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湘教版高中地理1第一单元检测卷2套含答案_第1页
2020新湘教版高中地理1第一单元检测卷2套含答案_第2页
2020新湘教版高中地理1第一单元检测卷2套含答案_第3页
2020新湘教版高中地理1第一单元检测卷2套含答案_第4页
2020新湘教版高中地理1第一单元检测卷2套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章末检测试卷(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贝努小行星被科学家认为是来自太阳系形成最早的“时间胶囊”,因为它含有水冰及有 机质。2016年9月8日,美国NASA发射探测器OSIRISRex,计划用七年的时间前往贝 努“挖石头”并带回地球,希望发现与生命起源有关的线索。下图为“太阳系八颗行星示意 图”。据此完成13题,31 .贝努小行星位于(B.c、d之间De、f之间A.b c之间C d. e之间2 .前往贝努的探测器OSIRISRex会脱离()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可观测宇宙3 .液态水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水呈液态的主要原因是()A.

2、安全的宇宙环境B.稳定的太阳光照C.适宜的体积和质量D.适中的日地距离答案 l.C 2.A 3.D解析 第1题,在太阳系中火星轨道和木星就道之间有小行星带,贝努小行星位于小行星带 内,d为火星,e为木星。第2题,前往贝努的探测器OSIRISRex会脱离地月系。第3题, 日地距离适中有利于水保持液态O“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9年1月3日成功登月。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4 .中国登月探测器在月球上可以观测到的现象有()绚丽的极光一划而过的流星满天星星昼夜更替A.B.C.D.®5 .中国登月探测器在月球上探测不到任何生命物质,主要原因之一是月球()A.与太阳的距离不适宜B.缺少重要的

3、矿物质C.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大D.无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答案4.C 5.D解析 第4题,月球上由于没有大气,无法观测到绚丽的极光,也无法观测到一划而过的流 星,但是可以看到满天星星和昼夜更替,所以C正确。第5题,中国整月探测器在月球上探 测不到任何生命物质,主要原因之一是无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所以D正确。(2019山东省潍坊巾期中)2018年7月28日凌晨,火星冲日(即地球、火星与太阳在同一 条直线上)与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红月亮”(月食)同时出现,形成了 “火星伴月”的天文 奇观,吸引了广大天文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的目光。据此完成67题。)B.恒星和卫星D.恒星和行星6 .组成“火星伴月”的天体

4、类型为(A.行星和卫星C.行星和行星7 .下列天体中,距离火星最近的是(A.金星 B. 土星 C.地球 D.太阳 答案6.A 7.C解析 第6题,“火星伴月”的天体是火星和月球,火星属于行星,月球属于地球的卫星, 故A项正确。第7题,太阳系中,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 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且越向外两行星间的距离越远,故选项中距离火星最近 的天体是地球,C项正确。下图为“某道路红绿灯景观图”。读图完成89题。8 .太阳能是该红绿灯的主要能源,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于()A.核聚变反应B.核裂变反应C.化学反应D.电能转化9 .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

5、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海拔B.电网供电C 一交通流量D.天气阴晴状况答案8.A 9,D解析 第8题,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于核聚变反应,由氢原子聚变成氮原子释放出能量,选 Ao第9题,据图可知,该处信号灯是太阳能信号灯。晴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而阴天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弱。所以信号灯的亮度会跟天气阴晴状况有关,晴天较亮,阴天较暗。 选D。(2019天津市红桥区期末)读“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图”,回答1011题。辐射能力/(cm,m inam)12r ILio- J 2(i外区 V I I I B n I I I I * 可见光区020.40.6<)Jil.0132

6、7)10.太阳辐射能量最为集中的波段是()A.紫外区(V0.4 jim)B.可见光区(0.40.76 jim)C.红外区(>0.76 Fim)D.无法确定1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太阳幅射维持着地表温度B.地球上的能量都来自太阳C.太阳能量来源于其中心发生的核聚变反应D.太阳辐射作为一种电磁波,具有一定的波长答案 10,B 11,B解析第10题,读图,根据曲线判断,太阳辐射能量最为集中的波段是可见光区(0.40.76 pm), B对。第11题,地球上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也有一部分来自地球内部,如地热 能,B项说法错误。太阳不像地球,它没有全球性的偶极磁场,不过通常太阳两极的磁性是不同的

7、,并且在 每个太阳活动周期中,大约当太阳活动达到峰值时,两极磁性会发生转换。这种转换并不会 给地球带来显著的直接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13题。12.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大气电离层扰动而导致()A.极夜现象B.降水增多C.无线电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断现象D.耀斑 13.下列现象的出现与地球磁力混乱相关的是()A.候鸟迁徙迷途B.旱涝灾害频发C.有线电视转播中断D.竹林开花死亡答案 12.C 13.A 解析 第12题,太阳活动中的雍斑和太阳风会干扰大气层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衰 减或中断。第13题,地球磁力混乱就是太阳活动造成的磁暴,会使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影响导航,导致鸟类迁徙迷失方

8、向等。2017年5月24日,中国科学家针对寒武纪早期三叶虫宜良红石崖虫的一项研究表 明,三叶虫与节肢动物门有领类的亲缘关系更近.据此完成1415题。14.三叶虫属于()A.原始鱼类B.古老的两栖类9D.无脊椎动物B.古生代末期D.新生代早期C.爬行动物15 .三叶虫灭绝的地质年代为(A.元古由末期C.古生代早期答案 14.D 15.B 解析 第14题,三叶虫与节肢动物门有领类的亲缘关系更近,三叶虫是节肢动物的一种,属 无春椎动物。选D正确。第15题,三叶虫是寒武纪(古生代早期)就出现的最有代表性的远古 动物,至二殳纪(古生代末期)完全灭绝,没有进入中生代。选B正确。地层是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

9、种成层岩石的总称,正常情况下,下面的岩层总是比上 面的岩层古老。化石多保存于沉积岩层中,相同时代的地层中往往保存着相同或相似的化石。 读图,回答1617题。16 .图中()A.甲层深度约2 900千米BZ层形成时间早于丙层C. 丁层的时代最古老D.共有十个时代的地层17 .地点3地层的形成过程可能是()A.沉积作用一地壳上升一侵蚀作用一地壳下沉一沉积作用B.侵蚀作用一地壳下沉一沉积作用一地壳上升一侵蚀作用C.沉积作用一地壳下沉一沉积作用一地壳上升一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一地壳上升一侵蚀作用一地壳下沉一沉积作用答案 16.B 17,A解析第16题,2 900千米深处为地核附近,不存在化石,A错。乙

10、层位于丙层下方,故形 成时间较早,B对。丁层在最上面,是最新地层,C错。读图可知,图中共有四个时代的地 层,D错。第17题,图示地点3处缺少地层乙,说明可能经历了外力侵蚀作用。故推断开始 该地区地势较低,沉积作用形成了甲、乙岩层,后来地势升高,乙岩层被侵蚀掉,后又地势 降低,则沉积形成丙、丁岩层。读下图,完成1819题.18 .甲圈层的主体是()A.河流B.湖泊C.冰川D.海洋19 .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A.大气B.水C. 土壤D,生物答案 18,D 19.D解析第18题,甲圉层是水圉,水圈的主体是海洋,其面枳约占全球面积的71%,其水量 占地球水量的97%以上。第19题,

11、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生物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构成了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下图为“地球圉层结构示意图” 读图,回答2021题。20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A.圈层是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氮和氢B.圈层即岩石圈C.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D.圈层的物质状态呈固态2L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纵波、横波通过莫霍而、古登堡面时,波速都增加B.在圈层无法监测到横波C.和之间的圈层即水圈D.地球内部、外部各圈层都是连续且规则的答案 20,C 21.B解析 第20题,图层为大气图,其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为地壳,它是岩石圉的一部 分;

12、为软流层,由塑性物质组成,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为外核,物质可能呈液态 或熔龈状态。第21题,纵波和横波通过莫在面时,波速都明显增加,在通过古登堡面时,纵 波波速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国层是内核,因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横波无法到达 该圆层。水图位于地表和近地表。水图是不规则的。读“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图”,回答2223题。22 .圈层的主要特点为()A.连续但不规则B.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C.能够进行光合作用D.由坚硬岩石组成23 .关于图示圈层的正确叙述是()A.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B各圈层相互渗透C圈层单独占有空间D.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答案 22.A 23.B解析 第22题,

13、圉层提供的有水汽、水资源,是水图,主要特点是连续但不规则;由气体 和悬浮物质组成的是大气圉: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是生物圈:由坚硬岩石组成的是岩 石圆。第23题,图示各图层上下没有明确的界线,交错分布,各图层相互渗透,故B对。 图层提供氧等气体,并吸收二氧化碳,是生物圉,跨其他三个固层,没有单独占有空间;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属于地球的内部圉层。读“地壳结构示意图”,完成2425题。24 .图中的各层中,构成岩石圈的是()A.B.C.D.®25 .图中的各层中,在海洋底部显著变薄甚至缺失的是()B.硅铝层A.硅铝层C.硅镁层答案 24.D25.AD.硅镁层解析 第24题,岩石图包括

14、地壳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故图中构成岩石图的是,故D项正确。第25题,地壳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硅铝层和硅铁层。硅铝层位于 上层,硅和铝的比重大些,密度相对小些:硅铁层位于下层,铝的成分相对减少,镁和铁的 比重则相对增加,密度较大;硅铁层是连续分布的,而硅铝层在大洋底部很薄甚至缺失。据 图可知,为位于上层的硅铝层,故A项正确。二、综合题(共50分)26 .按照因果关系把下列序号填在适当的方格中。(10分)原始海洋形成 日地距离适中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 液态水 昼夜交替周期不 长地球所处太阳系有比较稳定的太阳辐射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处在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答案自上而下、自左向

15、右依次为,,。27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重要的能量来源,也日益成为人类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断开发利用的 新能源。读“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太阳幅射是太阳以 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 波段。(2)世界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是区域,这两个区域的太阳幅射强度均高于赤道地区,其共 同原因是什么?(3)图中C地的值大约是,它大于B地的原因主要是什么?答案(1)电磁波可见光(2)云雨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160180纬度 低,太阳高度大。解析 第(1)题,考查太阳辐射的概念。第(2)题,影响太阳铝射的因素有纬度(太阳高度)、天 气状况、地

16、势高低等。青藏高原地势高而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小,太阳辐射强;撒哈拉沙漠晴天多、降水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第(3)题,C地纬度低于B地,太阳高度大,单位面积的太阳辐射较强。28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某地地玳剖面图新生彳见层 中生彳出1层 古生代晚期地发 古生代早期地层 元古宙地层 太古宙地层在图中序号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序号是,有 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序号是,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序号 代表的地层 中去寻找。地球演化过程中,灭绝的恐龙等生物种属不可复生,这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演化具有性。答案(1)(2

17、)不可逆29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波,其判断依据是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 而,其判断依据是:该面以上C代表,该而以下E代表。(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地震波B速度 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而以上的E物质状态呈 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呈 态,F表示而。 (4)C层主要由 组成。G层表示, H层表示。地球的岩石圈包括 和。答案(1)横 纵 A波传播速度慢,在2 900千米附近消失:B波传播速度快 (2)莫霍横波和纵波在此处波速突然加快地壳地幔 (3)消失突然下降固液(或熔融状)古登堡(4)各类岩石外核内核地壳上地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

18、分)解析(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波传播速度慢,且在2 900千米深处附近消失,表 示横波。B波传播速度快,可以穿过地球内部三个圉层,表示纵波。(2)图中CH分别表示 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莫霍面,其判断依据是横波和纵波在此处波速突然加快;该面以上C 代表地壳,该面以下E代表地幔。(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消失,地震波B速度突然下 降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呈固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呈液态(或 熔融状态),F面是古登堡面。(4)C层主要由各类岩石组成。G层表示外核,H层表示内核。 地球的岩石图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组成,不包括软流层。核心素养专项练(一)

19、人地协调观分析下表,回答12题。行星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平均密度 (g/cm3)公转周期自转周期四季更替地球1.001.005.511年23小时56分有火星0.110.153.931.88 年24小时37分有L下列条件中,火星和地球最接近的是()A.质量B.公转周期长短C.自转周期长短D.体积2 .人类探测地外文明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A.因火星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吸引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厚厚大气层B.因火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适中,火星表面温度适宜,存在稳定的液态水C.因火星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D.是八颗行星中自然环境与地球最相近的行星答案 LC 2,D解析第1题,从表格中可看出火星

20、和地球的自转周期最接近。第2题,人类探索地外文明 是依据地球拥有生命的条件,火星是太阳系中结构特征和自然环境与地球最相近的行星。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演化历史中,很多地质事件都可以作为现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宝贵 遗产,人们完全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回答34题。3 .历史时期出现的温暖期,导致北极冰盖消失,亚热带范围向北扩展到加拿大。这一时期下 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A.海岸线大幅度变长B.陆地面积增大C.天山积雪冰川增多D.野生大象生存纬度升高4 .原始大气演变为现在大气的关键是()A.蛋白质和核酸的出现B.叶绿体的出现C.原始生命的出现D.臭氧层的出现答案3.D 4.B解析 第3题,温暖期热量条

21、件改善,野生大象生存纬度升高,D对。由于气候变暖,海平 面上升,海岸线变短;陆地面积减小;气候变暖,天山积雪冰川加速融化,故A、B、C错。 第4题,由原始大气转化为现在大气,同生命现象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有叶绿体的绿色植 物通过光合作用,使大气中的氮含量增加,故原始大气演变为现在大气的关键是叶绿体的出现。力综合思维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56题。5 .关于图中各圈层的正确叙述是()A.地球外部圈层由A、B、C、D四部分组成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C.外部圈层的温度总体上高于内部圈层D.圈层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自然环境6.地球各圈层中()A.水圈由地球上各种水体构成,连

22、续但不规则B.大气圈是由不同类型气体组成的,干燥洁净C.生物圈是各种类型的生物的总称,生机勃勃D.岩石圈由莫霍面以上的岩石组成,厚度不均答案5.D 6.A解析 第5题,读图可知,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圉,C为水圉,D为地壳,E、F和软流层 共同构成地幔,G为地核。地球外部圆层由大气圈、生物圈、水圉三部分组成,温度总体上 低于内部圉层。圉层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第 6题,水圉由地球上各种水体构成,连续但不规则,A正确。大气圉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 固体杂质组成的,故B错:生物圉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的总称,生机勃勃,故C 错;岩石圉由软流层以上的岩石组成,

23、厚度不均,故D错,2017年4月22日,气候变化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中 国积极推动落实巴黎协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引领各国共同走绿色低碳发展道 路,嬴得国际社会积极评价。读图,完成78题。#7 .下列有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生代以干旱期为主8 .第四纪属于间冰期,冰川覆盖面积比现在小C.图示地质时期寒冷期偏长,温暧期偏短D.古生代以温暖期为主8.下列关于地球各阶段历史演化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古生代早期,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先后形成B.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都是重要的成煤期C.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大繁

24、盛。D.新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答案7.D 8.A解析 第7题,根据图示信息,新生代以湿泗期为主,A错误。第四纪全球平均气温较冷, 属于冰期,冰川覆盖面积比现在大,B错误。根据全球平均气温看,寒冷期时间偏短,温暖 期时间偏长,C错误。整个古生代气候以温暖为主,故选D。第8题,古生代中后期,欧亚 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先后形成,A错误。V区域认知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 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 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据此完成91

25、0题。 9.“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河外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 10.该类地行星没有生命物质的原因最可能是()A.水域面积大B.大气层太薄C.距离太阳近D.距离恒星太近答案 9.B 10,D解析 第9题,由材料可知,该行星距离地球仅40光年,而银河系直径约为10万光年,故 该行星在银河系内。第10题,该行星表面温度太高主要原因是距离其公转中心天体恒星 太近。(2019北京市朝阳区期末)科幻小说三体中虚构的三体外星文明来自半人马座阿尔法 星系。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据此完成1112题。1L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属于()A.地月系B.太阳系C.银

26、河系D.河外星系12 .三体人乘坐飞船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到达地球,所经过的天体系统级别最低的是()A.地月系B.太阳系D.可观测宇宙C.银河系答案 ll.C 12.A 解析 第11题,读材料分析可知,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应该 是和太阳系以及其它的恒星系共同组成银河系,故选C。第12题,飞船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 系到达地球,需要从银河系进入太阳系,然后再进入地月系,最后到达地球,地月系的级别 最低,故选A。下图是摄影爱好者拍摄的“银河与极光交相呼应”的照片。据此完成1314题。J13 .该照片拍摄地点位于(A.扬州郊区C.赤道附近B.青藏高原D.极地附近14 .为了取得

27、最佳拍摄效果,拍摄者应提前查询的信息是()A.太阳幅射强度B.太阳活动周期C.夜晚最低气温D.八颗行星位置答案 13,D 14.B 解析 第13题,极光出现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第14题,极光是太阳大气层发 出的带电粒子流(太阳风)到达地球时,受磁场的作用,偏向极地上空,在那里轰击高层大气, 使大气电离,产生的发光现象,为了取得最佳拍摄效果,应在太阳活动剧烈的时间段拍摄,因太阳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故拍摄者需提前查询太阳活动周期。地理实践力(2019北京市西城区期末)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地球是唯一适合生物生存的行星。读某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通电后'太阳'可发光)图”,完成1516题0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