的虑过8、消化 二、单项选择1、胃蛋白酶原主要依赖于 。( ) A胃泌素的激活 B.盐酸的激活 C.促胰液素的激活 D.乙酰胆碱的激活 3、三种物质在胃内排空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蛋白质、糖类、脂肪 B.糖类、蛋白质、脂肪 C. 糖类、脂肪、蛋白质&
92、#160; D.蛋白质、脂肪、糖类4、胆汁中于消化有关的最重要的成分是 。()A.胆盐 B.胆色素 C.胆固醇 D.胆汁酸5、肝脏最重要的功能是 。()A.消化 B.供能 C.排泄 D.代谢6、对脂肪、蛋白质
93、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 。(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胰液7、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胃 B.小肠 C.食管 D.大肠8、下列物质吸收时不需钠泵
94、的是 。( )A.单糖 B.氨基酸 C.脂肪酸 D.水9、下列关于糖类吸收错误的叙述是 。()A.在小肠吸收 B.己糖吸收很快C.K对单糖的吸收也是必需的D.单糖吸收是耗能的主动过程10、低血糖时,首先受到影响的器官是 。()A.心脏 B.脑组织 C.肾脏&
95、#160; D.骨骼肌11、饥饿时,维持血糖恒定的主要途径是 。( )A.肌糖原的分解 B.肝糖原的分解C.糖异生 D.抑制糖的分解12、在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可大部分转化为糖原或葡萄糖的器官是 。( )A.心肌 B.骨骼肌 C.肝脏
96、; D.肾脏13、肌糖原不能直接转化为血糖的原因是 。()A.肌肉中无高血糖素 B.肌肉中缺乏磷酸酶C.肌肉中无限速酶 D.肌肉中缺乏糖原分解酶14、剧烈运动时所产生的乳酸,经血液送到肝脏异生为糖原的过程称为 。( )A.r-谷氨酸循环 B.Krebs循环C.丙氨酸苹果酸循环
97、160; D.Cori循环 15、下列体内能源主要来源时糖类的情况是 。()A.禁食后 B.剧烈运动时 C.长期饥饿 D.糖尿病16、运动员膳食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最适宜比例是 。( )A.4:1:1 B.4:0.70.8:1 C.2:1:1
98、 D.6:2:117、下列关于糖类、脂肪、蛋白质三者互变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脂肪可转化为蛋白质非必须氨基酸的碳链部分B.蛋白质可转化为葡萄糖C.葡萄糖可转化为脂肪D.脂肪可转化为蛋白质18、剧烈运动时肾的变化表现为 。()A.肾血流量增加 B.肾血流量减少C.肾血流量不变 D.肾小球重吸收增加19、长时间剧烈运动后,由于脂肪代谢增加,其结果是 。()A.有利于肌糖原的恢复B.有利于肝糖原恢复C.有利于脂肪转化为糖D
99、.有利于抗脂肪肝的形成20、蛋白质含氮量平均为 。()A.20% B.30% C.16% D.5%三 判断1、人体从膳食中摄取的营养素可直接透过消化道粘膜被吸收。()2、头期胃液的分泌完全是神经反射行动。()3、蛋白质食物具有强烈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4、小肠分节运动是以纵行肌为主节律性舒缩活动。()5、三大营养物质在胃内排空的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是脂肪、糖类、蛋白质。()6、在肠肌紧张性升高时,只有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小肠运动加
100、强。()7、葡萄糖在小肠内使通过主动吸收进入血液的。()8、小肠各段对水的吸收都使渗透性被动吸收,因而它们的吸收量是一样的。()9、肌糖原和肝糖原都可以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的恒定。()10、短跑时,ATP的转运率大大提高,但ATP/ADP浓度变化率很小。()11、剧烈运动后,进行低强度运动可促进乳酸的消除。()12、糖类的异生几乎只在肝、肾以及肠上皮进行。()13、当运动强度小于最大吸氧量的50时,主要利用血源性物质供能,而肌糖原很少参与供能。()14、排泄物是指由消化道排出的食物残渣粪便。()第七章 物质代谢 参考答案部分 一、名词解释二、单项选择1、C 2、A 3、B 4、A 5、D 6、D 7、B 8、C 9、C 10、B 11、B 12、C 13、B 14、D 15、B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TS 18013-6:2024 EN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 ISO-compliant driving licence - Part 6: mDL test methods
- 房地产 -中建工法成果汇编
- 发动机装调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人造木材制造工艺改进
- 强化基层执法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 2024年电动汽车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人教】第一次月考B卷(考试版+解析)
- 漓江导游词(34篇)
- 英语老师教学工作总结
- 高考考前领导动员讲话稿范文(3篇)
- 哈利波特7部 加勒比海盗4部下载地址
- 管道工程资料表格
- 变压器检测报告模版
- 洁净度测试报告模板
- 随动曲轴磨床
- PurchaseOrder模板
-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 清产核资基础报表(模板)
- 垂直循环立体车库设计
- 三年级语文家长会(课堂PPT)
-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